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与TD—SCDMA系统之间干扰分析与排查
TD-SCDMA与TD-LTE共存千扰分析

图 1 示 ,直 观 地 体 现 同 步 与 不 同 步 的 所 干 扰 场 景 。 其 中 , 图 1( )表 示 配 比 A 兼 容 下 不 同 步 的 场 景 ;图 1( )表 示 B 配 比 兼 容 下 同 步 场 景 ;图 1( )表 示 C 配 比 不 兼 容 的 场 景 。 图 1 ( )的 干 扰 C 最 大 ,所 以 需 要 保 证 两 个 系 统 最 好 做 到 同 步 。 当两 个 系 统 不 同 步 时 ,一 方
为 5 和 1ms ms 期 时 ,子 帧 ≠ 和 ms 0 。5 周 ≠ 2 子 帧 # 固 定 为 上 行 子 帧 ,子 帧 # 和 子 7 1
L TE为F 频段 ( 8 0 9 0 HZ I 8 ~1 0 M ),
帧 结 构 为 上 行 / 行 配 置 2 ( 帧 配 下 子
・ 7
帧结 构 。表2 中给 出TD— TE 以与 L 可
TD— CDM A上 下 行 帧 兼 容 的 几 种 组 S
合 ,有 些 虽 然 能 够 兼 容 ,但 TD— TE L
资 源 浪费 严 重 (GP 较 大 ),相 比 值
较 而 言 ,2 DL: UL D— CDM A的 2 与T S 4 DL: UL 容 较 好 。 3 兼
— — —
3 : 、2: ,存 在 这 些 配 比 时 ,TD— 4 5 L 与 其 兼 容 情 况 如 图4 示 。虚 线 代 TE 所 表 无 法 在 TD— TE 找 到 与 其 兼 容 的 L 中
与终端间的干 扰完全可 以避免。
如 果 两 个 系 统 保 持 同 步 ,需 要 时 隙 配 比 兼 容 。 TD— TE 站 方 式 可 以 L 建 与 TD— CDM A 站 或 不 共 站 建 设 。 S 共 共 站又可 以分 为共天 馈和独 立天 馈建
TD-LTE系统与WCDMA及TD-SCDMA系统干扰共存分析

多,便 可模拟实际系统中用户各种位置的可能性,从 而可 以模拟近似真实场景下的各系统性能。
32 各系统性能评价准则 .
上 行 链 路 中 , 各 个 系 统 研 究 方 法 不 同 。 TD- TE L 系 统 研 究 整 个 系 统 的 吞 吐 量 以及 5 %边 缘 用 户 吞 吐 量 。
{
,
% 。 %
% §
1
— — — _ — — _— —丢 — — — ÷ — — _ ÷— ÷_ — — t — 刮 _ —
WCD MA系统采 用 了宽带码 分 多址 的接八 方式 ,载 波 带宽 为38 MH , 数据速 率 可达2 is ( .4 z Mbt / 室内 )及 3 4 bt ( 8 K is 移动 空 间 )。WCD / MA系统支持软 切换 ,其
上 、下 行 快 速 高 效 的 功 率 控 制 大 大 减 少 了 系 统 的 多 址 干 扰 ,提 高 了系 统 容 量 , 并 同 时 降低 了传 输 功 率 。
T . E 统 V 及 s p A 统干 存 析 D T 系 与 D c M 系 溅 分 } L
取决 于两个 系统工作频 段的间隔和收发信机空 间隔离等 因
1
T - CDMA 准是 由我 国提出 、与国际合作完 成的 DS 标
标 准 , 采 用 了 时分 双 工模 式 和 智 能 天线 技术 ,也 是 唯 一 采 用 同 步 CD MA和 低 码 片 速 率 技 术 的 3 G系 统 。 T - CDMA DS
的频谱利用率很高,而系统成本相对较低 。
_lgo 0 l (
)
() 2
( 邻道选择性 )来表征,数值上等于信号在所分配信道与
TD—SCDMA系统内干扰的排查与解决

之 间保持同步。一个基站所发射的下行信息可能会 因传
播 时延 的原 因在 另一 个基站 的上行 接收时 隙到达 ,从
而 影响 另一 个基站对上行信 息的接收 。尤 其是 T 0 S 与
送信号时 , 基站 B有可能会收到基站 A的D T 信号 , wP s 从而 产生系统内干扰。因此 ,在 T D系统 中,各基站之
间要求通过 G S P 严格 的同步 。如果 由于基站 A和 B之
干扰 ;系统 内的干扰 ;外部 电磁干扰等 。 多的干扰给 众
网络的正常运行带来 了不可预见的 困难 , 只有准确定位
( 频谱 仪接到基站的天线上 ,基站停止发射 ,利用基站 天线 的高 度来扫描干扰 。 所以频谱 仪只能扫描到基站的 接收信号 , 当时隙配比为 3 3 能够扫描到的时域范 围 :时
为 70 9 5 S ) 5 ~2 7 。
时隙 。7 s 5 的时延相 当于真空 传播 2 .k 2 5 m,也就是
无线帧 (0 ) 1 ms
在实际网络 中遇到的干扰为例阐述 了如何进行确认和排
查, 并提 出了解决方案 , 为今后网络的优化 积累了经验 。
帧 l j1 # 帧# +
1 DS D T - C MA系统 内干扰
C MA系统本身就是一个 白干扰系统 ,许多 因素 D
都可以造成干扰 , D S DMA也采 用了许 多技术来克 T - C 服 系统 自身的干扰 。 采用联 合检测技 术消除多址干扰 如
图 1 D S MA时 隙结构 T — CD
Up T P S时隙承载的物 理信道是上行导频物理信道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 干扰现状、缘由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干扰原理及分类依据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l 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不能使用一样频率资源 (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一样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一样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l 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善的无线电放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说明抱负滤波器是不行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放射机在指定信道放射的同时将泄漏局部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主要的干扰具体分类如以以下图所示:系统内干扰原理lGPS 失锁干扰:GPS 失锁、星卡故障、GPS 天线故障等缘由导致时钟不同步的A 基站放射信号干扰到了B 基站的上行接收。
l 超远同频干扰:远距离的站点信号经过传播,DwPTS 与被干扰站的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 l 帧失步干扰:帧偏置配置不当、子帧配比不全都等缘由会导致基站间的上下行帧对不齐,导致SiteA 的下行干扰到了SiteB 的上行,形成帧失步干扰。
l 重叠掩盖干扰:A小区和B 小区存在重叠区域(同频邻区必定会存在确定的切换区域),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信号不是全都的,不正交,会形成干扰。
l 硬件故障干扰: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特别,产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RSSI 接收特别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系统间干扰原理l 杂散干扰:由于放射机中产生辐射信号重量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l 互调/谐波干扰:不同频率的放射信号形成互调/谐波产物。
TD-SCDMA与TD-LTE共用F频段组网干扰分析与验证

T D — S CD M A 与T D — L T E 共用F 频段组 网干扰分析与验证
张 磊
( 华 为技 术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7 7 )
摘 要 随着MB B 时代的到来,数据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受制于终端普及等因素,4 C 网络在完全成为主力
MB B 承载网之前 ,3 G 网络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因此 ,在未来3 G 和4 G 业务不平衡的热点区域 ,可能出现3 G 网 络个别超热点区域出现A 频段l 5 MH z + F 频段l 5 MH z 不足的可能 , 需要更多的频谱进 行扩容 ,可能出现T D — S C D MA / T D L T F , 均使用F 频段低2 0 MH z 场景。本文就T D — S C D MA 与T D — L T E 网络使用相同频点组网情况 下的干扰进行分析验证。
S C D MA带宽的发射功率为 3 5 d B m/ 1 . 6 MH z; 上行方
向,T D — S C D MA终 端最大发射功率 为 2 4 d B m,T D —
L T E终端最大 发射功率为 2 3 d B m,由于 T D — S C D MA 和T D — L T E终 端在 技术 体制上 的差异 ,如功控 算法 、 上 行 占用带宽 ,调度等 ,功率谱密度处于变化之中,可
发射功率并采用一定的传播模型来计算二者共存所需的
对于干扰源发射功率 : 下行方 向,T D — S C D MA H
载波发射为 3 3 d B m/ 1 . 6 MHz( 或3 6 d B m/ t . 6 MH z ) ,
T D- L T E发射功率为 4 0 W ( 对应 4 6 d B m) ,等效 T D —
网络优化-TD-SCDMA干扰问题分析

TD-SCDMA干扰问题分析课程目标:●了解干扰●系统内、外干扰排查思路●干扰分析案例参考资料:●TD系统的干扰分析和排查手段●无线干扰工程指导书.罗鹏飞目录第1章概述 (3)1.1 干扰分析 (3)1.2 干扰的初步特征 (4)1.3 干扰的解决 (4)第2章系统内干扰排查 (6)2.1 排查硬件故障导致的干扰 (6)2.2 排查基站GPS不同步引起的干扰 (7)2.3 排查相邻基站的干扰 (7)第3章系统外干扰排查 (8)3.1 调整工程参数帮助定位外部干扰 (9)3.2 小灵通设备产生的带外杂散干扰的排除 (9)3.3 使用扫频仪精确定位外部干扰 (10)第4章干扰排查案例 (11)4.1 系统内干扰 (11)4.1.1 现象 (11)4.1.2 干扰分析及解决 (12)4.2 系统外干扰 (12)4.2.1 现象 (12)4.2.2 干扰分析及解决 (14)i第1章概述知识点●干扰判定●干扰解决思路1.1 干扰分析TD-SCDMA系统的干扰主要分两个大的方面:系统内和系统外干扰。
系统内的干扰主要是处于同频情况下,用户间干扰、广播信道间干扰、以及相邻小区交叉时隙等带来的干扰。
系统外的干扰主要是异系统,特别是PHS系统会对TD系统带来比较严重的干扰。
同时雷达,军用警用设备带来的干扰。
以上各种干扰都会对TD系统网络性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通常进行干扰原因分析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同频干扰相邻小区扰码相关性较强交叉时隙干扰与本系统频段相近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产生的干扰,如PHS、W、GSM甚至微波等等。
其他一些用于军用的无线电波发射装置产生的干扰,如雷达、屏蔽器等等。
在排查干扰得时候一般先从内部设备、内部网络查起,再对外部干扰扫频的顺序进行排查。
31.2 干扰的初步特征干扰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表面现象,通常它们都是同时发生:在信号较好的区域(PCCPCH_RSCP>-90dBm),手机呼通率很低。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本文对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中TD-LTE的干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干扰的分类、处理流程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我们快速有效检查、定位和处理干扰。
标签:TD-LTE;干扰;排查;定位;流程1 概述随着国家“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4G发展速度走上了快车道。
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主要建设的是4G网络,但是系统中并存着2G、3G系统,即GSM、TD-SCDMA和TD-LTE同时并存运行。
TD-LTE作为最新部署的高速数据无线接入网络,在建设时基于成本等因素一定要考虑系统间共存、共址的情况,也必然会出现共存和共址情况下的干扰问题。
干扰会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严重时系统甚至无法工作,因此探讨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干扰是组网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意义就不言而喻。
2 TD-LTE干扰的分类尽管TDD的频谱资源丰富【TD-LTE可用频段有2300 ~2400MHz (Released)、2570 ~2620MHz (Released)、2500 ~2690MHz (China/U.S.A.)、1880 ~1920MHz (2011Q3)、3400 ~3600MHz、3600 ~3800MHz】,但是日常使用中还是会遇到掉话/掉线、无法接入、业务速率低、话音/画面质量差、切换成功率低等等网络质量下降的干扰现象。
从TD-LTE系统的机制原理来分析,干扰可分为系统内部的干扰和系统外部的干扰。
LTE的同频组网时通常会出现小区内的干扰和小区间的干扰。
LTE特有的OFDMA接入方式,使本小区内的用户信息承载在相互正交的不同载波上,从而发生小区内的干扰。
而小区间的干扰是指所有的干扰来自其他的小区,LTE同频组网时,小区间干扰比较严重,导致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数据吞吐量急剧下降,用户感受差。
可见小区间的干扰是LTE同频组网面临的显示问题,示意图如下图1:系统内的干扰通常是由于设备故障、覆盖问题以及不合理的PCI规划所引起的。
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摘要】TD-LTE是3G的下一代演进技术,该技术将在未来中国移动网络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TD-LTE系统网络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系统间产生干扰,如何解决好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是目前TD-LTE系统建设的重点问题。
本文就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TD-LTE;系统间干扰;杂散干扰;阻塞干扰;解决办法1.概述TD-LTE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3G的演进技术,它可以提供比3G更高的带宽和更优的用户感受。
然而TD-LTE标准仍在不断演进之中,仍有很多的技术瓶颈和问题需要被深入研究,现有的频率也将和TD-LTE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并存。
因此,为了推进TD-LTE终端产品尽快成熟,加快商用化进展,就需要对TD-LTE系统间的干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干扰分析方法移动通信系统间干扰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静态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和基于最小耦合损耗计算的确定性分析法。
静态蒙特卡罗系统仿真法是以快照式仿真方法,通过复杂、精确的迭代计算出不同场景不同指标下一系统受到另一系统干扰后的性能变化情况,包括基站和移动台、移动台和基站以及移动台和移动台之间的干扰研究。
该文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异系统共址的干扰情况。
该方法基于3GPPTS36.101和3GPPTS36.104等协议所规定的阻塞和杂散指标要求、各系统具体发射功率以及被干扰系统的灵敏度下降要求,得到满足要求的隔离度,最后结合空间隔离理论,计算出空间隔离距离。
3.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分析3.1分析方法根据协议规定的系统抗阻塞和杂散指标要求,以及各系统的参数,分别计算出规避阻塞干扰和杂散干扰所需要的隔离度。
然后根据水平和垂直隔离度计算公式,将隔离度换算成水平和垂直的隔离距离。
具体分析如下:(1)杂散干扰分析根据协议查出干扰源的杂散指标SdBm/BWm,其中BWm为指标的测量带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小区负荷检查 : 检查本小区和邻 区负荷 ,当小区负载太 高时,本来可 以接入本小区的 u E接 入邻 区,导致 的干扰 。当 小 区负载太高时 ,本小区 U E上 行功 率过 高,对邻 区造成的干 扰。 缩小小区覆盖区域, 调 整天 线方位角或者对小 区进行扩容 就可解决 。 四 、L T E T D D F D D共模 基站 干扰排查思路 1 . 记录这个合路器 的编 号或条码信息 , F D D基站和 T D D基 站 的版本信息 , 在 问题站 点,保持出问题 时的状态 ,多次记 录 F D D的 R S S I和每 子帧 的 S I N R 。观察是否跳动 。同时记录 F D D 和T D D的 T S S I的值 ,更改该站点 T D D基站的频段 ,设置在 2 6 O 5频点 。 记录 F D D的 R S S I和每子帧的 S I N R 。 改 回原 问题频点 , 降低 T D D的小区功率 5 c l B ,记录 F D D的 R S S I 和T D D的 T S S I ; 恢复原有 T D D小区功率 ,降低 F D D的小 区功率 5 d B ,记录 F D D 的R S S I ,记录 F D D的 R S S I 和F D D的 T S S I ; 恢复原有 F D D小 区 功率,关闭 F D D小区的 R R U功放 ,记录 F D D的 R S S I 。 2 . 将 T D D 功放 ( 一个站点 的 3个小区,逐个通道 关闭), 记录记录 F D D的 R S S I ,将 问题站点恢复到原有状态 ,再次记 录F D D 上行 的 N I 和S I N R的两 个 测 量 值 ,同 时 记 录 F D D 和 T D D 的T S S I的值重启一下 问题 站点的 F D D的基站 ( 包括 B B U和 R R u )。重新接入 F D D U E ,测试一下近场流量 ( R S R P在 7 5 左右 的 点)。记录上行 的 S I N R的值 ,和 B L E R值,分 开记录各个子帧 的值 ( 截屏 )。看看故障是否依然稳定复现 ,重启一下 问题站 点的 T D D的基 站 ( 包括 B B U和 R R U )。 3 . 重新接入 F D D U E ,测试 一下近场 流量 ( R S R P在 7 5左右 的点)。记录上行 的 S I N R的值 ,和 B L E R 值 ,分开记录各个子 帧 的值 ( 截屏 )。看看故障是否依然稳定复现 ,如果确认是互 调 问题 ,需上站定位,天面排查 , 先 检查天线和合路器之间 的 射频线缆 , 两边 的连接是否正常,是否紧 固如果确认是互调 问 题 ,需 上 站 定 位 ,上 天 面 排 查 ,先检 查天 线 和 合 路 器 之 间的 射 频线缆 ,两边 的连接是否正常,是否紧固,再检 查 F D D R R U到 合路器 的射频线缆 , 两边的连接是否正常, 是否紧 固交换合路 器输 出端 ( 合路端 )的两个通道的安装关系,将合路器到天线 跳线进行交换 ,记录 R S S I ,恢复原装配关系 , 再 次记录 R S S I 。 4 . 交换合路器输入端的 F D D 输 入的两个通道 的安装关系 , 记录 R S S I ,恢复原装配关系 ,再次记录 R S S I ,交换合路器输 入端 的 T D D输 入的两个通道 的安装关系 ,记录 R S S I ,恢复原 装配关系 ,再次记录 R S S I ,更换认为好 的合路器 , 再 次记录 R
一
、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 在不久 的将来 L T E网络将 必然取代 3 G ( 包括我 国提 出的 T D — S C D M A ) 网络 ,但是新 的网络 是在 旧网络还存在的前提下新增的,L T E网络未成熟之前,主 要以 3 G制式 网络为主 ,L T E网络成 熟商用后 ,考虑平滑过渡 需要 ,3 G制 式网络 也不会很快退 出历史舞 台,即新、 旧网络 还会共存一段时间,共存 期间,T D — L T E系统 与 T D - S C D M A系统 之间存在干扰,这种 干扰 可能造成 T D - S C D M A系统容量的损 失 以及 T D — L T E系统性 能的下 降,因此对 T D — L T E和 T D — S C D M A系 统间的共存干扰 问题 进行 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深受国内外 通信专家的关注 。 二、T D — L T E与 T D — S C D M A的干扰分析 ( 一 )设备故障 基 站 的无线故 障主要是 由于 上行 链路单元器件 失效所 导
1 1 0 0 1 4 )
摘 要 :采用确 定性分析方法 , 研究 T D— L T E与 T D— S C DMA 系统之间干扰 共存 问题 , 分析计算 出各种干扰 情 况并进 行排 查 ,并就 工程 实施 中经 常使用的几种解决干扰 问题 的方法进行分析 。 关键 词 :T D— L T E;干扰确 定性 分析 ;共模 中图分类号 : T N9 2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7 1 2( 2 0 1 3 ) 0 8 — 0 1 6 0 — 0 1
消 费 电子
技 术 交 流
C o n s u me r E l e c t r o n i c s Ma g a z i n e
2 0 1 3年 4月下
T D — L T E 与T D — S C D MA 系统之问干扰分析与排查
高பைடு நூலகம்
( 中国铁通集 团沈 阳分公 司 ,沈阳
致。 ( 二 ) 覆盖 问题
1 . 工程 参数 的设置不合理 ,主要是天线 型号 、下倾角、方 位 角等 原 因造 成 小 区 的覆 盖 范 围大 于 实 际 需 要 的 覆盖 范 围 。 2 . 网络参数 的设置不合理 , 所谓 网络参数 设置是指最小接 入 电平 、基站的发射 功率 、M S的最大发射功率、切换 门限等, 这些参数如果设置不正确也会导致小区越区覆盖 , 带来不应该 有 的干扰 。 3 . 越区覆盖 引起 的干扰 , 小区的实际覆盖大大超过规划要 求 ,覆盖范围大 了,随之而来受干扰 的程度也会大大增加 。工 程参数和 网络参数设置的不正确都可以导致越 区覆盖 。 4 . 导频污染 引起 的干扰 , 导频污 染的本质 : 在 同频组网条 件下 , 局部区域会出现无主覆盖。出现导频污染 的主要原因分 为无线环境 因素 、工程参数配置两 个方 面。 ( 三 )系 统 外 干 扰 系统外 部的干扰是指 不明的信号源存 在严 重干扰 网络本 身信号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常见 的外 部干扰有 : 宽频直放站干 扰 、其他移动通讯系统共站/ 共存干扰、信号干扰机造成的干 扰 。其特点是不通过仪器 是很难发现 。 三、系统内的干扰主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位 1 . 检查基站 告警 :检查基站 时钟告警 , 当基站的时钟失步 时 ,因为上下行子帧与周 围邻区错位 , 会造 出严重干扰 。找出 有 时钟 失步的基 站关 闭并尽快恢 复 G P S 。 对于 T D D / F D D共模的 基 站,如果共用 一个 G P S ,需要进一步确认 G P S是否正常。 2 . 检查 上下行子 帧配 比, 上下行子帧 比配置不同的可能性 很 低,但建 议检 查。 3 . 功率配置检 查:功率配置检查 , 目的是排 除本小区 R s 参考信 号对邻 区的干扰 ,本小 区其他物理信道对 邻区的干 扰; 调整 R S小区参考信号 的功率 ( 绝对值) ,调整其他物 理信道相 对R s小区参考信号的功率偏差。 4 . 资源调度算法检查 : 资源调度算法配置检查 。 小区边缘 用户过 多, 用于 中心用户的频谱资源 太少 ; 检 查各类干扰抑制 功 能开关是否打开 ;合理设定 I C I C小区边缘用户和 中心用户 的门限, 合理分配小区边缘用户和中心用户 的上下行发射接收 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