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 推敲
七级语文上册第29课《推敲》课件鲁教(通用)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5月2021/5/122021/5/12p2u0ru2s1. N/5u/ll1a2ia5c/u1lis2/te2m0p2o1r felis ut cursus.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22021/5/12May 12, 2021
下
载
观
看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5/122021/5/122021/5/125/12/2021 7:28:13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021/5/122021/5/122021/5/12May-2112-May-21
•
MOMODA POWERPOINT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5/122021/5/122021/5/12Wednesday, May 12,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22021/5/122021/5/122021/5/12
专家告诉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 一起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没有官阶的人
翻译句子并解释单个词的意思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 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韩立马良久 遂与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推敲
胡仔
初读感知 文意梳理 人物分析 练习运用 拓展延伸
初读感知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
去考进士
想到
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
【最新精选】鲁教初中语文七上《29推敲》PPT课件 (2).ppt

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 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 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有 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 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 些。
●后来,人们就把(写诗和 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推敲方法:
(1)能否为表情达意服务; (2)联系语境判断用词是否准确; (3)用朗读来判断用词是否准
贾岛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 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 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如痴如醉)
● ____和贾岛一起商量,认为还是用“___”字好。
僧推月下门 僧敲月下门
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 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 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有 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 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 些。
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 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 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有 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 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 些。
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 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 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有 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 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 些。
名句欣赏
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闹)。《玉楼春》
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谒金门》
到、过、入、满、绿 ●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
我来推敲推敲:
●集市上人山人海,各
种商品琳琅满目。这时,街
道一旁有人正拿着标价牌在
说:“六元一件,十元两
同
件!” ●老爷爷跌倒了,他艰
步 难地移动着身体。这时,陈
练 老师看见了,走下楼梯,来
习
到老爷爷身旁,把老爷爷轻 轻地拉了起来。
推敲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推敲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摸索的进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揣摩,反复推敲。
这一个词来自于诗人贾岛和韩愈的一个典故。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推敲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推敲》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知道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会用“即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知道“推敲”的含义。
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知道“推敲”的含义。
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推”学生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做做敲的动作。
这两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以后表示什么意思呢?2、今天我们学习(板书11)11推敲。
指名朗诵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一遍。
2、各小组各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有的话等他读完后让他纠正。
3、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齐读第一段。
四、讲读第二段。
1、讲读第二自然段。
a、指读第二自然段。
b、说说知道了什么。
体会“摸”的意思。
c、看P57图知道“明亮”。
d、指导朗诵。
e、小结板书:深夜访友,留诗相赠。
2、讲读第三自然段。
a、知道“吟哦”、“妥当”。
b、自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看P55图,自己做做贾岛的样子。
c、指导朗诵。
d、小结板书:反复吟哦,推敲进城。
3、讲读第四~六自然段。
a、指读第四自然段。
说说课文中为何用了竟然?b、摸索贾岛为何不像其他的人一样避让?练习用“由于……所以……”说说。
c、分角色朗诵第五、六自然段。
d、小结板书:冲撞仪仗,要求宽恕。
4、讲读第七自然段。
a、你认为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为何?b、指读第七自然段。
听听韩愈的意见。
c、小结板书:韩愈决定,敲字更妙。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鲁教初中语文七上《推敲》 (二)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
2.理解短文内容,了解“推敲”这一典故的由来,体味“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3. 学习通过动作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的方法。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胡仔,北宋文学家。
自号苕溪渔隐,著《苕溪渔隐丛话》共100 卷。
清代收入《四库全书》。
人物资料韩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
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
唐宪宗时,曾经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于穆宗时,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字浪仙,亦作阆仙。
唐朝著名诗人,早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还俗,他做诗的态度很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一、初读文章1.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吟哦( ) 并辔而归( ) 苕溪( )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2)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二、疏通文意1.参照注释或者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词义。
(1)始欲着“推”字。
(2)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3)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4)摆布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5)遂并辔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3)摆布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4)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3.再读文章,了解故事情节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三、深入探索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僧敲月下门”一句,韩愈说“作敲字佳”。
这样说有什么根据?你认为哪个更好?理由是什么?2.本文通过什么方法刻划人物(贾岛与韩愈)?3.短文意在表现贾岛怎样的精神和态度?请用杜甫的一句诗来评价贾岛的这一做法。
4.运用炼字的方法,说说下面的诗句能不能用括号里的诗句代替。
(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29课《推敲》教案(鲁教版初一上)

第29课《推敲》教案(鲁教版初一上)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通过,明白得〝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咨询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通过,明白得〝推敲〞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直截了当导入:1、今天我们连续学习«推敲»。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读读、演演那个故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那个故事的?〔第2-7自然段〕二、细读第2-7自然段1、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那个字犹疑不决,不知不觉〔〕。
〔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依旧用〔〕好,理由有三:一:〔〕二:〔〕三:〔〕2、回答题〔1〕〔1〕指名回答。
〔2〕出示插图,讲讲图意。
文中哪句话描写了图上的内容。
〔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
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全诗,读一读。
〔4〕小结:深夜访友不曾遇,以诗赠友友谊深。
这是故事的发生。
3、回答题〔2〕〔1〕指名回答。
犹疑什么?〔2〕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贾岛。
〔3〕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指名读句子。
〔4〕演一演。
指导:贾岛会讲些什么话?做些什么动作?指名当导演,当贾岛,当群众。
演后评议。
〔5〕小结板书:贾岛反复斟酌〝推敲〝二字。
这是故事的进展。
4、回答题〔3〕〔1〕指名回答。
〔2〕介绍韩愈:唐朝闻名的大诗人。
〔3〕出示课文,小组分角色朗读。
〔4〕小结:韩愈〝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醉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知不觉间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要求宽恕。
故事进入了高潮。
〔5〕演一演指导:韩愈讲什么?如何讲?贾岛讲什么?如何讲?演后评议。
〔6〕同学们,韩大人正在摸索呢,那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用哪个字好?5、回答题〔4〕〔1〕指名回答。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初一上册)语文《推敲》PPT课件4(鲁教版)

·
sù zhuó suì é lì zhào
岛﹨初﹨赴举京师 遂﹨于驴上﹨吟哦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岛初赴举京师 参加科举考试 用 始欲着“推”字 吟咏诵读 遂于驴上吟哦 代理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2、翻译下列句子。 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演读课文,要求: 1、声音洪亮,朗读准确, 2、适当加入手势、表情, 可略带夸张。
请同学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从贾岛、韩愈两个角度任选其一 复述故事。
本文中“僧敲月下门”一句, 韩愈说“作敲字佳矣”,“推” 和“敲”两字,你认为哪个更 好?理由是什么?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任选一个话题探讨交流。 话题一:评价贾岛 (提示:本文意在表现贾岛 怎样的精神?) 话题二:评价韩愈 (提示:可从性格、对待 人才的态度等多角度评价。)
贾岛(779~843),唐代著 名的苦吟诗人,汉族,字浪仙, 河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 本,自号“碣石山人”。
韩愈(768~824),字 退之,汉族,河南人,世称 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 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 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 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你还知道哪些和“推敲” 相类似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推 敲
轻风(Leabharlann )细柳,淡月()梅花。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任务: 1、读,通文意
2、评,析人物 3、悟,学精神
鸟宿池边树 · 始欲着“推” · 字 遂于驴上吟哦
·
·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 pèi 遂并辔而归
·
一两 吟句 双三 泪年 流得 。,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鲁教初中语文七上《推敲》PPT课件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骑着毛 驴,一边吟哦,一 边做着敲门、推门 的动作,不知不觉 进了长安城。
• 韩愈
问:“你为何冲撞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自学指导(二)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 中找出具体句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 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 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我的仪仗队?”
• 贾岛 回答道:“我正在斟 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 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练说贾岛对韩愈说的其他话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9课推敲课件鲁教版五四制1精品ppt课件

皎洁
1、形容月光明亮而洁白。
即兴
2、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
妥帖
3、恰当,十分合适。
簇拥
4、许多人)紧紧围着。
宽恕
5、请求原谅。
斟酌
6、考虑事情、文字是否可行或者适当。
7、吟咏、有节奏地朗读诗文
吟哦
我来推敲推敲:
●集市上人山人海,各种商品琳琅满 目。这时,街道一旁有人正拿着标价牌 在说:“六元一件,十元两件!”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 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
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
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从贾岛的“所想”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想起”“觉得”“或许”写出了贾岛的专心致志,反复推敲。 “不够妥帖”、“更恰当些”可见贾岛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追求 准确、传神、完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 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 进了长安城。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 凝的家。
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 演示); 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 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 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第三自然段,想想这一自 然段主要讲什么?
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 的字眼儿。
听了韩愈的解释,大家有没有想起 前文哪句话?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 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 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吟安一个字 , 捻断数茎须 。
——卢延让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
“炼字”就是在写作时斟酌字词,使语 言简洁优美. 1、本文中“僧敲月下门”一句,韩愈说 “作‘敲’字佳”。这样说有什么根据?你 同意韩愈的说法吗? 2、运用炼字的方法,说一说下面诗句里 的红体字能不能用括号里的字代替。 春风又绿江南岸(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忽、竟)
让我来 “推敲”
从你的日记中,选 出一篇文章,运用炼字 的方法修改,并说一说 修改的理由。
再 会
山东济宁师专附中分校 曹庆宪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
两 句 三 年 得, 一 吟 双 泪 流。 知 音 如 不 赏, 归 卧 故 山 秋。 ——贾岛
推
敲
胡 仔
1.岛初赴举京师 比一比,看 谁掌握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始欲着“推”字
3.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4.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读课文
创造性的复述或表演故事 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