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山体公园现状分析中的应用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的应用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森林资源管理已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而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IS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更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撑。
本文将探讨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1.空间数据采集和管理GIS技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遥感影像和GPS技术,可以获取森林资源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并进行管理。
这些数据包括森林覆盖类型、森林质量、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等,可以通过GIS系统进行整合和分析,进而形成有关森林资源的精确地理信息。
2.资源评估和监测利用GIS技术,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评估和监测。
通过遥感影像的分析,可以快速、有效地做出森林覆盖类型和面积的变化趋势,捕获森林面积、类型和质量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3.规划和决策支持GIS技术可以构建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帮助政府部门、林业部门或者环保部门对森林资源进行规划和决策。
通过模拟不同的规划方案,可以评估方案对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4.监测和预警通过GIS系统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火灾、盗伐、病虫害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这对于防范森林资源的损害和破坏具有重要的意义。
5.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GIS技术能够实现森林资源相关信息的共享,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提高公众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认识。
通过公众参与和监督,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管理的更为全面和民主化。
1.提高了管理效率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是依靠人工调查和评估的,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高,而GIS 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通过GIS系统,可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自动化监测和评估,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了管理的精准度和及时性。
GIS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综述

GIS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综述GIS(地理信息系统)在景观规划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和社区规划中,但现在,其应用也扩展到了景观规划领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好的分析工具来更好地理解自然和人文景观。
景观规划的核心是通过设计能够保护、维护或改善自然和人工环境,以提供最合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
GIS通过空间和时态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准确地了解景观中各种要素的分布、特点、关系以及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为其设计和规划服务。
GIS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方面:1.分析现有环境:GIS可以实现对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包括地形、土地利用、植被、水资源、水质等数据,以及文化、历史、社会等人文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给设计师最准确的环境信息来评估、规划和设计。
2.评估影响:GIS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规划的影响,特别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利用GIS,设计师可以比较在不同位置和时间的情况下所需项目的影响,确定最佳方案。
3.支持协调、协作:GIS可以为各相关方在设计、规划和实施中提供准确、动态和一致的信息。
设计师和规划师可以使用GIS来协调他们的工作和合作,也可以通过 GIS系统共享信息和数据。
4.模拟规划:GIS可以模拟规划,通过模拟未来的环境变化,预测景观、自然、土地用途等在未来的变化趋势。
这些信息可以为长远的规划和估算提供参考。
5.规划实施:GIS可以提供各种景观规划方案可行性的评估。
它可以帮助规划师和设计(或实施)团队确定要开展的项目,并确定目标和时间表。
6.执行监控:GIS可以以空间和时间为基础,实时跟踪和监控规划的实施,并及时提供有关执行效果的反馈。
7.决策支持:GIS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所需项目的空间和时间建议。
设计师可以在做出决策时使用GIS,确定最佳方案。
GIS技术为景观规划师和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决策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制定更完善的规划和设计,以保护、维护和改善自然和人工环境,提供最适宜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的应用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森林资源不仅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气候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药材、食品和生态旅游资源。
由于人类的砍伐、火灾、环境污染等活动,森林资源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消失。
针对这一问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森林资源的管理和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IS可以通过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本文将从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的应用角度进行探讨,以期更好的了解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是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监测工作的基础。
GIS技术可以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整合和分析,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森林资源数据库。
这些数据可以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森林植被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植被进行分类和研究,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二、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估GIS技术可以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与评估。
可以通过森林遥感影像数据的时序变化分析,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砍伐情况、火灾情况等进行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遥感数据的时序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破坏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保障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GI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数据库建立、监测与评估、规划与管理、风险管控、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GIS可以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的空间支持。
相信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将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带来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了解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的应用有所帮助,同时也呼吁更多的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加强对GIS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共同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GIS在生态景区规划的运用

GIS在生态景区规划的运用生态旅游是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1]。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保护性旅游,其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而且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
生态旅游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人类主体主要是认识生态、保护生态,从而达到永久的和谐。
严格地说,生态旅游是人们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使旅游和生态保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仅使旅游者达到旅游目的,还能使生态保护获得经济、社会效益。
1GIS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主要是用于管理和决策过程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空间信息[2]。
GIS的概念是诺基尔•汤姆逊(TomlinsonRF)于1963年首次提出,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得到应用,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
在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规划是最先使用GIS技术的领域之一。
如果说10年前在规划中GIS是否为一门适宜的技术还是一个议题的话,当前在这些国家GIS的应用已经深入到规划与管理的方方面面。
自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中提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后,在全球引发了一场“数字化”的热潮。
国际上GIS应用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应用面不断扩大。
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遍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4]。
GIS在国内景观规划设计领域中也得到充分的应用。
朱翔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研究了元阳县杨系河流域海拔、坡度、坡向与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关系,提出山区土地利用规划需要着重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
基于GIS的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景观评价技术及实证

基于GIS的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景观评价技术及实证张强;潘辉;王燕玲;李阳骄;徐恒;黄豪璐【摘要】Compared with general urban park or forest park,urban mountain park has a great particulari-ty,it owns unique spatial distribution,ecological composition,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limate environ-ment. Thus,it is of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technology of ur-ban mountain park visual landscape evaluation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takes Fuzhou Jinji Mountain Park as an example,the data are quantitat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IS to small and medium-scale urban mountain’s slope and aspect,elevation,and the questionnaire score ob-tained by human’s subjective landscape perception,and then the results were weighted based on GIS and questionnaire sco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dscape vision spot 4 (Rockery waterfall),10 (Fei Hong bridge),15 (Jin An station),19 (Qixia station)was better,while the spot of 5 (forest stage)was the worst. The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scales of visual landscape evaluation system were verified on this account,and the resul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mountain evaluation system.%城市山地公园不同于城市公园,也不同于森林公园,既具有原生山地植被类型,又有人为的公共空间的营造,具有一定特殊性。
ARCGI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ARCGIS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的应用探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ArcGIS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和规划中。
ArcGIS是一种结合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的GIS软件,它能够将大量的空间数据整合起来,对地理信息进行快速、高效、有效的处理和分析。
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中,Arc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专业人员进行森林覆盖、保护区范围、测量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高整个森林资源调查和规划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首先,在森林资源调查方面,ArcGIS技术的应用在森林的覆盖率、植被特征、复杂地形等方面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ArcGIS技术可以将卫星和遥感图像、地形数据和空中摄影测量数据等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张全面的地图。
然后,可以对地图进行矢量化处理,提取出森林的范围、密度、类型等信息。
通过重复这些过程,可以对大面积的森林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获取各种森林资源数据。
其次,在森林资源规划方面,Arc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规划人员实现多因素的决策分析。
规划人员可以将数据转换成几何模型,使用模型求解器进行建模和仿真,来预测森林资源开发的影响和未来森林利用的情况。
通过这些模拟和预测,规划人员可以为森林资源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后,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ArcGIS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实现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更新。
基于ArcGIS技术,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并实现对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
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到森林资源的动态情况,对森林的健康状态、林木的种类、森林面积、植被类型等信息作出实时的监测和评估,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管理措施。
总之,ArcGIS技术的应用,可以方便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工作的进行,提高森林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效果,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测绘技术在山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在山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测绘技术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实际案例,探讨测绘技术在山地资源调查与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长江上游水电项目长江上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山地地貌和多变的水文条件,规划和建设水电项目面临很多困难。
在这个案例中,测绘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首先,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形图和地貌信息,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了解项目区域的地形特征和地质条件。
其次,通过激光测距技术,可以精确测量山地地区的地形高差和河道水流速度,为水电站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此外,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电站的运行状况,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通过测绘技术的应用,长江上游水电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并成功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案例二:巴厘岛旅游规划巴厘岛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由于巴厘岛地貌复杂多变,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如何科学规划旅游区域成为了一个挑战。
在这个案例中,测绘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通过使用航空摄影技术,可以获取整个岛屿的全景图像,了解到土地利用状况和景点分布。
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景点之间的距离、交通连接情况等重要信息。
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预测游客的流动路径和游览时间,为巴厘岛的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测绘技术的应用,巴厘岛成功实施了旅游区域的规划,并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然环境。
案例三:喜马拉雅山地调查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被誉为"天之屋脊"。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条件,喜马拉雅山地的调查与规划极具挑战性。
在这个案例中,测绘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山脉地形图和地质信息,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喜马拉雅山地的地理特征。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与评价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与评价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及主要功能,并对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园林;景观;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被人们普遍的认为是一个强大的、极具灵活性的决策系统。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比如资源调查、环境评估、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渔业、统计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地理信息系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英文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为GIS。
他是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对地理环境等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在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软件的支持下,可以对空间的信息进行储存、查询、分析和输出,同时可以为用户决策提供相关有力的、综合的依据。
由于GIS涉及到的内容和方面太多,因此,对于其准确的定义比较困难。
目前来讲,可以采用4种基于不同角度的定义方法对其进行定义,主要有:(1)功能性定义。
GIS系统主要是进行数据采集、存储、检查、操作以及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一种系统;(2)应用定义。
根据GIS所应用的领域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应用系统,诸如土地信息系统、城市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和空间决策系统等;(3)基于工具的定义。
由于GIS可以综合采集、储存、查询、变换和显示空间数据,因此它是一个工具的集合,主要是强调了其工具性质的一种定义方式;(4)基于数据库定义。
GIS首先是一个系统,一个用以储存和分析数据的数据系统,它的数据有空间次序,并且可以提供一个能够对数据进行相关操作的操作集合。
GIS系统的基本核心主要是围绕计算机科学展开的,其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及空间分析。
2、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构成了GIS的主要内容,也是该系统存在的灵魂和生命,数据处理和组织是GIS应用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其主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IS技术在山体公园现状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杨柳李端杰李文静
来源:《现代园艺·综合版》2017年第06期
摘要:以淄博市花山山体公园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10.1中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花山的坡向、坡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以及现状景点的通视及其视域范围。
通过利用GIS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较为科学地认识研究范围的现状,做到因地制宜。
关键词:风景园林;GIs应用;三维空间分析功能;现状分析;公园设计
园林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直以来,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艺术化倾向明显,但是科学推敲方面较欠缺。
GIS技术有强大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基地的坡度、坡向、地表径流、光照强度、视域等进行分析,从而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
1.淄博市花山概况
花山位于淄博市高新区,海拔183m,花山地貌典型,相传共有101道沟壑,恰似花朵盛开,故名为花山。
花山人文氛围浓厚。
花山早在元朝就建有玉皇宫、王母台、碧霞祠等庙宇,是民间香火旺盛的地方。
每年的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是花山庙会。
2.GIS技术步骤
建立空间模型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地形图。
本文以花山高程点CAD为基础数据,通过
GIS10.1软件将CAD数据转化为TIN地表面,再转化为DEM模型,利用GIS中的3D Analyst 功能,对山体的坡向、坡度、剖面曲率、平面曲率以及现状景点的通视及其视域范围进行分析,其中现状景点的视域范围又分别进行了叠加计算,得到了整个山体的可见性分析图(表1)。
3.具体分析
3.1生成DEM模型
利用GIS生成花山的DEM模型,使设计师对花山有直观的印象。
图1是用栅格地表面和山体阴影叠加形成的渲染图,随着浅绿、深绿、黄色、棕色、灰色、白色的变化,海拔逐渐升高。
3.2坡度分析
有资料显示,在坡度大于5°的地形上进行工程建设,费用明显增加;坡度较小的平坡地和缓坡地,建筑布置较自由。
坡度大于14°02’的地形起伏较大,工程建设受到较大限制。
本文
将坡度等级分为0~8°,8~15°,15~25°,25~35°,35。
以上4个等级,通过对DEM模型进行坡度分析,得出图2。
结果显示:除了山脉的沟壑,沟壑之间的花山场地坡度均在15°以内,可以进行工程建设。
3.3坡向分析
坡向不同的地域,接受太阳辐射、日照长短也不相同,温差也大。
通过对DEM模型提取坡向,得到花山的坡向分析图3。
该图将花山分为8个坡向区域,以图中黑色虚线为分界线,分界线下方主要为东向,南向和东南向,分界线上方主要为北向、西北向、西向、西南向、东北向。
由于基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南向和东南向光照较为充足,适宜修建服务设施。
坡向还影响植物选择。
阳坡区域适宜种植喜阳的植物,阴坡区域需种植耐荫耐寒的植物。
3.4曲率分析
剖面曲率:指的是地面上任一点位地表坡度的变化率,实质是对DEM求二次坡度。
平面曲率指的是地面上任一点位地表坡向的变化率,是反映等高线弯曲程度的指标。
曲率为正,表明该像元的表面向上凸,反之则向下凹。
该工具用于描述流域盆地的物理特征。
剖面曲率将会影响流动的加速和减速,进而影响到侵蚀和沉积。
平面曲率会影响流动的汇聚和分散。
根据分析可知,花山沟壑地区雨水流速将会加快,多雨季节易因水土流失导致地基不稳固,服务设施及小品等不宜在沟壑附近建造,同时沟壑附近的植物宜种植深根性植物。
3.5地形起伏度分析
地形起伏度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高点海拔高度和最低点海拔高度的差值,是描述一个区域地形的宏观指标。
对DEM数据提取,可得到地形起伏度图;通过分析,该地域内坡度起伏度与地面坡度基本一致,坡度陡峭的地方地形起伏度大,一旦破坏,难以恢复,不能用作建设用地。
3.6花山地貌特征小结
将上述几个方面综合分析,花山的地貌特征概括为由山顶到山脚的垂直方向沟壑较多,除了沟壑处坡向及坡度变化较大外,沟壑之间的区域均较为缓和。
整个山体阴坡面积略大于阳坡区域面积。
3.7通视分析
主要是计算对于给定的观察点,地形环境中通视的区域及不通视的区域。
借助于高德地图得知,花山现存的景点有花山坊、昊天宫、碧霞祠、王母台以及位于北坡的3个池塘。
设计意图利用现有几个潜力较好的景点进行再造景或借景。
根据DEM模型提取了上述几个景点的通视分析图(图6、7、8)。
绿线表示可通视,红线表示不可通视。
结果显示:碧霞祠与王母台
通视效果较好;碧霞祠和王母台与水面1、2均有较好的通视关系,设计时可以考虑相互借景。
水面1、2可以作为重点设计的水景点。
王母台、碧霞祠与花山坊间的通视性亦佳。
总结可知:王母台、碧霞祠与其他景点通视性最佳,其次是水面一二和花山坊,昊天宫通视效果最差。
3.8可见性分析
设计拟花山现存的昊天宫、王母台、碧霞祠、花山坊及3个具有造景潜力的水面作为将来游客的停留空间,其本身是一景,同时也可以远眺其他景观。
利用DEM模型提取出了各个景点的视域范围,红色为不可见区域,绿色为可见区域(图9)。
利用GIS软件的叠加计算功能将各景点的视域范围进行叠加,最后得出一张可视性总图(图lo)E~。
由图可知,花山西坡及西北坡可视性最佳,东坡、东南坡及南坡可视性最差。
4.设计决策
第一,视域分析是解决景点视域的问题,可视性较好的阴坡区域可以建造景点,使游客在登山时有景可望。
对于可视性差的阳坡,可以主要修建旅游服务设施如游客中心,度假酒店等服务性建筑。
若要在阳坡建造供眺望的景点,可以再利用ARCGIS分析确定俯瞰阳坡的最佳视点,设置嘹望塔。
第二,植物选择:山体公园其本质是公园,需要具备公园的休闲、娱乐、科普、运动、观赏等功能,必要时有功能分区。
南坡的功能区因日照条件佳,应重点设计。
选取丰富的植物种类结合园林建筑进行园中园的设计,做到四季有景。
阴坡区域光照条件不佳,但水面较多,适宜种植耐荫耐水湿宿根花卉,重点创造清凉宜人的夏季景观。
第三,王母台、碧霞祠对其他景点的通视性最好。
且二者建筑形式古典传统,甚为美观。
所以设计其他景点时如西北坡的2个水面景观时,应考虑将王母台和碧霞祠的建筑纳入进来,形成借景。
5.结语
GIS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的范围非常广泛。
通过gis的应用,笔者认为GIS软件可以很好地帮助设计师决策,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直观性强。
ArcGIS可以根据CAD高程点及等高线,迅速生成TIN地表面,进而生成栅格数据,结合三维分析中的山体阴影分析,可以生成直观性很强的二维地形图。
二是精确度高。
比如视线分析,传统设计方法往往是设计师根据一些经验数据或者规范徒手做出视线分析图,经验成分较多。
这对于成熟的设计师无大碍,但是若设计师经验较少,则很可能导致设计成果偏离最初想法。
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使得精确度提高了很多。
三是研究范围的扩大。
ArcGIS可以对复杂的山体进行各种分析甚至建立模型,从本质上扩大了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使研究更加科学化。
虽然ArcGIS有上述优势,但是在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要求有属性的数据,要想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前期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本次实验使用的地形图上的高程数据不具有高程属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使用了湘源控规对高程进行了字转高程的转换,使得数据具有了高程属性才可以在Arcgis中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