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建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建模》课程教学大纲

《三维建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1513课程名称:三维建模/Modeling of 3D Amimation课程总学时/学分:64(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32学时)适用专业:动画一、课程目的和任务三维建模主要要围绕三维模型的制作流程、制作方法和在不同项目中出现对模型的不同要求,为贴图、动作等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高质量的模型打下扎实的基础。
整个课程根据实际需求分为道具、场景以及角色三个部分,通过对软件界面认识、修改器运用、常见模型制作方法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三维模型的制作技法,适应动画、游戏中场景及角色模型制作的需要。
二、教学基本要求1、认识三维动画软件界面,熟悉三维动画制作流程;2、熟悉修改器的应用和复合物体的使用;3、对各种建模方式有一定了解,熟悉掌握多边形建模的技术要领;4、具有解析模型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建模方式制作自己想要的模型。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三维软件的基础知识(4学时)1.1 界面知识知识点:三维动画软件界面的认识。
难点:利用对界面的讲解串联到动画制作流程的讲解。
1.2 变换与阵列知识点:复制、变换、关联复制、阵列复制和动画的制作方法。
难点:阵列复制和动画1.3 三维空间与坐标系的关系知识点:区分二维坐标体系和三维坐标体系,世界坐标、屏幕坐标、局部坐标等。
难点:左手定则1.4 编辑二维样条线知识点:二维曲线的绘制与编辑。
难点:贝兹曲线的编辑方式第2章编辑修改器与复合物体(8学时)2.1 堆栈器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堆栈修改的概念,关联修改、崩塌修改层级的使用。
难点:堆栈修改的概念2.2 常用的编辑修改器知识点:弯曲修改器、挤出修改器、扭曲修改器、光滑修改器的使用。
难点:修改其对形体的改变及堆栈的作用2.3 Loft放样知识点:Loft放样方式制作模型。
难点:路径与图形的区分2.4 通过为样条线增加编辑修改器建模知识点:导角工具、导角边修改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把线架构为四星点2.5 其他复合物体知识点:变形、散布、图形合并及其它复合物体指令的使用方法。
三维建模技术教案

《三维建模技术》课时数:80学时学分:8 考试类型:考试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艺术设计类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是重要的技术操作类课程。
本课程以软件3dsmax效果图为主线,探讨三维建模技巧与创作灵感要素以及室内设计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中家装、工装的三维效果图的制作能力,并能将自己的设计灵感完美的表达出来。
使其毕业后能胜任室内设计师的工作。
二、课程内容与目标本课程主要内容是3D室内建模及效果图制作。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院了解3D建模的基本概念,掌握3D建模以及效果图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方法,学会动手制作技巧,具备严谨、科学的思维一时与灵活的设计方法,使学生形成3D效果图制作基础能力、奠定继续提高的基础。
结合课程思政部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课程实施计划说明:1、章节也可以采用模块、工作任务或专题表示。
2、要求:实施计划一定要“细”、“实”,确实起到规范“教”、“学”、“做”、“考”的作用,要体现高职教育特点,体现“必需、够用”,体现“实用性”、“针对性”的要求。
其中的“要求”一栏尽量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不够清晰的动词,而要用“认识”、“说出”、“叙述”、“复述”、“记住”、“熟记”、“简述”、“说明”、“概括”、“对比”、“画出”、“辨别”、“运用”、“会用”等具体的行为动词,“要求”到什么程度就“考”到什么程度。
说明:1、实训项目性质分为验证实训、模拟实训、项目设计、设备检修、工学结合。
2、主要考核形式分为过程考核、实训报告、作品考核。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作业来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程要求的知识,并获得相应的技能。
2.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
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录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验实训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三维建模 教学大纲

三维建模教学大纲三维建模教学大纲引言:三维建模是一种用于创建虚拟三维物体的技术,它在各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影制作、游戏开发、建筑设计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三维建模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在这个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三维建模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目标和背景:1.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三维建模项目,并具备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2. 背景:三维建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应用领域广泛,市场需求量大。
因此,学生通过学习三维建模可以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三维建模的基础知识:a. 三维建模的定义和应用领域;b. 三维建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方法;c. 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包括模型、材质、光照等;d. 三维建模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
2. 三维建模的实践操作:a. 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学习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b. 学生将完成一系列的小项目,如建模一个简单的房屋、汽车等;c.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材质和光照的调整,以及如何渲染和导出三维模型。
3. 三维建模的进阶应用:a.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高级的三维建模操作,如曲线建模、细节雕刻等;b.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动画制作,包括骨骼动画、布料模拟等;c.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场景布置和渲染,以及如何进行后期处理和特效添加。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三维建模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2. 实践操作: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和项目完成。
3. 项目实战:学生将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小项目,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
4. 作业和练习:教师将布置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 互动讨论:教师将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结语: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三维建模教学大纲,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维建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三维建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控机床、自动化装备、数字媒体等工具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
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领域,三维建模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因此,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三维建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简介三维建模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主要介绍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三维建模技术,为将来学习高级建模技术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2.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技能和流程;3.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5.培养学生对三维建模技术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介绍三维建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三维建模界面组成、工具栏、模型构建方式、基本图形的操作、材质贴图等,并通过实例讲解三维建模的应用。
2.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介绍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三维建模的基本流程、选择、移动、复制、缩放、旋转、编辑等三维建模技巧。
3.三维建模的作业通过练习三维建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布置三维建模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通过传授基本概念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技术和流程。
2.案例式教学通过案例实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形成对三维建模的应用能力。
3.实践式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进行三维建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维建模的方法和技能。
五、教学评价1.课程考核通过期中成绩、作业成绩和期末考核等多种方式,全面考核学生对三维建模的掌握情况。
2.课程评价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评价以及课程改进等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六、教学素材1.三维建模教材通过精选的教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三维建模软件通过使用各种三维建模软件,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维建模的方法和技能。
七、教学心得三维建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维建模教学大纲

三维建模教学大纲三维建模教学大纲引言:三维建模是一门重要的技能,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影视制作、工业设计等领域。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种适用于三维建模教学的大纲框架,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一、基础知识与理论1. 三维建模的概述- 介绍三维建模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探讨三维建模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 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 解释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如顶点、多边形、纹理等- 强调模型的几何学和视觉效果的重要性3. 三维建模软件的介绍- 介绍市场上常见的三维建模软件,如Blender、Maya等- 比较各种软件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二、建模技术与实践1. 建模工具与操作- 介绍三维建模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演示基本的建模工具,如选择、移动、旋转等2. 建模技巧与方法- 探讨不同类型的建模技巧,如盒子建模、多边形建模等 - 演示各种建模方法的实际操作步骤3. 纹理与材质- 讲解纹理和材质的概念和作用- 演示如何在建模过程中添加纹理和材质三、高级建模与优化1. 高级建模技术- 探讨高级建模技术,如曲面建模、细分曲面等- 演示高级建模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2. 拓扑与流线型建模- 介绍拓扑和流线型建模的概念和原理- 演示如何使用拓扑和流线型建模来优化模型的效果和性能3. 优化与渲染- 讲解如何优化模型的几何和纹理,以提高渲染效果- 演示如何使用渲染器来增强模型的真实感和细节四、案例分析与实践项目1. 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成功的三维建模案例,如电影特效、游戏角色等 - 探讨这些案例背后的技术和创作思路2. 实践项目- 提供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指导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并提供反馈和指导结语:三维建模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通过基础知识与理论的学习,建模技术与实践的实践,以及高级建模与优化的深入探讨,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三维模型制作技术》课程标准

《三维模型制作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课程系统讲授含Maya建模、ZBrush建模等在内的多种三维模型制作方法,共计144学时。
课程内容涵盖软件操作命令讲解、模型结构讲解及配套项目案例等,从简单的道具建模依次进阶到复杂的角色建模,完整地讲授三维模型的制作流程及方法。
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标准,本课程还包含三维动画制作后续模块的材质、绑定等相关拓展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三维模型的行业制作规范以及三维后续制作环节对模型制作环节的要求,掌握行业制作的流程及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化动漫制作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包括:曲面建模技术、多边形建模技术、三维雕刻技术等,让学生能完成从简单场景道具到复杂角色的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包括:基础型分析、结构素描、结构块面分析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为其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理解MAYA建模工作原理和ZBrush雕刻动作原理。
(2)知道三维模型的需求标准,知道动画模型和静帧模型的应用范围。
(3)知道三维建模的基本规则及手法,并能将三维模型需求与建模手法相对应。
(4)理解三维建模和数码雕刻结合的工作流程。
(5)知道场景道具模型的整理规范。
(6)知道角色模型的布线要求,了解骨骼绑定和表情制作的工作原理。
(7)知道造型块面划分的依据及基础大型塑造的流程。
(二)能力目标(1)能够按找模型需求,选定建模方法,建立建模流程。
(2)掌握三维建模中曲面建模和多边形建模及数码雕刻的操作方法、各环节统筹。
(3)掌握模型文件整理和优化的流程化操作。
(4)掌握模型布线的方法,能够进行游戏模型和影视动画模型的布线排布。
(5)掌握模型格式之间的转化操作。
(6)掌握模型造型分析比对的方法。
(7)掌握模型格造型块面分析的方法。
(三)素质目标(1)培养掌握流程化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精耕细作、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
《3dmax》课程教学大纲

以上考试内容都是技能综合考核,测试学生项目开发能力。考试方式为:以开卷的形式进行项目开发,上机操作,记分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10%的作业,10%的课堂表现,20%的课堂测验),期末考试占60%,加重平时学习权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理论和实践考试都必须达到60分才认定及格。
《
课程名称
开设专业
开设学年(学期)
学时:96
理论
实践
3dmax
计算机应用
第4学年第1学期
39
57
前导课程
后续课程
《计算机基础》《动画制作》
《3dmax综合实训》
教学
目标
知识
目标
掌握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3DSMAX软件的各种命令知识和操作命令知识。
能力
目标
掌握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通过课内实训,掌握三维建模的绘制技能,达到基本的三维设计的绘图职业能力。
第5章 复合对象建模
教学
模式
与
方法
本课程坚持教学做合一的设计理念,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建模技术能力为目标,以具体工作项目的学习为切入点,以从简单模型到复杂模型、单体模型到群体模型的原则,保证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与连续性。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以及示范操作、作业指导、模拟训练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过程。
考核
方法
《3dmax》考试内容有:
1
1
2
4.3 上机实战—蝴蝶
2
2
第5章
复合对象建模
5.1 在建模中使用“布尔”操作
2
2
5.2 创建“放样”对象
2
2
《3DMAX》教学大纲

《3DMAX》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3DMAX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动画和渲染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游戏开发、影视特效等领域。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 3DMAX 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3DMAX 进行三维建模、材质编辑、灯光设置、动画制作和渲染输出。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 3DMAX 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
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多边形建模、曲面建模等。
熟悉材质编辑和贴图的应用,能够创建逼真的材质效果。
掌握灯光和摄像机的设置,营造出合适的光影效果。
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制作简单的动画。
掌握渲染输出的参数设置,输出高质量的图像和动画。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三维模型制作。
能够根据设计需求,创建合适的材质和灯光效果。
能够制作具有一定创意和表现力的动画作品。
能够运用 3DMAX 与其他软件进行协同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3DMAX 基础3DMAX 的工作界面和视图操作基本几何体的创建和编辑对象的选择、移动、旋转和缩放坐标系的使用2、三维建模多边形建模技术多边形的编辑工具建模案例:家具、建筑构件等曲面建模技术NURBS 曲线和曲面的创建和编辑建模案例:汽车、工业产品等3、材质与贴图材质编辑器的使用常用材质类型的设置贴图的类型和应用材质和贴图的综合应用案例4、灯光与摄像机灯光的类型和参数设置灯光的布局和照明效果的调整摄像机的创建和参数设置摄像机动画的制作5、动画制作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帧的设置常用动画控制器的使用人物动画和物体动画的制作动画曲线的编辑和调整6、渲染输出渲染器的选择和参数设置输出图像的格式和分辨率设置动画的渲染输出和后期处理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 3DMAX 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建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032031
课程英文名称: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是一门计算机软件学习与应用课程。
三维建模软件是工程人员提高设计水平与效率、改进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atia软件中几个基本模块的操作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大型工程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知识储备并奠定基础,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Catia软件中几个基本模块的操作和应用,建立三维建模的概念;
2.能够进行基于草图的三维模型建立并合理添加约束进行装配;
3.能够对所设计零件或装配进行工程图设计,并进行合理标注;
4.能够进行简单的曲线和曲面设计。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构成及软件的安装等基本知识。
2.基本能力:掌握应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及工程图设计等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重点对基本命令和建模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实际模型进行建模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实例强化学生对命令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手段: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授基本命令后,对命令的应用示例在教师机上讲授演示,学生在自带的笔记本上同步操作演练,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当场对软件相关命令进行吸收并应用,并在练习中增加变换,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师演示讲授,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三个环节来实现。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学生先修:《机械制图》并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为《虚拟样机技术》、ANSYS技术》、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根据课程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安排一定的实例,通过课堂练、教师讲解相结合和课后作业完成。
对重点、难点命令如多截面实体等加强习题练习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课堂学生完成指定任务的先后顺序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一
部分。
2.课后作业要能起到提高学生软件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3.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软件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50%,期末考试(期末上机操作考试,指定时间完成指定零件建模,根据完成质量及完成顺序确定期末考试成绩),成绩占50%。
(七)参考书目
《CatiaV5R21机械设计教程》,詹熙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4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专业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软件学习与应用课程。
课程通过对catia基本模块的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三维建模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草图设计、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设计等。
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Catia简介及使用环境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Catia发展与未来,及其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2)介绍catia的工作界面、文件操作、鼠标操作、罗盘操作、特征树、显示控制等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重点:
Catia使用环境及基本操作
第2部分草图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草图设计环境、绘制草图图形(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对草图中profile、sketch tools等工具条中的命令进行讲解并练习。
重点
profile、spline、Circle、line等命令
难点:
sketch tools命令的应用
第2.2部分图形编辑和约束控制(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对草图中的operation、constrain等工具栏进行讲解并实例练习。
重点
coner、trim、mirror等命令的应用
难点:
Constrain工具栏中约束的合理添加
习题:
草图绘制练习
第2.3部分草图模块练习(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进行草图模块综合实例训练。
重点
约束的合理添加。
难点:
约束的合理添加。
习题:
草图绘制练习
第3部分零件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14 讲课:14 实验:0上机:0
第3.1部分基于草图特征的建模方法(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在草图的基础上应用进行sketch-baseed features工具栏进行实体建模。
重点
Pad、pocket、shaft命令讲解。
Pocket和shaft命令具体应用。
第3.2部分在实体上再加工建模方法(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掌握hole、Loft、rib、muiti-section solid等命令进行实体建模。
重点:
rib、muiti-section solid命令的应用;
难点:
rib、muiti-section solid命令的应用。
第3.3部分实体的变化(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掌握dress-up features工具栏的命令。
重点:
fillet、chamfer、draft angle、shell、thickness、thread/tap等命令难点:
Variable radius fillet、shell等命令的应用
第3.4部分不同实体组件间的组合建模(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掌握transformation features工具栏的命令。
重点:
translation、mirror、patten、scale等命令的应用;
难点:
Patten命令的应用
第3.5部分三维综合建模(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三维模型综合建立实例。
重点:
命令的综合应用;
难点:
如何能综合应用命令完成实体模型建立
第4部分装配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装配设计及约束(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如何在装配模块中导入零件或生成新零件并进行约束装配。
重点:
装配约束的合理添加;
难点:
装配约束的合理添加;
第4.2部分装配模块练习(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装配模块命令综合练习,并对装配好的组件进行装配分析;
重点:
合理添加约束进行装配
装配分析
习题内容:
组件装配
第5部分工程图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第5.1部分工程图设计(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将零件或装配导入工程图模块生成工程图纸,并进行合理标注;重点:
对工程图纸合理标注;
难点:
绘图模式和背景模式的转换
第5.2部分工程图设计训练(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练习对三维零件或装配组件生成工程图纸并进行合理标注
重点:
对工程图纸进行文字及各种尺寸、公差等合理标注;
难点:
工程图纸的合理标注。
习题内容:
由三维实体生成标准工程图纸,并合理标注。
第6部分上机操作考试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上机操作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