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8课《卖油翁》同步训练(鲁教版七年级上)
(word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卖油翁同步练习题语文版

第24课?卖油翁?一、课内阅读1.以下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去后乃至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但手熟尔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C.尔安敢轻吾射惟手熟尔..D.以钱覆其口以钱币乞之(1)..2.翻译以下句子。
无他,但手熟尔。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3.揣摩以下语句的表达效果。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4.陈康肃为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5.以下对于选文的表达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选文作者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选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动作,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以及有长处不能骄傲的道理。
C.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饱满:陈康肃仗着箭术高超而自负;卖油翁却是一个自命非凡,目空一切的老头儿。
D.选文故事里暗藏道理,通过对话推动情节的开展、展现人物的性格。
二、比拟阅读【甲】?卖油翁?【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那么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那么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6.解释以下加点的字。
尝射于家圃:_________.(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3)夫没者岂苟.然哉:___________ 见舟而畏之:______________(1).7.翻译以下句子。
(4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日与水居,那么十五而得其道。
(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8.甲文中表达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初中语文-卖油翁 同步练习1

卖油翁同步练习1[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熟能生巧。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解释有误的一项()。
A.自矜.(jīn),矜持,谦虚。
酌.油(zhuó),斟酒,这里指倒油。
B.家圃.(pǔ),园子。
文中指场地。
忿.然(fèn),气愤地。
C.颔.之(hàn),原意是下巴,这里是动词,点头沥.之(lì),注。
D.睨.之(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遣.之(qiǎn),打发。
2.辨析解释加点的词。
(1)以徐以.杓酌油沥之()(2)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3. 根据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写出一个含有这个加点字,且意义一致的成语。
(3分)(任选三题做答)(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中考题)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奔走相告①益.习其声(更加)→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③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凭借、倚仗)→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空闲)→4. 品味词语:选出每组中解释相同的项。
尔A尔安敢轻吾射。
B惟手熟尔。
C但手熟尔。
()和()以A以此自矜 B以我酌油知之 C以钱覆其口 D以杓酌油沥之()和()5.翻译句子。
(1)无他,但手熟尔。
(2)尔安敢轻吾射!(3)徐以杓酌油沥之(4)康肃笑而遣之。
6.填空。
(1)《卖油翁》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谥号__________,是我国宋朝著名文学家。
21教育网(2)陈尧咨轻视卖油翁的句子是__________表现陈尧咨气愤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本文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
(4)《卖油翁》塑造了A. 和B. 两个人物形象。
试简单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A.B.[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一)课内精读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2卖油翁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夸耀)B.尝射于家圃.(园子)C.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D.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判断下列各句翻译的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译文:(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译文: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 ()(3)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4.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但微颔之③尔安敢轻吾射④吾射不亦精乎⑤康肃笑而遣之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5.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成语)的道理。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康肃笑而遣之.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B.尝射于.家圃其剑自舟中坠于.水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去后乃.至D.睨之久而不去.太丘舍去.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尔安敢轻吾射!8.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的长处各是怎样的态度?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上海语文七年级(上)《卖油翁》练习及答案

二八《卖油翁》一、文学常识1《卖油翁》选自《______________》一书,作者_______,_______朝,字_______,号_______,晚号______________,他和唐朝_______、_______,宋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______________”。
代表作《______________》。
二、字词解释陈康肃公尧咨善.(_______)射,当.______________世无双,公.(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以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矜.(_______)。
尝.(_______)射于.(____)家圃有卖油翁释.(_______)担而.(_______)立,睨.(_____________________)之(________),久而(_______)不去.(_______)。
见其发矢.(____)十中八九,但.(______)微颔.(_______)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康肃问曰:“汝.(_____)亦.(_________)知.(_________)射乎?吾射(_______________)不亦精.(______)乎?”翁曰:“无他,但.(___)手熟尔.(_______________)。
”康肃忿然..(_______________)曰:“尔.(___)安.(_____)敢轻.(______)吾射!”翁曰:“以.(_________)我酌.(____________)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______)取一葫芦置于..(______)地,以.(___)钱覆其.(____________)口,徐.(_________)以.(___)杓酌油沥.(______)之,自.(___)钱孔入.(______),而.(______)钱不湿。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卖油翁》同步练习及答案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卖油翁》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第28课《卖油翁》同步训练1.给加粗字注音。
(1)咨()(2)自矜()(3)睨()(4)忿然()(5)酌油()(6)杓()2.下列各组词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找出来并在括号内订正。
A.遣送邀请假寐闲遐()B.盘盂懿德拾遗家浦()C.廉者惭色范晔复盖()D.排闼踌躇忌讳擦拭()3.解释加粗词。
A.公亦以此自矜()B.但微颔之()C.尔安敢轻吾射()D.(油)自钱孔人()E.惟手熟尔()F.笑而遣之()4.判断下列各句翻译的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5.《卖油翁》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谥号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
能力提高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公亦以此自矜(夸耀)B.尝射于家圃(菜园,指场地)C.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D.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2.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 ②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 3.下面句子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但微颔之③尔安敢轻吾射④我射不亦精乎⑤康肃笑而遣之 [ ]A.①②③ B.②④⑤C.②④③ D.①③④4.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
语文版七上语文《卖油翁》同步练习

卖油翁习题A 基础储备卷时间(30分钟)分值(50分)1、填空。
《卖油翁》作者,时期文学家,之一。
(6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2分)公亦以此自矜(自矜:)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担:)汝亦知射乎(知:)无他,惟手熟尔(惟:)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的正确意思是()(5分)A、见陈尧咨在射箭,微微点着头替他数靶数B、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只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头赞许他的射技C、见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不禁点头称赞D、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箭很准,点头示意4、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6分)A、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B、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C、去: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自: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5、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5分)A、睨之,久而不去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D、无他,但手熟尔6、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相照应的一句是()(6分)A、释担而立B、睨之C、久而不去D、但微颔之7、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5分)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8、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是()(5分)A、有本领不应自矜自傲。
B、教育他人应以身示范。
C、凡事只要熟,就能巧,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D、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B 综合提升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初中鲁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8课《卖油翁》欧阳修轶事

欧阳修轶事师友唱和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时事,迭相师友。
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
(《宋史·欧阳修列传》)力排险异之文知嘉祐二年贡举。
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
事毕,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
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宋史·欧阳修列传》)不掩宋祁文功欧阳公于修《唐书》,最后至局,专任《纪》《志》而已,《列传》则宋尚书祁所修。
朝廷以一书出两手,体不能一,遂令公详看《列传》,令删革为一体。
公虽受命,退而叹曰:“宋公于我为前辈,且人所见多不同,岂可悉如己意?”于是一无所易,及书成奏御,御史曰:“旧例修书,只列局内官高者一人姓名,公官高,宜书。
”公曰:“宋公于《列传》亦功深者,为日且久,岂可掩而夺其功乎?”于是《纪》《志》书公姓名,《列传》书宋公姓名。
宋公闻而喜曰:“自古文人不相让,而好相陵,此事前所未闻也。
”(《宋人轶事汇编》) 以文济民欧公撰石曼卿墓表,苏子美书,邵篆额。
山东诗僧祕演屡督欧俾速撰。
文方成,演置石于相蓝,砻讫白欧公,写石之日,为具召馆阁诸公。
观子美书毕,演大喜曰:“吾死足矣。
”饮散,欧、苏属演曰:“镌讫且未得打。
”竟以辞翰之妙,演不能却。
欧公于定力院见之,问寺僧,僧曰:“半千买得。
”欧怒,回诟演曰:“吾之文乃与庸人半千鬻之!”演徐语欧曰:“学士已多他三百八十三矣。
”欧愈怒曰:“是何言?”演曰:“公岂不记省元时,庸人竟摹新赋,叫于通衢,复更名呼曰:两文来买欧阳某省元赋。
今一碑五百,价已多矣。
”欧因解颐,徐又语欧曰:“吾友曼卿不幸早世,因欲得君之文,张其名,与日星相磨。
而又穷民售之,颇济其乏,又非利乎?”公笑而不语。
(《宋人轶事汇编》)用字精致韩魏公在相为昼锦堂,欧公记之“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
”韩公得之爱赏。
后数日,欧复遣介,别以本至,曰:“前有未是,可换此本。
鲁教版七上语文卖油翁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卖油翁》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
1.填空。
《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
唐宋_______之一。
2.给下列汉字注音。
自矜()家圃()睨()忿然()酌油()颔()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但.微颔之()(3)无他,但手熟尔.()(4)尔安.敢轻吾射()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手?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2、从全文看,写了两个人物,其实写完全是为了写。
3、划线的两句从语气和表达效果分别是和。
这两句话自然引出卖油翁“”的结论和的行动。
4、解释指定的词语:而:而钱不湿()笑而遣之()释担而立()射: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尔安敢轻吾射()尔: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5.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6.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7.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8.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参考答案一、1.欧阳修,散文,八大家;2.j9n、p(、n@、f8n、zhu$、h4n;3.(1)放;(2)只、不过;点头;(3)罢了;(4)怎么;4.“熟能生巧”。
二、1、写卖油翁和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的高超技艺,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
2、陈尧咨;卖油翁3、疑问;反问;“但手熟尔”;酌油献技4、而:转折;修饰;顺承射:射箭;射箭的技术尔:同“耳”,罢了;代词,你5、“尔安敢轻吾射”;6、“手熟”;7、“以我酌油知之”;8、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课《卖油翁》同步训练
1.给加粗字注音。
(1)咨()
(2)自矜()
(3)睨()
(4)忿然()
(5)酌油()
(6)杓()
2.下列各组词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找出来并在括号内订正。
A.遣送邀请假寐闲遐()
B.盘盂懿德拾遗家浦()
C.廉者惭色范晔复盖()
D.排闼踌躇忌讳擦拭()
3.解释加粗词。
A.公亦以此自矜()
B.但微颔之()
C.尔安敢轻吾射()
D.(油)自钱孔人()
E.惟手熟尔()
F.笑而遣之()
4.判断下列各句翻译的正误。
对的打“×”,错的打“×”。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看见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尚不算出色吗?
()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D.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芦。
()
5.《卖油翁》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谥号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
能力提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睨
</PGN0226A.TXT/PGN>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B.尝射于家圃(菜园,指场地)
C.释担而立睨之(瞪眼睛)
D.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 ②无他,但手熟尔________
3.下面句子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
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但微颔之③尔安敢轻吾射④我射不亦精乎⑤康肃笑而遣之
[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④③ D.①③④
4.写出两句勤奋成才的名言警句。
________
延伸拓展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①其足,而置之其坐②。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③。
”反④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选自《韩非子》
1.解释下列的词。
①度________ ②坐________
③度________ ④反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而忘操之
D.反归取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
4.“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_的人。
参考答案
(一)知识掌握
1.(1)z9(2)j9n(3)n@(4)f8n(5)zhu$(6)sh2o
2.A.通—暇 B.浦—圃 C.复—覆 D.试—拭
3.A.夸耀 B.点头 C.怎么 D.从 E.罢了 F.打发
4.A.× B.√ C.√ D.×
5.略
(二)能力提高
1.C
2.(1)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2)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3.D
4.略
(三)延伸拓展
1.(1)动词,量(2)同“座”,座位(3)名词,尺码(4)同“返”,回家2.B(提示:A、C.D项“之”均为代词,代“尺码”,B项为动词,“到”)3.(1)为什么不用脚来试鞋呢?(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要相信自己的脚呀!4.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