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7全国1考试试卷结构分析+解析

试卷结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试卷分析总分:90分题型考察内容涉及考点教材难度分值题号1 单项选择题细胞膜的功能信息传递必修一易 62 细胞的结构与成分染色剂检验必修一中 63 光合作用、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相关实验分析必修一、易 6三4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调节(二次免疫)必修三易 65 种群和群落S型增长模型相关应用必修三易 66 遗传学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必修二难 629 非选择题病毒、核酸探究病毒类型的实验必修一中1030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必修一中93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的组成必修三易832 遗传学孟德尔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必修二中1237 选做题微生物培养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选修一易1538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操作选修三易15 1.题型与分值题型数量分值选择题 6 36解答题 4 39选做题 2 152.试题难度(1)难度分布: 基础:中等:较难=7:4:1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D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考查知识点: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信息传递难度:易讲解思路:首先,看题干属于细胞信息交流的问题,然后,分析对象——雌激素和精子的信息传递方式,确定答案。
答案解析:雌激素的传递是物质传递过程,通过血液运输,到靶细胞,确定该信息传递依靠血液运输,在A、D中选;精子进入卵细胞属于接触传递过程,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糖蛋白识别传递信息,确定答案D。
答案:D作者:【侯鹏】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B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考查知识点:细胞膜、氨基酸、染色体、葡萄糖的检测方法。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司肖保和2017年高考全国卷包括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和全国Ⅲ卷。
全国Ⅰ卷适用地区包括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和山东等十个省区市,全国Ⅱ卷适用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和重庆等十一个省区市,全国Ⅲ卷适用地区包括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四个省区市。
?在全国卷的理综试卷300分中生物占90分。
试卷结构与题型如下表:X一、历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试卷的几个特点1、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试卷一般会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从材料角度看:新情景为主,不回避学科前沿动态。
(2)从内容角度看:不重结果重过程,不重得到重得法,不重体系重技能。
核心考点连年考查,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具体各模块而言:必修1: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实验和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主。
必修2:以两大遗传定律和遗传的物质基础为主,其次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3:较分散。
以神经调节、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主,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免疫、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内容。
选修1:较分散。
微生物培养相对考查较多。
选修3:集中考查基因工程,其次是胚胎工程。
必修3和选修1较为分散,其余模块相对集中。
各模块平均分布。
跨模块综合是命题的方向。
(3)从能力的角度:一定要体现四项能力要求,以理解能力为基础。
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通常都有图表曲线题和实验题。
要求教师有探究意识,熟悉题型,规范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4)从题型方面看:通常有一道实验探究题,但一般只考查的实验探究的某个方面。
稳定不变。
(5)从难度方面看: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近几年基本稳定,不会忽难忽易。
2、2012-2016五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分布如下图:2012-2016五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分布?二、201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知识点分布三、201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命题特点通过对《2017年全国Ⅰ卷理综生物双向细目表》、《2017年全国Ⅱ卷理综生物双向细目表》和《2017年全国Ⅲ卷理综生物双向细目表》的分析,不难发现201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命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Ⅱ、Ⅲ三份试卷共覆盖考试大纲知识内容中37个知识点(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必考内容及要求》和《选考内容及要求》为准),占总知识点(112个)的33%。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作者:杨颜莉来源:《甘肃教育》2018年第06期【关键词】生物教学;试题分析;备考建议【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125—01一、2017年试题特点1. 全面细致,能力立意。
2017年的生物试题难度比起2016年又上一个台阶,试题的“能力立意”导向更加明确,基于基础又高于基础,真正引发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深度思考。
试题中必修二的比重有所增大,分值达到30分,突破了历史新高。
试题注重获取信息的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识图绘图能力和解题技巧的考查。
2. 紧扣考纲,强化基础。
2017年高考生物命题遵循考纲,紧扣教材,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命制仍以高中生物学三大主线——细胞的结构与代谢、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为核心,试题多体现“抽筋型”考法,这个考法考的就是生物学科内在的筋骨(基础),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具备深厚的记忆功底和仔细看书的能力。
二、对今后教学及复习的几点建议(一)注重基础,全面展开1. 深入研究《考试说明》和教材,准确把握备考方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对《考试说明》的研究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说明在题型结构、题型功能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特点;明确考查内容的重点和关键点;明确考试样题体现的特点,对《考试要求》中知识点、能力点要熟记于心。
2. 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生物试题年年都有创新,年年都有变化,但试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离不开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题目再灵活,也是“题在外理在内”,所以我们应在瞄准目标的前提下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把模块知识横向、纵向串连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将教材上的一些主要结论性言语以填空的形式汇编成一张知识细目表,要求同学们对基础知识进行自行过关,定期进行全班性基础知识测试,对少量不过关者进行监督再过关。
2017高考试题分析与近四年全国卷考点分析--生物

2、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获取信息、知识点之间的迁移 和融合以及理解与应用能力
主干知识重点考
能力要求
题型 1 2 选择 3 题 4 5 6
题序
6 6 6 6 6 6 10
分值
考查知识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的结构与成分 植物激素调节、光合作用 免疫调节(过敏反应) 种群数量的变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
知识模块 必修一
难度要求 理解 实验与探究 获取信息 综合运用 √ √ √ √ √ √ √ √ √ √ √ √ √ √ √ √ √ √ 易 易 易 易 易 中 难
生命活动的调节
必修三 必修三 必修三 必修二
必修一
29
实验设计、结果预测(核酸的组成、必修一、必修 √ 细胞代谢 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内环境的稳态和作用 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基因工程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 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 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激素调节的特点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 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 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 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32、(12分) 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 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30.(9分)植物的 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 (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 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 回答下列问题: (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 ( 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 表现为有角, 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 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 _________ 。 是_________________ ,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 (光合速率 2)某同学为了确定 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 _________________ (填“大于0”“等于0”“小于 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 0”)。 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 ( 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 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 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生物高考试题分析

2017年生物高考试题分析
一.总体难度不大
与去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
根据高考试题的出题特点:重点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换着考的特点。
有一些知识点是重点考察。
如细胞、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的条件光合作用,试验。
但从这几年考察的内容看,主干知识年年考,实质上也是轮流再考重点知识的不同知识点。
三.仍然注重试验的考察
今年的试验考察范围有课本试验、坐标类试验、探究性试验、评价类试验。
可以说考察的范围之广,分值之多也是近几年少见的达到45分之多。
这实质上与考试大纲相对应的,高考大纲明确要求考的基本上都有体现。
尤其是探究性试验是今年高考的一个重要的难点,要求能将做探究性试验的方法重点讲解。
四.高考的改变
有考概念,原理向基本技术、基本计算转变。
选择题6题明显考基础计算.填空题中的32题.选择题的第2题
五.与去年一样注重学科内的综合
六.注重以前知识点的深入考察,高考试题考过之后,今后再考一定会加深,加
宽,加厚。
今年所考的知识点渗透压的题以前也考了两次。
演替连考了3年。
生物之间的关系接连考了4年。
所以我们要注重过去一年高考试题的回顾。
七.启示
不能将遗憾留在高考后。
要多研究高考试题,要多研究考试大纲。
17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分析及18年备考策略探讨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分析及2018年备考策略探讨一、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卷命题特点与往年相比,本次试卷整体难度正常,简单题和提升题的题量设置合理。
此次命题基于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稳态观,人与环境相协调等)、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不仅注重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而且对其侧翼的知识链接也有所侧重,同时一如既往地根据考纲要求考生要有较高的文字组织能力、信息获取及分析能力。
这也使得试卷对不同能力的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度。
理解能力是全套试题命题的基础,除个别试题外,绝大多数试题都体现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的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这次高考的选择题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例如植物激素题这一道题;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更是明显,选择题(如T3、T5、T6)和T29题体现得比较明显。
其中第29题在往年真题及模拟题中都并未出现相似的题型,但在考试说明中396页的例6和例7有相近的举例说明。
这道题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特点,但本题出现在生物大题的第一题,容易打击部分学生信心,对部分学生顺利答完生物试题是一种阻碍。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非常突出,在思维上主要体出为分析、对比、判断、演绎推理,特别是在用逻辑性的语言分析生物学现象、结果,表达生物学观点上最为突出。
(一)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卷能力考查具体分析1.仍然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如T2、T3、T4、T29、T32等。
2.遗传推理、计算难度降低。
如T32等。
3.更加强调对生命现象背后的原因、原理、本质的理解与分析。
如T30、T3 7、T38等。
4.更大幅度考查文字表述能力如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T29、T32);描述一个现象的原因(T30、T37、T38);说出某个生物对象的功能(T31、T37)等。
(二)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卷考点分布(三)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卷题目答案及分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细胞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D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分析】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2017-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20年备考策略

2017-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一. 近三年高考考查内容分析及数据分析表1. 2017-2019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分析(全国卷Ⅰ)注:表中(一)(二)(三)指教材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表2. 2016—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分布及分值分析(全国卷Ⅰ)1表3. 2017—2019年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点考查频率分析比较发现,近三年必考内容中,试题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是:必修一:细胞结构、细胞代谢(2019年光合作用及相关实验设计分值大幅提高)必修二: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必修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保护;选修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选修三:基因工程。
2二、翻开课本逐项逐空看2019高考生物试题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P123教材举例+插图】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必修一P124页相关信息】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必修一P124页,我们多次考】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P123黑体字】【答案】B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一同位素标记的tRNA 二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三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一二④B.二三④C.三④⑤D.一三⑤【必修2教材75页】【答案】C3.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惊不惊喜,意不意外:7年级上册教材】【答案】A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生物试卷分析今年理综生物部分试卷从总体上看,选择题容易,非选择题第29题稍难点,总难度适中,区分度适中。
试题的命制注重了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以教材为载体,坚持能力的培养,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考查,题目整体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很难题,但书写答案的文字量比较大,导致部分学生答题时间有点紧。
试题特点如下:本试卷由6道选择题(第1题~第6题,每题6分,共36分)、6道非选择题(必考题:第29题10分,第30题9分,第31题8分,第32题12分,必考共39分;选考题:第37题、第38题,选考15分;非选择题共54分)组成,总分90分。
试题内容分析从试题内容上看还是延续全国卷的风格,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常见的重点内容,考查的面比较广,从内容的分布上,试题整体难度适中偏容易,主要是由于32题遗传题考查基本遗传原理,整体上生物试题在理综中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内容。
三个必修模块分值必修1大约21分,必修2大约28分,必修3大约26分,其中必修1主要是考查了细胞结构功能和光合呼吸;必修2侧重于遗传基本规律的考查;必修3重点在调节相关内容,生态系统的内容几乎没有在该试题中体现,从去年开始对生态系统内容考查有弱化趋势。
选修1和选修3还是考查重点内容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
试题图表信息比较少,选择题设计两个曲线图,图表信息的生物试题侧重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抓纲扣本重基础命题遵循考纲,紧扣教材,强化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回归教材的命题趋势。
如第1题关键词“细胞间信息交流”考查必修1教材P42知识;31题第(3)问考查的是必修3教材P5原文原句。
从试题内容上看还是延续全国卷的风格,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常见的重点内容,考查的面比较广,与2016年相比差异不大,从内容的分布上,试题整体难度适中偏容易,与2016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主要是由于32题遗传题考查基本遗传原理,相比2016年遗传题难度降低不少,整体上生物试题在理综中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内容(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 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4、考试大纲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
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 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
旧知识 3)获取信息能力 新情境 ①能从提供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 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②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 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关注生物发展 史和新进展
30.(9分)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 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幼苗, 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 如图所示:
32.(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 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 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 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 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 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 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X染色体上,请以上 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 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 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考查了考纲要求的教材实验
31.(10分)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 实验 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B、C、D三 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 D三组出现 分析 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 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 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__,D组 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 实验方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案设计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卷分 析及复习策略
一、高考命题的依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 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 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 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 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 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 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 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 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 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 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 程标准实施问题
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
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 对生物学科素养的考查。
二、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丙卷分析
1、注重能力考查,素养立意
(1)考查内容的分布
题目 涉及知识内容 1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细胞膜的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的凋亡 选 择 3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题 4 水盐调节 5 种群密度的调查 6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考纲要求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分值 6 6 6 6 6 6
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针对教 材实验 (1)能独立完成生物学教材所规定的实验,包括理解 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 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 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 括运用观察、试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 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实验方 案设计
知识迁 移能力
构建知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识网络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以RNA为核心考查了转录、翻译的相关知识 建议:核心概念的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题目
涉及知识内容
考纲要求 分值
29 细胞分裂 其他植物激素 非 30 水的作用 选 择 31 血糖调节 题 32 自由组合定律
39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物质 40 基因工程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Ⅱ Ⅱ Ⅰ
Ⅱ
8
9 10
Ⅱ
Ⅱ
12
15 15
(2)侧重能力考查
1)理解能力
构建知 识网络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 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 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 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