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经营迈向商业模式竞争
“大数据”的7种商业化模式

大数据”的七种商业化模式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爆发后带来大量流量,运营商将经营重心从话务量转向流量。
然而一方面面临着数据流的附加值被互联网公司赚走,沦为管道化的尴尬;另一方面运营商无差异的“管道”运营正在导致运营商间的价格竞争,降低盈利能力;而为了促进用户使用数据业务而推出的一系列包含较高流量的套餐,再加上QQ等应用长期“空挂”在线,低效流量占据“管道”的大量资源,出现了客户感知低、收入流量增长不平衡的局面。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大流量中包含的海量数据,也是产业链上其他环节望尘莫及的。
如果能再加上高效的信息分析能力,将帮助运营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准确决策,深度挖掘数据的价值,提高流量经营的质量。
运营商手中拥有着庞大数据。
除了常规的年龄、品牌、资费、入网渠道,终端的IMEI、MAC、终端品牌、终端类型等基础信息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兴起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运营商的网络正在被更完整的用户数据。
例如何时何地上网、上网的内容偏好、各种应用的驻留时间、手机支付信息等等。
在内部运营中,运营商已经从这些庞大的用户数据中,可以分析出不同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消费喜好,并应用于在精细化营销基础上。
然而就流量经营而言,就这是远远不够的。
就海量数据,提供高附加值的数据分析服务,将数据封装为服务,形成可对外开放、可商业化的核心能力,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流量经营。
1、数据存储空间出租利用存储能力进行运营,满足企业和个人将面临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个人文件存储、针对企业用户两大类。
主要是通过易于使用的 API,用户方便地将各种数据对象放在云端,然后再像使用水电一般按用量收费。
目前已有多个公司推出相应服务,如亚马逊、网易、诺基亚等等。
运营商也推出了相应的服务。
前者如中国移动彩云业务;后者如传统的IDC。
2、客户关系管理对中小客户来说,专门的CRM 显然大而贵。
飞信充当了不少小商家的初级CRM来使用。
如何做好移动互联网流量经营?

户 来 源 和 信 息 来 源 打 通 。通 过浏 览 器 、 客 户 端 或 者 搜 索 弓 擎 等 形 式 ,影 响 或 控 l
制用户访 问移 动互联 网的入 口,使得 客 户能够方便及 时地从整合 的综合信息库
目 特征 趋 势 。通 过 云计 算 ,用 户 可 以用 手 里 的i a / 的 P d 也 用互 联 网 提供 的各种 服 务 。T t r a e o k 使 wie 、F c h o 、 t 瞧 端 的 发展 加 速普 及 。 终
匕 的手 机 ,一 般 拥 有较 大屏 幕 ,能 够 展 现 更 多 内容 ,
的核 心 是做 好 手机 营 销 ,做好 3 终 端 G
业 务 体 验 厅 的 建 设 、覆 盖 ,为 用 户 安 装 最 新 的 应 用 ,教 会 用 户使 用 更 新 ,通 过 服 务 创 造 新 的 价 值 。 同 时 ,还 要 尊 重 手 机 消 费 规 律 ,按 照 快 速 消 费 品 的规 律 运 作 ,调 动 更 多 社 会 资 源 销 售 手 机 ,进 行 体 验 营 销 ,最 终 使 移 动互 联 网 的各 项 业 务 真 正 落地 。 聚 合 平 台 挖 掘 内容 市场 需 求 运 营 商 强 调 流 量 经 营 ,如 果 不 清楚
机 报 、手 机 电 视 等 新 型 的 数 字 出 版 应
用逐渐被人 们所接受 ,并 最终改变 用户
的 消 费 习惯 。全 力 打 造 手 机 阅 读 、手 机
支付 、音乐 下载 、物联 网应用 、视 频应 茸好 流量 的核心是 要做好智 能终 端的销售 ,不 能简
通信运营商流量经营的困境与大数据经营策略

目前, 移动互联 网正逐渐 渗透 到人 们生活、 工作的各个领 飞信。 据 了解 , 目前微信用户 已超过 3亿 , 而飞信用户为 2亿 。
域 。截至 2 0 1 1 年l 2月底 ,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 3 . 5 6亿 。其
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型 与传 统营 销最 大的不同 ,就是直
中微博用 户数达到 2 . 5 亿, 较上一年底增长了 2 9 6 . O %, 网民使 接 让正确的客户为企业说正确 的话 ,冷冰 冰的广 告式营销终
对流量经营而言,智能管道的建 . 发 目的就是能够对 于运
以飞 信 为例 ,中 国移 动 在 2 0 0 7年 就 推 I J i 了这一产品, 借 营商 的流量数据进行掌控 ,但智能掌控的前提足对掌控对象
助 免费短信 、 手机与 P C的互通等特性 , 飞信 早期得到 了快速 的深度识别和解析 , 而这 正好就 是从流量提取 大数据的过程 。
通信运营 商的心态需要转 向开放的价值链合作模式 , “ 流
的 创 新 与 运 作 基 本 都 掌 握 在手 机 巨 头 的 手 里 ; 其次 , 缺 少对 互 量+ 内容, 应用” 捆绑销售方式需要运营商与产业链 l = 的其他 商
联网产业 的理解 , 以及运作互联 网产业链 的经验 ; 另外运营 商 家合 作, 特别是与 上层应用 开发者 合作。在这 方面, 欧洲运营 创新能力不足 ,无法用标准 化产 品满足 大部分人 的需求。而 商 V o d a f o n e 的做法值得借鉴。 V o d a f o l i e建立提供流量 内容 的 平 台, 改变单纯提供流量的做法 , 尝试用 C a r r i e r o v e r s l  ̄ / c P模 消费者更注重信 息消费的参与性与选择性,运背 商不得不面 对 互联 网带来 的长尾 效应 。 式直接 向用户提供 内容或服 务, 同时 以移动 S NS 为手段, 利用 中国移动 2 0 1 2年度业绩报告显示, 2 0 1 2年无线上网业务 社交 网站 的用户交际网络优势, 增强用户 黏性 。
互联网+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成为经济领域的焦点话题。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召开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企业领袖调研座谈会”上,来自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以及制造企业、服务企业的代表畅所欲言。
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给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带来巨大激励和新的思考。
而当今互联网领域巨头企业的最新想法和做法,无不闪现出“互联网+”背后巨大的市场机遇。
巨头在跨界跨境中重塑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腾讯公司CEO马化腾表示,国家对通信基础设施大力投入,入网光纤、4G基站建设等超速发展,为整个行业带来难得的机遇。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互联网的内容为近年之最,让业界感到非常振奋,给互联网企业未来战略布局指明了方向。
“互联网+”给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带来很多机会。
与文化产业融合是腾讯长期深耕的主业,从游戏到视频、音乐、文学、动漫等领域均大有建树。
面对向其他所有行业“加载”的机遇,腾讯将自己定位为连接工具,表示将依靠合作伙伴,主要通过微信、QQ等连接服务、内容和硬件设备。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互联网与经济、生活的融合才刚刚开始,目前阿里已经通过互联网手段主要与流通领域融合,包括消费、经贸、金融、物流等等,下一步将进入制造、医疗、健康、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互联网+”意味着国家对互联网的发展提出更高期望。
阿里未来10年平台所服务的全球消费者将达到20亿。
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阿里期待把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带出去,在搭建一个跨境的商务平台、服务平台、物流平台、技术服务平台过程中,将有可能重新主导跨境商务规则。
从去年12月开始,百度来自移动端的收入超过了PC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商业变革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商业变革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走上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无论是社交、购物还是娱乐,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一切的变革也在不断地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新定义和改变。
因此,本文将围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详细探讨其对商业的变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胜于其他任何技术。
移动互联网不仅意味着无线通讯,更意味着技术、装置、应用等方面的综合。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大量的手机及其他便携设备逐渐普及,这也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无限可能。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进一步智能化的趋势。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不断向前,随着技术的升级,小型化、轻便化的智能设备不断出现,它们不仅可以方便地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且是生活所必需的。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为许多新型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硬件及软件等各方面的支持。
因此,无论是智能家居、量子计算还是人工智能,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和推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仅带来了高效便捷的通讯和信息服务,它同时也对商业业态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已经革新了许多传统的商业模式,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个例子。
1. 电商行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商行业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状态。
目前,电商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已经成为了大家购物的首选。
传统的购物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商家不断拓宽线上渠道,搭建移动端购物平台,以便更好地与消费者对接。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旗下有淘宝、天猫等著名电商平台,在移动端的表现同样不减。
2. O2O行业O2O是指Online to Offline(在线到线下),是一种以线上交易渠道及技术手段为基础,以提供线下消费服务的商业模式。
它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通线上、线下、商家、消费者等环节,让消费者更加便捷地获取服务。
流量经营国内外案例及后向商业模式

欧美:亚马逊Kindle
AT&T:与亚马逊紧密合作,推出 Kindle(3G版/4G Kindle Fire HD );用户无限量使用,亚马逊为流量 付费
双方资源: AT&T:流量(管道)、用户资源 亚马逊:定制终端、买电子书版权、自有 客户及渠道资源,整合能力强
合作动力:亚马逊借助运营商的网络接入服 务,将电子书提供给kindle用户
9
欧美:法电和谷歌的合作
法电承诺“确保用户快速访问谷歌的内容”,即确保用户能够更好体验谷歌的应用内 容服务,从而向谷歌收取网络维护的费用
构建在智能网络基础上 用户交换?
欧美:沃达丰的“能力开放”模式
•沃达丰Betavine战略:不管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软件设计师都可以在这个名为Betavine的网站开发 和测试其他人的移动应用软件,而且这个网站上的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被下载到任何无线网络上 •Telefonica:通过Mushup等界面标准工具,可供第三方集成自己的话音、带宽、信令控制、交换等 能力,从而生成新的应用,与此同时使自身的带宽能力得到广泛的部署运用
从流量规模到流量价值
直接竞 成功 掌控客
争
户界面
引入第 三方
典型运营商
DOCOMO 、KDDI
顶层
竞争者
产业链 合作
广泛合 作与并
购
纯通路
通道为 核心
流量刺
流量封
激
顶
路径一
能力开 放
Vodafone 、AT&T、 VERIZON
流量分 流
精细化 运营
4G牵引
Softbank 底层
时间
目录
〠 国际运营商3G发展策略及向4G的演进路线 〠 国际运营商后向经营案例研究 〠 国内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流量后向经营案例研究 〠 后向经营方法及模式研究
淘菜菜与淘鲜达合并仍为摸索商业模式

2023年5月24日,淘菜菜官方微信公众号“淘菜菜超市”宣布,淘菜菜与淘鲜达合并,更名为淘宝买菜。
此前,淘菜菜被并入天猫超市、淘鲜达,原淘菜菜总裁李博转任天猫淘宝CFO。
那么,其二者的合并,又给生鲜电商行业释放什么“新信号”?竞争压力凸显合并摸索商业模式社区团购的发展进入调整期,全面进入巨头之间的比拼。
淘菜菜背靠阿里,但同时要面对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竞争压力。
而淘鲜达在即时零售赛道上优势不凸显,可谓竞环伺,对手有京东到家、美团、饿了么等。
二者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合并,是想形成合力发展。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表示,淘鲜达与淘菜菜已在各处的领域从业多年,但仍处于摸索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二者的合并,仍是为了摸索整个商业模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将社区团购模式和即时零售模式整合有利于生鲜品类的高效协同发展,同时还可降低经营成本,更名后建立更准确的用户认知。
线下和城市化经营能力弱社区团购自2022年开始已经开始迈向下坡之路,十荟团“中道崩阻”,橙心优选转型采销运平台“橙掌柜”,兴盛优选关站裁员,就连头部美团优选也难逃关停业务的厄运……淘菜菜作为社区团购模式的代表,而淘鲜达属于即时零售,二者合并仍是把双利剑。
庄帅表示,优势在于淘宝系的用户规模(流量优势)、品牌认知和平台运营能力,挑战在于线下和城市化经营能力需要加强,包括实体店拓展、即时仓配履约、城市化的商家管理。
鲍跃忠认为,从这几年总体发展来看,零售行业处于比较快速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这几家电商平台都在做买菜场景的一些零售模式。
但从总体来看,淘菜菜的即时零售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其派送能力对比美团相对较弱。
“如今即时零售模式随着美团等其他平台的全面加入,淘宝也面临着非常大的竞争挑战。
“鲍跃忠补充道。
生鲜电商仍在发展初期未来仍有大变化生鲜电商为零售电商这一大赛道下的分支,以蔬菜、水果、肉禽蛋类等生鲜品作为核心商品,利用互联网将生鲜品通过电商仓库等传统快递方式配送,或是通过到店、到家、社区团购、周期购等模式到达消费者手中。
"流"动的未来——聚焦国内运营商流量经营考验与对策

方 面 ,强 化 网 络 覆 盖 深 度 、广 度
及 质 量 ,满 足 数 据 业 务 增 长 需 求 。 不 管
二 是 推 出低 门 槛 、封 顶 的流 量 套
新和整合 ,进而提升实际利润增长率。
2 G、3 还是4 G G时代 ,网络质量永远是运
1 9
新 闻 聚 焦 I ws Fo u Ne c s
Hale Waihona Puke 量经营。种种因素使得国内运营商流量经
营 的压 力有 所 缓解 ,不 过 随着 数 据流 量 业
务的迅猛发展 ,投资压力、网络压力等随 之而来。另外 ,客观地说 ,国内运营商 目 前在流量经营方面还存在管理粗放、组织
很大 ,据统计 ,用户换用智能终端后 ,平 均上网使用量会增加约 1M,但 目前 国内 4
商特色的明星业务。同时以开放的心态选择 优质网站进行内容合作,在提高业务知名度 的同时,实现互联网营销渠道拓展 ,以资源 置换推广合作实现低成本拓展用户。
网络 策 略 :又 好 又 宽 ,全 面提 升 网
络 价 值
一
费 ,如V d fn ;基于服务质量的计费模 o a0 e
式 ,对 不 同用 户 设定 不 同的服 务 等级 ,采
意 大 利 电 信 ;基 于 时 段 的计 费 模 式 ,在 忙 闲时 采 取 动 态 计 费 模 式 ,如 挪 威 运 营  ̄ I ln r 于地 域 的计费 模式 ,分 区计 ' e o;基 e
几年。但在具体操作上 ,运营商却遇到 了 自身的瓶颈——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整个经
营模 式都 是 建 立在 语音 话 务 量经 营 基础 之 上 的 ,无 法 很好 地 经 营数 据 流量 。要缓 解 移 动 数 据业 务 增量 不增 收这 一 “ 长 的烦 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量经营迈向商业模式竞争
过去的2014年可以说是中国通信业迈进4G和开展流量经营的起步年。
面向2015年,流量经营又会发生哪些趋势呢?德瑞首席咨询顾问宋永军认为,2015年的流量经营将存在
五大趋势。
■德瑞咨询首席咨询顾问宋永军
截至2014年11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高速增长,手机上网流量占比达到
86.5%。
1-11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8.2亿G,同比增长60.3%,同比增速首次超过60%。
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97.8M,同比增长51.3%。
手机上网流量达到
15.75亿G,同比增长93.5%,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86.5%,成为推动移动互
联网流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2015年,流量经营可能出现五大趋势。
一、流量总量继续扩大,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从目前汇总三家运营商对今年4G客户发展的预测看,预计2015年4G客户将有可能
达到接近4个亿左右。
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预计今年售出2.5亿部手机。
4G客户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流量使用的高峰期,预计流量增速将达到80%左右。
二、流量单价持续下降,流量贬值效应进一步放大
三家运营商为了保持对潜在客户的4G吸引力,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流量套餐,这些
套餐将进一步拉低流量单价,预计标准流量单价的价值将从每兆0.16元左右的基础上再
下降30%左右,消费者将获得极大的“流量红利”。
三、流量前向运营空间收窄,个人客户市场的流量价值贡献有限
当前流量结构中,个人前向贡献的比例最大。
但是受制于运营商自身流量计费系统改
造(PCC策略协议)、流量缺乏具有深度吸引力内容、客户通信预期的心理账户等因素影响,个人客户的市场空间有限,最关键的是个人客户的流量纯价值贡献不高。
预计三家运营商为了保住EVA等国资委考核指标,会进一步精细化前向流量经营,流
量经营会逐渐从强调“收入贡献”向“收入贡献+价值贡献”转变。
四、流量后向市场爆发,家庭与政企市场贡献比例将大幅增加
运营商将进一步明确流量后向平台化战略,类似“流量分享”、“定向流量”、“流
量银行”等产品将持续扩大规模,具体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以OTT业务为需求导向的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如北京奇虎公司、福建91
无线、各大银行证券公司等,借助通信运营商的4G网络优势,开展自有APP业务,并通
过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流量后向经营,吸引广大客户群体免流量登录下载、在线交易,以此
作为APP业务的服务卖点,增强自身客户规模的应用捆绑。
第二,以流量作为新生代促销资源为主的各大商超卖场、餐饮业联盟、快消品企业,
如大型连锁商超、各类餐饮店、快消品生产商及经销渠道,将原有优惠券等促销资源置换
成当下时尚、实用的流量包,转赠客户,例如:某餐饮店原采用客户消费200元送50元
抵用券,现变为客户消费200元送1G流量。
第三,以集成应用管理需求为主的大型国企、政府机构,为提高内部无线办公、生产
安全、外勤执法等管理效率,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为员工的移动流量买单,以提升移动OA、掌上移动执法、数字城管即摄即传等应用的普及。
五、流量前后向市场打通成为可能,流量迈向商业模式竞争阶段
运营商将越来越倾向于以平台化经营获取价值和业务模式为区隔维度,按照与合作伙
伴(企业)不同的合作模式分别设计流量池、流量包和流量币三大产品体系。
通过产品活动
化带动流量的增长以及为公司创收。
一方面为前向客户提供流量制造手段。
比如积分卡等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让用户可以
进行流量积分累积,用户可以选择积分进行兑换;另一方面将客户累积的流量积分面向企
业销售,获取的收益与前向客户分享。
这项战略举措的优势就在于打通了前向客户与后向客户之间的壁垒,通过流量积分形
式实现了流量的兑换。
比如2013年4月,韩国SKT推出了一款音为‘noot’的智能手机
交互式游戏应用,它是基于APP的面向年轻用户的LTE及数据业务营销推广平台。
‘noot’是利用传感器记录手机在用户手中移动的次数,并作为积分,凭积分可兑换免费流量、melon音乐服务、游戏道具及其他各种奖品。
‘noot’有DJ、Play、拼字三种基本玩法及
个人、对战、协同等模式。
主要面向13-24岁年龄层,通过趣味性游戏,吸引用户使用
LTE业务并促进音乐、游戏等数据业务发展,同时以独具特色的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
树立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