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乐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2月拉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昌乐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昌乐二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
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
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
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
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
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
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
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
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
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
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
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
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山东省】2016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2016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
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
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
虽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依班固言推论,《春秋》当为鲁国右史所为。
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
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
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
其外,孔子于人物察考洞明,当是有资格论人议事了。
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
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
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
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
《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理当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
《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
“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
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
”算是敲定此事。
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
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
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
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
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嫌假他人之功。
还有一个问题,《春秋》一万六千字,在今不抵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制,可却微言大义,辞微旨博,一字褒贬,影响深远。
昌乐二中 二模试题及其答案汇总

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30分)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针砭.(biān)炽.热(zhì)稳操胜券.(quàn)香消玉殒.(yǔn)B. 哺.育(bǔ)给.予(ɡěi)暴戾恣睢.(suī)叱咤.风云(zhà)C.按捺.(nà)斡.旋(wò)屈指可数.(shǔ)飞来横.祸(héng)D.绰.号(chuò)孝悌.(tì)惟妙惟肖.(xiào)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干燥烦躁疏浚崇山竣岭B. 创伤悲怆疮痍苍海桑田C. 杀戮戳穿勘探反复斟酌D. 闲暇瑕疵痉挛不径而走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衔接的一项是,,。
要避免“美味综合症”的出现并不困难,。
①这是一种特殊的现代文明病,叫做“美味综合症”②逢年过节,有些人会出现头昏脑涨、心慌气短等一系列症状③是由于短时间内过量使用美味佳肴而引起的④关键是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A.①③②④B. ②①③④C. ②③①④D. ②④①③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1983年浙江大学教授陈桥驿先生在《中国六大古都》一书中介绍了我国的六大古都,它们分别是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和杭州。
B. 汉代王符说:“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所以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得依靠十三亿人民的力量。
C. 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
”D.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山东省】2016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

山东省2016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1.B2.C3.B4.(1)D(2)B(3)C(4)①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②燕达暗自考虑道:“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5.(1)①从时间上看,前两句写夜尽晓至,后两句写冬去春来,具有明暗冷暖交替的特点。
②从空间上看,前两句由室外的晨光写到室内的残烛,后两句从眼前的风帘写到远处的融冰;内外、上下、远近,布置巧妙。
(2)①前两句表现词中人物孤独苦闷的愁绪。
②是通过人物自身心理和动作的细节来表现的。
清早起来原本不想梳头,迟疑之后,刚刚打算绾起秀美的长发,却难以抑制内心的忧伤,精神有些恍惚,不觉又停了下来。
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7.(1)BD(2)①勤劳朴实。
干活利落,担水价钱远近相同,自己从不记账。
②乐于助人。
盛水给放学口渴的孩子们喝,义务帮人捞筲。
③热爱生活.相信自己的力气,敬重自己的职业,善待自己。
④坚守原则。
只伺候人,不伺候花;鄙夷不劳而获的人。
(3)①小说主人公老魏职业平凡,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这样写有助于表达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②小说描写的小城生活平淡,节奏舒缓,这样写有助于表现眷恋往日和谐安宁生活的主题;③小说淡化了故事情节,而洋溢着一种淡淡的诗意,这样写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抒情意味。
(4)观点一:同意。
①都聚焦于社会底层具有传统美德的普通民众,塑造了有着健康、优美、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人物形象;②都诗意地描写了古老的风俗习惯,形成一幅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画,充盈着文化意蕴;③都表达了对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的钟情与赞美,暗示了对浮躁、污浊的时代风气的抗争与拒绝;④都坚持把真的、善的、美的世界升华开来,形成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在人性与人生方面给人以启示。
观点二:不同意。
2016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精选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

语文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炮烙.(luò)天梯石栈.(zhàn)湮.没(yān)B. 提.防(dī)恬.然自安(tián)广袤.(mào)C. 罗绮.(qǐ)无语凝噎.(yē)国粹.(cuì)D. 负疚.(jiù)喟.然而叹(wèi)杜撰.(zuǎn)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 孤立无援放诞无礼厮打B. 结外生枝纨绔膏梁烽火C. 休戚相关春寒料峭遵循D. 舞榭歌台捐除宿怨诡秘3. 根据语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_________耐劳的人。
②我乘她不再紧接地问,迈开步便走,匆匆地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_________。
③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_________,不想_________。
A. 安逸安分给与取得B. 安逸安分取得给与C. 安分安逸取得给与D. 安分安逸给与取得4. 文学常识填空(8分)(1)《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_________时期思想家孟轲向梁惠王阐释自己对“_________”的看法和主张。
(2)汉代文学家_________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明人将唐代文学家韩愈列为“_________”之首,韩愈的《师说》选自《________________》。
(4)清代沈德潜赞美李白的诗:“太白七古想落天外。
”“七古”即七言古诗,如李白的成名作《________________》。
(5)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都是__________________词风的典范之作。
5. 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12分)①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昌乐二中高三综合拉练

高三语文二轮拉练(二)试题2016年11月16日编制:审核:审批:年级主任: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阳关之所以闻名遐迩....,是因为它曾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
阳关与玉门关成犄.角之势...,就像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雄狮,扼踞要地,虎视眈眈....。
古阳关①。
走在去阳关的路上。
沿途景色瞬息万变。
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偶然)有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
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原是一条林带。
车轮飞转,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象突然从沙漠里(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虽然昨日的阳关城早已被历史(淹没/湮没),但它当年的雄姿似乎仍历历在目....,使人总有无限的感慨。
阳关,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
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非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
对他们来说,这里无异于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②。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关隘.(ài) 闻名遐迩 B.对峙.(zhì) 犄角之势C.广袤.(mào) 虎视眈眈 D.戍.(shù)守历历在目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偶尔驶淹没 B.偶然闯淹没C.偶然驶湮没 D.偶尔闯湮没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②像是阳关上那弯清冷而高远的月B.①三面沙丘,流沙茫茫,沙梁环抱,一望无际②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C.①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②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D.①三面沙丘,流沙茫茫,沙梁环抱,一望无际②像是阳关上那弯清冷而高远的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真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高三二轮复习语文模拟测试题四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2016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模拟测试题四一、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得间(jiàn)塞.(sè)源绯.红(fěi)剽.悍(biāo)B.失其所与(yǔ)逡(qūn)巡炮.(pào)烙监.(jiàn)生C.共.(gòng)其乏困剔.透(tī)憎.(zēnɡ)恨包扎.(zā)D.载.(zài)舟氛.(fēn)围旌.表(jīng) 强劲.(jì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娴熟流水账售罄真挚B.荒谬扫瞄仪端详创意至上C.延袭发贴子诙谐震耳欲聋D.化妆吓马威攻讦国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30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欢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驶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C.满耳的蛙声,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丁蕾在写作竞赛中获得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自己的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几年来,重创了全球的股票市场。
虽然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不断出现,但全球股票市场基本上处于下跌的状态。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
C、近几年来,全球汽油、柴油价格不断上涨,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D、这位房产分析师认为,通过政府出面收购房源,可以使市场成交量在短期内得以拉升,给市场以“回暖”的预期,从而刺激房市。
2016年高考冲刺卷 (山东卷)语文 04(考试版) Word版缺

绝密★启用前2016年高考冲刺卷(4)(山东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卸载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坝上的雪有时候下得很认真,有时候又猛烈得忘忽所以....。
积雪很深,能(没/漫)了行人的膝盖。
雪花由无数冰晶构成,所以什么颜色的光照在上面,就是什么颜色的反射光。
结满雾淞..的树林,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变幻/变换)出五彩纷呈的景致。
晨间,阳光映.照.在落叶松上,光线的反射作用就让树林披上一层绛红..。
随着太阳的升高,光线的色温也跟着变化,树梢的颜色也渐渐变成淡黄,最后(呈现/显示)出晶莹剔透....的雪白。
傍晚,___ _,直至天际最后一缕蓝紫的暮光消失。
无论是晨间或者傍晚,光线让人们享受着一场梦幻般的视觉盛宴..童话的世界,___ _。
....,如同置身谁言冬日的荒原都是一片肃杀景象....?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雾凇忘忽所以B.绛红晶莹剔透C.映照视觉盛宴D.置身肃杀景象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漫变幻显示B.没变幻呈现C.没变换显示D.漫变换呈现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B.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C.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D.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省昌乐二中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模拟(四)2016.2.20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其中第Ⅰ卷共36分;第Ⅱ卷共114分。
第Ⅰ卷(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⒈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匮乏明查暗访树行.子(hàng) 耄耋.之年(dié)B.座落牟取暴利毛坯.房(pī) 叱咤.风云(zhà) C.部署忝列门墙压轴.戏(zhòu) 一哄.而散(hōng) D.宣泄文过饰非大排档.(dàng) 排忧解难.(nàn)⒉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香港非法“占领中环”活动的结束,香港特首梁振英提醒广大市民,要深刻反思一下香港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民主的问题?B.市安监局近期检查了部分酿酒企业,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包括:厂区设计不合理,消防设施不齐全,应对措施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
C.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在四川大学举行颁奖典礼,向乐黛云、陈悖、谢天振等九位在比较文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颁发了“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
D.李光耀强行将英语作为新加坡中小学的第一教学语言,并反对将华人方言列入学校教程(如粤语、闽南语等),以免因国人说多种方言而造成社会分裂。
⒊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日本著名健身教练秋元惠久认为,身体肥胖往往与不良习惯有关,注意加强锻炼和控制饮食就会使_____得到重塑,整体气质得到提升。
②因突降大雪,为防止路面积雪结冰,影响市民安全出行,环卫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向市区各主干道_____了颗粒状融雪剂。
③上世纪三十年代,粉画艺术开始传入中国,并一度兴盛,____多年,受各种条件限制,粉画艺术日趋衰落。
A.①体形②抛撒③尔后B.①体型②抛洒③尔后C.①体形②抛洒③而后D.①体型②抛撒③而后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朋友的帮助下,杨苡和资中筠这两位翻译家终于得偿所愿,异地重逢,虽然时隔多年,但两人仍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B.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
“微”字当选年度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C.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杀青,剧组开始解散,离别时刻,已经建立起深厚友谊的主演丹尼尔和鲁伯特难分难解....,相拥而泣。
D.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⒌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海南省政府要求各县市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明令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借开发名义擅自更改耕地的用途。
B.青年人要坚定“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的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C.现在全国各大医院的医疗水平、就医环境与以往相比均有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大有好转,但药价始终居高不下,让患者难以承受。
D.南极旅游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固定地点徒步游览为主外,还包括冰山上滑雪、冰海中游泳、深度潜水等。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临终关怀: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李海波①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通常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师和义工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无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3到6个月的临终患者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
无力回天的病患者不必仰赖医疗技术和大量财力被动地延续生命,而可以凭借基础治疗缓解身体不适作为保证,按照自我意愿度完剩余时光。
②临终关怀是现代西方社会对工具理性和现代性反思的产物,它打破了以医生为主导的治疗模式,将患者的意愿放到第一位,集中体现着社会人文关怀。
临终关怀挑战了两大习惯认知,一是西医理念:以延续生命为最高目标而忽略生命质量。
二是传统孝道:将放弃创伤性治疗等同于放弃亲人生命。
临终关怀回归到死亡本有的自然属性,强调生命是身心统一的整体。
患者的精神层面受到重视,将临终者从无望的机械性救治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支配生命的自由。
③据卫生部资料:一个人一生健康投入的80%用于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意即临终救护占据我国医疗支出的最大份额。
而在美国,用于临终关怀的每1美元可节省1.52美元的医疗保险费用,节约来源是病人的治疗费、药费、住院费与护理费。
可以推知,我国如果推广临终关怀,必能节省巨额医疗开支、减少医疗浪费。
此外,临终关怀具有公益性,能够吸纳社会慈善资金,构成社会医疗经费的有效补充。
④临终关怀的开展还有助于有限的医疗资源充分发挥效用,缓解医疗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落差。
有望减少大量的无望救治案例,有利于维护医生的职业信心,减少医患矛盾。
拥有死亡权才是拥有完整的生命权,临终患者可以自主安排最后时日,避免破坏性的延命救治。
临终关怀机构与团队的介入,不仅弥补了现代家庭护理人员短缺且不专业的问题,而且提供足够的人力保障。
临终关怀通常无需费用高昂的仪器设备,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
丧亲者经由全程的专业帮助,可有效降低悲伤反应,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大大减少对社会的隐性损失。
⑤我国现代化进程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也带来诸如人口不断膨胀并城镇化、家庭模式日趋核心化、人口高度老龄化等问题,这导致家庭传统的照护功能由强变弱,承受亲属死亡的能力衰退,这对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初见端倪,而未来形势更显严峻。
目前需要“临终救护”的人口基数日益庞大,社会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日益凸显出巨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⑥我国的临终关怀研究和实践近年已见起色。
卫生部1992年曾提出,准备将临终关怀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列入事业发展规划,促使其健康发展。
2006年,国务院批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支持发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
⑦尽管如此,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
当前研究的滞后和宣传的缺失,是临终关怀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能和作用的瓶颈所在。
基于西方文化背景诞生的临终关怀在中国面临本土化的问题,而不是医疗层面的教条照搬。
尽管我们在实践和研究工作中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照搬西方居多,缺乏独创性,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少有得到开发和利用。
(选自2014年3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⒍下列对“临终关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临终关怀不过多地仰赖现代医疗技术,而是通过基础治疗来缓解临终病人的身体病痛,使其自然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B.临终关怀施与者通常是医生、护士、心理师、义工等组成的团队,被施与者主要是无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3到6个月的临终患者。
C.临终关怀打破了以医生为主导的治疗模式,进入以患者为主导的治疗模式,患者拥有支配生命的自由,自主安排自己的最后时日。
D.临终关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孝道,它注重生命的质量,不再为被动地延续生命而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更为关注患者的精神层面。
⒎下列对临终关怀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临终关怀可以使无力回天的患者不需在医院进行过多的临终救护,进而节约治疗费、药费、住院费与护理费,并减少医疗浪费。
B.临终关怀是具有公益性的特殊缓和医疗服务,能够吸纳社会慈善基金,有效地解决我国当前各级医院医疗经费不足的问题。
C.临终关怀的开展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落差,维护医生的职业信心,减少无望救治案例和医患矛盾。
D.临终关怀团队能够为病患者提供足够的人力保障,能够弥补现代家庭护理人员的短缺,减少社会的隐性损失。
⒏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临终关怀团队的专业服务,有利于维护临终者的生命尊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还能为家属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帮他们在短时间内消解掉悲伤情绪。
B.伴随着现代化进程,我国家庭传统的照护功能由强变弱,承受亲属死亡的能力衰退,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初步显现,社会化临终关怀服务日趋必要。
C.临终关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催生了现代西方社会对工具理性和现代性的反思意识,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集中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
D.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照搬西方居多,本土化进程缓慢,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文中的三个□为考查而设)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
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
”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
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
以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
革车奄户,缦轮笼毂,观之□目则不丽,乘之□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用者,譬犹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
”“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
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也;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也。
”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吴起于庙立为大将守西河。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①。
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
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
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不敢信其私谋,必告于祖庙,启于元龟,参之天时,吉乃后举.。
民知君之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难,则士以死为荣,退生为辱矣。
”武侯问曰:“愿闻陈必定、守必固、战必胜之道。
”起对曰:“立见且可,岂直闻乎!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
”武侯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喜色。
起进曰:“昔楚庄王尝谋事,群臣莫能及,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问曰:‘君有忧色,何也?’曰:‘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得其友者霸。
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
”于是武侯有惭色。
(节选自《吴子·图国》,有删节) 【注】①钧解:胜负不分,打成平局。
⒐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见占.隐占:推知B.故当.敌而不进当:面对C.参之天时,吉乃后举.举:兴兵D.能得其师.者王师:老师⒑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内,最恰当的一组是观之□目则不丽,乘之□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A.以于乎B.以乎于C.于以也D.于于也⒒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