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论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的 白热 化 ,即 使 其 它 课 程 在 课 堂 上讲 授 专 业 知 识 课 程 内 容 ,学 生
在 课 堂 也是 心 不在 焉 ,疲 于应 付 , 交通 管 理 工程 专 业核 心 能 力 的培
业 能 力 。 当 前 ,道 路 交 通 管 理 技
消 防 、交 通 、路 政 、医 疗 、保 险 和 电力 等 许 多 行政 管 理 部 门 ,调 整 和 改 善 与 这 些部 门沟 通 协 调 的
关 系,促使 各种 活 动圆满 完成 , 以 实 现 共 同 目标 所 具 备 的工 作 能 力。
通流 进行预 测 、 仿 真 的能 力 。 学 习和 创 新 能 力 ,是 指 获 得 知 识 并 有 效 拓 展 交 通 管 理 工 程 专
“ 核心 能力”也可称作 “ 关
键能 力” ,最 早 是 1 9 7 2年 德 国 学
者梅 腾 斯 在 《 职 业适 应 性 研 究 概
览 》中提 出。④
息处理 能力和 学 习创 新能 力。
交 管 工 作沟 通 协 助 能 力 是 在
学生能力培养置于人才培养的优
先 地 位 ,努 力培 养 更 多 更 好 既 掌 握 前 沿理 论 知 识 ,又 有 丰 富 实 践 能 力 的优 秀 人 才 。在 公 安 院校 教 育 质 量 工程 中 , 学 生 的能 力 培 养 ,
各 种 观 念 、理 念 和 观 点 ,表达 各
种 思 想 、感 情 和 情 感 ,以 建 立和
巩 固 良好 的 人 际 关 系 ,部 f 、 - j 与 部
尤 其是 核心 能力 的培 养 , 应 当是 其
中 的一项 关键 工作 。 能 力可 以分 成 基 本 能 力和 核
公安院校学生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Y A I U NLl U N A G A l X O
院校 管 理
价 值观的性质 ,是人民警察实现
价 值 理 想 的根 本 。铸 造 学 生 忠 诚
的 警 魂 是 公 安 院 校 思想 政 治 工作
( )奉 献 的付 出观 五
增 强 公 安 工 作 软 实 力 的 关 键 所 在 。在 新 的形 势 下 ,公 安 院 校 所
和 精 神 品 质 。 为 此 ,公 安 院 校 学 生 的人 民 警 察核 心价 值 观 培 育 的 内 容必 须 与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体
值 取 向 。在 长 期 的 警 务 实 践 活 动
中形成 的 ,为广 大人 民警察所 认同 的价值 取向 、 维方式 、 德规 范 、 思 道 意 志 品 质 的 总 和 ,称 之 为 人 民 警
遍 认 同 的 心 价 值 观 念 来 统 一 公 安 院 校 学 生 的思 想 ,进 一 步 提 高 公 安 院 校 学 生 的 政 治 素 质 和 职 业 素 养 ,显 得尤 为重要和 迫切 。
一
系 相一 致 。这 种 价 值 观 念 不仅 包
含 公安 机 关 的 组 织 使 命 所 在 ,而 且 还 包 含 了公 安 机 关在 执 法 工 作
大 学 生 难 以 明 辨 是 非 曲 直 ,这 些
群众意识、大局意识 、忧患意识
和 法 治 意 识 ,打 牢 “ 法 为 民 ” 执
的 思 想 根 基 ,永 葆 忠于 党 、忠 于
民警察 核心价 值观 的必 要性 ( )大力 培育 公 安 院校 学生 一
的人 民 警 察 核 心 价 值 观 。是 公 安 机 关战 斗 力的重要 源泉
价 值 观 的 培 育与 锻 造 ,始 终 保 持
“警务英语”课程培养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新思路

我国警务人员在具有涉外因素的警务行动中依 法行使职权时需要使用警务英语。在当前世界政治 经济的新格局中,我国与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经贸往 来推动了公安部门的涉外警务管理和监督工作,增加 了警务人员办案时使用警务英语的频率;此外,警务 英语水平也是衡量我国警务人员处理国际事务能力、 整体素质以及警务风貌的一杆标尺。鉴于此,警务工 作的实战需求向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提出了全 新的教学要求,作为一门介绍英语使用特殊用途的实 用性课程,任课教师有必要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的角度审视“警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不足,努力提高教 学内容服务涉外警务实战的适用性。
第 34卷 第 9期 Vol.34 No.9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LANZHOUINSTITUTEOFEDUCATION
2018年 9月 Sept.2018
“警务英语”课程培养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 能力的新思路
林若铭
(吉林警察学院 中外语言系,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各国警察机构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我国的涉外警务活动也日益频 繁。因此,公安院校对“警务英语”课程寄予了较高的期望,旨在针对性培养学生应对涉外警务需要具备的高超职业核 心能力,本研究以公安院校培养学生的八项职业核心能力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并尝试构建更加合理的“警务英语”课 程教学体系,并提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新思路。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8)09014103 [收稿日期]2018-04-23
满足跨国警务行动实力比拼和警务人员职业期待与 成长的诉求,具体到涉外警务专业,警务英语既是学 生应该培养并可持续发展的通用能力,也是帮助公安 大学生获得职业成功的关键能力[2]。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作者:温晶来源:《科教导刊》2016年第32期摘要近年来,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所看重。
但是传统的八大模块职业核心能力并不能够完全适应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在2016年开展的公安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更好地为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开辟了新天地。
关键词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87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兴产业的飞速增长,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学历之外的职业核心能力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所重视。
公安院校作为特殊的职业教育范畴,一直以来是以培养公安机关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而对于公安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是对我国公安院校学生能力定位的一项崭新课题。
1 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1.1 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职业核心能力”也被称为“关键能力”、“核心能力”,最早源于德国学生梅腾所提出的《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一书,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了:要开发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体系,并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改革、外语应用等八大模块。
人事部在200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国人部发[2003]48号文)中借鉴了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9项通用能力,分别是: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研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出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①从而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体系进行了全新的解析。
1.2 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界定公安院校作为特殊的一种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应超越传统的八大模块内容。
2015年末,中央六部委联合制定文件,对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提出改革意见,建立公安院校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490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 任务驱动型公安教学研究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型公安教学研究(一)问题的提出、项目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项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公安院校应凸显行业特色,立足于公安实战视角,着力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要找准公安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固化教学中心地位,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立足新形势下公安实战需求,以任务为导向,优化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改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及时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改进教学方法,深入推进学校与公安实战部门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培养制度化规范化。
2.课题界定: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他们从政治、法律、心理学、侦查学、治安学、警务技能、危机处置、文书制作等专业课程中习得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实施能力本位教学,必须加强与公安实战部门的对接,对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解构,厘清所需能力及其标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课程进行再开发,找准课程与实战能力训练的结合点;依靠课程教学团队力量,调整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估。
目前公安院校在这种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课程教学对职业能力训练不够;(2)考核评价标准难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层级区分;(3)教育学理论有待于提升与更新。
在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有待深入。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心站上的搜索,从2008年至今十年来研究职业能力的文章年均4000多篇,但研究公安职业能力的文章有100多篇,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文章则有10000多篇。
研究数量均呈上升态势。
(1)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关于如何培养和提升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偏重于分析职业能力的各要素,确定培养目标。
如蔡婧等.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育方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8.3等。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刑 事 科 学技 术 专 业本 科教 学 中 职 业核 心 能 力 的培 养
郭 威
( 国人 民公 安 大 学 刑 事 科 学 技 术 系 , 京 10 3 ) 中 北 0 0 8
摘
要
刑 事科 学 技 术 专 业 本 科 教 学 中 职 业 核 心 能 力 特 指 开 展 刑 事 科 学 技 术 工 作 的 业 务 能 力 , 括 现 场 勘 查 能 包
力 、 证 检 验 鉴 定 能 力 和 刑 事信 息应 用 的 能力 。刑 事 科 学 技 术 专 业 本 科 教 学 中职 业 核 心 能 力 的培 养 应 注 重 相 关 自 物 然 科 学 理论 体 系基 础性 作 用 , 建 合 理 的 专业 课 程 体 系 和 与 时 俱 进 的 教 学 内容 , 托 实 战 部 门 的 力 量 保 证 教 学 内 构 依 容 紧 贴 公 安 实践 , 通 过 专 门实 践 教 学模 块进 行 强 化训 练 。 并 关 键 词 刑 事科 学技 术 专业 ; 科 教 学 ; 心 能 力 本 核
中国人 民公 安 大学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21 0 0年 第 3期 N . 0 0 Junl f h eeP olSP bi ScryU ie i ( cec n eh o g ) o 32 1 ora o C i s ep ’ u l eui nvr t Si eadT cn l y n e c t sy n o 总第 6 5期 S m 5 u 6
刑 事科 学技术 部 门的职 责 。根 据公 安部 对刑 事科学
中 , 事科 学技术 工作 是公 安工作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 刑 在指 明侦 查方 向 , 提供 诉讼 证据 , 管理 违法犯 罪人 员 信息 资料 等方 面具有 重要 的作用 。刑 事科学 技术 具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安队伍建设日益重要。
而公安院校作为公安队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公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1.招生压力大随着公安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要,公安力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公安院校的招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公安院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科的竞争力,也常常会进行招生数量的扩大,这都增加了招生的难度。
2.课程设置不合理公安院校的课程设置目前还比较单一,更多的是专注于基础法律知识和公安实践技能,而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知识、管理知识等则不够重视。
这就造成了毕业生缺乏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3.实践教学不足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相对缺乏,这也是体制、条件、资源等多方面所致。
然而,实践教学不足导致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缺乏深入的了解,毕业后往往需要再次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磨练。
4.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公安院校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实际情况是,公安专业行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导致公安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往往需要大量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师填补人才缺口,这就造成了专业教学质量的不稳定性。
二、对策建议1.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公安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优化不同门类、不同资历、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等不同类型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质量更高的教学资源。
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
公安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模块的设计,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公安实际工作联系,从而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好的适应工作。
3.加强与企业、社会等合作公安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社会等合作,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导向,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
同时,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等的沟通联系,根据公安行业实际需求,优化课程设计,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4. 推进公安院校的创新与发展公安院校必须始终保持对课程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服务于公安实践需求。
探讨公安院校如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讨公安院校如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国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和训练警察的主要阵地,但长期以来,我国公安院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着眼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公安院校只有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迅速多变的信息化时代。
公安院校要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想具体而微地贯注到公安院校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公安院校的教学优势和办学潜力,增强广大公安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公安院校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警察教育训练新模式,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为公安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1 公安院校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公安院校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公安院校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公安队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与大多数行业的从业者相比,公安人员需掌握横跨多种学科门类的知识和技术,诸如法律、管理、化验、犯罪心理、交通、查缉、急救医学、计算机技术等等,公安院校学生只有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将更加有利于打击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行政管理的警务技能。
第二,公安院校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公安工作实践性特点的必然要求。
公安干警的日常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他们来说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同等重要。
这就要求公安院校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实战能力训练的公安高等教育的专业特色与办学优势,以教训战一体化为目标,坚持并完善教师必须参加公安业务实战和调研的制度,同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公安院校学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作为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思想的组织载体,公安院校要具备其它学习型组织的一般特点: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而建立自主学习体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2016年/第三十二期/十一月(中)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温晶(吉林警察学院教务处吉林・长春130017)摘要近年来,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所看重。
但是传统的八大模块职业核心能力并不能够完全适应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特点,在2016年开展的公安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更好地为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开辟了新天地。
关键词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11.087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ofessional Core Ability in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EN Jing(Jilin Police College,Academic Affairs Office,Changchun,Jilin 130017)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core competence of students is more and more valued by employers.But the traditional eight modules of core competence can not fully adapt to the occupation occu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training system reform in 2016to carry out the public security personnel,better for the occupation of core competence of students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training has opened up a new world.Keywordspublic security college;student;professional core ability;cultivation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新兴产业的飞速增长,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学历之外的职业核心能力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所重视。
公安院校作为特殊的职业教育范畴,一直以来是以培养公安机关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而对于公安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是对我国公安院校学生能力定位的一项崭新课题。
1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1.1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职业核心能力”也被称为“关键能力”、“核心能力”,最早源于德国学生梅腾所提出的《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一书,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了:要开发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体系,并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与人交流、与人合作、数字应用、信息处理、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改革、外语应用等八大模块。
人事部在200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国人部发[2003]48号文)中借鉴了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9项通用能力,分别是: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研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出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①从而将我国职业核心能力体系进行了全新的解析。
1.2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界定公安院校作为特殊的一种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应超越传统的八大模块内容。
2015年末,中央六部委联合制定文件,对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提出改革意见,建立公安院校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
其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强调了“突出忠诚警魂培育”。
在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的前提下,以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作为首要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着力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②文件中,进一步对强化纪律作用养成、加强警务能力培养、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等三个方面加以强调,重心依旧围绕着严格警务化管理方面,着重培养学生“令行禁止、英勇顽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警察职业精神,而这些精神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新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精髓。
2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1)社会整体氛围制约着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成效。
在互联网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的今天,知识、文化体系等都在快速发展,受到社会整体氛围的影响,学生在进入公安院校之前,更多地存在着不良个性特征,这对职业素养培养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受到市场环境负面影响和西方腐朽思想侵蚀的同时,有些学生标榜“潇洒人生、梦幻人生、理想人生”,使自己的职业理想变得模糊不清,影响着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树立。
社会整体氛围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必然会制约公安院校严格警务化管理的成效,导致在培养过程中弱化了其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影响了公安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成效。
(2)定位不清,导致对职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偏差。
目前,有些公安院校对本校学生的职业核心价值观的定位存在着偏差,对核心能力的定位仍不明确,内涵理解仍存在着误区。
公安院校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是否一定要与职业院校相同?公安院校学生的培养,是否要依据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进行实施?在这样的定位不精、理解不明的情况下,如何设定培养措施,采用何种培养手段,以何种方式来保证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实施,都直接影响了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设定。
1822016年/第三十二期/十一月(中)(3)缺乏科学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体系。
公安院校普遍没有建立适合警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就目前情况来看,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公共基础课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警务化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公安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实现公安业务知识的积累和警务技能的习得,从而逐渐形成警察意识。
这种模式寄希望于开设对应的课程,以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从社会学、教育学角度宏观地、系统地认识职业核心能力,导致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
另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基层公安机关实习等活动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强,没有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很好地渗透其中。
③(4)就业压力影响着职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公安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由来已久,在以“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信条下培育出来的公安专业人才,在就业压力面前却丧失了应有的激情与信仰。
在我国《公务员法》中明令要求“逢编必考”的原则下,这些公安院校的学生要与社会所有的大学生一起在公务员考试中进行激烈的竞争。
为此,申论、行政能力倾向测试等公务员考试内容从大一开始便充斥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公务员考试的重压下,如何继续开展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已成为各所公安院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的窘境,在该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应有的警察职业特质。
3培养公安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途径3.1建立支撑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课程结构有待优化。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应对课程进行重新整合,认真梳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并将这些关键因素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方式向课程进行渗透,课程设置中应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融合,以模块化形式开展与设定,才能真正建立起支撑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其次,课程内容亟需整合。
在公安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特定功能的通识课、专业课平台。
在新型课程设置中,应对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平台+模块”形式,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融入其中,在学科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在活动课程中则利用第二课堂形式,以培养警察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以顶岗实习、下派锻炼、综合训练等方式,培养与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再次,课程体系实施亟需保障。
课程体系的科学制定,必须辅以完善的保障措施。
例如: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小班制课堂教学的开展、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实施等,都必然成为保障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条件。
学校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与开展过程中,应履行好监督管理的职能,以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最后,新出台的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为课程的有效设置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原有公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公务员考试课程占据了较大比重,同时学生对于非公务员课程的学习也抱着“及格万岁”的心态,并不利于课程的设置与开展。
随着2016年公安招录改革精神的出台,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将在本校内进行公务员考试,这除了减轻学生就业压力以外,也带给学生了一个新的启示:公安工作的核心能力将为学生的未来带来什么收获?在这样的启示下,公安院校职业核心能力的设置将更加专业、更加具体,也更加完备。
3.2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社会化能力的培养社会化能力是指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力,即通过公安专业知识的学习深造,努力提高作为警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具体手段包括:(1)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根据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毕业生的正确定位对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学生应尽早明确个人的职业定位。
在职业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我价值认知,学生在就业之前,应明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职业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使得自己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取得卓越成就。
(2)采用恰当的意识培养方式。
国家于2009年正式推进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各院校均根据本学校特点,或多或少地开设了相关课程。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职业规划课程作为启迪学生职业意识的课程,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并取了可贵的进展。
在学生社会化能力培养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的详细设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人职匹配”。
3.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加大,是近些年公安院校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显著变化。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大综合训练实践比重。
综合训练的增加,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
(2)增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搭建校企平台、校局平台,拓宽学生的实践路径,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核心价值观。
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