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2016-2017学年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6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下图为“世界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M 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南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M 地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 2、根据N 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 地( )A .终年高温多雨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C .夏季高温多雨D .终年炎热干燥3、受M 地气候类型所影响的城市为( )A .莫斯科B .伦敦C .杭州D .雅典4、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5、下列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的是( )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雨林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⑤温带海洋性气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6、上图所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7、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8、气压带a 控制下的地区天气特征是( )A .高温多雨B .温和少雨C .温和多雨D .高温少雨9、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0、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气候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8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北京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考高一语文卷本试卷共17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魅力之谜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那些具有超凡魅力的人拥有异常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他人。
这项研究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理冯•威斯曼教授领导的,他是第一个考察情绪感染力和公共领域内的魅力问题的科学家。
“魅力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事情,对于某个人是否拥有魅力,我们大家都会有感觉,但是却很难解释出他为什么有魅力。
”他说,“研究成果表明,情绪感染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项针对200多名参加以发现科学新人为目的的“名望实验室”比赛参赛者的研究证明,那些被认为具有非凡魅力的人,在测评情绪感染力的问卷中都得到了很高的分数,这表明这些人具备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的能力。
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使得某个人变得很有魅力,研究者要求所有参加“名望实验室”比赛的选手填写一张有13个问题的情感交流测试表,该表用来确定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
该表包含了这样一些问题:当你与别人交谈时,你能否打动他们?你喜欢成为被人注意的中心吗?当你听到优美的舞蹈音乐时,你仍然能不为所动吗?在魅力等级和问题表得分之间显示出了清楚的关系。
这表明,那些具有很强魅力的人能够轻易地和不知不觉地将他们自己的情绪状态传递给周围的人。
有趣的是,那些在魅力程度和情绪感染测试表上得分高的人,也就是那些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人。
因此,魅力显然是科学沟通方面的一个主要因素。
那么,某些人是如何成功地做到用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别人的呢?研究者认为,有魅力的人擅长使别人能够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感觉,他们能够建立一种情绪气氛,并且多半让人印象深刻,而测试表能帮助人们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那么不妨尝试一下这些方法:使用开放式的身体姿势——不要让胳膊或腿相互交叉,让你的手远离你的脸,当你说话时,让你的手分开,并且将手掌向上或向前;让人们知道他们很重要,以一种诚恳微笑的思考表情,表现出你喜欢他们身上的某种东西;当你与人谈话时,要不时地点头,拍两下那个人的上臂;不断地改变你说话的语调和语速;要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情绪;当你需要制造紧张气氛或强调某个问题时,应该缓慢地放低你的声音。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8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北京临川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注: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北京市昌平区临川育人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

北京临川学校、江西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给出下列说法:①不等于2的所有偶数可以组成一个集合;②高一年级的所有高个子同学可以组成一个集合;③{1,2,3,}与{2,3,1}是不同的集合;④2016年里约奥约会比赛项目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0B. 1C. 2D. 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①中元素可构成集合;②中元素不具有确定性,不能构成集合;③由集合元素互异性可知是同一集合;④中元素可构成集合考点:集合元素的特征2.已知集合A={1,2},B={2,4},则A∪B=A.{2}B.{1,2,2,4}C.∅D.{1,2,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集合的并集为两集合中的所有的元素合并到一起构成的集合,所以{}A B=1,2,4考点:集合的并集运算3.设全集U={1,2,3,4,5},集合M={1,4},N={1,3,5},则N∩(∁U M)等于A .{1,3}B .{1,5}C .{3,5}D .{4,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集合M 的补集为全集中除去M 中的元素,剩余的元素构成的集合,与N 的交集为两集合中相同的元素构成的集合,所以N ∩(∁U M)= {3,5}考点:集合运算4.已知集合{}7,5,31,=A ,{}52≤≤=x x B ,则B A ⋂等于A. {}3,1B. {}5,3C. }7,5{D. }7,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两集合的交集为两集合中相同的元素构成的集合,所以{}3,5AB = 考点:交集运算5.设U=R ,A={x|x>0},B={x|x>1},则A ∪∁U B=A .{x|0≤x<1}B .{x|0<x≤1}C .{x|x<0}D .R【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B={x|x>1},所以∁U B={}|1x x ≤U A B R ∴⋃=ð考点:集合运算6.将集合}⎩⎨⎧=-=+125y){(x,y x y x 表示成列举法,正确的是A .{2,3}B .{(2,3)}C .{x =2,y =3}D .(2,3)【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集合为点集,点的坐标为方程组521x y x y +=⎧⎨-=⎩的解,通过解方程可知23x y =⎧⎨=⎩,所以集合为{(2,3)}考点:集合的表示法7.设集合A ={x|1<x <2},B ={x|x <a}满足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a|a≥2}B .{a|a≤1}C .{a|a≥1}D .{a|a≤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A ⊆B ,集合数轴可知2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a≥2}考点:集合的子集关系8.已知2U U={1,2,23},A={|a-2|,2},C {0}a a A +-=,则a 的值为A .-3或1B .2C .3或1D .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U C {0}A =可知223020a a a ⎧+-=⎪⎨-≠⎪⎩1a ∴= 考点:集合补集及元素的互异性9.下列哪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A.2y =与y x =B.3y =与y x =C.y =2y =D.y =2x y x =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中两函数定义域不同;B 中两函数是同一函数;C 中两函数定义域不同; D 中两函数定义域不同考点:两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标准10.函数51)(-+=x x x f 的定义域为 A . [-1,+∞) B .[-1,5)∪(5,+∞)C .[-1,5)D .(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1050x x +≥⎧⎨-≠⎩1x ∴≥-且5x ≠,函数定义域为[-1,5)∪(5,+∞)考点:函数定义域11.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c ,d 对应密文a +2b,2b +c,2c +3d,4d ,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A . 6,4, 1,7B .7,6,1,4C . 4,6,1,7D .1,6,4,7【答案】A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2.已知⎩⎨⎧<+≥-=)6()2()6(5)(x x f x x x f ,则)3(f 为 A . 5 B . 4 C . 3 D .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函数式可知()()(3)57752f f f ===-=考点:分段函数求值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集合A ={0,2,3},B ={x|x =a·b ,a ,b ∈A},则集合B 的子集的个数是【答案】16【解析】试题分析:由集合A={0,2,3},代入公式得:集合B={0,6,4,9},则集合B 的子集有:2n =24=16个考点:子集与真子集14.写出满足条件{1,3}A {1,3,5}=的集合A 的所有可能情况是【答案】{5} {1,5} {3,5} {1,3,5}【解析】试题分析:{1,3}∪A={1,3,5},可得A 中必须含有5这个元素,也可以含有1,3中的数值,满足条件{1,3}∪A={1,3,5}的集合A 的所有可能情况是{5},{1,5},{3,5},{1,3,5}. 考点:并集及其运算15.用列举法表示集合6{|}5x N N x ∈∈-为 【答案】{4,3,2}【解析】 试题分析:由65N x ∈-可知5x -为6的约数,所以51,2,3,64,3,2x x N x -=∈∴=,所以集合为{4,3,2}考点:集合的表示法 16.函数()()()()20121232x x f x x x ≤≤⎧⎪=<<⎨⎪≥⎩的值域是【答案】[0,2] ∪ {3}【解析】试题分析:当01x ≤≤时,值域为[]0,2,当12x <<时值域为{}2,当2x ≥时值域为{}3,综上值域为[0,2] ∪ {3}考点:分段函数值域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全集U =R ,集合M ={x|x ≤3},N ={x|x<1},求M ∪N ,(∁U M)∩N ,(∁U M)∪(∁U N)【答案】M ∪N ={x|x ≤3},(∁U M)∩N =∅,(∁U M)∪(∁U N)={x|x ≥1}【解析】试题分析:由M ,N 以及全集U=R ,求出M 与N 的并集,M 补集与N 的交集,M 补集与N 补集的并集即可试题解析:由题意得M ∪N ={x|x ≤3},∁U M ={x|x>3},∁U N ={x|x ≥1},[来则(∁U M)∩N ={x|x>3}∩{x|x<1}=∅,(∁U M)∪(∁U N)={x|x>3}∪{x|x ≥1}={x|x ≥1}.考点:集合的交并补运算18.设集合A ={x|-3≤x ≤2},B ={x|2k -1≤x ≤2k +1},且A ∩B=B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答案】[-1,12]考点: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19.已知集合A={x |x 2-3x +2=0},B={x |ax -2=0},若A ∪B=A ,求实数a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答案】{0,1,2}【解析】试题分析:由条件可得B ⊆A ,分a=0和a ≠0,分别求出B ,再由B ⊆A ,求得a 的值,即可得到实数a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试题解析:A={1,2},由A ∪B=A 得:B ⊆A .①若a=0,则B=∅,满足题意.②若a ≠0,则B ={a2},由B ⊆A 得: a 2=1或a2=2,∴a=1或a=2,∴a的值所组成的集合为{0,1,2}.考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20.设集合A={x∈R|2x-8=0},B={x∈R|x2-2(m+1)x+m2=0}.(1)若m=4,求A∪B;(2)若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 {2,4,8}(2) (-∞,-12 ).【解析】试题分析:(1)把m=4代入B中方程求出解,确定出B,求出A中方程的解确定出A,找出两集合的并集即可;(2)由B为A的子集,分B为空集与B不为空集两种情况求出m的范围即可试题解析:(1)当m=4时,A={x∈R|2x-8=0}={4},B={x∈R|x2-10x+16=0}={2,8},∴A∪B={2,4,8}.(2)若B⊆A,则B=∅或B=A.当B=∅时,有Δ=[-2(m+1)]2-4m2=4(2m+1)<0,得m<-12;当B=A时,有Δ=[-2(m+1)]2-4m2=4(2m+1)=0,且-()212m-+=4,解得m不存在.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2 ).考点:并集及其运算;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21.设f:A→B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其中A={实数},B=R,f:x→x2-2x-1,求A中元素1B中元素-1的原像.【答案】10,-1的原像是2或0【解析】试题分析:由A中元素求象时令1x=B中元素求原象时令x2-2x-1=-1求x值试题解析:当x =1x 2-2x -1=(12-2×(1-1=0,所以10.当x 2-2x -1=-1时,x =0或x =2.所以-1的原像是2或0.考点:映射的概念22.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f(0)=f(4),且f(x)=0的两根平方和为10,图像过(0,3)点,求f(x)的解析式.【答案】f(x)=x ²-4x+3.【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函数方程f(x)= ax ²+bx+c,通过已知条件得到关于a,b,c 的方程,从而解出方程求得系数,得到函数解析式试题解析:设f(x)= ax ²+bx+c,因为图像过(0,3)点,所以3=0+0+c,即c=3,因为f(0)=f(4),即0+0+3=16a+4b+3,所以b=-4a,故f(x)=ax ²-4ax+3,设方程ax ²-4ax+3=0的两个根为x 1、x 2,则x 1+x2=4,x 1x 2=a3, 由题意(x 1)²+(x 2)²=(x 1+x 2)²-2x 1x 2=16-a 6=10, 所以a=1,此时方程x ²-4x+3=0的根的判别式△=16-12=4>0,符合题意.所以f(x)=x ²-4x+3.考点:函数求解析式。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8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北京昌平区临川育人学校16-17学年高一上期中试卷--化学(解析版)

4.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为了把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法:①蒸发②测密度③测导电性④测pH⑤加入氯化钠⑥加入食醋.你认为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②③⑤⑥
5.在萃取﹣分液实验中,振荡分液漏斗的操作正确的是( )
③.1mol 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④.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5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⑤.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个数为0.2NA
⑥.常温下,22gCO2和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数目为1.5NA
A.铜器出现铜绿B.过氧化钠作供氧剂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牛成致密的薄膜
13.通入水中不能形成电解质溶液的气体是( )
A.HClB.NH3C.CH4D.CO2
14.根据中学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虽然石墨有较好的导电性,但它属于非电解质
B.实验测定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稍过量的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Cl﹣
9.向碘水中加入适量CCl4并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形成均匀的无色溶液B.形成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C.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D.液体分层,上下层均呈无色
10.在标准状况下,称量一个充满氧气的容器,质量为66.4g,若改充氮气,其质量为66g,则容器的容积为( )
A.2.24 LB.4.48 LC.5.6 LD.11.2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临川学校、江西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注: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
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
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
除此之外。
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
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
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B.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日渐形成它的特色。
C.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注重三纲五常之教和孝道之教,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和汉代相比趋向衰落,“九品中正”取士制度的影响,造成“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渗透。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三足鼎立的态势。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所以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朝经学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的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4. “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 以为得之矣5. 对“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分别是()A.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 烛之武说退秦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4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8.词中所写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
(5分)9.结合全词,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
”(3)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戴望舒《雨巷》)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科学巨人玻尔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
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
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自子力学。
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
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
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
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
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
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
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
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
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
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
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
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
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
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
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
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
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
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
l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相关链接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
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l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
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
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