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焦裕禄的“铁杆粉丝”:传递焦裕禄精神,我很快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之学习焦裕禄精神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之学习焦裕禄精神中政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热点概述“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感怀焦裕禄事迹对一代共产党人的成长影响,深刻阐述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语重心长地勉励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为各级干部忠实履行职责提供了行动标杆,为弘扬为民务实清廉作风指明了前进方向。
焦裕禄虽然在兰考仅工作470多天,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在党员干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的事迹之所以历经岁月风雨永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之所以穿越半个世纪仍然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从牛玉儒到杨善洲,无数优秀共产党人正是以焦裕禄为榜样,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不断丰富着党的精神宝库,烛照更多的干部奋然前行。
媒体评述人民日报:“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委都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扪心自问当官是为了什么?能为百姓做些什么?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见贤思齐,反复镜鉴,常修为政之德,不移公仆之心,才能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素质能力、改善作风形象,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凤凰网:在焦裕禄身上,总是表现出“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
在新的时代里,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仍然需要焦裕禄式的奋斗精神。
回顾焦裕禄的奋斗历程,从中可以获得三个方面的有益启示: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应当决不低头,既要有勇气、也要有魄力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焦裕禄的精神和事迹素材

焦裕禄的精神和事迹素材以下是 6 条关于焦裕禄的精神和事迹素材:1. 焦裕禄啊,那可是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就说他在兰考工作时,看到百姓深受风沙之苦,他能不急吗?他简直是心急如焚啊!于是,他日日夜夜都在思考着如何治理风沙,这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不顾一切地冲向敌人。
他带领着大伙栽种泡桐树,那劲头,谁能不佩服呢!2. 焦裕禄的那种奉献精神,真的太让人感动啦!你想想看,他自己身患重病,却全然不顾,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兰考的发展上。
这难道不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吗?他走访兰考的每一个角落,和百姓们亲切交谈,就如同家人一般,这是多么深厚的情怀呀!3. 还记得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能过上好日子,那真的是拼了命啊!他到处奔波,寻求治理兰考的办法。
这不就像一个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探索者吗?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这种坚持和执着,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吗?4. 焦裕禄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那可是没得挑!他对待兰考的每一件事都极其用心,就好像一个精心雕琢艺术品的大师。
当遇到困难时,他从不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
这难道不是我们所说的英雄气概吗?他在兰考留下的足迹,那都是他奉献的见证啊!5. 焦裕禄真的是为兰考付出了一切啊!他一心想着让兰考摆脱贫困,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生活。
这多像一位慈爱的父亲,为了孩子的未来全力以赴。
他的努力和付出,兰考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也不能忘记呀!6. 焦裕禄的精神真的是如同火炬一般照亮着我们!他那种不怕吃苦、一心为公的品质,难道不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明灯吗?我们应该像他那样,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毫无畏惧地去奋斗,去拼搏!他的事迹是那么的感人,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我的观点结论:焦裕禄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铭记他的精神和事迹,传承和弘扬他的优秀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焦裕禄故事考点

焦裕禄故事考点焦裕禄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
焦裕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经历了多少磨难,不断地努力奋斗,终于成就了革命历史上不朽的功勋。
他的故事被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传颂不衰,是中国革命历史和伟人事迹的绝佳教材。
这里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焦裕禄故事的考点。
一、焦裕禄的成长历程焦裕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从小就受到了古板的教育,被规定要走上传统的农民生活。
但焦裕禄不甘于安逸的生活,他开始在内心里筑起一个理想世界,并开始不紧不慢地成长。
经历了父亲坠井的悲痛和每天要牵着母亲上山下山的艰苦,焦裕禄学会了自立,也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考点:焦裕禄的成长历程中充满了力量和坚定的意志。
他通过自己努力和奋斗,成就了自己的未来,并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立自强是人生的必备素质,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焦裕禄的革命道路焦裕禄走上了革命道路,开始为人民服务,他不仅带领着乡亲们发展土地,还把得到的好处回馈给人民。
他在革命历程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忠诚,一心为人民服务,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焦裕禄的革命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事业,成为了人民心中的英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革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守和奋斗,只有为人民造福才能有真正的价值。
三、焦裕禄的爱国情怀焦裕禄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他用生命的热情和灵魂的奉献,矢志不渝地服务于祖国和人民。
他对家乡的爱是无私的,为了维护家乡的和谐和发展,他付出了所有的奉献和牺牲。
考点:焦裕禄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是中国人民和军人的典范。
他在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过程中,始终坚守正义和情感,用自己的行动深刻地诠释了爱国的真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国是一个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只有拥有爱国情怀,才能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四、焦裕禄的思想遗产焦裕禄的思想遗产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理论的发展。
焦裕禄精神伟人事迹素材

焦裕禄精神伟人事迹素材焦裕禄是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下面给大家带来焦裕禄精神伟人事迹素材,希望大家喜欢!焦裕禄精神伟人事迹素材篇14月28日,在全市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进展”教育活动中,局里组织全体同志参观了兰考县焦裕禄烈士陵园,回来后又共同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深化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
以前在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这次通过实地参观,听工作人员具体讲解,又通过看资料片,可以说,近距离观察了解了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
通过参观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
结合参观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为人民念念不忘?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为人民所称颂?现在重温他的事迹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关键就在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真正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天,通过参观学习,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要学习焦裕禄精神,我觉得,关键是要学习以下几点:一是学习他热爱本职的思想。
焦裕禄同志无论是在厂矿企业工作,还是在党政机关工作,他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乐观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
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乐观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焦裕禄申论作文素材

焦裕禄申论作文素材
素材一:焦裕禄为人民付出的奉献精神
焦裕禄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一位先进模范。
他为人民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对人民的利益始终置于第一位。
例如,他在任职地察哈尔庙沟区时,积极组织脱贫攻坚工作,照顾贫苦农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而他对待自己的福利待遇却非常简朴,始终与人民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不愿享受特权。
焦裕禄的奉献精神启示着人们应该加强对人民的服务意识,以乐于奉献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为人民谋求福祉。
素材二:焦裕禄提出的干部标准和工作作风
焦裕禄提出了“六支”、“六凡”的干部标准,即要求党员干部要
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鉴别力,要善于分析解决问题,勇于担当责任。
他还强调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与群众交朋友,充分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焦裕禄的工作作风具有极高的要求性和责任感,他的标准和作风将鞭策广大党员干部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勤奋工作,为人民造福。
素材三:焦裕禄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焦裕禄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毅力,不仅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也加强了群众的组织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他提出了独特的“富
不富,关键看干群的本事”理念。
焦裕禄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并不断推进各项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他的努力使得贫困地区的群众逐渐过上了幸福美
满的生活。
这种奉献精神和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对于当前我国贫困地区脱贫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申论作文焦裕禄素材

申论作文焦裕禄素材
焦裕禄,湖北省华容县人,党的优秀党员干部,为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甘于奉献的精神代表。
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群众,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付出了不可估量的努力。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焦裕禄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在他的带领下,华容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衣食无忧,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焦裕禄深入基层,帮助当地农民改善土地、水利条件,推广新肥料、新科技,让农业产量大幅提升。
他在教育、卫生、交通等方面也倾注了心血,大力推动农村的发展。
焦裕禄深知群众的需求,他不仅身体力行,还积极组织群众,引导大家共同努力。
焦裕禄的工作作风深受群众的敬爱。
他不间断地深入农村、工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民情民意。
他对待群众一视同仁,坚持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从不摆架子、追求虚荣。
焦裕禄的务实作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尊重,有人称他为“最可亲的人”。
焦裕禄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传承。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宗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履行了党员干部的责任。
焦裕禄所展示出的无私精神、平易近人的作风,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工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焦裕禄为榜样,怀揣真挚的爱心,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焦裕禄是一位伟大的党员干部,他的精神无愧于我们学
习与借鉴。
在今天,我们仍然要秉承焦裕禄的工作作风,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为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目标而努力。
只有用焦裕禄那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
焦裕禄先进事迹

焦裕禄先进事迹焦裕禄作为我国共产党员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先进的事迹备受后人的尊崇和赞誉。
他用自己的人生实践,揭示了共产党员的真正意义,展示了共产党员所追求的理想和行动的高度。
在此,本文将就焦裕禄先进事迹展开更深入地探讨。
焦裕禄是河南省焦作市人,1921年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在青少年时期,他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钻研,考取了河南省师范学院。
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此时,他还未开始捐献生命奋斗,但是这一段时期,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道路。
1940年,日军大举入侵,焦裕禄归队参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开始了他的豁然开朗的人生之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可能要面临牺牲、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抗日救亡斗争。
但他仍然毫不犹豫的投身革命,牢记自己所承担的使命。
1945年,日本投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焦裕禄先后被派往河南省信阳市、南阳市、平顶山市等地工作。
他一直以来都积极贡献精神和物质力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他成为一名出色的财经干部,是富翁手中的穷鬼,向穷困潦倒群众一直伸出援助之手。
1950年4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在平顶山山区开展“三三制”(三七制)搞社会主义改造试验。
焦裕禄受命率领工作队,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农业水利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重要工作。
他通过自己艰苦的劳动,以及无私的付出,得到了山区群众的深深信任和敬仰。
他在这里呆了一年多时间,把荒山变成了良田,让人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1958年,焦裕禄先后被派至陕西蒲城县、西安市等地工作。
在他的带领下,这片土地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发展。
他通过高效的工作和细致的思考,深入研究民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1962年5月,焦裕禄因接连协助地震灾民和支援农村实现饮水安全等工作,身体从此开始虚弱,但他没有因此停下脚步,仍在蒲城县和西安市周边不断为民众做事,直至1964年1月,壮烈牺牲,享年四十三岁。
焦裕禄精神内容

焦裕禄精神内容
焦裕禄精神是指表现在他身上的一系列为民服务,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和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忠诚纪律:焦裕禄兢兢业业,严守纪律,对忠诚不渝,毫不动摇地支持和执行的方针政策。
2. 深入基层:焦裕禄在担任任何职务时,首先关心的是基层和群众,他深入基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
3. 无私奉献:焦裕禄献身人民,他时刻以群众利益为重,把一生全部献给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
4. 勇于担当:焦裕禄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发扬自我,不断进取,勇于担当,开拓创新。
5. 快速反应:焦裕禄把自己当做大家身边的普通人,他处理问题总是快速反应,尽量避免繁琐手续,把最直接的效益带给群众。
6. 朴实无华:焦裕禄不喜欢夸夸其谈,他说话实事求是,干事实干,不搞政治投机和虚伪表态。
7. 一心一意:焦裕禄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计得失,只有一心一意地为百姓服务,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保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焦裕禄的“铁杆粉丝”:传递焦
裕禄精神,我很快乐
焦裕禄的“铁杆粉丝”:传递焦裕禄精神,我很快乐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50年时空穿越,短暂的生命铸就精神的永恒。
让我们再一次呼唤:为了那永远不改的本色‘依然月明如昔’!”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诵读这首《穿越时空的呼唤》抒情长诗,刘春龙靠坐在电脑前,右手夹着烟,左手随着诵读的节奏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敲打,音量不高但满含深情。
刘春龙是中州古籍出版社的总编助理,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和文学创作的他对焦裕禄事迹并不陌生。
最近,刘春龙正准备结集出版一本纪念焦裕禄的诗词选集,然而大量文学作品的筛选工作过后,刘春龙发现社会上传播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文学作品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
“无论是新闻媒体报道还是文学创作,都过于集中在个人感情的抒发,缺少对焦裕禄这个人物和他事迹的真实还原,例如焦裕禄为主题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和叙事诗。
”刘春龙说。
5月14日,在焦裕禄逝世50周年的纪念日里,新华社播发了长篇通讯《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刘春龙看后深受震动。
“我通篇读完后十分感动,这篇通讯语调恢弘、感情充沛,浓烈的情感当中娓娓道来焦裕禄那些触动人心弦的事迹,更可贵的是特别有艺术感染力。
”刘春龙说。
心情激动的刘春龙试着用朗诵诗歌的节奏诵读了一遍文章,发现它还是一首难得的政治抒情诗。
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刘春龙立刻对这篇通讯进行重新断句,不到两个小时,原本一个有理有据、益心益智的长篇通讯,被刘春龙改写成了一首颂扬和呼唤焦裕禄精神的抒情长诗,长诗被新华网、凤凰网、大河网等多家网络论坛转载后引起网络热议,很多网友称其为“春龙体”。
“记录一个人,传递一种精神,离不开实实在在的东西。
现在社会上对于焦裕禄精神的传播和弘扬,普遍激情有余,深度却有待挖掘。
《穿越时空的呼唤》这篇在讲述焦裕禄点滴事迹中迸发浓烈感情的通讯,不仅点燃了我传递焦裕禄精神的热情,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刘春龙说。
在担任《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一书的责任编辑时,一段文字曾让刘春龙印象深刻:1963年8月3日,为了摸清水流走向,焦裕禄忍着病痛、冒着大雨实地查看水情、就地绘图,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
刘春龙准备以这个片段为素材,创作一篇题为《在雨中》的叙事诗。
为了写好这首诗,刘春龙还计划从郑州市区内的熊儿河步行到黄河边,亲身感受焦裕禄
工作的艰辛。
“虽然这完全没办法和焦裕禄当时工作的辛苦程度相比,但是没有切身体会就写不出真情实感。
与其说焦裕禄如何艰苦奋斗,不如自己亲身体验,以焦裕禄那种不知疲倦的精神来感受疲倦、感受焦裕禄。
”刘春龙说。
不久前,刘春龙还有感而发,连续创作了《怎样飞翔才能辽阔》和《一把藤椅》两首诗歌歌颂焦裕禄精神。
因为工作,刘春龙走近焦裕禄,成了他的铁杆粉丝。
“现在的我从一个读者变身焦裕禄精神的传播者,我很快乐。
”刘春龙说,“未来,我会尽我所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传递焦裕禄精神。
”刘春龙说,近期他将把通讯《穿越时空的呼唤》和经他断句改写后的长篇诗作结集出版。
“我现在是焦裕禄精神热情的传播者,我要用我的作品传递焦裕禄精神,感染更多的读者。
让更多的读者像我一样,在擦身而过的偶然际遇中,对焦裕禄精神留下永恒难忘的记忆。
”
本文来源:绍兴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