高校校园文化网络传播共享模式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泛化问题及

2022/11上自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泛化问题及应对策略阴谢晓东摘要: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参与新闻传播的门槛降低,高校也出现了新闻传播泛化的现象,并随之引发了一些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创新性地引进系统论理念和工具,对校内新闻传播组织及其活动格局进行重构,使其更好地实现职能、发挥作用。
关键词:新闻传播泛化新媒体系统论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科技的广泛运用,技术赋权使得人们越来越容易获得传播的技术、工具和渠道,使参与新闻传播的门槛大幅降低,随之也就出现了新闻传播泛化的现象,甚至在当前的中国高校里也出现了新闻传播泛化的趋势。
高校校园里从事新闻信息传播的组织和团体数量越来越多,原来由校报等独家从事新闻活动的局面被打破。
新闻组织的泛化在活跃信息传播、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对高校运行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在深入研究新闻传播泛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对策思路,以解决因泛化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使校内新闻传播的活动得以规范、潜力得以开发、发展更加健康,保障学校良好运行。
高校新闻传播泛化现象的分析当前高校新闻传播的泛化现象,可从主体、行为、媒介、内容及客体五个方面进行阐释,下面将具体进行阐述。
其一是传播主体的泛化。
过去由于新闻传播技术和媒介的独享性,高校校园新闻传播的主体只有校报、校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学校网站等官方媒体,而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非正式新闻组织涌现出来,成为新闻活动的主体。
目前高校校园里比较活跃的非正式新闻组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团学类新闻组织,即校、系(院)、班级等各级共青团及学生会组织中设立的宣传机构,另一类是社团类新闻组织,即学生自发成立的新闻、传媒、影视、摄影、文学、公益类主题的学生社团以及其他社团中的宣传团队等,这些非正式的新闻组织都经常地围绕各自的工作领域和活动领域进行新闻发布。
其二是新闻传播行为的泛化。
这不仅表现为校园新闻活动的数量大增,也表现在时间的泛化。
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5篇

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5篇为了确保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可以对一个活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活动方案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1(一)校园文化理念设计1. 学校教育理念;2. 学生行为信条;3. 宣传语、校园文化标语。
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信条的确立,一方面明确宣示学校的未来发展愿景,一方面也促进学校形成科学的教育体制,建立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学校品牌文化。
(二)校园文化艺术设计和实施1. 领操台的浮雕设计;2. 校园内文化主题雕像(学校历届毕业的名人、当地历史名人、科学名人);3. 办公室、楼道、墙、门、大厅、主文化墙的校园文化展示设计;4. 教室的黑板、角柜、墙体,食堂的桌椅颜色、墙体喷绘、窗玻璃装饰等的校园文化展示和美化设计;艺术语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题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产直接和深刻的。
有鉴于此,将学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闪光点和积极元素,通过人文主题的浮雕、雕塑、文化墙等,以艺术的方式展示出来,美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必将对校园氛围、学校气氛、艺术熏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学校管理咨询1. 制定学校整体改善计划,并辅导执行;2. 制定学校年度教学提升计划;3. 制定和实施教师培训计划。
专家组根据学校的整体教学目标,通过对学校教育现状的整体诊断,整理出需要改善的方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规范系统的管理改善方案,来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教学效率和师生关系,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成绩。
(四)学校品牌规划设计1. 学校名称设计;2. 学校标志设计;3. 学校名称标准字体、标准色设计;4. 校园环境品牌应用系统设计;5. 学校办公文件品牌应用系统设计。
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对学校名称、标志、整体形象系统的统一化设计和应用,在学校内部面对师生、在学校外部面对公众,传达一个统一的视觉化的学校品牌形象,能够起到赢得公众信赖、提升师生自信、增加校园凝聚力的作用,并为学校的各项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升学校的品牌和视觉识别。
高校校园融媒体的建设路径探索

高校校园融媒体的建设路径探索摘要:校园融媒体的建设,是当前高校发展中的关键工作内容,能够充分借助于媒体融合优势,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校应该主动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机遇,加快创新与改革,构建全新的传播体系,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当前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限制。
因此,应该创新建设路径,以真正发挥融媒体的功能优势。
本文将对高校校园融媒体的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校园融媒体建设中的问题,探索高校校园融媒体的建设原则及路径,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校园融媒体;建设路径新闻舆论工作的实施,能够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高校在此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逐步增强校园融媒体的建设力度,对当前传播格局加以优化,促进媒体传播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传统媒体在新时期校园工作当中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在传播范围、广度与深度、效率等方面的问题突出,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要求。
新媒体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应该逐步实现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为校园媒体的纵深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当前高校面临的竞争也在逐渐增多,校园工作内容也更加繁杂,只有通过融媒体建设才能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
一、高校校园融媒体的建设的重要性《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为我国融媒体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有利于顺应时代发展特点,真正体现新媒体的功能价值。
高校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大,在媒体工作中涉及的内容与业务相对繁杂,传统媒体在效率方面无法取得良好的优势。
为此,应该以融媒体的建设作为基本保障,达到内容兼容和利益共融的目的【1】。
以文字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呈现信息内容,能增强传播形态的立体性,加快资源的传递与共享,防止信息孤岛效应的出现,为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实施提供保障。
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方案

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方案概述本文档提供了一个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方案,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网络平台的使用,提供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校园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
然而,当前许多学生过度使用网络,导致他们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活动参与。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并鼓励与他人形成实际联系。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项;2.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3.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培养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4.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5.提供学术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活动方案1. 虚拟社区建设在校内建设一个虚拟社区平台,提供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和分享的场所。
该虚拟社区可以设立多个兴趣小组,如音乐、运动、文学等,供学生选择加入。
学生可以通过社区讨论活动、共享资源、组织线上比赛等方式与其他成员互动。
2. 线上演讲比赛定期组织线上演讲比赛,学生在规定的主题下进行演讲。
通过线上演讲比赛,激发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比赛可以分为初赛和决赛两轮,决赛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老师作为评委,并在校内进行直播。
3. 线上游戏竞赛利用网络游戏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线上游戏竞赛。
设置不同的游戏类别,如团队合作、竞技对抗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技能需求。
通过游戏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
比赛可以设置奖项和排名,增加竞争的激励。
4. 文化沙龙定期组织线上文化沙龙活动,邀请学生和教师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
可以设置各种主题的沙龙,如文学、艺术、历史等,吸引学生参与。
通过沙龙,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学术成长。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作为主讲人,同时鼓励学生互相分享。
5. 创意设计大赛开展校园创意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个人作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社群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社群共享平台建设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孕育了新的高校交流沟通机制——高校社群。
目前,高校社群发展初具有规模,高校社群共享受到广泛关注。
文章针对高校社群共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探索在互联网+和共享时代下,高校应如何运用全媒体手段建设高校社群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共享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标签:高校社群共享平台;全媒体;隐性资源;集聚效应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has given birth to a new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At present,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has been on a certain scale,so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sharing receives the widespread concer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munity sha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explores actively h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use of the all-media means to construct the community shar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and sharing,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university resources,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hrough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words:university community sharing platform;all-media;recessive resources;agglomeration effect1 概述互联网的发展促进手机终端等多种新媒体的形式迅速普及,信息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快捷便利的交流方式促使社群更好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校园之“移动校园”建设探索实践

2260 概述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演进,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世界对信息需求爆发式的增长,引发高校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支撑环境的变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正由教育信息化进程渗透式地推动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该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也是新时代国家教育创新和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更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不仅是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动力,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为国家竞争优势带来了新的机遇[1]。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将校园网络学习、科研、校务治理、校园文化及生活等各项资源和服务流程数字化,凭借信息系统使现实的物理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移动互联技术、智能设备、网络学习平台以及便携的移动终端在高校广泛应用,师生也迫切希望能随时、随地、随设备的进行学习、办公、生活。
“移动校园”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重构的一套开放的移动校园信息生态体系,它通过信息交互平台使校园用户可随时随地的开放性学习和办公,帮助学校各业务部门简化流程、优化体验、盘活校内资源,满足学校管理效率改进和个体用户的使用需求,大大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体现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1 基本概念1.1 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整个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由国家统一计划和组织。
一般来说,教育信息化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教育管理、教学和科研等领域全面深入地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东华大学教务处通知

东华大学教务处通知教函2019年26号签发:姚卫新关于国家级、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的通知各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的通知》精神,现对已完成的2018年度国家级、2017年度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组织结题验收。
具体通知如下:一、结题范围1.结题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级、2017年度上海市级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2.以往历年延期的项目;3.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分别由教务处、就业服务中心、团委安排验收。
二、结题具体要求1.为鼓励更多优秀项目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申请本次结题验收的项目,需完成网上申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网址:/。
2. 6月3日前,各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学院、或部门提交以下结题验收材料:(1)验收鉴定表(鉴定表必须由小组成员全体签字,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学院领导小组审定);(2)项目总结(结题)报告;(3)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情况记录簿”;(4)支撑材料,包括文献资料综述、研究或设计方案论证材料、原始记录、论文(或设计报告、或研究报告)、实物、软件、专利等;(5)相关材料电子光盘;含:①项目组人员集体照片及工作照各一张;②立项申请书、中期检查表、验收鉴定表、项目总结报告等;③所发表论文的word版;④相关专利及获奖证书的照片等。
3.6月12日前,各学院组织专家答辩或验收。
学院答辩组由3~5位专家组成,各学院教学院长为验收答辩组组长。
结题答辩时,项目组成员一般应全体出席,将项目总结报告制成PPT格式,共同汇报和答辩、阐述自身收获,回答专家组提问、听取专家组的评审意见。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应用,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信息 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文化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完善制度保障与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和监管机制,确保 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积极拓展跨文化交流渠道,加强与国际高校和相关机构的 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 设的国际化发展。
过程记录
详细记录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参与人员、效 果反馈等信息。
问题反馈
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向相关 部门或人员反馈并寻求解决方案。
调整优化
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和效果评估,对实施计划 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评估实施效果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 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THANKS
[ 感谢观看 ]
落实实施计划
资源准备
根据实施计划,准备所需的网络 教育资源、技术支持、活动经费
等。
宣传推广
通过校园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 宣传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 标,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意识。
活动开展
按照实施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 络文化活动,如网络知识竞赛、网 络安全教育周、网络文化节等。
监督实施过程
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培养合格的网络公民 。
应对互联网对青少年 成长的影响,营造良 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 围。
实施方案的范围和重点
范围
涵盖校园内所有网络文化活动和网络 平台。
重点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教 育和网络安全教育;推进优秀网络文 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加强校园网络 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AI Ni n g
( L i b r a r y o f X i ’ a n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a n x i X i ’ a n 7 1 0 0 3 2 )
Ab s t r a c t :Ca mp u s c u l t u F e c a n p r o mo t e t he c o o r d i n a t e d d e v do p me n t o f hi g h e r e du c a t i o n ,a n d e n h a n c e t h e c r e a t i v i t y o f ll a a s p e c t s 0 f h i g h e r s c h o o 1 .a s we l l a s t h e c a mp u s s t a bi l i t y a n d o r de r l y o p e mt io n .T r a d i t i o n l c a o mmu n i c a io t n mo d e l h a s a f f e c t e d t he p r o pa g a t i o n o f ca mp us c u l t u r e .Us i ng me a ns o f t wo- di me n s i o n l c a o d e ,W AP s i t e s ,mo b i l e I n t e me t ,i n t e l l i g e n t mo b i l e ph o ne d e c o d i n g s o f t wa r e t e c hn i q ue ,t he i nt e g r a io t n f o mo b i l e s h a r i n g c o mmu ni c a t i o n p l a fo t r m wa s b u i l t ba s e d o n ne t wo r k t r ns a mi s s i o n nd a s h a r i n g mo de o f c m pu a s c u l t u r e ,whi c h s o l v e d t h e e x i s t e d p r o b l e ms i n c l ud i n g c a mp us c u l t ur e d i s s e mi n a t i o n s c o p e n a r r o w, b a c k wa r d p r o p a g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l a c k o f a t ra t c t i o n,l i mi t e d i n l f ue nc e i n s c o p e ,s t r o n g l i mi t a t i o n i n s p a c e-t i me ,a nd r e li a z e d he t mo b i l e p h o n e s t o r ge a ,p o r t a bi l i t y ,r e l—t a i me b r o ws e a n d c o mmun i c a t i o n o f c a mp u s c u l t ur l a r e s o u r ce s . Ke y wo r d s :c m p a u s c u l t u e; r ne t wo r k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h a r i n g mo de l
关键 词 :高校 校 园文化 ;网络传 播 ;共 享模 式
中图分 类号 :T P 3 9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码 :1 6 7 2 — 6 2 5 1 ( 2 0 1 4 ) 0 3 — 0 0 8 9 — 0 3
Sh ar i n g Mo de l o n Ne t wo r k Co mm u n i c a t i o n o f Ca mp us Cu l t ur e i n Un i v e r s i t y
行 。传 统 的传 播模 式影 响着 校 园文 化 的传 播 ,高 校 校 园文化 网传 播 共 享模 式借 助 二 维码 、WA P站 点、 移动 互联 网、智
能手机 解码 软 件等 技术 建立 整 合统 一移 动共 享传 播平 台,这个 平 台将 解 决高 校校 园文化 传播 范 围窄 、传 播 技术 落 后 ,传 播 方式缺 乏 吸引 力 、影 响 范 围有限 、时 空限制 较 强等 影响 因素 , 同时实 现校 园文化 资源 “ 载入 手机 、随身携 带、 随 时查 阅、任 意传 播 ” 的校 园文化 共享传 播 交流 模 式。
・
网络与电子商务 ・
农 业 网 络 信 息
AGR I CU L TU RF , NETWO RK MA 刀_ 0Ⅳ 来自2 0 1 4年第 3期
高校校园文化 网络传播共享模式研究
翟 宁
( 西 安 工业 大学 图 书馆 ,陕西 西 安 7 1 0 0 3 2 )
摘
要 :高 校校 园文 化 能够 促进 高 校 教 育事 业 全 面协 调 发 展 ,增 强 高等 学 校各 方 面 的创 造 活 力 ,实 现 校 园 安定 有 序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