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2课时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二节《功率》课件(共 26 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二节《功率》课件(共 26 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二节《功率》
复习 1、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物体沿着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
2、力的计算公式?单位?
W F. S
焦耳,简称 焦(J)
想想议议:1 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
都工作10分钟,挖掘机做功和工
人做功的多少一样吗?
W 6 104 J P 4 103 W t1 15 s
的功率为 1000W
功 3000min,它做 11.功率相同的两台机器,做功之比2:1, 则时间之比为 2:1 。
12.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是8∶9,他们进行 爬楼比赛,从一楼上到三楼所用的时间之比 是4∶5,则两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比是8∶9 。 两人的功率之比是10∶9 。 13.功率为20kW的小汽车,以10m/s的速度 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则小汽车受的摩擦 阻力是
5、一些常见的功率值:
① 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 70 w; ② 举重运动员在瞬间的功率可达:1500 w;
③ 一匹马工作的功率约为:300w;
④ 蓝鲸游动时的功率可达:350 kw。 ⑤ 桑塔纳小轿车:66KW ⑥ 中型货车:99KW ⑦ 万吨级远洋货轮:2.3×107kW
功率70 W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比较做功的快慢呢?
一、功率(P)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公式:
4、单位:
W P t
焦耳/秒
瓦特
瓦(W)
常用单位:千瓦(KW) 1 kW= 103 W
瓦特 James Watt 英国 1736-1819
在瓦特之前,已经有纽科门 发明的蒸汽机,但是消耗大而效 率低,瓦特花了10年时间,研制 出精巧实用的新型蒸汽机,由此 把英国带入了工业革命。无论是 冶金、矿山、纺织还是交通运输, 都开始使用蒸汽机来替代人和牲 畜,为了纪念瓦特这位伟大的发 明家,人们把常用的功率单位定 为瓦特,简称瓦。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公式习题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公式习题

简单机械和功必备知识点
滑轮组
一、竖直方向滑轮组:
1、绳子和物体移动距离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2、绳子和物体移动速度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3、绳子端拉力、物重、动滑轮重关系的公式;
字母意思
G动=40N
二、水平方向滑轮组:
1、绳子和物体移动距离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2、绳子和物体移动速度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3、绳子端拉力、摩擦力关系的公式;
字母意思
如图,绳子移动的速度为4m|s,物体移动的距离是3m,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
(1)物体移动的速度
(2)绳子移动的距离
(3)绳子的拉力

一、功的公式;公式字母意思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
2、
举出做功的例子:
举出不做功的例子:(有力没距离)
(有距离没力)
(有距离有力)
功率
一、功率定义式;字母意思
功率推导式;字母意思
功率是描述物体物理量;功率大,做功;功率小,做功
机械效率
一、竖直方向滑轮组
有用功公式;字母意思
总功公式;字母意思
机械效率通用公式:1
2
3
没有告诉物体和绳子移动距离时,机械效率的公式
字母意思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公式
字母意思
二、水平方向滑轮组
有用功公式;字母意思
总功公式;字母意思
机械效率公式:1
字母意思。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二节:功率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二节:功率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二节功率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中的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功的知识的基础上,升华公的知识,实现对功率知识的掌握,它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难点。

功率本身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到做功存在快慢的问题,在启发学生利用类比速度的方法得到功率的概念,强化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实现对概念的建立。

二、教学设计理念1、本节内容设计的理念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为辅。

使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我和协作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2、对功率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运用了“质疑T探究T讨论T创造T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发现问题T 提出问题T 大胆猜想T协作探讨T分析类比T得出结论T生活应用”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让学生先后经历猜想、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应用。

全面的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学习理念。

努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初中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渡期,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现象比较感兴趣,喜欢动手,但缺乏对问题深入的思考及理性的研究,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通过探讨,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四、教法与学法1、教法:这节课综合采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启发引导并辅以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情境,倡导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致力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2、学法:教学中把学生置于大量的物理情景中,引导他(她)们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她)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产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 2 节 功 率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 2 节    功    率  课件

(A)3:4
(B)4:3 (C) 25:27
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功率可达1kW
上海桑塔纳牌小轿车 66kW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物理意义)
麻雀飞行时的功率为8W
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 率为60—80W
功率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若力与位移(或速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如图
P= t W=FS
F v s

P= t
FS
小 结
• 功率是反映力对物体作功 • 额定功率:是机器在正常 工作情况下的最大输出功 快慢的物理量。 率。 • 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 的比叫做功率。定义式: • 实际功率:机器工作时实际 输出的功率,实际功率应 P=W/t 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 功率单位:瓦特(w) • 1w=1 J/S 功率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功率70W表示机械在1s内做了70J的功.
2.功率70W和450W功率哪个大?做功哪 个快?为什么?
450W比70W功率大,做功快. 450W=450J/s,70W=70J/s
练习
3.一台机器用 2分钟时间做了6×104J的 功,这台机器的功率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有 t=2min=120s
4J 6 × 10 W = P= t 120s
甲、乙、丙做功分别是多少?
甲、乙、丙做功谁最快?谁最慢?
应选取同一标准进行比较来自比较做功快慢的一般方法 选取时间为标准进行比较
所做的功 时间
乙 20 600 20 丙 15 450 20
甲 砖数(块) 做功(J) 时间(min) 功 (J/min) 做功时间 20 600 10
60
30
22.5
功与做功时间的比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v= t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二节-功率

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二节-功率
例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多选)( CD )
A、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机械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机械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例题6 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8t,起重机 在15s内把它匀速提升到6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 物的功率是多少?
P W 6104 J 4103 W
t1
15 s
7 一台电动机用2 min将一辆观光缆车运送到200 m高 的山顶,做功1.2×106 J,它的功率是多少?一个质量 60 kg的人,从山脚爬到山顶,大约需要20 min,这个 人做功的功率大约是多少?
已知:W1= 1.2×106 J t1= 2 min m = 60 kg t2= 20 min
F = G = mg = 360×103 kg×10 N/kg = 3.6×106N
W=Fs=3.6×106N×20m=7.2×107J
P=W/t=7.2×10 7J/10×3600s=2000 W
为什么汽车上坡时,司机经常用换挡的方法 减小速度?
因为此时有功率公式为:P=F×v ,可见, ⅰ
当功率P不变时,减小速度v,可以增大牵引力 F,所以汽车上坡时,司机常用换挡的方法减小 速度,以增大牵引力
5、某人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他的功率可能是( C )
A、3W B、30W C、300W D、3000W
6 大石头质量为6 t,起重机的吊钩在15 s 内将大 石头匀速提升了 1 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 是多少?
解 :因为起重机匀速大石头的拉力宇大石头所受的 重力相等,即
F = G = mg = 6×103 kg×10 N/kg = 6×103 N 石头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1m 拉力做的功是:W = Fs = 6×103 N ×1 m = 6×104 J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二节功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二节功率
6×104
1000m
v= =
=20m/s,

50s
p=Fv=3000N×20m/s=6×104 。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功率的测量
测量人爬楼梯的功率
由P=W/t可知,要测量功率,必须
测量物体(或机械)所做的功W和
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t。
要测自已上楼的功率,需测出自
己的质量m、楼层的高度h和上楼
所用的时间t。
长度.已知小明的体重为500N,握拳时手臂的长度为
0.6m,完成4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10s.
求:(1)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10s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W =Gh=500Nx0.6m=300J;
W总=4W =4x300 J=1200J,
总 1200J
P= =
=120 W。

10s
b、c三个点,且a、b之间和b、c之间的距离相等。 F
在ab段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做功W2,做功功
率P2,则有W1_______
W2,P1_____P
=
2 (选填“>”“<”
<
或“=”)。
F
O
a
b
c
2.(2021·宜昌中考)小勇放学后,背着重40N的书包沿
水平路面走了200m,用时3min,又用1min爬上了大约
一捆书从一楼匀速搬上三楼,比较两次搬书过程对书
做的功和做功的功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用时少的做功多
B.用时少的做功功率大
C.用时多的做功多
D.用时多的做功功率大
4.(2021·内江中考)如图所示,用20N的水
平推力经过2s时间,使重力为100N的物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2节 功率第2课时 功率的综合运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2节 功率第2课时 功率的综合运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功率第2课时功率的综合运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理解功率的概念,熟悉功、功率和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2。

熟练解答有关功、功率、速度的综合性题目.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比较,把握功、功率和速度这三个物理概念的内涵。

2。

通过一些典型习题的演练,领会解答功、功率和速度相关的综合题的方法与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学科与数学等学科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养成勤于思考、动手动脑的好习惯,终生受益。

【教学重点】功、功率和速度的综合计算与运用。

【教学难点】功、功率和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功、功率和速度的知识,知道它们的物理意义.那么,请大家想想,做功多的机械,功率大吗?运动的速度大吗?举例说明.学生思考、讨论,寻找实例求证。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这个问题.【进行新课】功率、功、速度的区别和联系师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内容(用多媒体展示).最后,教师抽样收集部分学生整理的情况,进行点评,然后用多媒体展示正确的参考答案(见本课时“教学板书”),加深学生的正确理解。

例题1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师用多媒体展示出题目)(1)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2)做功越多的机器,功率就越大。

( )(3)做功的时间越少,功率就越大。

( )(4)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 ( )(5)机器运行的速度越大,机械做功越多。

()(6)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可以比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多。

()(7)在动力F相同时,机械的速度越大,做功越快. ( )教师点学生回答,请其他学生判断,然后点评。

答案:(1)× (2)× (3)× (4)√(5)× (6)√(7)√功、功率、速度在力学中的综合运用师力学中功、功率和速度的综合计算历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熟练解答,凸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 2 (用多媒体展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发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为60kW,速度为30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苏科版八下物理第11、12章公式归纳

苏科版八下物理第11、12章公式归纳

苏科版八下物理第11、12章公式归纳2211l功:Fs W =功率:t W P =推导:Fv tFst W P ===滑轮组:)动G G n F +=(1 f n F 1=nh s =绳 物绳ns s =物绳nv =v 物绳nv =v 机械效率:%100⨯=总有用W W η , 额外有用总W W W +=滑轮组机械效率(竖拉):绳Fs W 总=,Gh W 有用=,nh s =绳,t总总W P =,绳总Fv P =%100⨯=总有用W W η%100nF%100⨯=⨯=GFs Gh (任何情况都适用) %100%100n⨯+=⨯+⨯=动动G G GG G n G (不计绳重及摩擦)斜面机械效率:Fs W 总=,Gh W 有用=,fs W 额外=(s 斜面长,h 斜面高,注意s 和h 的几何关系)%100⨯=总有用W W η100%fsGh Gh 100%Fs Gh ⨯+=⨯=杠杆机械效率:Fs W 总=,Gh W 有用=%100⨯=总有用W W η%100h Gh %100⨯+=⨯=杆杆G Gh Fs Gh (不计摩擦) 机械能:E=E k +E p (了解:E k =221m v ,E p 重=mgh ) 比热容:tΔm Qc = 热值:m放Q q =qm =放Q热效率:%100⨯=放吸Q Q η热机效率:%100⨯=放有用Q W η其中Fs W =有用 或 t P W =有用 机器对外做的功是有用功,Q 放是燃料燃烧放出的总能量。

四冲程汽油机:4个冲程= 转2周 =1个工作循环做功2次:①压缩冲程,活塞对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内能,气体温度升高。

②做功冲程(对外做功),气体对活塞做功,气体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温度降低。

竖拉 不计绳重及摩擦 横拉不计绳重及机械自身摩擦灵活运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判断拉力、重力和绳子拉力等的关系t cm t -t cm 0Δ)(吸==Qt cm t -t cm 0Δ)(放==Q热平衡方程:放吸Q Q = (热传递时不计热损失)η⨯=放吸Q Q η吸放Q Q =η⨯=放有用Q Wη有用放W Q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2)
第2课时功功率机械效率
1.(2014.菏泽)如图所示,冰壶从出发点A被运动员推着运动6m后,在B被推出,沿冰道运动30 m到O'点停下来.被推出去的冰壶停下来,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从A点到O点运动过程中,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是10 N,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是_______J.
2.(2014.南通模拟)2014年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 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 m,用时0.5 s,轨迹如图所示,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J,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W.该同学起跳后离开地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_______.他用力蹬地从而获得向前起跳的力说明_______.
3.(2014.高淳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重力为200 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当分别沿力F1和F2的方向匀速提起物体A时,则F1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F2.若10 s内A物体被匀速提升4m,则拉力F1的功率为_______W.如果把这个滑轮改成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同样的重物,则机械效率将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4.(2014.常州)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质量为1200 kg的“嫦娥三号”在距月面4m高处短暂悬停,然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下落.已知地球上g取10 N/kg.月球上的重力
是地球上的1
6
,“嫦娥三号”悬停时受到向上推力的大小及自由下落过程重力对它做功的
大小分别是( )
A.2×103 N 8.0×103 J B.2×103 N 4.8×104 J
C.1.2×104 N 8.0×103 J D.1.2×104 N 4.8×104 J
5.(2014.泰州)在图中,s=60 cm,与之对应的h=30 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
(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
(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
记录数据如下表:
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 )
A.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
B.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
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
D.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
6.(2014.菏泽)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F1<F2,W1=W2B.F1<F2,W1<W2
C.F1>F2,W1>W2D.F1>F2,W1=W2
7.(2014.广州)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 ab>t a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A.ab段做功较多
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
C.ab段功率较大
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
8.(2014.武汉)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J
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
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 J
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3 W
9.(2014.衡阳)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改变提升重物的高度
B.用体积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
C.提升更重的物体
D.给定滑轮加润滑油
10.(2014.咸宁)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_______(快速/缓慢)上升.
(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
(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有关.11.(2014.呼和浩特)已知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2m小兵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400 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300 N,绳重不计,求:
(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
1.冰面对冰壶有摩擦阻力60 2.150 300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等于80减小4.A 5.C 6.A 7.B 8.D 9.A 10.(1)缓慢(2)78.4% (3)2.4 0.3 (4)物重(或钩码重) 11.(1)800 J (2)66.7% (3)100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