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事故案例分析及其预防 课件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上PPT)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上PPT)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一章辨识与控制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根据GB/T13816—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13中类第一大类:人的因素—心理、生理性;行为性。

第二大类:物的因素—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第三大类:环境因素—室内、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第四大类:管理因素—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制未落实、规章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

(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防护缺陷●电伤害●噪声●振动危害●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运动物伤害●明火●高温物质●低温物质●信号缺陷●标志缺陷●有害光照●其他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与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基础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所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所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所光照不足●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水●冲击地压●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其他(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2.危险因素辨识参照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服装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服装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服装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服装火灾事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火灾,导致服装生产、仓储、销售等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并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服装火灾事故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通过对一起服装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问题,旨在为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案例背景某服装厂位于某省某市的工业园区内,是一家专业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该企业占地面积较大,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仓储设施,年生产规模较大,产量较高,雇员较多。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各个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定进行管理,设备设施和人员配备均达到了相关要求。

然而,在某年某月某日的下午,该服装厂内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事故调查报告显示,火灾是在生产车间内的一台熨烫设备发生的,火灾起因是由于设备故障引发的短路。

火势蔓延迅速,由于生产车间内存放了大量的成衣和原材料等易燃物品,火灾迅速蔓延至整个生产车间。

由于火灾发生时,正值下班时间,生产车间内有大量员工正在工作,加之通风设施不畅,短时间内无法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后续的家属索赔事件。

火灾事故的原因通过事故调查和专家鉴定,可以初步确定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设备故障引发的短路事故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生产车间内的熨烫设备出现了故障,导致了短路而引发的。

由于该设备是生产车间内较为重要的设备之一,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对生产过程造成严重的影响,企业为了保质保量的生产和交付,放松了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导致了设备故障发生而引发了火灾事故。

2. 库存物品的易燃性火灾事故发生时,生产车间内存放了大量的成衣和原材料等易燃物品,加之气候潮湿通风设施不畅,易燃物品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引发了火势蔓延,给灭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最新服装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最新服装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最新服装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服装厂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危机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服装厂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结合最新服装厂火灾事故案例,对火灾事故的原因及其处理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今后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处理提供借鉴。

一、案例描述最新一起服装厂火灾事故发生在某省某市的一家中小型服装厂。

该服装厂主要生产中低档男女装,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年产值过亿。

因业务扩大,近期购置了一部分新设备,以适应生产需求。

然而,就在这个月初,一场大火却彻底摧毁了该厂的生产设施和大部分库存,造成数百万元的财产损失。

在火灾中,有5名员工不幸遇难,另有10余名员工受伤。

这场火灾一度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也引发了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警惕。

对于该火灾事故的原因,官方调查结果显示:火灾是由工人操作的一台新购置的缝纫机故障引起,短路引燃了附近的棉布,最终形成了大火。

调查结果显示,该缝纫机是一台国内生产的低端产品,其质量和安全性能难以保障。

此外,该厂的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演练不够,员工的消防意识也较为薄弱。

可见,火灾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

二、分析原因1. 设备质量问题在服装厂火灾中,新购置的缝纫机发生故障,成为引发火灾的导火索。

这一事件直接揭示了设备质量问题对于火灾的影响。

大多数服装厂采购的机器设备多为国内生产的低端产品,价格便宜,但质量无法保证。

低质量的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甚至漏电、短路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引发火灾。

因此,服装厂在购买设备时,必须要重视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避免盲目追求价格低廉而忽视产品的质量。

同时,对于已购置的设备,服装厂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消防设施不完善火灾是一种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在没有及时有效的消防设施支持下,很容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服装行业生产防火》课件

《服装行业生产防火》课件

记录与报告
对检查和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形成报告,向 上级领导汇报并存档备案。
06 案例分析
某服装厂火灾事故案例
事故概述
某服装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事故原因
电气线路短路引发火灾,缺乏有效 的防火措施和员工安全意识不足。
事故教训
应加强防火措施,定期检查电气线 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应急 演练。
包装与发货
对合格的服装进行包装,并安 排发货,送达客户手中。
服装行业生产特点
01
02
03
04
劳动密集型
服装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 ,劳动力成本较高。
季节性
服装市场需求受季节影响较大 ,生产和销售存在明显的季节
性。
多样性
服装款式多样,需要根据不同 的设计要求进行生产。
竞争激烈
服装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和 品质战并存。
国际标准
借鉴意义
介绍国际上通用的服装行业生产防火 标准,如ISO 17025等。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服 装行业的防火建议和改进措施。
实践经验
分享国际上成功的防火经验和实践案 例,如采用阻燃材料、安装喷淋系统 等。
07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总结
01
02
03
04
介绍了服装行业生产中常见的 火灾隐患和火灾事故案例。
对员工进行防火安全知识考核,及时反馈 考核结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再培训。
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评估
检查内容
对消防设备、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进行检 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检查频率
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如每周、每月或每 季度进行检查。
评估要求

《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 员
事故经过描述,包括起因、经 过、结果等
现场照片或其他媒介素材展示
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概述
事故结果
死亡人数:XX人
受伤人数:XX人
直接经济损失: XX万元
社会影响:引起广 泛关注和讨论
事故原因分析
第三章
直接原因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磨损或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操作失误:员工操作不当或违反安全规定导致事故发生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事故发生 其他原因:如交通事故、人为破坏等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磨损或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操作失误:员工操作不当或违反安全规定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培训不足等导致事故发 生 其他原因:如天气、交通等因素导致事故发生
其他原因
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原因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事故。 操作失误:操作人员技能不足或疏忽大意导致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安全管理不严格,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不足等导致事故发生。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事故。
事故责任认定
第四章
责任主体
直接责任人:对事故负有 直接责任的人员
间接责任人:对事故负有 间接责任的人员
监管责任人:对事故负有 监管责任的人员
刑事责任人:对事故负有 刑事责任的人员
责任划分
直接责任人:对事 故负有直接责任的 人员
主要责任人:对事 故负有主要责任的 人员
领导责任人:对事 故负有领导责任的 人员
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 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制衣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制衣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制衣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火灾是一种极其破坏性的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别是在一些制衣厂这样的工厂中,往往有着大量的易燃物品和人员密集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因此,制衣厂火灾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也往往伴随着对员工的伤害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本文将选取一起制衣厂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制衣厂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案例背景2019年6月12日,某制衣厂位于中国广东省的一起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当时火灾发生在晚上11点左右,导致厂房内大量的原材料和成品被烧毁,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火势蔓延迅速,导致有多名员工被困在厂房内,其中有部分员工身亡,部分员工受伤。

这起火灾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更是对人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据初步调查,火灾事故的起因是因为厂房内有大量的易燃物品,且消防设施设备不全,加之员工的消防意识不强,一旦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应对,导致火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对于这起火灾事故,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深切悲哀,也纷纷呼吁企业方面应该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避免类似的火灾事故再次发生。

二、火灾事故原因分析1.易燃物品过多在这起火灾事故中,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厂房内存在大量的易燃物品。

由于制衣厂从事服装制作,原材料和成品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纤维和化学纤维,这些物质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易燃性,一旦遇到火灾,容易迅速燃烧并扩散。

对于制衣厂来说,需要加强对原材料和成品的存放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易燃物品的积存。

比如将原材料和成品分类存放,采用防火材料包装,禁止在厂房内存放易燃、爆炸、有毒有害和放射性物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2.消防设施设备不全另外,火灾事故中还存在消防设施设备不全的问题。

据报道,该制衣厂内部的消防设施不完善,灭火器、消防水龙带等设备并不齐全,一旦发生火灾,可用的灭火设备并不足够,导致了火势的无法有效的控制。

事故与事故预防培训-PPT课件

事故与事故预防培训-PPT课件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事故风险,制定 具体的应急预案,明确预案的目标和 实施原则。
制定应急组织架构
建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和分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 、有效地响应。
制定应急流程
根据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 的应急流程,包括预警、响应、处置 和恢复等环节。
应急演练与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意识。
紧急救援措施
现场救援
在事故发生后,迅速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 现场救援,控制事态 发展,减少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医疗救治
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 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降低伤亡率。
物资保障
确保应急救援所需的 物资和设备得到及时 供应,提高救援效率 。
信息报告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事故情况,协助 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工 作。
分类
设备事故
由于设备故障、维护不当 等原因导致的事故,如机 械故障、电气事故等。
交通事故
由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车辆故障等原因导致的事 故,包括车辆碰撞、翻滚 等。
生产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如化学泄漏、火灾等。
其他事故
包括医疗事故、空难等其 他领域的事故。
02
事故原因分析
人为因素
01 操作失误
安全文化的定义与意义
安全文化定义
安全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强调安全意识、安全行为 和安全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减少事故、保障员工和组织 的安全为目标。
安全文化意义
安全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 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员工和组织的生命财 产安全,提升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让员工明 确安全操作的要求和标准。

服装厂安全事故案例.

服装厂安全事故案例.

服装厂事故案例评析案件一(火灾一、事件概述(火灾2011年1月17日23时19分,武汉市硚口区宏康实业公司服装厂发生火灾,主体建筑过火面积约900平方米,毗邻建筑过火面积约600平方米,致14人死亡。

经消防部门和公安、卫生、民政、水电等部门协调作战,18日1时58分扑灭明火,抢救被困人员21人,疏散毗邻建筑内居民3000余人,有效避免了火烧连营和更大的人员伤亡。

宏康实业公司服装厂地处武汉市硚口区武胜路,属老城区繁华路段。

起火建筑共3层,每层约300平方米。

1楼为店面,经营副食品, 2至3楼加工服装,2楼还用于员工临时性住宿。

起火建筑内外结构复杂,通道少,外部地形狭窄,高喷、举高等车辆无法使用。

起火建筑与毗邻建筑因雨棚、外挂楼梯连成一体,烟火热气相互串通,形成多个猛烈燃烧区。

大风暴雪,起火建筑内外温差大,热交换速率快,火势发展迅猛。

二、应对过程(一加强领导,统一现场指挥。

火灾发生后,根据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市委书记杨松和市长阮成发指示,省公安厅,省消防总队,市公安局等负责同志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成现场指挥部,形成决策核心,统一指挥现场扑救,为成功处臵火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调集重兵,增强救援力量。

火灾发生后,市、区政府立即启动预案,20分钟内,集结了12个消防中队、1个战勤保障大队、65台消防车、33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扑救,形成强大灭火力量。

同时,市、区政府调集公安、卫生、民政、水电等部门300余人参与应急救援,增强了应急救援力量,为成功处臵火灾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灵活作战,急速控火救人。

现场作战官兵克服针对周边建筑间距严重不足、建筑内外通道狭窄的不利条件,组织30个尖刀组、150余人,携带热成像仪等装备,设臵12个水枪阵地,梯次进攻、交替掩护,纵深推进60余米,延伸水带400余米,实行强攻近战,有效压制了火势;针对着火建筑与毗邻建筑连成一体,烟火热气相互串通,容易蔓延的情况,组织作战官兵从东南西北四面,用38支水枪,分上、中、下三层立体布防,形成合围之势,有效保护周边大量商铺及居民住宅,避免了火烧连营;通过询问知情人、电话确定被困人员位臵、拉梯单杠梯登高救人、水枪跟进掩护等多种方式方法,深入火场,成功救出被困21名群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为预防事故发生 应着重做好下列防范应对工作
1.彻底清查,摸清底数 各有关部门要多层面、多渠道开展排查摸底 工作,掌握风险防控与隐患排查工作的基本 情况,并登记造册,确保防范工作对象明 确,有的放矢。
2.严格执法,强力整治 加强日常监管,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整改, 并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期限、 整改标准和整改要求,确保各类隐患整改到 位。
1.火灾
• • • • • • •
防范措施 服装厂房、仓库之间要有符合消防要求的安全距 离; 车间、仓库等建筑物必须符合消防耐火等级; 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车间要有明显的禁火禁烟标志; 配电箱、开关、插座、灯具、配电线路与可燃物 保持安全距离; 车间、仓库的紧急出口必须始终保持畅通。 要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做好全员消防教育培训,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3.触电
服装生产厂房内照明和机械设备使用量很大,乱接照明生 产用电,用电超负荷现象、线路不穿管现象比比皆是,大 大增加了火灾及触电发生的可能。 注意事项 服装厂房内的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必须符合电气安全技术 要求,绝缘可靠。 定期进行安全检测,保证用电安全。 电熨斗、平缝机、针织机、压领机等设备必须保护接地, 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电线、插头等安好无损。 使用手提裁剪机械时,电源线应放在产品后面,操作时思 想要集中,防止切断电线造成触电事故。 工作照明等使用安全电压,下班时关闭所有电源确保安全。
服装加工企业 事故案例分析及其预防
2018年3月15日
服装加工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常见 风险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火灾 2.机械伤害 3.触电 4.熨烫及锅炉伤害
1.火灾
现状 • 生产原料、成品属于可燃易燃材料。服装生产企业是布料、 皮革为主,这些材料都属于可燃易燃材料,遇到明火能够 在短时间内发生燃烧,而且燃烧程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 展到旺盛阶段,同时伴有大量有毒烟雾,因此留给人们反 应和扑救的时间也很短。 • 各类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不同,多数化纤在高温作用下先 是软化,然后溶解燃烧,并产生有毒的燃烧产物。棉絮、 腈纶与纤维素纤维为易燃,且燃烧迅速。羊毛、蚕丝、棉 纶、涤纶是易燃的,但燃烧速度较慢。氯纶是难燃的,与 火焰接触时燃烧,离开火焰后自行熄灭。石棉、玻璃纤维 则属于不燃物。 • 吸湿性很低的涤纶、腈纶、氯纶摩擦时会产生静电,电压 可达几千伏。在疏散合成纤维时,不能拖拽,否则会产生 静电放电火花,引发二次火灾事故。
• • • • •
4.熨烫及锅炉伤害
服装生产工艺过程中整烫工序是不可或缺的,熨烫使用到 的高温蒸汽容易产生灼烫事故。 注意事项 电熨斗、蒸汽锅炉等使用高温、高压的设备,蒸汽管道、 箱体、排气装置等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仪等安全附件必须齐全有效,定期 检测,合格使用。 安全警示标志明显。 电熨斗在使用中,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工作间断时,电熨斗不得直接放置在面料织物上。 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冷却后集中存放管理。
3.加强宣传,强化意识 普及安全防火、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 组织有针对性的应急疏散演练,强化安全意 识,提高逃生自救能力。
4.经常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 灭火器的摆放位置,有效期以内; • 楼道的应急灯是否可用; • 逃生通道的指示灯是否可用; • 逃生通道是否畅通; • 车间地面上的荧光逃生指示是否清晰; • 裁剪工是否戴金属手套; • 缝纫机的机头是否有防护罩; • 缝纫机的动力部分是否有防护罩; • 化学品是否摆放在规定位置,并有指示说明; • 蒸汽发生器是否安全专人保养,按规程操作。
2.机械伤害
• • • • •
Hale Waihona Puke 原因 服装工艺过程机械单调,容易使人产生倦态。 员工工作期间听歌、聊天,一心多用,注意力不 集中。 员工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即上岗作业。 女工长发不盘起,穿着随意。 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不到位,员工对于机械设 备的使用注意事项不了解,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车间缺乏日常监督检查,没有制定严格的操作规 程等。
2.机械伤害
对策
• 完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安全责任。 • 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员工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 员工上岗时应穿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操作规程 进行作业。 • 女工留长发的必须盘起并戴工作帽,一般情况下,不得穿 拖鞋、高跟鞋作业。 • 机械设备外壳要安装防护装置,启动前要认真检查传送部 位,发现异常及时请维修工检修。 • 关键设备须定期保养、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严禁带病作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