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及分脏分法辨治探述_马艳春 (1)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护理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力量训练计划,增强肌 肉力量和耐力。
柔韧性训练
通过瑜伽、太极等柔韧性训练 ,提高患者的关节灵活性和身 体平衡能力。
康复训练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视 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制定 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功
能恢复。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高血压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危害程度
糖尿病肾病可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移 植治疗。此外,糖尿病肾病还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预期寿命。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 血压等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肾功能减退的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贫血等。
肾功能检查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 小球滤过率等,用于评估 肾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通过B超或彩超观察肾脏形 态、大小和结构,以及血 流情况。
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观察肾脏轮廓 和钙化情况。
CT或MRI检查
更精确地显示肾脏病变和 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通用的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 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饮食调整
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 划,控制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摄入量,保 证营养均衡。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 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心理护理
并发症预防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辅 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预防 措施,如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拔罐,形成负压吸引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 新陈代谢和废物排出,从而改善肾脏功能和减轻水肿等症状。
食物药膳调理原则及推荐方案
调理原则
根据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中医证型及患者 体质,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调理方案。总 体原则为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 ,同时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 食物摄入。
运动处方执行情况回顾
对DKD患者执行运动处方的情况进行定期回顾,评估运动效果,调整运动方案,确保 运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心理干预在DKD中作用和价值
心理干预的作用
心理干预可帮助DKD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
心理干预的价值
心理干预在DKD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 的价值,可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共同促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舌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确 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扶正
通过补益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等 手段,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
和修复能力。
祛邪
针对病因病机,采用清热利湿、活 血化瘀、化痰散结等方法,消除致 病因素,减轻病理损害。
标本兼治
在治疗过程中,既注重针对当前症 状的缓解,又考虑长远健康,力求 达到治愈疾病、防止复发的目的。
02
优先选用对肾脏影响较 小的药物,如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制剂等。
03
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 避免低血糖反应。
04
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 红蛋白,评估降糖效果 。
降压药物在DKD中应用策略
DKD患者降压目标应低于普通高 血压患者,以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
功能。
对于单一降压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 ,可考虑联合用药,如钙通道阻滞
糖尿病肾病宣教小讲课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和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
社交活动参与度提升策略
鼓励参加社交活动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如朋友聚会 、社区活动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培养兴趣爱好
患者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适合的爱好,如绘画、音乐、阅读等, 有助于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
互助小组交流
建议患者加入糖尿病肾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治疗经验和 心得,互相鼓励支持。
家属支持与关爱传递途径
给予情感支持
家属应多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陪伴就医
家属应陪同患者就医,协助完成各项检查和治疗,减轻患者的心理 压力。
共同学习疾病知识
家属可与患者一起学习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方法,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03
综合防治策略将得到更多关注
未来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的运用,包括早期筛查、危
险因素干预、规范化治疗等方面。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途径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 糖尿病肾病的认知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随访和评估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尿蛋白定量等评 估,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建立了良好的医患沟通平台
本次活动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增进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仍将持续上升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将继续增加,需
要引起足够重视。
02
诊疗技术将不断进步
糖尿病肾病--ppt课件

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与病理联系
分
I期 II期
期
GFR
↑
UAE
正常
血压
正常
主要病理改变
肾小球肥大
肾小球高滤过期 正常白蛋白尿期
↑或 正常
大致 正常 渐↓ ↓↓↓
休息正常 应激后↑
持续↑ 尿蛋白(-) 尿蛋白(+) →大量蛋白 尿 大量蛋白尿 →逐渐↓
多数 正常
正常 或↑ ↑↑ ↑↑
肾小球系膜区增 宽,GBM增厚
科学看待所患的疾病
积极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乐观
乐观的对待生活
糖尿病肾病应该如何防治
一级预防:非选择性预防 二级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三级预防:对已经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 各种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
糖尿病肾病治疗包括:
降血糖
降血压
调整血脂
严格的饮食控制
恰当的保护肾脏
3.水肿的护理
• 水肿轻者,限制活动 • 水肿重者,卧床休息,抬高下肢 穿刺 操作的护理 • 预防褥疮
二 控制血糖的护理
• 正确合理用药 • 严观察药物效果 • 防止不良反应
控制血压的护理
• 注意低血压反应 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 测量血压 做好详细记录。
腹膜透析护理
• 术前护理 • 术后护理
上述病变加重 上述病变更重 部分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硬化荒废
III 期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IV期 临床糖尿病肾病 期 V期 肾功能衰竭期
注 GFR:肾小球滤过率: UAE:尿白蛋白排泄率: GBM:肾小球基底膜
糖尿病肾病的 患病影响因素
遗传 高血糖
防治糖尿病 肾病的方法 口服降糖药
糖尿病肾病

病机特点
1.多夹瘀血 原因:高糖利尿,血浓 糖毒耗气,气虚血瘀 脾虚湿热内蕴,阻络伤阴 临床表现
2、多湿浊 起因饮食、脾胃受伤衍生 临床:体胖、身重、困倦 3 晚期多浊毒 湿、热、瘀交结 临床: 上凌心肺:喘、悸 中乱脾胃:恶心、呕吐 下塞肾关:尿少尿闭
3. 诊断
DND筛查的指标
①随机尿中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CR mg/g):
3 降脂治疗:血脂高——可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 生,基质增值。饮食+药物 4 抗凝药物治疗 抑制血小板制剂:潘生丁、抵克力得,改善糖尿 病的高凝状态、肾小球内循环。
5 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糖尿病患者一旦进入终末期 肾衰,就应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临床上对于 糖 尿 病 患 者 常 以 血 肌 酐 442~530.4μmol / L ( 5~6mg/dl)作为透析和肾移植的指征。 6 中医中药
加减:呕恶甚加吴茱萸、黄连。 (例)
2、溺毒人脑证 症状:神志恍惚,目光呆滞,甚则昏迷,或 突发抽搐,鼻衄齿衄,舌质淡紫有齿痕,苔 白厚腻腐,脉沉弦滑数。 治法:开窍醒神,镇惊熄风 方药:菖蒲郁金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加减: 四肢抽搐加全蝎、蜈蚣; 浊毒伤血致鼻衄、齿衄、肌衄等,加生地黄 犀角粉
3、水气凌心证 症状:气喘不能平卧,畏寒肢凉,大汗淋漓,心 悸怔忡,肢体浮肿,下肢尤甚,咳吐稀白痰,舌 淡胖,苔白滑,脉疾数无力或细小短促无根或结 代。 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1)病因 内因:素体肾虚 (禀赋有亏,或后天劳倦过度伤肾)、 (15年不病) 外因:糖尿病迁延日久(饮食、情志、失 治误治),耗气伤阴,五脏受损,兼夹痰 、热、郁、瘀等。
(2)病机
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阳 衰败,浊毒内停——气血亏损,五脏俱虚。 病位:肾,可涉及五脏六腑 病性:本虚标实 病理基础:虚 _肝脾肾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 病理因素:湿、瘀、浊, 相互挟杂
糖尿病肾病PPT【24页】

少化验尿常规和尿比重1次。
•
(7) 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水肿、尿量、尿检结果及肾功能变化:如
有少尿、水肿、高血压、应及时报告主管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
•
(8) 注意个人卫生,皮肤无破损,避免穿紧身衣裤。
•
(9.) 防止泌尿系感染,会使糖尿病肾病加重。
饮食护理
•
(1) 教会病人及其家属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的蛋
• 3.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
• 血糖过高主要通过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致 肾脏损害,①肾组织局部糖代谢紊乱,可通过非酶糖基化 形成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②多元醇通路的激 活;③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途径的激活;④已糖胺通路 代谢异常。上述代谢异常除参与早期高滤过,更为重要的 是促进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和细胞外基质蓄积; 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概况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 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 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 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 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 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 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 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 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 肾病的意义重大。
15-20年
• 显性肾病 持续蛋白尿 • GFR下降 RPF下降 • 高血压(60%)
20-40年
• GFR<10ml/分 高血压(90%)
诊断和鉴别诊断
• 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应考虑糖尿病肾 病,家族中有肾脏病者、明显高血压、胰岛素抵 抗,GFR明显过高或伴严重高血压者为发生糖尿 病肾病的高危因素。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 肾病的标志。微量白蛋白尿指UAE持续升高20~ 200μg/min,或尿白蛋白30~300mg/24h或尿白 蛋白:尿肌酐为30~300μg/mg。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症状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分为肾血管病变和感染两大类。
下面介绍糖尿病性肾病的常识。
那么,我们具体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下面来说明。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一:遗传因素多数糖尿病肾病患者最终不会发生肾脏病变,一些长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同样可出现糖尿病肾病。
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肾小球系膜细胞上的主要葡萄糖转运体。
最近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个体间系膜细胞GLUT1菜单达及调控上的差异有可能是部分患者易患肾脏损害的因素之一。
而且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在一些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
此外,在不同种族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存在着差异。
这此均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高血糖症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延缓其发展。
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生成增多后引起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系膜扩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症状呢?一、蛋白尿。
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
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唯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二、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
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三、水肿。
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
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浮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四、高血压。
在1型无肾病的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患者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
消渴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中医对消渴 肾病病因的认识大概可总结 为以下三方 面 :一 渴肾病 的发生发展 。李 亚秋 指 出 ,消渴 肾病 的根 本病机 为脾
是先 天禀赋 不 足 。《灵 枢 五 变 》云 :“五 脏 皆 柔 弱 者 ,善 病 消 肾亏虚 ,久则 阳衰浊毒瘀 阻 ,属 虚实夹 杂 ,以脾 肾亏虚为 本 ,瘀
加重津液输布 障碍 ,由此恶性循环形成虚 实夹杂的复杂病变 。
医药杂志 ,1996,(12):534—535.
总之 ,现代 医家 多从脾 肾亏虚 立论 ,并且认 为血瘀 、湿热 、 5.赵会 贤 ,苏荣 华 ,高新 业.糖 尿病 肾病 的病 因病 机及 证 治浅
痰浊 、毒 邪是 消渴肾病发病 的重要病理 因素 。
热 ,热则 肾燥 ,肾燥则渴 。”房事过度 ,肾精 亏耗 ,肾气虚 衰 ,而 生 识 到 DN发于消渴病 日久燥 热 伤津 耗气 ,伤 及脾 肾,终 致 阴 阳
消渴肾病 ;《临证指南 医案 ·三消 》言 :“心 境愁 郁 ,内火 自燃 , 两虚 。肾虚是 DN的病机根本 ,而血瘀是 DN的病 机特点 ,且贯
春等” 根据古代 医家 的记 载和现 临床 医疗 现状 提 出关 于 消渴 与水共为病理产物 。
肾病病 因的失治误治 和脏腑虚损说 。
2.4 毒损 。肾络 叶天 士在《临证指 南 医案 》指 出 :“百 日
2 病 机 研 究
久恙 ,血络 必伤 ,……经年宿病 ,病必在络 ,……初 为气结 在经 , 久则血伤入络 。”说 明久治不愈 之病 易伤络 ,叶天 士把 病程长 短
痰 、瘀 、水湿 、浊毒等病理产物 。现就近年来 中医对消渴 肾病 的 法 ,无分 上中下 ,先治 肾为急 。”清 陈士铎《石室秘 录》日 ,而肾虚 以致渴无不 同也 ,故治 消渴之法 ,以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iabetes mellitus, DM ) 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 病理诊 断又称为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是由于其血管持续 处于高糖状态下而产生各种微血管病变致病 , 主要的 病理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 系膜外基质 增多、 系膜区扩张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弥漫性肾小球
· 128·
中 医 药 信 息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1 ] 李和泉, J] . 徐椿兰, 聂桦. 丹参抗溃疡作用有效成分的初步探讨[ 1988 , 17 ( 2 ) :11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 ] 巫协 宁, . 中 华 消 化 杂 志, 周 怡 和. 炎 症 性 肠 病 的 诊 治 经 验[J ] 2003 , 23 ( 9 ) :56. [ 3 ] 张永刚, . Journal of 张竞. 白及粉治疗消化性溃疡两例分析[J ]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1 Medicine. 2003 , 17 ( 1 ) :52. [ 4 ] 余传隆, M] . 第一版. 北 黄泰康, 丁志遵, 等. 中药辞海( 第一卷) [ 1993 :161.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5 ] 陈秀芳. 三七粉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 90 例临床观察[ J] . 浙江 2001 ( 2 ) :3. 中医杂志, [ 6 ] 黄哲元. 长泰砂仁与华山姜对胃 、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药效观察 [ J] . 福建中医药, 1982 ( 6 ) :36 - 39. [ 7 ] 邢莲影. 春砂仁水煎液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及胃液分泌的影响 [ J] . 湛江医学院学报, 1986 ( 1 ) :6 - 8. [ 8 ] 朱自平. 肉桂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 J] . 中国中药杂志, 1993 ( 9 ) : 553. [ 9 ] 庞宁海. 中药和甲氰眯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 J] .北 1987 ( 5 ) :308 - 309. 京医学, [ 10 ] 刘湘. 从高良姜根茎提得的抗溃疡药[J ] . 国外医学 · 植物药分 1994 , 9 ( 2 ) :87. 册, [ 11 ] 李桂, 蒋福斌, 李国明, 等. 胃康胶囊对大鼠胃溃疡相关细胞因子 J] . 中医药学刊, 2001 , 10 ( 5 ) :455 - 456. 影响研究[ [ 12 ] 程彬彬. 谢 昌 仁 对 功 能 性 胃 肠 病 的 辨 治 特 色[J ] . 光 明 中 医, 2007 , 22 ( 3 ) :17. [ 13 ] 陈大毅. 溃疡病、 J] . 新中医, 1991 ( 1 ) :51. 慢性胃炎诊治近况[ [ 14 ] 村上禾宪. 汉方药对吲哚美辛诱导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极其作 J] . 东洋医学杂志, 1998 , 80 ( 2 ) :37. 用机制[ [ 15 ] 顾血英, 薛苏冬. 黄芪健中汤加减方对大白鼠胃溃疡疗效的实验 J] . Acta AcademiaeMedicinae Suzhou, 1997 , 17 ( 4 ) : 694 - 研究[ 695. [ 16 ] 李林, 刘芭, 宋湘芝, 等. 一贯煎抗急性胃溃疡和促进溃疡愈合作 J] . 广东医学, 1998 , 19 ( 5 ) :328. 用[ [ 17 ] 张晓明. 失笑散合连朴饮加减治疗 HP 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63 例 J] . 北京中医, 2000 ( 5 ) :17 - 18. 临床观察[ [ 18 ] 何祥松. 健脾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 86 例临床观察[ J] . 中医药 2002 , 18 ( 5 ) :21. 研究, [ 19 ] 张珍先.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型 168 例 [ J] . 光明中医, 2006 , 21 ( 2 ) :38 - 39. [ 20 ] 宋家驹. 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 40 例[J ] . 广西中 医 药, 2004 , 27 ( 3 ) :33. [ 21 ] 左彬. 加味乌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 20 例报告[J ] . 贵州 医 药, 2001 , 25 ( 7 ) :663. [ 22 ] 姜春华, J] . 中医杂志, 1984 ( 8 ) :564. 何任. 消化性溃疡证治[ [ 23 ] 徐景藩. 中医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88 例[J ] . 中医杂志, 1986 ( 12 ) :917. [ 24 ] 李安源, J] . 中医杂志, 1983 徐敬才. 中药治疗溃疡病 57 例小结[ ( 12 ) :914. [ 25 ] 何 泽 民. 中 药 原 创 配 伍 组 方 规 律 的 探 讨[J ] . 中 外 医 疗, 2008 ( 5 ) :51 - 5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 LBH - Q05121 ) ;黑龙 江省科技攻关课题青年科学技术专项资金( QC07C102 ) ;黑 龙江省中医管理局课题资助项目( ZHY08 - Z36 ) 作者简介:马艳春( 1972 - ) , 女, 方剂学博士, 药学博士后, 副教授, 主要 从事中医临床、 教学和科研工作 。 收稿日期:2010 - 02 - 03 修回日期:2010 - 02 - 28
2010 年第 27 卷第 3 期 Vol. 27 , No. 3 , 2010
中 医 药 信 息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127·
配伍研究的深入开展, 可以为中医学术进步及产业发 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突破以临床经验积累作为中药 研制新药的模式, 为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 。 体系 利用中药复方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消化性溃疡 ,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都是一个创 一个突破, 也是未来中药现代研究的重要方法和 新、 。 内容 期 Vol. 27 , No. 3 , 2010
间与结节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特征为蛋白尿、 渐进性肾 高血压、 水肿, 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 功能损害、 中医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疗效肯定, 但是在辨证论 治、 临床治疗过程中观点不一, 为了更好的防治糖尿病 笔者对糖尿病肾病采用分脏腑、 分法则的辨证论 肾病, 治做简单探述, 供同道参考。 1 1. 1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说 《 · 》 :“五脏皆柔弱者, ” 《 灵枢 五变篇 善病消瘅。 灵 》 :“心脆则善病消瘅, 枢·本脏 肾脆则善病消瘅, 肝脆 ” 则善病消瘅, 脾脆则善病消瘅, 肾脆则善病消瘅。 说 明先天禀赋不足, 五脏柔弱,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易发生糖尿病肾病, 肝心脾肺肾的功能虚弱对该病都 有影响, 尤以脾肾为主,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生化 之源, 脾肾亏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 1. 2 饮食失宜说 《 》 :“此肥美之所发也, 素问·奇病论 此人必数食 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 ” 《 》 : “凡治消瘅、 上溢, 转为消渴。 素问 · 通评虚实论 ……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 《 》 :“凡积久 仆击, 千金方 兴酒, 未有不成消渴, 然则大寒凝海而酒不冻, 明其酒 …… 遂使三焦猛烈, 物无以加, 五脏干燥。 木 性酷热, 《 》 :“消瘅者膏 石尤且焦枯, 在人何能不渴?” 圣济总录 ” 《丹溪心法 · 消渴 》 : “酒面无节, 粱之疾也。 酷嗜炙 …… 炎火上熏, 搏, 脏腑生热, 燥热炽盛, 津液干焦, 渴 ” 而不能自禁。 说明长期饮食无节, 酒食无度, 饮水浆, 使脾胃虚弱, 三焦干枯, 不能正常运化, 气血阴阳亏虚, 故发生糖尿病肾病。 1. 3 情志不遂说 《 ·五变 》 : “长冲直扬, ” 灵枢 其心刚, 刚则多怒。 · :“心境愁郁, 《 临证指南医案 三消》 说 内火自燃, 乃消 ” 《 》 : “才不逮而思之, 外台秘要·消渴消中 伤 症大病。 也;悲哀憔悴, 伤也 ……” 长期情志失调, 气机郁滞, 郁 火热内燔, 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消渴日 久化火, 久则生糖尿病肾病。 1. 4 劳欲过度说 《 》 : “房事过度, 古今录验 致令肾气虚耗故也, 下 ” 《备 急 千 金 要 方 · 消 热则肾燥, 肾燥则渴。 焦生热, 》 :“盛壮之时, 渴 不自慎惜, 快情纵欲, 极意房中, 稍至 ” 《外 年长, 肾气虚竭 …… 此皆由房事不节之所致也。 :“房劳过度, 台秘要·消渴消中》 说 致令肾气虚耗, 下 ” 热则肾燥, 肾燥则渴。 房事不节, 劳欲过度, 焦生热, 肾精亏耗, 肾气虚衰, 而生糖尿病肾病。 1. 5 外感六淫说 症因脉治 》 中将消渴病根据病因不同 秦景明在《 分为外感三消 ( 燥火三消、 湿火三消 ) 和内伤三消 ( 积 《 》 : “五脏之伤, 热三消、 精虚三消) , 景岳全书 穷必及 ” 消渴日久, 肾气虚衰, 不能蒸化水液, 水液潴留, 肾。 故演变成水肿。外感六淫毒邪, 邪气内侵, 正虚邪盛, 伤及脏腑, 痰瘀蕴结, 气血阴阳失和, 致使糖尿病肾病 的发生。 1. 6 失治误治说 《 : “少 服 五 石 诸 丸 散, 诸病源候论 》 中说 积经年 岁, 石热结于肾中, 使人下焦虚热。 及至年衰血气减 ” 《圣济总 少, 不能复制于石, 石热独盛, 则肾为之燥。 》 :“消渴病多转变, …… 此病久 不 愈, ” 录 能 为 水 肿。 《 : “若渴而饮水不绝, 三消论》 亦云 腿消瘦, 而小便有 脂液者, 饮 一 溲 二, 其 小 溲 如 膏 油, 即隔消消中之传 ” 《 : “疾久之, 变。 卫生家宝 》 中论述 或变为水肿, 或发 ” 背疮 …… 至死不救。 它病失治误治或本病早期未加 防治, 致使疾病加重或变生为糖尿病肾病 。 1. 7 脏腑虚损说 《 :下消消肾, 证治要证》 肾衰不能摄水, 故小便虽 。《 》 :“下消者, 多而不渴” 景岳全书 下焦病也, 小便如 面黑耳焦, 日渐消瘦, 其病在肾, 故又名肾消 膏如脂, 。《 》 : “消渴之证, 也” 石室秘录 · 卷六 · 四伤门 虽分 ” 《 上、 中、 下, 而以肾虚致渴, 则无不同也。 医学纲目 · : “盖肺藏气, 消瘅门》 说 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之精 而津液之精微者收养筋骨血脉, 余者为溲。肺病则 微, ” 《医醇賸义 · 三 津液无气管摄, 而精微者亦随溲下。 》 :“下消者, 消 肾病也 …… 肾阴久亏, 孤阳无根据, 不 安其宅, 于是饮一溲一, 或饮一溲二, 夹有浊淋, 腿股枯 瘦, 而病益深矣。急宜培养真阴, 少参以清利, 乌龙汤 ” 主之。 脏腑虚损, 输布运化失施, 浊毒壅塞三焦, 邪气 气机逆乱, 升降失常, 水湿泛滥, 进一步发展 充斥内外, 为糖尿病肾病。 2 2. 1 糖尿病肾病的脏腑辨证论治 糖尿病肾病之脾肾阳虚证 《 》 :“消渴病久, 圣济总录 肾气受伤, 肾主水, 肾虚 ” 衰, 气化失常, 开阖不利, 水液聚体内而出现水肿。 消 脾肾受损, 肾阳虚衰, 消渴病之本是阴虚, 病情 渴日久, 迁延日久, 肾阴亏耗, 阴损耗气及阳, 伤及心脾, 而致脾 肾阳虚, 水湿潴留, 泛溢于肌肤全身而致水肿。 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