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养鸡异次线虫的防治

合集下载

鸡异刺线虫病的防治

鸡异刺线虫病的防治
鸡异刺线虫病的防治
异刺线虫病是由异刺线虫(又叫盲肠虫),成虫寄生于鸡、火鸡、孔雀、鸭和鹅等家禽的盲肠内引 起疾病。异刺线虫除本身可引起家禽发病外,其虫卵能携带盲肠肝炎的组织滴虫,鸡和火鸡食入这 种含有组织滴虫的虫卵,就会发生盲肠肝炎。 一、流行特点: 生活史和虫卵随鸡粪排到外界,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发育为含二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 卵污染饲料或饮水,被鸡食入后,在小肠中孵出二期幼虫,二期幼虫移行至盲肠,钻进盲肠壁深处 寄生,并第二次蜕皮为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在盲肠中再蜕两次皮发育为第四期、第五期幼虫, 并进一步发育为成虫。鸡食人感染性虫卵后,虫卵在肠道经25~34天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 成虫在鸡体内可生存10~12个月。其虫卵在潮湿的土壤中可生存9个月以上。蚯蚓可充当保虫宿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蚯蚓吞食感染性异刺线虫卵后,二期幼虫在蚯蚓体内可保持生活力1年上。鼠妇类昆虫吞食异刺线 虫卵后,起机械传播作用。鸡终年均可感染,但感染高峰期在7~8月份。
二、临床诊断要点: 1、任何年龄的鸡都有易感性。营养不良和饲料中缺乏矿物质(主要是磷和钙)的幼鸡特别易感。 2、异刺线虫寄生于肠黏膜,能机械损伤盲肠组织,引起肠炎、下痢、盲肠肿大、肠壁增厚和产生 结节病变,虫体代谢产物可使鸡体中毒。 3、患鸡表现为食欲减退、营养不良、发育停滞,严重时可致死亡。
三、剖检诊断要点: 剖检可见盲肠肿大、变硬,浆膜下面有灰白色、粟粒大小的结节,盲肠增厚,肠腔内可见数量不一 的虫体,有时多达数百条,堵塞肠管,肠黏膜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结节,内有幼虫体。
四、防制: 1、预防: 保持鸡舍清洁,及时清除粪便,进行集中发酵处理,以杀死虫卵。预防应着重抓好计划性驱虫和粪 便的无害化处理。 2、治疗: 可选择下列药物: (1)、噻苯唑按每千克饲料500mg混入饲料,一次口服。 (2)、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饲料40mg拌入饲料,一次口服。 (3)、甲苯唑按每千克饲料30mg拌入饲料,一次口服。 (4)、康苯咪唑按每千克饲料50mg拌入饲料,一次口服。 (5)、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饲料35mg拌入饲料,一次口服。 (6)、硫化二苯胺(酚噻嗪),中雏每只0.3~0.5g,成年鸡每只0.5~1.0g,拌入饲料中口服。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组织滴虫病是林下散养鸡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是因为鸡误食了还有一些线虫虫卵的蚯蚓导致,患病之后症状比较明显,会导致肝脏出血,或者坏死,影响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为此,应该重视对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工作,减少该疾病所造成的影响。

01发病情况在某地区的规模化养鸡场中,为了提高养鸡的质量,采取林下放养的方式,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不重视卫生管理,卫生条件差,鸡群密度比较小,尤其是圈舍有大量的粪便和污染物。

没有及时清理,林下光照条件不好。

在2020年的9月份,该养鸡场陆续出现了鸡只拉稀的症状,排出黄色或者浅绿色粪便,明显的腥臭味,同时有些鸡只死亡。

为了治疗疾病,养殖户给患病鸡投喂了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粉,但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在10上旬,鸡只死亡数量增加,养殖户开始重视起来。

02临床症状到养殖场之后发现了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患病鸡精神不振,羽毛蓬松,喜欢睡觉,同时翅膀下垂,其次,有些患病鸡的头部和鸡冠部位出现明显的病变症状。

再次,患病鸡下痢,排出黄色或者金黄色的粪便,并且伴有恶臭气味,有些粪便中还有血块组织。

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的话,患病鸡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03剖检病变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可以发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肝脏部位肿大,同时肝脏部位有不规则的坏死灶,呈现白色或者黄色,尤其是肝脏部位的坏死灶和其他部位有明显的区别。

其次,肾病鸡的盲肠部位发生改变,盲肠1侧或者2侧肿大,并且坚实,触碰比较硬,伴有出血炎症。

此外,肠腔内有大量的血液。

04实验室诊断将病死鸡带回实验室剖检之后可以发现鸡只的肝脏部位和盲肠部位出现明显的病变,选择肝组织和盲肠表面的粘液和粪便,加入35℃左右的生理盐水中稀释,然后选择少量的稀释液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有鞭毛的虫,并且有规律的摆动。

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初步确诊为鸡组织滴虫病。

05防治措施5.1 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在鸡养殖的过程中,保证环境的干净卫生很重要,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为此,应该保证鸡舍的干净卫生,同时通风采光条件好。

夏季鸡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夏季鸡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

夏季鸡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夏季是鸡寄生虫病高发季节,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病、羽虱病、绦虫病等。

这些寄生虫会给鸡群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以下是夏季鸡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1. 定期清理鸡舍和鸡笼:鸡舍和鸡笼是寄生虫滋生和繁殖的最佳场所,因此需要定期清理。

清理时要彻底清除鸡舍和鸡笼中的渣滓、鸡粪和杂草等,同时对鸡舍和鸡笼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杀死寄生虫的卵和成虫。

2. 使用合适的消毒药物:消毒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寄生虫和细菌。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广谱杀虫作用的消毒药物,如福尔马林、氯化钠等。

在使用消毒药物前要先进行试验,确保对鸡群没有不良影响。

3. 控制饲养密度和合理安排饲养环境:饲养密度过高会增加鸡群的感染机会,因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同时要合理安排饲养环境,保持鸡舍和鸡笼的通风、干燥和清洁。

4. 定期给鸡群进行体检:定期给鸡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寄生虫病。

体检时要仔细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食欲和体重等指标,如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治疗。

5. 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预防和治疗鸡寄生虫病可以使用一些具有驱虫作用的药物,如敌鼠强、疫霉灵等。

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鸡群造成毒害。

6. 强化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是鸡寄生虫病防控的关键,要做好鸡群的日常饲养和管理工作。

要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饲料的配方,保证鸡群获得充足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同时要注意饮水卫生,经常更换饮水器的水,以防止饮水器内滋生寄生虫和细菌。

7. 加强防治意识和培训:饲养人员要加强对鸡寄生虫病的认识,了解寄生虫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掌握防治措施。

可以通过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防治能力。

夏季鸡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包括清理鸡舍和鸡笼、使用消毒药物、控制饲养密度、定期体检、使用防治药物、加强日常管理,以及加强防治意识和培训等。

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够有效地防控鸡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鸡群的健康和生产。

农村养殖场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

农村养殖场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

农村养殖场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关于农村养殖场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春夏季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外界生物环境,为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空间,这也是每年春夏季节成为鸡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如何有效防治鸡常见寄生虫病的发生,是养鸡户非常关心的问题。

为此,现将常见的几种鸡寄生虫病的驱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参考:鸡蛔虫病主要寄生于鸡的小肠,为圆形线状虫体,以3月龄~4月龄的鸡群最易感染,尤以蛋白质、维生素饲料不足时发病比较严重。

本病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消瘦虚弱、羽毛逆立、两翅下垂。

成年鸡产蛋下降、蛋壳变薄。

预防以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和饮水卫生为主。

驱除方法:1.竹叶、花椒各15克,文火炒黄碾末,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天2次,连喂3天。

2.烟草15克,切碎,文火炒焦碾碎,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日2次,连喂3天。

鸡绦虫病鸡群通过食入蝇类、蚯蚓等中间宿主体内的似囊尾蚴感染。

主要症状为下泻,粪便常带有血液和绦虫体节,剖检小肠有节结或炎症,肠内充满白色带状虫体,病鸡临床症状为喜蹲于栏杆上,缩头呆立,频繁饮水,消瘦体弱。

驱除方法:1.槟榔20克,碾成细末,每只每次1克~2克,早上拌料喂,每天1次,连喂3天。

2.石榴皮10克、苦楝树皮15克,炒焦碾碎,每只每次2克~3克,早上拌料喂,连喂3次。

鸡球虫病鸡球虫病多发生在15日龄~45日龄的.鸡群。

主要症状为腹泻、便血、生长停滞、精神迟钝、呆立,往往消瘦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驱除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及消毒,鸡群养殖密度不宜过大。

2.大蒜50克捣烂,加水100毫升,拌料饲喂,每日1次,连喂5天~7天。

3.马齿苋、铁苋菜各150克,切碎拌料自食,每日1次,连喂5天~7天。

鸡羽虱及螨虫病羽虱和螨虫是寄生在鸡的羽毛上的外寄生虫。

患鸡瘙痒不安,羽毛脱落。

幼鸡常秃头,身体瘦弱;母鸡产蛋率下降。

驱除方法:常采用沙浴法驱除。

在运动场上挖一浅池,用10份黄沙加2份硫磺粉拌匀放入池内,任鸡沙浴,同时舍内喷洒1%敌百虫溶液,待干后进鸡。

鸡线虫病的治疗方法

鸡线虫病的治疗方法
鸡线虫病的治疗方法
汇报人:
2023-12-01
目录
CONTENTS
• 疾病概述 • 诊断方法 • 治疗方法和策略 • 预防和控制措施 • 案例分析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01
鸡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禽类寄生 虫病,由线虫寄生在鸡的消化系 统、呼吸道和生殖道等部位引起 。
02
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 阻、咳嗽、呼吸困难、产蛋量下 降等。
粪便检查
采集鸡的粪便样本,通过显微镜检查 是否有虫卵或虫体。
血液检查
采集鸡的血液样本,通过检测血液中 的抗体水平,判断是否感染了线虫病 。
鉴别诊断
与其他寄生虫病的鉴别
鸡线虫病与其他寄生虫病的症状相似,如鸡蛔虫病、鸡绦虫病等,需要进行鉴 别诊断,以确定具体治疗方案。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鸡线虫病可能与其它疾病同时发生,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等,需要 进行鉴别诊断,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治疗
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饲料添加药物10克,混饲,连用3天。或 者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饲料添加药物10克,混饲,连用3天 。
案例四
影响
鸡线虫病对产蛋量和孵化率有明显影响。感染鸡线虫的母鸡产蛋量会明显下降,同时孵化率也会降低 。
控制策略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驱虫。对种鸡进行定期检疫和检测,及时发现并 治疗感染鸡线虫的鸡只。
感染途径
鸡线虫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 鸡通过摄入含有虫卵或感染性幼虫的 食物或水而感染。
此外,直接接触感染鸡的排泄物或与 感染鸡有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
流行病学
鸡线虫病在养鸡业中广泛流行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感染率 。
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线虫的 繁殖和传播,因此,南方地区 尤其需要关注此病的防治。

鸡常见肠道蠕虫病的防治

鸡常见肠道蠕虫病的防治

鸡常见肠道蠕虫病的防治作者:李世常来源:《家禽科学》2021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1)1-0036-02鸡肠道蠕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主要包括鸡蛔虫病、异刺线虫病和绦虫病。

鸡感染肠道蠕虫后,导致雏鸡和青年鸡生长发育缓慢,影响鸡群整齐度,严重的影响成年鸡的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效益。

1 雞蛔虫病1.1 病原特征鸡蛔虫是鸡体内最大的线虫。

新鲜的鸡蛔虫呈黄白色,长线状,头部口孔周围有3片唇。

雄虫长26~70 mm,尾端有尾翼和10对尾乳突;有1个肛前吸盘,呈圆形或椭圆形;1对几乎等长的交合刺。

雌虫长65~110 mm,阴门在虫体的中部。

鸡蛔虫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70~90)×(47~51)μm,壳厚而光滑,深灰色。

1.2 生活史鸡蛔虫繁殖力强,发育期短,生长快,虫体大。

雌虫在鸡的小肠内产卵,之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约经17~18 d卵内孵化成幼虫,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具有侵袭性的虫卵,污染饲料和饮水,被鸡吞食后即被感染。

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期约35~50 d。

1.3 危害蛔虫寄生在小肠内,主要危害雏鸡。

大量幼虫和成虫寄生在肠道,相互缠绕,刺激肠壁,常导致肠粘膜急性出血、炎症,引发肠炎,下痢,便中带血;消化机能障碍,生长发育停滞,腹泻;严重者堵塞肠道,肠道破裂。

感染较轻的病例,鸡群精神沉郁、生长迟缓、消瘦贫血、产蛋率下降。

成年鸡感染蛔虫病时,多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1.4 诊断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发现蛔虫虫卵即可确诊。

选取几只瘦弱的鸡用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进行驱虫性诊断,如能在粪便中发现蛔虫即可确诊。

剖检,如能在鸡小肠内发现大量蛔虫虫体即可确诊。

1.5 防治1.5.1 治疗可用左旋咪唑20~25 mg/kg体重,拌料或饮水1次;或丙硫苯咪唑10~20 mg/kg 体重,拌料或饮水1次;或硫苯咪唑5~8 mg/kg体重,1次口服;或氟甲苯咪唑,按30 mg/kg拌入饲料,连喂7 d;或枸橼酸哌嗪250 mg/kg体重,1次口服;或芬苯达唑按20 mg/kg体重喂服;或伊维菌素按0.1 mg/kg体重,1次口服[1]。

肉鸡异刺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肉鸡异刺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d o i:10.19369/j.c n k i.2095-9737.2016.07.105肉鸡异刺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刘泳超(黑龙江省尚志市畜牧兽医局,黑龙江尚志150600)摘要:肉鸡异刺线虫病是寄生虫疾病,由于盲肠内寄生异刺线虫而引起,病鸡主要表现食欲减退、腹泻、生长缓慢、体质消瘦,且最终由于机体衰竭而发生死亡。

该病能够经由消化道造成传播,有时甚至能够导致舍饲肉鸡大量死亡。

本文主要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关键词:肉鸡;异刺线虫病;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12-011 流行情况鸡异刺线虫呈白色的细线状,虫体大小中等,头端生有3个唇,背唇上生有1对乳突,两亚腹唇分别生有1个化感器、1个单乳突和1个双乳突。

病鸡体内的虫卵能够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如果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经过712天就能够发育变成包含2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即如果鸡只食入被这种虫卵污染的饮水或者饲料,虫卵会在小肠内继续孵化变成第二期幼虫,而幼虫会移动到盲肠,并寄生到盲肠壁深处,经过第二次蜕皮会发育成为第三期幼虫,其在盲肠腔内会再进行2次蜕皮发育成为第四期、第五期幼虫,接着会发育成为成虫,通常整个发育过程需要经过大约2430天,之后就能够开始产卵。

异刺线虫的虫卵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够在阴湿的土壤中存活长达9个月,但如果环境比较干燥且能够充分照射阳光则虫卵快速发生死亡。

目前,在我国不同地区饲养的肉鸡体内发现主要是异刺线虫、小异刺线虫、短尾异刺线虫、颜氏异刺线虫、短刺同刺线虫、印度异刺线虫、贝拉异刺线虫及南方异刺线虫。

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感染,尤其是采取地面散养的肉鸡容易食入虫卵或含有虫卵的中间宿主,导致该病经常发生。

一般成年肉鸡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感染虫体发病后很少会发生死亡,但往往会成为主要的传染源,且对幼龄肉鸡造成较大影响。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doc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doc

鸡场常有寄生虫病的诊治概括:最近几年来,规模养殖比重渐渐提升,但一些养殖业主只重视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得病的免疫,忽略了寄生虫病的存在,造成饲料浪费、鸡只生长发育受阻、产蛋降落、病死率增添,给养鸡行业带来较大损失。

事实上养鸡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是不行或缺的重要环节,下边简单介绍几最近几年来,规模养殖比重渐渐提升,但一些养殖业主只重视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得病的免疫,忽略了寄生虫病的存在,造成饲料浪费、鸡只生长发育受阻、产蛋降落、病死率增添,给养鸡行业带来较大损失。

事实上养鸡场寄生虫病的防控是不行或缺的重要环节,下边简单介绍几种常有寄生虫病诊疗与治疗方法,供参照。

(一)体内寄生虫1.球虫病。

(1)临床症状。

盲肠球虫病:常有于15~50 日龄的小鸡,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不振、鸡鸡场常有寄生虫病的诊治费强/山西省汾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冠苍白、嗉囊内充满水或气体,同时排出血便。

小肠球虫病:常有于3~20 周龄的鸡,病鸡鸡冠苍白消瘦精神委顿两脚无力瘫倒不起,羽毛松乱,藏头缩颈,下痢,排出大批粘液样棕褐色血便。

(2)剖检病变。

盲肠球虫病: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

盲肠粗大,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肠壁肥厚 ,有很多出血斑并发生腐败,其余脏器均有不一样失血特点。

小肠球虫病:病变多发生在小肠前段 ,病变肠管异样粗大,一般比正常粗大 2~3 倍,浆膜面可见白斑和出血点。

切开肠管 ,可见黏膜面有很多出血点 ,内容物中常有粘液和血凝块。

(3)预防。

引种前,空鸡舍冲刷洁净后用 20%的生石灰乳液进行地面办理,若有条件可用火焰喷灯进行炙烤,可有效杀死舍内球虫卵囊。

饲养过程中,鸡舍内的地面、器具、人员、按期消毒,保持鸡舍干爽。

雏鸡与成鸡严格隔绝,实时消除鸡粪,以减少感染时机。

增强饲养管理,药物预防按惯例量增添不要低于 7d。

当前临床预防球虫病成效好的的中药制剂拌料,选择拥有驱虫、止血、凉血、解毒、消炎功能的如常山、柴胡、苦参、清篙、地榆炭、白茅根等拌料, 7d 为一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笼养鸡异次线虫的防治
时间:2012-08-03 来源:网络编辑:稻草人
1、鸡异刺线虫在发育过程中,蚯蚓可以作为其贮藏宿主,蚯蚓吞食了异刺线虫的虫卵,卵在蚯蚓体内能孵化,幼虫能钻入蚯蚓组织,在组织内能生存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当鸡食入这种蚯蚓便可感染异刺线虫。

所以鸡场要防止蚯蚓的潜入。

2、倡导笼养,减少鸡的感染机会。

3、保持鸡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及时清扫粪便并进行堆积发酵。

保持饲槽、饮水器的清洁,并按期消毒。

4、按期进行驱虫,幼鸡每两个月驱虫一次,成年鸡每一年驱虫2~4次。

5、应将雏鸡与成年鸡分开饲养,防止成年鸡带虫传播给雏鸡。

6、夏天应每隔10~15天用开水或热碱水烫洗地面、饲养槽以及其他一切用具一次。

7、加强饲养治理,饲料中应保持足够的维生素A、B和动物性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