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1
初中 语文 九年级 下学期 鱼我所欲也 对比阅读 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九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练习题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墨者有钜子①腹䵍②,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䵍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䵍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矩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钜子:墨家学派领袖被称为“钜子”。
②腹䵍:人名。
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B.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C.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D.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本题中的“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矩子可谓公矣”的意思是: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了,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䵍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据此可进行句读: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 《鱼我所欲也》片段与比较阅读题训练

《鱼我所欲也》片段与比较阅读题训练(含答案)(-)••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H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隹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杆❷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厘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注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掠®,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杆(h&n):保卫。
③法(xuan)然:水滴下的样子。
④操:同“救”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故患有所不避也避:—(2)天祥注然出涕涕: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 •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4分)答:①富贵不能淫:②威武不能屈: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分)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答案:•• •1、(2分)(1)通“避力躲避。
(1分)(2)眼泪。
(1分)2、(4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严重的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一、《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2018 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亦我所欲也是进亦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B.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于死者于厅事之东北角 ( 林嗣环《口技》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狼得骨止 ( 蒲松龄《狼》 ).20.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A. 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B. 贤者能勿丧耳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C.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吃喝着给他D.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邻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21.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①”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②。
(4 分)22.下表对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4 分 )篇名| 示例| 项目列举事例运用排比运用对比乞人不屑“蹴尔”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把“①”与“②”在《鱼我所欲也》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食的事例财富数量上作对比而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 守城方得“地利”却域民不以封疆之把“多助”与“寡 界 威天下不以兵助》“ ③ ”的事例助”的结果作对比革之利答案:19.A 【解析】 A. “亦”都是“也”的意思; B. 动词,舍弃 / 名词,住所、房间; C. 介词,比/ 介词,在; D.动词,感激 / 动词,得到。
【古诗文阅读】人教版九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人教版九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及答案【古诗文阅读】?人教版九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及答案人民教育版9级第二卷“我想要的鱼”【山东省烟台市】三(一)文言文阅读(15分)9.解释下面添加的单词。
(4分)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圣人菲索和西耶(4)问:“为什么要战斗?”()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因为他的感激,他允许前皇帝开车离开。
⑵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 如果你吃了一块米饭和一个豆汤,你会活着,如果你得到它就会死去。
召唤别人,走在路上的人会得到它;乞丐鄙视奎尔和他。
万忠接受它时,不分礼义。
万众怎么能给我添砖加瓦!为了宫殿的美丽和妻妾的服务,穷人认识我吗?为身体而死而不接受它是宫殿的美;他为自己而死,没有接受。
现在他受到妻子和妃嫔的崇拜;为身体而死而不接受它。
现在是认识我的穷人来做这件事:这也是不可能的吗?这叫做失去初衷。
11.下面加点字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因此,这两只狼像以前一样被赶在一起b.万钟于我何加焉因使唐雎使于秦c、如果你得到它,你就会活下去。
如果你得到它,你就会死。
如果你帮助它,世界也会跟着你d.生,亦我所欲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翻译下列句子。
(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
13.段落中划线句子“不仅圣人有心”中的“心”① 具体指(用原文文字回答)(1分)14.第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比“”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九下第1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1)所恶.()有甚于死者(2)故不为苟.()得也(3)乡.()为身死而不受(4)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故不为苟得也B.故患有所不辟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3、翻译下面句子(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译:.(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今年6月27目,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C.“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该袖手旁观....。
D.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至深至厚,刻骨铭心....,是我终生回报不完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著有短篇小说集《羊脂球》,是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我的叔叔于勒》展示了于勒从穷困到富有再到穷困的升沉过程。
B.哲学家、作家培根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其随笔说理透彻,警句隽永。
C.《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写的洋溢着父子深情、凝聚着爱国深情的家书,他通过书信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
D.《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智取生辰纲》选自第十六回,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讲述了青面兽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智多星吴用和鲁智深在野猪林巧妙设计“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1无答案

19《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1一、阅读理解1.《大瓠之种》①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②。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③。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④。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⑤。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选自《庄子·逍遥游》)补充注释:①《大瓠之种》,标题是编者加的。
大瓠(hù)之种,大葫芦的种子。
②〔瓠落无所容〕又平又浅的,装不了什么东西。
③〔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pǒu)之〕葫芦并非不大,我因为它无用而砸碎它。
然,空空的样子。
掊,击碎。
④〔世世以洴澼(piánpì)(kuàng)为事〕世世代代以漂絮为业。
洴澼,漂洗。
絖,絮、丝绵。
⑤〔裂地而封之〕指吴王划定一块土地封给他。
1.解释句中加线词的意思(1)我树之成而实五石()(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3)越有难,吴王使之将()(4)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则所用之异也。
(2)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3.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结合文中人物语言说说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
4.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大瓠之种”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都有什么用意?5.文章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你能想象一下,在庄子说完“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一句后惠子会有什么表现吗?2.《鱼,我所欲也》选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阅读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阅读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14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注释】①予:给,送。
②子:你,代词。
③履:鞋子。
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今谓.人曰()(4)何故.()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来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19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19 鱼我所欲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辞汇明白得(1)鱼,我所欲..也( ) (2)故不为苟得..也( )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4)贤者能勿丧.耳( ) (5)蹴.尔而与之( ) (6)乞人不屑..也( ) (7)妻妾之奉.( ) (8)此之谓失其本心..( ) (9)故患有所不辟.也( ) (10)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 )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2)乡.为身故而不受( ) 2.一词多义(1)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动词,做 (2)得⎩⎪⎨⎪⎧ 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感激 (3)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语气助词,通“欤”呼尔而与.之(4)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为宫室之.美 此之.谓失其本心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5)而⎩⎪⎨⎪⎧ 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6)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3.古今异义(1)一豆.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豆子。
(2)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计时的器具。
(3)那么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能够。
(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量合在一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4分)
①蹴尔而与之()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今为妻妾之奉为之()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2、下列句中加粗“之”与“得之则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上文运用了论证和论证的方法,证明了这一中心论点。
(3分)
5、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二)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5分)
1、①二者不可得兼兼:
②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③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辟:
④所恶有甚于死者恶:
⑤贤者能勿丧耳丧: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4分)
①本文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三)1、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分)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1分)
4、本文观点广为后人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两句诗。
(3分)
观点:
诗句:
(四)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4分)
①呼尔而与之()②乞人不屑也()
③妻妾之奉()④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3分)[ ]和[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两个画线句子。
(6分)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可以谓失其本心。
4、从全文看,这段文字论证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
)(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
3、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的观点。
(答题不得超出方格限定的字数。
)(2分)
4、《谈骨气》一文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骨气”的含义,这些话也是《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
请举一例证明这一观点。
(课内外均可)(3分)
示例:文天祥,拒绝元人的高官厚禄,宁死不降。
(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帝国注意的救济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