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与眼睛

合集下载

经典:眼睛与照相机

经典:眼睛与照相机

须____大___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并且要调节镜头
到__胶__片___的距离,方可在__胶__片___上成一个
__倒__立___(倒立/正立)、__缩_小____(放大/缩
小)的____实___(实/虚)像.
5
人体身上的照相机 眼睛
6
人体身上的照相机 眼睛
7
2.眼睛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__照_相____机,_晶__状_体___相当
20
视 觉 暂 留
21
22
眼睛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 让我们充分重视我们的眼睛, 保护好我们的眼睛吧。 眼睛更是心灵的窗户,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永远闪耀着爱与关怀。
23
我们初中学生要保护好视力,避免 近视的发生
做到三个”一” 三个”不”
首先,读写姿势要端正
第一、写字时手指距离笔尖一寸
第二、看书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一尺
25
例2 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
眼的讨论中,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6
例3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 和矫正做法的是 ( D)
A.甲、丙 C .乙、丙
30
4.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1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
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
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苏科版)

4.4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苏科版)

结论:近视眼在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 晶状体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 合适的凹透镜来矫正。 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远视眼的矫正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1、远视眼的缺陷表现为: 2、远视眼在观察近处物体时,物体通过晶状 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后方 3、佩戴合适的 凸 透镜,就能矫正了。 这是利用这种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的特点
巩固训练
倒立缩小实像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____的原理 凸透镜 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 胶片 ___________相当于成像的光屏 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 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D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你学到了什么?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1)照相机的原理:u>2f f<v<2f 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 (2)人的眼睛: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视力的缺陷及视力的矫正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的像成正 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合适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看 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的像成正视网膜后方, 应配戴合适凸透镜来矫正。
你知道电影的图像为什么 是连续活动的呢?
视觉暂留
二、人体身上的照相机 —眼睛 1、眼睛的构造
景物
二、眼睛
1、眼睛的构造
⑴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⑵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2、眼睛的成像原理
U>2f,f<v<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思考:
当被观察的物体与人眼的距离改变时, 人眼是如何调节? 人眼通过调节肌肉的松紧来改变晶状体的 弯曲度,即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物体仍 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照相机和眼睛-22页精选文档

照相机和眼睛-22页精选文档
照相机和眼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眼睛的结构
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 我们能看到物体,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传递和视觉过程。 在看物体时,由所看物体反射的光线,透过角膜、晶状体、 玻璃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成像,形成光刺激。视网膜上 的锥体细胞和杆状细胞受到光刺激后,经过一系列的物理、 化学变化,转化成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 觉中枢,此时我们就可以看见物体。在看见物体的过程中, 眼睛和大脑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是缺一不可的。若某人虽然 视网膜的功能正常,但由于角膜白斑或白内障等,不能使 物体反射的光线传导到视网膜上,视网膜的光刺激不能传 导到大脑,也看不见物体。还有的人虽然眼球和神经通路 均正常,但大脑皮层管视觉的部分有问题,如脑肿瘤或眼 外伤等,也不能看见物体。要想看见物体,必须有正常的 眼睛、视神经和大脑皮层管视觉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 鱼蛭的眼睛长在尾巴上面;海星的5 只眼睛分别 生长在5 只脚的顶端;比目鱼的两只眼睛生在同 一边,而另一边没有视觉。有一种蜗牛一只眼生 在头上,另一只眼在背部;石龙子的一对眼睛, 一只眼睛负责看前方、上方,另一只眼睛负责看 后方、下方,真是前后兼顾,观察四方。 就眼睛 的数量来说,悬殊颇大。蜘蛛种类不同,眼的多 寡也不一。南美有一种猛蛛,头部有6 只眼睛, 成斜十字形排列。普通蜘蛛8 只眼睛,其中一对 又大又亮,其余6 只起配合作用。有一种圆蜘蛛 有12 只眼睛,胸前长着8 只,两侧各长2 只,眼 观六路,十分方便。
• 鱼眼的构造也很特别。南美河流中有一种 “戴”双焦点“眼镜”的鱼,人称四眼鱼。 它头顶上两只大眼睛,每个瞳孔分作上下 两部分,上部可以看空中物体,下部专看 水下的东西;潜水捕鱼虾,又可在水面捉 蚊虫,堪称两便。
• 狗是较高等的动物,但却是色盲,没有各 种颜色的区别,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和明暗 程度的不同。 蜜蜂所看到的一切颜色,除

照相机与眼睛

照相机与眼睛

练一练
1.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 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 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 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B)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 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 成的眼镜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动脑筋
2.如图所示,周倩和几位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 清晰实像。这时,周倩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 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透镜)之间,结果原来 在光屏上的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
照相机与眼睛
照相机
照相机是利用凸 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 原理制成。它的镜头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来自物体的பைடு நூலகம்经镜头 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 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的眼睛
人的眼睛像一架 神奇的照相机,晶状 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 头(凸透镜),视网 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 胶片,来自物体的光 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 膜上,再通过视觉神 经把信息传到大脑, 产生视觉。
视力的缺陷
▪ 常见的势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都是由于眼 睛的调节功能降低,不能使物体的像清晰地 成在视网膜上所引起的。
▪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 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 膜的前方。
▪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经过调节 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 膜的后面。
视力的缺陷\矫正
近视眼以及矫正 远视眼以及矫正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课件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课件

•15
例2、 小丽和小刚同学用焦距相等 的相同相机对同一位小孩进行拍照,洗
出的照片分别如图中的左和右所示:拍
摄左边的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比拍摄右边 的要_小__一__些__(大一些或小一些)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16
信息快 递
照片时,胶片曝光适当才能洗出好照片。 曝光过度洗出的照片发白,曝光不足洗 出的照片很暗。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 用光圈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一是 用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拍照时根据景 物的明亮程度,选择适当的光圈和快门。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12
想一想
1、调焦的作用是什么?
调焦即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即像 距。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 产生清晰的像。
2、用照相机拍近的景物,镜头如何调节?
拍摄近的景物,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 一些,增大像距.(物近像远)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13
3、用照相机拍远的景物, 镜头如何调节?
•20
想一想
1、眼睛在看近景物时,睫状体要 使晶状体怎样呢?
答:要使晶状体变厚、变凸一些。
2、眼睛在看远景物时,睫状体要 使晶状体怎样呢?
答:要使晶状体变薄、变平一些。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21
三、近视眼与远视眼成因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22
四、视力的矫正
1、实验表明: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 相对于晶状体向_后__(前/后)移,从而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17
二、眼睛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18
1、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_照__相__机_,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镜_头_____,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__胶__片___, 来自物体的光经_晶_状__体__成像于_视__网__膜_

《照相机和眼睛》教案

《照相机和眼睛》教案

“照相机和眼睛”的教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本课以学生在生活中用到的照相机和眼睛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使用照相机拍照片的情景和用眼睛看物体的不同的感受,并通过尝试制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解释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1.尝试制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2.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教学之前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了“照相机和眼睛”教学的相关教学材料,如参考教案(/s?tn=site888_pg&lm=-1&word=%C7%E0%B5 %BA%B0%E6%CE%E5%C4%EA%BC%B6%BF%C6%D1%A7%CF% C2%B2%E1%BD%CC%B0%B8);(/view/adf8ce906bec0975f465e2c5.html),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了部分视频资料(/view/594739220722192e4536f653.html),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照相机、眼球的模型或构造图;分组材料:放大镜一个,烧瓶一个,墨汁一瓶,硫酸纸一张。

学生准备:每组可能带来照相机或照相机说明书;一组为单位到照相馆了解照相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

难点: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教学方法:教法:本节课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探索新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法:本节采用探究、观察、对比、分析与归纳的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参与探究,相互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过程:(一)引子:1.谈话: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是照相机,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

《照相机和眼睛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照相机和眼睛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照相机和眼睛》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照相机和眼睛的工作原理。

3. 比较照相机和眼睛的异同点。

4. 探讨照相机和眼睛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照相机的结构和功能1. 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快门、取景器、感光元件等。

2. 照相机的功能:通过镜头聚焦光线,快门控制曝光时间,感光元件记录光线信息。

二、眼睛的结构和功能1. 眼睛的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 眼睛的功能:角膜和晶状体聚焦光线,瞳孔调节光线进入量,视网膜记录光线信息。

三、照相机和眼睛的工作原理1.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镜头聚焦光线到感光元件上,通过快门控制曝光时间记录图像。

2. 眼睛的工作原理:角膜和晶状体聚焦光线到视网膜上,瞳孔调节光线进入量,视网膜传递光信号到大脑。

四、照相机和眼睛的异同点1. 相同点:都能够通过镜头聚焦光线,记录图像信息。

2. 不同点:照相机是电子设备,眼睛是生物器官;照相机记录的是静态图像,眼睛记录的是动态视觉。

五、照相机和眼睛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1. 照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保存珍贵回忆。

2.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帮助我们看到美丽的景色、感受丰富的色彩。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观察照相机和眼睛的工作原理,思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3. 思考照相机和眼睛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写一篇感想或小结。

导学作业:1. 制作一个关于照相机和眼睛的比较图表,列出它们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写一篇关于照相机和眼睛的比照文章,包括它们的异同点和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1. 《照相机结构和工作原理》2. 《眼睛的结构和功能》3. 《照相机和眼睛的比较分析》希望同砚们通过本次导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提升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愿大家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美好和奇异!。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是它们的成像原理的详细解释: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的主要成像原理是通过透镜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

当光线通过透镜进入照相机时,透镜会改变光线的路径,使其会聚在感光元件上。

感光元件通常是胶片或数字传感器,它们可以记录光线的强度和颜色。

感光元件上的像素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不同强度和颜色来记录图像的细节。

在数字相机中,感光元件上的图像信号会被转换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相机的存储设备中。

眼球的成像原理:
眼睛的成像原理类似于照相机,但有一些关键的差异。

眼睛的光学系统由角膜、晶状体和虹膜组成。

当光线通过眼睛的角膜时,它会被折射并聚焦到晶状体上。

晶状体的形状可以通过调节其弹性来改变,以调整对远近物体的聚焦。

聚焦后的光线会穿过虹膜进入眼睛的玻璃体。

在眼睛的玻璃体后,光线会到达视网膜,然后通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来感知图像。

这些感光细胞会将光线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进一步处理这些冲动,使我们能够看到和理解所看到的图像。

总结:
照相机和眼球都是通过透镜将光线聚焦,然后由感光元件或感光细胞记录图像。

其中的差异在于,照相机使用胶片或数字传感器来记录图像,而眼睛将光线转化为神经冲动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进行进一步处理。

此外,眼睛具有自动调节焦距的能力,可以使我们看清近遥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相机与眼睛
课题: §4.3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了解照相机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了解矫正视力的方法。

(2)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常见的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2)增强学生自学保护视力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视力的矫正方法及照相机的原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一师: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能看到周围远近不同的物体?
导语二师:当为什么有的同学眼睛近视必须佩戴一个近视镜,而老年人眼花了后必须佩戴一个老花镜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照相机
【看一看】一身照相机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⑵胶片:相当于光屏(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猜一猜】物体经照相机拍摄后,所成像的性质是怎样的?
【议一议】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
(1)①被照物体的范围:u>2f;②成像的范围:f<u<2f
(2)照相机的调节:应在范围u>2f内调节,即:U↓→v↑→像↑
【小结归纳】(板书)
1、照相机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拓展应用】如果要使得照相机拍摄的景物范围增大(减小),则照相机的镜头应该
与拍摄景物间的距离,同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应。

(选项:“增大”、“减小”或“不变”)
(二)、眼睛
【想一想】眼睛的结构有哪些?
⑴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⑵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⑶视觉暂留: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眼睛的这种特征叫做视觉滞留现象
【议一议】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点拨】师: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晶状体等到组成的一个综合凸透镜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经过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当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眼睛能看到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

距离眼睛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照相机拍完2寸照片后改拍1寸照片,若被照人位置不动,则照相机应该()
A.向人移动,同时缩小暗箱长度
B.远离人移动,同时缩小暗箱长度
C.向人移动,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D.远离移动,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例2】小明同学在学习“眼球成像”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中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该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D.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巩固训练】
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成像的光屏
2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烛焰离透镜15cm,则烛焰经过透镜在光屏上()
A.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一定成等大的实像
C.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可能成虚像
3.在图中填上合适的透镜,使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四、总结反思
(1)照相机的原理
(2)人的眼睛
(3)视力的缺陷及视力的矫正
五、作业
《目标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