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试卷分析技术在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中的应用

SK试卷分析技术在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中的应用
SK试卷分析技术在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中的应用

SK试卷分析技术在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中的应用

在生物学教学中,做练习题和考试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目前的高考依然将试卷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主要

指标,因此教师如何处理试卷讲评课就显得尤为重要。精选习题是提高试卷讲评课有效性的前提,讲评前教师要认真分析生物试卷,重点分析试卷所涵盖的知识点、所考查的能力要求。教师也要对题型分析,如哪类题型学生已见过,哪类题型学生初次见面,哪些题型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内容为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另外,教师还要分析试卷中各试题的难易度,解析命题意图,帮助学生找到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及出错的原因等。讲评课时间有限,切忌“面面俱到”,要讲究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主要针对学生在知

识与能力以及答题技巧方面的不足。

1 从教和学两方面探究当前试卷讲评课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生物教师在试卷讲评课时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就提论题的方式。教师对学生会的题大讲特讲,但等到讲学生疑问比较多的题时,学生已失去了课堂的专注力民。有些教师甚至只是核对答案,所有问题都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其结果必然是课堂效

率极为低下,学生往往因此会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其实,大多数学生是好学生,但不一定是好考生;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效果都特别好,但是一到大型考试就会出现各种恐惧症。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查找问题;没有进行考试分析,把考试当做进步提升的梯子;没有找准考试的状态和节奏。因此,通过试卷分析错误非常重要。对于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只有一次考试得分有效,平时练习和考试出现的错误就是找出自己问题和症结的重要窗口,只有从这些错误中才能真正定位好自己的症结所在,实现突破。因而,研究如何提高讲评课效率,用一定的方法来指导讲评课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笔者一次月考试卷学生答题情况探讨SK试卷分析技术的应用。

2 SK试卷分析技术

SK试卷分析技术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郭召良教

授在北京2008年高考研讨会上作报告的内容之一,由参加研讨会的蔡文雄老师整理。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1 SK试卷分析技术大体内容

技能缺失型错误(S型):分明会做,反而错了;很有把握的题,却做错了;明明会且非常简单,却落笔就错。

知识欠缺型错误(K型):第一遍做对了,后来改错了;第一遍做错了,后来改对了;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

不会做题(回忆不起来,缺乏思路)。

(1)分析你的技能缺失型错误类别:常见的错误类型:审题错误;计算错误;抄写错误;书写错误等

(2)分析你的知识欠缺型错误类别:常见的错误类型:知识遗忘;思维定势;概念不清;知识不全面等

(3)教师能做什么:①指导学生对试卷进行分析。

②帮助学生找到本学科考查的知识点和存在的问题。③根据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训练和针对性的练习。

2.2 针对所教班级一次月考成绩进行分析

笔者对所在学校所教班级的一次月考学生的答题情况

进行SK试卷分析,某学生的分析如下1所示。

从表1中,能够看到该学生错误的题号和知识点,再结合班级整体错误率的分析,就可以让教师了解应该重点讲解哪些题、突破哪些知识点。这样才能让习题课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例如第8题酶的定义: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④酶都是有机物;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能起催化作用

A. 1

B.2

C. 3

D. 4

参考答案为:C。而该学生错误地选择了D,他认为②选项中有的酶在体外转化而来是正确的,错误的原因在于酶的定义掌握不全面。通过这种分析方式,可以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并能找到相应的对策。如果教师做了针对性的讲解以后,就急于讲下一题那么效果是远远达不到的,必须配以相应的变式训练才能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3 重视变式训练

在试卷讲评课中,不能为了讲题而讲题,更重要的还是要练,即练“易错点、易误点、易混点”。因此,教师在讲

评课时不能只就题论题,不能只讲不练,而应引导学生以这些题为着眼点,从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延伸,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加大知识摄入量,扩展解题思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以一敌十的能力。通过同类型题的变式,对该知

识点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合理的思维训练。如针对酶的定义知识点可以这样变式: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 酶都有消化作用

C. 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 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参考答案:C。

3 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SK试卷分析技术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总而言之,试题讲评课是生物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应力求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抓住典型错因,择其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对解题思路加以引导,对解题策略和技巧进行训练,对答错的原因进行彻底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习题讲评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卫利.谈高中生物讲评课的教学[J].教学研究.2012(9):129.

[2] 陈巧,林颖韬.2009-2012年福建省高考生物试卷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报.2012(05).

[3] 胡志文.如何上好生物讲评课[J].中学课程辅导.2014(7):142-143.

[4] 许冠学.2011年海南省高考生物学科试卷分析[J].新教育.2011(10).

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生物试卷4讲评课教案 课 型:讲评课 授 课 人:桐梓二中 黄 锦 授课时间:2017年9月18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2.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3.提高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 4.通过多种不同思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训练应试技巧和答题策略。 教学方法: 1.评(评错误原因、评优秀解法、评新题生题)、议、练结合 2. 整理升华,总结提高 重点难点: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方 法分析、解题规范化. 突破措施: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 2.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环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 分析试卷: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I 、II 两卷,II 卷29、30、31、32为必做题;39、40为选做题,全卷共90分。 I 卷 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 分,合计36分),II 卷 非选择题(共5题,前4题必做,后2题选做。合计54分) 2.生物部分题型和知识点章节分布: 题 号 分子 与细胞 遗传 与进化 稳态 与环境 备注

3.数据统计与成绩分析 (班级交试卷54人)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7种题型: (1)单元内综合 (2)图象分析题(单元内综合题) (3)单元间综合题 (4)图象分析题(单元间综合题) (5)理论联系实际(生产、 生活和科技)题 (6)实验探究性题(教材实验拓展、深化题) (7)信息处理题(信息来源于生产、生活、科技实际,答案在教材内) 2 细胞呼吸过程2) 3 遗传信息的表达 4 植物多倍体育种 5 生长素的两重性 6 实验探究描述 29 光合作用的过程、色素含量的影响因素,色素提取实验 30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的计算 31 血糖平衡调节和胰岛素调节实验。 3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 合 计 28分 24分 23分 共75分 39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 15分 40 动物细胞工程 15分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二卷的模式是6道选择题,4道大题和2个选修大题,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2016、2017和2018三年高考生物难度都不大,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 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的考查。也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从整体上看,2017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 测试生物试题部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有一定的诠释。生物命题将科学性作为首要 和第一性原则。试题科学、准确、规范,没有偏题、怪题。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和能力全覆盖,很好体现了《考试 说明》的要求。 综合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重点 突出学科内的综合。三套试卷考查综合性的试题占较大比 重,2017年比2016年又有很大提升。如:Ⅰ卷除第5题外,其他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节之间和模块之间,进行了 知识的重组和构建,综合性试题由2016的84.44%—94、44%。Ⅱ卷提升幅度更大58.89%—94、44%。Ⅲ卷86.67%—80%。综合性试题除跨节和必修三个模块之间外,在选修模块中考

查必修模块的知识,在多年高考题特别是Ⅱ卷中体现明显, 如:2016年39题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此题选修1只占4分,考细胞呼吸等必修1的内容占11分。2017年三套试题均有体现。这也充分体现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关系:选 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 科学探究性试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体现了学科核 心素养的落地。 创新性和理性思维的题也有较多体现:体现在试题的呈 现方式,是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 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 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 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对核心素养的很好的 诠释。开放性:开放性的试题有进一步的增加。特别是Ⅰ卷 的29题,Ⅲ卷的29、32题,II套的38题,选修模块在开放性上有较大变化,值得关注。三套试题都在关注生物学科 的本质,考查考生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以及 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对于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 术”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质疑,对于今后高中生物的教与 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已经释放出明 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 题换取高分会越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

(完整版)初一期考试生物试卷讲评课教案

初一生物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东南送初级中学崔朝凤 一、讲评内容: 初一生物期中模拟考试题 二、讲评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2.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3.提高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 4.通过多种不同思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训练应试技巧和答题策略。 三、讲评重点: 错误典型题、学生质疑的题 四、讲评难点: 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方法分析,解题规范化 五、讲评方法: 1.评(评错误原因,评优秀解法,评新题生题),议,练结合 2.问题教学 3.整理升华,总结提高 六、突破措施: 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 2.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环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七、讲评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总结考试情况 1、优点: 选择题内容学生大部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上能理解和掌握,失分率较低。 2、缺点: 部分学困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整体书写、卷面方面不好。 (三)分析讲评试卷 1、试卷结构 试卷情况:选择题30分,填空题26分,综合分析题29分,简答题15分 2.试卷中集中反映的问题: ①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对概念的认识不清,回答问题不够全面完整。 ②语言表述不规范,文字表达不准确,字迹潦草,卷面不洁。 ③识图能力能力差如17.题,19题 ④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1,3.6,7,11,13 ⑤对问题缺乏深层次,全面思考审题不细致如:20题不能真正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对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透彻 3.分析试卷方式: ①学生小组讨论,解决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疑问。学生纠正错误。 ②学生质疑,集体解决(生问生答、生问师答),教师剖析讲解

生物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教案 【课型】讲评课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2.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3.提高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解题方法和 规律。 4.通过多种不同思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训练应试技巧和答题策略。 【教学方法】 1.评(评错误原因、评优秀解法、评新题生题)、议、练结合 2. 整理升华,总结提高 【重点难点】 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方 法分析、解题规范化. 【突破措施】 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 2.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环节 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试卷: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I、II两卷,II卷26、27为必做题;34、35为选做题,全卷共73分。I卷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4 分,合计32分),II卷非选择题(共4题,前2题必做,后2题选做。合计41分)

2.生物部分题型和知识点章节分布:

3.数据统计与成绩分析 (抽查班中30人) ②简答题得分情况 4.试卷中集中反映的问题 ①.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②语言表述不规范 ③实验设计能力差 ④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 ⑤对问题缺乏深层次、全面思考 ⑥错别字、书写不规范 ⑥审题不细 二.试卷讲评 1.学生纠正错误 2.剖析讲解 3.变式训练 4.反思总结 5.完成满分卷 6.巩固练习 三.小结:应考和解题策略: 【板书设计】 一、成绩分析: 二、试题分析:1、考点覆盖面2 .各题得分情况 三、试卷讲评: 四、答卷中存在问题:

高中生物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年皖西高中质量检测高生物试卷分析 金寨县南溪中学高三生物组 一、本次的理综生物试卷结构及考核容和目标 本次理综生物试卷是按照全国课标卷模式进行命题,包含6道选择题,4道必做非选择题,2道选做非选择题,在题型与分值设置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考核容涵盖必修一、二和三的前两章部分和选修部分,在容上与全国卷保持一致;考核的能力目标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均有考察,与全国卷考试能力要求上保持一致。具体的试题特点如下: 1、注重基础,重视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的考查 在本次试题中,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本能力的提高,尤其注重高考考纲要求容,突出重点,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好的基础。 (1)选择题1~6题分别考查:(1)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特性(2)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自噬(3)用放射性标记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相关知识(4)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5)病毒的相关知识与免疫调节(6)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2)非选择题(29)题考查了以光合作用为主,结合细胞呼吸、物质交换等知识。(30)题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31)题考查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32)题考查了遗传学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7)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和利用。(38)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本次质检卷的考点覆盖都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表现出本次考试命题最大程度的贴近全国卷,贴近实战,不过分要求不同知识点试题的覆盖率。至于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容哪个更重要,我们不应该划分十分明确的

界限,而应该视知识是否适合设计出能够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水平而定,在此基础上再兼顾必修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容围。 2、注重考查各种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本次考试对学生的能力的要求几乎涵盖考试大纲要求的所有方面。如第2题考查了获取信息能力和细胞结构基础知识的识记辨析能力,第3题考查了放射性标记与细胞分裂,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第29、31、32题通过曲线图、调节过程示意图和表格,考查学生的获取和分析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第30题通过设计实验测定酶的最适PH,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 3、注重与生活实际及当下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相联系 第2题中细胞自噬是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成就,第5题中寨卡病毒,第29题中雾霾天气,第30题中急性胰腺炎,第31题中糖尿病等无不与学生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联系。 二、学生总体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部分:第3题错选A的较多,反映出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与放射性标记的关系不清晰,没有能够综合理解和运用;第4、5两题各校学生普遍得分较低和错选率较高,特别是第4题遗传和变异,多数学生错选A项,暴露出学生不重视课本,眼高手低的现象,只想到自由组合,却忽略了交叉互换。第6题多数学生错B项,反映出学生对分泌腺概念没有掌握。(2)非选择题部分:第29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应用,基础性较强,正答率较高,平均得分5.67。个别学生在(2)○2题错误主要是饱和点、补偿点的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知道实际变化的是什么。○3题反映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不够。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试卷分析

五年级信息技术试卷分析 2014-2015第二学期 一、命题思路及试卷特点: 本试卷分选择、判断、其中选择题占30分,判断占10分,填图题10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50分。本试卷考查的重点特别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本次考试分数比较均衡,高分不少,大部分学生成绩能到80多分。下面就考试情况做一下试卷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考察了幻灯片和Word的使用和操作,其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第九题“在Word表格中,单元格共有几种对齐方式”多数学生选择的是6种,学生对具体的排版命令练习的少有很大的因素是造成这道题错误的直接原因;第二大题判断题主要考察的内容也是学生对幻灯片和Word 的操作和使用的熟悉程度。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二题:复制幻灯片时,粘贴过来的幻灯片背景会延用插入点之前的幻灯片模版样式。这道题学生基本都判断成了对的。第三大题,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可能造成错误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使用时,把鼠标放到图标上即可有文字提示,所以在看到图标时,不能熟练的记忆起图标的名称。其他的题学生得分较高。总体来说,本次信息技术试卷出题源于课本,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能轻松过关。 二、今后教学措施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淡化死记硬背,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关注学生发展。从关心这节课“教了什么,讲了什么”转变为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 三、试卷评价: 优缺点: 1、本试卷既能体现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能力要求,也能体现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要求。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能有机地结合。 2、考点知识比较全面。主要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且不回避重点、难点知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做到精讲,多练,稳定熟练程度,让学生更加优秀。

高中生物_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试卷讲评课题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原理。 2.掌握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的实验测定方法及实验装置。 3.能够综合分析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特别是培养识图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习题讲评课,涉及《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和《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两节内容,是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和第四节,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在教材编排上位于《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之后,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细胞的能量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两块知识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半壁江山,因此在学习完基础知识后再进行能力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学情分析 对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两块知识,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时详细学习过,并且通过前面复习酶和ATP相关知识,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有什么具体的反应以及两者区别,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等知识。 但在基础掌握下,对一些实验探究题及曲线分析题这种能力提升题仍存在不足,所以设计了本节课,重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推理判断、分析曲线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及联系。 教学难点:实验装置模式建立及分析; 曲线图识图及分析图。 五、教学策略方案 教学策略一: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建立模式,利用模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清晰准确快速建立模式,分析模式。 六、教学过程

2016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生物)试题分析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生物组 2016.6.17

二试题特点 1 选择题评析: 基础知识要求扎实,能力考察要求高 选择题侧重考查主干核心知识,对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如第1题考查细胞器的分布、结构与功能,第4题有关神经细胞内发生 的生命活动,对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要求高。第2、3、5、6题对核心知识掌握及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高。 2 非选择题评析:立足核心知识,突出能力考察 非选择题中必考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通过考查相关核心基础知识,对考生的理解、实证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考察。例如,第29题以实验为背景,考查对ATP 结构、DNA复制的准确掌握,并据此获取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对推理能力要求高。第30、31题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知识掌握度,并且对信息获取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第32遗传题,是一道开放度较高的题,以扎实的遗传基础知识为依 据,突出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选修任选题知识模块分布与去年一致,但是今年题型设计更强调以实验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综合应用能力。 总体分析,今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题型设计更突出能力考查,对考生能力要求高,考生可能会感觉到难度有所增加。 具体的试题分析:见附录 三、学情分析 1.这次试题的题型变化较大,以前学生丢一个空只丢1分或2分,今年的试卷三个空12分,所以学生很不适应,尤其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 2.对多数学生来说,相关的知识能记住,程度好一些的学生会用这些知识,但是只有少数的学生才掌握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今年的生物改变了原来背一背就能拿个六七十分的局面,而这一改变对那些只是对知识死记硬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七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73人参加考试,合格人数73人,合格率100%,最高92分,最低60分。现对这次期末考试中出现的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命题及题型特点 试卷中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试题比较全面地检测了七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的掌握情况。本试卷分选择、判断和操作三部分,其中选择占50分,判断占30分,操作占2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满分为100分。重点在学生对掌握知识与操作关系。重点考查了学生对计算机常用的硬件、桌面上各部分的名称等。 试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的考核。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试题注重基础,试题突出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这与我们的复习指导是一致的,这些试题使同学们感到熟悉而亲切,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以正常发挥。 二、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 学生卷面书写较为工整,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较为扎实、灵活。 成绩概况 试卷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兼顾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七年级73人参加考试,合格人数73人,合格率100%,最高92分,最低60分。

三、反思与启示 在考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1、操作题学生得分较低,说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课后很少复习,考试临时突击所致。 2、从判断是非题的回答情况看,学生普遍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较弱。说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3、少量试题属于课本阅读部分内容,难度较高。 四、今后教学措施和改进方法: 1、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仔细研究教材和分析教材,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就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增加课外知识的渗透。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淡化死记硬背,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本次信息技术试卷出题源于课本,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出上些选择题或判断题,因为填空题是考察学生的知识再现,而相对于选择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就要复杂的多了。

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生物试卷4讲评课教案 课型:讲评课 授课人:桐梓二中黄锦 授课时间:2017年9月18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2.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3.提高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解题方 法和规律。 4.通过多种不同思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训练应试技巧和答题策略。 教学方法: 1.评(评错误原因、评优秀解法、评新题生题)、议、练结合 2. 整理升华,总结提高 重点难点: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方法分析、解题规范化. 突破措施: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 2.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 等环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 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试卷: 1.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I、II两卷,II卷29、30、31、32为必做题;39、40为选做题,全卷共90分。 I卷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 分,合计36分),II卷非选择题(共5题,前4题必做,后2题选做。合计54分) 2.生物部分题型和知识点章节分布:

3.数据统计与成绩分析(班级交试卷54人)①选择题得分情况 3.变式训练 4.反思总结 5.完成满分卷

6.巩固练习 三.小结:应考和解题策略: 【板书设计】 一、成绩分析: 二、试题分析:1、考点覆盖面2.各题得分情况 三、试卷讲评: 四、答卷中存在问题: 今天的高三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不动脑不动手的毛病(等着你分析、讲解、报答案然后他们作笔记当作订正)。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干瘪的传授知识、讲解分析,学生的兴趣当然难以提高。我认为应该把课堂设置为一个问题场,创造问题情景,搭建问题平台,在解决问题中接受知识,建构知识,反过来再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真正的学以致用,让学生在问题中学,收到不错的效果。回饶着问题展开,在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又提出新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清晰了,知识巩固了,思维提升了。 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教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理解,精心地设计问题,课堂教学完全按照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学生貌似在“启发式”的问题场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这样一堂课下来,看似教学效果很好,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很好,但实际上存在的问题还是挺大的。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因为

(完整版)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分析

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分析 朱宝安 一、试题评价 总体来说,高三一模生物试卷与高考要求相吻合。从考查内容上看,涵盖了高中必修1-3 及选修1、3教材内容,考查了细胞的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规律、生态系统 的功能等主干知识。从题型上看,分为选择题和必做题、选做题。从分值上看,有6个选 择题,共36分,4个必做题、一个选做题共54分。从难度上看,难易比例适当。从考查 目的上看,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考查特点,以图形表格题、曲线分析题、绘制曲 线图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等形式,考查了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 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本达到了模拟高考的目的。 二、试题分析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1-6为选择题,有以下特点: 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干中一般含有“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字眼,对于学生基础知 识掌握得牢固与否,进行了较好的考查,特别是有些选项相近时,有很强的干扰性,如第3、 6两个题。 ②注重对基本能力的考查。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识图、分析、判断等能力。 ③选择题易中难题比例合适,有一定的梯度。 29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属于高考中的主干知识,是高考常考点。难易程度中等。 学生得分情况:本题共10分,但大多数学生得5—7分,只有极个别学生得10分。失分 点分析: (1)位置填错。 (2)语言表述不准确。(3)审题不细心。如((4)错别字多。把呼吸写成呼息,净光合 作用写成静(竞)光合作用 (5)计算能力薄弱。(6)基础知识不牢固、分析问题能力薄弱。 30题是对生命活动调节内容的考查, (1)题是对免疫调节的考查和对实验基本原理的考查。本小题难度不是太大。. (2),说明学生在遇到与平时习惯见到不一样的材料时,易出现思维的混乱,开 始乱分析。所以,平时在训练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避免学生光会做熟 题、背答案,遇到新问题则手忙脚乱。 (2)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学生得分率很低。说明学生对图表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还没有弄清楚,不会方法,遇到问题只知道用已知知识去硬套。所以,几乎没人答对。 教学建议: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强获得题中信息能力的培养,加强语言组织逻辑性的培养,以便提高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 31题考查遗传知识,整体而言,本题侧重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能力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1)学生基本素质欠缺, (5)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完整。在应用规律解决遗传问题时,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表述不准确。 整体的答题情况来看,本题应该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

高三第一次月考各班级的生物试卷分析

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21、23、25班班级试卷分析 试卷得分情况评价: 本试卷难易适度,考查的知识面较广,重点、难点和疑点比较突出,注重能力考查。情景性也较强;试卷既有难度又有区分度。 本次生物试题满分90分。含单选题6题(共36分)及非选择5题题(共54分)两大部分。 一、选择题 第1题:本题主要考的是必修一里物质运输的内容,属于较容易的题。可是同学们都易错选C选项,主要原因可能是对葡萄糖进出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记忆不清。 第2题:本题主要考的是必修一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内容。本来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是由于A选项在设置的时候很接近正确概念,所以很多同学错选。 第3题:本题考的是必修一有关呼吸作用的问题。本题在刚刚复习过的题目中有一题十分相似的,当时老师在讲解和分析的过程中都分析的十分认真,可是同学们的得分率一样的不高,错选B选项的较多。所以除了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不够之外,同学们听课和课后巩固都做得不好。 第4题:本题考的是必修三有关生态系统的内容。属于较易的题目,考的都是直接通过记忆基础知识就可以解决的,但学生由于对知识的遗忘,容易错选了A答案。而A答案是记忆过程中两个较为接近的知识,学生就成了他们易错的知识点。 第5题:本题是一题综合考察了免疫调节的题目,考察的都是较为细小的知识点,所以学生还是不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的,由于学生对记忆细胞的作用本来就不太明白容易混淆,所以很多人选择C这一选项。 第6题:考的是变异的内容,题目简单,但区分度不大。 二、填空题 第29题:本题满分12分,平均分21班均分5.35,23班均分4.65,25班均分4.95。得分率不高的原因:①自变量和因变量区别不开,答题不标准。②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分析不到位。③条件改变后对表格不会分析。 第30题:本题考的是必修三的知识。共9分,均分依次为2.14、2、1.51,可见25班在整理掌握上和其他两个班级差别大。第1、2、3小题是针对图设置的,考的是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第4小题考的是识别记忆的内容,要求对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掌握,难度高,大部分学生没有答出来。本模块学生掌握不好,需要加强复习。 第31题:本题综合考察了生态系统的内容,原本难度不大,识别记忆内容多。满分8分,三个班均分分别是3.1、2.68、2.94,得分情况不佳。 (1)送分题目部分学生复习不到位或遗忘。(2)学生对生物答题缺乏专业素养,不注重细节,没有注意单位转换,结合实际。或仅凭记忆,忽略它的本来定义。(4)对生物群落的知识记忆出错,导致整个题目理解出错。 第32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尤其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同时对审题、提取信息的能力有较高要求,附带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本题满分为10分,三个班依次平均得分为5.08、4.65、4.44,,整体上难度合适,

五年级信息技术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五年级信息技术试题评价试卷分析 下平望学校李红玲 一、试题评价 本试卷既能体现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能力要求,也能体现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要求,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能有机地结合。考点知识比较全面,主要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且不回避重点、难点知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幻灯片、WORD软件的操作使用的熟练情况。 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机试操作。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既考察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二、试卷的具体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本班共有13人参考, A级10人,B级3人。 2.试题分析 (一)笔试 (1).选择题。考察了幻灯片和Word的使用和操作,其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第九题“在Word表格中,单元格共有几种对齐方式”多数学生选择的是6种,学生对具体的排版命令练习的少有很大

的因素是造成这道题错误的直接原因; (2).判断。主要考察的内容也是学生对幻灯片和Word的操作和使用的熟悉程度。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1小题:复制幻灯片时,粘贴过来的幻灯片背景会延用插入点之前的幻灯片模版样式。这道题学生基本都判断成了对的。 (3).填图题。主要考察的内容也是学生对幻灯片和Word的操作和使用的熟悉程度。其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2小题:复制幻灯片时,粘贴过来的幻灯片背景会延用插入点之前的幻灯片模版样式。这道题学生基本都判断成了对的。 总体来说,本次信息技术试卷出题源于课本,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能轻松过关。 (二)机试 大部分学生上机操作熟练,能够灵活地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完成操作,利用“ppt”软件制作出新年幻灯片。个别学生操作速度较慢,导致不能按照试题的要求来完成作品。 三、改进措施。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淡化死记硬背,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关注学生发展。从关心这节课“教了什么,讲了什么”转变为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生物试卷讲评课教案(最新)

试卷讲评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共同提高、互助双赢的过程。积极高效的讲评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知识点,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在初中生物中怎样使试卷讲评课更具有活力,并收到良好的讲评效果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一、试卷讲评,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 1.认真收集反馈信息。当学生发现有的解答与参考卷解法不尽相同时就会引起一些争论,他们会迫不及待地需要老师给予评定,而这些问题正是所要讲评的重点,教师要及时掌握。 同时准备一份空白试卷专门用于搜集素材,把学生的典型错例集中记录下来,阅卷完毕要作好分数的登记与统计工作。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以及典型错误;另一方面还要按人按题统计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出错人数,并建立学生知识及解题情况档案。 2.教师要着重分析每一道试题用到了哪些知识点,试题考察了哪些能力;分析试卷中各试题的难易情况,解析命题意图,问题的设置,问题的陷阱,分析思考试题与知识切入的整合点。所以教师要经常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大纲的知识条目,对试卷的题型、知识能力的考查要求、试题的难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教师在讲评时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扩展的提高。 二、讲评要有侧重,抓准学生的薄弱环节 教师备好试卷,备好学生之后,要切中要害分析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考试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讲评,才能真正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此试题的讲评应该有所侧重,要有针对性。在讲评试卷时,并不一定按照试题的顺序逐题讲解,而是有针对性的将试题重新组合,侧重讲解,提高效率。 1.侧重抓难点 有了课前的统计数据,教师很容易把握住学生的难点所在,即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试题,教师们可进行引导、分析讲解,由于学生具有迫切的求知欲望,课上学生也会表现得更为热情高涨。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侧重提高能力 教师应由重视基础知识转移到综合能力训练上来。对试卷内容的分析也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上,要从提高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试题,对于学生能力的欠缺点加以重点的指导,特别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分析

2016-2017高一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试卷共34题,其中30道为选择题,4道为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内容为生物必修一。总体看来,试卷知识点详尽,题目较基础,除基本知识以外,还注重了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考查。试题难度适中,有较好的难易梯度。每题的知识点明确。 二、试题特点 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 对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做到重点考,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基本上都是教材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2、范围全面,第一章学生应该掌握的类型题都在试卷中得到充分体现。 3、多变灵活,角度较新 因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内容,所以看到题后觉得不太难,但是学生仔细做起来感觉问法新、角度多,需要学生对教材有较好的把握且认真审题,才能比较圆满地回答问题。同时还要运用一些解题技巧才能快速答出正确答案。 三、卷面分析: 1、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错误较多的有:5、11、14、17、18、2 2、29、小题,主要的错答原因是审题不清,看错看漏题目主干,14及22题为关于酶有关知识的实验题,这两题的错误率高主要是因为学生实验分析能力不强,往往抓不住有关实验步骤的核

心要素,导致选不出与题干有关的答案。17、18及29题为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综合分析的习题,暴露出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还没有具备综合分析,前后联系的能力,思考问题时片面,不能前后联系。其他的内容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较高。 2、非选择题共40分。年组最高为35分,平均得分在20-25区间,第1题、第2题在练习中做过类似的习题,第2题是关于有丝分裂的练习题,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较高。第4题分析判断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推导得到了相应的答案,但在原因阐述方面的作答并不理想,从主观题的答题情况能看出,学生答题的规范性不强,用语不标准,以后在这方面应加强训练。 四、启示和建议 正对以上问题,今后要注意仔细审题,注意加强教材知识与图形、曲线的转换能力的培养.对于细胞的结构,部分学生掌握较好,部分人不知道相关结构及功能,以后应加强训练。 1.注重基础。高考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夯实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在高考试题中不断有新情景出现,是因为引入了新的现实问题。靠“题海”战术培养出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发挥作用。 2.在能力培养方面要加强推理判断能力、图表分析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训练。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建议及时做好专题训练,如多选题专题;图表、文字曲线转换信息专题;加强训练,争取尽快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方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期末检测方案 X X学校信息技术期末检测成绩由技能成绩、平时成绩、笔试(上机操作)三部分构成,其中三个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 一、笔试部分实施办法: Ⅰ.组织: 全区各小学的五年级学生按照区确定的考试时间统一参加检测,全区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40分钟。 Ⅱ.参考题型: 考试题型主要参考顺德区统一出题,主要包括一下题型: 1、根据试题内容填充常识内容。 2、根据试题内容,上机操作,完成作品并上交。 3、根据试题内容,上机操作,完成试卷。 Ⅲ.阅卷方式: 由信息技术老师自行阅卷,上报成绩,学校抽调部分班级的试卷进行核查、分析。 Ⅳ.各校上交的材料: 1.学生成绩(笔试成绩、平时成绩、作品成绩及总成绩) 2.试卷分析(笔试部分) 二、技能成绩部分实施: 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来确定本项成绩,比如:学生对操作系统或所涉及的软件的熟悉程度,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评价。在最终考察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最后形成满分为20分的技能成绩。 二、平时成绩部分实施: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出,平时成绩即过程性评价成绩,应在日常教学中累积,而不是集中检测打分。教师对过程性评价也应参照三元目标,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的教学中可以多次评价打分,最后形成满分为30分的平时成绩。

三、笔试(上机操作)评价实施建议: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六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试卷提示,自主选择作品类别、主题,教师可以给以指导帮助,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作品评价活动可以是期终前,也可以是某个模块学习之后,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作品评价成绩应结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得出成绩,最后形成满分为50分的作品成绩。 四、成绩收集及处理: 学年末按全校统一格式由学校上报全体学生的平时成绩及作品成绩,以及全校成绩的统计结果。按学生数的10%上交学生作品,由教导处检查学生作品质量及组织情况。最后由信息技术老师以笔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成绩及作品成绩给出每所学校的此项成绩,作为对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督导考评成绩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科 2013年12月13日 附一:美的学校学生《信息技术》阶段性评价表 附二:考试安排时间表 附三: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顺德区小学信息技术考试题(见附带文件)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生物习题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生物习题、试卷讲评课 江西省万安中学王世金343800 关键词:试卷讲评错因分析思路引导技巧传授策略训练思维发散要想学好生物这门学科,必要的生物练习考试是必有可少的,因而上好一堂习题、试卷讲评课也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讲评能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一堂高质量的习题、试卷讲评课往往能起到做几份练习的功效,因此,我们应注重习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尤其是对高三生物复习课。笔者认为,习题、试卷讲评课的重点应注意“五个注重”。 一.注重错因分析 讲评时,教师不仅要指出“错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只有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以后的复习、练习更具针对性,避免重蹈覆辙,常见错误的原因本人归纳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概念模糊不清 题1 由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而成的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六倍体 错解:C 错因:对单倍体、多倍体以及染色体组的概念和关系模糊不清,因而在解题时片面地理解为单倍体是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个体,认为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粉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它培育而成的植株为三倍体。事实上只要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它与染色体组的数目无关。正解:A 2.审题粗心大意 题2 蛋白质经消化后的终产物是() A.多种氨基酸B.各种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D.以上所列均是消化后的终产物 错解:C 错因:此题所问的是蛋白质消化后的终产物,而很多学生审题时,粗心大意,把消化的终产物看作是代谢的终产物。正解:A 3.思维狭窄片面 题3 如果滑桃(aa)接受了毛桃(AA)花粉,那么在滑桃亲本植株上结的是桃。 错解:毛桃 错因:认为杂交后基因型为Aa,故为毛桃。而没有考虑到Aa是其子代的基因型,果实是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其基因型仍为aa,杂交并不能改变母本的基因型。正解:滑桃 4.干扰因素的影响 题4 500克黄豆制成2500克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是() A.增多B.减少C.不增加也不减少D.以上都不对 错解:A 错因:很多学生仅从数据上看,认为有机物增加了,题目中2500克就是解题的干扰因素。正解:B 5.忽视潜在因素 如题4,潜在因素是:从黄豆发育成黄豆芽这一过程中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即不能制造有机物还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是减少了。 6.语言表述含糊

生物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2017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生物试卷讲评说课稿 芒市三台山九年制学校孔秀芳 一、学情分析:要把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教学行动上,教师还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八年级学生,认知发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且表现出活泼好动,对新鲜实物充满好奇心,且又精力不集中的特点。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不可照本宣科,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入手。同时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这使学生有足够的热情来学习本节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试卷讲评,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及时查缺补漏,自我调整,完善认知结构。(重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试卷讲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完善的能力。 (3)总结并掌握答题方法策略、技巧和规律,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难点)

3、情感、态度玉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自觉查漏补缺,认知订正试卷错误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方法: 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 2、再错因分析、错题纠正、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 环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评(评错误原因、评生题新题)、议、练结合。 4、整理升华,总结提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 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并准备变式训练题目使试卷讲评更有针对性。 2、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确定自己不能解 决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试卷分析

信息技术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及题型特点 试卷中能充分体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命题原则,试题比较全面地检测了五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应技能的掌握情况。本试卷分看图填一填、细心选一选和准确连一连、仔细念一念四个部分,其中看图填一填16分,细心选一选占20分,准确连一连占14分,仔细念一念占1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满分为60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试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是重点知识的考核。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调整后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试题注重基础,试题突出对重点知识的考查,这与我们的复习指导是一致的,这些试题使同学们感到熟悉而亲切,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以正常发挥。 二、试卷和考试情况的分析 学生卷面书写较为工整,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较为扎实、灵活。 成绩概况 试卷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兼顾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试成绩统计如下:

五年级两个班,共54人参加考试,平均分加上机成绩是60分,其中55人能够及格,只有1个同学考50分,最高分87分。信息技术得分率80%多。考试成绩较理想。 三、反思与启示 在考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 1、看图填一填学生得分较低,说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上课对科任不够重视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复习较少所致。 2、从仔细念一念题的回答情况看,学生普遍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较弱。说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今后教学措施和改进方法: 1、㈠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仔细研究教材和分析教材,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就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增加课外知识的渗透。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淡化死记硬背,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