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四)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四)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1.《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2.《答谢中书书》中“,”两句统领全文。

3.《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4.《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 ,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5.《答谢中书书》中“,。


”四句表现出色彩配合之美。

6.《答谢中书书》中“,,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7.《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8.《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的句子是:,。

,。

9.《答谢中书书》文中“,”两句描绘山高水清,所绘之景秀丽奇绝。

《答谢中书书》默写答案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6.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8.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9.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最全《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训练(含答案)

最全《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考默写过关训练《答谢中书书》姓名:等次:1、《答谢中书书》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山川早晚景色优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的句子是:,;,。

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的句子是:,。

,。

4、《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语句是: , 。

5、《答谢中书书》中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 。

6、《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7、《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

8、《答谢中书书》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性的句子是:,,。

9、《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晨山中之景的句子是:,;描写黄昏景色的句子是:,。

高考默写过关训练《答谢中书书》答案姓名:等次:1、《答谢中书书》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山川早晚景色优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5、《答谢中书书》中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6、《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7、《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8、《答谢中书书》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性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晨山中之景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写黄昏景色的句子是: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整理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整理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答谢中书书》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

两岸石壁,五色():________ 晓雾将():______ ()竞跃:___________ 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①四时俱备()②晓雾将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念无与为乐者()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解释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现象(1)欲:夕日欲颓()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穷其林()(2)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中庭()选贤与能()4.文学常识填空《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5.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

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感慨深长。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7.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二、课文理解题。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3.文中的静景是:,。

部编版八上第10课短文两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部编版八上第10课短文两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部编版八上第10课短文两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理解性默写:
1、在《答谢中书书》中,有一句话“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侧面表现了江水清澈透明。

2、另一句话“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夸张比喻。

3、四句话“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生命力。

4、在《答谢中书书》中,有一句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5、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XXX交横,XXX 也”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了庭院月下美景,营造出空灵幻境的美妙场景。

6、一句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了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复杂又旷达的情怀。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习题及答案【2020部编版八上】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2020部编版八上】
班级:姓名:
理解性默写:
1、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4)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4)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1.《答谢中书书》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句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出了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

2.《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答谢中书书》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两句写谢灵运之后,没人能欣赏此美景。

4.本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猿鸟乱鸣”和“沉鳞竞跃”。

5.《答谢中书书》中“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句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

6.《答谢中书书》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议论性的句子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答谢中书书》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句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

8.《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9.《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两句表现出晨昏景物变化之美。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
班级:姓名:
理解性默写:
1、《答谢中书书》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
3、《答谢中书书》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
4、《答谢中书书》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5、《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
6、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复杂又旷达情怀的语句:
参考答案:
理解性默写:
1
2、《答谢中书书》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答谢中书书》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答谢中书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院月下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表达作者复杂又旷达情怀的语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部编版初二语文《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初二语文《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初二语文《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1.《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

2.《答谢中书书》中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答谢中书书》中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4.《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5.《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

6.《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7、《答谢中书书》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8、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9、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1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最能表现这种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12、本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

13、《三峡》和《答谢中书书》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三峡》:;《答谢中书书》:。

14 比较阅读【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甲】文题目“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题目中的“醉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义。

(4分)(1)四时俱备备__________ (2)晦明变化者明_________3.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4.对【甲】【乙】两文中四时之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_________(3分)A.【甲】【乙】两文中的四时之景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音
颓(tuí)与(yù)歇(xiē)
三、重点词语
解释
1、五色交辉交:交相2、四时俱备时:四季俱:都
3、晓雾将歇歇:消散4、夕日欲颓颓:坠落
5、沉鳞竞跃竞:争相6、古来共谈共:共同
7、实是欲界之仙都实:实在欲界:人间
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四、理解性默写
七、开放性试题
《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
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
⑤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答谢中书书
》课文
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一作:阳)
《答谢中书书》理解性默写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早晨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欣赏这奇美的山水。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文学
常识
1、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人,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
1、统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五、重点语句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六、课文内容理解
1、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①“美”字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⑦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