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App存储测试报告-SAN
SAN存储网络解决方案

SAN存储网络解决方案由于互连网的迅速发展,要求系统可集中和直接管理大量存储设备,而无需在分布服务器上建立多个存储设备;在线信息不断增加,对信息的可靠性的要求提高;存储设备与多种服务器(NT,UNIX)的同时跨接,实现文件系统的并行操作,使用户的应用系统变得更加灵活,结构更加合理;用户对信息种类的要求越来越多,传输中音频视频文件的数量大大增加;另外,网络管理者现今所遇到的一个关键性的网络数据交通瓶颈,就是服务器和存储装置间的连接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在SAN技术出现之前大多数的连结方式仍然是SCSI,SCSI是一种点对点的技术,在扩充性上并不甚好。
SAN是一种透过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的gigabit传输速度网络,可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提供更高的产出、更远的传输距离及更多的连接选择。
它的网络传输方式可用交换式(switched-access)或共享式(shared-access)的二种方式来建立,这二种方式都能提供比SCSI更好的扩充性、容错复原及侦测资讯等。
同时,SAN的基础架构也能在随着时间的使用而降低管理成本。
尤其当数据整合性及使用性成为关键性需求时,SAN的优点便显露出来了。
不管是小型工作群组或大型组织,都能获得SAN的相当好处。
什么是SAN技术?SAN是一种将磁盘阵列或磁带与相关服务器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子网。
存储区域网(SAN)是一种全新的存储连接方式,是一个专有的、集中管理的、安全的信息基础结构。
它可以定义为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连接方式,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
在多种光通道传输协议逐渐走向标准化并且跨平台群集文件系统投入使用后,SAN最终将实现在多种操作系统下,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优化管理,以及系统的无缝扩充。
SAN技术的优势首先,SAN是构建在存储器接口上的,使存储资源能够被构建于服务器之外,这样,多个主机服务器就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性能或主网络的情况下分享这些存储资源。
NetApp SANtricity 软件

NetApp SANtricity软件提供功能强大的直观界面,以便于您管理 NetApp E 系列存储系统。
借助 NetApp®SANtricity®存储管理软件,存储管理员可通过自定义性能调整和广泛的灵活配置实现最高的存储性能和利用率。
这一独特组合在工作负载和性能需求多种多样且常常截然不同的高性能环境中尤为重要。
SANtricity软件旨在支持最高的数据可用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应用程序正常运行时间。
其自动化 I/O 路径故障转移以及广泛的在线配置、重新配置和维护功能支持 99.999% 的可用性。
此外,凭借主动监控、后台修复以及广泛的诊断特性等先进技术,SANtricity可确保存入存储系统的数据得到全面保护。
下表列出了每个 E 系列系统配备的标准SANtricity软件功能。
增值软件
下表介绍了能够增强基础系统功能的经济实惠的附加软件产品。
netapp存储扩容验收报告范文

netapp存储扩容验收报告范文英文回答:NetApp Storage Expansion Acceptance Report.Introduction.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document the acceptance testing of the NetApp storage expansion. The expansion was carried out to meet the growing storage need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storage infrastructure.Test Plan.The acceptance testing wa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riteria:1. Capacity: Verify that the new storage capacity has been successfully added to the existing storageinfrastructure.2. Performance: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panded storage to ensure it meets the required throughput and latency standards.3. Data Integrity: Validate that the data 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 are maintained after the storage expansion.Test Results.Capacity: The new storage capacity has been successfully added to the existing storage infrastructure. The total usable capacity has increased by 50%.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panded storage meets the required throughput and latency standards. The read and write operations are within the acceptable limits.Data Integrity: The data 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 have been maintained after the storage expansion. The dataremains accessible and no corruption or loss has been observed.Conclusion.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cceptance testing, the NetApp storage expansion is deemed successful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for capacity, performance, and data integrity.中文回答:NetApp存储扩容验收报告。
NetApp统一存储双活方案(参考模板)

NetAp统一存储双活方案NetApp统一存储双活方案1、双活存储架构建设目标系统灾难是指IT系统发生重要业务数据丢失或者使业务系统停顿过长时间(不可忍受)的事故。
可能引发系统灾难的因素包括:•系统软、硬件故障,如:软、硬件缺陷、数据库或其他关键应用发生问题、病毒、通信障碍等;•机房环境突发性事故,如:电源中断、建筑物倒塌、机房内火灾等;•人为因素,如:因管理不完善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人为蓄意破坏、暴力事件等;•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洪水等突发而且极具破坏性的事故。
其特点是突发性、高破坏强度、大范围。
在灾难性事故的影响下,计算中心机房的硬件设备会部分或完全损坏,造成业务的停顿。
请参见下图:当前用户IT系统缺乏有效的灾难防范手段,难以在灾难发生后,不间断或者迅速地恢复运行。
灾难恢复就是在IT系统发生系统灾难后,为降低灾难发生后造成的损失,重新组织系统运行,从而保证业务连续性。
其目标包括:●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使业务数据损失最少;●快速恢复业务系统运行,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灾难恢复的目标一般采用RPO和RTO两个指标衡量。
技术指标RPO、RTO: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以数据为出发点,主要指的是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
即在发生灾难,容灾系统接替原生产系统运行时,容灾系统与原生产中心不一致的数据量。
RPO是反映恢复数据完整性的指标,在半同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等于数据传输时延的时间;在异步数据复制方式下,RPO基本为异步传输数据排队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同步模式下,RPO一般为0,而在非同步模式下,考虑到数据传输因素,业务数据库与容灾备份数据库的一致性是不相同的,RPO表示业务数据与容灾备份数据的时间差。
换句话说,发生灾难后,启动容灾系统完成数据恢复,RPO就是新恢复业务系统的数据损失量。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应用的恢复时间目标。
存储区域网络 (SAN) 解决方案

存储区域网络(SAN) 解决方案"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就是财富。
因此,我们必须管理好这笔价值不匪的企业财富。
而对于信息而言,存储区域网络则如同一家数据化银行。
这就足以使SAN 成为自从网络计算时代以来IT产业所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
"IBM 在业界最早推出了存储区域网络(SAN) 计划,同时推出了一系列与SAN 相关的产品,帮助用户随时随地通过存储网络更有效地进行IT 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共享、从数据中汲取商业价值。
存储区域网络(SAN) 是集中化管理的调整存储网络,其中可以包含来自多个厂商的存储服务器,存储管理软件、应用服务器和网络硬件设备。
SAN 计划是IBM 为企业提供的集中化管理和开放式软硬件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从商业信息和IT基础设施中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
IBM SAN 的基本内容包括连接、管理、使用和服务,它将光纤通道集线器,交换和网关等边网硬件与软件管理功能结合为一体,各种设备和软件不论是否出自IBM 公司都可以密切配合,随时随地的实现信息的存储、访问、共享和保护。
凭借在IT系统的规化、设计和实施的丰富经验,IBM将会为端到端的SAN解决方案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和培训。
SAN 的开发和解决方案SAN 的价值在于通过技术开发为企业带来看得见的好处。
如图所示,开发位于SAN 金字塔的顶层,由所有的底层来支持。
它所能带来的好处范围很广,可以从可用性和灵活性的增加一直到应用程序宕机时间的减少。
下文将会介绍SAN 所能支持的解决方案。
资源汇集解决方案在SAN 未出现以前,在计算中心的公用区域内将设备进行物理汇集通常是不可能的,若有可能的话,却又要求昂贵的费用和专有的扩展技术。
通过在存储资源和服务器之间引入网络,这一难题解决了,所有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硬件互连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这种好处与1991 年ESCON 被引入S/390 系统时给S/390 带来的好处类似,例如,对于所有的设备都可以使用公共干线,不管是进行硬件安装还是将硬件从系统中移走时,都能够保证计算机的物理基础结构可以支持这样的操作。
NetApp存储测试方案及报告

NetApp存储测试方案及报告.NetApp存储测试方案 1 目的本次测试测试针对NetApp存储的特点、与华为Galaxy VDI方案兼容性等方面进行相关的验证及测试,为今后的存储设备选型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备注:在测试项目中的输出结果,仅仅作为参考结果,实际结果与信息时间为实际测试结果为准。
2 术语应用 XX应用转接应用,OLTP,的模拟程序, CFO Clustered FailoverCIFS 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CLI Command Line InterfaceNDMP Network Data Management Protocol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HA High AvailabilityHBA Host Bus AdapterMPIO Multi Path IO (Microsoft HA drivercomponent)NFS Network File SystemSAN Storage Area NetworkIOPS input/output per secondORT overall response timeiSCSI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FCP Fibre Channel Protocol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s 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N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3 测试内容, 存储系统的可管理性测试, 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存储系统的扩展性、兼容性, 存储性能测试.4 测试准备4.1 测试拓扑结构.4.2 测试设备配置4.2.1 服务器配置本次测试的服务器由华为提供,主要为VDI服务器数目 CPU 主机型号服务器配置内存(G) 千兆光纤网卡/台 (个) HuaWei Blade Server相关的应用软件如下表所示:软件产品软件版本 Patch 32/64位操作系统HuaWei galaxySoftwareSolution4.2.2 网络配置建议华为能提供两台以太网络交换机,以便达到以太网络绑定高可用及高性能的测试目的。
Netapp存储空间占用分析_V1.0

NETAPP存储空间占用分析文档状态:初稿一、NETAPP存储空间供应架构要计算NETAPP 存储的可用空间,首先要需要了解NETAPP存储是怎样为应用提供空间的。
NETAPP存储空间的基本供应架构为Raid Group-Aggregate-Volume:Aggregate空间池:NETAPP存储通过将磁盘添加到Aggregate磁盘池中,来向用户供应空间。
Aggregate然后根据其可用的的磁盘及相关属性自动创建一个或多个基于RAID4或者RAID-DP的磁盘组,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空间。
Figure 1 存储空间供应结构Flexible Volume灵活卷:在Aggregate空间池上创建的逻辑卷,即为用户所能实际使用的存储空间。
Flexible Volume允许用户在Aggregate的允许的范围内动态调整容量。
二、 NETAPP 存储空间各层次占用分析 1、 NETAPP 存储的所有的可用空间都基于RAID GROUP ,即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这一层的空间占用主要由几个因素构成:i. NETAPP Right-Size 空间损耗,由于不同磁盘生产厂商供应的相同规格的磁盘也有可能存在空间大小的差异,因此NETAPP 将这些磁盘的可用空间向下舍入,这保证了不同磁盘的相互兼容性。
一般来说,所损耗的空间为:SATA :15%,FC :5%。
这个空间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具体的磁盘可用数据空间对照表请参见附录。
ii. 校验盘,其中RAID 4为1块/每个磁盘组,RAID-DP 为2块/每个磁盘组。
iii. Spare 盘,即空闲盘,为了保证发生磁盘损坏后,尽可能快的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不影响系统性能,一般建议每个RAID Group至少预留一块Spare 盘,以在发生数据盘损坏时立即顶替发生错误的磁盘。
2、 Aggregate 即由单个或多个磁盘组构成的磁盘空间池,所有的用户可用卷均在Aggregate 上划分,主要空间占有有以下几个因素:i. NETAPP WAFL 文件系统为了保证系统性能,系统每块磁盘大约会预留10%的空间作为系统以及核心使用。
存储系统测试报告

存储系统测试1.测试目的通过服务器向存储系统传输不同大小的数据文件,测试存储系统SAN及NAS 架构下各自的工作性能,从而判断存储系统的传输速率及工作状态是否达到招标要求及实施方案项目设计目标。
2.测试标准由于使用环境及设备的不同,未采用厂商性能数据作为测试标准。
本次测试采用测试实际数据,与现场中间设备(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性能参数进行比对,从而计算性能瓶颈,判断存储设备运行情况。
预期结果存储将在整个传输链路中应满足系统的最大带宽需求,即数据传输的瓶颈不能出现在存储。
3.测试内容测试存储SAN性能:服务器本地盘向SAN空间传输数据,并记录带宽 测试存储NAS性能:服务器本地盘向NAS空间传输数据,并记录带宽4..RAID、LUN划分:5.测试步骤存储SAN性能测试测试存储SAN的性能-建立大文件(1G、4G、8G、16G)、小文件(40k*1000),进行传输测试1. 测试步骤2. 按测试连接图进行存储以及服务器的连接。
3. 在测试服务器windows2008上创建大文件(1G、4G、8G、16G)、小文件(40k,总量2G)。
4. 将MS5020F分配一个测试的LUN(100G)并连接到这台测试服服务器上,并创建好文件系统和盘符。
5. 通过fastcopy软件或者copy的方式,将服务器上文件拷贝到存储磁盘上。
6. 汇总记录传输时间、传输速率等。
7. 单台服务器传输,多台服务器传输,分别测试并记录结果。
8. 测试将针对配置SAN存储的服务器分别进行。
存储NAS性能测试测试存储NAS的性能-建立大文件(1G、4G、8G、16G)、小文件(40k,总量2G),进行传输测试测试步骤1. 按测试连接图进行存储以及服务器的连接。
2. 在测试服务器windows2008上创建大文件(1G、4G、8G、16G)、小文件(40k,总量2G)。
3. 将MS5020F分配一个测试的LUN(100G)并连接到这台测试服服务器上,并创建好文件系统和盘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tApp存储测试报告1目的本次测试测试针对NetApp存储的特点、性能等方面进行相关的验证及测试,为今后的存储设备选型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备注:在测试项目中的输出结果,仅仅作为参考结果,实际结果与信息时间为实际测试结果为准。
2术语3测试内容●存储系统的可管理性测试●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存储系统的扩展性、兼容性●存储性能测试4测试准备4.1 测试拓扑结构4.2 测试设备配置4.2.1 服务器配置相关的应用软件如下表所示:4.2.2 网络配置FAS3050直接用一条LC光纤线与SUN服务器V890连接。
4.2.3 存储配置存储服务器:NetApp FAS3050 具体配置:磁盘容量:2T裸容量的磁盘。
磁盘转速10000RPM,单个磁盘的裸容量为144G, 总共为14个。
4.3 测试工具对于存储的功能测试,测试厂商需根据测试环境、案例要求准备测试工具,提供相关的监控软件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对监控指标进行记录。
4.4 存储的可管理性测试是否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具体可结合NetApp公司提供的测试方案进行具体测试。
4.5 存储可靠性、可用性测试测试项目目的步骤预期结果1.检测电源冗余系统是否可在单电源情况下正常工作(证明电源无单点故障)并且电源可在线更换存储设备具有完善的电源、风扇冗余功能;电源风扇模块可热插拔;1.确认应用均正常运行。
2.在应用不间断的情况下,随机选择拔下一个电源风扇模块(模拟电源故障情况),并通过管理软件检测整个过程中系统是否发生中断应用无中断3.拔出机头1个电源风扇模块;应用无中断4.拔出第1个磁盘柜的1个电源风扇模块;应用无中断5.恢复磁盘柜1的失效电源;应用无中断6.恢复磁盘柜2的失效电源;应用无中断7.恢复机头的失效电源;应用无中断附:存储控制台输出HN> Wed Sep 20 11:43:22 CST [ses.status.psWarning:warning]: DS14-Mk2-FC shelf 1 on channel 0c power warning for Power supply 1: non-critical status; DC und ervoltage fault. This module is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shelf, at the left.Wed Sep 20 11:43:34 CST [ses.status.psError:CRITICAL]: DS14-Mk2-FC shelf 1 on ch annel 0c power error for Power supply 1: critical status; power supply failed. This module is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shelf, at the left.Wed Sep 20 11:43:42 CST [monitor.chassisPowerSupply.degraded:notice]: Chassis po wer supply 2 is degraded: PSU 2 AC FailedWed Sep 20 11:43:43 CST [monitor.chassisPowerSupply.degraded:notice]: Chassis po wer supply 2 is degraded: PSU 2 12V FailedWed Sep 20 11:43:43 CST [monitor.chassisPowerSupply.degraded:notice]: Chassis po wer supply 2 is degraded: PSU 2 5V FailedWed Sep 20 11:43:50 CST [monitor.chassisPowerSupply.ok:info]: Chassis power supp ly 2 is OKWed Sep 20 11:43:50 CST last message repeated 2 timesWed Sep 20 11:44:00 CST [monitor.globalStatus.critical:CRITICAL]: Disk shelf fault.Wed Sep 20 11:44:27 CST [ses.status.psInfo:info]: DS14-Mk2-FC shelf 1 on channel 0c power supply information for Power supply 1: normal statusWed Sep 20 11:45:00 CST [monitor.globalStatus.ok:info]: The system's global status is normal.2.检验系统全局热备份盘功能测试磁盘阵列是否能够通过动态备盘自动接管模拟的故热备份盘为全局热备份,可自动接管失效磁盘。
系统中障磁盘未使用的磁盘均为热备份盘1.确认应用均正常运行。
2.在应用不间断的情况下,由用户任意选择拔出使用中的两个磁盘(模拟磁盘故障),通过管理软件检测整个过程中系统是否发生中断,系统是否始终能够正常工作;系统中的热备份盘自动接管失效磁盘,并开始RAID重构,重构完成时间为4个小时。
注:热备份盘与失效磁盘位于系统的相同磁盘柜中。
3.重新插入步骤2中拔出的磁盘;该磁盘被系统自动识别为新的热备份盘。
针对RaidDP的数据重构,首先我们建立900GB的LUN,并mount在”/mnt”目录下,已写入LUN的数据大约在671GB左右,同时,在数据重构的过程中,同时有三个带库数据流同时写入LUN,以此模拟在存储硬盘在两个磁盘同时损坏的情况下,数据不会掉失和数据重构时间。
附:主机状态输出root@v890c # df -kFilesystem kbytes used avail capacity Mounted on/dev/md/dsk/d10 10332460 3060571 7168565 30% //proc 0 0 0 0% /procmnttab 0 0 0 0% /etc/mnttabfd 0 0 0 0% /dev/fdswap 16993232 48 16993184 1% /var/runswap 16994768 1584 16993184 1% /tmp/dev/md/dsk/d100 282350487 61142125 218384858 22% /test/dev/md/dsk/d120 2063407 2122 1999383 1% /oracle_log/dev/md/dsk/d110 6203694 4507236 1634422 74% /oracle/dev/md/dsk/d80 20646121 8950169 11489491 44% /catadata/dev/md/dsk/d60 120498954 65374267 53919698 55% /backup/dev/md/dsk/d90 10332460 10265 10218871 1% /catabak/dev/dsk/c3t7d0s0 928963200 671745420 247928148 74% /mnt存储控制台输出:HN*> Wed Sep 20 15:45:52 CST [raid.rg.recons.done:notice]: /aggr0/plex0/rg0: reconstruction completed for 0a.29 in 4:00:26.80Wed Sep 20 15:46:01 CST [raid.rg.recons.done:notice]: /aggr0/plex0/rg0: reconstruction completed for 0a.19 in 3:59:40.50以上显示为RaidDP重构的时间为4小时。
3. 测试RAID方式切换测试对一个RAID组进行RAID方式的动态切换(RAID-4,RAID-DP)RAID方式切换简易、方便。
不会中断应用。
从RAID-4方式切换到RAID-DP方式时,由于需要构建第2块校验盘,需要占用存储设备的部分CPU与时间。
1.确认应用均正常运行。
2.在应用不间断的情况下,从RAID-DP切换回RAID-4,观察应用状态,记录切换时间HN> aggr options aggr0raidtype raid4应用无中断。
RAID-DP组中的第2块校验盘被系统立即识别为热备份盘,瞬时切换。
3.通过记录应用程序服务器单位时间I/O的次数和吞吐率、控制器BUSY程度,记录主机I/O等待时间。
针对Raid4的数据重构,首先我们建立900GB的LUN,并mount在”/mnt”目录下,已写入LUN的数据大约在562GB左右,同时,在数据重构的过程中,同时有三个带库数据流同时写入LUN,以此模拟在存储硬盘在一个磁盘同时损坏的情况下,数据不会掉失和数据重构时间。
存储控制台输出:HN*> Wed Sep 20 15:45:52 CST [raid.rg.recons.done:notice]: /aggr0/plex0/rg0: reconstruction completed for 0a.16 in 3:20:07.89以上显示为Raid4重构的时间为3小时20分。
4.检验弹性卷空间的动态调整功能检验弹性卷空间是否可以动态调整。
弹性卷空间可动态调整,应用无中断。
1.确认应用均正常运行。
2.在应用不间段的情况下,动态增加卷空间,观测所需时间,观测系统选取磁盘的现象。
扩展瞬间完成。
应用无中断。
3.在应用不间断的情况下,系统中的热备份盘由用户任意选择拔出使用中的一个磁盘(模拟磁盘故障),通过管理软件检测整个过程中系统是否发生中断,系统是否始终能够正常工作;自动接管失效磁盘,并开始RAID重构,重构完成时间为4个小时。
注:热备份盘与失效磁盘位于系统的相同磁盘柜中。
4.通过记录应用程序服务器单位时间I/O的次数和吞吐率、控制器BUSY程度,记录主机I/O等待时间对应用没有影响附:存储控制台输出HN*> df -mFilesystem total used avail capacity Mounted on/vol/data/ 450560MB 21034MB 429525MB 5% /vol/data/snap reserve 0MB 0MB 0MB ---% /vol/data/../vol/vol0/ 92916MB 147MB 92768MB 0% /vol/vol0//vol/vol0/.snapshot 23229MB 7MB 23221MB 0% /vol/vol0/.snapshot/vol/ddd/ 859MB 320MB 538MB 37% /vol/ddd//vol/ddd/.snapshot 214MB 0MB 214MB 0% /vol/ddd/.snapshotHN*> vol size ddd +100mvol size: Flexible volume 'ddd' size set to 1174m.HN*> df -mFilesystem total used avail capacity Mounted on/vol/data/ 450560MB 21034MB 429525MB 5% /vol/data/snap reserve 0MB 0MB 0MB ---% /vol/data/../vol/vol0/ 92916MB 147MB 92768MB 0% /vol/vol0//vol/vol0/.snapshot 23229MB 7MB 23221MB 0% /vol/vol0/.snapshot/vol/ddd/ 939MB 320MB 618MB 34% /vol/ddd//vol/ddd/.snapshot 234MB 0MB 234MB 0% /vol/ddd/.snapshotHN*>5.LUN空间的动态扩展测试LUN空间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