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4章 章末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上数学第24章 圆 24.1.3 弧 弦 圆心角教案+学案

人教版九上数学第24章 圆 24.1.3 弧 弦 圆心角教案+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24章圆24.1圆的有关性质24.1.3 弧、弦、圆心角教案【教材内容】1.圆心角的概念;2.有关弧、弦、圆心角关系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3.定理的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教学目标】1.了解圆心角的概念;2.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弦、弧中有一个量的两个相等就可以推出其它两个量的相对应的两个值就相等,及其它们在解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通过复习旋转的知识,产生圆心角的概念,然后用圆心角和旋转的知识探索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最后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教学难点】弧、弦、圆心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是论证同圆或等圆中弧相等、角相等、线段相等的主要依据.【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人类为了获得健康和长寿,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到十九世纪末才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要健康长寿,更重要的是每天要摄取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和水.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每人每日摄取量如图.你能求出各扇形的圆心角吗?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圆心角 【类型一】圆心角的识别例1 如图所示的圆中,下列各角是圆心角的是( )A .∠ABCB .∠AOBC .∠OABD .∠OCB 解析:根据圆心角的概念,∠ABC 、∠OAB 、∠OCB 的顶点分别是B 、A 、C ,都不是圆心O ,因此都不是圆心角.只有B 中的∠AOB 的顶点在圆心,是圆心角.故选B.方法总结:确定一个角是否是圆心角,只要看这个角的顶点是否在圆心上,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就是圆心角,否则不是.知识点二:圆心角的性质 【类型一】利用圆心角的性质求角例2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C 、D 是BE ︵的三等分点,∠AOE =60°,则∠COE 的大小是( )A .40°B .60°C .80°D .120°解析:∵C 、D 是BE ︵的三等分点,∴BC ︵=CD ︵=DE ︵,∴∠BOC =∠COD =∠DOE .∵∠AOE =60°,∴∠BOC =∠COD =∠DOE =13×(180°-60°)=40°,∴∠COE =80°.故选C.方法总结: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知识点三: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 【类型一】结合三角形内角和求角例3 如图所示,在⊙O 中,AB ︵=AC ︵,∠B =70°,则∠A =________.解析:由AB ︵=AC ︵,得这两条弧所对的弦AB =AC ,所以∠B =∠C .因为∠B =70°,所以∠C =7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 的度数为40°.故答案为40°.方法总结:在应用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时,注意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有关部分,本题只需由两弧相等,得到两弦相等就可以了.【类型二】弧相等的简单证明例4 如图所示,已知AB 是⊙O 的直径,M ,N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CM ⊥AB ,DN ⊥AB ,垂足分别为M ,N .求证:AC ︵=BD ︵.解析:根据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可先证明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或它们所对的弦相等.证法1:如图所示,连接OC ,OD ,则OC =OD .∵OA =OB .又M ,N 分别是OA ,OB 的中点,∴OM =ON .又∵CM ⊥AB ,DN ⊥AB ,∴∠CMO =∠DNO =90°.∴Rt △CMO ≌Rt △DNO .∴∠1=∠2.∴AC ︵=BD ︵.证法2:如图①所示,分别延长CM ,DN 交⊙O 于点E ,F .∵OM =12OA ,ON =12OB ,OA =OB ,∴OM =ON .又∵OM ⊥CE ,ON ⊥DF ,∴CE =DF ,∴CE ︵=DF ︵.又∵AC ︵=12CE ︵,BD ︵=12DF ︵.∴AC ︵=BD ︵.图①图②证法3:如图②所示,连接AC ,BD .由证法1,知CM =DN .又∵AM =BN ,∠AMC =∠BND =90°,∴△AMC ≌△BND .∴AC =BD ,∴AC ︵=BD ︵.方法归纳:在同圆或等圆中,要证明圆心角、弧、弦、弦心距这四组量中的某一组量相等,通常是转化成证明另外三组量中的某一组量相等.知识点四: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例5 如图,在⊙O 中,AB 、CD 是两条弦,OE ⊥AB ,OF ⊥CD ,垂足分别为EF .(1)如果∠AOB=∠COD ,那么OE 与OF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果OE=OF ,那么AB 与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AB 与CD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AOB 与∠COD 呢?解析:(1)要说明OE=OF ,只要在直角三角形AOE 和直角三角形COF 中说明AE=CF ,即说明AB=CD ,因此,只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定理即可.(2)∵OE=OF ,∴在Rt △AOE 和Rt △COF 中, 又有AO=CO 是半径,∴Rt △AOE ≌Rt•△COF ,∴AE=CF ,∴AB=CD ,又可运用上面的定理得到AB =CD 解:(1)如果∠AOB=∠COD ,那么OE=OF 理由是:∵∠AOB=∠COD ∴AB=CD∵OE ⊥AB ,OF ⊥CD ∴AE=12AB ,CF=12CD ∴AE=CF 又∵OA=OC ∴Rt △OAE ≌Rt △OCF ∴OE=OF(2)如果OE=OF ,那么AB=CD ,AB =CD ,∠AOB=∠COD 理由是:∵OA=OC ,OE=OF ∴Rt △OAE ≌Rt △OCF ∴AE=CF又∵OE ⊥AB ,OF ⊥CDD∴AE=12AB,CF=12CD∴AB=2AE,CD=2CF∴AB=CD∴AB=CD,∠AOB=∠COD方法归纳: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弧也相等.三、教学小结师生一起总结本节学习知识要点:1.圆心角的概念;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部分相等,及其它们的应用.【板书设计】24.1 圆的有关性质24.1.3 弧、弦、圆心角1.圆心角的识别2.圆心角的性质3.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4.运用弧、弦、圆心角的关系进行证明与计算【课堂检测】1.(1)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相等,所对的弦也.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相等,•所对的弦也.(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所对的也相等.2. 如图,在⊙O中,AB=AC∠ACB=60 °,求证:∠AOB=∠BOC=∠AOC3. 如图,AB,CD是⊙O的两条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24章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24章复习题含答案。

24.1垂直于弦的直径1. 在⊙O 中,AB 为弦,AB OC ⊥于点C ,交⊙O 于点D ,若5=AO ,2=CD ,则弦AB 的长为( )A.4B.6C.8D.102.如图,⊙O 的弦AB 垂直平分半径OC ,则四边形OACB ( ) A.是正方形 B.是长方形 C.是菱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3.设P 为半径6cm 的圆内的一点,它到圆心的距离为3.6cm,则经过点P 的最短弦的长度是 ( ).A .4.8cmB .7.2cmC .6.4cmD .9.6cm4.在直径是20cm 的⊙O 中,∠AOB 是60°,那么弦AB 的弦心距是( )5.若圆的半径3,圆中一条弦为52,则此弦中点到弦所对劣弧的中点的距离为 .6.兴隆蔬菜基地建圆弧形蔬菜大棚的剖面如右图所示,已知AB =16m ,半径OA =10m ,高度CD 为_____m.7.圆中一弦把和它垂直的直径分成3 cm 和4 cm 两部分,则这条弦长为________. 8.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孔的直径,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0mm ,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mm ,如图所示, 则这个小孔的直径是 mm.9.已知: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OD 分别交AB 于点E ,F ,且BF AE =.求证:OF OE =.10.已知:如图, ⊙O 的直径CD 垂直弦AB 于P , 且PA =4cm, PD =2cm .AB 第2题图第6题图DBAO CBA 8mm第8题图求:⊙O的半径长.11.如图,已知:⊙O中,弦AB与弦CD互相垂直,垂足为E,又AE=3,EB=7,求O点到CD的距离.12.已知:如图,AB,CD是⊙O的弦,且AB⊥CD于H,A H=4,B H=6,C H=3,D H=8.求:⊙O 的半径.13. 如图弓形的弦AB=6cm,弓形的高是1cm,求其所在圆的半径.14.某机械传动装置在静止时如图所示,连杆PB与B的运动所形成的⊙O交于点A,测量得PA=4cm,AB=8cm,⊙O的半径是5cm,求点P到圆心O 的距离.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 如图,AB为☉O的切线.切点为A,连接AO,BO,BO与☉O交于点C,延长BO与☉O交于点D,连接AD.若∠ABO=36°,则∠ADC的度数为()A.54°B.36°C.32°D.27°2. 2018·眉山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A,线段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36°,则∠B等于( )A.27° B.32° C.36° D.54°3. 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实数为5,点B所表示的实数为a,⊙A的半径为3,要使点B 在⊙A内,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8C.2<a<8 D.a<2或a>84. (2019•益阳)如图,PA、PB为圆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PO交AB于点C,PO的延长线交圆O于点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PA=PB B.∠BPD=∠APDC.AB⊥PD D.AB平分PD5. 选择用反证法证明“已知:在△ABC中,∠C=90°.求证:∠A,∠B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 )A.∠A>45°,∠B>45° B.∠A≥45°,∠B≥45°C.∠A<45°,∠B<45° D.∠A≤45°,∠B≤45°6.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今有直角三角形(如图),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形(内切圆)的直径是多少.”答案是 ( )A.3步B.5步C.6步D.8步7. 已知⊙O的半径为2,点P在⊙O内,则OP的长可能是( )A.1 B.2C.3 D.48. 2020·武汉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为坐标原点,⊙O的半径为10,则P(-10,1)与⊙O的位置关系为( )A.点P在⊙O上B.点P在⊙O外C.点P在⊙O内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C(3,4),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y轴相切.点A,B在x轴上,且OA=OB.P为⊙C上的动点,∠APB=90°,则AB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10. 已知在△ABC中,AB=AC=5,BC=6,以点A为圆心,4为半径作⊙A,则直线BC与⊙A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1. 如图,菱形ABOC的边AB,AC分别与☉O相切于点D,E,若点D是AB的中点,则∠DOE= .12.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以点A为圆心,以1为半径画圆,则点O,B,C,D中,点________在⊙A内,点________在⊙A上,点________在⊙A外.13. (2019•河池)如图,PA、PB是的切线,A、B为切点,∠OAB=38°,则∠P=_______ ___.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12,过A,D两点的⊙O与BC边相切于点E.则⊙O 的半径为________.15. 如图,在扇形ABC中,CD⊥AB,垂足为D,⊙E是△ACD的内切圆,连接AE,BE,则∠AEB的度数为________.O16. 在Rt△ABC中,∠C=90°,AC=6,BC=8.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 2020·凉山州模拟如图,⊙O的直径AB=10 cm,弦BC=6 cm,∠ACB的平分线交⊙O 于点D,交AB于点E,P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1)求证:PC是⊙O的切线;(2)求AC,AD的长.18. 已知直线l与⊙O,AB是⊙O的直径,AD⊥l于点D.(1)如图①,当直线l与⊙O相切于点C时,求证:AC平分∠DAB;(2)如图②,当直线l与⊙O相交于点E,F时,求证:∠BAF=∠DAE.19.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C=8,AB=10.点P在AC上,AP=2.若⊙O的圆心在线段BP上,且⊙O与AB,AC分别切于点D,E.求:(1)△BAP的面积S;(2)⊙O的半径.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AB为☉O的切线,∴∠OAB=90°.∵∠ABO=36°,∴∠AOB=90°-∠ABO=54°.∵OA=OD,∴∠ADC=∠OAD,∵∠AOB=∠ADC+∠OAD,∴∠ADC=∠AOB=27°,故选D.2. 【答案】A3. 【答案】C4. 【答案】D【解析】∵PA,PB是⊙O的切线,∴PA=PB,所以A成立;∠BPD=∠APD,所以B成立;∴AB⊥PD,所以C成立;∵PA,PB是⊙O的切线,∴AB⊥PD,且AC=BC,只有当AD∥PB,BD∥PA时,AB平分PD,所以D不一定成立,故选D.5. 【答案】A6. 【答案】C7. 【答案】A8. 【答案】B二、填空题9. 【答案】1610. 【答案】相切11. 【答案】60°[解析]连接OA,∵四边形ABOC是菱形,∴BA=BO,∵AB与☉O相切于点D,∴OD⊥AB.∵D是AB的中点,∴OD是AB的垂直平分线,∴OA=OB,∴△AOB是等边三角形,∴∠AOD=∠AOB=30°,同理∠AOE=30°,∴∠DOE=∠AOD+∠AOE=60°,故答案为60°.112. 【答案】O B,D C [解析]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BD,AO=BO=CO=DO. 设AO=BO=x.由勾股定理,得AO2+BO2=AB2,即x2+x2=12,解得x=22(负值已舍去),∴AO =22<1,AC =2>1,∴点O 在⊙A 内,点B ,D 在⊙A 上,点C 在⊙A 外.13. 【答案】76【解析】∵是的切线,∴, ∴,∴,∴,故答案为:76.14. 【答案】254【解析】如解图,连接EO 并延长交AD 于点F ,连接OD 、OA ,则OD =OA.∵BC与⊙O 相切于点E ,∴OE ⊥B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EF ⊥AD ,∴DF =AF =12AD =6,在Rt △ODF 中,设OD =r ,则OF =EF -OE =AB -OE =8-r ,在Rt △ODF 中,由勾股定理得DF 2+OF 2=OD 2,即62+(8-r)2=r 2,解得r =254.∴⊙O 的半径为254.解图15. 【答案】135° [解析] 连接CE.∵∠ADC =90°,∴∠DAC +∠DCA =90°.∵⊙E 内切于△ADC ,∴∠EAC +∠ECA =45°,∴∠AEC =135°.由“边角边”可知△AEC ≌△AEB ,∴∠AEB =∠AEC =135°.16. 【答案】R =4.8或6<R ≤8 [解析] 当⊙C 与AB 相切时,如图①,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AC 2+BC 2=62+82=1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2AB ·CD=12AC ·BC ,解得CD =4.8,所以R =4.8;当⊙C 与AB 相交时,如图②,此时R 大于AC 的长,而小于或等于BC 的长,即6<R ≤8.PA PB 、O PA PB PA OA =⊥,90PAB PBA OAP ∠=∠∠=︒,90903852PBA PAB OAB ∠=∠=︒-∠=︒-︒=︒180525276P ∠=︒-︒-︒=︒三、解答题17. 【答案】解:(1)证明:连接OC,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CB=90°.∵CD平分∠ACB,∴∠ACD=∠BCD=45°.∵PC=PE,∴∠PCE=∠PEC.∵∠PEC=∠EAC+∠ACE=∠EAC+45°,而∠EAC=90°-∠ABC,∠ABC=∠OCB,∴∠PCE=90°-∠OCB+45°=90°-(∠OCE+45°)+45°,∴∠OCE+∠PCE=90°,即∠PCO=90°,∴OC⊥PC,∴PC为⊙O的切线.(2)连接BD,如图所示.在Rt△ACB中,AB=10 cm,BC=6 cm,∴AC=AB2-BC2=102-62=8(cm).∵∠ACD=∠BCD=45°,∴∠DAB=∠DBA=45°,∴△A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22AB=5 2(cm).18. 【答案】证明:(1)如图①,连接OC.∵直线l与⊙O相切于点C,∴OC⊥l.又∵AD ⊥l ,∴AD ∥OC ,∴∠DAC =∠ACO.∵OA =OC ,∴∠ACO =∠CAO ,∴∠DAC =∠CAO ,即AC 平分∠DAB.(2)如图②,连接BF.∵AB 是⊙O 的直径,∴∠AFB =90°,∴∠BAF =90°-∠B.∵∠AEF =∠ADE +∠DAE =90°+∠DAE ,又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AEF +∠B =180°,∴90°+∠DAE +∠B =180°, ∴∠DAE =90°-∠B ,∴∠BAF =∠DAE.19. 【答案】解:(1)∵∠C =90°,AC =8,AB =10,∴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6,∴△BAP 的面积S =12AP ·BC =12×2×6=6. (2)连接OD ,OE ,OA.设⊙O 的半径为r ,则S △BAP =12AB ·r +12AP ·r =6r , ∴6r =6,解得r =1.故⊙O 的半径是1.24.3 正多边形和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9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7分,)1. 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6cm的正六边形螺帽,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为()A.6√2cmB.12cmC.6√3cmD.4√3cm2. 已知△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a,DEFG是半圆O的内接正方形,面积等于b,ab的值为()A.2B.√62C.3√35D.15√3163.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70∘,则∠ADC的度数是( )A.70∘B.110∘C.130∘D.140∘4. 已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是√3:2,则此正多边形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六边形D.正十二边形5. 四边形ABCD内接于⊙O.如果∠D=80∘,那么∠B等于()A.80∘B.100∘C.120∘D.160∘6. 若一个正九边形的边长为a,则这个正九边形的半径是()A.acos20B.asin20C.a2cos20D.a2sin207. 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若∠BCD=110∘,则∠BAD为()A.140∘B.110∘C.90∘D.70∘8. 如图,把正△ABC的外接圆对折,使点A与劣弧的中点M重合,若BC=5,则折痕在△ABC 内的部分DE的长为()A.5√33B.10√33C.103D.529. 如图,某学校欲建一个喷泉水池,底面是半径为4m的正六边形,池底是水磨石地面,所要用的磨光机是半径为2dm的圆形砂轮,磨池底时,磨头磨不到的正六边形的部分为(单位:dm2)()A.2400√3−1200πB.8√3−400πC.8√3−23π D.24√3−23π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0. 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2cm,则其边长等于________.11.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62∘,则∠C=________∘.12.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是它的外角,若∠D=120∘,则∠CBE的度数是________.13. 如图,ABCDEF是⊙O的内接正六边形,若△BCF的面积为18√3cm2,则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________cm2.14 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_.15 如图,四边形ABCD外切于⊙O,且AB=16,CD=10,则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16. 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且弧AB、BC的度数分别为140∘和100∘,若弧AD=2•弧DC,则∠BCD=________.17. 已知AB,AC分别是同一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那么∠ACB度数为________ .18.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DCE=60∘,则∠BAD=________度.19. 小刚要在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设计一个有共同中心O的正多边形,使其边长最大且能在正方形内自由旋转.如图1,若这个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此时EF=________;若这个正多边形为正三角形,如图2,当正△EFG可以绕着点O在正方形内自由旋转时,EF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6 小题,共计63分,)20. (1)请你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的外接圆(保留作图痕迹);(2)当AB=AC=4√5,BC=16,求△ABC的外接圆半径.21. 延长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D和边BC,相交于点E,求证:△ABE∽△CDE.22. 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F,且∠E=40∘,∠F= 60∘,求∠A的度数.23. 如图,在等腰△PAD中,PA=PD,B是边AD上的一点,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P,C是⊙O上一动点,连接AC,PC,PC交AB于点E,且∠ACP=60∘.(1)求证:PD是⊙O的切线.(2)连结OP,PB,BC,OC,若⊙O的直径是4,则:①当四边形APBC是矩形时,求DE的长;②当DE=________时,四边形OPBC是菱形.24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是它的一个外角.求证:∠D=∠CBE.25. 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O中,点M、N分别是⊙O上的点,若OM=4,则MN的最大值为__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ABC中,AB=BC,∠ABC=120∘,AC=6,求△ABC外接圆的半径及AB+BC 的长;问题解决(3)如图③.某旅游区有一个形状为四边形ABCD的人工湖,已知AD//BC,AD⊥AB,AB= 180m,BC=300m,AD>BC,为了营造更加优美的旅游环境,旅游区管委员会决定在四边形ABCD内建一个湖心小岛P,并分别修建观光长廊PB和PC,且PB和PC相互垂直.为了容纳更多的游客,要使线段PB、PC之和尽可能的大.试问PB+PC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PB+PC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观光长廊的宽度忽略不计)24.3 正多边形和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9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7分,)1. 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6cm的正六边形螺帽,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为()A.6√2cmB.12cmC.6√3cmD.4√3cm2. 已知△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a,DEFG是半圆O的内接正方形,的值为()面积等于b,abA.2B.√62C.3√35D.15√3163.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70∘,则∠ADC的度数是( )A.70∘B.110∘C.130∘D.140∘4. 已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是√3:2,则此正多边形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六边形D.正十二边形5. 四边形ABCD内接于⊙O.如果∠D=80∘,那么∠B等于()A.80∘B.100∘C.120∘D.160∘6. 若一个正九边形的边长为a,则这个正九边形的半径是()A.acos20B.asin20C.a2cos20D.a2sin207. 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若∠BCD=110∘,则∠BAD为()A.140∘B.110∘C.90∘D.70∘8. 如图,把正△ABC的外接圆对折,使点A与劣弧的中点M重合,若BC=5,则折痕在△ABC内的部分DE的长为()A.5√33B.10√33C.103D.529. 如图,某学校欲建一个喷泉水池,底面是半径为4m的正六边形,池底是水磨石地面,所要用的磨光机是半径为2dm的圆形砂轮,磨池底时,磨头磨不到的正六边形的部分为(单位:dm2)()A.2400√3−1200πB.8√3−400πC.8√3−23π D.24√3−23π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0. 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2cm,则其边长等于________.11.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62∘,则∠C=________∘.12.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是它的外角,若∠D=120∘,则∠CBE的度数是________.13. 如图,ABCDEF是⊙O的内接正六边形,若△BCF的面积为18√3cm2,则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________cm2.14 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_.15 如图,四边形ABCD外切于⊙O,且AB=16,CD=10,则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16. 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且弧AB、BC的度数分别为140∘和100∘,若弧AD=2•弧DC,则∠BCD=________.17. 已知AB,AC分别是同一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那么∠ACB度数为________ .18.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DCE=60∘,则∠BAD=________度.19. 小刚要在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设计一个有共同中心O的正多边形,使其边长最大且能在正方形内自由旋转.如图1,若这个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此时EF=________;若这个正多边形为正三角形,如图2,当正△EFG可以绕着点O在正方形内自由旋转时,EF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6 小题,共计63分,)20. (1)请你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的外接圆(保留作图痕迹);(2)当AB=AC=4√5,BC=16,求△ABC的外接圆半径.21. 延长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D和边BC,相交于点E,求证:△ABE∽△CDE.22. 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F,且∠E=40∘,∠F= 60∘,求∠A的度数.23. 如图,在等腰△PAD中,PA=PD,B是边AD上的一点,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P,C是⊙O上一动点,连接AC,PC,PC交AB于点E,且∠ACP=60∘.(1)求证:PD是⊙O的切线.(2)连结OP,PB,BC,OC,若⊙O的直径是4,则:①当四边形APBC是矩形时,求DE的长;②当DE=________时,四边形OPBC是菱形.24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是它的一个外角.求证:∠D=∠CBE.25. 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O中,点M、N分别是⊙O上的点,若OM=4,则MN的最大值为________.问题探究 (2)如图②,在△ABC 中,AB =BC,∠ABC =120∘,AC =6,求△ABC 外接圆的半径及AB +BC 的长;问题解决(3)如图③.某旅游区有一个形状为四边形ABCD 的人工湖,已知AD//BC ,AD ⊥AB ,AB =180m ,BC =300m ,AD >BC ,为了营造更加优美的旅游环境,旅游区管委员会决定在四边形ABCD 内建一个湖心小岛P ,并分别修建观光长廊PB 和PC ,且PB 和PC 相互垂直.为了容纳更多的游客,要使线段PB 、PC 之和尽可能的大.试问PB +PC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PB +PC 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观光长廊的宽度忽略不计)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一、选择题1.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将边AC 逐渐变成以BA 为半径的AC ︵,其他两边的长度不变,则∠ABC 的度数由60°变为( )图A .(180π)°B .(120π)°C .(90π)°D .(60π)°2. 一个扇形的半径为6,圆心角为120°,则该扇形的面积是( )A .2πB .4πC .12πD .24π3. (2020·聊城)如图,有一块半径为1m ,圆心角为90°的扇形铁皮,要把它做成一个圆锥形容器(接缝忽略不计),那么这个圆锥形容器的高为( )A .41m B .43m C .415m D .23m 4. (2020·聊城)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点M ,连接OC ,DB ,如果OC∥DB ,OC =23,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πB .2πC .3πD .4π5. 2019·天水模拟 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一个正三角形,则圆锥侧面展开图形的圆心角是( ) A .60° B .90° C .120° D .180°6. 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 cm 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如图所示),则这个纸帽的高是( )A. 2 cm B .3 2 cm C .4 2 cm D .4 cm7. (2020·苏州)如图,在扇形OAB 中,已知90AOB ∠=︒,2OA =,过AB 的中点C作CD OA ⊥,CE OB ⊥,垂足分别为D 、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M CBDA.1π-B.12π- C.12π-D.122π-8. 2018·黑龙江 如图在△ABC 中,AB =5,AC =3,BC =4,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0°得到△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弧BD ,则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图A.143π-6B.259π C.338π-3D.33+π二、填空题9. (2020·湘潭)如图,在半径为6的⊙O 中,圆心角60AOB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10. (2020·绥化)已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2.5,母线长是9,其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______度.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BC =2,∠ABC =9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2. 如图,以点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是小圆的切线,点P 为切点,AB =123,OP =6,则劣弧AB ︵的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13. 如图所示,有一直径是 2 米的圆形铁皮,现从中剪出一个圆心角是90°的最大扇形ABC ,则:(1)AB 的长为________米;(2)用该扇形铁皮围成一个圆锥,所得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____米.14. 已知一个圆心角为270°,半径为3 m 的扇形工件未搬动前如图示,A ,B 两点触地放置,搬动时,先将扇形以点B 为圆心,做如图示的无滑动翻转,再使它紧贴地面滚动,当A ,B 两点再次触地时停止,则圆心O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________m .(结果用含π的式子表示)15. (2020·新疆)如图,⊙O 的半径是2,扇形BAC 的圆心角为60°,若将扇形BAC 剪下转成一个圆锥,则此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__.16. 如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以格点为圆心,半径为1和2的两种弧围成的“叶状”(阴影部分)图案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 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C 是半圆O 上的一点,AC 平分∠DAB ,AD ⊥CD ,垂足为D ,AD 交半圆O 于点E ,连接CE.(1)判断CD 与半圆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E 是AC ︵的中点,半圆O 的半径为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8. (2020·内江)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ODBC 于点D ,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OD 的延长线于点E ,连结BE . (1)求证:BE 是⊙O 的切线;(2)设OE 交⊙O 于点F ,若2DF BC ==,EF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9.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D =2,E 是AB 的中点,将△BE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后,点E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点F 处,点C 落在点A 处,再将线段AF 绕点F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FG ,连接EF ,CG. (1)求证:EF ∥CG ;(2)求点C ,A 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AC ︵,AG ︵与线段CG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 [解析] 设变形后的∠B =n °,AB =AC ︵的长=a .由题意可得n180π·a =a ,解得n =180π.2. 【答案】C [解析] 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S =120×π×62360=12π.故选C.3. 【答案】C 【解析】先利用弧长公式求得圆锥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圆锥的高.设圆锥形容器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有2πr=180190⋅π,解得r =41,则圆锥的高为22)41(1-=415(m).4. 【答案】B【解析】借助圆的性质,利用等积转化求解阴影部分的面积.由垂径定理,得CM =DM ,∵OC ∥DB ,∴∠C =∠D ,又∵∠OMC =∠BMD ,∴△OMC ≌△BMD(ASA),∴OM =BM =21OB =21OC ,∴cos ∠COM =OC OM =21,∴∠COM =60°.∴S 阴影=S 扇形BOC =360)32(602⋅π=2π.5. 【答案】D6. 【答案】C [解析] 设纸帽底面圆的半径为r cm ,则2πr =120×π×6180,解得r =2.设圆锥的高为h cm ,由勾股定理得h2+r2=62,所以h2+22=62,解得h =4 2.7.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连接OC ,由题意得∠DOC=∠BOC=45°,四边形OECD 为正方形,OC=2,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得OE=OD=1,S 阴影=S 扇形OAB -S 正方形CEOD =290(2)360π⨯-12=2π-1,因此本题选B .8. 【答案】B [解析] ∵AB =5,AC =3,BC =4,∴AC 2+BC 2=25=AB 2,∴△ABC 为直角三角形.由旋转的性质得,△ADE 的面积=△ABC 的面积,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ADE 的面积+扇形ADB 的面积-△ABC 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ADB 的面积=40π×52360=259π.二、填空题9. 【答案】6π【解析】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阴影部分面积为26066360ππ⨯=,故答案为:6π.10. 【答案】100【解析】设圆心角的度数是n ,则2π×2.5=9180n π.解得n =100.11. 【答案】π-2 [解析] ∵在△ABC 中,AB =BC =2,∠ABC =9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 阴影=S 半圆AB +S 半圆BC -S △ABC=12π×(22)2+12π×(22)2-12×2×2 =π-2.12. 【答案】 8π 【解析】∵AB 是小圆的切线,∴OP ⊥AB ,∴AP =12AB =6 3.如解图,连接OA ,OB ,∵OA =OB ,∴∠AOB =2∠AOP.在Rt △AOP 中,OA =OP 2+AP 2=12,tan ∠AOP =AP OP =636=3,∴∠AOP =60°.∴∠AOB =120°,∴劣弧AB 的长为120π·12180=8π.13. 【答案】(1)1 (2)14[解析] (1)如图,连接BC.∵∠BAC =90°,∴BC 为⊙O 的直径,即BC = 2. ∵AB =AC ,AB2+AC2=BC2=2, ∴AB =1(米).(2)设所得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米. 根据题意,得2πr =90·π·1180,解得r =14.14. 【答案】6π [解析] 由题意易知∠AOB =90°,OA =OB ,∴∠ABO =45°,圆心O 旋转的长度为2×45π×3180=3π2(m),圆心O 平移的距离为270π×3180=9π2(m),则圆心O 经过的路线长为3π2+9π2=6π(m).15.【解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弧长公式,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连接OA ,OB ,OC ,过点O 作OD ⊥AC 于点D .∵AB =AC ,OB =OC ,OA =OA ,所以△OAB ≌△OAC ,所以∠OAB =∠OAC =12∠BAC =12×60°=30°.在Rt △OAD 中,因为∠OAC =30°,OA =2,所以OD =1,AD 因为OD ⊥AC ,所以AC =2AD =BC l =60180×π×π.设此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r .16. 【答案】2π-4 [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得阴影部分的面积=2(S 扇形OAB -S △OAB)=2(90π×22360-12×2×2)=2π-4. 故答案为2π-4.三、解答题17. 【答案】解:(1)CD 与半圆O 相切.证明:∵AC 平分∠DAB ,∴∠DAC =∠BAC.∵OA =OC ,∴∠BAC =∠OCA ,∴∠DAC =∠OCA ,∴OC ∥AD.∵AD ⊥CD ,∴OC ⊥CD.又∵OC 为半圆O 的半径,∴CD 与半圆O 相切.(2)连接OE.∵AC 平分∠DAB ,∴∠DAC =∠BAC ,∴EC ︵=BC ︵.又∵E 是AC ︵的中点,∴AE ︵=EC ︵=BC ︵,S 弓形AE =S 弓形CE ,∴∠BOC =∠EOC =60°.又∵OE =OC ,∴△OEC 是等边三角形,∴∠ECO =60°,CE =OC =1.由(1)得OC ⊥CD ,∴∠OCD =90°,∴∠DCE =30°,∴DE =12,DC =32, ∴S 阴影=S △DEC =12×12×32=38.18. 【答案】(1)证明:连接OC ,如图,∵OD ⊥BC ,∴CD=BD ,∴OE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EB=EC ,∴∠EBC=∠ECB ,∵OB=OC ,∴∠OBC=∠OCB ,∴∠OBC+∠EBC=∠OCB+∠ECB ,即∠OBE=∠OCE ,∵CE 为⊙O 的切线,∴OC ⊥CE ,∴∠OCE=90°, ∴∠OBE=90°,∴OB ⊥BE ,∴BE 与⊙O 相切.(2)设⊙O 的半径为R ,则OD=R-DF=R-2,OB=R ,在Rt △OBD 中,BD=12BC=∵OD2+BD2=OB2,∴222(2)R R -+=,解得R=4,∴OD=2,OB=4,∴∠OBD=30°,∴∠BOD=60°,∴在Rt △OBE 中,∠BEO=30º,OE=2OB=8,∴EF=OE-OF=8-4=4,即EF=4;(3)由∠OCD=∠OBD=30º和OD ⊥BC 知:∠COD=∠BOD=60º,∴∠BOC=120º,又BC=OE=8,∴=S OBEC S S -阴影四边形扇形OBC =21120482360π⨯⨯ 163π=,【解析】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1)连接OC ,如图,根据垂径定理由OD ⊥BC 得到CD=BD ,则OE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EB=E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EBC=∠ECB ,加上∠OBC=∠OCB ,则∠OBE=∠OCE ;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CE=90°,所以∠OBE=90°,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BE 与⊙O 相切;(2)设⊙O 的半径为R ,则OD=R-DF=R-2,OB=R ,在Rt △OBD ,利用勾股定理解得R=4,再利用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可求得OE ,利用EF=OE-OF 即可解答;(3)利用(2)中可求得∠BOC=120º,然后利用=S OBEC S S 阴影四边形扇形OBC 代入数值即可求解.19. 【答案】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AD =2,∠ABC =90°.∵△BE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BFA ,∴△BFA ≌△BEC ,∴∠FAB =∠ECB ,∠ABF =∠CBE =90°,AF =CE ,∴∠AFB +∠FAB =90°.∵线段AF 绕点F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FG ,∴∠AFB +∠CFG =∠AFG =90°,AF =FG ,∴∠CFG =∠FAB =∠ECB ,CE =FG ,∴CE 綊FG ,∴四边形EFGC 是平行四边形,∴EF ∥CG.(2)∵E 是AB 的中点,∴AE =BE =12AB. ∵△BFA ≌△BEC ,∴BF =BE =12AB =1, ∴AF =AB2+BF2= 5.由(1)知四边形EFGC 是平行四边形,FC 为其对角线,∴点G 到FC 的距离等于点E 到FC 的距离,即BE 的长,∴S 阴影=S 扇形BAC +S △ABF +S △FGC -S 扇形FAG =90π·22360+12×2×1+12×(1+2)×1-90π·(5)2360=52-π4.。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知识复习第一部分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知识复习第一部分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在上图中,
D
若∠COD=∠AOB,则 CD=AB,CD=AB ;
若CD=AB,则 ∠COD=∠AOB,CD=AB;
若CD=AB,则 ∠COD=∠AOB,CD=AB,.
CAD=ACB.
(二)圆的有关性质 3、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 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①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
(二)圆的有关性质 Q
A•
O•
•B
P
C
4、②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 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 一半;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如图:∠BOC=2∠BAC=2∠BPC=2∠BQC.
(二)圆的有关性质
PQ
O •
D
A C
B
如图:若AB=CD, 则∠AOB=∠COD=2∠APB=2∠CQD.
反之,若∠APB=∠CQD,则AB=CD.
【及时巩固】
d P
P
d
O

r
d
P
1、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而距离为d,
则 ①点P在⊙O上 d = r;
②点P在⊙O内 d< r;
③点P在⊙O外 d >r.
【及时巩固】
2、“经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三角形的外接圆. 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即三角形三边 中垂线的交点),这个三角形叫圆的内接三角形.” 先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的外接圆,再观察图形,填空: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②平分弧的直径垂直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二)圆的有关性质

垂径定理及推论可归纳为: 一条直线若具有“①经过圆心; 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 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这五个性质 中的两个,这条直线就具有其余三个性质. 注意:①③组合有限制.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教案(共23套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教案(共23套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教案(共23套新人教版)第二十四章圆1圆的有关性质1.1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圆的两种定义,理解并掌握弧、弦、优弧、劣弧、半圆等基本概念,能够从图形中识别.【过程与方法】体会圆的不同定义方法,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教学重点】圆的两种定义的探索,能够解释一些生活问题.【教学难点】圆的集合定义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下列图形,从中找出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中都有圆,然后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图形.二、探索新知圆的定义观察下列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作界定: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同时从圆的定义中归纳:圆上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于是得到圆的第二定义: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思考为什么车轮是圆的?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地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圆的有关概念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 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等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反过来,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相互重合的弧叫做等弧.三、巩固练习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5的圆?说出你的理由.你见过树木的年轮吗?从树木的年轮,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树木生长的年龄,如果一棵20年树龄的红杉树的树干直径是23c,这棵红杉树的半径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如图,一根5长的绳子,一端拴在柱子上,另一端拴着一只羊,请画出羊的活动区域.答案:1.首先确定圆心,然后用5米长的绳子一端固定为圆心端,另一端系在一端尖木棒,木棒以5米长尖端划动一周,所形成的图形就是所画的圆.23÷2÷20=0.575,故这棵红衫树的半径每年增加0.575c.四、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回顾圆的两种定义,弦,弧,等圆等知识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那些收获?※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4.1中选取.※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从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应用开始,到通过学生动手画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圆的特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吗,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应用知识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4.1.1 圆01教学目标.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并能准确地表示出来..理解并掌握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圆弧、等圆、同心圆等.02预习反馈阅读教材P79~80内容,理解记忆与圆有关的概念,并完成下列问题..如图,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2.圆心为o、半径为r 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以点A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以已知线段AB的长为半径,可以画无数个圆;以点A为圆心,AB的长为半径,可以画1个圆.【点拨】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圆心和半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到定点o的距离为5的点的集合是以o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03新课讲授例1 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A,B,c,D四个点在以点o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思路点拨】要求证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即需要证明这几个点到同一个点的距离相等.【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oA=oc=12Ac,oB=oD=12BD,Ac=BD.∴oA=oc=oB=oD.∴A,B,c,D四个点在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例2 △ABc中,∠c=90°.求证:A,B,c三点在同一个圆上.【解答】证明:如图,取AB的中点o,连接oc.∵在△ABc中,∠c=90°,∴△ABc是直角三角形.∴oc=oA=oB=12AB.∴A,B,c三点在同一个圆上.【跟踪训练1】在图中,画出⊙o的两条直径;依次连接这两条直径的端点,得一个四边形.判断这个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作图略.矩形.理由:因为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所以该四边形为矩形.【思考】由刚才的问题思考:矩形的四个顶点一定共圆吗?例3 已知⊙o的半径为2,则它的弦长d的取值范围是0<d≤4.【点拨】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例4 在⊙o中,若弦AB等于⊙o的半径,则△AoB的形状是等边三角形.【点拨】与半径相等的弦和两半径构造等边三角形是常用数学模型.【跟踪训练2】如图,点A,B,c,D都在⊙o上.在图中画出以这4点为端点的各条弦.这样的弦共有多少条?解:图略.6条.04巩固训练.如图,图中有1条直径,2条非直径的弦,圆中以A 为一个端点的优弧有4条,劣弧有4条.【点拨】这类数弧问题,为防多数或少数,通常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来数..如图,⊙o中,点A,o,D以及点B,o,c分别在一条直线上,图中弦的条数为2..点P到⊙o上各点的最大距离为10c,最小距离为8c,则⊙o的半径是1或9c.【点拨】这里分点在圆外和点在圆内两种情况..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点D是Bc的中点.若Ac=10c,则oD的长为5__c.【点拨】圆心o是直径AB的中点..如图,cD为⊙o的直径,∠EoD=72°,AE交⊙o于B,且AB=oc,则∠A的度数为24°.【点拨】连接oB构造三角形,从而得出角的关系.05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解圆的有关问题的技巧?。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圆知识复习第二部分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圆知识复习第二部分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证明: (1)如图,正五角星中AC=a, 求该五角星外接圆的直径.(用三角函数表示) (2)圆内接四边形两组对边乘积之和等于两条对角线 的乘积。(提示:构造相似形)
(3)若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过对角线 的交点所作任一边的垂线将对边平分. A
B
E

O
C
D
中考试题精选
O• 5 A 4P B
【及时巩固】
7、如图,AB是ʘO的直径,AC是弦,∠CAB=30º, 过C点作ʘ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D,如果 OD=12cm,那么ʘO的半径为 6 .
C
30º • 60º 30º
AO
BD
【及时巩固】
8、如图,PB、PC分别切ʘO于B、C两点,A 是ʘO上一点,∠CAB=50º,则∠P等于 80º .
6、如图,△ABC内接于⊙O,AB的延长线 与过C点的切线GC相交于点D,BE与AC相 交于点F,且CB=CE.求证:(1)BE∥DG; (2)CB2-CF2=BF·FE.
A
O•
E
FB
G CD
中考试题精选
7、如图,PC为⊙O的切线,C为切点, PAB是过O点的割线,CD⊥AB于点D,
若 tan B 1,PC=10cm,求△BCD的面积. 2
A
对应的一个基本图
E O• C D
P
形,其中有很多关
系,你能找出多少?
B
弦切角:圆的切线和过切点的弦所夹的角。 P
O•
O•
B
A
M
(5)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 的圆周角.
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 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6)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 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内心(即三角形三内角 平分线的交点)。各边都和圆相切的三角形叫圆 的外切三角形。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4章 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1课时)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4章 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1课时)教案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其数量间的关系,掌握运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来确定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探求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提炼出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3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其数量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五、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圆规、直尺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图,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和地平线会有几种位置关系?我们把太阳看作一个圆,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由此你能得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吗?(出示课件2)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探究一用公共点个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师问:如果我们把太阳看成一个圆,地平线看成一条直线,那你能根据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想象一下,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吗?(出示课件4)学生交流,回答问题:有三种位置关系.教师问:如图,在纸上画一条直线l,把钥匙环看作一个圆,在纸上移动钥匙环,你能发现在钥匙环移动的过程中,它与直线l的公共点的个数吗?(出示课件5)学生交流,回答问题:0个,1个,2个.教师问:请同学在纸上画一条直线l,把硬币的边缘看作圆,在纸上移动硬币,你能发现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吗?公共点个数最少时有几个?最多时有几个?(出示课件6)学生交流,回答问题:公共点个数最少时0个,公共点个数最多时2个.出示课件7:教师展示切割钢管过程,学生观察并填表.出示课件8:填一填:(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并填写表格,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教师归纳:(出示课件9)直线和圆有唯一的公共点(即直线和圆相切)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如图直线l),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如图点A).练一练:判断正误.(出示课件10)(1)直线与圆最多有两个公共点.(2)若直线与圆相交,则直线上的点都在圆上.(3)若A是⊙O上一点,则直线AB与⊙O相切.(4)若C为⊙O外一点,则过点C的直线与⊙O相交或相离.(5)直线a和⊙O有公共点,则直线a与⊙O相交.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⑴√⑵×⑶×⑷×⑸×探究二用数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师问:同学们用直尺在圆上移动的过程中,除了发现公共点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外,还发现有什么量也在改变?它与圆的半径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出示课件11)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答案,并由学生代表回答问题.教师问:怎样用d(圆心与直线的距离)来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呢?(出示课件12)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答案后教师归纳:根据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直线和⊙O d<r;直线和⊙O d>r;直线和⊙O d = r.教师演示:根据直线和圆相切的定义,经过点A用直尺近似地画出⊙O的切线.(出示课件13)学生根据教师演示进行操作.教师归纳:(出示课件14)直线和⊙O d<r 两个直线和⊙O d>r 0个直线和⊙O d=r 1个位置关系公共点个数出示课件15-17:例1 在Rt△ABC中,∠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r=2cm;(2)r=2.4cm;(3)r=3cm.教师分析:要了解AB 与⊙C 的位置关系,只要知道圆心C 到AB 的距离d 与r 的关系.已知r ,只需求出C 到AB 的距离d.师生共同解决如下:解:过C 作CD ⊥AB ,垂足为D.在△ABC 中,==5(c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1122CD AB AC BC ⨯=⨯.∴342.4(cm),5AC BC CD AB ⨯⨯===即圆心C 到AB 的距离d=2.4cm.所以(1)当r=2cm 时,有d>r,因此⊙C 和AB 相离.(1) (2) (3) (2)当r=2.4cm 时,有d=r ,因此⊙C 和AB 相切. (3)当r=3cm 时,有d<r ,因此⊙C 和AB 相交. 巩固练习:(出示课件18-20)1.Rt △ABC,∠C=90°AC=3cm ,BC=4cm ,以C 为圆心画圆,当半径r 为何值时,圆C 与直线AB 没有公共点?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解答.解:当0cm<r<2.4cm或r>4cm时,⊙C与线段AB没有公共点.2.Rt△ABC,∠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画圆,当半径r为何值时,圆C与线段AB有一个公共点?当半径r为何值时,圆C与线段AB有两个公共点?学生独立思考后独立解答.解:当r=2.4cm或3cm<r≤4cm时,⊙C与线段AB有一个公共点.当2.4cm<r≤3cm时,⊙C与线段AB有两公共点.3.圆的直径是13cm,如果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分别是(1)4.5cm ;(2)6.5cm;(3)8cm;那么直线与圆分别是什么位置关系?有几个公共点?学生独立思考后一生板演.解:如图所示.(1)圆心距d=4.5cm<r=6.5cm时,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2)圆心距d=6.5cm=r=6.5cm时,直线与圆相切,有一个公共点;(3)圆心距d=8cm>r=6.5cm时,直线与圆相离,没有公共点.出示课件21:例2 如图,Rt △ABC 的斜边AB=10cm,∠A=30°.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 解:过点C 作边AB 上的高CD. ∵∠A=30°,AB=10cm,15cm.2BC AB ==在Rt △BCD 中,有1 2.5cm,2BD BC CD ====时,AB 与☉C 相切. 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2)如图,已知∠AOB=30°,M 为OB 上一点,且 OM=5cm ,以M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与直线OA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r=2cm ;(2)r=4cm ;(3)r=2.5cm.学生思考后自主解答.解:(1)相离;(2)相交;(3)相切.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3-29)1.已知⊙O的半径为5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则直线l与⊙O 的位置关系为()A.相交B.相切C.相离D.无法确定2.已知直线y=kx(k≠0)经过点(12,﹣5),将直线向上平移m(m>0)个单位,若平移后得到的直线与半径为6的⊙O相交(点O为坐标原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3.看图判断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4.直线和圆相交,圆的半径为r,且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5,则有()A.r<5B.r>5C.r=5D.r≥55.☉O的最大弦长为8,若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5,则直线l与☉O______.6.☉O的半径为5,直线l上的一点到圆心O的距离是5,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或相切B.相交或相离C.相切或相离D.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与y轴相切于原点O,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A于M、N两点.若点M的坐标是(-4,-2),则点N的坐标为( )A.(-1,-2) B.(1,2)C.(-1.5,-2) D.(1.5,-2)8.已知☉O的半径r=7cm,直线l1//l2,且l1与☉O相切,圆心O到l2的距离为9cm.求l1与l2的距离.参考答案:1.B2.13m0<<23.解:⑴相离;⑵相交;⑶相切;⑷相交;⑸相交.4.B5.相离6.A7.A8.解:(1)l2与l1在圆的同一侧:m=9-7=2cm;(2)l2与l1在圆的两侧:m=9+7=16cm.(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请与同伴交流.(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24.2.2第2课时)的相关内容.七、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册内容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常见情况引出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且从两个不同方面去判定直线与圆的三种关系,让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常用的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让学生领会该判定方法的实质是看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对于该判定方法,学生一般能够熟记图形,以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并记忆.。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4章 圆(教案)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4章 圆(教案)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1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数量间的关系.2.探求过点画圆的过程,掌握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画圆的方法.3.了解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探求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提炼出数量关系,从而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过三点作圆.【教学难点】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其数量关系反证法五、课前准备课件、图片、圆规、直尺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射击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金牌,为我国赢得荣誉.如图是射击靶的示意图,它是由许多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相同)构成的,你知道击中靶上不同位置的成绩是如何计算的吗?(出示课件2)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探究一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问:观察下图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出示课件4)学生交流,回答问题.教师点评: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教师问:设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圆的半径为r,量一量在点和圆三种不同位置关系时,d与r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出示课件5)学生答:教师问:反过来,由d与r的数量关系,怎样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呢?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后,师生共同得到结论:(出示课件6)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其数量间的关系:边结论.读作“等价于”.⑵要明确“d”表示的意义,是点P到圆心O的距离.出示课件7,8:例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AD=4.(1)以A为圆心,4为半径作⊙A,则点B、C、D与⊙A的位置关系如何?(2)若以A点为圆心作⊙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求⊙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⑴AD=4=r,故D点在⊙A上;AB=3<r,故B点在⊙A内;AC=5>r,故C点在⊙A外.⑵3≤r≤5.巩固练习:(出示课件9)1.⊙O的半径为10cm,A、B、C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10cm、12cm,则点A、B、C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_______;点B在_______;点C在_______.2.圆心为O的两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1和2,若,则点P在()A.大圆内B.小圆内C.小圆外D.大圆内,小圆外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1.圆内;圆上;圆外 2.D探究二过不共线三点作圆教师问:如何过一个点A作一个圆?过点A可以作多少个圆?(出示课件10)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得出结论,教师点评并总结.以不与A点重合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个点到A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即可;可作无数个圆.教师问:如何过两点A、B作一个圆?过两点可以作多少个圆?(出示课件11)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得出结论,教师点评并总结.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以其上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点和点A或B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即可;可作无数个圆.教师问: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不能确定一个圆?(出示课件12)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经过A,B两点的圆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B,C两点的圆的圆心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应该在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的位置.教师归纳: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出示课件13)出示课件14:例已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求作:⊙O,使它经过点A、B、C.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后,师生共同解答.作法:1.连接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2.连接AC,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MN于点O;3.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圆.所以⊙O就是所求作的圆.教师问:现在你知道怎样将一个如图所示的破损的圆盘复原了吗?(出示课件15)学生动手探究,交流,在教师指导下作图.作法:1.在圆弧上任取三点A、B、C;2.作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其交点O即为圆心;3.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圆.⊙O即为所求.巩固练习:(出示课件16)如图,CD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怎样用这样的工具找到圆形工件的圆心.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A、B两点在圆上,所以圆心必与A、B两点的距离相等,又∵和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圆心在CD所在的直线上,因此可以做任意两条直径,它们的交点为圆心.探究三三角形的外接圆及外心已知△ABC,用直尺与圆规作出过A、B、C三点的圆.(出示课件17)学生复述作法.教师对照图形进行归纳:(出示课件18)1.外接圆: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O叫做△ABC的外接圆,△ABC叫做⊙O的内接三角形.2.三角形的外心定义: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作图: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性质: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练一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出示课件19)(1)任意的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2)任意一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3)经过三点一定可以确定一个圆. ( )(4)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学生口答:⑴√⑵×⑶×⑷√画一画:分别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再画出它们的外接圆,观察并叙述各三角形与它的外心的位置关系.(出示课件20)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后,教师总结.锐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三角形外.出示课件21,22:例1 如图,将△AOB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ABO=60°,若△AOB的外接圆与y轴交于点D(0,3).(1)求∠DAO的度数;(2)求点A的坐标和△AOB外接圆的面积.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1)∵∠ADO=∠ABO=60°,∠DOA=90°,∴∠DAO=30°;⑵∵点D的坐标是(0,3),∴OD=3.在Rt△AOD中,∵∠DOA=90°,∴AD为直径.又∵∠DAO=30°,∴AD=2OD=6,OA=因此圆的半径为3.点A的坐标(0),∴△AOB外接圆的面积是9π.教师强调:解题妙招:图形中求三角形外接圆的面积时,关键是确定外接圆的直径(或半径)长度.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3)如图,已知直角坐标系中,A(0,4),B(4,4),C(6,2).(1)写出经过A,B,C三点的圆弧所在圆的圆心M的坐标.(2)判断点D(5,-2)和圆M的位置关系.学生独立解答.解:(1)在方格纸中,线段AB和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2,0),所以圆心M的坐标为(2,0).(2)圆的半径AM==线段DM所以点D在圆M内.出示课件24:例2 如图,在△ABC中,O是它的外心,BC=24cm,O到BC的距离是5cm,求△ABC的外接圆的半径.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连接OB ,过点O 作OD ⊥BC.则OD =5cm ,112cm 2BD BC ==在Rt △OBD 中,13cm OB ==,即△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3cm.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5)在Rt △ABC 中,∠C=90°,AC=6 cm,BC=8cm,则它的外心与顶点C 的距离为( )A.5cmB.6cmC.7cmD.8cm学生思考后口答:A探究四 反证法教师问: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能作出一个圆吗?(出示课件26)学生动手探究,作图,交流后,师生共同解答.如图,假设过同一条直线l 上三点A 、B 、C 可以作一个圆,设这个圆的圆心为P.那么点P 既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1上,又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l 2上,即点P 为l 1与l 2的交点.而l 1⊥l ,l 2⊥l 这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所以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教师归纳:(出示课件27)1.反证法的定义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矛盾(常与公理、定理、定义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的一般步骤⑴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⑵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⑶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出示课件28:例求证: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师生共同解答.已知:△ABC.求证:△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证明:假设△ABC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则∠A>60°,∠B>60°,∠C>60°.因此∠A+∠B+∠C>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矛盾.假设不成立.因此△ABC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巩固练习:(出示课件29)利用反证法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A.有一个锐角小于45°B.每一个锐角都小于45°C.有一个锐角大于45°D.每一锐角都大于45°学生口答:D(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30-36)1.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b2+|c﹣,则△ABC的外接圆半径=______.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45°,BC=4,则⊙O的直径为______.3.如图,请找出图中圆的圆心,并写出你找圆心的方法?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cm,以A为圆心2cm为半径作⊙A,则点B在⊙A______;点C在⊙A______;点D在⊙A______.5.⊙O的半径r为5cm,O为原点,点P的坐标为(3,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为()A.在⊙O内B.在⊙O上C.在⊙O外D.在⊙O上或⊙O外6.已知:在Rt△ABC中,∠C=90°,AC=6,BC=8,则它的外接圆半径=______.7.如图,△ABC内接于⊙O,若∠OAB=20°,则∠C的度数是________.8.如图,在5×5正方形网格中,一条圆弧经过A,B,C三点,那么这条圆弧所在圆的圆心是()A.点P B.点Q C.点R D.点M9.画出由所有到已知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cm并且小于或等于3cm的点组成的图形.10.某地出土一明代残破圆形瓷盘,如图所示.为复制该瓷盘要确定其圆心和半径,请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瓷盘的圆心.参考答案:1.2582.3.解:如图所示.4.上;外;上5.B6.57.70°8.B9.解:如图所示.10.解:(1)在圆形瓷盘的边缘选A、B、C三点;(2)连接AB、BC;(3)分别作出AB、BC的垂直平分线;(4)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瓷盘的圆心.(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请与同伴交流.(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24.2.2第1课时)的相关内容.七、课后作业1.教材95页练习2.2.配套练习册内容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操作,总结出了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其中渗透着分类讨论的思想,经过探讨过一点、两点、三点作圆,得出了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从而自然引出三角形外接圆、外心及圆内接三角形的定义,此外还学习了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方法和步骤.这些定理都是从学生实践中得出的,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全章复习与巩固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全章复习与巩固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圆》全章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并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特征;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用等分圆周画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及全面积;5.结合相关图形性质的探索和证明,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圆的定义、性质及与圆有关的角1.圆的定义(1)线段OA绕着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2)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要点诠释:①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确定一个圆应先确定圆心,再确定半径,二者缺一不可;②圆是一条封闭曲线.2.圆的性质(1)旋转不变性:圆是旋转对称图形,绕圆心旋转任一角度都和原来图形重合;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圆心.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这四组量中的任意一组相等,那么它所对应的其他各组分别相等.(2)轴对称: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任一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3)垂径定理及推论:①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且平分弦对的两条弧.④平分一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的直线过圆心,且垂直平分此弦.⑤平行弦夹的弧相等.要点诠释:在垂经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3.两圆的性质(1)两个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圆连心线.(2)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切点.4.与圆有关的角(1)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圆心角的性质: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2)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圆周角的性质:①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②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③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④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⑤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要点诠释:(1)圆周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和圆相交.(2)圆周角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要点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判定一个点P是否在⊙O上设⊙O的半径为,OP=,则有点P在⊙O 外;点P在⊙O 上;点P在⊙O 内.要点诠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是相对应的,即知道位置关系就可以确定数量关系;知道数量关系也可以确定位置关系.2.判定几个点12nA A A 、、在同一个圆上的方法当时,在⊙O 上.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 半径为R ,点O 到直线的距离为. (1)直线和⊙O 没有公共点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O 有唯一公共点直线和⊙O 相切.(3)直线和⊙O 有两个公共点直线和⊙O 相交. 4.切线的判定、性质 (1)切线的判定:①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②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①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②经过圆心作圆的切线的垂线经过切点. ③经过切点作切线的垂线经过圆心.(3)切线长: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切线长.(4)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5.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的半径为,圆心距.(1)和没有公共点,且每一个圆上的所有点在另一个圆的外部外离.(2)和没有公共点,且的每一个点都在内部内含(3)和有唯一公共点,除这个点外,每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外部外切. (4)和有唯一公共点,除这个点外,的每个点都在内部内切. (5)和有两个公共点相交.要点三、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圆内接四边形与外切四边形1.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垂心(1)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在三角形内部,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通常用“I ”表示.(2)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中点,钝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外部,三角形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通常用O 表示.(3)三角形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内部;它到顶点的距离是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通常用G 表示.(4)垂心:是三角形三边高线的交点. 要点诠释:(1)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但任意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2) 解决三角形内心的有关问题时,面积法是常用的,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周长与内切圆半径乘积的一半,即(S 为三角形的面积,P 为三角形的周长,r 为内切圆的半径).(3) 三角形的外心与内心的区别:名称确定方法图形性质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1)OA=OB=OC;(2)外心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1)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2)OA、OB、OC分别平分∠BAC、∠ABC、∠ACB; (3)内心在三角形内部.2.圆内接四边形和外切四边形(1)四个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内对角.(2)各边都和圆相切的四边形叫圆外切四边形,圆外切四边形对边之和相等.要点四、圆中有关计算1.圆中有关计算圆的面积公式:,周长.圆心角为、半径为R的弧长.圆心角为,半径为R,弧长为的扇形的面积.弓形的面积要转化为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和、差来计算.圆柱的侧面图是一个矩形,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的圆柱的体积为,侧面积为,全面积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高为的圆锥的侧面积为,全面积为,母线长、圆锥高、底面圆的半径之间有.要点诠释:(1)对于扇形面积公式,关键要理解圆心角是1°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即;(2)在扇形面积公式中,涉及三个量:扇形面积S、扇形半径R、扇形的圆心角,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3)扇形面积公式,可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使用,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点类似,可类比记忆;(4)扇形两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典型例题】类型一、圆的基础知识1.如图所示,△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3)、B (-2,-2)、C (4,-2),则△ABC 外接圆半径的长度为 .类型二、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关系及垂径定理2.如图所示,⊙O 的直径AB 和弦CD 相交于点E ,已知AE =1cm ,EB =5cm ,∠DEB =60°, 求CD 的长.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AB 、AC 都是圆O 的弦,OM⊥AB,ON ⊥AC,垂足分别为M 、N ,如果MN =3,那么BC = .3.如图,以原点O 为圆心的圆交x 轴于点A 、B 两点,交y 轴的正半轴于点C ,D 为第一象限内⊙O 上的一点,若∠DAB = 20°,则∠OCD =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O 的半径是2,AB 是⊙O 的弦,点P 是弦AB 上的动点,且1≤OP≤2,则弦AB 所对的圆N MO C BAyxO A BDC(第3题)周角的度数是()A.60°B.120°C.60°或120°D.30°或150°类型三、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在对角线AC上,以OA的长为半径的圆O与AD、AC分别交于点E、F,且∠ACB=∠DCE.请判断直线C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举一反三:【变式】如图,P为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的半径为3,设点P的坐标为(x、y).(1)求与直线相切时点P的坐标.(2)请直接写出与直线相交、相离时x的取值范围.类型四、圆中有关的计算5.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与BC,AC交于点D,E,过点D作⊙O的切线DF,交AC于点F.(1)求证:DF⊥AC;(2)若⊙O的半径为4,∠CDF=22.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类型五、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6.如图(1)是某学校存放学生自行车的车棚示意图(尺寸如图(1)),车棚顶部是圆柱侧面的一部分,其AB展开图是矩形.图(2)是车棚顶部截面的示意图,所在圆的圆心为O.车棚顶部用一种帆布覆盖,求覆盖棚顶的帆布的面积(不考虑接缝等因素,计算结果保留π)..3.一个长方体的香烟盒里,装满大小均匀的20支香烟.打开烟盒的顶盖后,二十支香烟排列成三行,如图(1)所示.经测量,一支香烟的直径约为0.75cm,长约为8.4cm.(1)试计算烟盒顶盖ABCD的面积(本小题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2)制作这样一个烟盒至少需要多少面积的纸张(不计重叠粘合的部分,计算结果精确到,取)..0.1cm3173举一反三:【变式】某居民小区的一处圆柱形的输水管道破裂,维修人员为更换管道,需要确定管道圆形截面的半径,如图所示是水平放置的破裂管道有水部分的截面.①请你补全这个输水管道的圆形截面图;②若这个输水管道有水部分的水面宽AB=16cm,水最深的地方的高度为4cm,求这个圆形截面的半径.举一反三:【变式】某中学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小颖设计了同学们喜欢的图案“我的宝贝”,图案的一部分是以斜边长为12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直径作的半圆,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B.72 C.36 D.72《圆》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对于下列命题:①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②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③任意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内切圆,并且只有一个内切圆;④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将⊙O沿弦AB折叠,圆弧恰好经过圆心O,点P是优弧上一点,则∠APB的度数为()A.45°B.30° C.75° D.60°3.秋千拉绳长3米,静止时踩板离地面0.5米,某小朋友荡秋千时,秋千在最高处踩板离地面2米(左右对称),如图所示,则该秋千所荡过的圆弧长为( ).A.米B.米C.米D.米4.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2、5,且圆心距等于2,则两圆位置关系是( ).A.外离 B.外切 C.相切 D.内含5.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圆经过坐标原点O,交坐标轴于E、F,OE=8,OF=6,则圆的直径长为( ).A.12 B.10 C.4 D.15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6.如图所示,方格纸上一圆经过(2,5),(-2,1),(2,-3),(6,1)四点,则该圆圆心的坐标为( ). A .(2,-1) B .(2,2) C .(2,1) D .(3,1)7.如图所示,CA 为⊙O 的切线,切点为A ,点B 在⊙O 上,若∠CAB =55°,则∠AOB 等于( ). A .55° B .90° C .110° D .120°8.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A .60°B .90°C .120°D .180°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ABC 内接于⊙O ,要使过点A 的直线EF 与⊙O 相切于A 点,则图中的角应满足的条件 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个即可). 10.已知两圆的圆心距为3,的半径为1.的半径为2,则与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11.如图所示,DB 切⊙O 于点A ,∠AOM=66°,则∠DAM=________________.第9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5题图12.如图所示,⊙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B=CD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 13.点M 到⊙O 上的最小距离为2cm ,最大距离为10 cm ,那么⊙O 的半径为___ _____. 14.已知半径为R 的半圆O ,过直径AB 上一点C ,作CD ⊥AB 交半圆于点D ,且,则AC 的长 为_____ ___.15.如图所示,⊙O 是△ABC 的外接圆,D 是弧AB 上一点,连接BD ,并延长至E ,连接AD ,若AB =AC , ∠ADE =65°,则∠BOC =___ _____.16. 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半径OA=1m ,水面宽AB=1.2m ,某天下雨后,水管水面上升了0.2m ,则此时排水管水面宽CD 等于 m .32CD R三、解答题17.如图,是半圆的直径,过点作弦的垂线交半圆 于点,交于点 使.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8.在直径为20cm 的圆中,有一弦长为16cm ,求它所对的弓形的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复习
一、复习导入
1.导入课题:本节课对全章的知识作一回顾,梳理其知识脉络,熟悉其知识构架,进一步澄清那些易混点,易错点,同时对本章中的一些常用辅助线和常见分类作一整理.
2.复习目标:
(1)梳理全章知识点,能画出它的知识结构框图.
(2)总结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
3.复习重、难点:
重点:圆的有关性质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难点: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层复习
1.复习指导:
(1)复习内容:教材第78页到第122页的内容.
(2)复习时间:10分钟.
(3)复习方法:翻阅教材,分类归纳、整理.
(4)复习参考提纲:
②常规辅助线.
a.与弦有关:垂直于弦的直径.
b.已知直径:垂直于直径的弦.
c.证切线:有明确公共点,连接圆心与公共点;无明确公共点,过圆心作切线的垂线段.
d.已知切线:垂直于切线且过切点的半径.
③圆中的分类讨论(各举一例和同桌交流).
a.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到圆的最近距离和最远距离问题.
b.圆的轴对称性:求圆的两平行弦的距离;求有公共端点的两弦夹角.
c.弦所对的圆周角.
d.与三角形的外心有关的计算.
2.自主复习:学生结合复习指导进行复习.
3.互助复习: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提纲中三个方面的整理情况.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分类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改正.
4.强化:小组展示复习成果,教师总结归纳.
1.复习指导:
(1)复习内容:典例剖析,考点跟踪.
(2)复习时间:10分钟.
(3)复习方法:相互交流研讨.
(4)复习参考提纲:
①如图,⊙O 的直径CD =10cm ,AB 是⊙O 的弦,AB ⊥CD ,垂足为M ,OM ∶OC =3∶5,则AB 的长为(A )
A.8cm
B. cm
C.6cm
D.2cm
②如图,AB 与⊙O 相切于点C ,OA =OB ,⊙O 的直径为8cm ,
AB =10cm ,求OA 的长.
连接OC. ∵AB 与⊙O 相切于点C ,∴∠ACO=90°.
又∵OA=OB,∴AC=CB=12
AB=5cm.
在Rt △AOC 中,OA ===(cm ).
③如图,在足球比赛中,甲带球向对方球门PQ 进攻,当他带球冲到A 点时,同伴乙已经助攻冲到B 点,此时甲是直接射门好,还是将球传给乙,让乙射门好?
(仅从射门角度考虑)
∵A 在圆外,B 在圆上,∴∠PAQ<∠PBQ.∴让乙射门好.
④如图,⊙O 的直径AB =12cm ,AM 和BN 是它的两条切线,DE
切⊙O 于点E ,交AM 于点D ,交BN 于点C.设AD =x ,BC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AD 、BC 与⊙O 相切.∴AD ⊥AB,BC ⊥AB.∴AD ∥BC.
过D 作DF ⊥BC 于点F,则四边形ABFD 为矩形.
∴DF=AB=12cm.FC=BC-AD=y-x .
又∵DC 与⊙O 相切,∴AD=DE,BC=CE.
∴CD=DE+CE=AD+BC=y+x .
在Rt △DFC 中,DF FC DC +=222
.
即()()y x y x +-=+22212. 得x y=36.
2.自主复习:学生结合复习提纲进行复习.
3.互助复习: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观察学生如何分析找思路.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适时点拨、引导.
(2)生助生:相互交流沟通.
4.强化:单元典型例题与对应练习题.
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这节课你有何新的感知?掌握了哪些解题技能和方法?还有哪些疑惑?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小组协作状况,学习的方法及效果等.
(2)纸笔评价:课题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归纳本章内容,以垂径定理、内切圆、两圆相交作公共弦等知识点为支撑,力求以点带面,查漏补缺,让学生对本章知识了然于胸,此外,又通过两个有关切线的例题,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训练,使学生能在全面掌握知识点前提下,又能抓住重点.
(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巩固(70分)
1.(10分)如图,在⊙O 中,弦AB ,CD 相交于点P ,∠A =40°,∠APD =75°,则∠B 等于(D )
A.15°
B.40°
C.75°
D.35°
2.(10分)如图,PA ,PB 分别切⊙O 于点A ,B ,∠P =70°,则∠C =(B )
A.70°
B.55°
C.110°
D.140°
3.(10分)以半径为1的圆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为三边作三角形,
则(C )
A. 不能构成三角形
B. 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C.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 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4.(10分)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2倍,则圆锥侧面展开图的
扇形的圆心角是(C )
A.120°
B.180°
C.240°
D.300°
5.(10分)如图所示,P 是⊙O 外一点,PA 、PB 分别和⊙O 切于点A 、B,点C 是AB 上任意一点,过点C 作⊙O 的切线分别交PA 、PB 于点D 、E,若△PDE 的周长为12,则PA 的长为 6 .
6.(10分) 如图,AC CB =,D ,E 分别是半径OA ,OB 的中点.
求证:CD =CE.
证明:连接OC.∵AC CB =,∴∠COD=∠COE.
∵D 、E 分别是半径OA 、OB 的中点,∴OD=OE=
12OA=12
OB. 又OC=OC ,∴△COD ≌△COE.∴CD=CE.
7.(10分)在直径为650mm 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以后,截面如图
所示,若油面宽AB =600mm ,求油的最大深度.
解:过O 作OD ⊥AB,交AB 于点C ,交⊙O 于点D ,则AC =
12
AB =300mm.
连接OA.设CD =x mm,则OC =(325-x )mm.
在Rt △AOC 中,OC 2+AC 2=OA 2,
即(325-x )2+3002=3252.解得x =200.
即CD=200mm.
答:油的最大深度为125mm.
二、综合应用(20分)
8.(10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AD 和过C
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 ,求证:AC 平分∠DAB.
证明:连接OC.∵OA=OC ,∴∠OAC=∠OCA.
又∵DC是⊙O的切线,∴OC⊥CD.
又AD⊥CD,∴AD∥CO.∴∠DAC=∠OCA,∴∠DAC=∠OAC.
∴AC平分∠DAB.
9.(10分)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以AC为直
径作⊙O,与BC交于点E,过点E作ED⊥AB,垂足为D.求证:
DE为⊙O的切线.
证明:连接OE,AE.∵AC是⊙O的直径,∴∠AEC=90°.
又∵AB=AC,∴∠B=∠C.
∵∠B=90°-∠DAE=∠DEA.
∴∠DEA=∠C,又∵OE=OA,∴∠EAO=∠AEO
∴∠DEO=∠DEA+∠AEO=∠C+∠EAO=90°.
又DE过点E,∴DE为⊙O的切线.
三、拓展延伸(10分)
10.(10分) 如图,大半圆O与小半圆O1相切于点C,大半圆的弦AB与小半圆相切于点F,且AB∥CD,AB=4 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连接FO1、FO.过O作OM⊥AB于点M.
∴AB与⊙O相切,∴O1F⊥CD.
又AB∥CD,∴O1F⊥CD.
∴四边形FO1OM是矩形.
∴O1F=OM.
又∵OM⊥AB,∴MB=1
2
AB=2cm.
连接OB,在Rt△BMO中,OM2+MB2=OB2, 即O1F2+MB2=OB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