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同步复习:《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_1
高一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doc

高一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高中地理是一门文科类的学科,因此需要大家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地理学习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好高一地理知识点,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一地理知识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一、传统工业区1、传统工业2、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3、德国鲁尔工业区(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3)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知识扩展:1、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特点,主要是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及构点特点,如鲁尔区的形成分析如下:传统工业区由于发展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进而出现许多问题,出现衰落,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如下:2、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一般从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一般途径如下:(1)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
(3)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运输网。
(4)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3、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异同二、新工业区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①新发展起来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3、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5、新工业区特点:小以中小企业为主;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高一地理必修课件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服务业,成功实现了经济复兴。
03
中国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以钢铁、煤炭、机械等传统产
业为主导。近年来,该地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努力打
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03
新工业区概述及特点
新工业区定义及分布
定义
新工业区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 ,在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 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的灵活多变的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淘汰落后产能,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 服务业。
优化空间布局,合理 规划工业用地,提高 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产业集聚,形成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 展的良好格局。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和应用。
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技术 转移和转化。
美国“硅谷”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是高科技事 业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的别称。硅谷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 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后来其它高技 术产业也蓬勃发展,硅谷的名称现泛指所有高技术产业。
英国苏格兰地区
该地区以格拉斯哥、爱丁堡为中心,拥有电子、生物工程 等尖端技术产业。同时,苏格兰地区还以金融业发达著称 ,欧洲的期货交易中心和保险业中心都设在苏格兰地区。
03
政策优惠,地价低;
工业区位因素
技术
科技发达,人才众多,技术先进;
历史
工业基础雄厚;
农业基础
农业发达,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 市场。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形成条件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 不同,分为两类:发育程度低的(食品工业),发育程度高 的(钢铁工业区)。
高一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一课时)(人教版)

②煤炭的能源 地位下降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经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 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⑤环境污染严重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 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 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 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念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 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 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 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时间早——形成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期间
区位优——一般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建立完善 的污水处理系统;植树造林。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小结
(1)优越的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较近 ③充沛的水源 ⑤便利的水陆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
设备更新滞后,产品竞争力弱;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质量 ①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②发展科技,加快技术设备更新,
下降等,在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全国经济比重 中逐步下降。
③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体制创新。 ④美化环境
假设中央任命你为辽宁省省长,借鉴鲁尔区 提高现有企业的 竞争力,繁荣经济 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 业区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完成以下作业:
a.选择一个传统工业区和一个新工业区,对比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发展历程等方面的差异,撰写一篇分析报告。
b.结合教材中的案例,思考影响工业布局演变的主要因素,并尝试分析这些因素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c.搜集有关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分析其转型升级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对新工业区发展的启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者的差异。随后,提出引导性问题:“为什么有的工业区被称为传统工业区,而有的被称为新工业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直观印象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互动提问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4.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工业布局的演变及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教学过程: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为什么有的传统工业区会衰落?新工业区的发展有哪些优势?”等。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作业要求:
a.分析报告需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字数不少于800字。
b.分析影响工业布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时,要求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c.案例搜集要求真实可靠,分析要深入浅出,能体现出对工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3.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
4.作业评价: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从传统工业区转型为新工业区的路径
技术转型
运用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强技术人才和市场经营人才 的培养。
资源调整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环保行业的 沟通,广泛推广节约资源和环 境友好型企业文化。
发展新工业区的策略和关键成功因素
定位准确
科学判断产业集聚和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发 展方向。
定义
新工业区是指以高科技和创新为内核的工业区, 如互联网和生物医药。
特点
新工业区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和科技创新,高效 自动化的生产和制造,尊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区别
1 资本运作
传统工业区的资本经营 通常以低成本大规模制 造为主,而新工业区则 更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 产权。
2 生产方式
传统工业区通常采用人 工生产方式,新工业区 则更自动化。
3 环境影响
传统工业区对环境污染 严重,而新工业区注重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区的挑战和困境
人才流失
人才向新工业区职业生涯的 机会多,导致传统工业区劳 动力短缺和高成本。
产业萎缩
无法满足新型消费需求,经 济表现受限,产业链步入下 行通道。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本演示文稿将会介绍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定义和特点,两者之间的区别, 以及如何转型为新工业区并成功地发展。
传统工业区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传统工业区是指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的一类地 区,如制造业和重工业。
特点
传统工业区通常依赖于大批廉价劳动力,难 以自主创新和升级。
新工业区的定义和特点
人才培养
引入人才和自主培育人才相结合,提高生产 技术和管理能力。
政策支持
政府鼓励措施和政策性优惠可以有效地促进 新工业区的发展和创新。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章:传统工业区的特点与案例分析1.1 传统工业区的定义与特征讲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特点: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集中等1.2 传统工业区的案例分析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分析其兴衰原因探讨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等传统工业区的特点与发展现状第二章:新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2.1 新工业区的定义与特征讲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分析新工业区的特点:技术密集、轻型产业为主、分散布局等2.2 新工业区的形成与发展条件探讨新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分析新工业区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三章:我国主要工业基地概况3.1 沪宁杭工业基地介绍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与发展优势分析沪宁杭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3.2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介绍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与发展优势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特点与潜力第四章: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4.1 自然资源因素讲解自然资源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分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对工业发展的作用4.2 社会经济因素讲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分析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交通物流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第五章: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5.1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讲解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工业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影响5.2 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分析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六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业区发展6.1 全球化对工业区的影响讲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业发展特点分析全球化对工业区竞争格局的影响6.2 我国工业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策略探讨我国工业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优势与挑战分析我国工业区如何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等第七章:高新技术产业与工业区发展7.1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与影响讲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与特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区发展的影响7.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区布局介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分布特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区布局的影响与启示第八章:服务业与工业区的发展8.1 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对工业区的启示讲解服务业的概念与特点分析服务业发展对工业区的启示:产业链完善、产业融合等8.2 服务业在工业区的发展策略探讨服务业在工业区的发展优势与挑战分析服务业在工业区的发展策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水平等第九章:生态工业区与可持续发展9.1 生态工业区的概念与特点讲解生态工业区的概念与特点分析生态工业区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9.2 生态工业区的发展策略探讨生态工业区的发展优势与挑战分析生态工业区的发展策略: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第十章:工业区的转型与升级10.1 工业区转型与升级的必要性讲解工业区转型与升级的必要性分析工业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0.2 工业区转型与升级的路径与案例探讨工业区转型与升级的路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分析我国工业区转型与升级的成功案例:深圳、苏州等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特点、案例分析、形成与发展、我国主要工业基地概况、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及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等。
高一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共40张PPT)

内容:某一工业区的发展条件、生产特点、
存在问题、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质:工业区位原理的应用
方法:案例分析法 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同种类型工业地域的共性,
通过比较不同工业区,掌握具体工业区的个性)
如:通过鲁尔区的学习,掌握传统工业区的一般特点, 通过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比较,掌握各自的特点)
传统工业区
以大型企业为主 重工业 集中 高 集中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学习提示:记住要从哪些方面描述工业区的特点
3、独特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如:萨斯索罗瓷砖生产为骨干的工业小区
重视专业分工和协作, 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
支柱性企业 设备制造 骨干企业
对我国新工业 区发展的启示
为什么 怎么办
分析这一工业地域存在什么问题, 然后提出解决措施
什么是传统工业区?
一般是丰富
归纳传统工业区的一般特点? 1、工业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的煤、铁资源基础
上,以纺织、煤炭、 钢铁、机械、化工 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
2、工业部门(工业结构)
——以重化工业为主(结构单一) 3、生产规模——大型企业为核心 4、工业布局——高度集中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二、新工业区
新在哪里? 时间新:50年代后形成 (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
地区新: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表现为不接近原料地、不接近市场)
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呈分散分布。 新工业区=新工业? 新工业区包括以传统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和 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分析工业地域的思路(要点) 是什么 在哪里 为什么 怎么办 先确定工业地域的类型及特点 判断工业地域的位置 分析工业地域形成发展的条件 分析工业地域存在什么问题, 提出解决措施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文知识点解析新人教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文知识点解读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1)发展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2)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3)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4)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经济开始衰落。
2.案例活动3:德国鲁尔区全析提示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部门为传统工业,工业规模为大型工业企业,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读课本图 4.9“德国鲁尔区”和课本图 4.10“鲁尔煤田剖面示意图”,分析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1)鲁尔区工业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①便捷的水陆交通区内有完整的国内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拥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及密集的高速公路网。
②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是优质煤田,煤炭所含的灰分和硫分都低,发热量高,煤炭地质储量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
③离法国铁矿区近④充沛的水源⑤广阔的市场全析提示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中间”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西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要道。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便于工业区内以及与欧洲共同体成员间的贸易往来。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也是消费中心,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城镇集聚区,形成了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著名的工业城市,同时,它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要点提炼鲁尔区的市场包括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鲁尔区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发展了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氮肥工业、建材工业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典型的新工业区
1.典型代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2.共同特点:
⑴时间新:一般使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形成。
⑵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
⑶形式新: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二、典型案例(1)——意大利新工业区
(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教材69页图4.16)
传统工业区:意大利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构成的波河平原西部的三角地区 工业化未普及地区:意大利南部
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三)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1.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2.以轻工业为主。
3.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4.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5.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工业小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
例: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众多工业小区的代表
形成了生产——销售——服务网络
1.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相同之处?
程度低。
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不同之处?
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的大力支持等。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3.文中指出了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
些问题。
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三、典型案例(2)——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一)高技术工业部门通有的特点(与传统工业部门比)
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二)美国“硅谷”在世界高技术工业中的地位:
1.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次电子工业技术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的半导体、80年代的个人电脑、90年代
的互联网,都发生在硅谷。
(三)美国“硅谷”崛起的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
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交通便捷。
“硅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4.全世界的人才高地。
5.市场稳定。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
l.美国“硅谷”与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新工业区相比,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有何异同
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同点列表如下:Array 2.北京的中关村是全国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阅读相关材料,讨论下面的问题。
?
(1)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
不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
(2)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
【典型例题】(全国高考卷)
下图反映: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状态。
②美国微电子
装配工业在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的分布状况。
读图并回答:
(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布局条件是。
(2)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的布局,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
的优势。
(3)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以型为主。
(4)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主要以、
、、、的发明和应用
为基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条件、规模以及新
技术革命的标志。
(1)高新技术产业为技术密集型工业,其主要区位因素应是知识和技术。
(2)微电子装配工业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3)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小型企业。
(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
【答案】 (1)知识和技术 (2)劳动力 (3)中小(4)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技术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新工业区
一、典型的新工业区
1.典型代表:
2.共同特点:
二、典型案例(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一)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
(三)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工业小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
三、典型案例(2)——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一)高技术工业部门通有的特点(与传统工业部门比)
(二)美国“硅谷”在世界高技术工业中的地位:
(三)美国“硅谷”崛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