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国际收支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E)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十四章国际收支第一部分填空题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的原理编制的。
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反之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我们称之为。
5、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6、国际收支平衡表按交易性质分为、、和三大类。
7、经常项目可细分为、和三个项目8、资本项目可分为和两大类。
9、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和两个项目。
10一国的官方储备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和。
11、将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划分成和,可作为判断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
12、考察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的四个口径:、、和。
1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
1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和。
15、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从作用途径来看,可分为和两大类。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A、国际收支B、国际借贷C、贸易收支D、资本收支2、国际收支是一个。
A、存量B、流量C、不一定D、都不是3、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平衡项目4、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资本项目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应计入项目。
A、资本项目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劳务收支6、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出口业务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
A、顺差B、逆差C、平衡D、不确定7、只有才能在总体上反映一国自主性交易的状况。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官方结算8、通过减少国民收入,使用于进口的支出下降,这一对策是。
A、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B、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C、国际收支的融资手段D、支出减少政策9、支出减少政策的核心是。
第十四章:国际收支

十四章国际收支第一部分填空题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的原理编制的。
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反之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我们称之为。
5、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6、国际收支平衡表按交易性质分为、、和三大类。
7、经常项目可细分为贸易收支劳务收支转移收支三个项目8、资本项目可分为和两大类。
9、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两个项目。
误差与遗漏官方储备10一国的官方储备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和。
11、将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划分成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可作为判断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
12、考察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的四个口径: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差额官方结算差额。
1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
1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和。
15、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从作用途径来看,可分为支出转移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两大类。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A、国际收支B、国际借贷C、贸易收支D、资本收支2、国际收支是一个。
A、存量B、流量C、不一定D、都不是3、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平衡项目4、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A 。
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资本项目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应计入项目。
A、资本项目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劳务收支6、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出口业务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
A、顺差B、逆差C、平衡D、不确定7、只有 C 才能在总体上反映一国自主性交易的状况。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官方结算8、通过减少国民收入,使用于进口的支出下降,这一对策是。
国际收支报告

国际收支报告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经济往来所形成的全部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报告是对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文件,它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国际收支报告中的收入部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收入、服务收入、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等。
国际贸易收入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口收入和进口支出。
服务收入则是指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所获得的收入,比如旅游服务、金融服务、运输服务等。
劳动收入是指国家居民通过在外国工作所获得的收入,而资本收入则是指国家通过对外投资和借贷活动所获得的收入。
其次,国际收支报告中的支出部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支出、服务支出、劳动支出、资本支出等。
国际贸易支出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对外贸易活动所支付的支出,包括进口支出和出口收入。
服务支出则是指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所支付的支出,比如旅游消费、金融服务支出、运输支出等。
劳动支出是指国家居民通过在外国工作所支付的支出,而资本支出则是指国家通过对外投资和借贷活动所支付的支出。
另外,国际收支报告还包括国际储备的变动情况。
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持有的外汇、黄金等国际支付手段,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际收支报告会对国际储备的变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
总之,国际收支报告是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够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及时准确地编制和分析国际收支报告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金融00076第一章国际收支大纲笔记

自考金融(专升本)国际金融(课程代码00076)笔记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识记部分】(1)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或国家、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的经济过程,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变化。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一定时期(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征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账户,并以复式记账原则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3)经常账户显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类别,记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4)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了金融资产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转移,也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输入本国记贷方,输出本国记借方。
2.【领会部分】(1)国际收支的特征:国际收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强调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同一个经济体的居民之间的交易不属于国际收支,参与者不同经济体的居民,不是公民。
②国际收支是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③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①复式记账原理;②权责发生制原则;③市场价格原则;④单一货币原则。
3.【简单应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误差与遗漏净额三个部分。
①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资本账户有本科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处置、资本转移;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储备除外)和雇员认股权、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第1章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第3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Analysis of BOP Statements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The meanings of imbalance : means the expenditure totalamount exceed receipts ,or contrary circumstance in acountry‘s balance of payments . The former is BOP deficit ,The latter is BOP surplus .(surplus (favorable):顺差 deficit( unfavorable):逆差)是指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或相反的情况。
前者称国际收支顺差,后者称国际收支逆差。
Notice:1.国际收支失衡指的是经济意义(economic meaning)上的失衡。
2.国际收支失衡既包括逆差(deficit)也包括顺差(surplus)。
3.国际收支失衡通常是指经常的(frequent )、持续的( continuous)和大量的(a great deal )失衡。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三种情况:平衡 balance基本平衡 basic balance不平衡 imbalance4.国际收支失衡可以从国际经济交易的性质(quality)和发生的原因(reason )来进行判断。
国际经济交易分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种。
Divided into:autonomous transactionregulative transaction前者指单个经济主体(如进出口商、银行、个人),基于自身的需要或目的(the demand or purpose of the oneself)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E.g.市场 market利润 profit风险 risk价格 price税率 tax rate投机 speculation管制 control后者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本币汇率稳定,在自主性交易出现缺口(gap)后,为填平其缺口(fill up )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国际金融部分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往来所发生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
2、国际借贷:一国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余额,存量)。
3、在平衡表中列入贷方的一些交易活动有:对国外提供商品和劳务;从国外获得馈赠或转移;放弃资产给外国人(或对外负债增长)。
在平衡表中列入借方的一些交易活动有:从国外获得商品和劳务;对国外提供馈赠或转移;从国外获得资产(或对外负债减少)。
贷方大于借方为顺差。
4、P4例题平衡表的编制项目: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收入、经常转移、经常项目合计;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资本与金融合计;总计5、分析:逐项分析、对比分析、差额分析。
综合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错误与遗漏=-储备资产增减额6、真实平衡---国际收支均衡,指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创业和物价稳定下的国际收支平衡。
7、货币发行过多,国际收支逆差;生产力低下国,国际收支逆差。
8、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等)而从事的交易,又称“事前交易”。
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又称“事后交易”。
商品、劳务交易,无偿转让,长期资本流动属于自主性交易;储备资产变动属于补偿性交易;短期资本流动较难区分(一般作为自主性交易)。
9、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以及法定准备金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工具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
1、自由外汇又称自由兑换外汇,是指不需要经过货币发行国货币当局的批准,即可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币支付手段和资产。
记账外汇又称清算外汇、双边外汇,是指记载在两国特定银行账户上,不能兑换成其他货币,也不能向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
上财货币银行学题库及答案第十四章:国际收支

十四章国际收支第一部分填空题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的原理编制的。
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反之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我们称之为。
5、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6、国际收支平衡表按交易性质分为、、和三大类。
7、经常项目可细分为、和三个项目8、资本项目可分为和两大类。
9、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和两个项目。
10一国的官方储备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和。
11、将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划分成和,可作为判断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
12、考察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的四个口径:、、和。
1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
1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和。
15、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从作用途径来看,可分为和两大类。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A、国际收支B、国际借贷C、贸易收支D、资本收支2、国际收支是一个。
A、存量B、流量C、不一定D、都不是3、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平衡项目4、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资本项目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应计入项目。
A、资本项目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劳务收支6、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出口业务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
A、顺差B、逆差C、平衡D、不确定7、只有才能在总体上反映一国自主性交易的状况。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官方结算8、通过减少国民收入,使用于进口的支出下降,这一对策是。
A、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B、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C、国际收支的融资手段D、支出减少政策9、支出减少政策的核心是。
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规程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规程为规范我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提高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质量,现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国际收支概念:根据《国际收支手册》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记载了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其内容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它地方的金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被列为转移项目的交易(如礼赠)。
国际收支涉及了交易,因此处理的对象为流量而不是存量。
就是说,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事件,而不是某一时点存在的经济资产和负债的总量。
二、国际收支体系:有六大体系,涵盖了整个涉外收支申报行为,具体为:1、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间接申报;2、汇兑申报;3、直接投资统计申报;4、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5、证券投资统计申报;6、境外帐户统计申报。
本操作规程为第一种,即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间接申报而制定。
三、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概念: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是指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银行申报涉外收入或对外付款的行为,其资金的进出是通过银行汇入、汇出,与汇兑申报有一定的区别,后者是指与人员进出我国国境相联系、以外汇兑换人民币或以人民币兑换外汇的行为,所称外汇仅指信用卡、旅行支票和现钞。
四、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凡是居民与非居民的交易,均应申报。
现行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已扩展为所有非银行单位和个人通过中国境内银行办理的对境外收付汇业务,包括跨境资金流动以及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
五、居民与非居民的概念。
国际收支申报办法所称中国居民是指:(1)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所作的一种会计处理。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
项目
差额 (百万美元)
贷方 (百万美元)
借方 (百万美元)
一.经常项目
249,866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复式计帐 每一笔交易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且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实例: • 1、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该企业在海外银行的存款
相应增加; • 2、甲国居民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该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款
中扣除; • 3、甲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用于当地
• 2.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
• 3.事后统计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按照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计帐原则表示的会计 报表。
二、特定帐户分类 1.经常帐户(Current account) ①货物(Goods):商品进出口收支 ②服务(Services):服务贸易收支 ③收入(Income):短期工人报酬+投资收入 ④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私人+政府 2.资本与金融帐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①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拥有管理控制权 ②证券投资 (Portfolio investment):股本证券+债务证券 ③其它投资 (Other investment): 除① ② ④项目之外的金融交易 ④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货币当局持有的可随时动用的资产。(第
贷方(+)
50
100
30
150
75 40
(3)其他投资
100
30+40
(4)储备资产
25
三、错误与遗漏账户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净差错与遗漏账户额度(1998-2006)
单位:亿美元
300
2004
200
2003
100
2002
0
-100
2001
-20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0 19981999
-300
200520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自 由化、投资机构化、交易电子化等趋势的发展 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国际金融理论迅速 发展并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推动力。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的变革 超过其他领域。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重要的问题: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2.汇率(汇率理论与汇率制度) 3.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4.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 5.货币危机 6.国际货币体系
再投资,50万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结售给政府换取本币; • 4.甲国居民动用其在海外存款40万美元,用以购买外国某公司的股票。
国际收支帐户 单位:万美元
一、经常账户 1、商品 2、服务 3、收入 4、经常转移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1、资本账户 2、金融账户 (1)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借方(-)
国际金融学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国际金融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金融学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国际贸易学的一部分而 处于从属地位;这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经济关系 以商品贸易关系为主;
20世纪60年代前后,国际金融开始成为一门 新兴的学科,但其研究范围尚未明确界定;
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学应运而生,国际金融 研究又从属于国际经济学;
1,144,499
894,633
A.货物和服务
208,912
1,061,682
852,769
B.收益
11,755
51,240
39,485
C.经常转移
29,199
31,578
2,378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10,037
653,276
643,239
A.资本项目 B.金融项目 三.储备资产 四.净误差与遗漏
4,020 6,017 -247,025 -12,877
4,102 649,174 447 0
82 643,157 247,472 12,877
五.总差额
247025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 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述)
• 2006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 顺差249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5%。其中,货物贸易顺 差2177亿美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88亿美元,下 降6%;收益顺差118亿美元,增长11%;经常转移顺差 292亿美元,增长1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 较上年下降84%。其中,直接投资顺差603亿美元,下降 11%;证券投资逆差676亿美元,增长12.7倍;其他投 资顺差133亿美元,上年为逆差40亿美元。2006年末国 家外汇储备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 元。
该部分在第三节具体讲述。
第三节 国际收支失衡与平衡
一、国际收支失衡与平衡的概念
自主性交易 补偿性交易
国际收支失衡与平衡是针对于自主性交易而言的。具体来说,当自主性 交易差额为零时,称之为国际收支平衡;当这一差额不为零时,称之 国际收支失衡。失衡的两种表现:顺差(差额为正)与逆差(差额为 负)。 二、衡量国际收支失衡的口径/指标 1.贸易账户差(余)额:商品进出口差额。 2.经常账户差(余)额:该账户中四项的借贷差额。 3.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扣除储备及相关项目之外
第一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失衡与平衡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定义:
据IMF的解释,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 时期内(一年、一季、一月)与非居民之间的经 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二、解释:
• 1.居民:以经济利益中心所在地为标准(一年或 一年以上)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1.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法:指对某国在某一时期(1年或1季度)
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 ·动态分析法:是指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
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 2.分析内容: ·账户差额分析。(如上述根据净差错与遗漏账户为
正还是为负来分析资本外逃、内流等) ·账户间关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