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登高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登高》《秋兴八首》解析32页PPT

《登高》《秋兴八首》解析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Hale Waihona Puke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Hale Waihona Puke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写景诗:秋兴八首+登高 课堂PPT59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之
易
安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写景诗:秋兴八首+登高 课堂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秋兴八首和登高》课件

风急天高猿啸哀, 使人听到它 渚清沙白鸟飞回。 的叫声非常
悲凉。 使人感到非常 这不是一只快乐 冷。既有身体 的鸟,是一只孤 的,又有心灵 独痛苦的鸟。 的。更主要是 心的。 显得天底下的 人很渺小,很 孤单。
意象分析
风
急
迅疾的秋风
天 猿
渚 沙
意境 高 高远的天空 萧瑟凄凉 啸哀 哀鸣的猿啼 雄浑开阔
这“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 带出了时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兼天:连天。接连天际。
三、分析意象,鉴赏手法,把握感情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颔联紧承首联对秋景作进一层渲染。 以飞动、壮阔的笔触叙写诗人忧郁的 情怀。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1. 课 文 分 析
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就要写自己的
[内容述评]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 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 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 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杜甫此诗, 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 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 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 作远为深厚。 《秋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 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 《唐宋诗醇》)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 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是仙,超凡脱俗;杜甫是圣,超凡 入俗。李白以天才写诗,“落笔摇五岳, 笑傲凌沧州”,在浪漫的想象中飞行;杜 甫一生以学养写诗,“吟安一个字,拈断 数茎须”,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泞中艰难跋 涉。李白是 盛唐精神的写照,杜甫是苦难 人间的歌者。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 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 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登高》课件(共26张PPT)

登 高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人,是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作者简介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8岁时贫病而卒。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登高所感(颈联尾联)
本诗写登高,可以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思考探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到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凛冽身寒心寒
辽阔渺小孤独
悲凉凄哀
徘徊哀伤孤寂
冷色调清冷凄凉
思考探究
情感:悲凉、悲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对外在景物的感兴
内在情感的逐步登高
悲人之多舛
悲国之动荡
登高
首联
萧条寂寥之景
尾联
沉郁顿挫
风——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多病漂泊之叹
艰难潦倒之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 悲秋 常作客
百年 多病 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繁霜鬓
思考探究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诗句中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作客
常作客
悲秋常作客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台
独登台
多病独登台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ppt课件(24页)

3、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
“万里”和“百年”从时空两个角度将作者的愁苦表 现得格外深远。而“常”“独”更加重了这种愁苦。
那么,这种愁苦到底是什么呢?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暮 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 重愁苦。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艰难”、“潦倒”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难点)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 后病死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作者寄寓夔州时写的。此 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 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
4.老是不可避免的,诗人为何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 再使风俗淳”,一心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空有 一腔热情,抱负无法实现。而此时自己由于年老多病已
颠沛流离,坎坷一生。他一直致力于“致君尧舜上,
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无法“兼济天下”了,故而极度痛
恨自己的衰老。这不是一种委琐贫弱的感情,而是一种
高尚、充实而有力的“悲而壮”的激情;这就使他的诗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
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 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 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 家的征敛了。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
运之恨,且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5.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 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PPT(整理版)

《登高》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 杜甫长期漂泊,仕途坎坷,亲身经历了战乱的苦难,对社会现实 充满了忧虑。
个人经历
杜甫在晚年客居夔州,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感叹时光流逝,内 心充满了孤独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伤。
他登上高处,远眺家乡方向,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情的 诗歌。
诗歌赏析
思乡情结
杜甫思念家乡,也对当时的社会 状况感到担忧,渴望回到家乡过 上平静的生活。
理想与现实
杜甫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现 实的困境让他感到无力,这种矛 盾冲突让他倍感痛苦。
人生短促 幸福飘逝
1 1. 光阴易逝
人生苦短,时光飞逝,一去不 复返。
2 2. 珍惜当下
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才后 悔,要享受每一刻的幸福。
对理想的向往
山高路远
诗人渴望实现理想,但现实充满了艰难险 阻。
心怀希望
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 ,充满憧憬。
心存梦想
诗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坚持自 己的理想。
诗歌的艺术成就
语言的优美和生动
杜甫的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将自然景 物和人生感悟融为一体。
格律的严谨和工整
诗歌的格律严谨,结构完整,节奏感强, 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
天下之大 君王远
1 1. 天下广阔
诗人从登高望远的角度,展现了广 阔的天下,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 关注。
2 2. 君王遥远
诗人身处偏远之地,而君王却在遥 远的长安,表现了诗人内心对君王 的思念和期待。
3 3. 忧国忧民
诗人登高望远,心系天下,表达了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关怀 。
写景诗:秋兴八首+登高--课堂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0
登高之情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自古及今,文人所赋之深情,从总 体上看,这些情怀可分为以下几类。
完整版ppt课件
22
1.对如画风景的赞美、热爱或欣赏
例如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楼观 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完整版ppt课件
24
3、表达自我的人生理想与胸襟抱负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 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 限。后两句出语自然,千古传诵,被人们看作 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全诗气势奔放,
意境开阔,语言通俗自然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生和生命的思考。
完整版ppt课件
30
秋兴八首
(其一)
完整版ppt课件
31
《秋兴八首》(其一)
❖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 (766)秋杜甫在夔州时 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 而感发诗兴,故曰《秋 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 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 最高的诗。
完整版ppt课件
32
❖ 请用这首诗出一道题,并给出答案。
了解景物的具体特点;由面到点,烘云托月,使主体
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6、修辞:运用……,使景物形象生动,具体可
感,……。 7、炼字:×字用得传神,形象写出了……,表达了作
者……感情。
完整版ppt课件
38
❖ 四、赏析某字的妙处(炼字) ❖ 1、解读字词本身含义以及修辞手法。 ❖ 2、结合句境,展开联想、想象,描述句子内
完整版ppt课件
《登高》ppt课件

课堂小练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登高》都写到了酒,各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①“樽酒”“旧醅”,表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情
《
厚谊。诗人家境贫穷,没有好酒,但是竭诚待客,主
悲 你认为诗眼是哪个字?
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
凄楚 悲伤 痛苦 孤独
王国维先生说:“《登高》一诗,阅 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 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诗人如何写悲?从诗中体现“悲愁” 的意象加以分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
秋风是凛冽的,使人感到非常冷。身冷心更冷。
客
客融洽相得。
至
②“余杯”,表现诗人、客人、邻翁性格的真率及会
》
客场面的兴致盎然。诗人请邻翁共饮作陪,引未饮完
的残酒,足见率真自然和平日关系的和谐。
《
新停“浊酒”更深一层表现诗人的悲怆之情。诗人因
登 高
身体多病而停杯断酒,潦倒之情就只能郁积心中,更
》
加无法排遣。
① 《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诗 人 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生计潦倒,时事艰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俄国别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伟 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 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 和历史的土壤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理总结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四——由动作(细节)分析情感。 1、诗词中的动作(细节)暗示了诗人的情感。(思考提问:为 什么有这一动作或细节?)
19
总结
鉴赏写景抒情诗的思想感情
一、由意象分析情感
1、由意象的类别明确诗人的情感。 积极意象——愉悦情感 消极意象——悲愁情感
写景抒情诗的思想情感 热爱自然;闲适愉悦;向往田园;归隐之心; 羁旅愁苦;思乡怀人;孤寂伤感。
意象———描写(修饰)语———特点———情感
玉露————————————————寒冷
枫树林—————凋伤————————衰败
悲
巫山巫峡————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涌—————————壮阔
愁
塞上风云————阴—————————阴森
诗歌前两联选取了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等
特殊意象的含义
2、由意象的描写(修饰)语明确景物的特点及情感。
18
思考四: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形 象?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分析:动作(细节)——————含义——————情感 催———亲人为游子急忙赶制冬衣——伤感、思乡
急——白帝城上传来急促的捣衣砧声—伤感、思乡 蕴游子的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 诗歌中的“催”“急”表现亲人们为游子赶制冬衣的情景,诗句明写他 乡的人们,实写诗人自己,表现出诗人羁旅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诗意图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侵袭,使枫林凋零衰败6
诗意图解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云气萧瑟阴森 7
诗意图解
江间波浪兼天涌——巫峡的江水波浪连天翻涌 8
诗意图解
塞上风云接地阴——夔州山上的云气漫卷大地,阴气沉沉 9
诗意图解
丛菊两开他日泪——菊已两度开放,回忆往昔,伤心落泪 10
诗意图解
15
诗词中的特殊意象表达的情感
①月——对月思亲;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边人的悲愁。 ②柳——以折柳表惜别;抒发离愁别绪;惜别怀远。折柳、《折杨柳》曲、 《梅花落》等与柳作用相同。
③燕子——表春光美好,惜春之情;表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 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或代人传书,诉离情之苦;表现羁旅情愁, 抒写漂泊流浪之苦。
④草木繁盛或繁花盛开——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或伤春之情。 ⑤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或悲秋。 ⑥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高洁的品质。 ⑦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或悲秋。 ⑧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⑨鹧鸪鸟——离愁别绪或凄凉忧愁。 ⑩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6
思考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前两联抒发了诗人的悲与愁的
(其一) 甫
2
诵读文本
白寒孤丛塞江巫玉 帝衣舟菊上间山露秋 城处一两风波巫凋兴 高处系开云浪峡伤八 急催故他接兼气枫首 暮刀园日地天萧树其 砧尺心泪阴涌森林一 。,。,。,。,
3
笔读并翻译全诗。
检查笔读:解释红色字的意思。
1、玉露凋伤枫树林 2、丛菊两开他日泪 3、白帝城高急暮砧
凋伤:使……凋零衰败 他日:往日
人漂泊之悲。
梳理总结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二——由背景分析情感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诗人情感(情感与国家、民族、人民有关) 。 2、联系诗人的个人遭遇(被贬、羁旅、不得志等)分析情感。
17
思考三:赏析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意象———描写(修饰)语———特点———情感 丛菊(特殊意象)————————————悲秋 舟———————孤——————孤独————孤寂 情感趋向词:泪————————悲 孤———————孤寂 故园心——————思乡
急:急促
4
这首诗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是什么体裁的诗歌? 律诗的特点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成熟于盛唐时期。 1、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每首多为五言、七言句, 简称五律、七律。 2、通常的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即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 偶句。 3、律诗双句末字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单句不 押韵。
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选取“丛菊”“孤舟”等意象,描写了 “丛菊两开” ,诗人滞留夔州的无可奈何,表现了诗人的羁旅孤寂悲伤和对故乡的思念。
疏理总结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三——由情感词(情感趋向词)分析情感。 1、诗词中的“悲”“愁”“伤”“哀”“喜”“乐”等词明示了诗人的 情感。 2、诗歌中的情感趋向词,暗示了诗人的情感趋向。
意象,描绘了一幅巫山上枫叶凋零,被阴冷的秋风惨云笼罩着;巫峡江水 波浪汹涌,接连天际的景象,营造了萧瑟凄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的悲伤 愁苦的感情。
答题要点:意象——景象——意境——特点——情感
14
疏理总结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一——由意象分析情感 1、由意象的类别明确诗人的情感。
积极意象——愉悦情感 消极意象——悲愁情感 特殊意象的含义 2、由意象的描写(修饰)语明确景物的特点及情感。 3、由意象的色彩词明确诗人的情感。 暖色的词——美好愉悦的情感 冷色的词——悲凉凄苦的情感。
情感,请联系诗歌的背景,具体分析诗人为什么而悲愁。
背景:《秋兴》八首是杜甫永泰元年(766)离开成都旅居
夔州时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唐王朝仍然面临北
方重新割据的危险,在这样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客居他乡的社会
背景下完成此组诗。
景物的衰败、萧瑟、阴森,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作者为
国家人民而悲愁,表现家国之愁。作者此时客居他乡,流露出诗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单的小船系在岸边,我记挂着故乡 11
诗意图解
寒衣处处催刀尺——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制 12
诗意图解
白帝城高急暮砧——暮色中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衣声 13
思考一:《秋兴八首其一》首联、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你,披着一路风尘,踏着大唐的 土地,带着满身血泪,迎面走来; 你把伟大与贫穷,高尚与困窘,不 可思议地集于一身;你的绝唱,你 的情怀,至今让我们感慨不已!
今天,我们穿越1200多年的历 史,重温你带给我们的深沉情怀, 我们看到的是令人钦敬的苦涩的坚 守,我们得到的是清新又久远的感 动。
1
秋 兴 八 首杜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四——由动作(细节)分析情感。 1、诗词中的动作(细节)暗示了诗人的情感。(思考提问:为 什么有这一动作或细节?)
19
总结
鉴赏写景抒情诗的思想感情
一、由意象分析情感
1、由意象的类别明确诗人的情感。 积极意象——愉悦情感 消极意象——悲愁情感
写景抒情诗的思想情感 热爱自然;闲适愉悦;向往田园;归隐之心; 羁旅愁苦;思乡怀人;孤寂伤感。
意象———描写(修饰)语———特点———情感
玉露————————————————寒冷
枫树林—————凋伤————————衰败
悲
巫山巫峡————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涌—————————壮阔
愁
塞上风云————阴—————————阴森
诗歌前两联选取了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等
特殊意象的含义
2、由意象的描写(修饰)语明确景物的特点及情感。
18
思考四: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形 象?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分析:动作(细节)——————含义——————情感 催———亲人为游子急忙赶制冬衣——伤感、思乡
急——白帝城上传来急促的捣衣砧声—伤感、思乡 蕴游子的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中。 诗歌中的“催”“急”表现亲人们为游子赶制冬衣的情景,诗句明写他 乡的人们,实写诗人自己,表现出诗人羁旅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诗意图解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侵袭,使枫林凋零衰败6
诗意图解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云气萧瑟阴森 7
诗意图解
江间波浪兼天涌——巫峡的江水波浪连天翻涌 8
诗意图解
塞上风云接地阴——夔州山上的云气漫卷大地,阴气沉沉 9
诗意图解
丛菊两开他日泪——菊已两度开放,回忆往昔,伤心落泪 10
诗意图解
15
诗词中的特殊意象表达的情感
①月——对月思亲;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边人的悲愁。 ②柳——以折柳表惜别;抒发离愁别绪;惜别怀远。折柳、《折杨柳》曲、 《梅花落》等与柳作用相同。
③燕子——表春光美好,惜春之情;表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 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或代人传书,诉离情之苦;表现羁旅情愁, 抒写漂泊流浪之苦。
④草木繁盛或繁花盛开——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或伤春之情。 ⑤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或悲秋。 ⑥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高洁的品质。 ⑦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或悲秋。 ⑧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⑨鹧鸪鸟——离愁别绪或凄凉忧愁。 ⑩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6
思考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前两联抒发了诗人的悲与愁的
(其一) 甫
2
诵读文本
白寒孤丛塞江巫玉 帝衣舟菊上间山露秋 城处一两风波巫凋兴 高处系开云浪峡伤八 急催故他接兼气枫首 暮刀园日地天萧树其 砧尺心泪阴涌森林一 。,。,。,。,
3
笔读并翻译全诗。
检查笔读:解释红色字的意思。
1、玉露凋伤枫树林 2、丛菊两开他日泪 3、白帝城高急暮砧
凋伤:使……凋零衰败 他日:往日
人漂泊之悲。
梳理总结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二——由背景分析情感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诗人情感(情感与国家、民族、人民有关) 。 2、联系诗人的个人遭遇(被贬、羁旅、不得志等)分析情感。
17
思考三:赏析诗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意象———描写(修饰)语———特点———情感 丛菊(特殊意象)————————————悲秋 舟———————孤——————孤独————孤寂 情感趋向词:泪————————悲 孤———————孤寂 故园心——————思乡
急:急促
4
这首诗从形式和内容上看,是什么体裁的诗歌? 律诗的特点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成熟于盛唐时期。 1、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每首多为五言、七言句, 简称五律、七律。 2、通常的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即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 偶句。 3、律诗双句末字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单句不 押韵。
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选取“丛菊”“孤舟”等意象,描写了 “丛菊两开” ,诗人滞留夔州的无可奈何,表现了诗人的羁旅孤寂悲伤和对故乡的思念。
疏理总结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三——由情感词(情感趋向词)分析情感。 1、诗词中的“悲”“愁”“伤”“哀”“喜”“乐”等词明示了诗人的 情感。 2、诗歌中的情感趋向词,暗示了诗人的情感趋向。
意象,描绘了一幅巫山上枫叶凋零,被阴冷的秋风惨云笼罩着;巫峡江水 波浪汹涌,接连天际的景象,营造了萧瑟凄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的悲伤 愁苦的感情。
答题要点:意象——景象——意境——特点——情感
14
疏理总结
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一——由意象分析情感 1、由意象的类别明确诗人的情感。
积极意象——愉悦情感 消极意象——悲愁情感 特殊意象的含义 2、由意象的描写(修饰)语明确景物的特点及情感。 3、由意象的色彩词明确诗人的情感。 暖色的词——美好愉悦的情感 冷色的词——悲凉凄苦的情感。
情感,请联系诗歌的背景,具体分析诗人为什么而悲愁。
背景:《秋兴》八首是杜甫永泰元年(766)离开成都旅居
夔州时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唐王朝仍然面临北
方重新割据的危险,在这样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客居他乡的社会
背景下完成此组诗。
景物的衰败、萧瑟、阴森,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作者为
国家人民而悲愁,表现家国之愁。作者此时客居他乡,流露出诗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单的小船系在岸边,我记挂着故乡 11
诗意图解
寒衣处处催刀尺——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制 12
诗意图解
白帝城高急暮砧——暮色中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衣声 13
思考一:《秋兴八首其一》首联、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你,披着一路风尘,踏着大唐的 土地,带着满身血泪,迎面走来; 你把伟大与贫穷,高尚与困窘,不 可思议地集于一身;你的绝唱,你 的情怀,至今让我们感慨不已!
今天,我们穿越1200多年的历 史,重温你带给我们的深沉情怀, 我们看到的是令人钦敬的苦涩的坚 守,我们得到的是清新又久远的感 动。
1
秋 兴 八 首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