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亚硝基-2-萘酚-3,6-二磺酸二钠水合物525-05-3
表1化妆品禁用组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113 乙酸2-乙基己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苯基)-甲基)-硫代)酯
114 (2-异丙基戊-4-烯酰基)脲 盐类 116 2-甲氧基乙醇及其乙酸酯
117 2-甲氧基甲基对氨基苯酚
118 2-甲氧基丙醇及其乙酸酯
119 2-甲基氮丙啶 120 2-甲基庚胺及其盐类 121 二异氰酸2-甲基-间-亚苯酯(甲苯-2,6-二异氰酸酯) 122 2-甲基-间苯二胺(甲苯-2,6-二胺)
77 2,3-二氯丙烯
78
2,3-二氢化-2,2-二甲基-6-((4-(苯偶氮基)-1-萘基)偶氮)-1H-嘧啶(溶剂黑3) 其盐类
及
79 2,3-二硝基甲苯
80 2,3-环氧-1-丙醇
81 2,3-环氧丙基邻甲苯基醚
82 2,3-二羟基萘
83 2,4-二硝基甲苯;工业级的二硝基甲苯
84 2,4,5-三甲基苯胺; 2,4,5-三甲基苯胺盐酸盐
54 异狄氏剂
55 56
57
58 59
1-乙烯基-2-吡咯烷酮 2-((4-氯-2-硝基苯基)氨基)乙醇(HC 黄 No. 12)及其盐类 颜料黄73 (2-((4-氯-2-硝基苯基)偶氮)-N-(2-甲氧基苯基)-3-氧代丁酰胺)及其 盐类 氯鼠酮
(+/-)-2-(2,4-二氯苯基)-3-(1H-1,2,4-三唑-1-基)丙基-1,1,2,2-四氟乙醚
93 辛酸2,6-二溴-4-氰苯酯
94 2,6-二羟基-4-甲基吡啶及其盐类
95 (2,6-二甲基-1,3-二噁烷-4-基)乙酸酯
96 2,6-二硝基甲苯
97 2,7-萘二磺酸, 5-(乙酰胺)-4-羟基-3-((2-甲苯基)偶氮)-及其盐类
2020版《中国药典》试液配制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试液配制规程,规定了试液的配制内容、方法与要求二、范围:适用于试液的配制操作三、职责:化验室对实施本规程负责四、内容:1、试液配制操作1.1氯化碘试液:取碘化钾0.14g与碘酸钾90mg,加水125ml使溶解,再加盐酸125ml,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瓶内,密闭,在凉处保存。
1.2 N-乙酰-L-酪氨酸乙酯试液:取N-乙酰-L-酪氨酸乙酯24.0mg,加乙醇0.2ml使溶解,加磷酸盐缓冲液(取0.067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8.9ml与0.067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61.6ml,混合,pH值为7.0)2ml,加指示液(取等量的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与0.05%亚甲蓝的乙醇溶液,混匀)lml,用水稀释至10ml,即得。
1.3乙醇制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g,加乙醇9.0ml与盐酸2.3ml使溶解,再加乙醇至100ml,即得。
1.4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可取用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
1.5乙醇制氨试液:取无水乙醇,加浓氨溶液使每100ml中含NH39~11g,即得。
本液应置橡皮塞瓶中保存。
1.6乙醇制硝酸银试液:取硝酸银4g,加水l0ml溶解后,加乙醇使成l00ml,即得。
1.7乙醇制硫酸试液:取硫酸57ml,加乙醇稀释至1000ml,即得。
本液含H2SO4应为9.5%~10.5%。
1.8乙醇制溴化汞试液:取溴化汞2.5g,加乙醇50ml,微热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1.9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试液: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0.1g,加水l00ml溶解后,滤过,即得。
1.10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试液: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0.25g,加三氯甲烷适量与三乙胺1.8ml,加三氯甲烷至l00ml,搅拌使溶解,放置过夜,用脱脂棉滤过,即得。
本液应置棕色玻璃瓶内,密塞,置阴凉处保存。
1.11二苯胺试液:取二苯胺1g,加硫酸l00ml使溶解,即得。
MMFSCNG食品添加剂苋菜红

MM_FS_CNG_0433食品添加剂苋菜红MM_FS_CNG_0433食品添加剂苋菜红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1-氨基萘-4-磺酸经重氮化后与2-萘酚3,6-二磺酸钠偶合而成的染料。
2. 结构式、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式:分子式:C20H11N2Na3O10S3相对分子质量:604.48(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要求3.1.外观.本品为红褐色至暗红褐色粉末。
3.2.食品添加剂苋菜红85的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项目指标含量≥85.0干燥减量、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酸盐(以Na2SO4计)总量≤15.0水不溶物≤0.30副染料≤ 3.0砷(以As计)≤0.0001 重金属(以Pb计)≤0.001项目指标含量≥60.0干燥减量≤10.0水不溶物≤0.30副染料≤ 3.0砷(以As计)≤0.0001重金属(以Pb计)≤0.001注:保留规格为限制发展、准备取消的规格。
4.1.外观用目视测定。
4.2.鉴别4.2.1.试剂硫酸溶液:1+100;乙酸铵溶液:1.5g/L。
4.2.2.仪器分光光度计。
4.2.3.试验方法称取约0.1g试样,溶于100mL水中,呈带紫光的红色澄清溶液。
取上述带紫光的红色澄清溶液40mL,加入硫酸溶液10mL后该溶液呈紫色,取此液2~3滴加入5mL水中,呈现带紫光的红色溶液。
称取0.1g试样,溶于100mL乙酸铵溶液,取此溶液1mL加乙酸铵溶液配至100mL,该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2nm。
4.3.含量的测定4.3.1.三氯化钛滴定法(仲裁法)4.3.1.1.方法提要在碱性介质中,试样中偶氮基被三氯化钛还原分解,按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染料的百分含量。
4.3.1.2.试剂柠檬酸三钠;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c(TiCl3)=0.1mol/L(新配制,配制方法见附录A);钢瓶装二氧化碳。
4.3.1.3.测试方法称取苋菜红85或苋菜红60试样5g,精确至0.0002g,溶于100mL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吸取50mL,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柠檬酸三钠15g,水150mL,按图1装好仪器,在液面下通入二氧化碳气流的同时,加热至沸,并用三氯化钛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到无色为终点。
危化品经营范围-ht

氨(7664-41-7)、1-氨基丙烷(107-10-8)、2-氨基丙烷(75-31-0)、4-氨基二苯胺(101-54-2)、氨基磺酸(5329-14-6)、1-氨基乙醇(75-39-8)、2-氨基乙醇(141-43-5)、2-(2-氨基乙氧基)乙醇(929-06-6)、氨溶液[含氨>10%](1336-21-6)、白磷(12185-10-3)、钡(7440-39-3)、苯(71-43-2)、苯-1,3-二磺酰肼[糊状,浓度52%](4547-70-0)、苯胺(62-53-3)、苯并呋喃(271-89-6)、1,2-苯二胺(95-54-5)、1,3-苯二胺(108-45-2)、1,4-苯二胺(106-50-3)、1,2-苯二酚(120-80-9)、1,3-苯二酚(108-46-3)、1,4-苯二酚(123-31-9)、1,3-苯二磺酸溶液(98-48-6)、苯酚(108-95-2)、苯酚磺酸(1333-39-7)、苯酚钠(139-02-6)、苯磺酰肼(80-17-1)、苯甲腈(100-47-0)、苯甲醚(100-66-3)、苯肼(100-63-0)、苯乙腈(140-29-4)、苯乙炔(536-74-3)、苯乙烯[稳定的](100-42-5)、苯乙酰氯(103-80-0)、吡啶(110-86-1)、吡咯(109-97-7)、N-苄基-N-乙基苯胺(92-59-1)、2-苄基吡啶(101-82-6)、4-苄基吡啶(2116-65-6)、1-丙醇(71-23-8)、2-丙醇(67-63-0)、1,2-丙二胺(78-90-0)、1,3-丙二胺(109-76-2)、丙二醇乙醚(1569-02-4)、丙二腈(109-77-3)、丙醛(123-38-6)、丙酸(79-09-4)、丙酸甲酯(554-12-1)、丙酸乙酯(105-37-3)、丙酮(67-64-1)、丙烷(74-98-6)、丙烯(115-07-1)、丙烯酰胺(79-06-1)、超氧化钾(12030-88-5)、超氧化钠(12034-12-7)、次磷酸(6303-21-5)、次氯酸钡[含有效氯>22%](13477-10-6)、次氯酸钙(7778-54-3)、次氯酸钾溶液[含有效氯>5%](7778-66-7)、次氯酸锂(13840-33-0)、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7681-52-9)、氮[压缩的或液化的](7727-37-9)、氮化锂(26134-62-3)、氮化镁(12057-71-5)、4-碘苯酚(540-38-5)、碘化钾汞(7783-33-7)、碘化氢[无水](10034-85-2)、碘化亚汞(15385-57-6)、碘化乙酰(507-02-8)、碘甲烷(74-88-4)、碘酸(7782-68-5)、碘酸铵(13446-09-8)、碘酸钡(10567-69-8)、碘酸钙(7789-80-2)、碘酸镉(7790-81-0)、碘酸钾(7758-05-6)、碘酸钾合一碘酸(13455-24-8)、碘酸锂(13765-03-2)、碘酸锰(25659-29-4)、碘酸钠(7681-55-2)、碘酸铅(25659-31-8)、碘酸锶(13470-01-4)、碘酸铁(29515-61-5)、碘酸锌(7790-37-6)、碘酸银(7783-97-3)、1-碘戊烷(628-17-1)、碘乙酸(64-69-7)、碘乙酸乙酯(623-48-3)、碘乙烷(75-03-6)、叠氮化钡(18810-58-7)、叠氮化钠(26628-22-8)、2-丁醇(78-92-2)、丁醇钠(2372-45-4)、1,4-丁二胺(110-60-1)、丁二腈(110-61-2)、2-丁炔(503-17-3)、1-丁炔-3-醇(2028-63-9)、对硝基苯酚钾(1124-31-8)、对硝基苯酚钠(824-78-2)、对硝基苯磺酸(138-42-1)、对硝基苯甲酰肼(636-97-5)、对硝基乙苯(100-12-9)、对异丙基苯酚(99-89-8)、二苯胺(122-39-4)、二苯胺硫酸溶液、二苯甲基溴(776-74-9)、1,1-二苯肼(530-50-7)、1,2-二苯肼(122-66-7)、二碘化汞(7774-29-0)、二碘甲烷(75-11-6)、二氟甲烷(75-10-5)、二氟磷酸[无水](13779-41-4)、1,1-二氟乙烷(75-37-6)、1,1-二氟乙烯(75-38-7)、二环庚二烯(121-46-0)、二环己胺(101-83-7)、二甲胺[无水](124-40-3)、1,2-二甲苯(95-47-6)、1,3-二甲苯(108-38-3)、1,4-二甲苯(106-42-3)、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1330-20-7)、N,N-二甲基氨基乙腈(926-64-7)、N,N-二甲基苯胺(121-69-7)、二甲基苯胺异构体混合物(1300-73-8)、3,5-二甲基苯甲酰氯(6613-44-1)、2,6-二甲基吗啉(141-91-3)、二甲基镁(2999-74-8)、1,4-二甲基哌嗪(106-58-1)、二甲基胂酸钠(124-65-2)、二甲基锌(544-97-8)、N,N-二甲基乙醇胺(108-01-0)、二甲基乙二酮(431-03-8)、N,N-二甲基异丙醇胺(108-16-7)、二甲醚(115-10-6)、二甲胂酸(75-60-5)、二甲双胍(57-24-9)、二硫代-4,4'-二氨基代二苯(722-27-0)、二硫化二甲基(624-92-0)、二硫化钛(12039-13-3)、二硫化碳(75-15-0)、二硫化硒(7488-56-4)、1,1-二氯丙酮(513-88-2)、1,3-二氯丙酮(534-07-6)、1,2-二氯丙烷(78-87-5)、1,3-二氯丙烷(142-28-9)、1,2-二氯丙烯(563-54-2)、1,3-二氯丙烯(542-75-6)、2,3-二氯丙烯(78-88-6)、1,4-二氯丁烷(110-56-5)、2,2-二氯二乙醚(111-44-4)、二氯硅烷(4109-96-0)、二氯化膦苯(644-97-3)、二氯化硫(10545-99-0)、二氯化乙基铝(563-43-9)、2,4-二氯甲苯(95-73-8)、2,5-二氯甲苯(19398-61-9)、2,6-二氯甲苯(118-69-4)、3,4-二氯甲苯(95-75-0)、二氯甲烷(75-09-2)、2,3-二氯硝基苯(3209-22-1)、2,4-二氯硝基苯(611-06-3)、2,5-二氯硝基苯(89-61-2)、3,4-二氯硝基苯(99-54-7)、二氯一氟甲烷(75-43-4)、二氯乙腈(3018-12-0)、二氯乙酸(79-43-6)、1,1-二氯乙烯(75-35-4)、1,2-二氯乙烯(540-59-0)、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1563-66-2)、2,3-二氢吡喃(25512-65-6)、2,3-二氰-5,6-二氯氢醌(84-58-2)、二水合三氟化硼(13319-75-0)、1,2-二硝基苯(528-29-0)、1,3-二硝基苯(99-65-0)、1,4-二硝基苯(100-25-4)、2,4-二硝基苯胺(97-02-9)、2,6-二硝基苯胺(606-22-4)、3,5-二硝基苯胺(618-87-1)、二硝基苯酚[干的或含水<15%](25550-58-7)、2,4-二硝基苯酚[含水≥15%](51-28-5)、2,5-二硝基苯酚[含水≥15%](329-71-5)、2,6-二硝基苯酚[含水≥15%](573-56-8)、二硝基苯酚碱金属盐[干的或含水<15%]2,4-二硝基苯酚钠(1011-73-0)、2,4-二硝基苯磺酰氯(1656-44-6)、2,4-二硝基苯甲醚(119-27-7)、3,5-二硝基苯甲酰氯(99-33-2)、2,4-二硝基苯肼(119-26-6)、1,3-二硝基丙烷(6125-21-9)、2,2-二硝基丙烷(595-49-3)、2,4-二硝基二苯胺(961-68-2)、3,4-二硝基二苯胺二硝基甘脲(55510-04-8)、2,4-二硝基甲苯(121-14-2)、2,6-二硝基甲苯(606-20-2)、二硝基间苯二酚(519-44-8)、二硝基联苯(38094-35-8)、二硝基邻甲酚铵二硝基邻甲酚钾(5787-96-2)、4,6-二硝基邻甲苯酚钠(2312-76-7)、二硝基邻甲苯酚钠2,4-二硝基氯化苄(610-57-1)、1,5-二硝基萘(605-71-0)、1,8-二硝基萘(602-38-0)、2,4-二硝基萘酚(605-69-6)、2,4-二硝基萘酚钠(887-79-6)、2,7-二硝基芴(5405-53-8)、1,2-二溴-3-丁酮(25109-57-3)、3,5-二溴-4-羟基苄腈(1689-84-5)、1,2-二溴苯(583-53-9)、2,4-二溴苯胺(615-57-6)、2,5-二溴苯胺(3638-73-1)、1,2-二溴丙烷(78-75-1)、二溴二氟甲烷(75-61-6)、二溴甲烷(74-95-3)、1,2-二溴乙烷(106-93-4)、二溴异丙烷N,N'-二亚硝基-N,N'-二甲基对苯二酰胺(133-55-1)、二亚硝基苯(25550-55-4)、2,4-二亚硝基间苯二酚(118-02-5)、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减敏的](101-25-7)、二亚乙基三胺(111-40-0)、二氧化氮(10102-44-0)、二氧化丁二烯(298-18-0)、二氧化硫(7446-09-5)、二氧化氯(10049-04-4)、二氧化铅(1309-60-0)、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124-38-9)、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混合物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物二氧化硒(7446-08-4)、1,3-二氧戊环(646-06-0)、1,4-二氧杂环己烷(123-91-1)、1,2-二乙基苯(135-01-3)、1,3-二乙基苯(141-93-5)、1,4-二乙基苯(105-05-5)、N,N-二乙基苯胺(91-66-7)、N-(2,6-二乙基苯基)-N-甲氧基甲基-氯乙酰胺(15972-60-8)、N,N-二乙基对甲苯胺(613-48-9)、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2-氯烯丙基酯(95-06-7)、二乙基二氯硅烷(1719-53-5)、二乙基汞(627-44-1)、1,2-二乙基肼(1615-80-1)、N,N-二乙基邻甲苯胺(2728-04-3)、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2524-04-1)、二乙基镁(557-18-6)、二乙基硒(627-53-2)、二乙基锌(557-20-0)、N,N-二乙基乙撑二胺(100-36-7)、N,N-二乙基乙醇胺(100-37-8)、二乙硫醚(352-93-2)、钒酸钾(14293-78-8)、呋喃(110-00-9)、2-呋喃甲醇(98-00-0)、呋喃甲酰氯(527-69-5)、氟(7782-41-4)、1-氟-2,4-二硝基苯(70-34-8)、2-氟苯胺(348-54-9)、3-氟苯胺(372-19-0)、4-氟苯胺(371-40-4)、氟代苯(462-06-6)、氟代甲苯(25496-08-6)、氟锆酸钾(16923-95-8)、氟硅酸(16961-83-4)、氟硅酸铵(1309-32-6)、氟硅酸钾(16871-90-2)、氟硅酸钠(16893-85-9)、氟化铵(12125-01-8)、氟化钡(7787-32-8)、氟化锆(7783-64-4)、氟化镉(7790-79-6)、氟化铬(7788-97-8)、氟化汞(7783-39-3)、氟化钴(10026-18-3)、氟化钾(7789-23-3)、氟化镧(13709-38-1)、氟化锂(7789-24-4)、氟化钠(7681-49-4)、氟化铅(7783-46-2)、氟化氢[无水](7664-39-3)、氟化氢铵(1341-49-7)、氟化氢钾(7789-29-9)、氟化氢钠(1333-83-1)、氟化铷(13446-74-7)、氟化铯(13400-13-0)、氟化铜(7789-19-7)、氟化锌(7783-49-5)、氟化亚钴(10026-17-2)、氟磺酸(7789-21-1)、氟甲烷(593-53-3)、氟磷酸[无水](13537-32-1)、氟硼酸(16872-11-0)、氟硼酸镉(14486-19-2)、氟硼酸铅(13814-96-5)、氟硼酸铅溶液[含量>28%]氟乙酸乙酯(459-72-3)、氟乙烷(353-36-6)、氟乙烯[稳定的](75-02-5)、钙(7440-70-2)、金属钙粉高碘酸铵(13446-11-2)、高碘酸钡(13718-58-6)、高碘酸钾(7790-21-8)、高碘酸钠(7790-28-5)、高氯酸[浓度>72%](7601-90-3)、高氯酸[浓度≤50%]、高氯酸[浓度50%~72%]、高氯酸铵(7790-98-9)、高氯酸钡(13465-95-7)、高氯酸醋酐溶液高氯酸钙(13477-36-6)、高氯酸钾(7778-74-7)、高氯酸锂(7791-03-9)、高氯酸镁(10034-81-8)、高氯酸钠(7601-89-0)、高氯酸铅(13637-76-8)、高氯酸锶(13450-97-0)、高氯酸亚铁(13520-69-9)、高氯酸银(7783-93-9)、高锰酸钡(7787-36-2)、高锰酸钙(10118-76-0)、高锰酸钾(7722-64-7)、高锰酸钠(10101-50-5)、高锰酸锌(23414-72-4)、高锰酸银(7783-98-4)、镉[非发火的](7440-43-9)、铬硫酸铬酸钾(7789-00-6)、铬酸钠(7775-11-3)、铬酸铍(14216-88-7)、铬酸铅(7758-97-6)、铬酸溶液(7738-94-5)、铬酸叔丁酯四氯化碳溶液(1189-85-1)、庚二腈(646-20-8)、庚腈(629-08-3)、1-庚炔(628-71-7)、庚酸(111-14-8)、2-庚酮(110-43-0)、3-庚酮(106-35-4)、4-庚酮(123-19-3)、1-庚烯(592-76-7)、2-庚烯(592-77-8)、3-庚烯(592-78-9)、汞(7439-97-6)、硅粉[非晶形的](7440-21-3)、硅钙(12013-56-8)、硅化钙(12013-55-7)、硅化镁(22831-39-6;39404-03-0)、硅锂(68848-64-6)、硅铝(57485-31-1)、硅锰钙(12205-44-6)、硅酸铅(10099-76-0;11120-22-2)、硅酸四乙酯(78-10-4)、硅铁锂(64082-35-5)、硅铁铝[粉末状的](12003-41-7)、过二硫酸铵(7727-54-0)、过二硫酸钾(7727-21-1)、过硫酸钠(7775-27-1)、过氯酰氟(7616-94-6)、过硼酸钠(15120-21-5;7632-04-4;11138-47-9)、过氧化钡(1304-29-6)、过氧化钾(17014-71-0)、过氧化锂(12031-80-0)、过氧化镁(1335-26-8)、过氧化钠(1313-60-6)、过氧化脲(124-43-6)、过氧化氢溶液[含量>8%](7722-84-1)、过氧化氢四氢化萘(771-29-9)、过氧化锶(1314-18-7)、过氧化碳酸钠水合物(15630-89-4)、过氧化锌(1314-22-3)、红磷(7723-14-0)、环庚酮(502-42-1)、环庚烷(291-64-5)、环己胺(108-91-8)、环戊胺(1003-03-8)、环戊醇(96-41-3)、己腈(628-73-9)、己硫醇(111-31-9)、1-己炔(693-02-7)、2-己炔(764-35-2)、3-己炔(928-49-4)、己酸(142-62-1)、甲苯(108-88-3)、甲醇(67-56-1)、甲醇钾(865-33-8)、甲醇钠(124-41-4)、甲硅烷(7803-62-5)、2-甲基-1-丙醇(78-83-1)、2-甲基-1-丙硫醇(513-44-0)、2-甲基-1-丁醇(137-32-6)、3-甲基-1-丁醇(123-51-3)、2-甲基-1-丁硫醇(1878-18-8)、3-甲基-1-丁硫醇(541-31-1)、2-甲基-1-丁烯(563-46-2)、3-甲基-1-丁烯(563-45-1)、4-甲基苯胺(106-49-0)、甲基磺酸(75-75-2)、甲硫醇(74-93-1)、甲硫醚(75-18-3)、甲醛溶液(50-00-0)、甲胂酸(56960-31-7)、甲酸(64-18-6)、甲酸甲酯(107-31-3)、甲酸乙酯(109-94-4)、甲烷(74-82-8)、钾(7440-09-7)、间苯三酚(108-73-6)、间硝基苯磺酸(98-47-5)、焦硫酸汞(1537199-53-3)、焦砷酸(13453-15-1)、焦油酸金属锆(7440-67-7)、金属锆粉[干燥的]金属铪粉(7440-58-6)、金属镧[浸在煤油中的](7439-91-0)、金属锰粉[含水≥25%](7439-96-5)、金属钕[浸在煤油中的](7440-00-8)、金属铷(7440-17-7)、金属铯(7440-46-2)、金属锶(7440-24-6)、金属钛粉[干的](7440-32-6)、精蒽(120-12-7)、肼水溶液[含肼≤64%]酒石酸化烟碱(65-31-6)、酒石酸锑钾(28300-74-5)、糠胺(617-89-0)、糠醛(98-01-1)、锂(7439-93-2)、联苯(92-52-4)、磷化钙(1305-99-3)、磷化钾(20770-41-6)、磷化铝(20859-73-8)、磷化铝镁磷化镁(12057-74-8)、磷化钠(12058-85-4)、磷化氢(7803-51-2)、磷化锶(12504-13-1)、磷化锡(25324-56-5)、磷化锌(1314-84-7)、磷酸二乙基汞(2235-25-8)、磷酸三甲苯酯(1330-78-5)、磷酸亚铊(13453-41-3)、9-磷杂双环壬烷膦酸(10294-56-1)、β,β'-硫代二丙腈(111-97-7)、2-硫代呋喃甲醇(98-02-2)、硫代甲酰胺(115-08-2)、硫代磷酰氯(3982-91-0)、硫代氯甲酸乙酯(2941-64-2)、4-硫代戊醛(3268-49-3)、硫代乙酸(507-09-5)、硫代异氰酸甲酯(556-61-6)、硫化铵溶液硫化钡(21109-95-5)、硫化镉(1306-23-6)、硫化汞(1344-48-5)、硫化钾(1312-73-8)、硫化钠(1313-82-2)、硫化氢(7783-06-4)、硫磺(7704-34-9)、硫脲(62-56-6)、硫氢化钙(12133-28-7)、硫氢化钠(16721-80-5)、硫氰酸苄(3012-37-1)、硫氰酸钙(2092-16-2)、硫酸(7664-93-9)、硫酸苯胺(542-16-5)、硫酸苯肼(2545-79-1)、硫酸镉(10124-36-4)、硫酸汞(7783-35-9)、硫酸钴(10124-43-3)、硫酸氢铵(7803-63-6)、硫酸氢钾(7646-93-7)、硫酸氢钠(7681-38-1)、硫酸氢钠溶液硫酸亚汞(7783-36-0)、六氟化硫(2551-62-4)、六氟化钨(7783-82-6)、六氟化硒(7783-79-1)、六氟乙烷(76-16-4)、铝粉(7429-90-5)、铝酸钠[固体](1302-42-7)、铝酸钠[溶液]铝铁熔剂氯化镉(10108-64-2)、氯化汞(7487-94-7)、氯化钴(7646-79-9)、氯化氢[无水](7647-01-0)、氯化铜(7447-39-4)、氯化硒(10025-68-0)、氯化锌(7646-85-7)、氯酸铵(10192-29-7)、氯酸钡(13477-00-4)、氯酸钙(10137-74-3)、氯酸钾(3811-04-9)、氯酸镁(10326-21-3)、氯酸钠(7775-09-9)、氯酸溶液[浓度≤10%](7790-93-4)、氯酸铯(13763-67-2)、氯酸锶(7791-10-8)、氯酸铊(13453-30-0)、氯酸铜(26506-47-8)、氯酸锌(10361-95-2)、氯酸银(7783-92-8)、氯乙腈(107-14-2)、氯乙酸(79-11-8)、氯乙酸钠(3926-62-3)、氯乙烷(75-00-3)、吗啉(110-91-8)、镁(7439-95-4)、镁合金[片状、带状或条状,含镁>50%]镁铝粉锰酸钾(10294-64-1)、木防己苦毒素(124-87-8)、木馏油(8021-39-4)、钠(7440-23-5)、萘(91-20-3)、萘胺(134-32-7)、2-萘胺(91-59-8)、哌啶(110-89-4)、硼氢化钾(13762-51-1)、硼氢化锂(16949-15-8)、硼氢化铝(16962-07-5)、硼氢化钠(16940-66-2)、硼酸(10043-35-3)、硼酸三甲酯(121-43-7)、硼酸三乙酯(150-46-9)、硼酸三异丙酯(5419-55-6)、偏钒酸铵(7803-55-6)、偏钒酸钾(13769-43-2)、偏硅酸钠(6834-92-0)、偏砷酸(10102-53-1偏砷酸钠(15120-17-9)、氢(1333-74-0)、氢碘酸(10034-85-2)、氢氟酸(7664-39-3)、氢化钡(13477-09-3)、氢化钙(7789-78-8)、氢化锆(7704-99-6)、氢化钾(7693-26-7)、氢化锂(7580-67-8)、氢化铝(7784-21-6)、氢化铝锂(16853-85-3)、氢化铝钠(13770-96-2)、氢化镁(7693-27-8)、氢化钠(7646-69-7)、氢化钛(7704-98-5)、氢气和甲烷混合物氢氰酸[含量≤20%](74-90-8)、氢溴酸(10035-10-6)、氢氧化钡(17194-00-2)、氢氧化钾(1310-58-3)、氢氧化锂(1310-65-2)、氢氧化钠(1310-73-2)、氢氧化铍(13327-32-7)、氢氧化铷(1310-82-3)、氢氧化铯(21351-79-1)、氰(460-19-5)、氰化汞(592-04-1)、氰化汞钾(591-89-9)、氰化钴(Ⅱ)(542-84-7)、氰化钴(Ⅲ)(14965-99-2)、氰化铈氰化铜(14763-77-0)、氰化锌(557-21-1)、氰化溴(506-68-3)、氰化金钾(14263-59-3)、氰化亚金钾(13967-50-5)、氰化亚铜(544-92-3)、氰化亚铜三钾(13682-73-0)、氰化亚铜三钠(14264-31-4)、2-巯基丙酸(79-42-5)、5-巯基四唑并-1-乙酸2-巯基乙醇(60-24-2)、巯基乙酸(68-11-1)、三氟甲烷(75-46-7)、三氟乙酸(76-05-1)、三氟乙酸酐(407-25-0)、三氯硅烷(10025-78-2)、三氯化碘(865-44-1)、三氯化钒(7718-98-1)、三氯化磷(7719-12-2)、三氯化铝[无水](7446-70-0)、三氯化铝溶液三氯化钼(13478-18-7)、三氯化硼(10294-34-5)、三氯化三甲基二铝(12542-85-7)、三氯化三乙基二铝(12075-68-2)、三氯化砷(7784-34-1)、三氯化钛(7705-07-9)、三氯化钛溶液三氯化钛混合物三氯化锑(10025-91-9)、三氯化铁(7705-08-0)、三氯甲苯(98-07-7)、三氯甲烷(67-66-3)、三氯氧化钒(7727-18-6)、三氯氧磷(10025-87-3)、三氯一氟甲烷(75-69-4)、三氯乙腈(545-06-2)、三氯乙醛[稳定的](75-87-6)、三氯乙酸(76-03-9)、三氯乙酸甲酯(598-99-2)、1,1,1-三氯乙烷(71-55-6)、1,1,2-三氯乙烷(79-00-5)、三氯乙烯(79-01-6)、三氯乙酰氯(76-02-8)、三氯异氰脲酸(87-90-1)、三烯丙基胺(102-70-5)、1,3,5-三硝基苯(99-35-4)、2,4,6-三硝基苯胺(489-98-5)、2,4,6-三硝基苯酚(88-89-1)、三溴化砷(7784-33-0)、三溴化锑(7789-61-9)、三溴甲烷(75-25-2)、三溴乙醛(115-17-3)、三溴乙酸(75-96-7)、三溴乙烯(598-16-3)、三氧化二氮(10544-73-7)、三氧化二钒(1314-34-7)、三氧化二磷(1314-24-5)、三氧化二砷(1327-53-3)、三氧化铬[无水](1333-82-0)、三氧化硫[稳定的](7446-11-9)、三乙胺(121-44-8)、三正丙胺(102-69-2)、三正丁胺(102-82-9)、砷(7440-38-2)、砷化汞(749262-24-6)、砷化镓(1303-00-0)、砷化锌(12006-40-5)、砷酸(7778-39-4)、砷酸铵(24719-13-9)、砷酸钡(13477-04-8)、砷酸二氢钾砷酸二氢钠(10103-60-3)、砷酸钙(7778-44-1)、砷酸汞(7784-37-4)、砷酸钾(7784-41-0)、砷酸镁(10103-50-1)、砷酸钠(13464-38-5)、砷酸铅(7645-25-2)、砷酸氢二铵(7784-44-3)、砷酸氢二钠(7778-43-0)、砷酸锑(28980-47-4)、砷酸铁(10102-49-5)、砷酸铜(10103-61-4)、砷酸锌(1303-39-5)、砷酸亚铁(10102-50-8)、)、砷酸银(13510-44-6)、石棉[含:阳起石石棉、铁石棉、透闪石石棉、直闪石石棉、青石棉](1332-21-4)、石油醚(8032-32-4)、叔丁基苯(98-06-6)、2-叔丁基苯酚(88-18-6)、4-叔丁基苯酚(98-54-4)、水合肼[含肼≤64%](10217-52-4)、水杨醛(90-02-8)、水杨酸汞(5970-32-1)、水杨酸化烟碱(29790-52-1)、四氟代肼(10036-47-2)、四氟化硅(7783-61-1)、四氟化硫(7783-60-0)、四氟乙烯[稳定的](116-14-3)、1,2,4,5-四甲苯(95-93-2)、四氯化钒(7632-51-1)、四氯化锆(10026-11-6)、四氯化硅(10026-04-7)、四氯化硫(13451-08-6)、四氯化铅(13463-30-4)、四氯化钛(7550-45-0)、四氯化碳(56-23-5)、四氯化硒(10026-03-6)、1,1,2,2-四氯乙烷(79-34-5)、四氯乙烯(127-18-4)、四氢吡咯(123-75-1)、四氢吡喃(142-68-7)、四氢呋喃(109-99-9)、松焦油(8011-48-1)、松节油(8006-64-2)、松节油混合萜(1335-76-8)、松油(8002-09-3)、松油精(8002-16-2)、碳化钙(75-20-7)、碳化铝(1299-86-1)、碳酸二丙酯(623-96-1)、碳酸二甲酯(616-38-6)、碳酸二乙酯(105-58-8)、五氟化碘(7783-66-6)、五氟化磷(7647-19-0)、五氟化溴(7789-30-2)、五硫化二磷(1314-80-3)、五氯苯(608-93-5)、五氯酚钠(131-52-2)、五氯化磷(10026-13-8)、五氧化二钒(1314-62-1)、五氧化二磷(1314-56-3)、1-戊醇(71-41-0)、2-戊醇(6032-29-7)、1,5-戊二胺(462-94-2)、戊二腈(544-13-8)、戊二醛(111-30-8)、2,4-戊二酮(123-54-6)、1-戊醛(110-62-3)、1-戊炔(627-19-0)、2-戊酮(107-87-9)、3-戊酮(96-22-0)、1-戊烯(109-67-1)、2-戊烯(109-68-2)、硒(7782-49-2)、硒化镉(1306-24-7)、硒化铅(12069-00-0)、硒化氢[无水](7783-07-5)、硒化铁(1310-32-3)、硒化锌(1315-09-9)、硒脲(630-10-4)、硒酸(7783-08-6)、硒酸钡(7787-41-9)、硒酸钾(7790-59-2)、2-硝基苯酚(88-75-5)、3-硝基苯酚(554-84-7)、4-硝基苯酚(100-02-7)、2-硝基苯肼(3034-19-3)、4-硝基苯肼(100-16-3)、2-硝基苯胂酸(5410-29-7)、3-硝基苯胂酸(618-07-5)、4-硝基苯胂酸(98-72-6)、1-硝基丙烷(108-03-2)、2-硝基丙烷(79-46-9)、2-硝基碘苯(609-73-4)、3-硝基碘苯(645-00-1)、4-硝基碘苯(636-98-6)、1-硝基丁烷(627-05-4)、2-硝基丁烷(600-24-8)、硝基苊(602-87-9)、硝基胍(556-88-7)、2-硝基甲苯(88-72-2)、3-硝基甲苯(99-08-1)、4-硝基甲苯(99-99-0)、硝基甲烷(75-52-5)、2-硝基联苯(86-00-0)、2-硝基萘(581-89-5)、1-硝基萘(86-57-7)、2-硝基溴苯(577-19-5)、3-硝基溴苯(585-79-5)、4-硝基溴苯(586-78-7)、4-硝基溴化苄(100-11-8)、硝基盐酸(8007-56-5)、硝基乙烷(79-24-3)、硝酸(7697-37-2)、硝酸铵[含可燃物>0.2%,包括以碳计算的任何有机物,但不包括任何其它添加剂](6484-52-2)、硝酸铵[含可燃物≤0.2%]硝酸铵肥料[比硝酸铵(含可燃物>0.2%,包括以碳计算的任何有机物,但不包括任何其它添加剂)更易爆炸]硝酸铵肥料[含可燃物≤0.4%]硝酸钡(10022-31-8)、硝酸苯胺(542-15-4)、硝酸苯汞(55-68-5)、硝酸铋(10361-44-1)、硝酸镝(10143-38-1)、硝酸铒(10168-80-6)、硝酸钙(10124-37-5)、硝酸锆(13746-89-9)、硝酸镉(10325-94-7)、硝酸铬(13548-38-4)、硝酸汞(10045-94-0)、硝酸钴(10141-05-6)、硝酸胍(506-93-4)、硝酸镓(13494-90-1)、硝酸甲胺(22113-87-7)、硝酸钾(7757-79-1)、硝酸镧(10099-59-9)、硝酸铑(10139-58-9)、硝酸锂(7790-69-4)、硝酸镥(10099-67-9)、硝酸铝(7784-27-2)、硝酸镁(10377-60-3)、硝酸锰(20694-39-7)、硝酸钠(7631-99-4)、硝酸脲(124-47-0)、硝酸镍(13138-45-9)、硝酸镍铵硝酸钕(16454-60-7)、硝酸钕镨(134191-62-1)、硝酸铍(13597-99-4)、硝酸镨(10361-80-5)、硝酸铅(10099-74-8)、硝酸羟胺(13465-08-2)、硝酸铯(7789-18-6)、硝酸钐(13759-83-6)、硝酸铈(10108-73-3)、硝酸铈铵(16774-21-3)、硝酸铈钾硝酸铈钠硝酸锶(10042-76-9)、硝酸铊(10102-45-1)、硝酸铁(10421-48-4)、硝酸铜(10031-43-3)、硝酸锌(7779-88-6)、硝酸亚汞(7782-86-7)、硝酸氧锆(13826-66-9)、硝酸乙酯醇溶液硝酸钇(13494-98-9)、硝酸镱(35725-34-9;13768-67-7)、硝酸铟(13770-61-1)、硝酸银(7761-88-8)、辛二腈(629-40-3)、辛二烯(3710-30-3)、锌粉(7440-66-6)、溴(7726-95-6)、溴化苄(100-39-0)、溴化丙酰(598-22-1)、溴化汞(7789-47-1)、溴化氢(10035-10-6)、溴化氢乙酸溶液)、溴化硒(7789-52-8)、溴己烷(111-25-1)、溴酸(7789-31-3)、溴酸钡(13967-90-3)、溴酸镉(14518-94-6)、溴酸钾(7758-01-2)、溴酸镁(7789-36-8)、溴酸钠(7789-38-0)、溴酸铅(34018-28-5)、溴酸锶(14519-18-7)、溴酸锌(14519-07-4)、溴酸银(7783-89-3)、溴乙酸(79-08-3)、溴乙酸乙酯(105-36-2)、溴乙酸异丙酯(29921-57-1)、溴乙酸正丙酯(35223-80-4)、溴乙烷74-96-4、亚磷酸13598-36-2、亚硫酸7782-99-2、亚硫酸氢铵10192-30-0、亚硫酸氢钙13780-03-5、亚硫酸氢钾7773-03-7、亚硫酸氢镁13774-25-9、亚硫酸氢钠7631-90-5、亚硫酸氢锌15457-98-4、亚氯酸钙14674-72-7、亚氯酸钠7758-19-2、亚砷酸钡125687-68-5、亚砷酸钙27152-57-4、亚砷酸钾10124-50-2、亚砷酸铁63989-69-5、亚砷酸铜10290-12-7亚砷酸锌10326-24-6亚砷酸银7784-08-9、亚硒酸7783-00-8、亚硒酸钡13718-59-7、亚硒酸钙13780-18-2、亚硒酸钾10431-47-7、亚硒酸铝20960-77-4、亚硒酸镁15593-61-0、亚硒酸钠10102-18-8、4-亚硝基苯酚104-91-6、亚硝基硫酸7782-78-7、亚硝酸铵13446-48-5、亚硝酸钡13465-94-6、亚硝酸钙13780-06-8、亚硝酸钾7758-09-0、亚硝酸钠7632-00-0、亚硝酸镍17861-62-0、亚硝酰氯2696-92-6、1,2-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二钠142-59-6、氩[压缩的或液化的]7440-37-1、盐酸7647-01-0、盐酸-1-萘胺552-46-5、盐酸-1-萘乙二胺1465-25-4、盐酸-2-萘胺612-52-2、盐酸苯胺142-04-1、盐酸苯肼27140-08-5、盐酸邻苯二胺615-28-1、盐酸间苯二胺541-69-5、盐酸对苯二胺624-18-0、氧[压缩的或液化的]7782-44-7、氧化钡1304-28-5、氧化汞21908-53-2、氧化环己烯286-20-4、氧化钾12136-45-7、氧化钠1313-59-3、氧化铍1304-56-9、氧化铊1314-32-5、氧化亚汞15829-53-5、氧化亚铊1314-12-1、氧化银20667-12-3、氧氯化铬14977-61-8、氧氯化硫7791-25-5、氧氯化硒7791-23-3、一甲胺[无水]74-89-5、一甲胺溶液、一氯丙酮78-95-5、一氯化碘7790-99-0、一氯化硫10025-67-9、一氯三氟甲烷75-72-9、一氯五氟乙烷76-15-3、一氯乙醛107-20-0、一溴化碘7789-33-5、一氧化氮10102-43-9、一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物、一氧化二氮[压缩的或液化的]10024-97-2、一氧化铅1317-36-8、一氧化碳630-08-0、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乙胺75-04-7、乙苯100-41-4、乙醇[无水]64-17-5、乙醇钾917-58-8、乙醇钠141-52-6、、乙醇钠乙醇溶液、1,2-乙二胺107-15-3、乙二醇单甲醚109-86-4、乙二醇二乙醚629-14-1、乙二醇乙醚110-80-5、乙二醇异丙醚109-59-1、乙二酸二丁酯2050-60-4、乙二酸二甲酯553-90-2、乙二酸二乙酯95-92-1、乙二酰氯79-37-8、乙汞硫水杨酸钠盐54-64-8、2-乙基-1-丁醇97-95-0、2-乙基-1-丁烯760-21-4、N-乙基-1-萘胺118-44-5、乙腈75-05-8、乙硫醇75-08-1、2-乙硫基苄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29973-13-5、乙醚60-29-7、乙硼烷19287-45-7、乙醛75-07-0、乙炔74-86-2、乙酸[含量>80%]64-19-7、乙酸溶液[10%<含量≤80%]、乙酸钡543-80-6、乙酸苯胺542-14-3、乙酸苯汞62-38-4、乙酸酐108-24-7、乙酸汞1600-27-7、乙酸甲酯79-20-9、乙酸间甲酚酯122-46-3、乙酸铍543-81-7、乙酸铅301-04-2、乙酸亚铊563-68-8、乙酸乙二醇乙醚111-15-9、乙酸乙基丁酯10031-87-5、乙酸乙酯141-78-6、乙酸异丙烯酯108-22-5、乙酸异丙酯108-21-4、乙酸异丁酯110-19-0、乙酸异戊酯123-92-2、乙酸正丙酯109-60-4、乙酸正丁酯123-86-4、乙酸正己酯142-92-7、乙酸正戊酯628-63-7、乙酸仲丁酯105-46-4、乙烷74-84-0、乙烯74-85-1、异丁腈78-82-0、异丁醛78-84-2、异丁酸79-31-2、异丁烷75-28-5、异丁烯115-11-7、异己烯27236-46-0、异戊胺107-85-7、异戊醇钠19533-24-5、异戊腈625-28-5、异戊酰氯108-12-3、异辛烷26635-64-3、异辛烯5026-76-6、正丙苯103-65-1、正丙硫醇107-03-9、正丙醚111-43-3、正丁胺109-73-9、正丁醇71-36-3、正丁基苯104-51-8、正丁腈109-74-0、正丁硫醇109-79-5、正丁醚142-96-1、正丁醛123-72-8、正丁酸107-92-6、正丁烷106-97-8、正己胺111-26-2、正己烷110-54-3、正磷酸7664-38-2、正戊胺110-58-7、正戊酸109-52-4、正戊酸甲酯624-24-8、正戊酸乙酯539-82-2、正戊酸正丙酯141-06-0、正戊烷109-66-0、正辛腈124-12-9、正辛硫醇111-88-6、正辛烷111-65-9、重氮甲烷334-88-3、重铬酸铵7789-09-5、重铬酸钡13477-01-5重铬酸钾7778-50-9、重铬酸锂13843-81-7、重铬酸铝、重铬酸钠10588-01-9、重铬酸铯13530-67-1、重铬酸铜13675-47-3、重铬酸锌14018-95-2、重铬酸银7784-02-3、。
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

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纯度分析一、间苯二酚(分析纯)纯度分析计算式1:P %=×100二、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纯度分析:计算式2:P% = × 295 × 1001. 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摩尔数:S A ×P % /2952. 間间苯二酚总摩尔数:S B ×99.7%/1103. 余间苯二酚摩尔数:S B ×99.7%/110 - S A ×P % /2954. 上述3.的1/5 与 NaNO2反应 (1:2反应){S B ×99.70%/110 - S A ×P % /295}×200/1000 ×2= f/2 ×T/1000推导得上述计算式2{S B ×99.7%/110-T ×f/4000×1000/200 } S A收到的资料可能因格式转换错误显示为:(oppenoffice正在试用中,目前经常出点问题){1/5×11.0000/0.5500×a ×295/4000 × 100纯度计算式=S×200/1000公式中未有体积b及Tf ?询问:1.我上述推导计算式2有无问题?2.间苯二酚如只测定一次,更换批号或有问题时追加检测,纯度测出代入计算,可否?3.间苯二酚两次称取量11g 、0.55 g 需要准确称准至11.0000g 、0.5500g 吗?因为没看懂,所以没能理解。
能否称取近似量(大约值≈)?4.在操作中6-硝基-1,2重氮氧基萘-4-磺酸20g30分懸濁的目的是什么,我今天用攪拌子攪拌30分鐘後燒杯底部全是樣品,轉移上略有困難,轉移時使得溫度短時間接近10℃,不知這樣對測定有無影響?能否直接以粉體慢慢加入,這樣溫度2℃↓較易控制。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目录-61类

染料中间体(2-萘酚、氯苯、苯胺、硝基苯、1-萘胺-8-羟基-3,6-二磺 酸单钠盐(H酸单钠盐)、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蒽醌、对硝基苯胺 、邻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对氨基苯甲醚、邻苯二甲酸酐、2-氨基-1萘磺酸(吐氏酸)、对硝基甲苯、邻硝基甲苯、J酸(2-氨基-5-萘酚-7-磺 酸)、N-苯基-1-萘胺-8-磺酸(苯基周位酸)、猩红酸双钠盐、2-氰基-4硝基苯胺、乙酰乙酰苯胺、1-氨基蒽醌、2.4-二硝基氯苯、邻甲苯胺、对 硝基酚钠、邻氨基苯甲醚、2-羟基-3-萘甲酸、对氨基苯磺酸钠、溴氨酸 钠盐(1-氨基-4-溴蒽醌-2-磺酸钠盐)、1-萘酚-4-磺酸(NW酸)、2-氨 基-8-萘酚-6-磺酸(γ 酸)、N-甲基苯胺、1-萘酚、对氨基乙酰苯胺、三 聚氯氰、2-萘酚-3,6-二磺酸二钠盐(R盐)、2-萘酚-6,8-二磺酸二钾 盐(G盐)、1-萘胺-4-磺酸钠、1-萘胺、1-萘胺-8-磺酸(周位酸)、2.4二氨基甲苯、N.N-二甲基苯胺、邻硝基对甲苯胺、邻羟基苯甲酸(水扬 酸)、间苯二胺、邻二氯苯、间氨基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磺酸、保险粉 (连二亚硫酸钠)、6-氯-2,4-二硝基苯胺、3-氯-2-甲基苯胺、间苯二酚 (1,3—苯二酚)、对氯邻硝基苯胺(红色基3GL)、邻氯对硝基苯胺、 涂料产品:清漆(F01-1酚醛清漆、醇酸烘干绝缘漆、A01-1、A01-2氨基 烘干清漆、氨基烘干绝缘漆、丙烯酸清漆、生漆)。色漆(各色酚醛磁漆 、各色酚醛防锈漆、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各色硝基外用磁漆、各 色硝基腻子、各色硝基铅笔漆、各色硝基铅笔底漆、X06-1乙烯磷化底漆 、锌黄、铁红过氯乙烯底漆、各色过氯乙烯磁漆、G52-31各色过氯乙烯防 腐漆、各色环氧酯腻子、环氧沥青防腐涂料、富锌底漆、氯化橡胶防腐涂 料)。辅助材料:(氨基漆稀释剂、硝基漆稀释剂、过氯乙烯漆稀释剂、 硝基漆防潮剂、涂料用稀土催干剂、脱漆剂、铝粉浆)。 无机产品(Ⅲ类)产品(硼化合物、硝酸钙、硝酸银、溴、氯化亚砜、氨 基磺酸、亚硫酸氢铵、氢氧化锂、二盐基亚磷酸铅)。 无机产品(Ⅰ类)产品:一级钡化合物(工业氯化钡、工业氢氧化钡), 氯酸盐(高氯酸铵、工业氯酸钠、工业亚氯酸钠),工业溴酸钠,硝酸盐 (工业硝酸钠、工业硝酸钾、工业硝酸钡、工业硝酸锌、工业亚硝酸钠、 工业亚硝酸钙),过氧化物(工业过氧化氢、工业过氧碳酸钠、工业过硫 酸钾),硫化物(工业硫化钠、工业硫氢化钠),液体二氧化硫,工业硫 磺,橡胶用不溶性硫磺,工业五硫化二磷,工业氯磺酸,工业高锰酸钾, 工业氯化锌,工业氯化铁,水处理剂 氯化铁工业水合肼,饲料级亚硒酸 钠,电子工业用粒状一氧化铅,工业硅酸铅,工业金属钠,工业氢氧化镁 。 无机产品(Ⅱ类)产品:氰化物(工业氰化钠、工业氰化亚铜),六价铬 化合物(工业重铬酸钠、工业重铬酸钾、工业铬酸酐),磷化合物(工业 赤磷、工业黄磷、工业磷酸、湿法磷酸、工业亚磷酸),氟化合物(工业 无水氟化氢、工业氢氟酸、工业无水氟化钾、工业氟化氢铵、工业氟硅酸 、工业氟硅酸镁、工业氟硅酸钠),氢氧化钾(工业氢氧化钾、高品质片 状氢氧化钾、工业离子膜法氢氧化钾溶液)。 危险化学品
03硝化过程

SO3H
SO3H
NO2
+
SO3H
NO2
SO3H
NH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O3H
NH2
作业答案-9
5. (1)错误,二硝基苯主要在第一个硝化器的酸相中形 成,因为第一锅酸相中硝酸浓度较高,而且硫酸/水之比 较高其反应动力学属于快速传质瞬间型。扩散进入酸相 中的苯生成硝基苯后,可进一步硝化形成二硝基苯。特 别是加入的混酸,在未与酸相混合之前直接与有机相接 触,更容易形成二硝基苯,因此对于第一个硝化锅加强 搅拌加速两相之间的传质十分只要。最好是将苯和混酸 分别用喷射装置以细流喷入硝化器中,并使用较大的酸 油比。在第四个硝化锅内,虽然有机相中硝基苯浓度较 高,但是酸相中硝酸浓度已经很低,硫酸/水之比也较低 其反应属于动力学慢速型,不易形成二硝基苯。
NH2 Ac2O
NHAc Mixed acid
Me
H2O Me
conc. H2SO4
NHAc
H2O
NH2
Me
NO2
NaOH or H2SO4
O2N
NO2
作业答案-5
(6)将邻硝基甲基在三氯化铁存在下,慢慢通入理 论量的氯气,会得到下面三种氯化混合物,将混合物 高效精馏、分布结晶即可得到目标分子
Cl
H2O
Me
NH2
O2N
NaOH or H2SO4 O2N
作业答案-4
(4)将对甲基苯胺低温下溶解于浓硫酸中,然后加入理论 量的混酸、浓硝酸或硝酸钠进行单硝化然后将反应物放入 水中析出即得到目标分子
Me
Me
H2SO4
Me HNO3/H2SO4
NH2
NH3+
1,2 萘醌 4 磺酸钠

谢谢观看
生产方法
不断搅拌下,将无水无色的1-氨基-2-萘酚-4-磺酸分次少量加到已冷至30℃的20%的稀硝酸中,每次加料必 须充分搅拌,必要时可加适量乙醚消泡,并控制反应温度在20~25℃,加料结束后,将温度降至5~10℃,然后 加入30℃的饱和氯化铵溶液,继续冷却至0℃,静置后过滤,结晶用少量冰冷的稀氯化铵溶液洗涤三次,再用乙 醇洗涤二次,用乙醚洗涤数次,所得1-2-萘醌-4-磺酸在35~40℃干燥至恒重。然后用50℃的水溶解干燥的1-2萘醌-4-磺酸,加活性炭脱色。将3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到过滤后的澄清桔色滤液中,静置冷却至0℃,滤出的 结晶依次用稀氯化钠冷溶液、乙醇、乙醚洗涤至合格,并干燥至恒重,即得1,2-萘醌-4-磺酸钠。
用途
用途
用作薄层色谱和
消防措施
消防措施
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 飞溅,使火势扩散。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 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隔离事故现场,禁 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 看。
物化性质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粉末 熔点:289°C (dec.)(lit.) 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 储 存 条 件 : 2 - 8 º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 数据资料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通过皮肤吸收有害。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0.1%含量的组分被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QJ6480000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皮肤接触有害健康。
H332
吸入有害健康。
警告申明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RS
Hazard symbol(s) Xn
R-phrase(s)
R22;R38
S-phrase(s)
S26;S39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10H5NNa2O8S2 分子量 - 377.25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人身保护设备 眼/面保护 无数据资料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 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身体保护 无数据资料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英国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 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欧盟英国143)防毒罐。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 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 消防措施
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氧化钠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吸入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吞咽 无数据资料 皮肤 无数据资料 眼睛 无数据资料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无数据资料
https:// 3/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https://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产品标识符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 1-亚硝基-2-萘酚-3,6-二磺酸二钠水合物 CAS No.: 525-05-3 别名: 1-亚硝基-2-萘酚-3,6-二磺酸钠;亚硝基红盐;试钴铁灵;1-亚硝基-2-萘酚-3,6-二磺酸二钠一水合物;4 -亚硝基-3-羟基-2,7-萘二磺酸二钠一水合物;4-亚硝基-3-羟基-2,7-萘二磺酸二钠;亚硝基R盐;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 火保护措施。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无数据资料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无数据资料
7.3 特定用途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 国际海运危规 : -
国际空运危规 :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
https:// 4/4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如果吸入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无数据资料 如果误服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无数据资料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
GHS07:感叹号;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02
如果吞食有害健康。
H312
国际海运危规 : -
国际空运危规 : -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无数据资料
Powered by TCPDF ()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无数据资料
颜色 : 无数据资料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https:// 2/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e) 熔点/凝固点
>300℃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12.3 生物积累的潜在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无数据资料 污染了的包装物 无数据资料 进一步的说明: 无数据资料
14 运输信息
14.1 UN编号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化学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10.5 不兼容的材料
吸入有害。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误吞对人体有害。
11 毒理学资料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粉尘生成。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避免吸入粉尘。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无数据资料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扫掉和铲掉。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2 环境预防措施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294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