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设计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教学目标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情况。
2.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思考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
3.使学生自觉向古代科学家学习,培养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过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难点: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四大发明。
大家知道,是哪四大发明吗?(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那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了一项发明,对,造纸术,早在西汉就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那另外三项发明出现在什么时候?(宋元时期)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学习目标: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特点、发展、传播及作用。
掌握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掌握火药的发明、应用、传播及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知道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表现及影响。
通过对中国四大发明的学习,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合作探究:(板块一)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大家预习的都比较不错,接下来请预习最好的三个组就有关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内容上台展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3) 宋元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军事技术如火药、
火器制造技术的提高。
(4) 继承了前代的优秀科技成果等,如印刷术等。
课文小结
1.活字印刷术
北宋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影响: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的发明和传播 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2.指南针、 火药的应用 3.发达的中 外交通
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驿站
促进中外经济、文化 和科技的交流
•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选择。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利用机械传动 指明方向,传 说在黄帝时期 发明。
指南车
战国人们利 用天然磁铁 做成指南工 具。
司南
宋代使用 人造磁铁 制成的指 南工具。
指南针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 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 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航海 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 变化?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 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 方向。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材料三:“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 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英)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 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地区。 思考:从上面的材料三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的巨大贡献,该发明是什么? ——造纸术
成效检测
【我讲你听】通过自主学习,根据课文架构, 给大家阐述你所了解的活字印刷书、指南针和 火药。
——参考[明]宋濂.元史·天文志
合作探究
圆珠笔之问
李克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 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 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 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 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 2016年1月4日 中国早就能造飞船、造潜艇,小小的圆珠 笔头为什么一直不能实现自主化生产?
合作探究 我做小小政协委员
面对“圆珠笔之问”,借鉴我国古 代科技发展历程,就“加强我国科 技发展水平” ,请你拟一个提案。
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料 丨
思考启示 丨
组长汇总 丨
小组提案展示
新闻链接
圆珠笔头实现国产化最大的意义 在于,一个国家拥有核心技术能 力的产品从来不在大小,而是看 是否有孜zi 孜zi 不倦、勤勉笃dŭ行的掌 握核心技术的精神,这也正是 “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
——转引自2016年山东烟台历史中考材料题 【问】根据材料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
进阶训练(2)
“四大发明”成为中华文明一种标志,但它还不足以 全面展现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因为我国古代的重要 发明创造远不止于此。基于科技史界的长期研究,现 在有条件突破“四大发明”说的局限,在全球史视野 下盘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列出新的清单。
选择回答的内容 丨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对比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 体会毕升的创新“新”在哪里?
两个“变”: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印刷术的改进与发展
北宋:毕升发明陶活字印刷 元朝:王祯发明了木活字 明清:出现了铜铅铸的金属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与意义
今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 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比欧洲早四百年)
毕升
北宋陶活字版
活字印刷术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情况
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费时,费力, 不容易修改,需要大量木版
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 -排版 -印刷 -拆版 活字印刷的意义: 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 传播。
火药
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
唐末火药在军事上开始使用 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 阿拉伯和欧洲;
火箭模型
火球
南 宋
火药的发明在 军事上产生了 什么影响?
改变了作战方式和 作战思想。
宋元火箭
神六航天火箭
宋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我们 现在的火箭发射是否有相同之处?
• 4.《萍州可谈》一书记录了北宋航船上使用指南针的情况。 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航海使用 指南针的最早记载。据此判断, 以下历史活动可能被史料记载使用到指南针的有( A) •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郑和七下西洋 • 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④鉴真东渡日本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为后 来欧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 ) D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 6.我国古代下列发明中,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是( ) C • ①造纸术 ②印制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 A.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③④ • 7.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 ▲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 ▲ ,对世界 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和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完整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2.过程与方法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有效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难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即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发达的中外交通。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海陆交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中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传播到欧洲,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成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桥梁。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了解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包括: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了大一统,使社会出现相对安定局面;宋元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交融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学情分析12/ 1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知道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认识到发达的中外交通,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2.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欧洲航海业的促进作用,体会科技引领世界。
3.了解火药的发明,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震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增强忧患意识,为中国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奋斗。
2.政府的重视、科技的领先,使宋元时期出现了发达的中外交通。
3.认识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外传,同时也有外来文化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二、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顾已学内容:1.回想元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2.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了什么制度?此时,边疆哪些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师:宋元时期,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向世界奉献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伟大发明,还出现了发达的中外交通。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元时期的科技殿堂,去感受一下科技的巨大魅力和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影响。
初中历史_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执教者:单位: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课程标准: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插图、视频、进行想象和分析的方法,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
了解自主学习了解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再对比今天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是国家关注民生、注重科技创新的结果,是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继承与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印刷术的发明及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及火药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史料分析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最近咱们国家出现了中国“新四大发明”,你知道是什么吗?(不知道)老师告诉大家,分别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展示“新四大发明”图片)这是在去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期间,由20国青年评选出来的,他们一致认为这四种东西就是中国“新四大发明”,并且想把他们带回自己的国家。
说到新四大发明,其实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你知道是什么吗?(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咱们在上册就已经学过了,关于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如何发明的、发明之后有什么应用、以及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展示课题《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二、新课讲授:现在特别流行穿越剧,这节课我们也来穿越一下,穿越到宋朝,以小记者的身份去探寻了解宋元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教案设计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和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
3、理解和认识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2、认识指南针对中国及其欧洲航海事业的促进作用,体会科技引领世界。
3、火药的发明,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战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认识到中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外交通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又如何呢?本课我们将学习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二)、讲授新课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发明:隋唐发明的雕版印刷。
【唐】《金刚经》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进一步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雕版印刷的方法: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
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
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
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研读
朱彧[yù] 在1119年写成《萍 州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 (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 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 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 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 航海有什么好处?
答: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 海的能力,人们能在茫茫大海上自由航行,许 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各 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印刷 拆版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 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 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 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 元中期 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 铜制活字 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
北宋泥 活字
现代火炮
欧 洲 火药13、14世纪
造纸术 7世纪
阿
拉
印刷术
印刷术 13世纪
造纸术 13世纪 造纸术
伯 指南针12、13世纪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 发达的原因(或背景)
①由于宋代航海技术
的进步,南方的海上 贸易频繁,海路交通 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 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 一步扩大,开创了中 外交通的新局面。
3.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
对世界的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 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传播过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
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西 欧洲、波斯 活字 印刷术 南 东南亚地区 东 朝鲜、日本
历史与现在的对接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 晦则观指南针。 — 北宋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 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 英国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欧洲陀螺罗盘
18世纪伦敦造
19世纪欧洲罗盘
从上面的材料一、二当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指南针为世界各地的人们航海事业创造 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材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 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政治上,元代四通八达
的驿站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 系,有利于巩固统治;经济上,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元代商业 贸易的繁荣,增进了中外经济 交流;文化上,遍布全国的驿 鸡 站,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 鸣 往来日益频繁,有利于各地区、驿 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4.宋元中外交通综述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 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 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 时达到140多个。
5.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 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总的影响)。
外传: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 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 影响: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整合
宋元时期
科技
中外交通
活 北字 宋印 毕刷 昇术 :
司 南指 南 罗针 盘:
枪火 药 元: 火宋 铳突 火
绸陆 之路 路: 和陆 驿上 站丝
海 绸路 之: 路海 上 丝
—
—
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 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 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 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 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 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 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 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 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传入: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 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 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 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知识拓展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著名的丝 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 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据这部 游记的记载,他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曾代表朝廷巡视江南各 地,还在扬州做官。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 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 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 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长卷,纸本 ,长约533.3×33.3cm,是世界上现存最 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 朝 雕 版 金 刚 经 局 部
雕刻印刷术作品
中国最早最大最精之雕版墨印 填色珍品。辽代版画《炽盛光佛降 九曜星官房宿相》,是目前世界上 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木刻版印着色 立幅中时代最早、幅面最大、刻印
木制 活字
元 代
王祯转轮 排字法
动脑时间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 进步之处?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 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而雕版印刷则不能。 这样可以重复使用,不用再一版一版地刻, 节约了许多时间,也节省了很多劳动力,大 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 书的价格下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北宋水浮法 指南针
指南鱼
指南针 (航海罗 盘)
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呢?
2.指南针的外传
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 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
指南针和火药,传到了
世界很多国家。
具体过程:乘坐中国 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 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 又传到欧洲。
阿拉伯人
3.指南针应用的(意 义或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 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动脑时间 哪些战争中应用了火药?
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 使用了火器;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 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
宋元时的火蒺藜
(地雷的最初德行)
元朝铜火铳
相关史事
南宋初,有人将火药 装在竹管里,制造出竹管 火枪,临阵时点燃发射, 烧伤敌人。南宋后期,又 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 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 丸射出。竹管突火枪是枪 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 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 序幕。
北宋震天雷
5.火药的外传及影响
有问有答
火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是 不是又离不开传播了指南针的阿 拉伯人?
还是我 们!
答: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 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 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和火器传入的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 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火药应用今昔对比 元代铜铁铳
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 12年,雕 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 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 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看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能否告诉大家雕版印刷 技术都有哪些缺点与不足?
答:缺点: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 能印刷一种书籍。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请欣赏烟花动态图片,开启完美学习!
童鞋们,当遇到 重要的日子,我们经 常会放烟花来庆祝。 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吗?你知道我国四大 发明是什么吗?
答:火药;四大发 明: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造纸术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外交通也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 交流情况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找出答案。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2.陆路交通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驿站
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 方的交通要道。 ②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
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目的),修建了覆盖 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③元代陆路交通的路线:元代的陆路向西通 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作用)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 刻 版 宝 钞
1.雕刻印刷术发展与缺点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 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作用)。辽、宋、西夏、金 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 技术进一步发展。
读文本第一自然段: 请抢答:雕版印刷术发明 时间,它的缺点是什么? 答:时间:唐朝。 缺点: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 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指南针发展演变—宋代罗盘
宋代罗盘是怎么制成? 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 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 ,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 方。后来人们把这种带有磁 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 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课外话:
罗盘不光开始用于航海 事业,也是风水师的工具, 可以说是风水师的饭碗。
北宋时的 罗盘针
缕悬法 指南针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3.海路交通发达 背景:宋元时期造
船和航海技术有了 较大的发展。中国 的航海家初步掌握 了潮汛、信风、气 象的规律。当时, 海上交通发达,海 外贸易繁荣。
表现:①宋海路多条航 线:通往日本、高丽、 东南亚、印度、阿拉伯 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 斯湾及东非海岸。
3.海路交通发达
表现②:元朝 时,海上交通范围 有更大的拓展,海 上丝绸之路进入鼎 盛时期。
最精的作品。
精美细腻的 经头画。 《妙法莲华 经卷第一》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 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