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能源概述(1)复习专用试卷

合集下载

粤教版 高中物理课本目录(全部),包含必修和所有选修

粤教版 高中物理课本目录(全部),包含必修和所有选修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第二节时间位移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 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 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第二节研究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换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 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第七节力学单位本章复习与测试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第01节什么是抛体运动第0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0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第04节平抛物体的运动第05节斜抛物体的运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圆周运动第01节匀速圆周运动第02节向心力第03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01节万有引力定律第0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第03节飞向太空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01节功第02节动能势能第03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 第0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5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06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第07节功率第08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01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第02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第03节量子化现象第04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 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1-1第一章电与磁第一节有趣的静电现象第二节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第三节认识磁场第四节认识电场第五节奥斯特实验的启示第六节洛伦兹力初探第二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第二节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第三节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第四节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一节电磁技术的发展第二节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用的作用第三节传感器及其应用第四节电磁波的技术应用第五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第四章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家用电器第二节常见家用电器的原理第三节家用电器的选择第四节家用电器的基本原件第五节家用电器故障与安全用电选修1-2第一章认识内能第一节物体的组成第二节分子热运动第三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内能第四节能量守恒能源利用第五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章热的利用第一节如何利用热量做功第二节热机第三节热传导的方向性第四节无序熵第五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六节家用制冷设备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一节放射性第二节放射性的应用与辐射防护第三节核能第四节裂变和聚变第五节核能的开发与利用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能源概述第二节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节第二次工业革命第四节核能时代第五节能源与环境选修2-1第一章直流电与多用电表第一节电源与环境第二节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第三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第四节解开多用电表“多用”的奥秘第五节多用电表的使用第六节电场与电容器第二章磁场与磁偏转第一节磁场的描述第二节实验探究安培力第三节磁电式仪表第四节磁场红的电子束第三章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第一节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节探究影响电磁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第三节交变电流第四节变压器第五节远距离输电与电能损失第六节三相交变电流第四章电磁波与通信技术第一节电磁波与信息时代第二节光与电磁波谱第三节电视与广播第四节移动通信与移动电话第五章现代信息技术第一节传感器与自动化第二节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第三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与信息时代第四节家用电脑与网络技术选修2-2第一章刚体的平衡第一节研究平动和转动第二节研究共电力作用下刚体的平衡条件第三节刚体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第四节力矩第五节探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第六节刚体的一般平衡条件第七节探究影响平衡稳定的因素第二章机械传动第一节转速的变换第二节平动和转动的转换第三节液压传动的原理和应用第四节从杠杆到机器人第三章物体的形变第一节弹性和范性第二节直杆的形变第三节常见的承重结构第四章热与热机第一节热机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四冲程内燃机第三节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第四节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第五节制冷的基本原理第六节家用电冰箱和空调机第七节热机与环境第八节热机的发展选修2-3第一章光的折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第二节测定材料的折射率第三节光的全反射及光纤技术第二章透镜成像规律与光学仪器第一节透镜焦距的测定第二节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一)第三节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二)第四节照相机第五节望远镜和显微镜第三章光的波动性与常用新型电光源第一节光的干涉及其应用第二节光的衍射与光的偏振第三节激光及其应用第四节常见新型电光源第四章原子、原子核与放射技术第一节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第二节原子核的裂变第三节射线及其应用第四节放射性同位素第五节核反应与核技术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01节认识电场第02节探究静电力第03节电场强度第04节电势和电势差第05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第06节示波器的奥秘第07节了解电容器第08节静电与新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电路第01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第02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第03节研究闭合电路第04节认识多用电表第05节电功率第06节走进门电路第07节了解集成电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磁场第01节我们周围的磁象第02节认识磁场第03节探究安培力第04节安培力的应用第05节研究洛伦兹力第06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本册复习与测试,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01节电磁感应现象第02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03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04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第05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一) 第06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应用(二) 第07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第08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交变电流第01节认识变交电流第02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第03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第04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05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第06节变压器第07节远距离输电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传感器第01节认识传感器第02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第03节传感器的应用第04节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第05节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01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第02节测量分子的大小第03节分子的热运动第04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05节物体的内能第06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01节晶体的宏观特征第02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03节固体新材料第04节液体的性质液晶第05节液体的表面张力第06节气体状态量第07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第08节气体实验定律(Ⅱ)第09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01节内能功热量第02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03节能量守恒定律第0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第0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06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 本章复习与测试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01节初识简谐运动第02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第03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04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第05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06节受迫振动共振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机械波第01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第02节机械波的图象描述第03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第04节波的干涉与衍射第05节多普勒效应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01节电磁振荡第02节电磁场与电磁波第03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第04节电磁波谱第05节电磁波的应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光第01节光的折射定律第02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第03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第04节光的干涉第05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 第06节光的衍射和偏振第07节激光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相对论第01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第02节时空相对性第03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 第04节广义相对论第05节宇宙学简介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01节物体的碰撞第02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第03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 第04节反冲运动第05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01节光电效应第02节光子第03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04节光的波粒二象性第05节德布罗意波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01节敲开原子的大门第02节原子的结构第03节氢原子光谱第04节原子的能级结构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原子核第01节走进原子核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第03节放射性同位素第04节核力与结合能第05节裂变和聚变第06节核能利用第07节小粒子与大宇宙本章复习与检测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四章力与运动必修2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二章圆周运动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选修1-1第一章电与磁第二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第四章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选修1-2第一章认识内能第二章热的利用第三章核能及其利用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选修2-1第一章直流电与多用电表第二章磁场与磁偏转第三章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第四章电磁波与通信技术第五章现代信息技术选修2-2第一章刚体的平衡第二章机械传动第三章物体的形变第四章热与热机选修2-3第一章光的折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第二章透镜成像规律与光学仪器第三章光的波动性与常用新型电光源第四章原子、原子核与放射技术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二章电路第三章磁场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三章传感器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三章热力学基础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二章机械波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四章光第五章相对论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四章原子核。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能源概述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能源概述

三Hale Waihona Puke 开发新能源人类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风能 2.水流(河流、潮汐)能.风能和水流能是 “可再生能源”,而石油、煤炭是不可再生 能源. 3.太阳能 4.生物质能 5.核能等等.
新疆风车田发电
葛洲坝水电站
藏北利用太阳能的设备
浙江秦山核电站
谢 谢!
能源概述
一、常规能源
1.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 统称为能源.
2.常规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叫 做常规能源(也叫化石能源),人类消耗 的能量主要是常规能源.
海上天然气开采
海上石油开采
露天煤矿
二、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近两三个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生产力的飞 速发展,人类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急剧增长. 特别是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大大地加剧了化石能源的消耗.据专家估计, 几十年之内天然气和石油就会被开采完,煤 最多也只可以再开采两三百年.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四节核能时代(1)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四节核能时代(1)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4 核能时代
1、20世纪40年代,人类又迎来了第三次技术革命时代。

是这个时代的起点和标志。

2、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哪国建成的()
A、苏联
B、中国
C、美国
D、德国
3、下列核电站中,属于中国的有()
A、秦山核电站
B、布热核电站
C、岭澳核电站
D、大亚湾核电站
4、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叫做______。

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原子核的______。

两个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一个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原子核的______,氢弹就是利用这种变化制成的。

5、在核反应中,______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______中发生的链式反
应是可以控制的。

6、核电站的核心是______,它是以铀为核原料,放出的核能转化为高温高压蒸汽的______能,再通过汽轮机、发电转化为______能。

7、核能在哪些方面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8、请你查阅有关核电站的资料,说明核能发电的优点和带来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核能技术
2、A
3、ACD
3、核能,裂变,聚变
4、原子弹爆炸,核反应堆
6、核反应堆,内,电
7、略
8、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小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核电站特别适用于缺少煤、石油、水能等能源的地区;核电站如果保护措施不当,会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费料的处理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能源概述-粤教版选修1-2教案

能源概述-粤教版选修1-2教案

能源概述-粤教版选修1-2教案一、知识目标1.理解能源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能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及现代能源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3.了解并掌握现代能源技术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4.反思自己的能源消费行为和对可持续能源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1.能源的概念及分类。

2.现代能源技术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3.可持续能源的概念与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能源消费行为。

2.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能源的概念与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探究法3.自主学习法五、教学过程1.概念澄清:1.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能源的概念。

2.分类介绍主要的能源种类。

2.能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及现代能源的发展背景与现状1.请同学们探究自己所熟悉的能源,了解发展历程及现状。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可持续能源的现状。

3.现代能源技术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1.团队合作探究现代能源技术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

2.分享探究结果。

4.个人行为的影响和可持续能源的贡献1.分析个人行为的影响,并探究如何通过行为改变减少能源消耗。

2.探究可持续能源的贡献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为了能够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我们会使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和分享的方法来鼓励参与和交流。

2.考试可能会包括已经涉及到的主要主题,包括能源概念,可持续能源,现代能源技术,以及影响个人能源消耗和途径减少消耗的行为。

考试形式可能包括答题和阅读理解等。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并注重个人思考和反思。

我们把学习科学和探索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价值,而不是简单的流传知识。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二节第一次工业革命(2).doc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二节第一次工业革命(2).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2 第一次工业革命1、下列关于热机的意义说法中正确的有()A、现代社会离不开热机B、由热机推动的汽车、火车等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C、核能发电不需要利用热机原理来实现D、现代信息社会已经不需要热机2、蒸气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热力学理论的建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瓦特蒸气机被广泛应用的年代,人们还以为热量是一种被称为“热质”的物质微粒B、伦福德猜想热的本质是机械运动,而不是“热质”C、焦耳等人建立了能量守恒定律D、开尔文、克劳修斯等建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3、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C.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4、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些物体分子则是静止不动的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D.巨大的冰山没有内能6、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C.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D.被点燃的冲天炮腾空而起7、讨论汽车的广泛使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参考答案:1、AB2、ABCD3、D4、D5、C6、D7、略。

高中物理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单元综合测试1粤教选修12

高中物理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单元综合测试1粤教选修12

能源与社会发展(2)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热机的意义说法中正确的有()A、农业灌溉、耕种、收割的机器需要热机来带动B、火力发电、核能发电也要利用热机原理来实现C、核能发电不需要利用热机原理来实现D、现代社会离不开热机2、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麦克斯韦C、莫尔斯D、赫兹3、奥斯特实验说明()A、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B、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C、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D、磁场对电流有力的感化4、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A、哥伦布B、法拉第C、张衡D、沈括5、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是()A、秦山核电站B、大亚湾核电站C、岭澳核电站D、北京核电站6、核电站的能量转化情况是()A、核能→机械能→电能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核能→化学能→电能D、化学能→内能→电能7、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煤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还排放二氧化硫到大气中,二氧化硫混合到雨水中形成“酸雨”。

B、大量的化石能源燃烧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大气中过高的二氧化碳含量,能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C、我国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森林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大量物种灭绝D、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宁、风险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电力技术的泛起是人类生产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B、电力技术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内能、光能等多种能量形式之间的彼此转化C、科学家们从一开始就研究交流电,比直流电的研究历史长很多D、三相制的运用符号着电力工业新时代的二、填空题1、的泛起是人类生产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继蒸气机技术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

2、瓦特找到了纽可门蒸气机效率低的原因,发现了与气缸分手的,把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变化为活塞带动连杆和曲轴的转动。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能源概述(1).doc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能源概述(1).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1 能源概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化石能源现在仍然是人类的主要能源B 、石油、煤、天然气是埋藏在大地之下的古代有机物质经过漫长岁月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因而称为化石能源C 、核能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D 、太阳辐射的能量大得惊人,每年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达J 24102、地球上还有一些清洁能源可供人类使用,下列能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 、风能B 、海浪能C 、煤D 、天然气3、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_________,或是_________,我们统称它们为能源。

人们利用能源的过程,离不开能量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

4、自然界的能源资源按其形成和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来自_________的能量。

第二类是_________的能量。

第三类是_________、_________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_________能。

5、若按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能源又可以分为__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能源两大类。

若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分类,能源还可以分为__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能源两类。

6、从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划分,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有( )A 、煤、石油和天然气;B 、核能;C 、地下热水和热气;D 、生物能;7、下列能源中,属于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有( )A 、水能B 、核能C、生物能D、沼气参考答案:1、ABCD2、AB3、物质;物质的运动;转换;传递4、太阳辐射;地球内部;月球;太阳;潮汐能;5、常规;新;一次;二次能源6、BC7、ACD。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能源概述(2)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2第四章能源与社会发展第一节能源概述(2)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 能源概述1、关于太阳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相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 、由于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等问题,太阳能发电目前还不能大规模进行C 、太阳能发电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供电方式D 、太阳辐射的能量大得惊人,每年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达J 24102、地球上还有一些清洁能源可供人类使用,下列能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A 、潮汐能B 、水能C 、太阳能D 、地热能3、用核能发电的优点是( )A 、核燃料能量密集,用它发电运输量小;B 、核电站的建设,地区适应性强,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缺少和水能资源不足,而又需要大量能源的地区很适合;C 、建核电站,需要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并需处理好核废料,以确保安全。

D 、核电站建成后,运输费用低,收益大;4、水电同火电比较,具有的优点是( )A 、水能是可再生的能源,用它发电可以年复一年地使用;B 、建水电站工期较短,投资少,水电站建成后,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C 、水电不污染环境,是一种干净的能源;D 、为水电而建的水库,大多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水产、改善自然环境、开展旅游等综合效益。

5、在我国广大农村,人工制取的沼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能源。

它与烧柴草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是( )A 、人工制取沼气,农村原料丰富,可以分散生产,就地使用,不需要长距离运输,投资少,建设快;B、用沼气作燃料,有利于净化环境;C、用沼气作燃料,可缓和燃料同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与提高土壤肥力,并对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使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起重要作用。

D、我国农村生产和利用沼气,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6、石油、煤、天然气是埋藏在大地之下的古代有机物质经过漫长岁月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因而称为能源,现在仍然是人类的主要能源。

7、了解当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是否有开发潜力?参考答案:1、ABD2、ABCD3、ABD4、ACD5、ABC6、化石能源7、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1 能源概述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化石能源现在仍然是人类的主要能源
B 、石油、煤、天然气是埋藏在大地之下的古代有机物质经过漫长岁月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因而称为化石能源
C 、核能还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D 、太阳辐射的能量大得惊人,每年到达地球的太阳能达J 2410
2、地球上还有一些清洁能源可供人类使用,下列能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风能
B 、海浪能
C 、煤
D 、天然气
3、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_________,或是_________,我们统称它们为能源。

人们利用能源的过程,离不开能量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

4、自然界的能源资源按其形成和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来自_________的能量。

第二类是_________的能量。

第三类是_________、_________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_________能。

5、若按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能源又可以分为__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能源两大类。

若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分类,能源还可以分为_________能源和_________能源两类。

6、从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划分,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有( )
A 、煤、石油和天然气;
B 、核能;
C 、地下热水和热气;
D 、生物能;
7、下列能源中,属于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有()
A、水能
B、核能
C、生物能
D、沼气
参考答案:
1、ABCD
2、AB
3、物质;物质的运动;转换;传递
4、太阳辐射;地球内部;月球;太阳;潮汐能;
5、常规;新;一次;二次能源
6、BC
7、A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