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神女峰》
神女峰优秀课件6 人教课标版

•
舒婷,1952年生,原名龚佩瑜、龚婷婷,福建厦门 人。她是中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诗于 温柔中透着坚强,徘徊中含着执着,朦胧中显着清新, 透射出女性心灵特有的细腻、敏锐、坚韧的特质。
• •
“朦胧诗派”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诗歌流派。 因他们的诗歌都采用新奇的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诗意内涵丰富,很多人不能理解,称之为“朦胧诗”。 他们的诗歌以描述诗人内心的主观感受为主,准确表达 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感受和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在 诗歌形式上,他们都主张用新奇的意象和新鲜的词语打 破旧有的诗歌语言,创造出清新、真挚的诗歌风格。
神女峰
• 神女峰本是长江三峡巫峡上 的一个小峰,因其形状像一 个女子的身姿,而衍生出一 个神话传说。在漫长的年代 里,它已作为妇女贞节的象 征,一直被人们歌颂和咏赞。
神女峰的传说
• 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两赋写楚怀王 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 他的志节。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 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 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 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沿着这一逻辑,民间 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 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于是,神女峰 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巫山神女的神话
• 战国时代楚国的宋玉有《高唐》《神女》诸赋, 曾写到楚王与神女的缠绵,当然是为了迎合权 力。 • 在民间则有传说:一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 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目远眺,思念丈 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 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 纪念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
《神女峰》/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 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略读《神女峰》优质公开课件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读诗第二步
神女峰的传说
▪ 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两赋写楚怀王 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 他的志节。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 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 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 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沿着这一逻辑,民间 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 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于是,神女峰 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1)极 力 攀 附 (2)单 方 痴 恋 (3)一 味 奉 献
因为爱的双方没有平等、独立可言。
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
橡树:男性的阳刚气概。伟岸挺 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 木棉:女性的柔韧气质。健康活 泼, 真挚温柔,坚韧独立
对比中我们看到本诗的主题: 《神女峰》 《致橡树 》 是女性人格独立的 宣言,表达对长期受压抑的女性的愤激和忧 伤。
: 其 实 兴 趣 真的 那么重 要吗? 很多事 情我们 提不起 兴趣可 能就是 运维我 们没有 做好。 想想看 ,如果 一件事 情你能 做好, 至少做 到比大 多数人 好,你 可能没 有办法 岁那件 事情没 有兴趣 。再想 想看, 一个刚 来到人 世的小 孩,白 纸一张 ,开始 什么都 不会, 当然对 事情开 始的时 候也没 有兴 趣这一 说了, 随着年 龄的增 长,慢 慢的开 始做一 些事情 ,也逐 渐开始 对一些 事情有 兴趣。 通过观 察小孩 的兴趣 ,我们 可以发 现一个 规律, 往往不 是有了 兴趣才 能做好 ,而是 做好了 才有了 兴趣。 人们总 是搞错 顺序, 并对错 误豪布 知晓。 尽管并 不绝对 是这样 ,但大 多数事 情都需 要熟能 生巧。 做得多 了,自 然就擅 长了; 擅长了 ,就自 然比别 人做得 好;做 得比别 人好, 兴趣就 大起来 ,而后 就更喜 欢做, 更擅长 ,更。 。更良 性循环 。教育 小孩也 是如此 ,并不 是说买 来一架 钢琴, 或者买 本书给 孩子就 可以。 事实上 ,要花 更多的 时间根 据孩子 的情况 ,选出 孩子最 可能比 别人做 得好的 事情, 然后挤 破脑袋 想出来 怎样能 让孩子 学会并 做到很 好,比 一般人 更好, 做到比 谁都好 ,然后 兴趣就 自然出 现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神女峰》 课件27张

神女峰本是长 江三峡上的一个小 峰,因其形状像一 个女子的身姿,而 衍生出一个神话传 说。在漫长的年代 里,它已作为妇女 贞节的象征,一直 被人们歌颂和咏赞。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 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神女峰
舒婷
舒婷是谁
• 一个长得并不美丽的诗人 • 一个做过临时工的女人 • 一个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 • 一个从油印刊物走向中国诗坛的
传奇人物 • 一个以朴素诗情感动当代中国的
女子 • 一位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 一棵两次入选“全国十名最受欢
迎的青年诗人”的文坛常青树
舒婷 :舒婷,当代女诗 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 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 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 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 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 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 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 《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 《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 年文艺界对她的诗展开近一年 讨论。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 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
1973年8月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主要作品:《双桅船》(1982)、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 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 (1992)、《舒婷的诗》(1994)。
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个体的 生存价值。内容含蓄隽juan永,形式虚实相生, 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 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 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 还有顾城、北岛等,都在《今天》上发表诗歌。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神女峰》

《致 橡 树 》
我如果爱你——
不,这些都还不够!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 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 在一起。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根,紧握在地下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叶,相触在云里。
也不止像泉源
每一阵风过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我们都互相致意,
也不止像险受诗歌的美、 诗歌的意境、诗歌真挚的情感。
2、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 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 和呼唤。
微课展示神女峰
你所知道的关于神女峰的神话传说 传说中的神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体验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而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群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合作探究 分小组谈论学案问题
第一节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感情的变化的?
“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在诗中有何作用
“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 如何理解“为眺望远天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 江月明”的深意? 怎么理解“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 的背叛”
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一句的深意
我读我思我表达 “神女”我想对你说、、、、、、
结语
一、诗人余光中说过:“读诗要像演奏家那样 把诗的生命激发出来”。希望同学下去可以细 细的品味诗歌的美、诗歌的意境。 二、比较阅读舒婷的《致橡树》。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神女峰》教案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神女峰》教案《神女峰》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设计理念1、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生成。
2、教学内容的生成者由师生双方共同担当3、质疑探究中的放与收教学过程一、导语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吗,神女峰高距长江巫峡北岸,一片巨石突兀于清风云霞之中,因其形状像一个女子的身姿,而衍生出许多的神话传说。
其中有一个最为著名,把神女峰叫做“望夫石” 一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目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
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洒同情之泪。
而中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也坐着游船慕名前往游览参观时,她呈现给我们的又是一座怎样的神女峰呢,二、学生感受性诵读初读《神女峰》你感受最深的是主题,还是细腻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还是复杂的情感,特别的结构, 请你按照你自己确定的学习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三、学生自主研读欣赏生: 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意象。
诗人借千古传颂的神女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节烈观,男权意识的批判。
对于一个围绕人们几千年的老问题,诗人让一个自然奇景和文化胜迹来承载,可谓独具法眼,另辟蹊径。
生: 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语言。
“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细微传情的动作描写,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
高中语文选修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5课《神女峰》课件4(18张)

-4-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1 .注字音
加点字 麋 鹿 . 煽 动 . 溜 尽 溜 冰 . 檐溜 . 无尽 . 尽 管 . 读音 mí shān liū liù jì n jǐn 将 加点字 痴 恋 . 杳 鹤 . 苔 舌苔 . 苔 藓 . 将 近 . 将 进酒 . 读音 chī yǎo tāi tái jiānɡ qiānɡ
-6-
首 页
X 新知导学 Z 重难探究
INZHI DAOXUE
HONGNAN TANJIU
D 读写拓展
UXIE TUOZHAN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3 .解词义 (1)幽咽:①形容微弱而断续的抽泣声。②泛指微弱的声音。 (2)杳鹤:无影无声的仙鹤。 (3)煽动:鼓动(别人去做坏事)。 (4)缤纷:繁多而凌乱。 (5)静穆:安静庄严。 (6)温郁:温暖。
-2-
纪弦 (1913—2013),原名路逾 ,笔名路易士 ,生于河北清苑,原籍陕西周至。 新知导学 重难探究 读写拓展 X INZHI DAOXUE Z HONGNAN TANJIU D UXIE TUOZHAN 首 页 中国台湾现代派诗人,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 文 ),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 背景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台湾现代派诗 诗极有韵味 ,且注重创新 人的“旗手”。代表作有诗集《晚景》《不朽的肖像》《无人岛》《爱云的 奇人》《摘星的少年》《槟榔树》等。 舒婷 ,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原名龚佩瑜、龚婷 婷 ,1952 年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 屿。 1969 年下乡插队,1972 年返城当工人,1979 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 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的 诗》 ,散文集《心烟》《柏林》《露珠里的“诗想”》等。舒婷崛起于 20 世 纪 70 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 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作品《致橡树》是朦胧诗 潮的代表作之一。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神女峰》

《神女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质疑的精神。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学会鉴赏诗歌,体会主题。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幻灯:课题,投影“神女峰”图片)各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吗?有哪位同学知道相关的传说?教师准备关于三峡的图片。
二、学生自主研读欣赏一读:感受性诵读,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阅读初体验。
(小声自读)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读诗初体验。
二读:方向性阅读,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引导学生从语言、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确定学习的主题。
分享一下你对此诗的初步研读成果?教师播放配乐朗读,对个别生进行场下指导。
三、质疑探究三读:赏析性阅读,请大家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互助小组,交流探讨疑惑,个别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备用问题:1.“美丽的梦”是什么梦,美丽为何会有忧伤?神女的梦是普通女性愿意做的吗?明确:这个“美丽的梦”就是指传说中的神女忠贞不二,化作石头人忠于爱情的是人们千百年来的的美好愿望。
梦是别人强加的。
陈腐的封建道德、男权社会,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要求和改造女性,派定给她们“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并且打造出一些典型的女性偶像,以此作为妇道妇德的标准,使女性千百年受着这些典范的约束与桎梏。
2.怎样理解“新的背叛,怎样理解“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句话的含义?明确:许多的妇女,本来有着鲜活的生命和正常的需求,怎么能甘心变成石头呢?她们为着一个没有价值的期待,错过许多俯拾即是、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机遇。
多么荒谬。
3.诗中哪些语句表现诗人对“神女峰”的定位,反映出怎样的爱情观?明确:指出“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实在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3.5《神女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9-2020年高二语文 3.5《神女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把握课文重点,总结出主要描写对象——豪猪的特点。
能力目标: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及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生物进化史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存在,思考人的命运。
教学重点:总结豪猪的特点,体会风趣的语言。
教学难点:由豪猪的濒临灭绝思考人生。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联想法。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豪猪的图片,推荐读《e世纪十万个为什么》中关于豪猪的说明。
二、简介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作家。
作品:《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中篇小说《虹》,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
三、自读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依次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豪猪为“森林中的绅士”。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豪猪的特点:待人接物的方式、战术、无病呻吟等。
四、品读教师提示:文中哪些地方对豪猪的描写很传神?找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生自由读、说(提供参考)1、“它的潇洒悠闲,……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突出表现了豪猪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逍遥自得,颇具绅士风度。
2、“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会保护它的尊躯。
”——能吃能睡,甚至边吃边睡,吃睡均从容不迫,豪猪的憨态跃然纸上。
3、“它从掩蔽部抽出了鼻子……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
”——笨拙的样子令豪猪更可爱了,而大敌当前却仍不忘吃,可谓从容镇定。
五、课堂讨论:问题1:课文最后说:为什么这样“得天独厚”,具有这样巧妙自卫武器的豪猪会渐有绝种之忧呢?是不是它那种太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使然呢?还是因为它那“得天独厚”之处存在着绝大的矛盾——几乎无敌的刺毛以及毫无抵抗力的暴露着的牌鼻子——所以结果仍然于它不利呢?你是怎么认为的?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讨论。
问题2:作者写本文仅仅是让我们喜欢豪猪这种动物吗?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神女峰》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呼唤。
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高一二班,是年级上学生基础相对较好的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强。
故而选择了这篇稍有难度的现代诗歌。
让学生去试着理解传统女性观念,女性贞洁观,以及新时代对新的爱情观念的呼唤,在给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指点后,学生们下去查了大量的资料,为上课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和感悟诗。
2、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新设计:
分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第1节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感情的变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在诗中有何作用。
3、“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
4、如何理解“为眺望远天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的深意 ?
5、怎样理解“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
6、如何理解“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的心情。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神女峰
大家去过三峡吗?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峡美景。
(PPT图片展示,最后一幅为神女峰)这是什么峰?(生:神女峰)神女峰又叫望夫石,传说一位女子的丈夫外出,多年未归,女子便每天到山崖上去眺望,天长日久便化为了石柱。
后来,经过民间流传,神女便成为了不嫁二夫、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偶像。
活动2【讲授】重点内容讲解
1.第1节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感情的变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感情的变化。
从动作与情感上可以看出神女峰的传说并没有在作者心目中得到美丽的地位。
但在这游人争相一睹的“风景”面前,舒婷却感到了心酸和不忍,诗人以女性的慈悲与仁爱看到了“风景”背后的痛苦和残忍。
“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细微传情的动作描写,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
这三个动作,貌似平行的排
比,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序的推进,生动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化的
过程。
2.“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在诗中有何作用。
明确:“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三个简单的句子排列极大增强了诗歌形式上的美,读起来简单明亮,循环往复,又有音韵上的美。
“江涛/低一声/高一声”的错格,从形式上形象地表现出声音的此起彼伏。
另外,暗示诗人心中翻腾不已的同情、悲伤、惋惜、遗憾等错综复杂的情感。
心潮起伏,犹如翻涌不息的江涛。
3、“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
明确:这个“美丽的梦”就是指传说中的神女忠贞不二,宁愿化作石头也要忠于爱情的人们的美好愿望。
那这个梦是神女本身自己产生的?还是别人强加在她身上的? 别
人强加的(一种被动的自觉自愿吧)。
陈腐的封建道德、男权社会,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要求和改造女性,派定给她们“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并且打造出一些典型的女性偶像,以此作为妇道妇德的标准,使女性千百年受着这些典范的约束与桎梏。
4、如何理解“为眺望远天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的深意 ?
明确:
点拨:这一句中有两个较为独特的意象:“杳鹤”与“春江月明”。
“杳鹤”象征什么?——虚妄的空名,无望的等候,“杳”即是远,像天边的远鹤永远无法触及。
“春江月明”指什么?——身边的月圆月缺,
潮涨潮落,虽平凡但却真实,触手可及。
这两个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使形象更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
神女获得的赞美与称颂,其实是长期封建意识在她身上的禁锢。
神女被当作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来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的杳鹤”,就必须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人作为一个真实人、普通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
“遥望远天的杳鹤”是神女对杳不可及的爱情的固守,这种固守可以理解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指错过世间真挚的爱情。
5、怎样理解“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
在此句中用两个植物名来形容洪流, “菊花”的特点是开得肆意灿烂,无拘无束,充满阳光的气息。
“女贞子”本是植物名,这是被巧妙用来对应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女贞,他们卷起的洪流极富视觉冲击力,形象地表现这种背叛情感的恣意汹涌,舒婷并没有单调枯燥地直接高喊反封建礼教的口号,而通过这两个意象来宣讲自己追求解放的心理,使诗歌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历史纵深效果。
诗人要背叛的不仅是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的经典神话,要背叛的也不仅仅止于爱情,它指向一
切对正常人性构成束缚的礼教锁链。
表现诗人“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
6、如何理解“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苦一晚”的心情。
明确: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的抒情最高峰。
点拨:“与其……不如”这个选择句式,表明哪层意思更重要?为什么?
明确:在诗人看来,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虽然可作为贞洁的典范为人礼赞,却不能享受生存的快乐,经历真实的生命过程和情感体验,只能是被风干的一个虚幻祭品。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种基于生命本真的向往和呼唤,是对传统道德训诫的背叛,也是对被男权文化异化扭曲的女性自我的背叛。
颠覆了千百年来关于忠贞的古老诠释,第一个从女性生命角度揭示出这个爱情传说的悲剧性质。
以朦胧诗的特点,给人“言有尽,意无穷”的诗歌美的感受。
这两句以强大、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精神宣告于诗人,意欲抖落社会和自身的因袭重担,走上妇女自由解放的历史道路。
这是新爱情观的凯旋,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