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考题2006-2007(2)末考B
近现代史期末考试答案

近代史客观题答案单选题1~5 D C D D C 6~10 B C A B A 11~15 D C B B C 16~20 C B A A D多选题1 ABCD2 BCD3 ABD4 AB5 ABCD6 BC7 ACD8 ABCD9 ACD 10 ACD1,材料: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回答问题: (1) 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 (2) 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3) 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1) "解体"是指中国封建制度(自然经济)的解体(2) 西方列强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 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封建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中国.(3) 第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 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第三,尽管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促进了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正如毛泽东指出:这种"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 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 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 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 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总而言之,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反而是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第二道题目的问题有两个版本,不过答案是差不多的~应该是第二个版本那个比较正确,安全起见就全部都看吧~(材料太长以省略号取代部分内容)材料1: 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材料2: 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什么占领大的城市,......而企图立刻占领中心工商业的城市. 材料3: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所以忽视准备工人阶级的武装暴动,不只是策略上的严重的错误,而且会造成不可饶恕的罪过.材料4: 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 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1)上述材料反映党在探索革命新道路过程中存在不同观点与分歧的实质是什么?(2)产生上述不同观点与分歧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不同观点:1,3是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4是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最新近现代史期末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MF

最新近现代史期末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根据地军民进行军事上反“围剿”作战同时,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界人士还在文化战线上开展了反“围剿”斗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
主要作品是()A.鲁迅的杂文B.瞿秋白的评论C.茅盾的小说《子夜》D.《义勇军进行曲》正确答案:ABCD2.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过程中创办的刊物有()A.《劳动界》B.《劳动音》C.《工人月刊》D.《济南劳动月刊》正确答案:ABCD3.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方法是()A.加工B.订货C.统购D.包销正确答案:ABCD4.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包括()A.遗留下的军队B.政治土匪C.特务分子D.农民组织正确答案:ABC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外交方针包括()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孤立主义正确答案:ABC6.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内容是()A.反行贿、反偷税漏税B.反盗窃国家资财C.反偷工减料D.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正确答案:ABCD7.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的重要运动是()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镇压反革命D.提倡民主正确答案:ABC8.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代表主要来自()A.中国共产党B.各民主党派C.各人民团体D.无党派民主人士正确答案:ABCD9.1945年8月28日,中国共产党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的主要代表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刘少奇正确答案:ABC10.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容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独立自主正确答案:ABC11.抗战开始后,各类学校纷纷南迁,组建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学校是()A.北京大学B.河北大学C.清华大学D.南开大学正确答案:ACD12.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A.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B.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C.农民占三分之一D.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正确答案:ABD13.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的主要事实是()A.上海、天津、广州、北平等地工人纷纷举行反日大罢工和抗日示威游行,组织抗日救国会,开展抗日募捐B.北平、南京、上海等地大中学生举行罢课、示威、街头宣传等活动C.冀东农民开展打游击等斗争D.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也要求国民党当局“改弦更张”正确答案:ABCD14.在九一八事变中,日本的侵华事实主要是()A.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B.日本军队进攻沈阳城C.日本军队进攻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D.日本进攻华南正确答案:ABC15.中共一大选举产生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其成员是()A. 陈独秀B.张国焘C.董必武D.李达正确答案:ABD1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正确答案:ABCD17.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A.福州船政局B.天津机器局C.湖北枪炮厂D.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答案.A18.《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想建立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是()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D.均贫富,等贵贱E.禁朋党之弊答案.ABC19.洋务运动时期,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的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是()A.《日本变政考》B.《俄彼得变政记》C.《波兰分灭记》D.《欧游心影录》E.《新学伪经考》答案.ABC20.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主张的措施主要是()A.向皇帝上书B.著书立说办报纸C.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D.办学会设学堂正确答案:ABCD21.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议题包括()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D.要不要兴西学正确答案:ABCD2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长征会师的地址是()A.甘肃会宁B.静宁将台堡C.甘孜D.吴起镇正确答案:AB23.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章炳麟B.邹容C.康有为D.陈天华正确答案:ABD24.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大会的主要工作是()A.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通过了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C.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D.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确答案:ABCD25.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北京市东城区200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精校版)

北京市东城区2006-2007年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农业政策是调整关系到社会稳定与进步。
回答1—3题。
1.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已征收农业税,下列内容与此相关的是A.初税亩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2.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庸”的实施A.使农民徭役负担完全解除B.使农民的地租负担相对减少C.使农民的生产时间有一定保证D.使农民的人身束缚极大放松3.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
二者的相似点是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统一,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回答4—7题。
4.元朝管辖西藏和台湾的机构分别是A.宣政院、台湾府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C.理藩院、台湾府D.理藩院、澎湖巡检司5.诗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记述的重大事件应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康熙帝统一台湾C.徐骧保卫台湾D.刘永福坚守台湾6.明治维新削弱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文明开化B.殖产兴业C.土地私有D.废藩置县7.下列不.属于直接反对外来侵略以维护国家主权的事件是A.纳西比战役B.威海之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中国古代的一些制度创新,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回答8—10题。
8.汉武帝时期人才济济,形成鼎盛局面。
与这一现象出现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B.编户齐民制度C.察举制D.刺史制度9.王安石变法时设立的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A.负责征收赋税B.清查耕地面积C.管理对外贸易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10.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是指①延续了秦汉的郡县制度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④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最新近现代史期末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FF

最新近现代史期末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侵略战争的原因是()
A.日本军国主义国家本性决定的
B.日本军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决定的
C.日本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D.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正确答案:ABCD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完整的概念,是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来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总是()
A.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色
正确答案:ABC
3.我国逐步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推进干部队伍的()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
正确答案:ABCD
4.“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取得重大进展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A.鞍山
B.包头
C.武汉
D.北京
正确答案:ABC
5.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况,毛泽东进行了归纳概括,他说:( )
A.有困难
B.没办法
C.有办法
D.有希望
正确答案:ACD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D.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AB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考题(2006--20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考题一、单选题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广大,其结果是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2.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A军事战略错误B社会制度的腐败C经济技术的落后D思想观念的保守3.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一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A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B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D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4.在孙中山的思想中,“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属于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瞿秋白6.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A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B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C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D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7.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B兵民是胜利之本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原则是A党指挥枪B官兵平等C拥政爱民D一切行动听指挥9.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10.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2005-2006(二)末考题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A年级班级姓名学号提示:请把答案移到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1、1838年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A、黄爵滋B、林则徐C、邓廷桢D、关天培2、()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战争3、20世纪初,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中国内地全部开放4、“南北议和”时南方的代表人物是()A 、伍廷芳B 、唐绍仪C 、王宠惠D 、宋教仁5、孙中山辞职时,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专制提出了以下条件()A 、袁世凯在北京就职B 、临时政府定都北京C 、临时政府定都南京D 、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约法》6、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这表明()A、中共继承了“一大”所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B、中共斗争经验的成熟C、中共对中国国情认识的加深D、中共改变了自己的奋斗目标8、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的历史事件是()A、一二○政变B、整理党务案C、四一五政变D、七一五政变9、第一个在中国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作者和作品是()A、陈独秀的《谈政治》B、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杨达的翻译著作《唯物史观解说》D、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10、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11、下列事件中,没有共产国际代表直接参与的是()A、中国共产党建立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12、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武装斗争B、革命中心应转向农村C、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支持城市斗争道路13、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007年各地高考试题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2007年各地高考试题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分章节归类《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007上海历史)31.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这一“不同的办法”是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07海南历)20.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
其中第—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
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07广东单)32.(9分)在创立新土耳其后,凯末尔转而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新土耳其”的国家性质是什么?(2分)资产阶级共和国。
(2)凯末尔为“创立新土耳其”和“创造新土耳其人”采取了哪些措施?(7分)领导土耳其人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废除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颁布宪法和制定其他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废除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
第三节苏联的的社会主义建设(07江苏)20.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07广东单)30.(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
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A2. 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推翻清朝统治B. 建立民主共和国C. 改革政治制度D. 实现国家富强答案:D3.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黄兴D. 黎元洪答案:A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 提倡民主与科学B. 反对封建迷信C. 推广白话文D. A、B、C都是答案:D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国内政治腐败答案:A6.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5年答案:B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发展人民军队C. 进行土地改革D. 与国民党全面合作答案:D8.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进行的三大战役是?A.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渡江战役B.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D.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答案:B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C.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D. 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答案:A10.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A. 土地改革B. 手工业改造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文化大革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A, B, C, D1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A. 引进西方科技B. 建立新式教育C. 发展民族工业D. 改革军事答案:A, B, D1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包括?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导致了清朝的灭亡答案:A, B, C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敌人是?A. 帝国主义B. 封建主义C. 官僚资本主义D. 民族资本主义答案:A, B, C15. 下列哪些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A. 一边倒B. 独立自主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不结盟答案: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B年级 06级专业姓名学号提示:请把答案移到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1、20世纪初,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中国内地全部开放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A 、同盟会B 、兴中会C 、华兴会D 、光复会3、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A 、萍浏醴起义B 、七女湖起义C 、镇南关起义D 、黄花岗起义4、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5、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6、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爱国学生不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7、第一个在中国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作者和作品是()A、陈独秀的《谈政治》B、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杨达的翻译著作《唯物史观解说》D、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8、孙中山逝世后,提出建立“纯正三民主义”,反对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是()A、戴季陶B、邹鲁C、林森D、张继9、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最深刻的教训是()A、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B、共产党必须有明确的革命纲领C、要有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D、无产阶级必须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10、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武装斗争B、革命中心应转向农村C、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支持城市斗争道路11、指挥红军,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是()A、毛泽东B、博古、李德C、周恩来、朱德D、王明12、世界军事历史前所未有的壮举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红军长征13、“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思想是毛泽东在那个会议上提出的?()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C、俄界会议D、瓦窑堡会议14、国共两次合作的基础是()A、共同的斗争目标B、共同的革命纲领C、共同的阶级立场D、共同的思想认识15、八路军第115师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16、在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A、统一国家与和平建国问题B、和平建设与政治民主化问题C、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D、军队平等和党派平等问题17、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是()A、正确的战略战术B、土地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C、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配合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18、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斗争主要是在国统区内进行B、主要是反内战的和平民主运动C、民主党派起了领导作用D、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军事斗争19、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胜利结束B、解放军占领南京C、国民党败逃台湾D、新中国成立20、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开展武装斗争C、走社会主义道路D、建立统一战线21、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 )率领下,开始抗美援朝。
A、林彪B、朱德C、彭德怀D、邓小平22、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从()的逐步过渡的形式。
A 、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B、初级合作社到互助组再到高级合作社C、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再到互助组D、限制利用到和平赎买23、总的来说,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A、完全失败的B、基本成功的C 、基本失败的 D、成功的24、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这一过渡形式实现的。
A、限制B、国家资本主义C 、协商D、合作社2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提出这个观点是在()A、中国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九大26、毛泽东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之后形成的文章是()A、《论十大关系》B、《论联合政府》C、《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D、《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27、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A、高速度B、高指标C、一大二公D、冒进28、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在()A、1964年10月16日B、1967年6月17日C、1969年9月23日D、1970年4月24日29、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用“小球推动大球”是指()A、用乒乓球推动了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B、用乒乓球推动了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C、用“乒乓外交”打开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D、用“乒乓外交”打开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30、1975年1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为国务院总理,挫败了“四人帮”组阁的阴谋。
A、邓小平B、华国锋C、周恩来D、叶剑英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人物有()A、冯子材B、林则徐C、邓廷桢D、关天培E、康南海2、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A、废除科举 B 、设立学堂 C 、奖励游学 D 、禁止缠足 E 、修改刑律3、从1905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过激烈的论战,双方论战的焦点问题主要有()A 、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B 、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 、要不要改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D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E 、要不要废“八股”、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4、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是指()A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B 、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C 、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 D、以陈炯明为首的粤系E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5、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的力量并联合镇压革命,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里所指的反革命力量包括()A、帝国主义B、军阀C、大地主D、大资产阶级E、小资产阶级6、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方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关于党内合作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党内合作形式是经共产国际决定的B、党内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C、党内合作实质上是国共合并D、党内合作必然使共产党丧失自身的独立性E、1927年,国民党右派分共并屠杀共产党人,实践证明党内合作是错误的7、下列对大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国两党共合作,形成统一战线形式推进大革命的发展B、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工人掀起反帝爱国运动新高潮,有较好的群众基础C、有正规的新式的军队即国民革命军D、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封建军阀,给帝国主义沉重打击E、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失败8、中国红色政权有可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A、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B、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国民革命为红军和共产党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D、有相当战斗力的正式红军存在E、共产党组织有力量和政策不错误9、“一二•九”运动爆发的背景是()A、日本制造侵华的“华北事变”B、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C、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方针D、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E、日本发动“七七事变”10、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百团大战是由彭德怀指挥的大规模对日作战B、百团大战是相持阶段发动的大规模作战C、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D、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E、百团大战是共产党按国民党的指示而发动的三、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1、()鸦片战争中民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最著名的是1841年广州北郊三元里103乡人民群众围歼英军的战斗。
2、()根据“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如果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那么,英国驻华领事必须依据中国法律作出有罪判决。
3、()1851年洪秀全在广东花县领导了著名的金田起义。
4、()“镇南关大捷”是甲午战争中打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重大胜利。
5、()清军将领邓世昌在马尾海战中英勇杀敌,最后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6、()《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9、()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0、()黄埔军校成为一所新型的军官学校,其含义是指黄埔军校强调在实践中提高军事技术。
1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2、()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1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大陆全境已经解放。
14、()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绝大多数资本家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5、()袁隆平与他人合作,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6、()1956年,刘少奇在全国知识分子大会上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新中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
17、()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观点,建议把1961年搞成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9、()深圳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0、()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四、材料题(在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18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善外夷者,外夷治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引自《海国图志》)材料(二)“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引自《劝学篇》)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引自《新青年》)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郑观应(2)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派的观点?()A、保守派B、洋务派C、保皇派D、革命派(3)材料(三)的作者是()A、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2、阅读材料: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