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
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

版本号码 报表编码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财务报表所属期起始日期 财务报表所属期终止日期 资产负债日 企业负责人 会计机构负责人 制表人 年 年 年 月 月 月 日 日 日 1.0 CWBB_QY_KJZZ_YBQY 必填 必填 必填 必填 必填
填写说明: 1.请勿修改Excel表格灰色部分的内容 2.公共信息表的必填项目一定要填写,注意这些内容是否填写正确,填写错误将无法上报 3.填写完毕之后,依次填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4.不要修改Excel的格式,即不允许添加和删除行或者列
金税三期工程用户操作手册

金税三期工程《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用户操作手册V1.0申报征收-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I 目录第1章概述 (1)1.1主要内容 (1)1.2预期读者 (1)第2章系统简介 (2)2.1系统术语与约定 (2)2.2基本操作说明 (2)第3章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 (4)3.1业务概述 (4)3.2功能描述 (5)3.3操作人员 (5)3.4前置条件 (5)3.5操作说明 (5)3.6异常与处理 (9)第1章概述1.1主要内容本文档为申报征收-资料报送与信息采集,内容包含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功能。
1.2预期读者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
第2章系统简介2.1系统术语与约定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指通过帐号和密码或CA证书的方式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的人员。
社会公众:指未通过帐号和密码或CA证书的方式直接访问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的人员。
2.2基本操作说明●申报征收功能可由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从如下入口进入。
图2-1●申报表填写期间可通过红色方框标识部分,将左边和右边辅助区域打开或关闭。
如图是辅助区域打开页面图2-2如图是辅助区域关闭页面图2-3●在操作人员填写过程中对于必填项目,系统会有红色方框相应提示,如下图。
图2-4●在申报过程中,如纳税人有多条登记信息,则在申报前需要进行纳税人登记信息选择。
图2-5第3章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3.1业务概述财务会计信息采集是指税务机关将纳税人每年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信息采集到系统中的过程,财务会计信息采集是税务机关对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用的基础。
财务会计报表是指会计制度规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纳税人无论有无应税收入、所得和其他应税项目,或者在减免税期间,均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按其所适用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并按《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时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所适用的会计制度规定需要编报相关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审计报告的,应当随同财务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财务报告报送与信息采集怎么申报

财务报告报送与信息采集申报流程
财务报告报送与信息采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合规性的报送和准确性的信息采集对企业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财务报告报送与信息采集的申报流程。
第一步:准备材料
在进行财务报告报送与信息采集申报前,首先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报表、纳税表、企业登记证明、征信报告等相关文件。
第二步:填写申报表格
接下来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财务报告报送与信息采集申报表格》,认真填写各项内容。
确保填写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
第三步:审查核对
完成表格填写后,对申报表格进行审查核对。
确保填写内容与实际情况一致,以免因错误信息导致后续问题。
第四步:在线提交
经过审查核对无误后,通过相关部门指定的线上平台进行申报表格的提交。
在提交过程中,注意遵循相关规定和流程,确保提交成功。
第五步:等待审核
提交后,相关部门将对申报表格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即可完成财务报告报送与信息采集的申报流程。
注意事项
1.在申报过程中,注意保护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泄露。
2.注意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申报策略。
3.如有疑问或困难,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解决。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顺利完成财务报告报送与信息采集的申报流程,确保合规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财务报告报送与披露管理办法

企业财务报告报送与披露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报送与披露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及所属各单位。
第三条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内容。
第四条财务报告的报送与披露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
财务报告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编制虚假财务报告。
(二)准确性原则。
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应当准确无误,计算方法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三)完整性原则。
财务报告应当包括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不得遗漏或隐瞒重要信息。
(四)及时性原则。
财务报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和披露,以便投资者、债权人、监管部门等有关各方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编制第五条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
第六条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七条企业应当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情况。
第八条财务报告应当由企业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当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第三章财务报告的报送第九条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送财务报告。
第十条企业向股东、债权人、监管部门等外部单位报送财务报告时,应当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人员签署报送函,并加盖企业公章。
第十一条企业所属各单位应当按照企业统一的要求,及时向企业总部报送财务报告。
企业总部应当对所属各单位报送的财务报告进行汇总、审核和分析。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财务报告报送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报告报送的流程和责任,确保财务报告的安全、准确和及时报送。
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doc

金税三期工程《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用户操作手册V1.0目录第1章概述 (1)1.1主要内容 (1)1.2预期读者 (1)第2章系统简介 (2)2.1系统术语与约定 (2)2.2基本操作说明 (2)第3章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 (4)3.1业务概述 (4)3.2功能描述 (5)3.3操作人员 (5)3.4前置条件 (5)3.5操作说明 (5)3.6异常与处理 (9)第1章概述1.1 主要内容本文档为申报征收-资料报送与信息采集,内容包含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功能。
1.2 预期读者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
第2章系统简介2.1 系统术语与约定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指通过帐号和密码或CA证书的方式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的人员。
社会公众:指未通过帐号和密码或CA证书的方式直接访问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的人员。
2.2 基本操作说明●申报征收功能可由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从如下入口进入。
图2- 1●申报表填写期间可通过红色方框标识部分,将左边和右边辅助区域打开或关闭。
如图是辅助区域打开页面图2- 2如图是辅助区域关闭页面图2- 3●在操作人员填写过程中对于必填项目,系统会有红色方框相应提示,如下图。
图2- 4●在申报过程中,如纳税人有多条登记信息,则在申报前需要进行纳税人登记信息选择。
图2- 5第3章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3.1 业务概述财务会计信息采集是指税务机关将纳税人每年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信息采集到系统中的过程,财务会计信息采集是税务机关对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用的基础。
财务会计报表是指会计制度规定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相关附表。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纳税人无论有无应税收入、所得和其他应税项目,或者在减免税期间,均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按其所适用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并按《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时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所适用的会计制度规定需要编报相关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审计报告的,应当随同财务会计报表一并报送。
01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数据标准

01企业会计准则(⼀般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数据标准⾦税三期⼯程企业会计准则(⼀般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数据标准V1.0.00⽬录1《资产负债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 (4)1.1表单样式 (4)1.2数据标准 (5)2《利润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 (13)2.1表单样式 (13)2.2数据标准 (15)3《现⾦流量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 (19)3.1表单样式 (19)3.2数据标准 (20)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 (25)4.1表单样式 (25)4.2数据标准 (26)5《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 (52)5.1表单样式 (52)5.2数据标准 (52)6《企业会计准则附注》 (53)6.1表单样式 (53)6.2数据标准 (56)7《费⽤按照性质分类的补充资料》 (56)7.1表单样式 (56)7.2数据标准 (57)8《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的调节情况》 (58)8.1表单样式 (58)8.2数据标准 (59)9《其他综合收益各项⽬及其所得税影响和转⼊损益情况》 (63)9.1表单样式 (63)9.2数据标准 (64)10《“研发⽀出”辅助账汇总表》 (78)10.1表单样式 (78)10.2数据标准 (82)1《资产负债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1.1 表单样式资产负债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会企01表编制单位:年⽉⽇单位:元1.2 数据标准2《利润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2.1 表单样式利润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会企02表编制单位:年⽉单位:元2.2 数据标准3《现⾦流量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3.1 表单样式《现⾦流量表(适⽤执⾏企业会计准则的⼀般企业)》。
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_资产负债表

年初余额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 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 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行次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13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期末余额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பைடு நூலகம்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年初余额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企业会计准则(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报送与信息采集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期末余额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所属日期 年初余额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制表人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资产总计 企业负责人
0.00
0.00 会计机构负责人
表(适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一般企业)
纳税人名称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持有待售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其中:优先股 永续债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会企01表
单位:元
至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