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美 动静之魂

合集下载

描写景物动静之美的作文

描写景物动静之美的作文

描写景物动静之美的作文朋友!今天我想跟你唠唠景物的动静之美。

你可别小瞧这事儿,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就像那大海,表面看着风平浪静,底下可不知道藏着多少小秘密呢。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去一个小湖边。

那湖啊,叫啥名儿来着?嗯……好像是翠湖吧,反正在一个小村子旁边。

当时是清晨,哇,那景色可把我迷得够呛!湖水就像一面大镜子,平得不像话。

你要是往湖水里瞅,能清楚地看到岸边垂柳的倒影,就像一幅画似的。

这静美啊,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安安静静地待在那儿,让你都不敢大声喘气,生怕把这宁静给打破喽。

可是呢,你以为它就这么一直静下去啦?哼,那可就错喽。

突然,不知道从哪儿游过来一群小鱼,“哗啦”一声,那平静的水面就被打破了。

小鱼们在水里游来游去,一会儿聚在一起,像在开会;一会儿又分散开,就像在玩捉迷藏。

这一动起来啊,整个湖就像被注入了生命力一样,变得鲜活起来。

这动静之间的转换,就像是魔法一样,我当时就站在那儿,看得入了迷。

我写景物写了20多年了,以前刚入行的时候啊,我就只知道写那些静止的景物。

什么大山啊,大树啊,就觉得把它们的样子描述出来就完事儿了。

唉,那时候可真傻。

后来有个老编辑跟我说:“你这写的都是死物啊,景物也是有生命的,得把动的部分也写出来。

”我当时还不服气呢,心想:“动的有啥好写的?”结果啊,写出来的文章就像那没放盐的菜,淡而无味。

后来我就开始仔细观察,这一观察可不得了。

就像那风吹过树林,“沙沙沙”的声音,那是树在唱歌呢;还有那花丛里的蝴蝶,扑棱着翅膀,就像一个个会飞的花朵。

这动起来的景物啊,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舞会,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

在咱们这行啊,有个传说。

说是有个大作家,写景物那叫一个绝。

他为了写好一个瀑布,在瀑布旁边住了一个月呢。

每天就看着那瀑布,感受它的动静之美。

我虽然没他那么疯狂,但是我也知道,要写好景物,就得用心去感受。

现在啊,我就觉得景物的动静之美就像生活一样。

有时候平静如水,有时候又充满活力。

写一段体现动静之美的春景35字

写一段体现动静之美的春景35字

写一段体现动静之美的春景35字
1、春天是个百花争艳的季节,春天是个百鸟争鸣的季节,春天更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

2、田野里、花园里和森林里都有着春姑娘留下足迹,她把大地装饰得美丽、祥和。

2、春天像童话中的仙女,所到之处,万物复苏,树木抽枝发芽,鲜花张开笑脸,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

3、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
4、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5、春天是活泼的、春天是狂热的、春天是姿意生长的、春天是年青旺盛的。

6、春天是无私的,她每年来一次都会给大地带来生机,使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万物变得欣欣向荣。

7、春是那明月清风,柔媚清朗,在苔痕映照的静寂林间,清冽缠绵的旋律翩然飘临,希望伴着歌声在阳光中冉冉升起。

8、春是那淡雨疏风,薄雾浓云,笼住水边清香的荫影,生命在这朦胧凄迷的氛围中孕育而生。

9、春姑娘拿起了一支神奇的画笔,在大地了甩了一下又一下,小草探出了头,花朵儿绽开了笑脸,柳树则摇曳着长长的辫子。

体现维也纳森林动静之美的句子

体现维也纳森林动静之美的句子

体现维也纳森林动静之美的句子1. 维也纳的森林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们是自然与城市的完美交融。

2. 步入维也纳森林,一片翠绿延伸至眼前,让人忍不住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3. 维也纳森林的美景不仅仅在于树木和林荫道,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在其中自由奔跑玩耍的场面。

4. 穿行在维也纳森林的山路上,阳光照射在茂密的树木上,形成了诗一般的场景。

5. 在维也纳森林中漫步,仿佛能够闻到大地散发出的芬芳,感受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

6. 维也纳森林中的小溪缓缓流淌,涟漪荡漾,清澈见底,为这片美景增加了一份生动与优美。

7. 维也纳森林中的动物们自由自在,有时甚至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它们的生活习性,让人大开眼界。

8. 维也纳森林中的蝴蝶和蜜蜂在花丛间飞舞,诠释着大自然中微小生物的美妙。

9. 维也纳森林中的鸟儿们清脆动听的鸣叫声,为这片宁静的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生命力。

10. 维也纳森林中的湖泊、河流、瀑布等水景,让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了水的生命之美。

11. 维也纳森林中的夕阳,染红了整个天空,照亮了所有的山峦和树木,仿佛给了这里一份神秘的魅力。

12. 在维也纳森林中行走,在阳光下穿行在葱茏的树木之间,让人觉得似乎瞬间走出了城市的喧嚣。

13. 维也纳森林中的生态环境非常完备,成熟的森林管理方式和环境保护,保证了这片天然宝库的安全保护。

14. 维也纳森林中的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不仅有各种鸟类,还有鹿、獐、野猪等大型野生动物,让这里成为自然探险的乐园。

15. 维也纳森林中的大自然是活生生的,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魅力,春天绽放的花朵,夏天的嫩绿,秋天的金黄和冬天的银装素裹。

16. 在维也纳森林的高地上,眺望远山,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

17. 维也纳森林中的树木高大而茂密,枝条交错,仿佛在为这片宁静的大自然唱着歌。

18. 维也纳森林中的露天剧场,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场所让人们享受乡村各种活动和体验。

19. 在维也纳森林中漫步,时而遇见乡村小屋与民族风情,时而探索丰富多彩的娱乐和体育休闲选择。

浅谈静物画的动\静之美

浅谈静物画的动\静之美

浅谈静物画的动\静之美静物画是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类型,它除了具有艺术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静物画是空间的静态艺术,但却要赋予静态之形体以动态之灵魂!艺术中所阐述的“寓动于静,以静写动”的绘画手法在静物画中展现无疑,使画面流露出耐人回味的情感、灵动的气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使观者的心灵为之震动。

本文是以静物画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静物画中的动态美之内涵和意境,进行扩展和延伸,说明动静之美在整个绘画艺术中的价值,最终升华至“动”之美的意境——形静气动!标签:静物画;动静之美;寓动于静;以静写动;情感一、什么是静物画西方的静物画,从文献记载来看,大约产生于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即它起源于欧洲,在英文中我们称之为“Still Life”,从英文的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出,静物画所描绘的是静止的物体,但不仅如此,它还要赋予静止的物体以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说要表现其运动的本质。

二、静物画之所谓“动、静”内涵(一)动的内涵与意境造型艺术,不论是静物画还是人物画亦或是其他画种,它的创作原型都是静止的瞬间的那一刹那绘者的感受,它不是我们可以摸的到的东西,因此,我在这里所要阐述的“动”,并不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正处在运动中的实体,是作品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作品想要传达的意境。

单就静物画而言,我们所说的动之美,它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一种灵动的气息,一种意境,这些可以说都是精神上的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虚幻的感觉。

某幅画可以体现的某些意境、情感等都是与画家的生活时代、生活经历、性格爱好、个人修养、思维习惯以及审美倾向等,都是分不开的,也许对于一个人,你只是看到他的画,你就能够想到他当时的生活背景和时代、他的性格、曾经的某些经历等,能够意会到他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的,快乐的亦或是悲伤的……17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静物画——《水果篮》,可以说是第一幅独立的静物画。

王羽天在文中这样说道,“当我们认真观察起描绘的每片叶子的时候,会发现卡拉瓦乔会带着如此虔诚的态度,几乎是在解读每一片叶子的个性特征和生命含义,没有重复的叶子是其生命的具体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之美动静之魂作者:郑婷来源:《绿色中国》2013年第07期古老的瑜伽文化源于五千年历史的孕育和积淀,它能完美衔接外在形体与内在灵魂的净化,是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它能给予人正能量,让身体与心灵融入自然;它令人内外相兼,展示出生命的动静皆美。

2013年6月29日,备受广大瑜伽爱好者和媒体关注的“2013中印瑜伽周”活动在盛夏的北京火热开幕。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CPAM)、印度驻华使馆、国内政府高层领导以及瑜伽界、艺术界知名人士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位瑜伽爱好者和从业者参加了活动开幕式。

为了契合瑜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活动的主题设定为:生命之美,动静之魂,智慧人生。

届时,世界级瑜伽大师团将应邀莅临,为中国民众献上瑜伽智慧的饕餮大餐,传播绿色、健康的新都市生活理念。

该活动由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主办,北京印梵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2013中印瑜伽周”活动共历时7天,包括高端论坛、导师提升专业课程以及公益巡讲三大步骤。

作为瑜伽领域的文化传播活动,能够获得世界级瑜伽大师的莅临指导,且全程由多位印度瑜伽导师出席和亲授,这在中印瑜伽交流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盛事。

2013中印瑜伽周活动不仅获得了印度驻华大使馆的倾情支持,也得到了印度权威瑜伽机构的大力协助,将有多位印度瑜伽专业领域的杰出代表来华授课。

其中包括近半个世纪以来获世界瑜伽大赛冠军最多的一代宗师鲍·姆昆德辛教授、印度驻世界各国的专职瑜伽大使、曾受国家元首亲自接见的道润导师,以及最为特别的瑜伽修行者——世界瑜伽学术界的泰斗级人物——Swami芒共提桑大师。

Swami芒共提桑大师原名A.K.Ghosh,他是印度国立瑜伽学院MDNIY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也曾出任世界著名比哈瑜伽学院应用科学学院院长。

同时,大师还是印度Swami Satyananda、Holistichealingplace古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对当代瑜伽科学的发展与推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Swami芒共提桑大师从青年时代起便抛弃世俗生活,一生始终坚持修行瑜伽。

他是世界公认的瑜伽休息术大师、目前在世的最高级别传授者。

身为医学博士的他,多年不断深入研究瑜伽和医学之间的联系,撰写了多部传世著作,其中包括《心理疾病治疗的希望之光》、《瑜伽科学》等瑜伽领域权威书籍。

作为“思维色彩学”的世界首位发现者,Swami芒共提桑大师对整个瑜伽界,甚至更为广泛的生理学、医学领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关于人类脑电波在瑜伽状态中的循环变化、思维在不同状态下呈现不同色彩的发现,是震撼世界的科研成果。

作为世界上首位运用科学方法验证瑜伽休息术功效的瑜伽科学家,Swami芒共提桑大师也被誉为“瑜伽休息术之父”。

2007年7月,Swami芒共提桑大师受邀成为印度政府卫生部瑜伽自然疗法研究中心的成员;凭借其杰出的贡献,进一步被选为印度政府瑜伽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9年,印度政府向其授予印度最高嘉奖——Ayurveda Ratna金牌奖。

在开幕式上,Swami芒共提桑大师、鲍·姆昆德辛教授与道润教授分别做了《古老瑜伽与现代生活》、《体式练习与理论练习》以及《瑜伽理疗能为你提供什么》的演讲,印梵西瓦瑜伽创始人辛格老师也做了专项主题的发言。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绿色中国行组委会秘书长、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缪宏表示,古老的中华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共处,讲究动静结合的艺术,从身心两方面体验生命的本真;而瑜伽同样力求与周边环境和谐相生,给人以疏通、净化和调理,使我们完全接近自己、觉察人生。

瑜伽与中华文化中的很多精髓是相通的,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共识。

当今,“绿色”、“健康”的主题已经日益成为国内外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成为整个民族积极探讨的主题。

瑜伽在治疗和改善亚健康、倡导自然康复方式、弘扬积极人生观等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促进中印两国在健康养生领域的交流,在瑜伽及自然疗法领域建立合作关系,唱响健康人生、智慧人生的和谐篇章。

瑜伽是门博大精神的文化以及健康学科,在中国发展只有不到四十年时间,相关瑜伽信息仍是以点和线的形式由少数先行者和机构传播进来。

我们国内目前主要是开发了以哈他瑜伽为主导的体式练习,而对于身心各方面亟待调整的都市消费者来说,市场需求仍是空间巨大的,其大部分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比如:瑜伽理疗,苏斯玛巴扬,身体疾病治疗,心理疾患调适等。

据统计,世界瑜伽领域精彩绝伦的大量信息、论文、学习资料,在中国只有约万分之一不到的信息被翻译成中文。

中国瑜伽和世界瑜伽资讯的发展水平之间还未完全接轨。

而在国外,曾经风靡一时的体式瑜伽,已经被静坐冥想等练习理念所替代。

对于三个大师的访华,对于促进中国瑜伽行业发展、促进每一个人对瑜伽领域的认识,是极具价值并且意义深远的。

Swami芒共提桑大师联合鲍·姆昆德辛教授和道润教授的来华之旅,可以说是中国瑜伽界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们期待这次来华能带动中国瑜伽界和世界整体瑜伽领域的进一步接轨。

“2013中印瑜伽周”真正做到了国际顶级大师强强联手,呈现高端智慧盛宴,构建健康智慧人生。

这次活动不仅给瑜伽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次聆听世界大师的交流机会,也为两国瑜伽文化带来了一次高端碰撞。

随着瑜伽文化的广泛传播,它必将成为全世界都市人群净化身体、洗涤心灵的独特选择。

Swami芒共提桑人生是需要冥想的Swami芒共提桑,是世界公认的瑜伽休息术大师,他曾在印度比哈市的帕戈尔布尔大学出任基因机制调控研究的教授,不仅拥有理科硕士、博士学位,还在莫斯科获得了量子医学学位。

1980年,Swami芒共提桑大师遇到了人生中的重要导师Paramhamsa Swami Satyananda Saraswati(世界著名比哈瑜伽学院创始人,把瑜伽休息术传播到世界的第一人),从此博士决定出家,成为一世修行的僧侣。

在那之后,Swami芒共提桑大师致力于将瑜伽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应用发扬光大。

作为目前在世的瑜伽休息术最高传授者,Swami芒共提桑大师努力研究和教授瑜伽,将瑜伽和医学联系起来,二者相辅相成。

Swami芒共提桑大师撰写了多部书籍,其中的著名著作有《心理疾病治疗的希望之光》、《瑜伽科学》等瑜伽领域权威书籍,后人也对他的成就做出了很多研究。

通过在伦敦查灵克罗斯医学院所做出的一系列科学研究,Swami芒共提桑大师证明了瑜伽休息术的原理、功效和益处。

同时,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方法证实瑜伽休息术可改变人类意识形态的大师,他发现并确认了进行瑜伽休息术时,人类脑电波从beta到alpha再到Delta的循环变化,震惊了世界。

他认为,我们需要精神食粮来满足内心深处的渴望。

否则,我们就会一直焦虑和不安,总感觉生活中缺了什么。

为了填补这种内在的渴求,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暴饮暴食、吸烟、购买不需要的物品。

只有瑜伽冥想才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精神食粮。

人的一生总在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劳动,目的就是要我们的生活变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摒弃陋习、克制欲望,达到和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这个过程也是在不断寻找幸福的过程。

Swami芒共提桑大师指出,冥想能改变一个人的健康、情绪及精神状态,使之达到内在的平衡改善由内到外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冥想瑜伽练习者会感到他们的健康、情绪以及生活都渐渐得到改善。

比如,当人面对广阔的大海和蓝天时,情绪是最放松的,那么他的思维色彩便会成为蓝色。

Swami芒共提桑大师一生都在致力于瑜伽文化的传播和相关学术研究,他是英国查灵克罗斯医学院、伦敦瑜伽公立医学院、剑桥大学、伦敦的国王学院的客座科学家和研究学者。

同时,他还是纽约科学院的重要成员,在世界著名的比哈瑜伽学院出任教授和瑜伽科学、应用科学学院院长。

Swami芒共提桑大师也是印度Swami Satyananda古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的创始人。

2007年7月,Swami芒共提桑大师受邀成为印度政府卫生部瑜伽自然疗法研究中心的成员。

由于其杰出的贡献,他还被选为印度政府瑜伽专业委员会委员。

由于Swami芒共提桑在瑜伽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009年印度政府授予他Ayurveda Ratua这一印度最高的奖项。

鲍·姆昆德辛用身体倾听心灵的声音鲍·姆昆德辛教授于1952年出生于印度。

在1980年成为了Swadami Ohirendra Brahamchari 大师(国立瑜伽学院的创建者,印度前任总理甘地和尼赫鲁的瑜伽老师)的弟子之一。

鲍·姆昆德辛教授曾获得过六次全国瑜伽比赛的冠军,13次世界级瑜伽比赛的冠军。

他是当前全世界瑜伽比赛中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一位瑜伽名师。

在采访中,鲍·姆昆德辛教授告诉笔者,瑜伽不仅仅只是减肥塑身、缓压静心、祛病强身,延缓衰老、永葆青春,而且能够心旷神怡、从容脱俗、气质高雅,达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让心地变得更为光明与祥和。

因为瑜伽中的某些冥想和体位舒展促使我们身体与精神均衡,通过回到我们身体本身──我们的第一个工具,学着运用它,使它达到最大限度的和谐。

通过不懈的练习,我们净化和加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使我们在面对日常的伤害时,能释放它的潜能。

瑜伽体位是动静结合,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刚柔相济,把人的能动性结合起来,外练筋、皮、骨,内练精、气。

所以,鲍·姆昆德辛教授说,理疗瑜伽很适合现在的都市白领,高度脑力劳动,身体久坐导至低度体能,肩颈、腰椎、腰肌劳损等生理疾病及压力、忧郁等心理疾病,都需要通过掌握并练习瑜伽这门生命技能,才能自我修复疗愈。

更多地靠身体的力量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回归自然体验生活,获得灵性生长,获得爱。

当我们讨论起在中国风靡一时的“热瑜伽”时,鲍·姆昆德辛教授立刻指出这种瑜伽完全是错误的。

他说,在印度,瑜伽是人通过肢体的习练达到“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一种境界、是人与自然的结合,而不是一种体操、舞蹈或仅仅是减脂减肥的运动。

鲍·姆昆德辛教授向笔者解释,古老的瑜伽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作用,是因为古印度修习者通过细微的观察和自身反复的实践,创立出一系列有益于身心锻炼的系统体式和呼吸等方法。

这些瑜伽方法经历无数代人几千年的锤炼,不仅有精神层面的意义,更有祛病延年的神奇作用,尤其在激发人体健康活力、增强免疫力、改善心智情绪和调节心理疾病等方面有着不可思议的功效,这就是瑜伽在当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

鲍·姆昆德辛教授去过很多国家,他通过举办研讨会的方式将瑜伽推广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城市,如巴西、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罗马、几内亚、乌克兰、日本、柬埔寨、菲律宾、韩国等。

1987年,莫斯科还专程邀请他,向戈尔巴乔夫总统阐述瑜伽的实践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