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学--循环系统
03脉管

右心房:
右心耳 界嵴
上腔静脉
卵圆窝 冠状窦口 下腔静脉
梳状肌
三尖瓣
右心室
流入道 流出道
隔缘肉柱
三尖瓣 腱索
乳头肌
入口 左心房 出口
左心耳
左心室
流入道 流出道
主动脉瓣
主动脉 肺静脉口
二尖瓣
乳头肌
腱索
乳头肌
二尖瓣
血液的流动
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左房室口 二尖瓣 上、下腔静脉口 冠状窦口
右心房
脾 静 脉
思考题
心的形态特点(一二三四五) 心一共有几个腔?每个腔的出入口分别是? 每个腔的出口处都有哪些结构? 在右侧足背静脉弓内侧注射药物,药物是如 何到达右侧指尖病灶处? 名词解释:颈静脉角
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
淋巴系统的组成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
颈总动脉:颈外、颈内动脉 腋动脉 肱动脉
◆
锁骨下动脉 桡动脉 尺动脉
掌浅、深弓
◆
胸主动脉:壁支、脏支 腹主动脉:壁支、脏支 髂总动脉 足底动脉弓 髂内动脉 髂外动脉 胫动脉 盆腔 股动脉
月国动脉
◆
◆
小结
主动脉的分段和主动脉弓上的三大分支。 人体主要大的动脉与大的静脉。 思考血液流动的方向和途径。 作业题:口服消炎药物后,药物如何到达左 侧脚趾尖?
下腔静脉 Inferior vena cava系
下腔静脉: 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 下肢:大、小隐V 髂外V 盆部:髂内V 腹部: 成对脏器的静脉血注入下腔V 不成对脏器的静脉血注入门V
肝门静脉 Hepatic portal vein
循环系统组织学

循环系统组织学循环系统【学习要点】1.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和动、静脉管壁的结构特点。
2.微循环的概念和构成。
3.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点。
4.心壁的构造和心的传导系统。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两部分,是一套连续而封闭的管道系统。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心脏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流动的动力器官;动脉是将血液输送到各组织和器官的血管,根据其管径的大小,可将动脉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4种。
毛细血管是心血管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连接在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是实现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
静脉是输送血液回流心脏的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管径逐渐增粗,末端止于心房;根据静脉管径的大小,也可将其分为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和微静脉4种。
淋巴管系统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毛细淋巴管起始于组织间隙,逐渐汇合成淋巴管,淋巴管汇合成9条淋巴干,淋巴干汇合成2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淋巴导管最终注入静脉(表7-1)。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即把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和呼吸系统交换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同时也及时地将器官、组织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产物运送到泌尿、呼吸等系统排泄到体外;此外,心血管系统还能将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运送至相应的器官,调节其生理功能。
而淋巴管系统则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补充部分,是脉管系统的辅助结构。
表7-1循环系统组成心血管系淋巴管系心毛细淋巴管血管动脉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淋巴管脉毛细血管淋巴干淋巴导管静脉微静脉、小静脉、中静脉、大静脉第一节血管一、血管管壁的一般微细结构血管管壁的微细结构,除毛细血管外,其管壁结构一般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图7-1)。
虽然动脉和静脉都可分为大、中、小微4级,但4级血管在结构上并无明显的界限,而是逐渐移行的。
大动脉是指接近心的动脉,管径最粗,如主动脉和肺动脉等;管径在0.3mm~1mm的动脉属于小动脉;而接近毛细血管,管径在0.3mm 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除大动脉外,凡管径在1mm以上的动脉均属中动脉,如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等。
02循环(脉管)系统

• 淋巴管
– 分类(浅、深 两组) – 特点 • 有瓣膜 • 串联若干淋 巴结
• 淋巴干
– 构成 – 九条淋巴干:
颈 干 锁骨下干 支气管纵隔干 腰 干
肠 干
成 对 淋巴干 不成对
胸导管
●
行程及注入部位 收集范围
●
(右淋巴导管)
胸导管
乳糜池
淋巴器官
• 有脾、胸腺、淋巴 结、腭扁桃体等。
脾的形态
体循环的静脉
• 上腔静脉系 • 下腔静脉系 • 心静脉系
心静脉系
• 有心大、中、小静脉, 与相关动脉伴行; • 心静脉大部分汇入冠状 静脉窦,由此注入右心 房。
上腔静脉系
由上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
头颈部的静脉
(颈内静脉) 上肢的静脉 (锁骨下静脉) 胸部的静脉 (奇静脉)
下腔静脉系
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
动脉壁
静脉壁
毛细血管
• 管壁主要由一层内 皮细胞和基膜构成; • 在体内分布最广; • 有较大的通透性; • 是血液与组织(细 胞)间进行物质交 换的重要场所。
肺循环的血管
• 肺循环的动脉 • 肺循环的静脉
肺动脉干
体循环的血管
• 体循环的动脉 • 体循环的静脉
主动脉升部 → 左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弓 →
心腔内血液流动的方向
窦房结
节间束?
房室结 房室束(His束)
心房肌
左 束 支
右 束 支
Purkinje纤维网Βιβλιοθήκη 心传导系统左 室 肌
右 室 肌
心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束 结间束? 房室结 左束支
右束支
血管
• 动脉:由心室发出的血管; • 静脉:返回心房的血管; • 毛细血管:介于小动脉与小静脉之 间的血管,呈网状分布。
循环系统CirculatorySystemPPT课件

26
右半心的血流方向:
肺动脉 肺动脉口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 右心房 右Biblioteka 室口 右心室 冠状窦口27
28
(三)左心房left atrium 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左心耳 四个入口:两对肺静脉口。 一个出口:左房室口。
(四)左心室left ventricle 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 一个入口:左房室口。口周围有二尖瓣(前瓣、后瓣)。 一个出口:主动脉口。口周围有主动脉瓣。主动脉窦(左、右、后窦)
25
(二)右心室right ventricle 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
一个入口:右房室口。口周围有三尖瓣环,其上附有三尖瓣tricuspid valve(借腱索连于乳头肌)。
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共同构成,防止血液 逆流。
一个出口:肺动脉口。周围有肺动脉瓣,心室舒张时关闭,阻止血液逆 流入心室。
肺动脉
肺循环
主动脉
左心室 右心房
组织毛 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冠状窦
体循环
血液循环示意图 10
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概念:血管吻合vascular anastomosis是指动脉与动脉、静脉与静脉 或动脉与静脉之间藉吻合支相互连接。
血管吻合的方式
动脉间吻合 静脉间吻合 动、静脉间吻合 侧支吻合
侧支循环collecteral circulation
11
12
13
淋巴系统 lymphatic system
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 淋巴管道:为静脉的辅助管道,流动着无色透明的淋巴液。 淋巴组织 淋巴器官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概说脉管系统又称循环学,是体内封闭的管道系统,由管道内所含液体的不同可分为心血管系和淋巴系。
心血管内含血液在心和血管的搏动下,终生不停地循环流动,淋巴系可视为心血管系的辅助部分,它是单程向心回流的管道,内含淋巴(由组织液产生)最后汇入心血管系。
第七章心血管系统一心(一)位置和形态。
呈倒圆锥形,位于胸腔纵隔内,夹于左右两肺之间。
位于胸腔下2/3部。
第3肋与第6肋之间,略偏左(马心3/5,牛心5/7位于正中平面的左侧)。
牛的心基大致位于肩关节的水平线上,心尖距膈约2-5cm(马的距膈6-8cm),上部宽大为心基,位于第一肋骨中点的水平线上(马)或肩关节的水平线上(牛)。
心脏的表面近心基处有呈现环状的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外界分界,沟上方为心房,下方为心室。
心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有一锥旁室间沟(左纵沟)和一窦下室间沟(右纵沟)(在牛的心脏后缘还有一副纵沟)。
锥旁沟位于左前方,大致与心尖的后缘平行,窦下室间沟位左后方,伸至心尖,上述两间沟是左右心室的外表分界,两沟前部为右心室,后部为左心室。
(二)心腔的构造:心腔以纵行的房中隔和室中隔分为左右两半,每半又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共有四个腔,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1、右心房:构成心基的右前部,壁薄,包括静脉窦和右心耳两部。
右心耳呈圆锥状盲囊,内壁有许多不同方向的肉嵴,称为梳状肌,静脉窦为体循环静脉的入口部,接受全身的静脉血,前腔静脉和后腔静脉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背侧壁和后壁,两开口之间有发达的静脉间嵴。
后腔静脉口的腹侧有一冠状窦,为心大静脉和心中静脉的开口。
牛有发达的左奇静脉,于后腔静脉口的腹侧注入冠状窦。
在后腔静脉口附近的房中隔壁有一卵圆窝,为胎儿时期卵圆孔的遗迹。
2、右心室:构成心室的右前部,壁较薄,其上方有两个口,前口较小为肺动脉口,后口较大为右房室口。
右房室口,为右心室的入口,在主动脉口的右前方,右心室的右上部,略呈卵圆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围绕而成。
解剖脉管系统的总结

解剖脉管系统的总结1.引言1.1 概述脉管系统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血管和淋巴管组成。
它起着输送血液和淋巴液的作用,为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提供氧气、营养物质以及排除废物和代谢产物的功能。
脉管系统在人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以保证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
血管是脉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分为动脉和静脉。
动脉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提供氧气和养分。
静脉则将富含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从各个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准备进行再次氧合。
静脉还在身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回流网,将血液逆流回心脏。
淋巴管是脉管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血管平行存在,负责淋巴液的回流。
淋巴液是组织内液体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细胞的废物和代谢产物。
淋巴管通过收集和运输淋巴液,将其释放到循环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处理和排除。
脉管系统的功能非常重要,它不仅保持了身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还帮助调节体温、维持体液平衡以及参与身体免疫反应等。
脉管系统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状况,如果脉管系统出现问题,如动脉硬化、血管瘤等,将严重影响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对脉管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脉管系统,可以揭示血管的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管壁的代谢和调节机制,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对脉管系统的深入研究还可以为器官移植、组织工程等医学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因此,了解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对其研究的意义,对于我们深入探索人体的奥秘、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脉管系统的细节,不断深化对其理解,为人体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写如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结构。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主旨。
循环系统心动脉静脉ppt课件

静脉疾病的类型与防治
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阻塞血管腔导 致的一种疾病,长期卧床、手术、创伤等是常见诱因,抗 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静脉压力增高导致静 脉扩张迂曲的一种疾病,避免久站久坐、穿弹力袜和使用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心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过 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控制血压、血糖 和血脂等危险因素,可以预防和延缓病情进 展。
心肌梗死
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 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 坏死的一种疾病,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 脉可以挽救濒死心肌,防治心肌梗死复发。
免疫功能
静脉系统中的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细胞和 分子,能够抵御感染和疾病。
静脉系统的生理特点
压力较低
相对于动脉系统,静脉系 统的血压较低。
弹性较好
静脉壁弹性较好,能够适 应血容量和压力的变化。
瓣膜功能
静脉瓣膜能够防止血液倒 流,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04
循环系统的疾病与防治
心动脉疾病的类型与防治
心动脉粥样硬化
02
心动脉系统
心动脉的组成
01 主肺动脉
连接右心房和左心室的动脉, 将含氧量高的血液从心脏输送 到肺部进行氧合。
02 主动脉
从左心室出发,将含氧量高的 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 。
03 冠状动脉
为心脏提供富含氧气的血液, 滋养心肌。
0 肺静脉 4将经过氧合的血液从肺部输送
回左心房。
心动脉的功能与作用
第5章循环系统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的起搏点 ,位于右
心房壁内,上腔静脉入口处的心外膜内, 含有起搏细胞和过渡细胞。
正常人为窦性心率。机体内受交感神 经、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心底部、第二肋
部位 中线第五肋间隙
间隙锁骨左右缘
在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病理情况下,血液通 过瓣膜时都会产生涡流而出现杂音。
八、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心脏兴奋时,兴奋部位膜电位去极化,在兴 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生 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 导到身体表面,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 中也出现有规律的电变化,将联接心电图仪的 测量电极置于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的心 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
心电图是反映整个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和 恢复过程中的电变化,但并不反映心脏的机械 收缩活动。
心电图的导联
1.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Ⅰ导联 右臂 左臂 Ⅱ导联 右臂 左足 Ⅲ导联 左臂 左足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 右臂接探查电极,无干电极接左手和左足 aVL 左臂接探查电极,无干电极接右手和左足 aVF 左足接探查电极,无干电极接右手和左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细胞和组织 绪论 运动系统 内脏学 循环系统 特殊感官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五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血液 心脏 血管 淋巴系统
第五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组成 二、循环系统的功能 三、血液循环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腱索 肉柱 乳头肌
左房室口
二尖瓣复合体 Mitral Complex :二尖瓣环、二尖瓣、 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连,形成二尖瓣复 合体。
一入口 左房室口:左房室瓣(二尖瓣)
LV
一出口 主动脉口:主动脉瓣
心室收缩时心室各瓣膜的活动状态?
4、心的构造
(1)心纤维支架(心纤维骨骼)
一出口 右房室口:右房室瓣(三尖瓣)
(2)右心室 RV
室上嵴
RV
窦 部(右心室流入道) 漏斗部(右心室流出道)(动脉圆锥)
室上嵴
三尖瓣
腱索 乳头肌
肺动脉
肺动脉瓣 肉柱
右房室口 隔缘肉柱(节制索)
三尖瓣复合体Tricuspid Valve Complex :三尖瓣环、 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上密切相连,因此,将四 者合称三间瓣复合体。
窦房结 前、中、后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束
右束支 左束支
6、心的血管
(一)动脉
1、右冠状动脉 Right Coronary Artery :起自升主动脉根部的右主动脉 窦,经动脉圆锥与右心耳之间,沿右冠状沟绕心右缘至心的膈面。 分布于右心房(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右心室、室间隔后1/3部、部分 左心室后壁。
(三)心 Heart
1、位置 位于中纵隔内,2/3居于正中线左侧,1/3居
于右侧。
2、外形
一尖 : 心尖(LV) 一底 : 心底(LA>RA) 二面 :胸肋面(RV>LV)
膈面(LV>RV) 三缘 :下缘(RV>LV)、右缘(RA)、左缘(LV>LA) 四沟 :冠状沟、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后房间沟
• Pulmonary circulation
right ventricle→pulmonary a.→capillaries of lung→pulmonary v.→ left atrium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体内血管除经动 脉、毛细血管、静脉 相连通外,动脉与动 脉之间,静脉与静脉 之间,甚至动脉与静 脉之间,可借血管吻 合支或交通支形成血 管吻合,以保证局部 血液供应或缩短循环 途径,达到调节血流 量的作用。
(一)血液循环
心房 atrium
心室 ventricle
肺循环 RA
(小循环) RV
LA
体循环
LV (大循环)
有何结论?
Blood circulation
• Systemic circulation
left ventricle→aorta and its branches→capillaries of body→superior and inferior vena cava→right atrium
(二) 静脉
1、心最小静脉 Smallest Cardiac Vein 2、心前静脉 Anterior Cardiac Vein
心脏各腔室 右心房
3、冠状窦 Coronary Sinus
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冠状窦 右心房
心
大
心 前
静 脉
心 小 静
静
脉
脉
心 中 静 脉
冠 状 窦
7、心包 Pericardium
一入口 右房室口:右房室瓣(三尖瓣)
RV
一出口 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3)左心房 LA
前部:左心耳 后部:固有心房(左心房窦)
固有心房
右
左心耳
肺 上
、
下
静
脉
口
左房室口
左肺静脉口(上、下):无瓣膜
四入口
LA
右肺静脉口(上、下) :无瓣膜
一出口 左房室口:左房室瓣(二尖瓣)
(4)左心室 LV
窦部(流入道) 主动脉前庭(流出道)
脉 管 学 Angiology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一、组成
心血管系统
心Heart 动脉Artery 毛细血管Capillary 静脉Vein
淋巴系统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循环系统的功能?
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
二、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右冠状动脉
后室间支
2、左冠状动脉 Left Coronary Artery :起自升主动脉根部的左主动脉窦,经动
脉圆锥与左心耳之间,沿左冠状沟前行,分为前室间支(降支)和旋支。
前室间支: 左心室前壁、部分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前2/3 旋 支: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和膈面
旋支 前室间支
室间隔左、右冠状动脉分布示意图
位于房室口、肺动脉口和主动脉口的周围,心肌和瓣膜附着 处的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性支架。包括四个瓣纤维 环、左纤维三角、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圆锥韧带、 室间隔膜部和瓣膜间隔等。
(2)心壁
心内膜 心肌层 心外膜
形成瓣膜和腱索
心房肌和心室肌不相连续,心室肌厚于心房 肌,左心室肌厚于右心室肌。心房肌分为两 层,心室肌分为外斜、中环和内纵三层。
浆膜心包的脏层
(3)心间隔
a、房间隔 b、 室间隔: 膜部
肌部 部
膜 部 肌 部
5、心传导系: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
(一)窦房结 Sinuatrial Node 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的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二)结间束: 前、中、后结间束
(三)房室结 Atrioventricular Node
(一)组成 外层:Fibrous Pericardium 纤维心包 内层:Serous Pericardium 浆膜心包
脏层 心包腔 壁层 Pericardial Cavity
(二)心包窦
横窦 斜窦 前下窦
8、心的体表投影
左上点 左下点 右上点 右下点
各条沟代表的意义?
胸肋面 心尖切迹
Crux 房室交点 前室间支/沟 后室间支/沟
心尖
右
心底
冠
状
动
脉
/
冠 状 沟
膈 面
3、各腔的结构 各腔的出、入口及瓣膜
(1)右心房 RA
固有心房
界沟、 界嵴 腔静脉窦
右心耳
卵圆窝
冠状窦口
右房室口
上腔静脉口:无瓣膜
三入口
RA
下腔静脉口:有瓣膜,但无作用 冠状窦口: 冠状窦瓣
房室结位置:右心房房间隔下部心内膜深面
功能: 将窦房结传来的兴奋发生短暂延搁再传向心室 (四) Atrioventricular Bundle 房室束(His束) (五)左、右束支 (六)Purkinje 纤维网
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 纤维网的功能是将心房传来的兴奋迅 速传播到整个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