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融资马云创业融资方法

合集下载

名人故事马云创业过程中的10大失败经历

名人故事马云创业过程中的10大失败经历

名人故事:马云创业过程中的10大失败经历阿里美国上市后,现年50岁的马云身家反超盘踞亚洲首富榜2年半之久的李嘉诚,成为新的亚洲首富。

我们知道,创始人不经千辛万苦,千锤百炼,不吃一堆亏,那是很难成长和成熟起来的,即便是马云也不例外。

马云不是神人,曾经也犯过许多错误,其中一些是致命的。

2013年的一次颁奖典礼上,马云说,如果将来要写书,就写《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

他还说,阿里其实不止犯过1001个错误,许多错误看到了,但没有时间理会。

15年间,马云到底犯过哪十大错误?一、好大喜功迁都上海羽而归时间:1999年原因:盲目追求高大上结局:公司总部重新迁回杭州再也没有离开过1999年,阿里刚刚起步,员工的办公场所,是马云那150平米的家。

获得融资后,马云开始飘飘然,将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国内总部搬到上海,马上发现水土不服,后又重新迁回杭州。

这是马云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事后分析,上海多是大型国企、外资企业,而阿里服务对象多是中小企业。

杭州聚集着大量制造外贸企业,它们有实实在在的电商需求。

马云年轻时也犯过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毛病,远离自己的用户和“上帝”。

这点尤其值得其他创始人警醒。

据了解,很长一段时间,浙江一直是阿里收入最高的省份,后来才被广东超越。

二、扩张过快运营费用居高不下时间:2001-2003年原因:财力增强导致节奏失控结局:公司大幅裁员、减薪1999年创办之初,阿里实现市场净利润287万元。

随后,又分别获得高盛、软银等500万、2000万美元的投资。

财力的增强,打乱了马云原有的节奏,拿到钱后的阿里反陷入混乱之中。

2000年,阿里在海外疯狂扩张,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在中国香港、美国、欧洲、韩国,需要大量市场推广,广告费用,每月开销是天文数字,且没有分文收入。

2001年1月,阿里银行账户余额不足1000万美元。

很快,阿里召开了历史上的“遵义会议”。

当时担任首席运营官的,是从GE空降的关明生,他在一天之内就把美国团队从40人裁到3人,并且相继关闭阿里在香港、北京、上海办事处。

马云创业的励志故事_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

马云创业的励志故事_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

马云创业的励志故事_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马云的创业时成功的,这毋容置疑,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那么马云创业的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以下是blanche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马云的励志故事,一起来看看吧!马云创业的励志故事篇1:马云创业过程中的10大失败经历阿里美国上市后,现年50岁的马云身家反超盘踞亚洲首富榜2年半之久的李嘉诚,成为新的亚洲首富。

我们知道,创始人不经千辛万苦,千锤百炼,不吃一堆亏,那是很难成长和成熟起来的,即便是马云也不例外。

马云不是神人,曾经也犯过许多错误,其中一些是致命的。

2013年的一次颁奖典礼上,马云说,如果将来要写书,就写《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

他还说,阿里其实不止犯过1001个错误,许多错误看到了,但没有时间理会。

15年间,马云到底犯过哪十大错误?马云创业过程中的10大失败经历一、好大喜功迁都上海铩羽而归时间:1999年原因:盲目追求高大上结局:公司总部重新迁回杭州再也没有离开过1999年,阿里刚刚起步,员工的办公场所,是马云那150平米的家。

获得融资后,马云开始飘飘然,将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国内总部搬到上海,马上发现水土不服,后又重新迁回杭州。

这是马云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事后分析,上海多是大型国企、外资企业,而阿里服务对象多是中小企业。

杭州聚集着大量制造外贸企业,它们有实实在在的电商需求。

马云年轻时也犯过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毛病,远离自己的用户和“上帝”。

这点尤其值得其他创始人警醒。

据了解,很长一段时间,浙江一直是阿里收入最高的省份,后来才被广东超越。

二、扩张过快运营费用居高不下时间:2001-2003年原因:财力增强导致节奏失控结局:公司大幅裁员、减薪1999年创办之初,阿里实现市场净利润287万元。

随后,又分别获得高盛、软银等500万、2000万美元的投资。

财力的增强,打乱了马云原有的节奏,拿到钱后的阿里反陷入混乱之中。

2000年,阿里在海外疯狂扩张,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阿里巴巴融资案例

阿里巴巴融资案例

阿里巴巴8次融资历程及股权结构演变截止2018年6月6日,阿里巴巴以5361亿美元登顶全球第六大市值公司,仅次于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以及Facebook。

阿里巴巴公司能够像滚雪球一样飞速发展壮大,得力于一轮轮融资所带来的丰沛资本力量。

1999年9月,马云带领18位创始人在杭州湖畔花园小区的公寓中成立了阿里巴巴公司,50万元启动创业之路。

在18位创始人中,对阿里巴巴起势,以及后续融资最为关键的人是,蔡崇信。

1999年10月,蔡崇信利用在高盛的旧关系,引来了由高盛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的一些基金公司,共同向阿里巴巴投资500万美元,解决了阿里巴巴的燃眉之急,并成功把阿里巴巴推向海外资本市场,使之进入一线投资人的视野。

2000年,马云为阿里巴巴引进第二笔融资,2500万美元。

其中日本软银投资2000万美元,其余来自富达、汇亚资金、联合新加坡TDF、瑞典AB投资等,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保有绝对控股权。

2004年2月,阿里巴巴获得第三轮融资8200万美元,马云及其创业团队仍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第二大股东为日本软银,持股比例为20%,富达的持股比例为18%,其他几家股东合计持股15%。

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的资产,换取了阿里巴巴39%的股份,这次股权交易及融资,为阿里巴巴提供了强力资金支持。

利用这笔资金,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支付宝等平台迅速成长,并成功回击了来自美国C2C巨头eBay的挑战,奠定了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领头羊地位。

但是,阿里巴巴也为此次交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雅虎成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甚至有权力换掉马云这个CEO。

2007年11月,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融资15亿美元。

阿里巴巴市值达280亿美元,超过百度、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进入马云团队、美国雅虎、日本软银“三足鼎立”的时代。

2011年9月,阿里巴巴向美国银湖、俄罗斯DST、新加坡淡马锡以及中国的云峰基金融资近20亿美元,完成其第六轮融资计划。

马云的创业故事之10次失败经历

马云的创业故事之10次失败经历

马云的创业故事之10次失败经历通过整理的马云的创业故事之10次失败经历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马云说,阿里其实不止犯过1001个错误,许多错误看到了,但理会的时间都没有。

15年间,马云到底犯过哪十大错误?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云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马云创业经历1、好大喜功迁都上海铩羽而归时间:1999年原因:盲目追求高大上结局:公司总部重新迁回杭州再也没离开过1999年,阿里刚起步,员工的办公场所,是马云那150平米的家。

获得融资后,马云开始飘飘然,将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国内总部搬到上海,马上发现水土不服,又重新迁回杭州。

财经评论人吴晓波表示,这是马云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事后分析,上海城市多是大型国企、外资企业,而阿里服务对象多是中小企业。

杭州聚集着大量制造外贸企业,它们有实实在在的电商需求。

点评:马云年轻时也犯过盲目追求“高大上”的毛病,远离自己的用户和“上帝”。

这点尤其值得其他创始人警醒。

据了解,很长一段时间,浙江一直是阿里收入最高的省份,后来才被广东超越。

2、扩张过快运营费用居高不下时间:2001-2003年原因:财力增强导致节奏失控结局:公司大幅裁员、减薪1999年创办之初,阿里实现市场净利润287万元。

随后,又分别获得高盛、软银等500万、2000万美元的投资。

财力的增强,打乱了马云原有的节奏,拿到钱后的阿里反陷入混乱之中。

2000年,阿里在海外疯狂扩张,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在中国香港、美国、欧洲、韩国,需要大量市场推广、广告费用,每月开销是天文数字,且没有分文收入。

2001年1月,阿里银行账户余额不足1000万美元。

很快,阿里召开了历史上的“遵义会议”。

当时担任首席运营官的,是从GE空降的关明生,他在一天之内就把美国团队从40人裁到3人,并且相继关闭在香港、北京、上海办事处。

剩下的员工,薪资减半但期权加倍。

三个月后,阿里每月运营费从200万美元,缩减到50万,度过了危险期。

马云的创业历程奋斗史

马云的创业历程奋斗史

马云的创业历程奋斗史马云曾经一个人背着麻袋去义乌贩卖过小商品。

1995年,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马云偶然认识了互联网。

下面店铺为你解开马云的创业历程奋斗史,希望能帮到你,马云的创业历程奋斗史篇一1994年创业开始,18年来经历了中国互联网从萌芽到繁盛,他自己也浓缩了中国创业者所经历过的磨难和辉煌:三次创业、上市退市、与大股东争执,不担任CEO,直到今天阿里赴美上市。

1984年,第3次高考的马云,在前2次失败之后,做过秘书、搬运工,给杂志社蹬三轮,白天上班,晚上读夜校,最后勉强考入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后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

虽然经历坎坷,但当时马云练就的英语能力,机缘巧合之中,为他的创业提供了帮助。

1994年,马云创立第一个机构:海博翻译社。

第一个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

马云独自背起麻袋去义乌,摆小摊养活翻译社,两年后组织了杭州的第一个英语角。

马云告诉《中国企业家》:“我当时认为翻译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

”1995年,号称“杭州英语最好”的马云,受到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债务,意外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他认定了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并发现中国的网站都搜不到。

回国后马云和妻子、朋友筹集2万人民币创立了海博网络,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

并且启动了中国黄页项目,其模式是为中国企业提供互联网的在线信息发布和主页,当时的收费标准是,一个homepage,3000字外加一张照片,收费2万元。

在当时中国,推销中国黄页的马云被很多人视为“骗子”。

1997年底,中国黄页实现盈利。

但是和杭州电信合作后,双方产生分歧,让马云决定放弃网站。

外经贸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1997年底,马云和团队受邀担任中国外经贸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开始接触到外经贸业务,马云做B2B网站的想法开始逐步成熟。

阿里巴巴1999年2月,辞去公职后的马云,开始自己的又一个创业公司——阿里巴巴。

创业融资的五大误区

创业融资的五大误区

创业融资的五大误区成功的创业者之所以会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懂得怎样向经验最丰富的投资商推销他的第一商品———初创的企业,从而获得资金的支持。

但创业企业筹集风险投资的过程的确是艰难的。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公司一年要听数百位企业家阐述他们的创业计划,可最后投资的企业不足约见的1%。

因此,做好准备,把握机会、主动争取相当重要。

但是由于许多人都是初次创业,除了面临社会经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外,在创业融资方面常常走入误区,最终使自己的努力功败垂成。

当前的融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误区一:缺乏资金规划和融资准备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创业企业要获得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并要从里到外营造一个资金愿意流入该企业、能够流入该企业的经营格局。

不少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把企业融资当作一个短期行为来看待,希望突击拿款或突击融资,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很少。

提醒:缺乏融资准备最典型的表现是多数创业者对资本的本性缺乏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就去盲目进行融资,往往效果不佳。

其实,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不是救急,更不是慈善。

因此创业企业在正常经营时就应该考虑融资策略,并要和提供资金方建立广泛联系。

融资前,还应该先将企业梳理一遍,做好相应的准备。

融资时,能够把企业及公司业务清晰地展示在投资者面前,让融资者看到给你融资后“逐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他们才会放心。

误区二:缺少必要的融资知识很多创业者有很强的融资意愿,但缺少相应的融资知识。

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很多融资者总希望托人打个电话,找个熟人,写个商业计划书,就能把钱贷到手。

而不注重用心去研究融资知识。

他们往往把融资简单化、随意化了。

由于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融资视野狭窄,只看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

不懂得或不知道除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外,租赁、担保、合作、购并及无形资产输出和转让等方式都可以达到融资目的。

自己把宽泛的融资范围搞窄了。

提醒:其实,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需要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广泛的融资渠道,对资本市场和投资人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还要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及解决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的运作能力。

阿里巴巴融资史

阿里巴巴融资史

阿里巴巴公司简介公司名称:阿里巴巴集团成立时间:1999年9月10日注册地:开曼群岛总部所在地:杭州(中国总部)香港(国际总部)主营业务:电子商务、网上支付、B2B网上交易市场及云计算业务2015年全年,阿里巴巴总营收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亿元人民币。

2016年4月6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

一张图读懂阿里巴巴融资史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1999年3月,以马云为首的18人团队投入50万元的资金在杭州启动了阿里巴巴网站的运营。

半年后,1999年10月,网站会员人数达到41000人。

在拒绝了38家的风险投资后,蔡崇信的加入帮助团队落实了“十八罗汉”的股权协议、彻底将阿里巴巴变成了股份制的企业,同时获得了高盛、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以及原东家InvestorAB公司共同投资的500万美元。

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之股权结构图阿里巴巴第二轮融资进入2000年后,阿里巴巴的会员以及达到了10万人,遍布180个国家和地区。

此时,孙正义(日本软银主席)来中国找投资项目,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获得阿里巴巴30%的股份。

然而,马云提出2000万美元,作为条件,马云必须自己掌控阿里巴巴。

在2000年1月,软银联合富达、汇亚资本、日本亚洲投资、瑞典投资、TDF等共计2500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其中软银投资额达到2000万。

阿里巴巴第二轮融资之股权结构图阿里巴巴第三轮融资截止到2004年,阿里巴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球最佳B2B网站,03年便已经实现每日收入过百万的目标。

此时,eBay的崛起和非典的入侵逐渐开始改变人们的购物习惯,阿里巴巴抓住了这个契机,于是淘宝网正式诞生。

2004年2月,阿里巴巴再次获得软银、富达投资和GGV共计8200万美元的投资,其中有6000万美元单独注资淘宝,软银是其最大的股东。

阿里巴巴第三轮融资之股权结构图阿里巴巴第四轮融资这四笔交易完成之后,阿里集团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股东构成,雅虎持股40%,马云团队持股31%,软银持股29%。

分享马云的创业故事及成功要素

分享马云的创业故事及成功要素

分享马云的创业故事及成功要素分享马云的创业故事及成功要素马云成功创业的四个要素:马云坚决否认自己是个聪明人,阿里巴巴走到现在也绝不是因为团队比别人更聪明。

有一次,马云在上海某酒店吃饭,一个酒吧服务生见到他后,和他滔滔不绝地说,在用支付宝时,如何在三天内通过如何精确复杂的计算,就可以赚到一毛二分钱。

“这够聪明了吧,”但马云紧接着又说,“如果他不是这么聪明,这么帅的小伙子也早该是酒店经理了。

”那么不够聪明的马云和阿里巴巴凭什么走到现在?马云说:“我相信很多人比我们聪明,很多人比我们努力,为什么我们成功了,我们拥有了财富,而别人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别人都不看好互联网,当时做搜索引擎的人有多少?做电子商务的有多少?而现在呢?”马云说,他从创业之初就坚信电子商务一定会走出来。

“如果说当时我就知道自己电子商务能够发展成今天的规模,那我肯定是在吹牛。

但是,我相信它会发展。

而且我一直坚持着。

”马云认为,阿里巴巴有今天的成功和财富就在于坚持。

坚持也成为大多数成功者列出的必需的要素之一,马云也不例外。

马云认为,做一件事情要想成功,至少要有四个因素:“第一是坚信,就是‘我相信’,‘我们相信’;第二是坚持;第三,学习;第四,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也正是这四个关键词,使阿里巴巴走到现在。

在“相信自己”这一点上,马云对年轻人的建议是这样说的:“人必须要有自己坚信不疑的事情,没有坚信不疑的事情,那你不会走下去的,你开始坚信了一点点,会越做越有意思。

”马云坚信的是什么呢?“坚信互联网会影响中国、改变中国;坚信中国可以发展电子商务;也相信电子商务要发展,必须先让网商富起来。

”学习能力,也是阿里巴巴不断成功的要素。

“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互联网加上我们的年轻,如果我们不学习,不成长,我们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这个时代。

”马云认为,学习是主要的,他和阿里巴巴就是边学边干走到现在的。

谁都不是天生的CEO,马云说:“人家问马云你怎么当CEO的?我说我不知道怎么当CEO,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CEO是培训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云创业融资方法
1?从市场运行规律来看
市场机制讲的是效益和利润最大化,资金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其市场流向也必须符合这一要求。

当前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
型企业拥有50%的贷款份额,而占88?1%的小型企业的贷款份额不
足20%,严重的不均衡。

如果没有其他机制的干预,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上是难以与大企业竞争,这就必然导致融资难
的问题。

2?从国家层面来看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为中小企业融资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同
时中小企业融资还有其他苛刻的附加条件,比方说利率较高。


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各种费用,几乎比大企业高一倍,中小企业
很难承受。

由于没有固定资产,很难获得贷款,再加上我国资本
市场还不发达,风险投资跟不上,民间融资作用有限,中小企业
融资肯定十分困难。

3?从金融机制来看
(1)金融业实行的谨慎原则,不利于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
融资。

金融业是特殊产业,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各国都对金融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经营规则,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及流动性,以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给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

金融业的谨慎原则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但在客观上也给风险性较高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往往会使一些非常有前途的中小企业丧失极好的发展机会。

(2)金融企业融资手续繁琐,耗时耗精力,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积极性。

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简单快捷的服务,而金融部门那繁琐、耗时耗力的融资手续,使无数有意融资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3)金融企业“嫌贫爱富”,喜欢大企业,不喜欢中小企业,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处于不利地位。

因为大企业信誉好、融资量大,深得金融机构的喜欢,往往是信用资金追着贷,而且常常用不完;相反,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信誉,融资额度有限,常常捉襟见肘。

4?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
(1)中小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中小企业关闭率达1/3甚至1/2,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中小企业关闭率更高。

这是中小企业融
资难的根本因素。

(2)中小企业类型多,资金需求量小、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
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

(3)中小企业内源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

据国际金融中心研究资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主资本和内部
留存收益分别是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平均负债率
约60%。

内源性融资比例过高,外源性融资比例过低,企业自身积累有限、资本少、负债能力低,影响融资。

(4)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不畅。

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是资金,目前绝大多数的国内中小企业
融资还是倚重银行。

对金融机构的依赖度过高,信贷资金主要渠
道存在障碍,使得融资渠道不畅。

在当前货币紧缩,银行放贷规
模缩小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更难。

中小企业作为需要融资的主体,对政府应当依靠而不依赖,
在畅通融资渠道、强化融资、破解融资难方面同样需要有所作为,当前除依托好的政策,积极利用好可以争取的资源外,要从实际
出发,找准市场定位,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不断增强自身积累能
力和获得外部融资支持的能力。

在做好决策,谨慎投资,保证企
业自有资金,防止资金链断裂的同时,也要千方百计解决融资难,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运作,建立起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
要的、具有自我提升能力的企业制度,推动中小企业制度的多元
化和社会化,?现治理结构合理化,积极培育自我积累能力,提高
融资水平。

2?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减少对低档次、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缺乏竞争力的产品
的投入,集中优势资源,投入到能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长期回报
的产品生产中。

3?促进产业整合,融入国际产业链。

企业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股权购并等多种渠道,争取
融入国际产业链,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努力由制造企业
向品牌企业转变。

4?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管理是企业质量的保证、效益的源泉。

企业应该逐步改进管
理水平,摆脱粗放型管理,学习并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