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常用教学法的运用

人体解剖学常用教学法的运用人体解剖学常用教学法的运用--------------------------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是医学最基础的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教授人体解剖学时,有必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有效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果更好。
在教授人体解剖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使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来表示人体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
二、实物教学法实物教学法是一种利用实物实践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教授人体解剖学时,可以使用实物模型、人体制作实物等,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且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体解剖学的相关内容。
三、实验教学法实验教学是一种利用实验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可以使用相关实验仪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在教授人体解剖学时,可以使用X射线、CT、MRI、超声波等仪器来实现对人体内部的诊断分析,从而加强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
四、问题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是一种利用问题引导思考的方法。
在教授人体解剖学时,可以使用问题讨论法,将相关内容分为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相关内容。
此外,也可以通过问题讨论法来促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五、其他教学法此外,还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其他方式来教授人体解剖学。
通过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并提高其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能力。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计划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计划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器官构造和功能等内容,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为日后的临床诊疗、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将制定一份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学习计划,以帮助自己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门学科。
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构造和功能,包括头颈部、胸腹部、躯干和四肢等部位的解剖结构;2. 理解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比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3.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如解剖学标本的制作、实验观察和病理解剖等;4. 培养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未来的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计划:1.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首先,我将从精读相关的人体解剖学教材开始,通过阅读书籍和文献,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选择教材时,我将参考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如《人体解剖学》,《解剖学教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等。
2. 参加解剖实验课学习人体解剖学,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参加解剖实验课,我可以亲自观察和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组织,了解人体内部的情况。
在实验课上,我将跟随老师的指导,仔细观察和记录解剖标本的结构特点,并积极参与解剖操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剖技术。
3. 制作解剖标本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人体解剖学,我计划参加解剖标本的制作工作。
通过亲自参与标本的制作过程,我可以更加熟悉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和特点,同时也锻炼自己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在制作标本过程中,我将注重动作的精准和标本的质量,确保自己能够熟练地掌握解剖技术。
4. 参与病理解剖在理论学习和解剖操作的基础上,我还计划参与病理解剖的工作。
通过观察和分析病理解剖标本,我可以了解各种疾病对人体组织的影响,掌握病理解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积累经验和知识。
5. 参与学术研究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中,我还计划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验工作。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
学习解剖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书、多看图、多看标本模型、多摸活体、多看学研解剖!
01解剖学难,难在人体结构复杂,记忆的东西太多。
大家可以先从图书馆借一本图谱,最好是彩色的。
图谱里的组织结构可以帮大家更好记忆。
02准备一个笔记本,主要积累一些典型的骨头或组织有哪些突出特点,相同的特点还可以归纳为一类。
03我们的身体都有书中所讲的骨头或组织,看到图谱中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用手指摸摸自己手上的骨头,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帮助我们记忆这些骨头位置在哪里,有什么特征。
04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学校买一本题集,有空多看看,学校的题集大多跟考试内容相似,也颇为典型。
如果买不到可以问师兄师姐借一借历年他们做过的题。
05有不懂的及时要问,这一点要谨记。
医学科目都是一环扣一
环,没有听懂的要像老师或同学请教。
06医学是一个严谨的科目,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要秉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学习,一定可以学好。
如何制定解剖学习计划

如何制定解剖学习计划解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对于所有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而要学好解剖学,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下面将提供一份制定解剖学学习计划的指南,帮助学生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1. 明确学习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学习解剖学的目标。
这可以包括考试成绩、对解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以及对将来医学实践的影响等。
在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学生就能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2. 制定时间表学习解剖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生需要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
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考虑到每周的课程安排、自习时间和其他可能的课外活动等。
在制定时间表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能太过于紧张,也不能太过于松散。
可以将一周的学习计划分解为每天的学习任务,同时要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以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
3. 制定学习内容解剖学知识庞大而繁杂,学生需要有选择地学习。
在制定学习内容时,可以按章节逐一进行,每天学习一定的知识点,逐步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组织。
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讲义,确定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制定学习内容时,还要考虑到独立学习和集体学习的结合。
可以每天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习,再将自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留到集体学习时向老师请教。
4.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解剖学需要大量的记忆,因此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可以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学习结束后都进行一次复习,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在复习时也要注重总结和归纳,可以将笔记中的重点内容整理出来,形成复习资料。
这样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5. 制定学习方法学习解剖学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到不同的学习方法。
可以结合课堂讲解、图解、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还要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模型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解剖结构的理解。
同时还要注意对解剖图谱的学习,掌握图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学习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汇总

二、学习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观点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器官系统、各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从整体的角度认识它,建立起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概念。
(二)进化发展的观点
人类是由低等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
所以,在学习中要联系必要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的有关知识。
既能够增进对人体由来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又能理解和说明人体各器官的异常和返祖现象。
(三)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
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
一定的形态结构表现一定的功能,例如,红细胞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因而具有携带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形态结构的发展变化,例如,上、下肢的分工不同,其形态结构就有了显著的差别。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人体形态学是一门形态学科。
实验课是通过自己对标本、模型、组织切片观察,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因此,既要重视理论课,又要重视实验课,并联系活体及临床知识,达到灵活应用。
浅议学习解剖学的记忆方法

浅议学习解剖学的记忆方法
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考研医学的必备科目之一。
学好解剖学关系到整个医学生涯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如何高效地学习解剖学成为了医学生和考研学生的关注焦点。
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浅议学习解剖学的记忆方法。
一、多画图,多标注
孟子曰:“听教不如见,见教不如知,知教不如行。
”解剖学的学习也是一样,多画图,多标注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解剖学的内容众多,还常常需要进行立体的比较,只有通过绘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部位之间的关系,通过标注,我们才能够留下清晰的思考轨迹。
另外,要注意画图的顺序,可以先画出基础的框架,再慢慢添加细节,这样可以给我们更清晰的感受和认识。
二、区分相似部位
解剖学的术语非常复杂,许多部位非常相似,容易混淆。
学习解剖学时,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区分相似的部位,如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等。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区分相似的部位,这样可以加强记忆,减少混淆的可能。
三、结合实践与百科知识
解剖学是一门极其基础的学科,学习时很容易因为抽象而产生疑惑,特别是在图像、坐标系或者细微部位上,更容易让人迷糊。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实践来学习它。
如在了解一个器官时,可以将
1。
如何学习人体解剖学

如何学习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习医学的人来说,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学习人体解剖学并不仅仅是为了课堂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临床能力和医学素养。
那么,如何有效地学习人体解剖学呢?首先,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它涉及到我们身体结构的各个部分,从骨头到器官再到细胞组织,无所不包。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对于外科医生来说,熟练的解剖学知识还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选取合适的学习教材和工具。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中,选择一本权威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教材可以系统地讲解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并且提供清晰的解剖图示。
同时,借助生动的解剖模型、视频和软件等工具也可以加深对解剖知识的理解。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认识人体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注重实践和观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光靠课堂笔记和纸上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真正理解人体结构,需要亲眼观察和实际操作。
可以借助解剖实验、临床观察和解剖标本等方式,去实践和感受人体的结构和特点。
同时,要尽量多参与相关的临床实践,与医生和病人交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第四,培养系统性思维。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系统科学,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都相互关联。
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理解和掌握整体的结构和基本规律,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可以尝试将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概括,建立起自己的解剖学知识体系。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解剖情况和问题。
最后,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的过程中,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和讨论是非常有益的。
可以相互讨论疑难问题,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和技巧。
同时,和同学一起进行小组学习和解剖讨论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进步。
解剖学学习计划怎么学

解剖学学习计划怎么学学习解剖学是医学生必经之路,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对于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关重要。
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大量的概念、术语和知识点,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系统学习。
下面就是一份解剖学学习计划,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解剖学。
一、制定学习计划1.明确学习目标在开始学习解剖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比如,想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是只是为了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
2.明确学习内容对解剖学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类和整理,包括全身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微观解剖学等。
对学习的各个部分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分阶段进行学习。
3.安排学习时间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表,明确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有充足的时间用来学习解剖学。
二、学习方法1.预习:在课程开始之前,首先要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了解基本的概念和术语,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听课:听老师的讲解,重点关注老师强调的内容,做好笔记,以便后期复习。
3.复习:课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弥补不足。
4.实践:通过解剖实验室的实践操作,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加强记忆。
5.交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复习。
三、学习内容1.全身解剖学全身解剖学是解剖学的基础,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等。
学习全身解剖学时,要注重整体的学习,理解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2.系统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是指对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地研究。
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
3.微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是指对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学习,包括各种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四、复习总结1.定期复习每周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查漏补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积极的态度加更高效的方法~~系统解剖学一、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参考书学习人体解剖学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的教材。
目前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姚志彬教授主编供同学们使用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教材《医用解剖学》,是国内比较好的教材之一,该书以层次叙述和以尸体解剖操作方法为主。
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教材也可参考。
此外,根据需要还应选择一定的参考书,如张朝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钟世镇院士主编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丛书》、于频主编的《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初国良、汪华侨主编的《医用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以及一些复习题集和学习指南等。
外文参考书主要有《Gray s Anatomy》,这是一本有近百年历史,已连续出版39版,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极大的、经典的大型参考书,书的内容丰富,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等较新的内容,国内已翻译的出版有第38版的中文译本。
《Method of Anatomy》图文并茂,书中简图和文字叙述有独特的风格和见解。
《Cunnigham s Textbook of Anatomy》曾11次出版,是一本局部解剖学教材。
主要杂志有《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解剖学研究》、《American Journal Anatomy》、《Anatomical Record》等。
二、解剖学对各结构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如下:①根据形态命名的,如三角肌、斜方肌、鹰嘴、肱骨滑车等。
②根据位置命名的,如眶上切迹、眶山裂、胫侧副韧带、桡神经、舌骨下肌群等。
③根据起止点命名的,如胸锁乳突肌、脊髓丘脑束、喙肩韧带等。
④根据功能命名的,如旋后肌、竖脊肌、视神经、动眼神经等。
大部分结构是结合以上几种规则来命名的,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旋前方肌等。
三、具体方法:1学解剖和学习立体几何类似,空间想象很重要,尽量的在脑中形成形象,反复的修正,越细节越好,如果能知道各个方位的解剖关系,你离外科医生也不远了。
如何反复修正解剖的真实认知呢,一是把书读细,二是对标本熟悉,要多到解剖室,不要厌倦福尔马林。
三是反复验证,和临床课或相关文献中的解剖知识比较。
四是,在临床中(入手术)验证。
最终使你对脏器的形象做到逼近真实。
2系统解剖学正如其他学科一样,要想较好地掌握其知识点,首先需要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是根据各人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加上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大家读书多年,各有心得,在此不再赘述。
四、下面仅系统解剖学的一些特点讨论学好系解的方法及注意点: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剖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名词多,记忆量大是其特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
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人体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一定的形态、构造表现一定的功能,但功能的变化也能作用于结构、形态并引起其相应的变化。
如:上下肢分工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因此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在解剖学的学习中,理解双方这种关系,对于掌握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三、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众多系统和器官组成。
器官与整体,器官与器官之间在形态、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而系统解剖学将一系列形态,功能相似的器官归为一个系统,就系统内部各器官而言,首先掌握其形态,功能上的相似性,把握其共同特征,然后根据各器官自身形态、功能上的特点,加以区分。
理解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四、重点与难点的把握目前有于各专业的学时差异较大,而所用的几乎是同一教材。
将一部教材的所有知识全都掌握是不可能的。
要想很好地掌握重点与难点,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重点与难点。
2.课后对照大纲全面复习,整理笔记,在自己消化知识的基础上,悟出重点与难点。
3.阶段回顾,巩固知识,在循环的复习中掌握重点与难点。
五、学习记忆方法简介:1.归纳小结法:每次解剖课学习之后应把所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按自己的学习及思维方式进行贮存,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这样记忆就会深刻,也利于以后复习。
2.歌诀记忆法:以简炼的语言文字把一些解剖学知识进行归纳,编成顺口、押韵的歌诀,然后熟读成诵,做到能脱口而出,这样就可牢记于心,终生不忘。
如:十二对脑神经的名称、序号。
3.列表记忆法:把一些相关的解剖学知识通过列表来进行区别记忆或对应记忆。
这样既简洁明了又记忆深刻。
如:空、回肠的形态可进行列表区别记忆,尺桡骨的结构可列表进行对应记忆。
4.图示记忆法:解剖学中神经走行、动脉、静脉、淋巴的流动都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规律性,可用箭头图、流程图等来表示其相互关系,并通过适当注字来突出其重点。
5.绘图记忆法:解剖学是形态学科,绘图是记录形态的直观方式,所以绘图法对解剖学学习非常有益。
可以通过实物写生、插图描摩、插图着色等方式进行绘图记忆。
6.数字记忆法:解剖学中骨、肌等都具有一定的数目,学习时有意识地记住其数目,学习之后就可通过数字进行回忆和复习。
如:前臂肌前群共有9块,分4层,各有5、1、2、1块。
通过9、4、5、1、2、1几个数字就可回忆肌的名称、位置、起止和作用等。
7.形象记忆法:在脑中再现器官的形象,按一定的顺序及规律,记忆器官的形态结构。
8.纵横交错法:教材及教学中对知识的介绍多是的纵向的介绍,学生的学习也多是纵向的学习,在纵向学习的基础上要进行横向的复习,这样有助于知识的联系及区别。
例如:在进行了脑神经学习之后,我们可以对头面部感觉管理、肌肉支配、腺体分泌的管理等一一进行横向归纳总结,帮助理解、掌握有关内容,加深记忆。
9.睡前记忆法:即通常所说的过电影,每晚入睡前躺在床上将当日所学内容在脑中慢慢的回忆一遍,对不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可迅速翻阅一下。
此法可使所学知识记忆深刻、持久。
10.练习记忆法:通过以上学习之后,可做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既可查缺补漏,又可减少复习的枯燥,增加学习兴趣。
六、解剖学学习过程:同其它学科一样,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也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
1.课前预习:应阅读教学大纲,明确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初步阅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标记难点内容,以便上课时能有的放矢地学习。
2.课堂学习: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两部分,解剖学理论学习时间较少,主要是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学习。
实验时要紧扣大纲,结合标本、模型、图谱和其它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
对不清楚的内容要及时询问,不留问题。
要克服不阅读教材,只用标本和图谱进行对照的坏习惯。
要发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尸体的精神和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的作风。
3.课后复习:课后当天要对所学知识及时归纳总结,进行有意识的记忆。
在学习之后当天、第二天、一周、一月及期末要定期进行有规律的复习。
最初的复习要认真一些,以后随着记忆的加深可运用看目录回忆、闭目回忆等方法,速度也可越来越快。
局部解剖学心理恐惧、气味难闻、目的不明、操作繁杂,这一切可能都会成为我们学习局解的绊路石。
如何学习局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掌握好这门课的知识,为将来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关心的一个问题。
下面就结合我老师的一些经验之谈和我的一些学习学习体会,向大家介绍一些局解课的学习方法。
一、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局解是临床医师的必修课,只有既动手又动脑,认真解剖,较好的掌握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以及层次毗邻,方能为临床课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局解课气味刺鼻,又脏又累,故有些同学选择逃避了。
但这些同学有所不知的是每年都有许多的临床医生想尽办法欲重新进行解剖,但由于尸源紧张,又有几人能得偿所愿呢?所以孰轻孰重,只有同学自己把握了。
二、复习系解,事半功倍局解与系解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如能在课前及时复习与之相关的系解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如前臂前群肌的名称、层次、血供、神经支配等,并把他们横向贯通,这样在具体操作时就能事半功倍、有的放矢了。
三、分清主次,理解难点局解课虽然是以操作为主,但课上老师的讲解也是同样重要的。
例如在浅筋膜中有众多的皮神经与浅血管,哪些要大家寻找哪些不要,对于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只有在听课时把握主次,才能在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张弛有度。
另外,局解中也不乏一些难点,如腋窝、颈部诸三角的解剖等,如听课时迷迷糊糊,那么解剖时必定是无从下手了。
四、严格操作,认真辨识严格按照解剖操作步骤与要求进行解剖,对于学好局解是至关重要的。
从器械的使用到具体每一步操作都要严谨行事。
关于器械使用的具体要求,书上有详尽说明。
而每次解剖操作,各位同学不妨都把它当成一次上台手术,这人命关天的大事,你当然不能任意妄为了。
另外相互之间的配合也是成功操作的基础。
每组均应有人查看书本,认真操作,然后相互交换,做到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
遇到辨认不清的结构时,更应共同探讨,借助它的特征,位置,相邻关系等来鉴别,寻求甚解。
五、及时小结,反思得益当每个局部解剖完毕后,应回头小结一下,每小组学到了些什么,看到了哪些变异或畸形,这可作为你的第一手临床资料记录下来,知识总是从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获得的。
另外如有未找到的结构不妨先把它记下来,在后面做其他相关部位的解剖时你也许会再次发现此结构,然后逆向追踪,也能探个究竟,找到最终的答案。
当然,学习之道,各有不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以上之言也仅为一家之谈,无非是为了抛砖引玉,期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制定出最佳的学习方案。
最后,赠上华罗庚老师的一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