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济南的冬天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第12课《济南的冬天》。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之情。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分析文章结构,理解并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习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对比阅读,分析不同作家对同一季节的描绘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描述文章所描绘的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2. 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景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济南冬天的美。
随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为什么作者会如此喜爱济南的冬天?”2. 课文解析:(1)快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
(2)细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情感表达。
(3)学习描绘景物的手法,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所学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家乡冬天的描述。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例句,讲解描绘手法,并进行仿写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个季节,运用所学描绘手法,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六、板书设计1. 《济南的冬天》3. 描绘手法:生动形象、对比映衬、情感融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绘手法,以《我眼中的冬天》为题,写一篇描绘家乡冬天的作文。
例文:《我眼中的冬天》我的家乡位于北国,这里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早晨,推开门,一片洁白的世界映入眼帘。
树上的枝条挂满了银条儿,地上的小草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小朋友们欢快地在雪地里玩耍,堆雪人、打雪仗,好不热闹。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

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第12课《济南的冬天》。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济南冬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讲解生字词,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4.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技巧,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结合文章内容,讲解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片段写作。
六、板书设计1. 《济南的冬天》2. 主要内容:生字词主题思想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写一篇关于家乡冬天的短文。
2. 答案: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舒适、美丽。
家乡冬天的短文范文(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作家描绘冬天的作品,进行阅读欣赏。
组织学生开展“我眼中的冬天”主题演讲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及重点难点的确定;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独家】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

反馈练习
根据老师的讲授及自己的笔记,用 自己的话语解答课后练习题一
》》 》
课后作业
1、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 想想为什么写得好? 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 (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 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 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
——无毒日
水色——绿。
作者借景抒发了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深挚的爱。
》》 》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与北平比
城——晒、睡、躺
济 ——无风声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 冬
南
天
的 与伦敦比 “温晴” 山景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的冬 ——无重雾 (宝地)
济
天
城外的远山——淡雅;
南
与热带比
——无毒日
水色——绿。
作者借景抒发了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深挚的爱。
小结全文
作者写北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 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在于“秀”, 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1.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情? (思考,明确)
2.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思考,明确)
》》》
1.明确
作者在文中处处渗透着对济南冬天的爱 好,抒发了赞美之情。
》》》
2.明确
2、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 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 有什么相同之处?
研读3—5节(1)a
1、济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写了三幅山 景图,还写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点?第3 小节和第5小节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幅山景图 阳光朗照下的山 —— 温静
薄雪覆盖下的山 —— 秀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济南的冬天》PPT课件

绿萍lǜpíng:植物名,又名满江红,体小,飘 浮水面,春季绿色,夏季红褐色,可作鱼类及 家畜的饲料,也可作水田的肥料,并可供药 用。 水藻shuǐ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zhùxù:存放,储藏。 澄清chéngqīng:清亮。 空灵kōnglíng:灵活而不可捉摸。 水墨画shuǐmîhuà:指用水墨画的国画,不 上彩色。 蓝汪汪lán wāngwāng:深广的样子;广阔的 样子;水充盈的样子。
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 “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絮青回忆,老舍生 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渡 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 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 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 (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 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 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 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 (1931年4月出版)。此文即节选自《一些印
3、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自然段中最后 一句是对济南的冬天的总赞。这是贯穿全 文的主线。(记本句处)下文描绘的济南 的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说到描写景物,在本课中除了用比喻外, 更多的是用拟人。关于拟人是本课语言上 要求同学们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它归属 “比拟”修辞手法。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比拟”的修辞格。
三、6节:分写济 南冬天的水色。
从上面的分的段层,可以看出第一部分 总写,而第二、三部分分写山、水。我们 把这种结构叫做总分结构。 记练习一 总写---分写山---分写水:总分结构 理解这种结构可帮助我们把握课文的思 路。比如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就看分 写了哪几个内容。关于这个概念,我们 可来做一下练习一。 山、水两方面 着重讲“山”方面:阳光下的山景;小雪 后的山景;城外远山之景
12 济南的冬天1

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 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 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句, 试着找出来,说说好在哪里。
无风(与北平比) 总写-济南的冬天
响晴(与伦敦比)
温晴(与热带比)
宝地(暖和安适)
地形(小山、围、圈儿、摇篮) 小雪后 山 分 写 景色 阳光下 在山坡上卧着 村 屋顶上卧着雪 不结冰 水 冒热气 水藻绿 柳照影 空灵的蓝水晶 小水墨画 秀气 冬 天 的 济 南
卧 小水墨画
冬天的水色
冒着点热气 澄清 绿
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写景顺序有 什么不同?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 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 水面上 空中 半空中
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 相同之处?
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dān )简单
单(shà n)姓单 (chá n)单于
(zhāo)高着
着(zhāo)着凉 (zhú o)着落
(zhē )走着
( hé) 和平 和 (Huó 和面 )
衰(shuāi) 衰老 蓑( suō ) 蓑衣
( Huò 和药 )
( Hú ) 和了
衷( zhōng 衷心 )
哀( āi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哀
速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 冬吟白雪诗。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 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生于北京。老舍作品甚 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 说《猫城记》、《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龙须沟》、《茶 馆》等。
12济南的冬天

12济南的冬天引言冬天是济南市的寒冷季节,也是一年中比较严寒的时候。
在这个季节里,济南的气温会明显下降,天空也经常被冰冷的北风吹得阴沉沉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冬季活动和冬季旅游景点等内容,带您了解这座城市在寒冷时节的魅力。
气候特点1.温度下降:冬天是济南的寒冷季节,从十一月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到一月末最低,平均气温通常在0℃到2℃之间。
尤其在夜间,气温通常会降到零下,最冷时甚至会达到-10℃以下。
2.干燥多风:冬季济南的降水量较少,并且空气湿度相对较低,常常伴随着偏北风。
这使得冬天的济南更加干燥,人们需要注意保湿和防寒措施。
3.少雪:济南的冬季降雪相对较少,大部分天气为晴朗的天空。
当然,这并不排除偶尔的小雪或轻微的降水,但大部分时间是干燥和晴朗的。
冬季活动冰雪运动在冬天,济南的冰雪运动场所备受欢迎,吸引了很多爱好者和游客。
•冰雪乐园:济南市内有几个冰雪乐园,提供滑冰和滑雪等休闲娱乐项目。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可以在乐园中享受到冰雪带来的欢乐。
•冰雪沙龙:一些高档酒店和商场会举办冰雪沙龙活动,邀请专业的滑冰运动员表演和教授技巧。
这是一个欣赏专业滑冰表演的好机会。
温泉疗养冬季泡温泉是很多人的选择,因为温暖的温泉可以带走严寒。
济南附近有几个著名的温泉度假村,提供高质量的温泉疗养服务。
•千佛山温泉:位于济南市中心的千佛山景区,这里有许多温泉度假村和温泉酒店。
游客不仅可以享受温泉的舒适,还可以欣赏到千佛山的美景。
•潍坊温泉度假村:位于济南市潍坊路附近,这里有几个大型温泉度假酒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设施,是度假和放松的好去处。
冬季美食冬天是品尝济南美食的好时机。
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特色美食。
•钵子屋烤肉:这是一家著名的烤肉餐厅,提供各种肉类和海鲜,口味独特且美味。
•汤包:济南汤包是当地的传统小吃,以独特的外皮和浓郁的汤料受到人们的喜爱。
•炒年糕:炒年糕是济南的传统美食,可以在各个夜市和小吃摊位上找到,是冬季夜晚的好选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济南的冬天

第三讲
重点难点字音字形
字音字形一
nuǎn huo 暖和
zhuó 着落 xiá zhǎi 狭窄
tǎn 地毯
jì 一髻
xiāng 镶上
báo 薄雪
zhù xù 贮蓄
kuān chǎng zǎo 宽敞 水藻
朗读下列词语1
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着落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慈善 ——温和,合乎人心意。 贮蓄 ——存放,储藏。 秀气 ——美丽而柔弱。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文中指清净。 澄清 ——清亮。
第四讲 解读课文
看视频, 初步了解课文!
齐读课文
朗读--形式
分组朗读:
第1段由第一大组读; 第2段由第二大组读;
第3段由第三大组读; 第4-5段由第四大组读;
一、欣赏文中的图片
花 , 好 像 日 本 看 护 妇 。
树 尖 上 顶 着 一 髻 儿 白
道山 银尖 边全 白 了 , 给 蓝 天 镶 上 一
拟人
拟人、比喻
三、全文结构
无风
济 南 的 冬 天
总写(1) 天气 响晴
温情
响亮 山
分述(2-5 )
雪
城
喜 欢 济 南
水
四、研讨与练习
1.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 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 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断?
答:(1)山、雪、城、水。 (2)言之有理,即可以。
2、仔细揣摩下面的几个句子,品味拟 人的写法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 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答:“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
12.济南的冬天

济 南 的 山
在济南南面,距市中 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 山。它东接佛懋山, 西连南马鞍山、四里 山,层峦叠翠,形成 济南的天然屏障。它 们都是名副其实的 “小山”,连最高的 千佛山,主峰也只有 海拔285米。
济南风景一: 千佛山
济 南 的 水
济南多泉水,自古有“泉城” 之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 列举泉名72个。大致为趵突泉、 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 泉水千姿百态,蔚为壮观,趵突 泉名列72泉之首。
• (2)温晴:温暖晴朗。
• (3)设若:假如、假若、如果。 • (4)安适:安静而舒适。 • (5)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 (6)镶:把东西嵌进去或在外围加边。
• (7)肌肤:肌肉和皮肤。
4.词语解释。
• (8)秀气: 清秀文雅,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 (9)水墨画: 指纯用水墨的不着彩色的图画。
• 1.作者链接。
• 老舍(1899—1966),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 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 文学家、戏剧家。1951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 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 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 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 大影响。此外,他还著有小 说《四世同堂》,话剧《茶 馆》、《龙须沟》等
(4)“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
• 由于对济南娇媚得似乎
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
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
种祈求的口吻了。
(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
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
同读者商讨。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
慢慢往上看吧……”
• 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市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使用日期: 学案主人: 班级: 小组: 编号: 课题:12济南的冬天
4 重难点学会拟人句的赏析。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重点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了解作者的简历,背诵第三自然段。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准备
二、自学讨论
三、分组展示
一区 1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现代著名作家,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骆驼祥子》,话剧有《龙须沟》 《茶馆》。
二区 字词积累
1.注音:狭.窄( ) 贮.蓄( ) 发髻.
( ) 镶嵌..( ) 着.落( ) 澄.
清( ) 暖和..( ) 水藻.
( )
2.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
响晴:
澄清:
烘托: ______
响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贮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区:整体感知主旨(要说清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突出这一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区梳理文章结构,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济南的冬天?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五区赏析文中的比喻句。
六区赏析文中的拟人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业。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一区研讨第一节,要求找出中心句分层赏析优美句子,探究写作特色,归纳段意
二区研讨第二节第三节,要求找出中心句分层赏析优美句子,探究写作特色,归纳段意
三区研讨第四节,要求找出中心句分层赏析优美句子,探究写作特色,归纳段意。
1 全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本段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的。
2 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请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3 全段如何划分层次?
4 薄雪覆盖的小山,妙在雪光﹑雪色﹑雪态,全段中哪些动词用的好?哪些表色彩的词语用的好?
四区研讨第五节,(和三区合作)。
五区研讨第六节,要求找出中心句分层赏析优美句子,探究写作特色,归纳段意,思考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六区赏析文中的拟人句
1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2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
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拓展延伸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地,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景色美不胜收,可见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关键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感受了美,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仿照课文的第三节对校园秋
(冬)景进行描写。
写作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