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3课时 认识秒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认识秒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秒的时间有多长,能够感知秒的存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懂得合理利用时间。

教学内容:1. 认识秒的概念,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学习秒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3.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秒的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难点:让学生感知秒的存在,理解秒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秒表、时钟、电子表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时钟或电子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间的存在。

2. 讲解:讲解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以及秒的表示方法。

3. 观察:让学生观察时钟或电子表,了解秒针的运动规律,学会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4. 实验:进行秒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存在,加深对秒的理解。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秒的认识和感悟,引导学生思考秒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认识秒2. 内容:秒的概念、秒的表示方法、秒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秒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秒的小游戏,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秒的概念和特点,提高了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秒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时间的宝贵,懂得合理利用时间。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后,要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秒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认识秒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认识秒

第3课时认识秒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让学生在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秒针走60个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得出秒和分之间的进率:1分=60秒教具准备:实物钟、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2、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发现了什么?(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发现秒针走一小格发出滴答)你知道滴答一下是多长时间?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秒的认识)二、思索探究:1(1)认识秒针每一个嘀嗒,你发现秒针走了多少路?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会1秒①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生:拍一下手。

(做动作)师:(跟着做)对,很好!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3)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

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师:飞机每秒约行250米,火车每秒约行55米,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认识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认识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认识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认识秒》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60秒,学会看秒针走1小格是1秒,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钟表的样子,但是对时间单位秒的概念还很模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时间单位秒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60秒。

2.学会看秒针走1小格是1秒。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秒的概念。

2.学会看秒针走1小格是1秒。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钟表模型,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秒表,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3.准备PPT,用于展示钟表图片和时间单位秒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谜语“会走没有脚,会跑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时间快与慢。

”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秒。

2.呈现(10分钟)(1)展示PPT,让学生观察钟表,引导学生说出钟表上有12个数字,分成12大格,每大格又分成了5小格。

(2)教师讲解秒针走1大格是5秒,走1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即1分钟。

3.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秒表,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秒针走1小格是1秒。

(2)学生相互讨论,总结1分钟=60秒。

4.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时间,如10秒、35秒等,让学生判断这些时间是多少分钟。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的时间可以用秒来计量,如跑步、跳绳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知道1分钟=60秒,学会看秒针走1小格是1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秒的认识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秒的认识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秒的认识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秒的概念,理解秒和其他时间单位的关系;2.通过练习能准确地使用秒作为时间单位,并能用秒来比较时间的长短。

二、教学重点:1.了解秒的概念和特点;2.学会使用秒作为时间单位。

三、教学难点:1.秒和其他时间单位间的转换;2.使用秒比较时间的长短。

四、教学准备:1.图示秒表;2.PPT;3.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概念认知1.首先通过问答形式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常见事件出发,引导其认识时间;2.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用什么单位来表达时间,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时间;3.最后,请学生上黑板写上答案,与学生讨论各时间单位的特点。

2. 秒的认识1.提供秒表同学们真实测量个人的反应速度,提高兴趣;2.在秒表上观察一秒的时间,让学生感受一下;3.在PPT上展示秒和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秒的大小和特点;4.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一秒钟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在倍速视频中找出一秒钟的片断,让学生通过体验加深对秒的认识。

3. 秒的使用1.通过播放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或者动画片,引导学生用秒表示时间长短,并比较两个事件的时间长短;2.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通过不同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使用秒来表示时间长短。

六、课后作业:1.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时间的变化,能够准确地感知一秒钟时间的长度;2.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应练习。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和参与,班级氛围积极热烈。

教师使用生活场景、倍速视频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体验更深入地认识秒的概念。

在训练中,逐渐提高学生比较时间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时间观念。

但学生在秒和其他时间单位间的转换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公开课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 认识秒》

(公开课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 认识秒》

第2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认识秒【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5和第14页“想想做做”第1~5题及“动手做”。

【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的关系。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秒针走60小格的同时分针走1小格,得出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分=60秒。

【教学难点】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操作、观察得出1分=60秒。

【教学准备】PPT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

猜谜:三兄弟,真奇怪,整天绕着圈圈转;哥哥慢,弟弟快,最后时间一个样。

(钟表)提问:谜语中的“三兄弟”指的是什么呀?(指针)谁能来指着说一说这三根指针的名字呢?(指名说一说)那么谜语中提到的“哥哥慢、弟弟快”,你们知道哪根针是哥哥,哪根针是弟弟吗?(指名说一说)2.揭示课题。

指出:我们知道钟面上通常有3根针,除了我们前面认识的时针和分针之外,还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这根针在钟面上是走得最快的一根针,我们把它叫做秒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秒”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感受“秒”的作用。

引导:关于秒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指名学生说一说)结合回答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秒是表示时间很短的单位的呢?出示PPT课件,体会秒的使用场合。

指名说说:通常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秒来计时?2.出示教材第13页例5。

师:看,小军在体育比赛中跑得最快,他跑完100米只花了多少时间?(16秒)说明:我们发现,计量很短的时间通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观察探究:秒针的走动还有什么特点?追问:你知道秒针每走一小格表示多长时间吗?3.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1)让我们跟着秒针一起来读秒好吗?(带领学生跟着秒针的转动用“滴答”声来读秒)(2)读出1秒:感觉怎么样?1秒钟能做什么?(体会1秒很短,可以眨一次眼、拍一下手、展露一个微笑,并带领学生体验) (3)读出5秒:5秒的时间能做什么?(写一个简单的汉字、做一次深呼吸、鼓一次掌等,并带领学生体验)(4)同桌合作。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秒》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秒》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秒》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秒》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秒的概念,掌握秒与其它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时间概念,对小时、分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单位,是计量较短时间的量。

2.让学生掌握秒与其它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秒的概念的建立,让学生理解秒是时间的单位,是计量较短时间的量。

2.秒与其它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活实例、实践活动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具。

2.学生分组,准备小组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秒的概念,如“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能够数到100秒,数到100秒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教具,向学生呈现秒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秒是时间的单位,是计量较短时间的量。

同时,向学生介绍秒与其它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计时活动,看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或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秒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如“时间大师”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时间,学生要迅速回答出相应秒数。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起床、刷牙、做作业等,让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认识秒-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认识秒-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认识秒-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秒”并掌握秒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各种小组活动和游戏的方式,积极参与探究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绘图和模拟的方式,探究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秒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2.了解秒与其他常用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3.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和游戏,加深对秒及时间单位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秒与其他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2.熟悉秒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时”、“分”和“秒”,激发学生探究时间单位的兴趣。

2.通过思维导图或者课件展示学习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客观阐述秒的概念
1.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秒”;
2.搭配形象的示范,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什么是秒及秒的具体特征。

3. 积极探索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1.向学生提供小组活动,让学生以秒为基础单位,通过多种换算方式,探究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2.在小组活动结束之后,老师梳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逐步形成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加深对秒及时间单位的认识
1.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让学生体验秒的刹那间,更深入理解与应用秒的概念;
2.进一步探究秒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秒来描述不同实际问题。

五、教学总结
1.通过本次探究,让学生更加了解什么是秒及秒的应用场景;
2.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掌握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掌握秒的概念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2单元-3 认识秒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2单元-3 认识秒

3认识秒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认识秒。

(教材第13页例5)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习惯,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情境图) 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回答:小朋友们正在进行100米赛跑。

跑得最快的小朋友跑100米只用了16秒。

教师:你们知道100米赛跑用什么时间单位计时吗?回答:秒!教师:对!“秒”是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

二、学习新课1.认识时间单位“秒”。

提问: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钟面,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回答:钟面上除了时针和分针外,还有一个更细的指针,这根指针最长,走得也最快。

教师指出:钟面上最细最长的指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感受1秒有多长。

(1)1秒能眨一下眼睛。

(2)1秒钟表滴答一声。

(3)1秒蜂鸟可以振翅55次。

……3.探究分、秒之间的关系。

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几小格?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指名汇报。

①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1小格。

②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

③发现1分=60秒。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给予鼓励。

板书:1分=60秒,1时=60分。

思考:你能说出电子钟上的时间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最下面的图)学生尝试读出时间,教师指名汇报。

板书:读作:8时30分34秒。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时”“分”“秒”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14页“想想做做”。

第1~4题:略第5题:小强跑得最快,小明跑得最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认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让学生在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秒针走60个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得出秒和分之间的进率:1分=60秒
教具准备:
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发现了什么?(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发现秒针走一小格发出滴答)你知道滴答一下是多长时间?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秒的认识)
二、思索探究:
1(1)认识秒针
每一个嘀嗒,你发现秒针走了多少路?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体会1秒
①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师: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

(做动作)
师:(跟着做)对,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
生:我写一个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
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3)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

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飞机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2认识几秒。

(1)秒针走一大格时间是多少呢?为什么呢?(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
同学们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你们,我写一个“秒“字的时候,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几个小格,就是几秒?
生: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个小格,就是5秒。

师: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
生:我写一个“针”字,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3走到4经过了5秒。

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几秒?
生:秒针从5走到8经过了15秒。

师:时间很珍贵,在 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

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3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

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秒,对他来说无比重要。

(2)同桌合作:
①做一次深呼吸用()秒
②跳绳20下用()秒
③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秒
3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秒针走一圈是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呢?(12个大格,60小格)是多少秒?(60秒)
为什么是60秒呢?(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60个小格有60个1秒,也就是60秒)
(2)现在看大屏幕,点课件仔细观察种面,秒针走60个小格,分针走几个小格,你发现了什么?
(秒针走60个小格,也就是一圈,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60秒)
1分和60秒之间是什么关系?怎么表示呢?板书:1分=60秒
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
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学生交流:1分=()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5.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6.认识计量“秒”的工具
师生共同介绍生活中测量秒的工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子表的跳动规律。

电子表显示8:15:59。

猜猜看,接下来电子表上会显示什么?为什么?电子表再显示8:59:59,接下来电子表会显示什么呢?
计算秒的工具还有秒表,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一般有这个设置。

三、反馈检测
1.“想想做做”第1、2、3题
(1)请同学们跟着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从1数到60,看谁用的时间最接近60秒。

(3)用30秒背乘法口诀,看能背多少句。

(教师计时,学生背。


2. “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完成填空。

3.“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表格,50米赛跑成绩。

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跑步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跑得快,用的时间就是最少的。

4.在()里添上时、分或秒
(1)夏天午睡大约1()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分钟()
(3)脉搏跳10次用了8()
(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5.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1分=( 60 )秒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