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精品】 江苏中考生物复习:探索生命(2份) 最新优秀公开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 江苏中考生物复习:探索生命(2份) 苏教版精品课件

(5)粗调节:调节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显微镜的一侧注 视 22 __物__镜___的下降,将物镜与载玻片靠近。注意不要压碎盖 玻片。通过目镜观察,再微微向上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 清物像为止。
(6)细调节:细微调节 23 细__准__焦__螺__旋___,使看到的物像更 加清晰。 【特别提醒】 (1)目镜和物镜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2)显微镜上污点位置的判断方法:污点可能在目镜、物 镜或载玻片上,依次移动或转动这三个部位,移动或转动 哪个部位时污点随之移动,就说明污点在哪个部位上。
3.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 滴管、药匙等。
注意:使用器具时,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清理 工作。 4.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详见实验突破。
(6)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物像、视野的比较 物像大小 物像数量 视野明暗 视野范围
低倍镜
小
⑯_多___
明 ⑰__大____
高倍镜
大
⑱_少___
暗
⑲__小___
抢分必练
下列镜头中,哪个目镜与物镜的组合能使显微镜 视野中观察到的范围最大?
选择5×和4×。
2. 显微镜的使用(七上P22) (1)选择目镜:一般先选取放大倍数较 20__小___的目镜。
常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1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 (2017泰州)如图所示显微镜的镜头中,表示高倍目镜 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1题图
2. (2016沈阳)显微镜中,可以较大范围升降镜筒的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 探索生命 复习课件

(4)为什么玻璃瓶要用开水煮过、棉花团要无菌的? __排__除__因__非__实__验__因__素__的__存__在__而__影__响__、__干__扰__实__验__结__果___ (5)实验中小枫控制的变量是___空__气__中__的__细__菌_____。 (6)小枫得出的结论是 _肉__汤__变__质__是__由__空__气__中__细__菌__引__起__的________。
[速记] 显微镜结构原理歌诀: 显微镜结构要牢记,镜座镜柱和镜臂; 载物台、遮光器,准焦螺旋分粗细; 目物镜头和镜筒,反光镜和转换器; 目物相乘倍数见,倍高物大数少暗。 [点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注意] 显微镜下的像是倒像,上下左右旋转了 180度,如:b→q。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与实际方 向相反,如果向左移动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物 体向右移动。
4.得出结论: 分析__证__据____,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实验的现象。 [注意] 活动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专项突破
意识到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 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说明显微镜的基本 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例1 [2013·枣庄] 下表是显微镜使用中的目的 及对应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C )
解 析 (1)提出问题: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 菌引起的吗?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 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2)提出问题后,根 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 假设: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3)将肉 汤煮沸是为了杀死肉汤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晾冷 后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会落在肉汤里。(4)一个探 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 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 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全版】生物:第节探索生命的方法精品课件(苏教版七年级上)推荐PPT

当蚯蚓在玻璃板上时,只见它的身体在收 缩、变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这是因为玻璃 的表面光滑,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实验说明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并与刚毛配合而进行运动。
科学探究的要素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往往可
从简单的操作入手——取样调查,它是一种探究方法。科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
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 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 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包括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 及收集证据等)方面。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科学探究常常要 进行对照实验。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
得分出析结现论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生(蚯对(背是途(是途生蚯是途生途(生分对蚯生蚯 当蚯实对蚯它用 当(活3蚓生3景验径3验径活蚓验径活径3活析一蚓活蚓蚯蚓验生蚓的手蚯3) ) ) ) )和 在 活 知 证 。 证 。 和 依 证 。 和 。 和 现 些 在 和 在蚓 在 是 活 依 身 指蚓实实实实实生什和识假假生靠假生生象复什生什 在什验和靠体在 在验验验验验产么生:设设产肌设产产、杂么产么 玻么证生肌由蚯 玻:::::中样产蚯的的中肉的中中处现样中样 璃样假产肉许蚓 璃分分分分分有的中蚓基基有和基有有理象的有的 板的设中和多的 板工工工工工很物发生本本很刚本很很数的物很物 上物的发刚体体 上合合合合合多体现活多毛多多据研体多体 时体基现毛节表 时作作作作作令表的在令运令令,究表令表 ,表本的运构来 ,,,,,,人面令潮人动人人得面人面只面途令动成回只,往进进进进进迷爬人湿迷。迷迷出爬迷爬 见爬径人。,抚 见往行行行行行惑得迷、惑惑惑结得惑得 它得,迷体摸 它可实实实实实不快惑疏不不不论快不快 的快包惑表, 的从验验验验验解不松解解解。解? 身括不湿感 身简,,,,,的解、的的的的体制解润知 体单搜搜搜搜搜问的富问问问问在定的并刚 在的集集集集集题现含题题题题收计现且毛 收操实实实实实象有缩划象有的 缩,,,,,作善善善善善验验验验验提机、、提许存 、入于于于于于证证证证证出物变实出多在 变手发发发发发据据据据据问的粗施问粗。 粗现现现现—现。。。。。题土和计题糙和问问问问—问。壤变划。的变题题题题取题中细(刚细、、、、样、。,包毛,提提提提调提却括。却出出出出查出不实不问问问问,问能验能题题题题它题前、前,,,,是,进观进是是是是一是,察,进进进进种进这、这行行行行探行是调是科科科科究科因查因学学学学方学为及为探探探探法探玻收玻究究究究。究璃集璃的的的的的的证的第第第第第表据表一一一一一面等面步步步步步光)光。。。。。滑 方 滑,面,刚。刚毛毛无无法法支支撑撑和和固固定定身身体体。。
实验说明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并与刚毛配合而进行运动。
科学探究的要素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往往可
从简单的操作入手——取样调查,它是一种探究方法。科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
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令人迷惑不解 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 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包括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包括实验、观察、调查 及收集证据等)方面。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科学探究常常要 进行对照实验。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
得分出析结现论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生(蚯对(背是途(是途生蚯是途生途(生分对蚯生蚯 当蚯实对蚯它用 当(活3蚓生3景验径3验径活蚓验径活径3活析一蚓活蚓蚯蚓验生蚓的手蚯3) ) ) ) )和 在 活 知 证 。 证 。 和 依 证 。 和 。 和 现 些 在 和 在蚓 在 是 活 依 身 指蚓实实实实实生什和识假假生靠假生生象复什生什 在什验和靠体在 在验验验验验产么生:设设产肌设产产、杂么产么 玻么证生肌由蚯 玻:::::中样产蚯的的中肉的中中处现样中样 璃样假产肉许蚓 璃分分分分分有的中蚓基基有和基有有理象的有的 板的设中和多的 板工工工工工很物发生本本很刚本很很数的物很物 上物的发刚体体 上合合合合合多体现活多毛多多据研体多体 时体基现毛节表 时作作作作作令表的在令运令令,究表令表 ,表本的运构来 ,,,,,,人面令潮人动人人得面人面只面途令动成回只,往进进进进进迷爬人湿迷。迷迷出爬迷爬 见爬径人。,抚 见往行行行行行惑得迷、惑惑惑结得惑得 它得,迷体摸 它可实实实实实不快惑疏不不不论快不快 的快包惑表, 的从验验验验验解不松解解解。解? 身括不湿感 身简,,,,,的解、的的的的体制解润知 体单搜搜搜搜搜问的富问问问问在定的并刚 在的集集集集集题现含题题题题收计现且毛 收操实实实实实象有缩划象有的 缩,,,,,作善善善善善验验验验验提机、、提许存 、入于于于于于证证证证证出物变实出多在 变手发发发发发据据据据据问的粗施问粗。 粗现现现现—现。。。。。题土和计题糙和问问问问—问。壤变划。的变题题题题取题中细(刚细、、、、样、。,包毛,提提提提调提却括。却出出出出查出不实不问问问问,问能验能题题题题它题前、前,,,,是,进观进是是是是一是,察,进进进进种进这、这行行行行探行是调是科科科科究科因查因学学学学方学为及为探探探探法探玻收玻究究究究。究璃集璃的的的的的的证的第第第第第表据表一一一一一面等面步步步步步光)光。。。。。滑 方 滑,面,刚。刚毛毛无无法法支支撑撑和和固固定定身身体体。。
江苏中考生物复习:探索生命ppt(2份)

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讲探索生命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 1 探索生命的器具 1. 认识显微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观察
精细调节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射光线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识图要点】 (1)目镜和物镜 目镜 名称 ⑨___________
示意图 40× 特点 倍数 10×
光线强时,视野过亮, 用
平面镜 小光圈
→调节至适宜亮度
凹面镜 光线弱时,视野较暗, 用 大光圈 →调节至适宜亮度
光圈 (4)光线穿过的路径:反光镜→⑬______→ 通光孔→载玻 片→⑭ ______→目镜。 物镜 倒立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⑮_______ 的、放大的虚像。即上下左右都相反,如:士→干,q→b。
命题点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应用 8. (2015沈阳)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观察玻 片标本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 )
A. 400倍
B. 100倍
C. 50倍
D. 4倍
9. (2017永州)用同一目镜与下列哪一物镜组合, 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 A. 4× B. 10× C. 40× D. 100×
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 )
A. d B. p C. b D. q
12. (2017长沙)小花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 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朝哪方移动( A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13. (2017泰州)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 中的叶绿体正围绕某一区域顺时针运动。在装片中,细胞
10. (2017白银)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讲探索生命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 1 探索生命的器具 1. 认识显微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观察
精细调节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射光线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识图要点】 (1)目镜和物镜 目镜 名称 ⑨___________
示意图 40× 特点 倍数 10×
光线强时,视野过亮, 用
平面镜 小光圈
→调节至适宜亮度
凹面镜 光线弱时,视野较暗, 用 大光圈 →调节至适宜亮度
光圈 (4)光线穿过的路径:反光镜→⑬______→ 通光孔→载玻 片→⑭ ______→目镜。 物镜 倒立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⑮_______ 的、放大的虚像。即上下左右都相反,如:士→干,q→b。
命题点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应用 8. (2015沈阳)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观察玻 片标本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 )
A. 400倍
B. 100倍
C. 50倍
D. 4倍
9. (2017永州)用同一目镜与下列哪一物镜组合, 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 A. 4× B. 10× C. 40× D. 100×
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 )
A. d B. p C. b D. q
12. (2017长沙)小花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 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朝哪方移动( A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13. (2017泰州)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 中的叶绿体正围绕某一区域顺时针运动。在装片中,细胞
10. (2017白银)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共16张PPT)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实验 作出假设后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④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2.)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①提出问题 ①提问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因此必须要具体且详
②作出假设 细
③实验 ④得出结论
②地③照在作在组已 出 进 和有假行实知设实验识验组和时时生,,活其我经变们验量需的不要基是控础唯制上一变,的量科,,学在这、设样合置的理对实
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 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 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丙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 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查取样法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 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验方法我们称为控制变量法 ④⑤
得出结论时,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
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性,使结论科学、
准确,当科学探究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
我们应多次重复实验,并大胆地对原有知识进行
修正
(3.)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P8探究主 题为例,自己设计出一套完成的探究方案。除了实 验探究法外,还有哪些探索生命的方法?
D、③①②④⑤
(2.)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①提出问题 ①提问是科学探究的开始,因此必须要具体且详
②作出假设 细
③实验 ④得出结论
②地③照在作在组已 出 进 和有假行实知设实验识验组和时时生,,活其我经变们验量需的不要基是控础唯制上一变,的量科,,学在这、设样合置的理对实
甲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 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乙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 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丙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 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查取样法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 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验方法我们称为控制变量法 ④⑤
得出结论时,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
并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性,使结论科学、
准确,当科学探究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
我们应多次重复实验,并大胆地对原有知识进行
修正
(3.)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P8探究主 题为例,自己设计出一套完成的探究方案。除了实 验探究法外,还有哪些探索生命的方法?
D、③①②④⑤
江苏中考生物复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ppt(2份) 苏教版

b.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古代爬 鸟类 行类→ 原始⑫_______ 原始哺乳类
(3)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蕨类植物
被子植物
考点 3 生物进化的学说 1.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主要著作《物种起源》一书 自然选择 学说。 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①___________
2. 自然选择 生存 (1)概念:指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②___ , 生物进化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不适者被③______ 淘汰 的过程。④_________ (2)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 变异、适者生存。
A. 新陈代谢的结果
B. 过度繁殖的结果
C. 人工选择的结果 D. 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11题图
12. (2016常德)如图为一块马铃薯害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 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第12题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两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 始使用的1~3年效果______ 显著 。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 剂效果越来越____ 弱 。 (2)在上述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个体一般产生了微小
(3)直立人阶段: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最早
使用②_____ 火 ,并开始狩猎。能奔跑、能按自己的愿望制 造石器、具有语言能力。
工具 ,如 (4)智人阶段:穿兽皮衣,并能使用简单的③______ 长矛和标枪捕猎。科学家普遍认为,智人最终进化为④ 现代人类 。 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人类进化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是脑容量的增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 1 生命的诞生
探索生命的方法 教学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视察、实验、 调查等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是得出 结论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 合作。
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科学探究的 结果与原有的知识产生矛盾时,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得出结论: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蛆不是由腐烂的 肉变出来的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对生活和生产中发现的令人迷惑不解 的现象提出问题。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实验 得出结论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丙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 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丁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C )
A.甲 B.乙 C.丙 D.丁
讨论实验方案
想一想:应该怎样实施呢?
1.取两只大小一样的碗 2.分别放入两块大小相同的肉 3.将一只碗上盖上纱布,另一只碗不盖纱布 4.将这两个碗放在同一得地方(温度相同) 5.过一段时间视察
实施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结果
用纱布覆盖的碗中, 肉腐烂了,但没有蛆 ;而没有用纱布覆盖 的碗中肉腐烂了,还 生有蛆。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 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 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 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设计实验方案时应考虑的问题
初中生物 探索生命的奥秘 苏教版精品课件

我试探着问他:“我要到很远的地方念书了,你怎么办呢?”
“有多远?是不是有毛主席那么远?”他瞪大眼睛,脸上有我看不出来的表情。我局促地点了下头。他竟然很高兴:“闺女能到毛主席那里去了,不简单,我,我在家里等你回来。”表情甚是雀跃。我不想把话题往深里引了,怕他难受,说:“你要干活呢。”他说:“好,干活。”
D、③⑥④⑤②①
二、显微镜相关知识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操作 ①目镜:观察 ②转换器:转换镜头 ③物镜:观察 ④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⑤反光镜:反射光线 ⑥镜座:支持 ⑦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 ⑧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 ⑨镜臂:连接
Copyright© XWFLS T.L.L
鼠妇的数量最好是( )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或十只以上
(3)这组同学的第10次数据中,在明亮处的
鼠妇是 1 只,在阴暗处的鼠妇是 9 只。
(4)分析本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鼠妇 适于生活在 阴暗 的.环境中。 (5)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这样处 理: 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与规律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物像结构越清晰;放 大倍数越低,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物像越小。 (2)视野中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倒立关系。移动玻片时,玻 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白亮的视野后,将 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向上或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 像, 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可将物像调得更清晰。 (4)显微镜观察材料应该是薄而透明的
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有多远?是不是有毛主席那么远?”他瞪大眼睛,脸上有我看不出来的表情。我局促地点了下头。他竟然很高兴:“闺女能到毛主席那里去了,不简单,我,我在家里等你回来。”表情甚是雀跃。我不想把话题往深里引了,怕他难受,说:“你要干活呢。”他说:“好,干活。”
D、③⑥④⑤②①
二、显微镜相关知识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操作 ①目镜:观察 ②转换器:转换镜头 ③物镜:观察 ④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⑤反光镜:反射光线 ⑥镜座:支持 ⑦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 ⑧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 ⑨镜臂:连接
Copyright© XWFLS T.L.L
鼠妇的数量最好是( )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或十只以上
(3)这组同学的第10次数据中,在明亮处的
鼠妇是 1 只,在阴暗处的鼠妇是 9 只。
(4)分析本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鼠妇 适于生活在 阴暗 的.环境中。 (5)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这样处 理: 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与规律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高,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物像结构越清晰;放 大倍数越低,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物像越小。 (2)视野中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倒立关系。移动玻片时,玻 片移动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白亮的视野后,将 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向上或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 像, 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可将物像调得更清晰。 (4)显微镜观察材料应该是薄而透明的
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使用 (2)选择物镜:通过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 显微镜 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 (3)对光: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 目镜中可以看见 21__白__亮__的__视__野___。
注意: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4)放置标本:将临时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并用 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使标本上的图像位于载物台上通 光孔的中央。
示意图
特点 倍数
40× 10×
40× 20×
无螺纹,镜头长度与 有螺纹,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成反比
成正比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抢分必练
有一台显微镜目镜标识10×,物镜标识45×,则它的 放大倍数是多少?
450
(2)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高度。粗准焦 螺旋升降的幅度大,属于一般调节,常用于快速找到物像; 细准焦螺旋升降的幅度小,属于精细调节,能使观察到的物 像更加清晰。 (3)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弱。 a.遮光器:可以调节光圈的大小(即视野中光线的强弱), 光圈越大,光线越⑪_强____,光圈越小,光线越⑫_弱_____。 b.反光镜:有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
像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此时应调节( B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反光镜
D. 转换器
命题点 2 显微镜的使用
4. (2014常德)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当调节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B )
A. 目镜
B. 物镜
C. 粗准焦螺旋
D. 玻片标本
5. (2016永州)显微镜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 ) A. dbca B. cbad C. dbac D. cdab
考点 2 探索生命的方法 1. 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 ① 作__出__假__设__ 实验 得 出结论 表达交流。 2. 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查 法)、比较法、推理法、实验法(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 验)、测量法等。 (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 镜、显微镜等仪器。观察法主要应用于观察动植物的外形、 研究动物的行为等,如要了解桃花的结构时采用观察法。
当初说着各种承诺、各种誓言,我也相信了你就是我的小确幸。也是你让我相信了这世间还有美好,可最终你还是离我而去,终究你我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我们错过了,我曾幻想过天长地久;我也曾幻想过和你手牵手走在黄昏的路上。可终究你走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我以为守着回忆你就可以回来,可是我错了,我,终究没等来你的转身,我终究知道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回不来了。我也终于决定放下了……
3. 科学探究方法的尝试(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 得快)。(七上P29) (1)提出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蚯蚓在硬纸板的表面爬得快。 (3)实验:将同一条蚯蚓分别放在相同长度的硬纸板和 玻璃板上爬行,记录爬行时间,多重复几次,求出平均值 进行比较。
(4)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蚯蚓在硬纸板 的表面爬得快。 (5)表达交流:蚯蚓身体由许多的体节构成,体表湿润 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并与刚毛配 合进行运动,在相对摩擦系数大的物体表面,刚毛能固 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硬纸板上比在玻璃板上爬得 快。 【特别提醒】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设不符,应该 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常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1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 (2017泰州)如图所示显微镜的镜头中,表示高倍目镜 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1题图
2. (2016沈阳)显微镜中,可以较大范围升降镜筒的
结构是( A )
A. 粗准焦螺旋
B. 转换器
C. 细准焦螺旋
D. 反光镜
3. (2015常德)使用显微镜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看到物
温馨提示:点击完成练习册word习题
不得不说时间真的是这个世间最好的跨度,一些承诺,一段誓言,终究败给了时间,回忆再美好也经不住流年。有些人错过了终究得放下……。 在过往中,总有一个人,曾经是你的满心欢喜,现在却成了你的闭口不提。他闯进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感动和美好,却又在某一时刻,猝不及防的从我们身边抽离,留下了一地的回忆。
你的承诺和誓言总归太遥远,你总归太缥缈。当我不在是你生命中的独一无二,我宁愿离去,也不愿在一份残缺的爱里苦苦挣扎。 你总归是我命中未了的缘和劫,我们也终究错过了!如果上天能够重新来过,我会绕过那个和你认识的地方,遇见你也许就是没有结果,可我也能释怀了。 我不能抱着那些回忆来折磨自己,我也不想就这样颓废的麻木的去过每一天了。你给的一切在回忆的沼泽里只会让我放不下,你走后在每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里我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你,我会盯着你送的东西久久的发呆,也会因为看到某个熟悉的背影,而伤心落泪。
8. (2015沈阳)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观察玻 片标本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 )
A. 400倍 B. 100倍 C. 50倍 D. 4倍 9. (2017永州)用同一目镜与下列哪一物镜组合,
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 A. 4× B. 10× C. 40× D. 100×
10. (2017白银)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 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 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D) 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5×,物镜10× C. 目镜16×,物镜10× D. 目镜16×,物镜40×
第6题图
7. (2017宜宾)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 工具。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 确的是( B ) A. 取镜时一只手握住镜筒从镜箱中取出 B. 对光时选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看着目镜 D. 擦拭目镜和物镜时用的是餐巾纸
命题点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应用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讲 探索生命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 1 探索生命的器具
1. 认识显微镜
粗准焦螺旋 精细调节
目镜
转换器 观察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射光线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识图要点】
(1)目镜和物镜
名称
⑨_目__镜________
⑩__物__镜_______
(6)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物像、视野的比较 物像大小 物像数量 视野明暗 视野范围
低倍镜
小
⑯_多___
明 ⑰__大____
高倍镜
大
⑱_少___
暗
⑲__小___
抢分必练
下列镜头中,哪个目镜与物镜的组合能使显微镜 视野中观察到的范围最大?
选择5×和4×。
2. 显微镜的使用(七上P22) (1)选择目镜:一般先选取放大倍数较 20__小___的目镜。
光线强时,视野过亮,用 平面镜 →调节至适宜亮度 小光圈
光线弱时,视野较暗, 用
凹面镜 大光圈
→调节至适宜亮度
(4)光线穿过的路径:反光镜→⑬_光__圈___→通光孔→载玻 片→⑭物_镜_____→目镜。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⑮_倒__立____ 的、放大的虚像。即上下左右都相反,如:士→干,q→b。 注意:要将视野中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偏向 哪个方向,玻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即同向移动;要将视野中 的气泡等移出视野,则反向移动。
终于下定决心把你归还于人海了!其实很早就在逼自己慢慢的去放手了,每次听着你那冠冕堂皇的话我尽然差点相信了我和你会有以后…… 我没有你善于伪装,我学不会做最坏的人,我也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等一个不可能的结果!虽然先动心、动情的人是你,无数次主动和挽留的人也是你,可我还是学不会去做一个你渴望中的人。 这一路有快乐、有坎坷、有心酸。记得你曾对我说过:“这一路来太多的心酸和坎坷自己必须好好珍惜才是……”你也说过:“我不必有顾虑,你会珍惜你会好好保护着我……”这些话在耳边响起犹如昨天,那么悦耳那么清晰。可我不想这样原地不动的去等待和期望了,我准备回头了,回到我的原点,回到不是和你开始的原地了……。
a.对照实验 ◆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 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②_实__验___组是指能反映实 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③ __对__照___组是指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或只进行简单处理的对 象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 同。
◆遵循原则:④__单_一__变__量___和科学性原则(有时需设重 复组、取平均值)。 ◆对照实验主要应用于研究单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通过对 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出结论,如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 响。 b.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在人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 时,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 行的实验。如米勒的模拟实验。
3.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 滴管、药匙等。
注意:使用器具时,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清理 工作。 4.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详见实验突破。
命题点 4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11. (2017大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视 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 )
A. d
B. p
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 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朝哪方移动( A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13. (2017泰州)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
中的叶绿体正围绕某一区域顺时针运动。在装片中,细胞
内的叶绿体实际的状态是( B )
注意:切勿将直射的阳光作为光源。
(4)放置标本:将临时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并用 压片夹压住。移动载玻片,使标本上的图像位于载物台上通 光孔的中央。
示意图
特点 倍数
40× 10×
40× 20×
无螺纹,镜头长度与 有螺纹,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成反比
成正比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抢分必练
有一台显微镜目镜标识10×,物镜标识45×,则它的 放大倍数是多少?
450
(2)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高度。粗准焦 螺旋升降的幅度大,属于一般调节,常用于快速找到物像; 细准焦螺旋升降的幅度小,属于精细调节,能使观察到的物 像更加清晰。 (3)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强弱。 a.遮光器:可以调节光圈的大小(即视野中光线的强弱), 光圈越大,光线越⑪_强____,光圈越小,光线越⑫_弱_____。 b.反光镜:有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
像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此时应调节( B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反光镜
D. 转换器
命题点 2 显微镜的使用
4. (2014常德)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当调节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B )
A. 目镜
B. 物镜
C. 粗准焦螺旋
D. 玻片标本
5. (2016永州)显微镜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A ) A. dbca B. cbad C. dbac D. cdab
考点 2 探索生命的方法 1. 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 ① 作__出__假__设__ 实验 得 出结论 表达交流。 2. 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查 法)、比较法、推理法、实验法(包括对照实验和模拟实 验)、测量法等。 (1)观察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 镜、显微镜等仪器。观察法主要应用于观察动植物的外形、 研究动物的行为等,如要了解桃花的结构时采用观察法。
当初说着各种承诺、各种誓言,我也相信了你就是我的小确幸。也是你让我相信了这世间还有美好,可最终你还是离我而去,终究你我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我们错过了,我曾幻想过天长地久;我也曾幻想过和你手牵手走在黄昏的路上。可终究你走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我以为守着回忆你就可以回来,可是我错了,我,终究没等来你的转身,我终究知道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回不来了。我也终于决定放下了……
3. 科学探究方法的尝试(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 得快)。(七上P29) (1)提出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蚯蚓在硬纸板的表面爬得快。 (3)实验:将同一条蚯蚓分别放在相同长度的硬纸板和 玻璃板上爬行,记录爬行时间,多重复几次,求出平均值 进行比较。
(4)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蚯蚓在硬纸板 的表面爬得快。 (5)表达交流:蚯蚓身体由许多的体节构成,体表湿润 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并与刚毛配 合进行运动,在相对摩擦系数大的物体表面,刚毛能固 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硬纸板上比在玻璃板上爬得 快。 【特别提醒】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设不符,应该 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确认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常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1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1. (2017泰州)如图所示显微镜的镜头中,表示高倍目镜 的是(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1题图
2. (2016沈阳)显微镜中,可以较大范围升降镜筒的
结构是( A )
A. 粗准焦螺旋
B. 转换器
C. 细准焦螺旋
D. 反光镜
3. (2015常德)使用显微镜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看到物
温馨提示:点击完成练习册word习题
不得不说时间真的是这个世间最好的跨度,一些承诺,一段誓言,终究败给了时间,回忆再美好也经不住流年。有些人错过了终究得放下……。 在过往中,总有一个人,曾经是你的满心欢喜,现在却成了你的闭口不提。他闯进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感动和美好,却又在某一时刻,猝不及防的从我们身边抽离,留下了一地的回忆。
你的承诺和誓言总归太遥远,你总归太缥缈。当我不在是你生命中的独一无二,我宁愿离去,也不愿在一份残缺的爱里苦苦挣扎。 你总归是我命中未了的缘和劫,我们也终究错过了!如果上天能够重新来过,我会绕过那个和你认识的地方,遇见你也许就是没有结果,可我也能释怀了。 我不能抱着那些回忆来折磨自己,我也不想就这样颓废的麻木的去过每一天了。你给的一切在回忆的沼泽里只会让我放不下,你走后在每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里我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你,我会盯着你送的东西久久的发呆,也会因为看到某个熟悉的背影,而伤心落泪。
8. (2015沈阳)用10×的目镜和40×的物镜观察玻 片标本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A )
A. 400倍 B. 100倍 C. 50倍 D. 4倍 9. (2017永州)用同一目镜与下列哪一物镜组合,
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 A. 4× B. 10× C. 40× D. 100×
10. (2017白银)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 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 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D) 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5×,物镜10× C. 目镜16×,物镜10× D. 目镜16×,物镜40×
第6题图
7. (2017宜宾)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 工具。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 确的是( B ) A. 取镜时一只手握住镜筒从镜箱中取出 B. 对光时选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看着目镜 D. 擦拭目镜和物镜时用的是餐巾纸
命题点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应用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讲 探索生命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 1 探索生命的器具
1. 认识显微镜
粗准焦螺旋 精细调节
目镜
转换器 观察
通光孔
遮光器 反射光线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识图要点】
(1)目镜和物镜
名称
⑨_目__镜________
⑩__物__镜_______
(6)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物像、视野的比较 物像大小 物像数量 视野明暗 视野范围
低倍镜
小
⑯_多___
明 ⑰__大____
高倍镜
大
⑱_少___
暗
⑲__小___
抢分必练
下列镜头中,哪个目镜与物镜的组合能使显微镜 视野中观察到的范围最大?
选择5×和4×。
2. 显微镜的使用(七上P22) (1)选择目镜:一般先选取放大倍数较 20__小___的目镜。
光线强时,视野过亮,用 平面镜 →调节至适宜亮度 小光圈
光线弱时,视野较暗, 用
凹面镜 大光圈
→调节至适宜亮度
(4)光线穿过的路径:反光镜→⑬_光__圈___→通光孔→载玻 片→⑭物_镜_____→目镜。 (5)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⑮_倒__立____ 的、放大的虚像。即上下左右都相反,如:士→干,q→b。 注意:要将视野中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偏向 哪个方向,玻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即同向移动;要将视野中 的气泡等移出视野,则反向移动。
终于下定决心把你归还于人海了!其实很早就在逼自己慢慢的去放手了,每次听着你那冠冕堂皇的话我尽然差点相信了我和你会有以后…… 我没有你善于伪装,我学不会做最坏的人,我也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等一个不可能的结果!虽然先动心、动情的人是你,无数次主动和挽留的人也是你,可我还是学不会去做一个你渴望中的人。 这一路有快乐、有坎坷、有心酸。记得你曾对我说过:“这一路来太多的心酸和坎坷自己必须好好珍惜才是……”你也说过:“我不必有顾虑,你会珍惜你会好好保护着我……”这些话在耳边响起犹如昨天,那么悦耳那么清晰。可我不想这样原地不动的去等待和期望了,我准备回头了,回到我的原点,回到不是和你开始的原地了……。
a.对照实验 ◆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 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②_实__验___组是指能反映实 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③ __对__照___组是指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或只进行简单处理的对 象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 同。
◆遵循原则:④__单_一__变__量___和科学性原则(有时需设重 复组、取平均值)。 ◆对照实验主要应用于研究单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通过对 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得出结论,如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 响。 b.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在人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 时,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 行的实验。如米勒的模拟实验。
3.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1)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等。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等。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等。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 滴管、药匙等。
注意:使用器具时,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及时做好清理 工作。 4.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详见实验突破。
命题点 4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 11. (2017大庆)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视 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 )
A. d
B. p
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 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朝哪方移动( A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13. (2017泰州)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
中的叶绿体正围绕某一区域顺时针运动。在装片中,细胞
内的叶绿体实际的状态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