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剑川县沙溪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_3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_3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30分。

〕1、以下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居民2、1987年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店人遗址C.店山顶洞人遗址D.蓝田人遗址3、4、从长相和智力程度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B.人C.山顶洞人D.黑猩猩5、以下选项里面,不属于山顶洞人和人一共有的特点的是〔〕。

6、以下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B.②C.②③D.③④7、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B.米饭C.小米D.玉米8、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消费方式B.开场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9、以下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①定居生活②建造房屋③饲养家畜④制造陶器⑤使用打制石器⑥用耒耜耕地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⑥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11、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A.12、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创造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13、A.黄帝B.炎帝C.舜D.禹14、“让制〞是一种部落领袖更替的制度,他在什么情况或者条件下替代〔〕。

A.父子B.母女C.叔侄D.有才有德的人15、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擅长想象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交融而成15、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开掘出了船形彩陶壶。

以下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二、列举题〔一共10分〕1、列举出两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代表〔2分〕2、原始农耕文化有什么特征〔8分〕三、读图解画〔观察比照以下两图后答复以下问题〕一共10分1、判断:A图为-----------原始居民的房屋,B图为--------------原始居民的房屋。

13-14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

13-14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

七年级历史考试(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值:60分)一、选择题(共17小题,第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计241、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C.埃及D.伊拉克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大汶口人3、下列古人类处于黄河流域的有(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大汶口人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③6、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7、要获取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须经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8、《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A.尧舜禹时期B.黄帝、炎帝时期C.山顶洞人时期D.半坡氏族时期9、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远古人类最需要的是( )A.住在山洞里 B.学会制造工具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10、“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相传下列首领禅让的顺序是 ( )A.舜→禹→尧 B.禹→尧→舜C.尧→禹→舜 D.尧→舜→禹11、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12、陶器制作产生的最主要的历史条件是 ( )A.生产力的发展B.粮食有了剩余C.商业发展的需要D.手工技术的进步13、假如有一天山顶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们可能会认为北京人()A.长相像猿,比较丑陋 B.会做项链,懂得爱美C.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 D.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14、《吕氏春秋》记载:“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

”这段材料可以说明的传说是()。

A.炎帝部落归服于黄帝部落 B.大禹疏通河道与筑堤堵水C.尧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 D.炎帝造出陶器等生活用品15、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 )A.父亲传子 B.兄长传弟C.母亲传女 D.民主推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6分)18、识图说史:(12分)(1)下图中的文物是哪些古人类使用的?(6分)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2)根据下图,说一说:(提示:请统一在下面的横线上作答!)①黄帝对中华文明有哪些贡献?(3分)②哪些考古实物可以验证其中的一些传说? (3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月考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A.能否直立行走 B.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是否有语言功能 D.会不会使用火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的时间大约是()A.公元前21世纪 B.公元前20世纪 C.公元21世纪 D.公元20世纪3、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实行以下哪种方法巩固统治,以加强边远地区的开发,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奴隶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4、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缘于()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D.汉武帝削弱封国5、战国时期,各国改革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6、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得到了贵族阶层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7、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②减轻刑法③提倡节俭④严惩贪官污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假如你生活在战国时期,你所使用的最新的生产工具应该是下图的()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 青铜器 D.铁器9、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A、退避三舍B、尊王攘夷C、卧薪尝胆D、围魏救赵10、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11、西汉持续时间是()A.211年B.193年C.210年D.194年12、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实行屯田制C.招贤纳士 D.打败强敌袁绍13、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1——5 CBBCC 6——10 BABAA 11——15 CDCDB
16——20 BCDAB 21——25 BBCAC 26——30 BCABC
31、(1)分封制(2分)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巩固统治)(2分)
(2)宗亲功臣(2分)
(3)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2分)
(4)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分)
(5)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3分)
(6)春秋时期(2分)
(7)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3分)
32、(1)公元前356年(1分)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富国强兵)(2分)
(2)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奖励军功(共4分,错一个扣1分,全错0分)
(3)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田宅。

(任选一条即可)(4分)
因为商鞅变法的这些措施损害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所以引起他们的不满。

(2分)
(4)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分)
(5)根本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秦国的国情。

(2分)
启示: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重用人才;改革要勇于创新等。

(言之有理,一条即可)(2分)。

2013-2014学年(上)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上)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上)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元谋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淮河流域3、考古学上,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陶器时代D.铜器时代4、下列器具中,属于半坡人使用的是①尖底瓶②鹳鱼石斧纹陶缸③鱼纹彩陶盆④铜方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建造房屋B.火的使用C.农业生产的出现D.使用陶器6、以下是某班四名同学关于“神话和传说”讨论的结论,你认为哪一个观点是错误的A.神话传说的某些内容可能是真实的B.神话传说是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C.神话传说是人们虚构的,没有什么价值D.神话传说反映了先民生活状况7、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炎黄帝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之间的战争发生在A.八公山B.寿县C.凤台D.涿鹿9、汉族的前身是A.华夏族B.戎族C.蚩尤部落D.鲜卑族10、“禅让”是古代推举首领的方法,其基本含义是A.父传子B.母传女C.兄传弟D.民主方式推荐11、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12、有一个成语叫“助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题中的“”应填A.周B.武C.桀D.纣二、组合列举(每空1分,共3分)13、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史称“上古三代”。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2)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后,国力日益强盛。

(3)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三、辨别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打“√”;打“×”。

每题1分,共3分【】(14)春秋时期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孝公和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2012至2013学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月考

2012至2013学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月考

沙溪中学七年级历史第一次统一作业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

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第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A.杨坚B.李渊C.李世民D. 武则天2、隋文帝令军南下,没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是南朝重新统一,这个朝代是()A、宋B、齐C、梁D、陈3、隋朝对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创立三省六部制B、重新统一南北C、开通大运河D、开创科举制选拔人才4、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是()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5、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时()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6、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其主要社会作用是()A、巩固隋朝的统一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C、方便隋帝到江南巡游D、加强对北方的边防7.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8.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为中心A.涿郡B.余杭C.洛阳D.长安9.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

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10、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开皇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11、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12、下列关于“开元之治”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这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C唐玄宗任用姚崇为相 D开创科举制度、选拔人才13.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经济空前活跃C.中外交往与冲突D.繁荣与开放1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15、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A唐三彩 B青花瓷 C青瓷 D白瓷16、今天在我国境内的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是()A靺鞨 B回鹘 C六诏 D突厥17、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A.满族B.维吾尔族C.回族D.藏族18、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19、“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手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测历史试题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测历史试题

学校 班别 姓名: 座号:------------------------------------------------------------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测七年级历史科试题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

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广东B.湖南C.云南D.陕西 2.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A.一百七十万年B.八十万年C.七十万至二十万年D.一万八千年 3.《韩非子》上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4.当今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巴比伦5.“距今约七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原始人6.右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 )A :懂得爱美B :知道定居生活C :注意防寒D :开始种植 7.下列不属于北京人生活的是( )A .用火烧烤食物B .使用打制石器C .过群居生活D .会使用骨针8.科学证明,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

在这个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使用火B.直立行走C.劳动D.使用文字 9.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 )A .约五六千年B .约一万八千年C .约七十至二十万年D .约四千多年10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氏族时期C.大汶口文化时期 D.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11.反映我国长江流域农耕生活的文化遗址是()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汉口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1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红陶13.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B.自然环境的变化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D.掘井饮水方便14.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5.下列关于半坡人说法不正确的是:()A.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B.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C.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D.圈养猪、狗等家畜16.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是我国的( )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17.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18.相传是谁创制了文字()A.黄帝 B.嫘祖 C.仓颉 D.半坡原始居民19.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60分)1 某外国朋友想考察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 、北京周口店B、浙江河姆渡C、云南元谋D、陕西西安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

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3. 通过对远古人类活动的遗址、遗迹等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分析出古人类的生活情况,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

世界上出土远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者是()A 、北京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良渚居民5.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 .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6、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文化遗存的是()①元谋人遗址②北京人遗址③山顶洞人遗址④半坡人遗址⑤河姆渡遗址A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7.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 .农耕文明B.海洋文明C.神话传说D.游牧文明8. 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A. 黄帝B.炎帝C.舜D.禹9.2009年4月4日,陜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己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 .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10.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 4 月20日在浙江绍兴举行,150余位大禹后裔代表和2000 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