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第5章 文件管理
5.Linux用户和组的管理

第五章 用户及工作组
授课内容
1、用户及工作组的简介 2、用户的管理 3、工作组的管理
授课目标
1、熟悉用户的创建和管理 2、熟悉工作组的创建和管理
2
2
用户管理(一)
帐号管理
帐号建立: ○ 用useradd命令可以进行帐号建立新使用者的信息。 ○ 语法: ○ useradd [-c comment][-d home_dir][-e expire_date] [-f inactive_time][-g initial_group][-G group[,...]] [-m |-M][-s shell][-u uid] username 新建用户 #useradd newuser 设置口令 #passwd newuser
6 6
组管理
用户组管理
• 建立新组
用groupadd命令来建立新群组。 语法: groupadd [-g gid [-o]] [-r] [-f] group • 修改组 用groupmod命令来修改群组 语法: groupmod [-g gid [-o]] [-n group_name] group • 删除群组 用groupdel命令来删除群组 语法: groupdel group
9
9
其他相关配置文件
/etc/default/useradd useradd的默认设置文件
useradd –D 命令的使用
/etc/login.defs
用户和组用来初始化新建用户的主目录
10
10
练习
熟悉用户的管理 1.添加一个用户test1,他的主目录为 /tmp/test1,uid号为0, 他的全名为 zhangsan,他的shell为/bin/csh 2.把这个用户的shell改为bash 熟悉工作组的管理 1.添加一个组work1,把用户test1添加到该 组中
Linux入门学习大全(超详细)

域名系统
Apache FTP 防火墙
Linux操作系统
第1章 Linux入门及安装
1.1 Linux入门 1.2 红旗Linux的安装 1.3 LILO的配置和使用
习题
Linux操作系统
1.1 Linux 入 门
1.1.1 什么是Linux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操作系统, 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 统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 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且全世
语言,它允许用户编写由 Shell 命令组成的程序。 Shell
编程语言具有普通编程语言的很多特点,比如它也有 循环结构和分支控制结构等,用这种编程语言编写的
Shell 程序与其他应用程序具有同样的效果。有关 Shell
更详细的内容,我们将在第7章中讨论。
Linux操作系统
Linux提供了像Microsoft Windows那样的可视的命 令输入界面——X Window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它 提供了很多窗口管理器,其操作就像Windows一样, 有窗口、图标和菜单,所有的管理都通过鼠标控制。 现在比较流行的窗口管理器是KDE和GNOME。每个
Linux操作系统
还有一些执行字处理操作,检测一个文件中的格式,
输出一个格式化的文件。过滤器的输入可以是一个文 件,也可以是用户从键盘键入的数据,还可以是另一 个过滤器的输出。过滤器可以相互连接,因此,一个 过滤器的输出可能是另一个过滤器的输入。在有些情 况下,用户可以编写自己的过滤器程序。
Linux操作系统
用系统。此外,Linux操作系统还有许多被称为实用工 具的程序,辅助用户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5章 文件管理

Addr[11]
Addr[12] 一次间接
…
Addr[13] 二次间接
Addr[14] 三次间接
…
物理块
… …
… …
混合索引表
假设1个磁盘块4KB,一个索引表项占4B, 直接索引表引出磁盘块 12个
12*4KB=48KB 一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
4KB/4B=1K个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4KB=4MB 二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1K*1K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1K*4KB=4GB 三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1K*1K*1K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1K*1K*4KB=4TB
…… ……
666 7771
文 索引表指针
件 说 明
索引表
逻辑 块号
0
1 2 3
物理 块号
26
文 件
索引表指针
说
明
索引表
逻辑 块号
0
1 2 3
4
物理 块号
NULL
27
优点:既能方便迅速地实现随机存取,又能满足文件动态 增长的需要。 缺点:增加了索引表带来的存储空间开销。
2.多级索引(类似多级页表)
1.数据项 数据项是描述一个对象的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 小逻辑数据单位。 2.记录 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 3.文件 文件是由创建者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4
5.1.2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对文件进行管理和操作的软件机构与数据的 集合,即文件管理系统。 1.文件系统的需解决的问题 (1)有效地分配存储器的存储空间。 (2)提供一种组织数据的方法。数据在辅存设备上的分布构成了文件的 物理结构,实现了“按名存取”的功能。 (3)提供合适的存取方法。 (4)提供一组服务,以执行所需要的操作。这些操作包括创建文件、撤 消文件、组织文件、读文件、写文件、传输文件和控制文件的访问权限 等。
Linux 系统第5章 用户与组群管理

• 实例:
#groups
(显示当前用户所属组)
#groups root (显示root用户的所属组)
使用Red Hat用户管理器管理用户和组
启动Red Hat用户管理器 两种方法:
• 一种通过shell,使用如下命令: redhat-config-users •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图形界面来启动用户管理器。 【开始】|【系统设置】|【用户和组群】菜 单项。
5)切换用户身份
• 格式: su [-] [用户名]
• 实例: #su – // 切换到超级用户 #s户所属组 群的信息
• 格式: id [用户名]
• 实例:
#id tom
分组操作
…………………………
点评、操作演示:
………………………………………..
修改文件内容
改变目录内容,在目录中建立子目 录和新文件
2. 以root身份登录,在test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ff与目录dd, 观察新建文件及目录的权限,进行一定的设置,让新建的 目录具有写与执行的权限;
3. 进行设置,把文件ff和目录dd的所属用户变为ah用户;同 时把目录 dd的权限设具有读、写、执行的权限;
4. 利用ah用户登录,来观察对dd的操作情况;
5-3 组帐号管理
1、组的分类
• 私用组:创建用户时自动创建的组 • 标准组:可以包含多个用户的组
2、组的信息(/etc/group)
• 组名:组的标识符号 • 口令 • GID:组的唯一标识符 • 组的成员
3.组帐号的管理
1)建立组
• 格式:
groupadd [参数] 组名
• 参数:
-g GID -r
?用户帐户uidgid51用户管理概述1用户管理的范围?用户帐号管理?组帐号管理?用户组帐号的权限管理51用户和组文件文件和程序用户组创建安装归属于执行继承调用uidgid51用户和组文件linux继承了unix传统的方法把全部用户信息保存为普通的文本文件
linux操作系统5linux的设备管理与文件系统

⑵SPOOLing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3部分组成 :
●输入井和输出井
●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输入
●输入进程SPi和输出进程SPo 设备
输出 设备
内存 输入进程SP1 输入进程SPn
输入缓冲区
输出缓冲区
磁盘 输入井
输出井
⑶SPOOLing技术的实例
4、磁盘存储器管理
磁盘存储器不仅容量大,存取速度快,而且可以实现随机存取, 是当前存放大量程序和数据的理想设备,故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都 配置了磁盘存储器,并以它为主来存放文件。
5.6 小结
Linux系统对计算机的所有的外部设备进行统一的分配 和控制,对设备驱动、设备分配和共享等操作等进行统一 的管理。
Linux设备管理主要是从Linux设备的原理、设备的控 制方式和虚拟设备等方面来展开的;无论是哪个类型的设 备,Linux都把它统一当作文件来处理,只要安装了驱动 程序,任何用户都可以像使用文件一样来使用这些设备, 而不必知道它们的具体存在形式。Linux把外部设备当作 文件来处理,并根据数据交换的特性将外部设备分为三 类:字符设备、块设备和网络设备。
主要功能 ●提供和进程管理系统的接口 ●进行设备分配 ●实现设备和设备、设备和CPU等之间的并行操作 ●进行缓冲管理 ●设备控制与驱动
3、设备控制器
为实现设备控制器的功能,大多数设备控制器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设备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
CPU与控制器接口
●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
●I/O逻辑
数据线
数据寄存器
了脱机输入/输出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专门的外围控制机,将低速I/0 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高速磁盘上,或者相反。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 对数据的处理可以同时进行,我们把这种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 围操作称为SPOOLing(Simultaneaus Periphemal Operating OnLine),或称为假脱机操作。
Linux常用命令(3)--文件管理(查看文件大小权限信息、修改文件所属用户和操作权限、压。。。

Linux常⽤命令(3)--⽂件管理(查看⽂件⼤⼩权限信息、修改⽂件所属⽤户和操作权限、压。
⼀、查看⽂件⼤⼩、⽂件夹⼦⽬录1、查看⽂件系统磁盘⼤⼩、挂载点df :可以查看⼀级⽂件夹⼤⼩(默认单位为:k)、使⽤⽐例、档案系统及其挂⼊点(但对⽂件却⽆能为⼒)。
df -T :显⽰分区的⽂件系统(不带单位,默认为k;结果中包含分区⽂件类型Type)df -h :显⽰⽂件系统的可⽤空间及使⽤情形(采⽤⽤户易读的⽅式)概念解析:挂载点 Linux是树型⽬录结构,Linux只有⼀个根⽬录'/',其余各个⽬录都是基于这个根⽬录发散,就是树形结构。
Linux分区是将某个分区挂到⼀个对应的⽬录上。
例如/home对应⼀块分区,home⽬录就是这块分区的挂载点;/boot对应 虽然硬盘分区表中最多能存储四个分区,但我们实际使⽤时⼀般只分为两个分区,⼀个是主分区(Primary Partion)⼀个是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两种,主分区可以马上被使⽤但不能再分区,扩展分区必须再进⾏分区后才能使⽤,也就是说它必须还要进⾏⼆次分区。
那么由扩充分区再分下去的是什么呢?它就是逻辑分区(LogicalPartion),况且逻辑分区没有数量上限制。
Linux⽆论有⼏个分区,分给哪⼀⽬录使⽤,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个根⽬录,⼀个独⽴且唯⼀的⽂件结构。
每个分区都是⽤来组成整个⽂件系统的⼀部分,因为它采⽤了⼀种叫“挂载点”的处理⽅法,它的整个⽂件系统中包含了⼀整套的⽂件和⽬录,且将⼀个分区和⼀个⽬录联系起来。
这时要载⼊的⼀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在⼀个⽬录下获得。
Linux的分区是不同于其它操作系统的分区,它的分区格式常⽤的有Ext3和Swap两种,Ext3⽤于存放系统⽂件,Swap则作为交换分区(相当于windows中的虚拟内存⽂件)。
推荐阅读:概念解析:tmpfs tmpfs是⼀种虚拟内存⽂件系统,⽽不是块设备。
【Linux操作系统】第5章--设备管理

对于SCSI硬盘,执行的命令如下:
[root@redflag /root]#mount –t vfat /dev/sda4 /mnt/windows
使用“-t vfat”选项,是因为Windows 下文件系统是FAT 32格式的。
【说明】 我们可以通过修改/etc/fstab 文件,使得系统每次启动时自动加载。 /etc/fstab文件的内容如下:
如何处理缓冲,字符设备是靠自己实现
缓冲,块设备通常以512字节或1024字节
(甚至更大)的组块进行通信,它们通过系
设备驱动程序和设备文件很详细地
标明了设备是字符设备还是块设备。要
识别一个设备的类型,只需要查看一下
设备文件中的权限位就可以了。如果权 限位中的第一个字符是b,则该设备就是 块设备;若是c,则说明它是字符设备。 如图5-1所示的是我们从/dev目录清单中 摘录的一段,用户可以由权限位的第一 个字符来判断设备是何种类型。
/dev/hda7
/
reiserfs
defaults,notail
1
1
/dev/hda5
/mnt/windows
vfat
defaults
0
0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owner,ro
0
0
/dev/hda6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fd0 none none
指可以通过SMB网络来访问的连接于非
本地系统的打印队列。
④ NetWare Printer(NCP):指可以通
过NetWare网络来访问的连接于非本地系
Linux_第五章_知识点

第五章Linux应用程序安装与管理知识点Edit by LCHSH 1. Linux支持哪两种软件安装的方式?大多数Linux系统都支持软件包安装和源代码编译安装两种安装软件的方法。
2. Linux下的应用程序与命令的关系如何?①基本命令是Linux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命令保存在/bin和/sbin目录中。
③应用程序保存在/usr/bin和/usr/sbin目录中。
④命令的作用是完成对Linux系统本身的管理工作,应用程序则完成与Linux系统管理相对独立的任务。
⑤命令只能以命令行的形式运行,命令格式中包括命令字、命令选项和命令参数。
应用程序可以是以命令行的形式运行,也可以是字符界面或图形界面的窗口程序,形式比较多样。
3. Linux的应用程序由哪些部分组成?Linux的应用程序安装好以后,会把构成本程序的文件安装在以下几个位置:①普通执行程序文件,保存在“/usr/bin”目录中。
②服务器执行程序文件和管理程序文件,保存在“/usr/sbin”目录中。
③应用程序配置文件,保存在“/etc/”目录下。
④应用程序文档文件,保存在“/usr/share/doc/”目录下。
⑤应用程序手册文件,保存在“/usr/share/man/”目录下。
4. 什么是包管理系统?什么是RPM?常用的包管理系统包括哪些?对于一个操作系统来说,如果没有包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发行版的制作者将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难题,用户安装、升级、卸载与发布软件包也将是非常麻烦的,系统管理也容易出现问题。
RPM就是随着RedHat Linux发行版的流行而迅速推广开来的RedHat下专用的包管理系统。
RPM向用户提供了在操作系统中安装、卸载、升级、和查询软件包信息的便利操作,并向程序员提供制作应用程序二进制和源代码安装包的功能。
RPM发布给予GPL协议,可以被任何系统使用。
常用的包管理系统包括RPM和APT。
其中APT主要用于Debian Linux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文件共享方法
操作系统可以赋予用户或用户组某些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实现文 件共享
无:用户不知道文件是否存在,更不必说访问它了。为实施这种限制,不允许用 户读包含该文件的用户目录。
在某些大型操作系统如UNIX等,就采用的成组链接法,它兼备了 两种方法的优点而克服了两种方法均有的、表太长的缺点
成组链接法中,当系统要为用户分配文件所需的物理块时,首先 检查空闲块号栈是否上锁,如未上锁,便从栈顶取出一空闲块号 ,将与之对应的物理块分配给用户,然后将栈顶指针下移一格。 若该物理块号已是栈底,表示这是当前栈中最后一个可分配的物 理块号。
空闲块表
空闲块链法
空闲块链接法是将存储设备上所有空闲盘区链接在一个队列中, 称为空闲块链。当文件管理系统请求分配空闲块时,从链头依次 提取所需数量的空闲块来分配给申请文件,删除文件时则将删除 文件的空闲块逐个链入空闲块链尾部。
位视图法
位示图是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一个物理块的作用情况 ,当其值为0 时表示物理块空闲;值为1时物理块已使用。辅存上 所有物理块都有一个二进制位表示其是否空闲,那么辅存中所有 物理块所对应的表示位组成的集合称为位示图,位示图用物理块 存放,称为位图块。
记录的组成
堆文件
堆是最简单的文件组织形式,数据仅仅按照记录到达的顺序被采 集,每个记录由一串数据组成。
顺序文件
顺序文件是按照记录到达顺序一次保存到文件中,所以顺序文件 中记录的物理顺序和逻辑顺序是相同的。 顺序文件分为顺序有序文件和顺序无序文件。
索引顺序文件
顺序索引的作用主要用于能迅速地按顺序或随机地访问文件中的 记录。 顺序索引的结构是按顺序存储查找域的值,并将查找域与包含该 查找域的记录关联起来
二级目录结构
树型目录结构
目录文件与文件
文件目录是指为实现“按名存取”,必须建立文件名与磁盘中物理 地址的对应关系,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数据结构称为文件目录。
5.4 存储空间管理
存储空间管理是文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高效的存储空间管理 ,能够保证多个用户共享文件存储设备,同时实现按名存取文件。
件存放的物理位置。 对文件按名存取,对用户透明。 某些文件可以被多个用户或进程共享。 文件系统使用磁盘、磁带和光盘等大容量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可以
存储大量信息。
文件管理的功能
文件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一种文件管理系统层次结构
5.2 文件的组织结构与存取方式
文件的结构可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两种 文件可分为两种形式: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 记录式文件的主要有5种包括堆文件、顺序文件、索引顺序文件、索引 文件、直接或散列文件。
追加:用户可以给文件添加数据,通常只能在末尾追加,但不能修改或删除文件 的任何内容。当在许多资源中收集数据时,这种权限非常有用。
更新:用户可以修改、删除和增加文件中的数据。这通常包括最初写文件、完全 重写或部分重写、移去所有或部分数据。一些系统还区分不同程度的更新。
改变保护(changing protection ):用户可以改变授予其他用户的访问权限。典型 地,只有 文件的所有者才具备这项权力。在某些系统中,所有者可以把这项 权力扩展到其他用户。为防止滥用这种机制,文件的所有者通常能够指定该项权 力的持有者可以改变哪些权限。
文件管理的目的:能够对文件进行按名存取,为了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 以及迅速准确地完成由文件名到文件物理块的转换,需要把文件名及其 结构信息等按一定的组织结构排列,以方便文件的搜索。
文件目录
文件目录是用于保存文件 属性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件目录结构
在直接存取存储设备上,记录的关键域与其地址之间可以通过某 种方式建立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实现存取的文件叫直接文件 ,也叫作散列文件。 一级目录结构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
第5章 文件管理
2020/1/31
1
目录
5.1 文件管理概述 5.2 文件的组织结构与存取方式 5.3 文件目录管理 5.4 存储空间管理 5.5 文件共享与文件保护
2020/1/31
2
5.1 文件管理概述
目的:为了方便用户、保证文件安全、有效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2020/1/31
3
文件和文件系统
文件是具有以符号命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有序集合,通常由许多相关的 记录组成。文件的表示非常广泛,如程序、数据、表格、声音、图像和 视频等。
文件是信息在辅存上的基本逻辑单位。 在计算机系统中,文件被解释为以符号命名的一组相关字符流集合
文件系统特点: 友好的用户接口,用户只对文件进行操作,而不关注文件的结构和文
知道:用户可以确定文件是否存在以及其所有者。用户可以向所有者请求更多的 访问权限。
执行:用户可以加载并执行一个程序,但是不能复制它。私有程序通常具有这种 访问限制。
读:用户能够以任何目的读文件,包括复制和执行。有些系统还可以区分浏览和 复制,对于前一种情况,文件的内容可以呈现给用户,但用户却没有办法进行复 制。
位示图
位视图法
操作系统中字长为16位,只能保存16个块的空闲状态,但如果一 个物理块的地址为18就无法保存,这是需要将物理块的地址d描 述为一个bit类型的二维数组map[1...n,1...15]。物理块号与 map[i,j]数组的转换公式为: i=d div n j=d mod n
成组链接法
索引文件
索引文件由数据文件组成,它是一种带索引的顺序文件。索引本 身所占存储空间非常小,通常只有两个字段、顺序文件的域和在 磁盘上的存储地址
直接文件和散列文件
在直接存取存储设备上,记录的关键域与其地址之间可以通过某 种方式建立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实现存取的文件叫直接文件 ,也叫作散列文件。
5.3 文件目录管理
将介绍4种不同的空闲块管理方法,包括空闲块表法、空闲块链法、位 示图和成组链接法。
空闲块表法
空闲表法是最简单的空闲块管理方法,它采用连读分配方法,为 外存上所有空闲区建立一张空闲表,每个空闲区对应一个空闲表 项,其中包括序号、该空闲区的第一物理块号和该区的空闲块数 等信息,再将所有空闲区按起始物理块号递增的次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