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与眼球
照相机与眼球分析

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光圈:控制进光多少的装置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胶片:相当于光屏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经镜头后在胶 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打开快门,倒立、 缩小的实像让胶片感光,经冲洗便得到照片
照相机的原理: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 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考考你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凸__透___ 镜,它是利用凸透镜成__倒__立_,_缩__小__ 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小明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 物时,若他将照相机靠近被拍摄的景 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 __变__大____(变大/变小).应把照相机 的镜头向_前_伸__(前伸/后缩).
眼
成像的 位置
视网膜 前方
矫正的 方法
配戴 凹透镜
远 视 眼
只能看清 远处物体
晶状体太 薄
视网膜 配戴凸 后方 透镜
信息一: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而用“度” 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为单位)倒数 (焦度)的100倍。即:眼镜的度数=100/f,例 如:200度的眼镜,说明该眼镜的焦距为0.5米.
视觉暂留现象
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 经对它的映像还会延续0.1s左右
眼睛成像 构造
照相机
眼睛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
结构 镜)
个凸透镜)
光圈
瞳孔
胶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 倒立、缩小、实像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倒立、缩小、实像
焦距不变,当物距增
调节 大(或减小)时,减小 作用 (或增大)镜头到底片
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凸透镜 凹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在下面两个方框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眼球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眼球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而照相机则是现代科技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眼球与照相机都具有成像的功能,但二者的成像原理却有所不同。
眼球是人类视觉系统的核心,它通过感光细胞和神经传递信息来实现视觉。
眼球的成像原理主要包括折射和调节两个方面。
首先是折射。
当光线通过空气进入眼球时,会经过角膜、水晶体等透明介质的折射作用。
角膜是眼球最外层的透明组织,具有较强的折射能力;水晶体则位于眼球内部,它可以通过调节形状来改变折射度。
这样,眼球就能够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其次是调节。
眼球内部的睫状肌可以控制水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其折射度。
当眼睛需要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会使水晶体变薄,减小其折射能力;而当眼睛需要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则会使水晶体变厚,增加其折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眼球能够自动调节焦距,使视野中的物体保持清晰。
与眼球不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主要依赖于光学镜头和感光元件。
光学镜头是照相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
光线从环境中进入照相机后,先经过凸透镜组,然后通过凹透镜组,最后再经过一组凸透镜组。
这样的光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成像质量,减少畸变和色差。
感光元件是照相机中的另一个关键部件,它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感光元件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两种。
当光线通过光学镜头聚焦在感光元件上时,感光元件会根据光的强弱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就能够得到一幅完整的图像。
眼球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能够将外界的光线信息转化为图像。
眼球凭借着其复杂的结构和精密的调节机制,能够实现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视觉感知;而照相机则通过光学镜头和感光元件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图像的捕捉和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如今,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新型的成像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眼球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眼球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眼球与照相机都是用来成像的工具,它们的成像原理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光学原理、成像过程和成像效果三个方面来探讨眼球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光学原理方面,眼球和照相机都利用了透镜的作用来聚焦光线。
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充当了透镜的角色,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率来实现对光线的折射,最终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而照相机则通过镜头来调节光线的入射角度和聚焦距离,使光线准确地聚焦在感光元件上。
成像过程方面,眼球和照相机都是通过光线的折射和聚焦来形成图像。
当光线通过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照相机的成像过程也类似,光线经过镜头折射后,在感光元件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路传输到存储介质上,最终形成照片或影像。
成像效果方面,眼球和照相机的成像效果也存在一些差异。
眼球的分辨率相对较低,但具有广泛的视野和自动对焦功能,能够实现迅速而精准的对焦。
此外,眼球还具有颜色感知和动态感知的能力,能够感知到光线的强弱和颜色的变化。
而照相机在分辨率和色彩还原方面相对更加优秀,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色彩变化。
同时,照相机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设置来调整成像效果,如快门速度、光圈大小等。
眼球与照相机在成像原理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如利用透镜来聚焦光线,并通过光的折射来形成图像。
但在成像过程和成像效果上存在一些差异,如眼球具有广泛的视野和自动对焦功能,而照相机在分辨率和色彩还原方面相对更优秀。
这些差异使得眼球和照相机在不同场景和需求下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
通过对眼球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照相机与眼睛

练一练
1.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 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 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 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B)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 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 成的眼镜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动脑筋
2.如图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 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 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 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照相机与眼睛
照相机
照相机是利用凸 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 原理制成。它的镜头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来自物体的பைடு நூலகம்经镜头 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 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的眼睛
人的眼睛像一架 神奇的照相机,晶状 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 头(凸透镜),视网 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 胶片,来自物体的光 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 膜上,再通过视觉神 经把信息传到大脑, 产生视觉。
视力的缺陷
▪ 常见的势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都是由于眼 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 成在视网膜上所引起的。
▪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 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 膜的前方。
▪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经过调节 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 膜的后面。
视力的缺陷\矫正
近视眼以及矫正 远视眼以及矫正
专题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原卷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要点1 照相机与眼球(1)照相机:①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照时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成像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拍照时,镜头离物体越近,所成的像越大;镜头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2)眼睛:①结构功能: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把来自物体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磁极产生信号,视神经把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即可看到物体。
②眼睛的视物原理:当眼睛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远处的物体射过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近处物体射过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要点2 近视眼与矫正(1)近视成因: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的物体发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
(2)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的光通过凹透镜发散后再进入眼睛,就能让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要点2 远视眼与矫正(1)远视成因:晶状体较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的物体发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后面,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较为模糊的光斑。
(2)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后再进入眼睛,就能让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Δ基础题系列◆1.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3.王平的爷爷眼睛“花”了,可为他选择的镜子是()A. 凹透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凸面镜◆4.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1)、(2)B.(1)、(3)C.(2)、(4)D.(3)、(4)◆5.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6.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7.(2019·德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光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8.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9.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 远离透镜B. 靠近透镜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10.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A、B、C、D、◆11.(2019·自贡)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文档: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显微镜与望远镜(基础) 知识讲解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显微镜与望远镜(基础)责编:冯保国【学习目标】1.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了解眼球的成像原理;3.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4.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成像原理。
【要点梳理】要点一、照相机与眼球1、照相机的原理: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视物原理: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从而就产生了视觉。
3、人眼的自动调节:人眼可以通过调节肌肉的松紧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即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4、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
要点诠释:1、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和眼球都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只眼的观察范围大约是150°,而两只眼的观察范围就接近180°。
人的两眼观察范围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
人只有同时使用两只眼睛,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前后距离。
要点二、近视眼及其矫正1、近视眼:(1)表现: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成因: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使像向后移到视网膜上。
如图所示。
要点诠释:1、近视眼的远点为有限距离,近点也比正常眼近,因此,近视眼的人习惯紧贴在书上看字。
2、近视眼是因为眼睛调节能力减弱或是眼球前后过长造成的,近视眼应选用适当度数的近视镜片进行矫正,近视眼镜是由凹透镜制成的。
要点三、远视眼及其矫正1、远视眼:(1)表现: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2)成因:晶状体的弯曲度经调节后,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2、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会聚的特点,在眼球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就能使像向前移到视网膜上。
要点诠释:1、远视眼的近点变远。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

命题点二:眼睛的结构和调节
例2. 如图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
屏,则: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
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
”或“后”)
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
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
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选填序号)
照相机 ②放大镜 ③投影仪 ④潜望镜.
后、变小、①
解:(1)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平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但看近处的物体时,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比较发散,若晶状体的焦距 不变,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若想看清近处的物体,就应该增大 晶状体的会聚功能,即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小.
命题点六:视力矫正的实验题
例6.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
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取下”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沿靠
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实验结果表明:
(1)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填“前”或“后”)移,从而能
乙;甲
命题点五:视力矫正的作图题 例5. 请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 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解:近视眼晶状体比较突出,比正常眼的焦距短,晶状体折射光线的本 领比正常眼要大些,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制成的近 视镜眼镜,在光线进入眼睛以前就先发散一些,这样就能使像成在视 网膜上,近视眼的人就能看到物体所成的清晰的像了. 作图如下: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教案: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4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二是视力矫正的方法。
1. 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通过探究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让学生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原理,包括光线传播、折射、成像等。
2. 视力的矫正:介绍近视、远视等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如凹透镜、凸透镜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原理。
2. 掌握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原理,掌握视力矫正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片、投影仪、显微镜、模型眼球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视力情况,发现有的同学佩戴眼镜,有的同学视力较好。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 探究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通过展示幻灯片和投影仪,让学生观察照相机与眼球的结构,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分析光线传播、折射、成像等原理。
3. 分析视力问题的成因:让学生观察模型眼球,了解近视、远视等视力问题的成因。
引导学生分析凹透镜、凸透镜在视力矫正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视力问题,如佩戴眼镜的同学应该是近视还是远视,以及应该使用何种透镜进行矫正。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视力问题的计算方法,如近视、远视的度数计算等。
6. 作业设计:(1)请用彩笔在笔记本上画出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
(2)请分析一位佩戴眼镜的同学的视力问题,判断是近视还是远视,并说明理由。
(3)请计算一位同学的近视度数,给出计算过程。
七、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寨子中学 张文兆
【活动一】1、画出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
2、画出幻灯机的成像示意图:
3、画出放大镜的成像示意图:
【活动二】观察照相机,回答下列问题: 4、刚拍摄了近景,要拍摄远景时,应当将镜头 (伸长、缩短)。 5、拍集体照时,发现有人没进入镜头,应当 A、相机后移; B、增大暗箱长度; C、调大光圈数字; D、相机前移。
。
6、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相机的胶片。
相当于照
【根据预习回答】
7、 正常眼睛,通过 看清距离不同的物体。
调节晶状体的
,以
8、 近视眼睛,折射度太 (大、小),物体的 像落在视网膜 (前、后)。
【根据预习回答】
9、 老花眼睛,折射度太 在视网膜 (前、后)。
(大、小),
近视眼的矫正实验 器材:凸透镜2个,凹透镜,蜡烛、光屏各一, 光具座一个。
正常眼睛
用凹透 镜调整
近视眼睛
视网膜所在
老花眼的矫正:
10、老年人的眼球变 变 (厚、薄)应用
(厚、薄)晶状体 进行校正。
【讨论】如何预防近视?你知道一旦近视了, 有什么办法解决?
课堂小结
1、人眼相当于 2、近视眼 , 相当于凸透镜。 (前,后) 图像成在视网膜 矫正: 透镜
13、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 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14、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u和 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v分别是( ) A.u>2f,v<f; B.u>2f,f<v<2f; C.f<u<2f,v>2f D.u>f,v>2f
3、远视眼
图像成在视网膜 矫正: 透镜
(前,后)
当堂训练
11、人眼相当于一架 在视网膜上所成的是 ,观察物体时,物体 的 的 像。
12、如果眼球的 ,或者晶状体的曲 度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 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____造 成近视眼. 13、近视眼应用 镜进行校正,远视眼 应用 镜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