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倒流,我会给娃报班幼小衔接,一年级妈妈的经验

合集下载

一年级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做好幼小过渡

一年级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做好幼小过渡

一年级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做好幼小过渡幼小衔接准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长期工作,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来完成。

双方在教育观念上能形成共识,在教育行为上就形成合力,共同对孩子实施良好的幼小衔接教育,使他们能够顺利进入小学,幸福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更快地融入学校生活,家长朋友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为学校里的小学生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大的一个转变,这也是孩子们能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

这就需要家长们能给予孩子们较为细致的帮助和支持。

首先,我们要学会和孩子谈话。

我们要告诉孩子:成为小学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是长大了的象征,不能再哭鼻子了。

要告诉孩子怎么包容他人,怎么和同学相处,怎么做一个有责任心得人。

如果孩子给您打电话,您要耐心的倾听,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孩子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您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在学校挺辛苦挺累的,从而惯着孩子宠着孩子。

您一定要把孩子当成大人和他谈话,问问他一周在学校的情况,有些什么新的收获,有没有交到新朋友,下个星期有什么的新的打算。

只有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发展情况、教育教学任务有较为细致的把握以后,才会更恰到好处地帮助、指导孩子学习和生活。

另外,刚上学的孩子会因为动作较慢,或比较贪玩而忘记老师留的作业,通过家长的检查,就可以督促孩子养成记住老师作业,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所以,家长们尽管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引导孩子自己整理好书包,并在孩子整理时看看他们的作业,除检查、指出不足,帮助孩子改正以外,更要多肯定、鼓励他们所获得的进步、优点。

二、了解学校日常性的工作。

为了指导孩子适应新的生活,家长一定要了解学校的一些日常性的工作和要求。

例如:周日晚自习我们要求6点半到校;周一早上有升旗仪式,要统一着校服;周五下午我们3点钟放学;家长进出学校一定要携带好通行证等等。

了解学校的要求以后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发展,但我们要正确理解帮助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帮助并不是代替。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精选13篇)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篇1今年我的女儿要上幼儿园了,在小班的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年纪,作为家长,其实这时的幼儿并不怎么好去管理,那我对自己的孩子的一个教育就有一个深刻体会,我就在这谈谈我的育儿心得。

三岁的女儿,性格正是调皮的一个年龄段,我作为她的妈妈,在对他的一个教育的过程中,我都尽量对他温柔去引导,但是也不会缺乏严厉,毕竟这时的幼儿心灵还很脆弱,一旦过于严厉,就很容易伤到孩子的内心,是不利于她的成长的。

所以我在处理她做错事情方面,都是温柔与严厉并存。

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不是一个样子,在家里就比较调皮,通常都会去惹恼到我,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个体会,但是在这里,我也想说,当面临幼儿处于这样的一个状况时,一定不能直接开骂或者开打,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或者是胆小害怕,这两个方面都是不行的,一定要以正当的手法去进行教育,我们育儿是不能用暴力的,一定是要注意的。

比如我家孩子,在家特别的能闹腾,通常只是叫她不要闹了,乖一点什么的,是不可能的,这时就不能温柔了,要严厉的制止,再去跟她讲道理,首先就是要叫她安静下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在孩子犯错时,我们不能打骂,而是要先跟他持平说话,要互相尊重,要让他意识到你是讲道理的,这样她才能去认真听父母说话,不会去反抗,然后造成孩子害怕和父母愤怒的场景,这是要去避免的。

我女儿现在上了幼儿园,到了家里,一闹起来,就经常会打碎东西的事情发生,我其实也是生气的,但是当自己一愤怒,孩子就开始害怕,根本就听不进任何话,心里本能的去反抗,因而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我都会先冷静下来,再去跟她好好说话,尽量以温柔的口气问她打碎东西的原由,一点点的把原因问出来,才能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去对她进行教育,如此才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错误的,然后让他改正,争取不要在下次还犯一个错误,不断的去纠正他们的言行。

我们作为家长的,总是为儿女操碎了心,但是在对儿女的教育方面下点功夫,我相信他们的成长就会是顺利的,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好打的人,不会走歪了路。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简短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简短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简短
作为家长,我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经验是:
1. 提前了解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在孩子即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之前,我就开始关注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并主动寻求相关信息和建议。

这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好准备。

2.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与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两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3. 逐步调整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我逐渐调整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其更符合小学的要求。

例如,建立固定的作业时间和作息时间,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4. 鼓励积极参与课外活动:除了学习,我也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音乐艺术等,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5. 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幼小衔接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

作为家长,我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总之,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家长需要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合理的准备和支持,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1。

2020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3篇

2020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3篇

2020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3篇2020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三篇篇一】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范文汇总时光匆匆,我们的宝宝就要结束了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

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每个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

经过听课和自己的经验,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孩子对小学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环境和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需要适应新的老师、同学、研究方式和行为规范等。

在入学前几个月,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小学的研究、生活情况,让孩子对学校有一定了解,并适当减少孩子的游戏时间,让他们逐步适应研究生活。

2.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孩子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与新老师、同学相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家长可以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抢玩具等,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家长可以逐渐培养孩子讲述和复述故事的能力,选择喜欢的读本陪读,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游戏,如下棋、画画、折纸等,同时让孩子练写自己的名字、数字,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

4.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让孩子自己拿饭、整理书包等,加强他们的次序感和条例性,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整理东西等,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利于他们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XXX】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我家宝宝即将升入小学,我们也在积极为他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我认为,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前了解小学情况。

在入学前,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环境、老师和同学,让孩子对小学有一定的了解,减少入学后的焦虑和不适应。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需要给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适应小学生活,做好研究和生活。

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问题和烦恼。

3.加强研究能力的培养。

家长可以在入学前逐步培养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让他们逐渐适应小学的研究方式和要求。

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让他们在研究中找到乐趣。

幼小衔接家长经验分享

幼小衔接家长经验分享

幼小衔接家长经验分享
1.尽早做准备。

与幼儿园的老师和学校保持沟通,了解小孩所需要的要求和技能,比如独立生活能力、认知语言能力等等,来为过渡到小学做好准备。

2.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环境。

小学环境通常比幼儿园环境更为复杂且严格一些,孩子需要适应新环境,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安稳、熟悉的大环境,同时陪伴孩子逐渐适应,向孩子细致解释小学的规则。

3.跟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和学习情况,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协助孩子提升自我发展。

4.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在幼儿园里的教育是对孩子们好奇心、探索热情的促进,小学则更注重学习内容和知识的学习。

因此,要适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让孩子放慢脚步。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家长往往会希望孩子尽早接触更多内容,提前进行学习。

但这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对于幼小衔接更是如此。

因此,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节奏,让孩子能够放慢脚步去适应小学的新环境。

孩子幼小衔接家长感悟

孩子幼小衔接家长感悟

孩子幼小衔接家长感悟说起来,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段“幼小衔接”,我这心里头啊,真是五味杂陈,跟坐过山车似的。

一开始吧,我还挺轻松,想着孩子大了,总得迈出这一步,得让他自己去闯闯。

可真的到了跟前,才发现这哪是简单的“换个地方上学”啊,简直就是一场人生的小小战役嘛!记得第一天送他去学校,小家伙背着个小书包,小脸蛋上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啥?”的表情,看得我心里直想笑,又有点心疼。

我蹲下身子,摸着他的头说:“宝贝,从今天起,你就是小学生啦,要勇敢哦!”他抬头看看我,眼睛里闪着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成长的轨迹,在心里默默为他加油打气。

可接下来的日子,就没那么轻松了。

孩子开始抱怨作业多、老师讲得快、同学都不认识……每天晚上,家里都充斥着“妈妈,这道题怎么做?”“爸爸,这个拼音我不会!”的声音。

我和老公就像两个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有时候还得轮流上阵,生怕孩子跟不上节奏。

但话说回来,这段时间的辛苦,也是有收获的。

我发现孩子慢慢学会了时间管理,以前总是磨磨蹭蹭的他,现在也能自觉地完成作业了;他还交到了几个好朋友,每天放学回来都兴奋地跟我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遇到难题不再第一时间找我们,而是自己先想办法。

有时候,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脸,我会忍不住想:这就是成长吧?虽然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以前对孩子保护得太好了?是不是应该多给他一些机会去尝试和犯错?于是,我开始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

当然,我也会在一旁默默关注和支持他。

我发现,当我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反而更加自信和快乐了。

他不再害怕失败和挫折,而是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幼小衔接”的时光虽然短暂而艰辛,但它却是我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宝贵财富。

它让我更加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陪伴和支持他。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家长心得体会《浅谈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阶段的过渡期,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而小学则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研究为主,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需要孩子身心的适应和调整。

如果幼小衔接不当,会导致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问题。

因此,家长需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为他们的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家长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首先,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他们的向往之情。

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会羡慕小学生的生活,渴望拥有新的书包、新的铅笔盒和新的衣服。

家长需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孩子上小学,时常以鼓励的口语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例如,家长可以说:“宝宝真棒,宝宝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这样可以让孩子对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感到光荣和自豪。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小学校园里逛一逛,让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小学的校园和氛围,见到校园里的小学生,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激励他们:“以后你也会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在小学的校园里认字、数数、学很多知识,你也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其次,家长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研究惯和自理能力。

良好的惯和能力是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保障。

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整理书包等。

同时,家长也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

这些惯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总之,幼小衔接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过着被照顾的集体生活,老师会帮助他们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等。

但是进入小学后,孩子需要独立生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如自己系鞋带、穿衣服、上厕所等。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的心得体会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的心得体会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的心得体会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的过渡期。

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生活上的重要转折点,对于家长来说亦是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支持。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幼小衔接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孩子的需求是衔接的关键。

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仅意味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还意味着日常生活和同伴关系的改变。

在这个时期,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建立新的友谊关系和增强独立性。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们的选择,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幼小衔接至关重要。

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协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参加家长会议、与教师定期交流或者加入家长委员会等方式都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场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幼小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观念,关注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鼓励孩子参与家务、读书、锻炼身体等各方面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此外,帮助孩子建立人际关系也是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幼儿园,孩子们主要与同龄人相处,进入小学后,他们将接触到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同学。

因此,引导孩子主动交往、尊重他人并解决冲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组织游戏时间等方式帮助孩子扩展社交圈子,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最后,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应新的环境。

每个孩子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有不同的适应速度和方式,家长要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不要过分焦虑和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适应一切,而是应该给他们时间来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并逐渐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总结起来,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阶梯,家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淇淇脑子不笨,记忆力也不差,喜欢看书、听故事,上小学前也曾记忆过几十首古诗,然而上了小学学拼音,却时常成为我们摩擦生气的导火索。

拼音没有掌握好,老师私信了我两次让给她加强,前几天放学时又跟奶奶提起,回去要加强拼音学习。

拼音也许真的有点难度,但我们那时似乎也就学校老师教一下就掌握了,父母种田的也没给我们什么指导,现在也能运用自如。

所以我的认知里拼音就如绝大多数所说的那样:很容易学,不用提前辅导。

所以她也未曾上什么幼小衔接课。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开学2个月的时间里,拼音就学完了,这两个月内,每天学3-5个字母或音节,如果每天都掌握了还好,没有掌握住就累计到十几二十个,难点就在于几天内就把这些声母、韵母都消化掉。

问题就来了,她一下子记不了那么多,或者记混了,或者刚上小学,还停留在幼儿园玩的状态,暂时未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种种原因导致最终拼音没有掌握好。

为了她能掌握拼音,我买了可发声的拼音挂图,在家时可随时地看、听、跟读,刚开始新鲜时,每天自己布置任务说读3遍,早中晚各一次。

等学到6-7成样子时就开始懒了,不愿每天读,要求去读时也不乐意。

拼音没有掌握好,有时被老师叫去加点餐,学习有点压力,或者暂时还无适应小学生活,与之前的幼儿园完全玩的状态对比,有时想回到幼儿园,不想上学。

现状说了这么多,如果时光倒流,大班后的暑假我会给她报个拼音幼小衔接班,这样上小学时第一学期就不会那么累,一方面要去适应学校课堂的节奏与生活,二方面在短时间内记忆那么多字母与规则。

现在的老师很负责
下午时淇班主任发来私信,要利用个性化托管课给她补拼音课,我有些受宠若惊。

感叹现在的老师真负责。

之前看网上有家长经常被老师点名,开家长会时直接崩溃地哭了,还有因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怒而退出家长群的,其实都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老师确实很
负责。

像上个年代的老师基本上上完课后,哪里还管那么多,还进行家校沟通的,基本上是没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