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 (4)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及解析)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卷轴(zhóu)提挈(qiè)卡脖子(qiǎ)鞭辟入里(bì)B.下榻(tà)逮捕(dài)紫禁城(jīn)曲高和寡(hè)C.缜密(zhěn)惭怍(zuò)创可贴(chuānɡ)扺掌而谈(dǐ)D.谮言(zèn)酩酊(dǐnɡ)着眼点(zhuó)饕餮大餐(ti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错误的政绩观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带来的后果却大体相同:形式主义滋生曼延,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风、社会风气。
B.4时许,航天员公寓问天阁门前,已经汇集了前来送行的各界群众。
执行“神舟十一”飞行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将从这里启程,奔赴浩瀚太空。
C. 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这所幼儿园大门旁的垃圾桶旁常年会有一滩水,上面时常漂浮着一些剩果核、烂菜叶以及废弃的塑料包装袋,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卫生。
D. 一向以来的追寻只为更靠近那世外桃源,没有纷争,没有诓骗,维坤的画虚空澄静,是走遍名山大川后的思索,是人生百态自然的感悟,毫无矫柔造作之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走进他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仿佛徘徊在恣意纵横的壮美山河之中,心游大化,莽莽山岳奇峰,又悠然传来一坡坡衰草的低吟浅唱。
B.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C.刚到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只有甘于扮演拾遗补阙、跑龙套的角色,保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有可能收获不平凡。
2025届菏泽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菏泽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学术界有一个影响较为广泛的看法,认为以儒家伦理精神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适应甚至可能阻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生发展。
对于这样的学术性研判,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予以思辨:其一,从促发资本主义的历史实践维度看:其二,从基于市场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从学术逻辑来看,现有的关于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主张不适应甚至会限制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绝大多数是基于欧洲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生发展的立场而论的。
现代市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技创新,这一因素使欧美更先进而中国相对落后,西方学者针对这一发展事实,将经济与科技总体落后的原因归结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而认为,中国要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工具理性,从根本上还需要引入价值理性。
欧洲文化土壤长出的作物没有在中国文化田地里出现,据此就认为这类能产生巨大经济价值的作物也根本没法在中国生长,这显然不是合理有效的逻辑判断。
如果在理论上承认现代市场经济有多元发生诱因,也具有多种形态,那么,上述判断就显得武断而缺乏理论严谨性。
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华文明稳定有序及其包容壮大的进程与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历史具有总体上的正相关性。
回顾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华文明从源头上就具有有序统一的社会文化发展特征。
中国历史上,凡是文化统一有序、社会和平稳定的大王朝时期,往往会形成内部统一大市场,人尽其力物畅其流,经济自然发达。
儒家文化长期作为传统社会主流价值,在国家治理层面上推崇“庶富教”(孔子)、“仓廪实”(孟子),在个体意义上鼓励合理的财富创造(“义利相生”)。
在社会动荡时,尤其是传统文化生态受到冲击甚至破坏时,比如近代百年大变局,经济发展也往往明显受到抑制。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试题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94岁的艺术大师黄永玉上台给比自己小整整30岁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颁奖。
“故宫很具体,走遍9000多座房屋,1200多座建筑,每天沿着宫墙走一圈,踩破20双布鞋。
”这是2018年12月15日“影响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盛典上的一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荣获年度文化人物。
2012年年初,故宫正处于低潮。
深陷失窃、会所、错字、拍卖、封口、瞒报、逃税等“十重门”。
58岁的单霁翔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新院长。
大家都很关心新官上任会有哪三把火,单霁翔却笑言:我一把火都没有,因为故宫古建筑群最怕火。
上任伊始,单霁翔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绕着故宫走了一圈儿。
故宫的1200多座建筑,9371间房屋,凡是门都要推开看一看。
从位于神武门西边的院长办公室出门向西,沿故宫红墙逆时针行走一圈大约4公里。
自2012年年初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至今的每个工作日,这样的例行巡查已经让单霁翔走坏了20多双布鞋。
大夏天,助理脖子上挎着相机,吭哧吭哧跟着跑,偷偷抱怨:“跟着我们院长,费鞋。
”故宫收藏着众多文物,鲜有人能够将其数得一清二楚,但单霁翔做到了。
他可以将文物数量精确到个位数:1862690件(套),这是2016年年底的数据。
(摘编自《故宫,你怎么变成这样了?》)材料二:对于几个世纪前的外国人来说,进入古老的东方帝国——中国的宫廷甚至面见皇帝,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到中国,就将此作为自己最大的目标。
在中国生活了接近二十年后,他才终于得到机会,一睹紫禁城真容。
利玛窦在札记中记录,他们被召入一间大殿,“看上去足可容纳三万人,是一座壮丽的皇家建筑,大殿的另一端,有一个顶部高拱的房间,有五扇大门,通向皇帝的起居室。
最新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最新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思想“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之一,它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智”的内涵丰富多样。
首先,“智”强调知识与智慧的结合。
既要有丰富的学识,又要能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智慧。
其次,“智”注重理性思考。
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冷静分析,运用逻辑思维做出合理的判断。
最后,“智”倡导创新精神。
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和方法,勇于突破传统的束缚。
“智”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方面,它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拥有智慧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一方面,“智”对于社会的进步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等方面,智慧的力量不可或缺。
在当今时代,“智”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唯一理念,贯穿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
B.“智”只强调知识的积累,不注重智慧的运用。
C.“智”思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D.在当今时代,“智”思想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智”的内涵、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B.文章在论述“智”的内涵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C.文章在论述“智”思想的价值时,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D.文章在论述“智”思想的现实意义时,结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状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识与智慧的结合是“智”的重要内涵之一。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想知道自己高三的语文知识掌握的怎么样,可以通过做语文试卷来测试一下,还可以有效地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国学著作________,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成分,正是这种________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
国学经典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与深刻的哲理,唯有________,才能慢慢领悟。
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受益无穷。
A.汗牛充栋良莠不齐融会贯通B.凤毛麟角参差不齐融会贯通C.汗牛充栋参差不齐细嚼慢咽D.凤毛麟角良莠不齐细嚼慢咽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3.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题

海淀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语文2024.11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唐代《括地志》云:“太行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
”《尚书·禹贡》中已出现“太行”之名:“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在古人的理解中,太行山直通碣石山及海域,不仅绵长,而且广大。
比大更甚谓之“太”,古代地理学者有“天下之山,莫大于太行”的共识。
太行山从北向南呈“S”形,东西宽40-50公里,由群山组成一个极大的“矩阵”。
其中名山荟萃,诸峰林立,王屋、云台、狼牙、五台等山峰自南而北牵手耸立,仿佛华夏大地上的另一道长城。
剧烈的造山运动和千百万年的冰蚀水侵,使太行山随处可见落差巨大的断崖峭壁和深不可测的深山峡谷,形成了多样的自然地貌。
山顶平台、山崖平台、山崖陡坎组成了阶梯状地形,高峻壁立、连绵不绝的长崖三面围合形成了围谷或瓮形山谷,还有百转深幽的曲峡、一线天式的地缝,棱角鲜明、嶙峋峥嵘的塔峰丛、岩墙、孤峰、石柱等。
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地貌被称为“太行地貌”。
太行山东麓群峰拔地,列嶂摩天。
尤其是南太行,与平原之间几乎没有过渡,犹如被直接劈开了一样。
而西麓则黄土深厚,相对徐缓。
这样差别巨大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北宋沈括登太行山时,在山崖间发现了一些海螺贝壳,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现代地质学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240万年前,太行山开始大幅隆起,东侧盆地则不断沉陷,东麓的大断裂便造成了地形上的一升一降。
新生的太行山如一道巨型城墙,阻挡了西北季风带来的滚滚沙尘,在太行山西侧沉积成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众多的河流又硬生生在墙体上冲出一条条孔道,将滚滚泥沙一股脑儿倾泻入古华北海,长出了30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
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巍巍八百里太行用它的铮铮铁骨支撑起了摇篮中的中华文明。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抽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抽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人文学科研究突破旧有的范式,在与多学科的交合中创建了“数字人文”这一新型研究领域。
其研究是基于大数据资料库,对充满主观性的人文学科进行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结论,以追求获得研究的客观性、全面性。
而数据及由此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这涉及获取样本的方法、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问题,绝对“量”的大小不能说明问题。
以文章《多即不同:作为大数据的微影评及其远读》为例,该文称在互联网平台“豆瓣”上抓取了1500条评论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影《流浪地球》在网络舆论场中存在评论极化现象等结论。
首先,这个研究的所有数据皆来自“豆瓣”这一个平台,而其他不同媒介场域下的数据都没有被纳入考量范畴。
特别是考虑到互联网媒介环境中的社群化倾向,导致任何平台都有其特定的“用户群”,而这一特定的“用户群”拥有相对稳定的身份特征和行为偏好,所以在单一的互联网媒介平台中收集到再多的数据都只能说明本社群的情况,而不能用以说明整体。
其次,乍一看该文收集到了1500条评论,绝对数量不小,但是原文中也提到了,《流浪地球》在豆瓣上共有654914条短评,而其选取的研究对象只是“豆瓣”平台筛选后所展示的1500条。
简而言之,“豆瓣”平台作为“守门人”已经将数据筛选过一遍,而研究者看到的只是平台让你看到的那一部分数据,也就是说,这1500份数据能否代表“豆瓣”用户社群都要存疑。
这篇文章暴露出来的就是方法论上的谬误。
在统计学方法论中,存在一个核心的概念——样本。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的所要考察的元素总称,通过“概率抽样”或“理论抽样”等科学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出样本。
获得样本数据之后还需要通过各种检验手段,用以证明样本具有说明整体的能力。
我们在“大数据”的乐观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研究的范围和边界,即使一个研究分析了海量数据,也不等于分析了全部数据,研究者需要在研究中对数据的来源和范围做详细的汇报,即使数据的绝对值再大也要说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渐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街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以维持公共工程及防御的需要。
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
这就破坏了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1年前中秋佳节的前日,美国洛杉矶的一间公寓里,75岁的张爱玲躺在一张行军床上,身下铺着一床蓝灰色的毯子,溘然长逝....。
早年在《天才梦》里(宣扬/扬言)“出名要趁早”的她,晚年不接电话,不开信箱,不见客人,吃着快餐食品,不停地变幻..住所, (1) 。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那句“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冥冥之中竟成了对张爱玲自己人生的注脚。
作为一名特立独行..的依然是男欢女爱、家庭琐事....。
....的作家,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张爱玲关助有关硝烟,她不过微开窗缝,于《封锁》处平静透露..,在《倾城之恋》的结尾几笔钩勒。
革命文学流行的年代,批评家说她格局小,小资习气浓厚。
女性写作的拥趸..赞其为民国的先行者;阶级斗争的拥护者则斥其立场狭隘;热钟..春花秋月的看客,(2)。
在评论人宗城看来,理解张爱玲最好的方式,应当是贴近她本真的作家属性,探究她文本中独有的“癖好..”,体察张爱玲式的悲哀——那种冷眼张看自己笔下被欲望主使,被命运(捉弄/播弄)的痴男怨女,机关算尽,却(逃脱/摆脱)不了低到尘埃里的那份世态炎凉....。
l.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A.拥趸.(dǔn)注脚家庭琐事B.透露.(lòu)关助世态炎凉C.癖.(pǐ)好热钟特立独行D.变幻硝烟溘.(kè)然长逝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扬言捉弄逃脱B. 宣扬播弄逃脱C.扬言播弄摆脱D. 宣扬捉弄摆脱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如隐士一般寄居于洛城大大小小的公寓中她的恋爱史又被翻来覆去炒冷饭B.在洛城大大小小的公寓中,她生活得像个隐士又将她的恋爱史翻来覆去炒冷饭C.如隐士一般寄居于洛城大大小小的公寓中又将她的恋爱史翻来覆去炒冷饭D.在洛城大大小小的公寓中,她生活得像个隐士她的恋爱史又被翻来覆去炒冷饭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昌民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B.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C.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D. 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各地工矿企业废渣的排放、转移、收集和集中处置行为,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如今,使用微信聊天已经成为手机族进行交流的又一便捷方式,微信交流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己由最初的青年人逐渐扩大至中老年人。
D.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认为,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主要原因是韩国的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 题。
论慎终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
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
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所言信矣。
陛下年甫弱冠,肇开帝业。
贞观之初,躬行节俭,遂臻至治。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顷年以来,意在奢纵,忽忘卑俭,轻用人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
”自古以来,未有由百姓逸乐而致倾败者也,何有逆畏其骄逸而故欲劳役者哉?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
”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反朴还淳。
顷年以来,好尚奇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
贞观之初,求贤如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
近岁以来,由心好恶,或众善举而用之,或一人毁而弃之,或积年任而用之,或一朝疑而远之。
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迹。
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
所以人思苟免,莫能尽力。
臣闻“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人无衅焉,妖不妄作”。
伏惟陛下统天御宇十有三年,威加海外,年谷丰稔,礼教聿兴。
暨乎今岁,天灾流行,炎气致旱。
夫天何言哉?垂象示诫,若见诫而惧,择善而从。
前王所以致礼者,勤而行之;今时所以败德者,思而改之。
则宝祚无疆,普天幸甚,何祸败之有乎?然则社稷安危,国家治乱,在于一人而已。
当今太平之基,既崇极天之峻,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臣诚愚鄙,略举所见,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冀千虑一得。
(选自《贞观政要·卷十》,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无衅.焉,妖不妄作衅:犯错B.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杜:杜绝C.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 乖:违背D.干.求者日进干:求取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或一人毁而.弃之②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B.①虑人致谏,乃.云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①其故何.哉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D.①何祸败之.有乎②苟以天下之.大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B.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C.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D.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
父偃师,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从高祖起义,官至郢州刺史....。
志玄从父在太原,甚为太宗所接待。
义兵起,志玄募得千余人,授右领大都督府军头。
从平霍邑,下绛郡,攻永丰仓,皆为先锋,历迁左光禄大夫。
从刘文静拒屈突通于潼关,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袭,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击,杀数十人而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
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
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后从讨王世充,深入陷阵,马倒,为贼所擒。
两骑夹持其髻,将渡洛水,志玄踊身而奋,二人俱堕马,驰归,追者数百骑,不敢逼。
及破窦建德,平东都,功又居多。
迁.秦王府右二护军,赏物二千段。
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竞以金帛诱之,志玄拒而不纳,密以白太宗,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
太宗即位,累迁..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食实封九百户。
文德皇后之葬也,志玄与宇文士及分统士马出肃章门。
太宗夜使宫官至二将军所,士及开营内使者,志玄闭门不纳,曰:“军门不可夜开。
”使者曰:“此有手敕。
”志玄曰:“夜中不辩真伪。
”竟停使者至晓。
太宗闻而叹曰:“此真将军也,周亚夫无以加焉。
”十一年,定世封之制,授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
十二年,拜右卫大将军。
十四年,加镇军大将军。
十六年,寝疾,太宗亲自临视,涕泣而别,顾谓曰:“当与卿子五品。
”志玄顿首固请回授母弟志感,太宗遂授志感左卫郎将。
及卒,上为发哀,哭之甚恸,赠辅国将军、扬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忠壮。
(节选自《旧唐书·段志玄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甚为太宗所接.待接:亲近B.后从讨王世充,深入陷.阵陷:陷阱C.周亚夫无以加.焉加:超过D.太宗亲自临.视临:去往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流矢中足如姬为.公子泣B.更入贼阵者.再三知来者.之可追C.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以.勇气闻于诸侯D.太竟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吾与.汝俱幼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州是行政区划单位。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长官称郡守或太守,唐朝初期改郡为州,长官称刺史。
B.迁表示官职调动,一般指升官,累迁、历迁、左迁等都属于官职的提升。
C.卿在古时既是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呼,也可用为第二人称,表示尊敬或爱意。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文王、武帝、文忠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志玄作战勇敢,战功赫赫。
在平定霍邑、夺取绛郡、攻占永丰仓等战役中,他均任先锋;后来,在战胜窦建德、平定东都的战斗中,他又建功很多。
B.志玄忠贞不二,拒绝利诱。
隐太子建成、巢剌王元吉用钱财引诱他归附自己,他不为所动,并暗中向太宗告发了他们,后又参与诛杀建成、元吉的行动。
C.志玄恪尽职守,受到褒扬。
太宗晚上到他的军营,他坚持不开营门,让太宗一直等到天亮,太宗因此称赞他为“真将军”,认为周亚夫也远远不如他。
D.志玄屡受封赠,恩遇甚隆。
作为唐王朝的开国元勋,他生前多次被封赏官爵;去世后,太宗非常悲伤,不仅追授他官职,而且给予他陪葬昭陵的荣耀。
第II卷(共114分)四、(共24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
(5分)(2)寝疾,太宗亲自临视,涕泣而别,顾谓曰:“当与卿子五品。
”(5分)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南乡子·冬夜黄升万籁寂无声。
衾铁棱棱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
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踏莎行·雪似梅花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1)两首词中词人的心绪都体现为一“恼”字,但着恼的原因却有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2)有词评家说《南乡子》一词的下片构想巧妙,用语蕴藉,请作简要赏析。
(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