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轮系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七章 轮系设计

第七章 轮系设计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章的重点 重点是 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周转轮系, 本章的重点是: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周转轮系,混 重点, 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是本章的重点 也是难点 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1. 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 1)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 )
ωA 从A → B所有啮合对中从动轮的齿数连乘积 iAB = = ωB 从A → B所有啮合对中主动轮的齿数连乘积
A. 窥视孔 C.油标尺 油标尺 B.启盖螺钉用以打开箱体观察 启盖螺钉用以打开箱体观察 D. 吊环螺钉以吊起箱盖 答案
三, 填空题 1. 所谓定轴轮系是指
,而周转轮系是指
.
2. 在周转轮系中,轴线固定的齿轮称为 在周转轮系中, ;兼 有自转和公转的齿轮称为 ;而这种齿轮的动 轴线所在的构件称为 . 3. 减速器窥视孔 检查孔 上设置盖板的目的是 减速器窥视孔(检查孔 检查孔)上设置盖板的目的是 .
第七章 轮系设计
教学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分析 典型例题分析 自测试题
教学基本要求
轮系是工程中常用的传动系统, 轮系是工程中常用的传动系统,本章主要讨论轮 系的分类,传动比的计算和应用, 系的分类,传动比的计算和应用,介绍了常用的减速 器及其结构. 器及其结构. 1.了解各类轮系的组成,运动特点和应用. 了解各类轮系的组成,运动特点和应用. 了解各类轮系的组成 2.掌握轮系的主要类型. 掌握轮系的主要类型. 掌握轮系的主要类型 3.熟练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计 熟练掌握定轴轮系, 熟练掌握定轴轮系 算及主从动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算及主从动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4.一般了解减速器的主要类型与特性. 一般了解减速器的主要类型与特性. 一般了解减速器的主要类型与特性 5.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润滑.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润滑. 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润滑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轮系的设计(上课)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轮系的设计(上课)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轮系的设计(上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主要讲解轮系的设计。

轮系是由齿轮、蜗轮、蜗杆等传动元件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本节课将介绍轮系的基本原理、类型、设计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轮系的基本原理和类型,了解各种轮系的结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培养学生运用轮系进行传动设计的能力,掌握轮系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轮系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轮系的基本原理、类型、设计和计算方法。

难点:轮系的设计和计算方法,特别是多种轮系组合时的传动比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轮系模型。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台采用轮系传动的机械设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2. 知识点讲解:(1) 轮系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蜗轮传动、蜗杆传动的特点和关系。

(2) 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混合轮系的结构及应用。

(3) 轮系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包括齿轮尺寸计算、传动比计算、齿轮啮合参数计算等。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轮系设计实例,讲解设计过程和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轮系传动系统,并计算其传动比。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轮系设计过程,解答其他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轮系的基本原理、类型、设计和计算方法。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轮系的结构特点和传动原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由两个齿轮组成的定轴轮系,齿轮直径分别为40mm和80mm,求传动比。

答案:传动比为2:1。

2. 题目:计算一个周转轮系中,齿轮A与齿轮B的传动比,已知齿轮A的齿数为30,齿轮B的齿数为15。

答案:传动比为2: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轮系的实际应用,通过知识点讲解、例题分析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轮系的基本原理、类型、设计和计算方法。

机械设计07章( 轮系设计)

机械设计07章( 轮系设计)

思考题7-1 什么叫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它在周转轮系传动比中起什么作用?答:将整个周转轮系所有构件加上一个附加的的公共转动后,其相对运动不变,但行星架速度为零,此时的轮系称为原来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转化轮系相当于一个定轴轮系,可以直接利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7-2 什么是惰轮?它在轮系中起什么作用?答:定轴轮系中,只影响后面构件运动方向,而不改变其传动比大小的齿轮称为惰轮。

作用: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在机构中可以起换向作用。

7-3 周转轮系中两轮传动比的正负号与该周转轮系转化机构中两轮传动比的正负号相同吗?为什么?答:不相同。

周转轮系中的正负号代表两者实际运动方向是否相同;转化轮系中的正负号只表示转化后首末两轮方向,并不代表其实际运动方向。

习题7-1 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z 1= z 3'=20, z 3 =z 5=60,试求该轮系的传动比i 15。

题7-1图 题7-2图 7-1答案:9'315315==z z z z i 7-2 如图所示的滚齿机传动系统中,已知1z =15,1'z =15,2z =35,右旋蜗杆4'z =1, 5z =40,6z =28,A 为单线滚刀,B 为被切齿坯。

现欲加工齿数为64的齿轮,试求齿轮4和齿轮 2'的齿数比。

(提示:滚刀每转过一圈,被切齿轮应转过一个齿,即B A AB =n n i /=64)7-2答案:4'2251'1'462451'1'2'46'111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i A B A B ∙∙=== 2532'24=z z 7-3 如图所示的轮系中,已知1z =20,2z =40,蜗杆2'z =2,3z =120,鼓轮与蜗轮同轴,鼓轮直径D =200mm ,手柄的转动半径r =100mm ,当重物重30kN 时,试求作用在手柄上的圆周力(不考虑效率损失)。

《机械原理》轮系的设计

《机械原理》轮系的设计

轴上齿轮位置与两端 轴承对称
结构较复杂
场合:变载荷
输入、输出在同一轴 线上、径向结构较紧 凑
中间轴较长,沿齿宽 载荷分布不均匀
场合:输入输出同轴 线
第7章 轮系
4 轮系的设计
4.1 定轴轮系的设计 4.2 周转轮系的设计
4.2 周转轮系的设计 行星轮系各轮齿数的确定须满足的条件:
传动比条件 同心条件 装配条件 邻接条件
设计要求——行星轮系中各基本构件的回转轴线必须重合。
a12 a23
m(z1 z2 ) m(z3 z2 )
2
2
z2
z3
z1 2
z1 (i1H 2) 2
要满足同心条件,两个中心轮的齿数应同为奇数或偶数。
4.2 周转轮系的设计
单排2K-H行星轮系各轮齿数的确定 装配条件
设计要求——当行星轮系中有两个以上行星轮时,应使行星 轮的数目和各轮齿数之间满足一定的条件,以便能将每一个 行星轮均匀地装入两中心轮之间。
传动比条件 同心条件 装配条件 邻接条件
z3 (i1H 1)z1
z2
z3
2
z1
z1(i1H 2) 2
N z1 z3 k
z2
z1
sin
k
2ha*
1 sin
k
4.2 周转轮系的设计
单排2K-H行星轮系各轮齿数的确定 3 : N
z1
:
(i1H
2
2)
z1 : (i1H
1)
z1
:
i1H k
z1
选定z1和k,并使γ、z2和z3均为正整数。确定各轮齿数
和行星轮数后,再代入邻接条件公式验算是否满足邻接条件。
若不满足,则减少行星轮数或增加齿轮的齿数。

机械原理课件第7章--轮系

机械原理课件第7章--轮系

教材习题: 7-2
1.周转轮系如何计算其传动比? 2.复合轮系是如何构成的?
第二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
一、周转轮系的结构组成
太 太 阳啮合行星轮 啮合阳 支 轮 轮 承 行星架H (转臂或系杆) 太阳轮、行星架H 、行星轮 、机架
基本构件 ——应绕同一轴线回转

第二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
——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组成 的轮系或由几个单一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
第二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
定轴轮系图示
第二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
周转轮系图示
行星轮——
轮系运转时,既能自转,又能公转的齿轮。
第二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
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
第二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
§1. 轮系及其分类 §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本章 内容 提要
§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5. 轮系的功用
§6. 轮系设计的有关问题
音乐欣赏
第二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七章 轮系及其设计
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在定轴轮系中 两方程联立可得
3′— 4 — 5
i 13
H
n n n n
1 3
H H

zz zz
2 1
3
2,
52 78 24 21
n3' z5 78 i3'5 n5 z3' 18
i
1H

第七章 轮系设计

第七章  轮系设计
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传动比可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求出,转向也可用定轴轮系的判断方法确定
可以列相应公i1H式3 : 13HH
1 H 3 H
(1) z2 z3 z1 z2
i1H2
1H
H 2
1 H 2 H
(1) z2 z1
13
推广到一般:
iaHb
a H b H
(aa
b间所有从动轮齿数连乘
2.处理方法 若将轮系中系杆H视为机架,周转轮系变为定轴轮系。
由相对运动原理,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一个绕系杆的固 定轴 线转动的角速度-ωH,并不改变轮系中任意两构件的 相对 运动关系,但“系杆”成为“静止”的机架,原周转轮 系 变为假想的定轴轮系,称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11
12
既然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为一定轴轮系,因此转化机构中
先找行星轮,支持行星轮的是系
杆H,而与行星轮相啮合的定轴齿轮
就是中心轮。剩下的为定轴轮系或另 一周转轮系
16
上题,z1=24, z2=33, z2’=21, z3=78, z13’=24, z4=30, z5=78,
求传动比i15
解:1)划分轮系 行星轮2-2‘+系杆H(5)+中心轮1、3 为基本周转轮系 剩下:3‘-4-5 为定轴轮系
1 H (1)2 101 99 9999
O H
100 100 10000
i1H
1 H
1 9999 10000
1 10000
iH1
H 1
10000
三、实现变速变向传动
四、实现分路传动(机械表)
19
20
3' 4
4 5
(1)3
z2 z3z4 z5 z1z2 z3' z4

机械原理(朱理主编)第7章 轮系

机械原理(朱理主编)第7章 轮系

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3 H
O2 3 2 3
2 O2 H
1.分析思路: 定轴轮系
O1
H O3 4 1
O1 O3 1 4 OH
系杆H运动
1
OH
周转轮系

系杆H不动 2.处理方法: 固定系杆H(假想) 转化轮系(定轴轮系)
原轮系
转化轮系
周转轮系的转化机构(转化轮系):
箭头表示在 转化轮系中的方向
二、实现相距较远的两轴 之间的传动
采用周转轮系,可以在使用
很少的齿轮并且也很紧凑的条 件下,得到很大的传动比。
三、 实现变速传动:
在主轴转速不变的条件下,利用轮系可使从动轴得到若 干种转速,从而实现变速传动。
3

3’
7
7’
2 1
4
5
6
z z z z z z z z
2 3 4 , , 1 2 3
7
ω6 的方向如图所示。
§7-3
一、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O2 3 2 H O1 1 OH 4 H O3 1 O1 O3 1 4 OH H 3 3 2 O2
F 3 4 2 4 2 2
2 3 O2 H O1 OH 1
轮3固定 : 差动轮系:F=2 行星轮系:F=1
F 3 3 2 3 2 1
6
4 5
5
Z2 Z4 i14 = - ——— Z1 Z3
Z2 Z4 Z6 i16 = ———— Z1 Z3 Z5
i18 =
Z2 Z4 Z6 Z8 Z1 Z3 Z5 Z7

答案 练习
答案 练习
右旋蜗杆
例1:
已知:n1=500r/min,Z1=20,Z2=40,Z3=30,Z4=50。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 轮系及减速器

《机械设计基础》第七章  轮系及减速器
找出行星轮与系杆(注意:有时系杆的形状不一定是简单的杆状) 再找出与行星轮啮合的太阳轮。
(2) 找出所有的单一周转轮系后余下的就是定轴轮系 (3) 分别列出计算各基本轮系传动比的方程式。 (4) 找出各基本轮系之间的联系。 (5) 将各基本轮系传动比方程式联立求解,即可求得混合轮系的传动比。
例7-5:已知各轮齿数为:z1=20, z2=40, z2 ′=20, z3=30,z4=80, 求传动比i1H。
i12 i23 i34
n1 z 2, n2 z1 z3 n2 , n3 z 2 n3 z4 , n4 z3
z5 n4 i45 , n5 z4
其中n2=n2′,n3=n3′。将以上各式两边连乘可得,
n3 n4 n1n2 3 z2 z3 z4 z5 i12 i23 i34 i45 (1) z3 z4 n2 n3 n4 n5 z1 z2
50 nH 30 80 0 nH 20 50
nH≈14.7r/min
正号表示nH转向和n1的转向相同 本例中行星齿轮2和2′的轴线和齿轮1(或齿轮3)及系杆H的 轴线不平行,所以不能直接利用公式。
§7—4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在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时,既不能将整个轮系作为定轴轮系来处理, 也不能对整个机构采用转化机构的办法。 计算混合轮系传动比的正确方法是: (1) 找出各个单一周转轮系
§5-5 轮系的应用
一、实现分路传动

二、实现相距较远的两轴之间的传动
三、获得较大传动比 四、实现换向传动 五、用作运动的分解
Ⅲ Ⅴ Ⅵ 主轴
六、在尺寸及重量较小的条件下,实现大功率传动 七、用作运动的合成
图9-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比,其大小和正负完全按定轴轮系来处理。注意:
H 的正负号。 在具体计算时必须标注出 iab
(2) ω a、ω b和ω H是周转轮系中各基本构件的真实角 速度。对于差动轮系来说,因它具有两个自由度, 因此在三个基本构件中,必须有两个基本构件的运 动规律已知,机构才具有确定的运动,即ω a、ω b 和ω H三者中必须有两个是已知的,才能求出第三者。 若已知的两个转速方向相反,则在代入上式求解时, 必须一个代正值,另一个代负值,第三个构件的转 动方向,应根据计算的正负号来确定。 (3) 对于行星轮系,由于其中一个中心轮是固定的 (即角速度为0), 则可直接求出其余两个基本构 件间的传动比。
二、 选择题 1.图7-4 所示轮系给定齿轮1 的转动方 向,则齿轮3 的转动方向为 。
A. 与ω 1相同 B.与ω 1相反
图7-4 答案 C. 只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无法确定
2. 图7-5所示轮系属于
A. 定轴 B. 差动 C.行星
轮系。
D.复合
3. 图7-6 所示轮系属于
A. 定轴 B. 差动 C.行星
轮系。
D.复合
图7-5
图7-6
答案
4. 图7-7 所示轮系属于
A. 定轴 B. 差动 C.行星
轮系。
D.复合
5. 图7-8 所示轮系是由
A. 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 B. 定轴轮系和差动轮系 C. 两个行星轮系
组成。
答案
图7-7
图7-8
6.图7-9所示轮系是由
A. 蜗轮蜗杆和行星轮系
组成。
B. 蜗轮蜗杆和差动轮系
A. A
B. B
C. C
D. A B C 中没有一个
9. 减速器中润滑油面高度必须经常观察与控制,因 此箱体上必须设有 。
A. 窥视孔 C.油标尺 B.启盖螺钉用以打开箱体观察 D. 吊环螺钉以吊起箱盖 答案
三、 填空题 1. 所谓定轴轮系是指
,而周转轮系是指

2. 在周转轮系中,轴线固定的齿轮称为 ;兼 有自转和公转的齿轮称为 ;而这种齿轮的动 轴线所在的构件称为 。
C. 一个行星轮系
7. 在齿轮减速器箱盖上设置启盖
螺钉的目的是________。
A. 便于调整轴承间隙 图7-9
B. 便于装配和拆卸箱盖
C. 便于拆卸时把箱盖和箱座分开 D. 上下箱之间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 答案
8. 图7-10 所示为减速器中放油螺塞的结构图,图 _____结构便于放出污油又有良好的工艺性。

一、判断题 7F 二、选择题 5C 、

4F、5T 、6T 、
1T、2F、3T、
1C、
2D、3C、 8D 、9C
4C、
6A 、7C 、
的行星轮,支承行星轮的构件为系杆,几何轴线 与系杆重合且直接与行轮相啮合的定轴齿轮为中 心轮。找出所有基本周转轮系后,剩余部分即为 定轴轮系。 4. 减速机的结构 定位销 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 位,并用螺栓连接固紧。 起盖螺钉 为了便于揭开箱盖,常在箱盖凸缘上装 有起盖螺钉。 起吊装置 为了便于吊运,在箱体上设置有起吊装 置。箱盖上的起吊孔用于提升箱盖,箱座上的吊钩 用于提升整个减速器。
观察孔 打开观察孔盖板,通过观察孔可以检查齿 轮啮合情况及向箱内注油,平时用于观察齿轮啮合 情况。
螺塞 箱座下部设有放油孔。换油时,通过放油孔 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平时用螺塞堵住。 油标 为了便于检查箱内油面高低,箱座上设有油标。
通气器 减速器工作时,由于箱内温度升高,空气 膨胀,压力增大,为使箱内受热膨胀的空气能自动 排出,以保持箱内压力平衡,不致使润滑油沿剖分 面等处渗漏,因此在箱盖上的观察孔盖板上装有通 气器。
5. 润滑 齿轮的润滑 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12m/s(蜗杆传动的 齿面相对滑动速度v<10m/s)时,减速器中的齿轮一般 采用浸油润滑。为了避免搅油及飞溅损失过大能量, 齿轮的浸油深度一般不宜超过全齿高(对于下置式蜗 杆传动为蜗杆的全齿高), 但不小于10mm。 轴承的润滑 轴承的润滑可采用脂润滑和油润滑,根 据轴承的dn 值来确定。如果齿轮圆周速度v<1.5~ 2m/s ,滚动轴承多采用脂润滑;如果齿轮圆周速度v <1.5~2m/s,滚动轴承多采用飞溅润滑,润滑油被旋 转的齿轮飞溅到箱盖的内壁上,沿内壁流到分箱面上 的油槽中,沿油沟流入轴承,对轴承进行润滑。
①平面定轴轮系:平面定轴轮系中,所有齿轮的轴 线都平行。每经过一次外啮合,齿轮的转向就改变 一次,所以,通过数外啮合的次数m,在传动比大 小之前加上(-1)m,结果为正,表明首末两轮转向相 同;结果为负,表明首末两轮转向相反。
图7-1
②空间定轴轮系:空间定轴轮系中,所有齿轮 的轴线不都平行。所以,不能数外啮合次数来 判断,只能在图中用画箭头的方式表示每个齿 轮的转动方向。箭头方向一致,表明首末两轮 转向相同;反之,表明首末两轮转向相反。若 首末两轮轴线平行,则在传动比大小前加上 “±”号,否则,若首末两轮轴线不平行,传动 比大小前不加任何符号。如图7-1所示。
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周转轮系、混 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1. 定轴轮系: 1)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
iAB
A 从A B所有啮合对中从动轮的齿数连乘积 B 从A B所有啮合对中主动轮的齿数连乘积
其中,A为首轮,B为末轮。 2)定轴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解: (1)
(2)
图7-3
(3)
B 的转向为↑。
自测试题
一、 判断题(正确:T,错误:F)
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2.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3. 减速器箱体上窥视孔的作用是观看箱内传动零件 的啮合情况和加注润滑油。
答案
4. 在减速器上设置启盖螺钉的目的是便于安装机盖。 5. 减速器铸造箱体适宜于成批生产,而单件生产时宜 用焊接箱体。 6. 减速器的放油螺塞一般采用细牙螺纹或圆锥管螺纹。 7. 减速器设置通气器的目的是降低机体内的温升。
3. 减速器窥视孔(检查孔)上设置盖板的目的是 。
4. 减速器中在伸出轴与端盖之间设置密封装置的作用 是____。 5. 在减速器中,放油螺塞一般用细牙螺纹,并配有垫 圈其目的是___________。 6. 减速器中轴承端盖的功能是(举出2 种)_____。
7. 在剖分式减速器中,设置定位销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一般应设置_______个定位销。
2 .周转轮系: 1)设周转轮系中两个中心轮分别为A 和B,系杆 为H ,则周转轮系转化机构的传动比为
i
H AB H A A H H B B H
从A B所有啮合对中从动轮的齿数连乘积 从A B所有啮合对中主动轮的齿数连乘积
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时应注意:
H (1) iab 是转化机构中,a 轮主动,b 轮从动时的传
第七章 轮系设计
教学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分析 典型例题分析
自测试题
教学基本要求
轮系是工程中常用的传动系统,本章主要讨论轮 系的分类、传动比的计算和应用,介绍了常用的减速 器及其结构。 1.了解各类轮系的组成、运动特点和应用。
2.掌握轮系的主要类型。
3.熟练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计 算及主从动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4.一般了解减速器的主要类型与特性。 5.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润滑。
典型例题分析
例7-1 计算图7-2所示轮系的传动比iH1, 并确定哪个构件是 输出杆H 及其转向。已知各轮齿数z1=1, z2 =40 ,z2’=24, z3=72,z3’=18,z4=114 ,蜗杆左旋,转向n1如图示。
解:(1) 定轴轮系
(2) 周转轮系
B 为系杆H图7-2(3) 混合轮系 例7-2 图示轮系中,已知z1=z3=z 4=z 4’ =20,z2=80, z5=60, 求:i1B,并确定B 的转向。
3. 复合轮系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既不能简单地用定轴 轮系的方法来处理,也不能对整个机构采用转化机 构的办法。正确方法是: (1) 正确区分各个基本轮系; (2) 分别列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传动比的方程式; (3) 找出各基本轮系之间的联系; (4) 联立求解以上各方程式,即可求得复合轮系的传 动比。 其中,关键是区分各个基本轮系,所谓基本轮系, 是指单一的定轴轮系和单一的周转轮系。首先找出各 个单一的周转轮系,即找出几何轴线位置不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