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基础形考作业1

合集下载

科学素养与高新技术选择题练习

科学素养与高新技术选择题练习

科学素养与高新技术选择题练习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但核心技术受控于人。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2.素质一般不包括一下哪层含义()。

A.人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B.事务本来的性质C.一个人的个性特点D.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3.科学素养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赫德在()年提出的。

A.1958B.1948C.1938D.19284.光导纤维通信以()作为光源,经过信号调制的激光束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容量比电缆通信大得多。

A.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B.短波长氧碘激光C.高功率化学激光器D.超短超强激光器5.被称为“超不锈钢”的金属主要含()。

A.钴B.铬C.铜D.镍6.一般认为人类历史共经历了()次科学革命。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7.()是划时代的材料,它使社会发展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

A.半导体B.塑料C.光纤D.纳米材料8.()被誉为“能源之母”。

A.风能B.太阳能C.核能D.海洋能9.造成“泰坦尼克号”的元凶是()。

A.冰山B.驾驶技术C.超载D.劣质铆钉10.光电子技术的核心是()。

A.红外线探测器B.光电显示器C.激光器D.光储存技术11.雨后,一些蚯蚓爬出地表一段时间后,会奄奄一息甚至死亡,这是为什么呢()?A.寄生虫在作怪B.被水泡太久C.紫外线照射的伤害12.火星上的大气中,含量最高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氩气13.从地球上看,天空中最亮的卫星是()。

A.金星B.土星C.月球14.很多昆虫的眼睛是复眼,复眼能够为它们提供广阔的眼界,并可以有效计算出自身与所观察物体的方位、距离,从而有利于它们做出更快速的判断和反应。

下列昆虫的眼睛属于单眼的是()。

A.螳螂B.蜻蜓C.蜘蛛15.科学家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

A.鲈鱼B.胡蝶C.龙虾16.疫苗进入人体后,会轻微地攻击我们的免疫系统,让人体产生抗体,增强抵抗力。

最新电大《高新技术基础》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高新技术基础》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高新技术基础》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通过2015年秋期河南电大把《高新技术基础》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的应用为特征的技术革命。

A.电力2.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缩写是()。

D. HEMT3.现代通信技术是从20世纪()年代以来开始应用的。

A. 604.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A.维纳5.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为先导的。

B.纺织机6.信息处理技术的第一次飞跃是()的产生与使用。

D.文字7.双极型晶体管缩写是()。

D. HBT8.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被称为()结构。

B.冯.诺依曼9.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缩写是()。

D. ALU10.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A.申农11.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于()年。

C. 194612.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是()。

D.蒸汽机13.运算器和控制器和在一起称为()。

C. CPU 14.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

B.集成电路技术15.()是所有高新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A.信息技术16.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缩写是()。

B. CAD17.集成电路的缩写是()。

D. IC18.下列哪个不是按规模对计算机分类的类型()。

D.通用计算机19.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中的四列扁平封装缩写是()。

B. QFP20.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被命名为()。

A. ENIAC21.计算机网络使人们共享网络中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等资源。

C.数据22. 1888年赫兹用气体火花放电实现了电磁波发射,意味着()的诞生。

B.电子学23.系统软件的核心是()。

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一

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一

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和实验。

而技术则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开发出来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它的发展需要依靠工程师们的不断创新和实践。

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科学提供了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而技术则是科学发展的具体实现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高新技术的出现,不仅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电力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因此,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而技术的发展则为科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和验证。

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科学和哲学一样,都是探索真理的工具。

XXX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科学的本质和特点,让我们对科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自然,但同时也承认数学在科学中的重要性。

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真理,而不是追求善恶或者感情愿望。

XXX的这些观点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XXX的科学成就不仅在于他的相对论理论,更在于他对科学方法的贡献。

他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这些原理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同时,他也深信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哲学的思考和探索。

他认为科学和哲学是相辅相成的,哲学可以帮助科学更好地理解自然界。

XXX的思想也对当今的科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研究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避免被主观因素所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科学的发展,让科学成为人类进步的动力和灵魂。

科学和伦理并非毫不相关。

XXX认为,科学陈述只能描述事实和关系,不能产生伦理准则。

但要表达清晰、贯彻一致的伦理准则,需要科学理性,尤其是逻辑理性。

国开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科学和技术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领域。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和认识。

而技术则是一种应用科学知识的方式,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设计和制造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科学和技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它们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技术则为科学提供了实验和应用的平台。

在高新技术领域,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这些发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则是技术发展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是工业革命的重要里程碑。

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以电能为动力,有效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革命也随之而来,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

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科学为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技术为科学提供了实验和应用的平台。

在高新技术领域,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科学的发展为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而技术的进步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加精细、高效的工具和手段。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大科学”的重要特征。

读完《人类简史》,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类历史的宏大和复杂。

作者以清晰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将人类历史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三个阶段,一步步揭示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

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类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演化,让我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

从认知革命开始,人类开始探索自然规律,发展出了语言、数学等基础工具,为后来的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科学素养与高新技术填空题练习

科学素养与高新技术填空题练习

科学素养与高新技术填空题练习
1.笛子发出声音是由于空气的()产生的。

2.地球上有四大洋,位于地球最北部的是()。

3.电脑的“大脑”是()。

4.成年人的骨头有()块。

5.在离地面20~25公里的平流层内,有一层臭氧气体。

臭氧层的作用是阻挡太阳()辐射。

6.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性传播和()。

7.电池的发明人是()。

8.“杂交水稻之父”指的是()。

9.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国的阿姆斯特朗。

1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于()年发射成功的。

1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行星之王”指的是( )。

12.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13.电视机的发明者是()。

14.汽车轮胎上的沟纹主要作用是( )。

15.()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16.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是()。

17.钢笔吸墨水是利用了()。

18.人类的主要造血器官是()。

19.世纪的四大发明是( )、()、()和()。

20.我国的四大油料作物是()、()、()、
()。

21.新能源技术包括()、()、()、()。

22.食物链中存在()、()、()三种关系。

2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24.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线弱时瞳孔(),光线强时瞳孔()。

25.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这种现象叫做()。

国开《电算化会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开《电算化会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开《电算化会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2022.11(后附精简版)电算化会计·形考任务一1.()以来,各种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信息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最活跃的领域。

A.20世纪中后期B.20世纪60末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末正确答案:A2.我国计算机在会计工作应用的试点起始时间是()A.1978B.1980C.1979D.1981正确答案:C3.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A.网络B.票据机C.电子计算机D.扫描付款设备正确答案:C4.()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A.会计信息化B.会计电算化C.计算机会计D.财务管理正确答案:A5.财政部制定并于()年12月印发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A.2008B.2010C.2013D.2016正确答案:C6.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基本工具,研究和解决现代企业所面临的财务、会计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称为()A.会计电算化B.电算化会计C.会计信息系统D.计算机会计正确答案:D7.会计数据的特点是()A.连续性,系统性,完整性B.连续性,准确性,系统性C.连续性,周期性,完整性D.连续性,系统性,周期性正确答案:D8.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是()A.数据的加工B.数据的存储C.数据的传输D.数据的收集正确答案:A9.年度账管理包括年度账的建立、引入、输出和结转(),清空年度数据。

A.本年数据B.上年数据C.本月数据D.上月数据正确答案:B10.由于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可以建立多个企业账套,因此必须设置()作为区分不同账套数据的唯一标识。

A.账套号B.账套名称C.单位名称D.账套主管正确答案:A11.对所管辖的账套来说,()是级别最高的,拥有所有模块的操作权限。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本)》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1.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2.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科学:是反应客观事物木质和运动率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一个探索过程,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

电力革命:是指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新的电能(代替了蒸汽动力)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变革。

新技术革命:20世纪开始,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协同其他高新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

三、简答题(17分)科学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什么?答: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而,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白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气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

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

它表现为: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四、论述题(25分)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高新技术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高新技术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高新技术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第Ⅰ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在WindowsXP中,若要选定当前文件夹中的全部文件和文件夹对象,可以使用的组合键是( )。

A.Ctrl+VB.Ctrl+AC.Ctrl+XD.Ctrl+D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高新技术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计算机要经常使用,不要长期闲置不用B.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应避免频繁开关计算机C.计算机使用几小时后,应关机休息一会D.在计算机附近应避免磁场干扰正确答案:C解析:A项若电脑长期闲置,则应包装好,避免受潮;B项频繁开关机会对硬件有损害,特别是硬盘;D项磁场干扰会损伤硬件,对显示器的影响很明显,只有C项是错误的。

知识模块:高新技术3.计算机病毒是指( )。

A.编制有错误的计算机程序B.设计不完善的计算机程序C.计算机的程序已被破坏D.以危害系统为目的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正确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高新技术4.一条计算机指令通常由( )和操作数地址组成。

A.地址码B.反码C.操作码D.补码正确答案:C解析:通常一条指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操作码和操作数,操作码决定要完成的操作,操作数指参加运算的数据及其所在的单元地址。

知识模块:高新技术5.“神舟”七号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触摸和感受到地球以外的世界。

载人航天中三大基本技术是:天地往返、出舱行走、( )。

A.释放伴飞小卫星B.深空探测C.在轨试验D.交会对接正确答案:D解析:出舱行走与天地往返、交会对接被称为载人航天中最重要的三大基本技术,而出舱则是人类大规模空间活动的前提。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高新技术6.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领域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新技术基础形考作业1
一、填空题
1. 我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选出的高科技领域有7个,它们分别:、、、、、、。

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高速、大容量、综合化、和。

3. 特种陶瓷按性能和用途一般可分为和功能陶瓷两种。

二、名词解释
1. 信息论:
2. 纳米材料:
3. 生物技术:
4. 膜分离: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为我们带来的好处。

2. 超导材料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3.简述生物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什么说氢能是未来理想的新能源?
5.吸附分离技术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试述激光技术的发展前景。

2.如何理解21世纪信息产业是全世界的支柱产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