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2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详细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网络节点: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
- 网络拓扑结构:描述计算机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控制和管理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
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分组交换:数据在网络中以数据包(分组)的形式传输,每个分组独立处理和传输。
- 路由选择:确定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传输路径,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实现。
- 数据传输:数据包在网络中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如电缆、光纤等。
- 媒体访问控制:多个节点共享同一物理介质时,通过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实现对物理介质的访问和利用。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套件,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等。
-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抽象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层,每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 网络层协议:负责实现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如IP协议。
- 传输层协议:负责实现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如TCP和UDP协议。
- 应用层协议:负责实现特定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如HTTP、FTP、SMTP等协议。
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树型等。
- 网络设备配置: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 网络安全: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等措施,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
- 网络性能优化:通过调整网络设备和协议参数,优化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详细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基本概念与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12.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互连起来,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113. 通信子网:由通信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承担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交换、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网络节点由通信设备或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组成,通信链路由一段一段的通信线路构成。
114. 资源子网:由计算机网络中提供资源的终端(称为主机)和申请资源的终端共同构成。
115.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和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三个阶段。
116. 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有关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整套规则,或者说是为完成计算机网络通信而制订的规则、约定和标准。
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时序三大要素组成。
117. 语法:通信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语义:对具体事件应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18. 在计算机网络中,同层通信采用协议,相邻层通信使用接口,通常把同层的通信协议和相邻层接口称做网络体系结构。
119.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由构成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和节点计算机所表现出的几何关系。
它反映出计算机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120.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树型、网状型、环型、总线型和无线型等。
121. 计算机网络根据地理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根据网络传输技术划分,可以分为广播式网络、点到点网络。
122. 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
123. 报文(Message):一次通信所要传输的所有数据叫报文。
124. 报文分组(Packet):把一个报文按照一定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报文,并组这些报文加上报文分组号后即形成报文分组。
网络基础与数据通信基础

这种信号的自变量用整数表示,因变量用
有限数字中的一个数字来表示。在计算机中
,数字信号的大小常用有限位的二进制数表
示。数字信号难实现,难干扰。
网络通信基础
调制、解调、载波调制、编码
1:调制技术 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实现技术:ASK,FSK,PSK,DPSK
不同调制技术,码元种类不同。1个码元就是一个 脉冲信号,一个脉冲信号有可能携带1bit、2bit、 4bit等数据量。 1bit码元种类为2(0、1) 2bit码元种类为4(00、01、10、11),依次类推。
网络通信基础
应用型编码: 1 曼彻斯特编码: 用低到高的电平转换表示0,用高到低的电平转换表 示1,常用于以太网。降0升1(降1升0),编码效率 50%。 2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在曼彻斯特编码的基础上加上 了翻转特性,遇1翻转,遇0不变,常用于令牌环网。 编码效率50%。
网络通信基础
网络通信基础
(4)mB/nB编码:就是将m位编码成n波特,相对于 曼彻斯特编码,效率高。 4B/5B:编码效率80%,用于百兆快速以太网 8B/10B:编码效率80%,用于千兆以太网 64B/66B:编码效率97%,用于万兆以太网
网络基础与数据通信基础
课程目录
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2: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模型 3:网络通信基本单位 4:网络通信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的许多的分 散独立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遵从一定的协议用软件实现 资源共享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组成分为硬件、软件、协 议三部分。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 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模型
网络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形、星型、树形、网状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二)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6.1 因特网基本技术
(一)结构
IP地址是一种层次型地址,携带了标识对象的位置信息。 是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二)
分
类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二)分类
IP地址分成五类,即A类、B类、C类、D类和E类,其中A类、B类、C类地 址经常使用,称为IP主类地址,它们均由两部分组成。类和E类地址 被称为IP次类地址。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6.1 因特网基本技术
五、域名系统
因特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使得任何一个连接 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可以有一个唯一的层次结
构的名字,即域名(domain name)。
(一)域名组成 由若干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圆点“.”作为分隔符。它
的层次从左到右,逐级升高,其一般格式是:
传输分组
(3)网络层 网络层解决了计算机 到计算机通信的问题。
网络层 IP 数据报 网络接口层 物理帧 硬件链路
(4)网络接口层
负责接收IP数据报, 并把该数据报发送到 相应的网络上。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6.1 因特网基本技术
(三)TCP/IP各层协议与OSI七层协议的对应关系 如图: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Telnet FTP SMTP DNS TFTP NFS SNMP BOOTP
大作业计算机网络

大作业计算机网络大作业计算机网络1. 引言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相关的常用协议与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起来,使得不同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机:指的是连接在网络中的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等。
- 网络:由一些网络设备和通信介质构成的传输数据的媒体,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等。
- 通信协议:为了保证网络中主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需要规定一套数据传输的格式和通信规则,即通信协议。
- 互联网:由多个计算机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的网络,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网络通常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 应用层:负责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并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SMTP、FTP等。
- 传输层:负责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并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包括TCP、UDP等。
-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并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功能。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包括IP、ICMP等。
-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网络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分帧处理,并将数据帧发送到物理层。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包括以太网、PPP等。
- 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电信号,进行物理传输。
常见的物理层技术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等。
4. 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协议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常用的协议与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TCP/IP协议: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协议族,包括传输层的TCP协议和网络层的IP协议,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中。
- HTTP协议:是应用层协议的一种,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规范。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基本组成和用途

ZxfZxf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基本组成/用途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就是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PC)、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气)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个部分3、计算机网络的用途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用处,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
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
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单位或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资源”指的是网络中所有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共享”指的是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
例如,某些地区或单位的数据库(如飞机机票、饭店客房等)可供全网使用;某些单位设计的软件可供需要的地方有偿调用或办理一定手续后调用;一些外部设备如打印机,可面向用户,使不具有这些设备的地方也能使用这些硬件设备。
如果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各地区都需要有完整的一套软、硬件及数据资源,则将大大地增加全系统的投资费用。
分布处理: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对大型综合性问题,可将问题各部分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分头处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即增强实用性。
对解决复杂问题来讲,多台计算机联合使用并构成高性能的计算机体系,这种协同工作、并行处理要比单独购置高性能的大型计算机便宜得多。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 数据通信 2.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3. 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4. 能均衡负载,相互协作 5.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 进行分布式处理
统速率不用匹配,适于数据通信。 缺点:时延较大,“分组”(或“打包”)的过程比较
复杂,丢包服务质量无保证。
三、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多用户分时系统,微机
哑终端 虚拟机
主机
T
T
T
T
终端-计算机网络模型
虚实概念
If it's there and you can see it It's REAL If it's there and you can't see it It's
二、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平时常接触的网络
计算机网(局域网,因特网)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共享资源
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
有线电视网 电网
电路交换
最早的交换方式,源自电话系统。 建立电路交换的过程:(以打电话为例) 建立链路(象拨打电话并接通,通信的两端接通,便拥有一条实
是一种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以客户和服务器模式工作的 多功能操作系统。
支持域管理,提供对网络资源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Unix操作系统
Unix
催生了计算机辅助制造,制造控制系统,实验室模拟和因特网 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贝尔实验室, 71年用C代码重写 众多版本(没有当今网络,各不相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CSRG)使用Unix对操作
计算机网络知识精讲 第二章 物理层

第二章物理层(一) 通信基础1. 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与信宿等基本概念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3. 编码与调制4.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5. 数据报与虚电路(二) 传输介质1.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2. 物理层接口的特性(三) 物理层设备1. 中继器2. 集线器2.1 通信基础2.1.1 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与信宿等基本概念(1)信道: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2)信号:数据的电磁或电气表现。
(3)带宽:媒介中信号可使用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或者说是频带的宽度,Hz;另一定义是信道中数据的传送速率,bps。
(4)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简称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5)波特: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数。
(6)比特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比特数。
(7)信源(8)信宿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计算1. 速率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 或0。
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速率的单位是b/s(bps),kb/s, Mb/s, Gb/s 等“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bit/s),bps。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kb/s (103 b/s)兆比每秒,即Mb/s(106 b/s)吉比每秒,即Gb/s(109 b/s)太比每秒,即Tb/s(1012 b/s)请注意:在计算机界,K = 210 = 1024M = 220, G = 230, T = 240。
3. 时延(delay 或latency)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之二
理工大学谢希仁
2003 年
中国人民
解放军
(使用Office XP 演示演示))
1. IP 地址
•IP 地址的作用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
•怎样获得IP 地址
•域名服务器DNS
2. 电子邮件(e mail)
3.万维网WWW
4. 因特网上的实时通信量
5. 结束语
连接在因特网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IP 地址。
这个IP 地址在世界范围内必须是惟一的。
路由器根据分组首部中的目的IP 地址查找出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IP 网络是虚拟的。
在IP 网络上传送的是IP 数据报(IP 分组)。
实际上在网络链路上传送的是“帧”,使用的
址)转换为硬件地址(物理地址)。
1. IP 地址
•IP 地址的作用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
•怎样获得IP 地址
•域名服务器DNS
2. 电子邮件(e mail)
3.万维网WWW
4.因特网上的实时通信量
5. 结束语
1. IP 地址
•IP 地址的作用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
•怎样获得IP 地址
•域名服务器DNS
2. 电子邮件(e mail)
3.万维网WWW
4.因特网上的实时通信量
5. 结束语
IP 地址的总数:232= 4 294 967 296 个,接近43 亿个。
由于IP 地址的总数有限,因此IP 地址是非
考虑到IP 地址不久会用尽,因此现在已考虑对IP 协议进行版本升级,即从现在的IPv4 升级到新的版本IPv6。
申请,并按月交付费用。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已经向有关机构申请到了批量的IP 地址(相当于批发
……
话交换机ISP 把IP 地址临时租给用户使用IP 地址若同一时间拨号上网用户数超过ISP 所能提供的IP 地址数,则有部分用户将得不到IP 地址。
长期使用大量IP 地址(例如,几千个)•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申请•CNNIC 的网址:
长期使用少量IP 地址
1. IP 地址
•IP 地址的作用
•IP 地址的表示方法
•怎样获得IP 地址
•域名服务器DNS
2. 电子邮件(e mail)
3.万维网WWW
4. 因特网上的实时通信量
5. 结束语
IP 地址既难记忆,又很难从键盘输入。
一个事实:
•人不擅长于记忆长串数字,
•但记忆名字却比较容易。
因此想到把IP 地址变成名字。
因特网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名字:
•每一级的名字都是各不相同的。
域名其实就是名字。
只是因为使用分级管理,因特网使用多级的域,因此就出现了“域名”这个名词。
因特网的域名分为:
•顶级域名
•二级域名
因特网的域名举例
四级域名.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
清华大学向因特网提供网站服务的计算机
的域名是:
意思是:
中国
教育机构←二级域名
清华大学
网站服务器的计算机名字
因特网中设有很多的域名服务器DNS,用来把域名转换为IP 地址。
例如,DNS 收到后,经过查
用点分十进制表示就是:
202.108.249.206
1. IP 地址
2. 电子邮件(e-mail)
3.万维网WWW
4.因特网上的实时通信量
5. 结束语
电子邮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电子邮件也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
优点:
•快捷•价廉
•对垃圾邮件尚无有效对策
1. IP 地址
2. 电子邮件(e mail)
3.万维网WWW
4.因特网上的实时通信量
5. 结束语
万维网是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储藏所。
万维网是因特网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万维网使用超文本(hypertext):
•由多个信息源链接而成的文本
用户利用一个链接可找到位于世界上任何超文本系统中的另一个文档
超文本链接(超链):
这是一个到CCTV 的超链
用户计算机运行浏览器程序,用来在屏幕上浏览从万维网下载的文档。
因特网中的服务器运行服务器程序,它根浏览器窗口显示的万维网文档称为页面。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
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所请求的文档
在用户PC 机上运行的浏览器程序也叫做客户程序,简称客户(client)。
在因特网中服务器上运行的服务器程序也
•服务器向客户返回所请求的文档。
URL 用来标识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
因特网上的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具有惟一的标识符URL 。
URL 实际上就是文档在因特网中的地址。
URL 的格式
举例:
http :// /news/china/index.shtml
浏览器 与服务器 进行交互 所使用 的协议
CCTV 的 网站服务器 在因特网上 使用的域名
所要浏览的文件名 (包含路径)
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万维网客户程序与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 遵守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使万维网的文档格 式有了统一的标准,因而各种万维网文档 都能在不同计算机的屏幕上面显示出来。
1. IP 地址 2. 电子邮件(e-mail) 3. 万维网 WWW 4. 因特网上的实时通信量 5. 结束语
实时通信量 (real-time traffic)
如果忽略传输时延,则数据的 产生、传输和使用都发生在同一时间。
实时 通信量
实时多媒体 通信量
多媒体 通信量
IP 电话的原理
话音编码 装成分组 话音解码 分组缓存
因特网
下图说明如何解决 话音分组的时延抖动问题
话音分组的发送是等时的。
到了接收端成为非等时的。
在接收端话音分组的还原必须是等时的。
时延有抖动可能会引起话音分组的丢失。
在接收端设置适当的缓存可以部分地解决 时延抖动问题。
分组 发出 分组 个数 6 5 4 3 2 1 t 分组 到达 1 2 3 45 6 t 立即还原 设置缓存时间 增大缓存时间 1 2 3 4 5 6
t
IP 电话的几种连接方法
PC
因特网
PC
IP 电话网关是 传统电话与 IP 电话 的接口设备
普通电话
公用电话网
PC
因特网
IP 电话 网关 公用电话网
普通电话
普通电话
IP 电话 网关 因特网 IP 电话 网关 公用电话网
电路交换 (市内电话)
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市内电话)
IP 电话的质量
TCP 协议的重传技术会产生时延。
打电话是实时通信,不允许过大的时延。
因此 IP 电话不使用 TCP 协议,而是使用 UDP 协议。
IP 电话宁可把出错的分组丢弃,也不要迟到的、 没有差错的分组。
因此,IP 电话的质量目前还不如传统电话的质量 (分组丢失、时延、时延抖动)。
为了提高 IP 电话的质量,有的 ISP 在 IP 电话网 关之间使用专用的宽带线路。
不同的对立观点仍然很多。
有人认为应当彻底改造因特网:要有预留网络资源的协议,改变路由器的调度策
付”的策略,只要使链路容量足够大即可。
有人认为要适当增加网络的服务器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
1. IP 地址
2. 电子邮件(e-mail)
3.万维网WWW
4.因特网上的实时通信量
5 结束语
IP 地址是32 位二进制数字。
为便于阅读和键入,也常使用点分十进制记法。
个人用户上网可向本地ISP 租用临时的IP
机使用的32 位二进制IP 地址。
发送电子邮件使用SMTP 协议,接收电子邮件使用POP3 协议。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惟一地确定了万维网上文档的地址。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用于万维网浏览器
统一的格式。
IP 电话不使用TCP 协议。
利用IP 电话网关使得在普通电话之间可以打IP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