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建议

【部编版】六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第六单元的教材主要内容是关于人的情感和情绪的表达。
通过这个单元的研究,学生将研究如何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了解不同情感对人的影响。
教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不同情感主题的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人的情感世界的多样性。
课文涵盖了喜悦、忧愁、惊奇等情感,能够培养学生对不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课文分析: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情感背后的原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并掌握情感的表达和理解技巧。
3. 情感描写:在课文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将研究如何通过描述来表达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不同情感的描写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作文训练: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情感表达技巧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建议为了有效教授本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建议:1. 创设情感体验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创设情感体验环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不同情感的表达和传递。
2.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彼此的互动中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解读课文并进行情感表达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时,教师可以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展示等。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展示他们对情感表达的掌握程度。
4. 拓展研究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与情感表达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实际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情感表达的技巧。
通过以上的教学建议和措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并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成长。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 课件(完整版)

毕业赠言
大家阅读材料4《毕业赠言》,看 看如何写毕业赠言,体会赠言里饱含的 对师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给 老 师
给 同 学
真心真意写赠语,字里行间是祝福。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地把你的留言册拿 给你最想让他给你留言的师友。我们互相 来写赠言,把我们的不舍和祝福化作永恒 的赠语吧。
你也可以勇敢表白,把你写给某个 人的赠言,当着全体师生的面宣读一下。
1.放飞梦想(师生集体诗朗诵) 2.高山流水(古筝独奏) 3.最美好的回忆(歌曲联唱) 4.孔雀舞(民族舞) 5.团结就是力量(游戏) 6.感恩的新(集体歌舞) 7.依依惜别情(诗朗诵) 8.心有灵犀猜谜语(游戏) 9.谁是最可爱的人(相声) 10.老师寄语
毕业联欢会
写信
表达对师友和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可 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封信,可以给母校提出 中肯的建议,还可以给自己写信,展望未来。
《老师领进门》 这篇文章让我感 受到启蒙老师对 我们一生的影响 可真大呀!
是呀,我也想 起了自己的启 蒙老师……
2 作文上的红双 圈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我”高二时参加了学校
举办的“红五月”征文比赛,语文老师给“我” 的参赛作文《补考》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使 “我”的作文发表在刊物上,“我”受到了激励, 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作家的事,体现了 老师对学生人生的影响,表达了“我”对恩师的 无限感激。
毕业联欢活动策划书写好了,我们 再来策划一下活动的基本流程。
我觉着开场先来一个大 合唱,全班同学都参与, 有气势,也有氛围。
我赞成,我们就唱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音乐课上学过,能表达对 老师的赞美和不舍。
活动流程
1.毕业演讲 2.节目表演 3.交换毕业赠言
活动的基本流程大家也确定了。请大 家自主报一下节目吧!制作出节目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清单+检测

zhé(折断)
juàn(圈舍)
jiāo(教课)
zhē(折腾)
三、近义词
恼火——恼怒
强烈——猛烈
复苏——苏醒
焦急——着急
哺育——养育
充足——充分
感谢——感激
真诚——真挚
馨香——芳香
仿佛——好像
敬佩——敬仰
培育——培养
四、反义词
熟悉——陌生
复苏——沉睡
紧张——放松
无知——懂事
幼稚——成熟
诚实——虚伪
忘却——记忆
明亮——昏暗
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点句子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2.“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红双圈”指的是他人对“我”的鼓励和认可,在人生之路上,作者多次遇到了这样的鼓励。
3.华罗庚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勤奋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使自己更聪明、更有才智 。
◇鞭策性赠言:以“勤奋”作航船,以“善良”作风向标,以“创造”作风帆,愿你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2.毕业赠言示例
☆同学之间的赠言:
(1)赠给悲观的同学:生活有时虽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美好,但也不会像你所想的那样糟糕,愿你笑对人生,一帆风顺。
(2)赠给惰性较强的同学:不要学花儿把春天等待,要学燕子衔着春天飞来。
《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一年级开学那天,是方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第二件:方老师指导“我”写字。第三件:运动会上方老师为胜利的孩子骄傲,对失败的孩子温柔鼓励。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6.制作成长纪念册
①收集、筛选成长资料。②根据需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③编排成长纪念册。
六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堂笔记As we begin the sixth unit of Chinese in the sixth grade, I am excited to learn about new topics and expand my vocabulary. 进入六年级语文的第六单元,我对学习新的课题和扩大我的词汇量感到兴奋。
This unit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whic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our literary heritage. 本单元重点研究中国古代诗歌,这是我们文学遗产的重要方面。
We will be introduced to various form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such as shi, ci, and qu. These include different structures, styles, and themes that are prevalent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我们将被介绍到各种形式的中国古典诗歌,比如诗、词和曲。
它们包括古代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不同结构、风格和主题。
Studying ancient Chinese poetry will not only help us understand our cultural heritage, but it will also enhance our language skills and appreciation for literature. 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的文化遗产,还将增强我们的语言技能和对文学的欣赏。
I am particularly looking forward to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famous poems from renowned poets such as Li Bai, Du Fu, and Su Dongpo. 我特别期待通过分析和解释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和苏东坡的诗歌来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4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4篇1、难忘小学生活时间过的真快,一晃眼,六年的光阴就要像云烟一样的过去了,我就要毕业了。
小学的生活是多么令人迷恋而依依不舍,现在我们就要各奔前程了。
我就要毕业了,在这二千多个日子里,我们就像一珠幼苗,受老师的灌溉。
似乎在教室里还有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在操场上还有缭绕着我们的嬉戏声,在校圆里还有我们欢笑的身影。
在每一个脚落,我们都曾留下难忘的回忆。
在母校的教育下,我们得到了许多。
我们得到了许多朋友,得到了许多新知识,使我们成为彬彬有礼的学生。
我们得到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往事,更多的得到了今后为人处事的指南针。
但是我们现在就要毕业了,蓦然回首,仿佛督促我们的老师,鼓励我们的师长,还有可爱的校园,都要从我们的歌声中消失。
而且,不知何时我们已成为校园中的大哥大姐,成为弟妹的榜样。
如今我们就要毕业了,老师的教诲,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的欢笑声,都还围绕在耳边,把我最后留校的几天,看一看可爱的校园,看一看教导我们的师长,看一看鼓励我们的同学,珍惜最后几天相处的日子。
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光阴一去不复返,我们永远记住师长的教育,作个有作为的人。
2、难忘小学生活光阴似箭,岁月如俊,一晃眼,5年的光阴像云彩一般离我远去,我已六年级了。
小学的生活令我怀念;令我迷恋;令我回味。
如今,我们的同窗生活只有一年了,想起过去种种往事不禁感概万千。
在母校的时间只剩下短暂的一年了,在这个上千多个日子里。
我就像一根幼苗,像一根小草,像一个种子,在“园丁”——老师精心的照料,用心的灌溉下,茁壮成长,长成一棵苍天大树,将来回报祖国,回报母校,回报老师。
听着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听着老师一遍又一遍的教诲,靠着同学们的互想帮助,互相鼓励,我们同学都一起日渐成长。
似乎在班级里还回荡着我们琅琅的读书声,在操场上仿佛缭绕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在校园里还有我们嬉戏的身影,在每一个角落里,我们曾留下过难忘的回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这些课文主要表达了以下主题:
1. 难忘的小学生活:本单元以“难忘的小学生活”为主题,让学生通过回忆和分享自己的小学生活经历,感受成长的喜悦和烦恼,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2. 师生情谊:《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两篇课文都表达了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强调了老师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
3. 青春与理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通过作者对青春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本单元的课文旨在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小学生活,感受师生情谊,思考青春与理想,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六单元讲解课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六单元讲解课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六单元主要是讲解《金铜世界》这篇课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介绍了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商代。
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商代的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青铜器之一。
这篇课文通过对商代青铜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古代的铜器文化,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的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商代青铜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商代的文化特点。
商代是一个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时期,商代的青铜器以工艺精湛、造型优雅、题材繁多而著称,代表作品有祭器、盘、壶等。
青铜器在商代的使用极为广泛,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还被用于宗教祭祀、礼仪活动等方面,反映了当时商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的特点。
这篇课文通过对商代青铜器的介绍,采用了描写和叙述的手法,将商代的文化特点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课文中融入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和事例引证,让学生对商代的青铜器有了更加具体的了解。
课文还通过对商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点和重点。
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应重点突出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引导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在学生阅读这篇课文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短语,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金铜世界》这篇课文的讲解,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研究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的阅读材料,掌握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XXX生活的回忆,表达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感激和惜别之情,增强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1.研究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的阅读材料,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2.掌握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学校、老师及同学的感激和惜别之情。
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阅读教学法: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2.合作研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制作成长纪念册,共同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
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激发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研究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的阅读材料,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3.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4.活动建议的讲解和实践: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举办毕业联欢会、写信等。
5.总结:回顾研究内容,总结研究收获,引导学生表达对母校、老师及同学的感激和惜别之情。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XXX生活的回忆和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收集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和写毕业赠言的作品,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水平。
3.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建议中提出了用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依依不舍的感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写草稿,再修改,最后完成作品。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等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写作水平。
4.制作成长纪念册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工合作,确定每个人的任务和责任,制定时间表,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按时完成。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最后,可以举行成长纪念册展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单元整体概述本单元的主题为“咏物抒情”,安排了《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三篇讲读课文。
前两篇课文是文质兼美的散文,后一篇是两首咏物诗,分别通过不同的表达方法,形象地描写了大自然景物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寄托了自己的情志。
在表达特色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景物的细致刻画,抒发情感即“情景交融”。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优美句段,学习咏物抒情法,我们又增选阅读《白杨礼赞》、《梅花》、《竹石》、《马诗》几篇相关的文章,用以加深对“咏物抒情”的认识。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玉琢冰雕、生生不息、数世同堂、韧性、微风乍起、融洽、奉陪、千锤万击、若等闲、清白、清气、满乾坤”等词语的意思。
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这些词语。
积累描写四季的成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品味赏析并理解背诵课文重点段落,感知作者在细致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字里行间里自然流露的情感,感受文章的画面美、情感美、语言美。
3.学习并了解作者“咏物抒情”的写作方法,感受古诗“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4.感受诗文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激发学生对花草树木对大自然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5.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随堂小练笔;并拓展阅读《白杨礼赞》、《梅花》、《竹石》、《马诗》,积累语言。
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6课时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课前能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能根据预习单完成基础知识的练习.学习过咏物抒情的散文及托物言志的古诗,所以,本单元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学、合作地学、扎实地学、愉快地学”。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相结合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教材,感知课文;整合课程资源,深入研究学习;拓展练习,处理、内化信息等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致力于帮助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真正体现“学——练——用”的有机结合。
五、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单元生字词,初步理解新词并试着运用。
2.读熟课文,背诵古诗,初步把握课文大意,感知单元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初步理解新词并试着运用,读熟课文,背诵古诗。
难点:初步感知课文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知单元主题。
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1.练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课文句子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困惑的地方做出标记。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搜集有关广玉兰,夹竹桃等课外资料。
教师: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学定教。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明确目标同学们,结合课前预习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本单元三篇课文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课本又为什么把这三篇课文编排在了同一个单元呢?预设:《广玉兰》这篇散文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行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古诗两首》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头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
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本组课文围绕着“托物言志”这一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
(二)认读字词,相机正音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1)自由练习读(2)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3)同位之间互相检测。
2.认读词语。
(1)出示:(2)自由读,同位互读。
(3)指名读。
(4)交流:横着看每一行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第一行:事物名称。
指导读准音,重点指导“铁锈”、“花蕊、”“墨痕”的读音。
第二、三行:形容事物美的词语。
叶影参差中的“参差”是多音字,重点指导学生读正确。
“玉琢冰雕、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等词语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第四行:赞美了事物的品质。
指导结合语境来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第五行:指导结合语境来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熏透”,指导读准平翘舌音以及前后鼻音。
(5)全班进行齐读。
3.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的认读、识写。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培养书写习惯。
出示刚才认读的生字,指导学生说出生字的易错点,争取把字写正确、规范。
(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进行范写指导。
)1.再次认读,识记字形。
2.认真观察,想想怎样才能把这几个字写得不仅正确规范,而且美观漂亮?3.在学生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范写加以强调:4.学生练写,组内互评。
5.展示评价,把不满意的生字再写一遍。
(四)朗读课文,理解词语1.本单元一共有三篇课文,课前读了几遍,做到正确、流利了吗?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再练一练,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
预设一: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一颗种子就能孕育一个——新生命,那缀满了种子就能孕育——无数的新生命,这就是无比旺盛的生命力!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我们对广玉兰的喜爱。
指导试背: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怎能不把他留在心间。
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试着背一背。
当然如果你能背上整段文字,就更了不起了!同学们自由地练一练吧。
预设二:快速浏览《广玉兰》第3节,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请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形态的广玉兰花?能分别选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吗?(相机师生共同板书: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开过的)请四位同学分别为我们朗读描写这四种形态的的花的语句,想一想,你最喜欢哪种形态的广玉兰花呢?把你最喜欢的这一种形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预设三:让我们来读读这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想到自己坎坷的经历,看着这坚韧的夹竹桃,季羡林先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读: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练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后齐读。
(“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
)第二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这句话里又能体会到什么呢?(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边叙述边板书:无日不迎风吐艳)为什么不说每天都迎风土艳?(哦,双重否定,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不管怎样的季节,怎样的环境,夹竹桃都始终如一,迎风吐艳。
多么顽强的生命力!你能读好它吗?要读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的坚强)各自练读,男女生分读。
预设四:朗读课文《石灰吟》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意思。
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
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
人间: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指导朗读。
(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
)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小结并尝试背诵。
(五)布置作业1.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困惑的地方做出标记。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第六单元广玉兰形态各异顽强的生命力赞美、喜爱夹竹桃韧性可贵幻想古诗两首托物言志吴林中心小学边常青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品读感悟”课《广玉兰》一、教学目标:1. 抓住“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中心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理清层次。
2. 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在理解语言、想象画面、诵读悟情、品析语言等学习方法中,感知作者在细致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字里行间里自然流露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咏物抒情的写法,细致观察喜欢的一种花,仿照课文第三、四段话,在细致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写出这种花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在理解语言、想象画面、诵读悟情、品析语言等学习方法中,感知作者在细致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字里行间里自然流露喜爱之情。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设计: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诗歌导入,总体感悟美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歌(指名读)。
她幽香清丽、洁净高雅她玉琢冰雕、生生不息她的美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含羞待放是她的甜柔挺立枝头是她的刚劲终年不败是她的豪放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向世人展示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2.她就是广玉兰!下面我们先睹为快,去欣赏一下。
(课件展示广玉兰娇美的身影)3.看来,大家都陶醉在广玉兰曼妙的风姿里了!谁来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描述你的所见、所闻、所感?4.过渡:作者也很喜欢这样美丽的广玉兰,找一找课文哪句话直接表达了喜欢之情?其实不仅仅是这句话,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品味出这种浸透纸背、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二)读通感知,理清脉络层次1.通过读课文,广玉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文中具体描绘广玉兰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这样,文章就可以分为几部分?3.质疑: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炼重点问题。
4.小结过渡: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广玉兰,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