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习题 岳麓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经研究发现,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王族大事刻在甲骨文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吉因。

该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权力实现高度集中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具有一定民主色彩【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

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A、召公长子B、周公长子C、微子D、周成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秦代砖文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字样。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A、郡县制B、宗法制C、科举制D、分封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西周的诸侯国中,从分封对象看与其他国类别不同的是( )A、燕B、宋C、鲁D、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荀子·儒效》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 )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多②血缘纽带与分封制度相配合,以团结同姓贵族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日益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论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政治体制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该政治体制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C、该政治体制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该政治体制适应了土地国有制的需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在出土的秦代砖文中有这样的记载,“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五第1题【单选题】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意识淡漠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

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西周通过分封制完成对国家的控制,分封的同姓贵族主要分布在富庶的中原地区,异姓贵族主要分封在边疆与戎狄接壤的地区。

关于这种分封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A、异姓国燕国成为周北疆的屏障B、同姓国宋国统治商朝遗民C、同姓国齐国成为东方制夷堡垒D、同姓国鲁国建设文化中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说明( )A、主张实行宗法制B、宗法制利于巩固统治C、强调统治阶级要“尊宗敬祖”D、强调嫡长子继承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统一六国C、“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D、嫡长子继承制确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这种活动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最恰当的是( )A、宗法制与观念的影响B、“一国两制”的提出C、中华文化的辐射效应D、对古人智慧的尊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周朝的“礼仪政治”到秦朝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

2019-2020学年度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五十四第1题【单选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假使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的工作很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位高官是A、太尉B、丞相C、廷尉D、御史大夫【答案】:【解析】: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官僚体制,而官僚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官僚的选拔和权力的制衡问题。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权力的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确立三省六部制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废丞相,设内阁D、废分封,置郡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答案】:【解析】: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其中的“国家政体”指( )A、王位世袭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监察体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 )A、一夫一妻多妾制习俗长期延续B、“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C、皇位继承“立嫡以长不以贤”D、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

2020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1第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含2019届新题岳麓版

2020版高考历史第一单元1第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含2019届新题岳麓版

【误区警示】 区分“封建”与“封建社会” 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其 时代称为“封建时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建社会”是指 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历史阶段。
【纵横联想】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 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贵族之间以盟约维系和平;西周统治尚未实现高度集权。分封 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为主。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史论归纳】
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 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 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 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 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图解历史】 早期政治制度
1. “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是我国传统社会独特的社会结 构,它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 “家国同构”的本 质就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 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 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 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 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 与“政权”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 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体。
大宗 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3)强化了以______
四、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即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 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特别提示】 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由来 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由来已久, “天下为家”可以追 溯到夏朝,与之相对的是“公天下”的原始社会。西周实行宗 法分封制,使“家天下”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春秋战国以后, 宗法分封制崩溃,儒家高举仁政的大旗,将“家天下”作为君 主实行仁政的重要内容,士大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 家国同构, 视国为家, “家天下” 的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岳麓版必修1

第一单元第1课1.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 ) 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A.等级观念B.宗法观念C.法治观念D.辈分观念【答案】 B【解析】人名中的主要信息是“先、祖、宗”等,这体现的是一种宗法观念。

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

商王的卜辞首先托祖先转达,这体现出商代已经形成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故选B项;商王心目中的最高神是“帝”,排除A项;D项过于绝对,C项与材料不符。

3.(2015·德州)在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下列制度能直接反映这一原则的是( ) A.礼乐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禅让制【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识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惟亲、惟长”,这与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一致,故选C项。

4.(2015·襄阳)《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答案】 C【解析】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原因是贾宝玉为正室所生,贾环为妾室所生,这明显受到了重视嫡长子的宗法制的影响。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1[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家天下的局面设立。

2.商朝:内外服制度:是____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商王控制下的附属国有很大自主权。

为强化王权,商王垄断________。

二、封邦建国1.背景(1)公元前1046年,____________建立西周。

(2)摄政的________大举实行分封。

2.目的:建立诸侯国以拱卫周王室。

3.内容(1)________是最高统治者。

(2)______________是分封的主体,分得________、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3)异姓分封包括________、姻亲、先代贵族等。

(4)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

4.作用(1)通过分封,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____________的地位,有效控制各诸侯国。

(3)使贵族集团形成“周王—________—卿大夫—____”的等级序列。

三、宗法制度1.目的:巩固________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

2.内容(1)以__________为核心。

(2)确立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体系。

3.特点:____________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4.作用(1)保障了贵族“____________”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国”与“家”结合。

(3)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5.保障: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是________,即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知识点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下列对于夏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②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③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政权④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王朝为周所灭。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 岳麓版必修1-岳麓版高一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后提能再巩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人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

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

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B.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C.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D.神权对立于王权解析:古代王权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D项说法错误。

A、B、C三项皆与史实相符。

答案:D2.商朝人崇信多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商朝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②商王借此强化了王权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④使商王决策失误,导致亡国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解析: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遇事必占卜,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用来占卜的甲骨记载了当时大量的社会信息,故①②③正确。

④不正确,商朝灭亡的原因是统治者的暴政,与占卜关联不大。

选D项。

答案:D3.“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

”材料表明“帝”的继承取决于( )A.血缘亲疏B.长幼顺序C.先帝意志D.母亲出身解析:从材料中帝乙死后王位由正后所生的辛继承而不是庶出的启。

这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按血缘亲疏来决定王位继承,A项正确。

答案:A4.(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 岳麓版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练习 岳麓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下列对夏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②已经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③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政权④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是西周的周公执政时期,故包含④的选项均不正确。

答案:A2.在今河南境内,古代曾有郑国、宋国等诸侯国存在,这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甲骨文的记载B.西周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解析:为了保证周王室的强大,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题目中的郑国、宋国等诸侯国是西周分封制的体现。

答案:B3.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上下级关系D.君臣关系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所以,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答案:A4.下图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监察制解析:题目中的图片反映的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反映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答案:A5.老子,姓李名耳。

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

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寻根问祖反映了人们加强血缘联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法制。

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西周封国的主要分类。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历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题,实际上考查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注意题干中的“举例说明”;第(2)题,结合课本知识,根据图示情景回答。

第(3)题,注意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习题岳麓版必修1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商朝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商与附属国之间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②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③商王对附属国有绝对支配权④商与附属国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朝政治制度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商与附属国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但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故②④正确,①③错误,答案为C。

【答案】 C2.商代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而辅之以兄终弟及。

在商代中期,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

这表明当时( )A.国家尚未出现B.嫡长子继承制尚未确立C.没有出现世袭制D.仍在坚持禅让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随着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排除A、C、D三项;商王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说明B项正确。

【答案】 B3.赵光贤在《周代社会辨析》中说,“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以为周室的‘藩屏’”。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B.分封对象带有很大的随意性C.分封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了政治权力D.分封制保证了周朝的长治久安【解析】材料强调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以为周室的‘藩屏”’即维护周王室的统治,A项正确。

材料表明分封的对象分别是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不是随意分封,也不是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B、C两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军事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D项错误。

【答案】 A4.从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分封制,其发展趋势体现了( )A.中央与地方地位趋于平等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C.地方对中央的干预能力大大加强D.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解析】商朝时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能力有限,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故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

A、C表述错误,D 发生于秦朝。

【答案】 B5.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子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未有君臣之分”说明天子对诸侯没有绝对的支配权,反映当时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A、C、D三项的表述与材料不符,排除。

【答案】 B6.《全球通史》评论说:“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

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

”导致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民主制、元首制 B.宗法制、分封制C.郡县制、行省制 D.皇帝制、中央集权制【解析】材料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强调血缘关系、等级秩序的特征,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特点。

【答案】 B7.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的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解析】材料主要说殷周时期王位如何相传,一是立嫡一是立贤,立贤优于立嫡,但殷周还是立嫡,原因是立贤“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从反面说明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答案】 D8.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解析】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指导“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材料中“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西周社会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答案】A 9.“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

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

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由此可见,族田义庄(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D.阻碍了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解析】从材料中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即可看出它有利于稳定、维护封建统治,A、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说法不正确,族田义庄只是体现了宗族内部的社会保障功能,其受众范围狭小,古代并未确立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 C10.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

材料中明显体现了“自家人”和“外人”的关系。

【答案】 C11.周朝乐队总称“乐悬”。

从其称谓可知当时乐队主要以悬挂钟、磬一类乐器为主体。

乐队有四种类型宫悬、轩悬、判悬、特悬。

“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

”从周朝乐队组织及其规定来看,决定其划分与组合方式的依据是( )A.听者身份 B.演奏曲目C.演奏者年龄 D.地点方位【解析】本题以分封宗法等级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看出,不同的身份悬挂的乐器不同。

【答案】 A12.《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

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C.风俗 D.贡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即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礼”具体指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故选B。

【答案】 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材料二《荀子》中记载西周初年71国中姬姓诸侯国。

请回答:(1)请根据材料一分析,同姓的封国与异姓的封国的分布有何特点?这反映了统治者的什么目的?(2)依据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3)分封制对西周的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特点:两类封国交错在一起。

目的:二者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格局,便于周王朝进行有效的统治。

(2)特点:从分封的对象上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从地理分布上看,同姓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3)作用:西周前期,分封制起了巩固周朝统治、扩大疆域的作用;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壮大,周王室衰微。

不能,因为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以血缘关系也不能保证长久的政治关系。

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

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

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如图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对列祖列宗的膜拜从夏商周三代已经开始了。

材料三请回答:(1)通过材料一指出周初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2)通过材料二你会想到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通过材料三你可以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些信息?(4)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宗法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能力。

第(1)问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答案。

第(2)问据关键信息“供奉和祭祀祖先……对列祖列宗的膜拜”可判断出材料二与宗法制有关。

第(3)问提取材料三图表中相关信息回答。

第(4)问需综合分析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案。

【答案】(1)分封制。

(2)宗法制。

“供奉和祭祀祖先”“对列祖列宗的膜拜”。

(3)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4)王位世袭、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