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6步进电机半自动装配机(GZ-13-147) 工装要求

合集下载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标准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标准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标准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标准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标准一、采煤机安装标准:1、各部螺栓、螺帽、丝堵、盖板齐全,螺栓紧固达到规定扭矩,设备完好无变形刮碰现象。

2、各部位油质、油量符合要求、各种配套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3、各操作手把、按钮、旋钮等位置正确,操作灵活、可靠,无缺损。

4、各液压系统保护齐全、灵敏、可靠,各接合面密封良好无漏油现象。

5、摇臂升降灵活,牵引正常无异响。

各传动部(截割部、牵引部)运行正常。

6、管路及接头无损坏无漏液,转动及结合面无漏油现象,各仪表及显示器齐全完好,显示准确。

7、各种连接必须正确、齐全。

线缆规格型号及长度符合要求。

8、滚筒截齿齐全、锋利,内外喷雾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滚筒与摇臂连接牢固可靠。

9、牵引装置灵活可靠,行走轮与销轨啮合正常。

10、冷却、喷雾水必须用清洁水,进水水压符合规定压力。

11、电缆拖移装置齐全、牢固,电缆移动不受压力。

12、内、外喷雾水路畅通,喷嘴齐全,喷雾效果良好。

13、水管、油管无挤压、无破损、无渗漏。

二、液压支架安装标准1、支架液压管路排列整齐合理,无破损、漏液、短缺。

2、每台支架与对应的溜槽连接好,且连接件齐全可靠。

3、立柱电镀层无脱落,无自降、漏液现象。

4、支架的各种销子、卡子、挡片无短缺使用的U型卡合格,无单腿卡和其它物品代替现象。

5、支架各种油缸密封良好,无漏液现象,伸缩正常无卡阻。

6、电液控制器操作灵活,安装位置合理可靠。

7、电控小线布置合理,用绑扎带绑扎。

8、柱窝填充物安装到位,不缺失。

9、工作面支架排列整齐,其偏差不大于±50mm。

10、支架与顶板接触严密,且相邻支架不能有超过顶梁侧护板高2/3的错差。

11、支架压力表齐全无损坏,且压力不能低于24MPa。

12、阀组性能良好,不窜液、不漏液、动作灵活可靠。

低压成套柜体组装工艺守则

低压成套柜体组装工艺守则

柜体组装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和运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的柜体装配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装配车间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的柜体装配如GCK、GGD等。

2 引用标准
2.1 GB7251-19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2.2 JB/T9661-1999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

3 工具设备、材料:
平板、搬头、榔头、电钻等。

4 装配工艺
4.1 装配前熟悉产品图纸。

4.2 按图纸核对零部件及材料,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是否符号图纸要求。

4.3 按图纸进行组装。

5 工艺要求
5.1 柜体几何尺寸按图纸进行核对应符合图纸要求,其外尺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2)宽和深测量部位上中下三处,高测四角。

(四)门锁上后门四角与骨架之间的间隙最大不超过3 mm。

(五)装上的门应能在90度角度范围内灵活转动和开关、开关5次后锁好,前后轻轻推拉其移动量不
得超过2 mm。

(六)门面板及外露壳体的平面凹凸每米内不得大于3 mm,不允许有明显凹凸现象
5.2 接地
5.2.1 柜体上应有按图要求规定的接地螺母或有接地母线螺母要求有接地标志PE接地螺栓处不应有油漆
5.2.2 组件要求连接牢固,用以连接的螺固件应拧紧无打滑现象,并有防松措施,用壳体作保护导体的产品其结构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连续性。

5.3 检查
装好后按5.1-5.2各项逐项进行检查。

步进电机选型手册

步进电机选型手册

北京飞凌东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010-69732383
86 圆形步进电机系列
技术数据:
步进电机型号
步距 角 (°)
静力 矩 (N.m)
电流 (A)
电阻 (Ω)
电感 (mH)
引线 数 (NO.)
机身 长 (mm)
转动 惯量
重量 (Kg)
(g.cm^2)
FL86BYG62
1.8 1.8 1.9 2.6 9.7
长度 (mm)
115
150
转动 (g.cm^2)
5500 11000
重量 (Kg)
5 8.4
电机轴径均为 19mm,键槽尺寸为 6*35mm 接线图:
北京飞凌东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010-69732383
130 圆形步进电机系列
技术数据:
步距角
型号
(°)
静力矩 (N.m)
电流 (A)
电阻 (Ω)
电感 (mH)
外形图:
相感抗(mH ±20%)
2.3 25 4.2 36 6
长度 (mm)
71 103 103 135 135
重量 (Kg)
1.7 2.85 2.85
4 4
型号 FL86BYG3A71 FL86BYG3A103 FL86BYG3A103 FL86BYG3A135 FL86BYG3A135 接线图:
型号
FL86BYG65
FL86BYG80 FL86BYG118 FL86BYG156
轴径 键槽
φ9.5 、 单平台
φ14
0.8×25
φ12.7 25
φ15.875 5×25
北京飞凌东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接线图:

步进电机成品检验标准

步进电机成品检验标准

步进电机成品检验标准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CS 深圳市东兴威电机有限公司成品检验标准标准号:CS-19-010步进电机编制:日期:审核: ( R&D ) ( QA )批准: (R&D director) (QA director)发布实施日期:版本:0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步进电机(以下简称“电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的步进电机。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Ea:冲击试验方法GB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GB/T 2423.22-201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GB/T2828.1-2003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标准(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3产品分类3.1型号电机的型号由机座号、产品名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及派生代号四部分组成。

例如:XXX BYG HB -A 派生代号性能参数代号产品名称代号机座号3.1.1机座号机座号用电机外径的毫米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表1所示。

表13.1.2产品名称代号产品名称及代号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3.1.3性能参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相数,第二位数字表示极对数。

机械装配工艺规范标准

机械装配工艺规范标准

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 比如 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 引用标准(1)JB T5994 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2)GB 5226 机床电气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3)GB 6557 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4)GB 6558 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5)GB 7932 气动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6)GB 7935 液压元件 通用技术条件(7)GB 9239 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8)GB 10089 圆柱蜗杆 蜗轮精度(9)GB 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10)GB 10096 齿条精度( 11) GB 11365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12)GB 11368 齿轮传动装置 清洁度3 机械装配专业术语3.1.1 工艺 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 机械制造工艺 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 典型工艺 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 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 法和过程。

3.1.4 产品结构工艺性 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制造、 维修的可行性和经 济性。

3.1.5 零件结构工艺性 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 工艺性分析 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 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 提出意见或建议 的过程。

3.1.7 工艺性审查 在产品工作图设计阶段, 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 并提出意见或建 议的过程。

3.1.8 可加工性 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 生产过程 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机柜装配技术要求

机柜装配技术要求

机柜装配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机柜的装配要求和验收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JB/T 6753.5-19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组装结构一般公差JB/T 6753.4-1993 电工设备的设备结构公差焊接结构公差GB/T 15139-1994 电工设备结构总计数条件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3术语和定义3.1 装配总要求3.1.1 待装配的零、部件应为合格件。

3.1.2 装配应保证实物与装配图一致。

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都必须经设计批准。

3.1.3 提交装配的所有材料、结构件和电气零部件、外购件,均应符合现行国标或企标的设计要求及有效期要求。

3.1.4 机箱机柜的护板、顶盖、门板和面板装配后,应紧密结合,缝隙均匀一致,无明显歪斜。

3.1.5 不允许在装配过程中对被装配件造成任何损坏和降低其性能。

3.1.6 结构零部件装配前必须清洁。

进行清洁整理后,对活动零件应重新干燥和润滑。

对非金属材料的部件,清洗所用溶剂不应影响零件表面质量和造成变形。

3.1.7 相同的产品机械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允许装配过程中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修配调整。

3.1.8 机械零部件装配过程中不允许产生裂纹、凹陷、压伤等可能影响设备性能的损伤。

因装配原因涂覆层有局部损伤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1.9 弹性零件(如弹簧、簧片、卡圈等)装配时不允许有超过弹性限度的最大负荷而造成永久性变形。

3.1.10 有锁紧定位装置的零部件,在调整完毕后应锁定。

锁定时,变化不应超过允许范围。

3.1.11 对要求完全固定的结构应当装配牢固,不允许有歪斜、摆动、转动、移位等现象。

3.1.12 各种橡胶、毛毡及其他非金属材料衬垫均应紧贴装配部位,不允许有裂纹或折皱。

3.1.13 氧化或氮化处理的钢制件,装配前应采取防锈措施。

3.1.14 机械安装完毕后,不允许有残留金属屑及其他杂物。

3.2 机柜尺寸、外观及性能要求3.2.1 外形尺寸偏差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通用装配工艺及要求一.装配基本规范装配工在装配之前,应首先熟悉本工位的工艺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在装配工作中,严格执行工艺及产品图纸等技术要求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装配前应主动检查零部件的正确性和外观质量,发现不合格产品及零部件不应装配,应及时向质量人员报告外购件必须先经过试验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装配。

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各配钻孔应按装配图和工艺规定。

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不得偏斜需在整车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应断开整车电源总开关,以及其它精密控制单元的插接器(如电控发动机ECU,自动变速箱ECU等),焊接用搭铁线应尽量远离整车线束,并且搭铁要牢固、可靠压入平键及装卸轴承时,不得用铁锤敲打,应用木锤、铅、铝、紫铜锤或用装配工具进行装配装配滑动零件,如花键轴和带花键孔的齿轮等,应保证能相对地灵活移动装配在同一位置的螺钉,应保证长短一致,松紧均匀部件上各外露件如螺钉、铆钉、销钉、标牌、轴头及发蓝、电镀等件均应整齐完好,不许有损伤或字迹不清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以确保外观质量二.滚动轴承的装配工艺要点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

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

六件拉链拉头自动装配机

六件拉链拉头自动装配机

六件拉链拉头自动装配机毕业设计说明书学校: 江南大学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 机自0306姓名: 李兵指导老师: 傅蔡安2007.5.24目录目录设计任务书 (Ⅰ)中英文摘要 (Ⅱ)前言 (Ⅲ)第一章六件拉链头自动装配机总体方案设计1.1 分析零件 (1)1.2 装配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5)第二章六件拉链头自动装配机工作方式的确定2.1圆形回转台式 (11)2.2 环形纵向节拍式 (12)2.3 往复式 (13)第三章六件拉链头自动装配机主要部件结构设计3.1 随行夹具设计 (14)3.2 步装机构的设计3.2.1本体步装机构设计 (15)3.2.2弹簧步装机构设计 (17)3.2.3拉片和拉片环步装机构设计 (21)3.2.4铜马步装机构设计 (26)3.2.5铆钉步装机构设计 (27)3.2.6出料机构设计 (32)第四章六件拉链头自动装配机零部件的选择与计算4.1气缸的选择 (34)4.2传感器的选择 (35)4.3振动料斗的选择 (36)4.4输送线间歇分割器的选择计算 (38)第五章整体效果 (41)小结 (43)谢词 (44)参考文献 (45)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直行式拉链头自动装配机的设计2、专题六件拉链头装配机步装机构设计二、课题来源及选课依据:本课题来源于工程生产实际。

拉链头的自动装配一直是制约拉链生产企业技术进步的瓶颈,也是技术难度较大的一个科技攻关项目。

本课题着重研究直行式拉链头自动装配机的设计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1.了解拉链头装配过程2.了解自动装配的原理、要求与特点3.完成拉链头自动装配的方案设计与优化4.完成六件拉链头自动装配机的机械结构部分设计四、接受任务学生:______机自0306_____班姓名李兵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 2007 年 3 月 5 日至 2007 年 6 月 10 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傅蔡安中英文摘要摘要: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六件拉链拉头(如图0)的自动装配机的部装机构的机械结构设计.这台自动装配机主要有本体、拉片、拉片环、铜马、弹簧和铆钉的下料及它们之间装配机构和电器控制等几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工序名称
装配前
装配后
工序内容描述
定位要求
防差错设计
防漏装过程检查
人/机工时(单位:S)
备注
1放置支架
将支架放入仿
形治具
仿形定位,承受力的支撑面为图中红色区域,及加强筋。

支架放置方向放反有防错
××
人工放置支架
2
2
安装马达组件
人工拿取马达将其正确的放入支架上
××
马达漏装有预防措施
×
人工安装
4
人工目视检查马达PIN脚放入支架卡槽
人工放上壳
×
×××
人工放置
2
设备压紧壳体
压装的受力面为图中红色部分,且向下按压时对上壳有导向。

××
压装上壳的压力上下限需要
有控制,保证卡扣压装到位且对产品无损伤
设备压装6
4
翻转支架组件
人工翻转组装好的支架组件
仿形定位,需要考虑翻转后放入的深度、压紧下壳时的受力面、下道工序抓
取电机时的抓取位置
翻转放置方向唯一××
人工翻

2
5支架涂油
设备给支架涂油
涂油的位置:马达组件的初级齿轮齿圈涂油、大小传动齿轮定位柱涂油、输出齿轮定位槽点油。

即箭头所指处
×××
设备涂抹
6
涂抹的油量可以精确控制;四处油脂涂抹的总量约为a ±1g
6
安装大小传动齿轮、输出齿轮
安装大小传动齿轮、输出齿轮
××
防齿轮漏装
×
人工安装齿轮
6
7
人工放置下壳
人工放下壳
×
×
防漏放下壳
×
人工放置
2
8
齿轮啮合处点油齿轮啮合处点油
点油位置:输出齿轮与大传动齿轮啮合处,大传动齿轮与小传动齿轮处。

即箭头所指处
×××
机器点油
6
涂抹的油量可以精确控制;两处油脂涂抹的总量约为a ±1g
9盖下壳
设备抓取壳体,然后压装
设备抓取壳体的位置点,以及向下压装的受力面
××
压装下壳的压力上下限需要
有控制,保证卡扣压装到位且对产品无损伤
设备压装5
10取走产品设备取走产品考虑抓取产品的位置点
×××
设备拿取
5
3盖上壳
其他要求:
1、设备由一人操作;采用双轨设计;有人机交互式操作界面,可完成各种参数的设定以及不同模式的转换(如:手动、单动、自动等模式);装配机体上要有照明设备和放置装配文件的位置及供货架。

2、设备对下图六款步进电机的产品都能满足装配要求,即通用性好。

设备的涂油量控制准确,要求误差控制在“a±1克”。

(a<5g)
3、生产能力要求:约25S出一个成品(表格中的各工序的工时仅做参考)。

工作时间:8 hours / shift, 3 shifts / day工作日:300 days/year工装设备寿命要求300W 次。

4、供应商提供 :工位文件(设定、启动、设备作业指导书、 预防为维护指导书…..);包装,运输和现场安装;;动力连接(电,压缩空气…….);设备的启动和调试;设备可靠的保证;操作工和维修人员的培训(3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