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致密低阻成因分析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在石油工业中,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其孔隙结构对于油气的储存和运移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特征和演化规律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特征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主要表现为溶蚀孔、缝洞和溶洞等形态。
其中,溶蚀孔是由于地下水的化学作用,通过溶解碳酸盐矿物所形成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孔隙;缝洞是由于构造运动、岩石变形等而形成的破裂带所形成的线状孔隙;溶洞是由于溶蚀作用加上构造变形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空腔和通道的孔隙。
二、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初生孔隙、成岩过程和次生孔隙三个阶段。
1. 初生孔隙阶段初生孔隙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和保存主要与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有关。
在这个阶段,孔隙主要是由于生物作用和溶解作用而形成的,孔隙形态各异。
2. 成岩过程阶段成岩过程是指碳酸盐岩沉积物沉积后受到后期变质、压实等作用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碳酸盐岩经历了压实和胶结等过程,孔隙逐渐减少,但仍然存在一些初生孔隙。
3. 次生孔隙阶段次生孔隙是指在沉积岩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新孔隙,这些孔隙主要是由于溶蚀、滤溶和微生物作用等因素形成的。
在次生孔隙形成的过程中,地下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介质,通过对碳酸盐岩的溶解和溶蚀,形成了更多的孔隙。
三、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对油气储存和运移的影响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对储存和运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孔隙体积与含油饱和度孔隙体积是指岩石中的孔隙所占据的总体积,它与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密切相关。
孔隙结构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含油饱和度,进而为油气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2. 孔隙连通性与油气运移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连通性是油气运移的重要因素。
孔隙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孔隙连通性的特征,进而帮助预测和模拟油气的运移路径,为油气开发提供合理的开发方案。
3. 孔隙分布与裂缝发育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分布和裂缝发育直接影响储层的渗透性和孔隙连通性。
《2024年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机理研究》范文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动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因其独特的储层结构与地质特性,成为石油工业领域的研究重点。
了解并掌握其流动机理对于提升油田开采效率及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机理进行研究与分析,为石油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方向。
二、碳酸盐岩储层基本特性碳酸盐岩储层以其多孔性、多缝性及复杂的洞穴系统为特点,这些特性为油气的储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储层中的裂缝和洞穴系统为油气提供了流动通道,同时也影响了油气的分布与流动规律。
三、流动机理分析1. 流体在缝洞系统中的流动流体在缝洞系统中的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流体本身的性质以及地质构造等。
流体的流动往往在裂缝和洞穴系统中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表现出非线性流动的特点。
2. 毛细管作用力对流体的影响毛细管作用力是影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体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储层岩石的多孔性,毛细管作用力在油水的运移和分配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油气采收过程中,毛细管力对采收率有显著影响。
3. 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流体的物理性质、多孔介质的特性以及流体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
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对于预测油藏的产能及制定开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1. 实验室模拟实验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机理。
实验中可以模拟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流体流动过程,观察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分布和流动规律。
2. 数值模拟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流体的流动状态和分布规律。
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可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为优化开采策略提供依据。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流动机理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流动机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流体本身的性质以及地质构造等。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识别技术研究

关 键 词 :碳酸盐岩 ; 裂缝 ; 声波时差 ; 密度
中图分 类号 : P 6 3 1
文献标 识 码 : A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 —1 1
Re s e a r c h o f Fr a c t u r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0 n Te c h n o l o g y
以 某 气 田为 例 , 结 合成 像 测 井 资 料 , 提 取 了识 别 裂 缝 的相 应 敏 感 参 数 , 并 总 结 出 了 常 规 测 井 资 料 识 别 裂 缝 的 方
法技术 , 选 取 典 型 井 结 合 试 气 数 据 对 裂 缝 型 储 层 进 行 了综 合 分 析 识 别 裂
c h a n n e l a n d c o n t r o l s t h e d i s s o l u t i o n p o r e s( h o l e s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 Re s e r v o i r wh i c h c o n —
t a i n s f r a c t ur e ha s s t r on g r e s e r v o i r h e t e r o ge ne i t y,c o mpl e x l i t ho l og y a nd r e s e r v o i r s pa c e . Cu r r e nt l y,i t i s f ou nd t h a t g a t he r i ng a n d p r o duc t i o n ma i nl y de pe nd o n t h e f r a c t u r e s ys t e m f or t he c a r b o na t e r e s e r v o i r s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The r e f or e,i t 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 i mpo r t a n t t o a c c u —
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方位各向异性弹性阻抗反演

CHEN Hu a i — z h e n , YI N Xi n g — y a o, DU Bi n g — y i , ZHANG Gu a n g — z h i
第 2 8卷 第 6 期
2 0 1 3年 1 2 月( 页码 : 3 0 7 3 — 3 0 7 9 )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Vo 1 . 2 8,No . 6
De c .,201 3
PROGRE SS I N GEOPHYS I CS
陈怀震 ,印兴耀 , 杜炳毅 , 等. 裂缝 型碳 酸盐 岩储层 方位 各 向异性 弹性 阻抗 反演. 地球 物 理学 进展 , 2 0 1 3 , 2 8 ( 6 ) : 3 0 7 3 — 3 0 7 9 ,
c a r b o n a t e r o c k r e s e r v o i r . Pr o g r e s s i n G e o p h y s .( i n C h i n e s e ) , 2 0 1 3 ,2 8 ( 6 ) : 3 0 7 3 — 3 0 7 9 , d o i . 1 0 . 6 0 3 8 / p g 2 O 1 3 O 6 3 1 .
裂 缝 型 碳 酸 盐 岩储 层 方 位 各 向异 性 弹 性 阻抗 反演
第7章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

第7章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种具有特殊地质构造的岩层,其中存在着许多裂缝和孔隙,这对储层的测井评价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本章将介绍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评价方法和技术,以及评价结果的解释。
首先,针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中存在的裂缝和孔隙,测井评价需要选取适合的测井曲线来确定其物性参数。
常用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速度和中子密度等。
自然伽马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岩石的含油气性质,裂缝和孔隙的存在会导致自然伽马值的变化;电阻率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裂缝和孔隙的存在会降低电阻率值;声波速度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岩石的密度和泊松比,裂缝和孔隙的存在会导致声波速度值的变化;中子密度曲线可以用来确定岩石的孔隙度和岩石密度,裂缝和孔隙的存在会导致中子密度值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测井曲线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物性参数进行评价。
其次,针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中存在的裂缝和孔隙,测井评价还需要进行定量解释。
例如,可以使用裂缝密度和孔隙度来定量评价储层的裂缝和孔隙发育程度。
裂缝密度可以通过自然伽马曲线、电阻率曲线和声波速度曲线来估算,而孔隙度可以通过电阻率曲线和中子密度曲线来估算。
同时,还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裂缝识别方法、孔隙连通性评价方法等,来定量评价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和孔隙特征。
最后,针对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评价结果,需要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根据测井评价结果,可以确定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含油气性质、储量和产能等参数,为储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位置的裂缝和孔隙特征,采用不同的开发方法和措施,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储层的产能。
综上所述,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评价需要选取适合的测井曲线来确定其物性参数,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评价裂缝和孔隙的特征,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这些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暂堵性堵漏机理研究

裂 缝一 L 型 碳 酸 盐 岩 储 层 暂 堵 性 堵 漏 机 理 研 究 孑洞
闫丰 明 康 毅 力 孙 凯 李 冬 梅
(. 原 石 油 勘探 局 钻 井 一 司 , 南 濮 阳 1 公 河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重要储备基质之一。
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和评价有着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油气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储层的性质和潜力,并提供指导性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和评价方法。
一、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其主要特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构造和成岩作用。
以下将对这些特征逐一进行介绍。
1. 孔隙度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存在的孔隙和裂缝的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
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多样,包括生物孔隙、溶蚀孔隙、溶解缝、晶间隙和溶洞等。
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通常较低,但是由于溶蚀作用的影响,部分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可达到较高水平。
2. 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率是指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是储层导流能力的重要指标。
影响渗透率的因素包括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孔喉半径和孔隙结构等。
通常情况下,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有些储层的渗透率仍然较高。
3. 储层构造碳酸盐岩储层的构造特征包括裂缝、节理和构造缝洞等。
这些构造特征对储层的渗透性和储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储层构造的研究和评价,可以了解储层的导流性和导存能力。
4. 成岩作用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是地质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改变。
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和脱水作用等。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物性和储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成岩作用的类型和程度,可以评价储层的成熟度和储集能力。
二、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方法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主要从储集条件、储集模式和储集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下将介绍常用的评价方法。
1. 储集条件评价储集条件评价主要研究储层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岩性特征等。
可以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解释和物性实验等方法获取储集条件的参数,从而评价储层的物性和储集潜力。
2. 储集模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模式包括溶蚀缝洞型、晶间孔隙型和胶结型等。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小缝洞型储层特征及成因演化

第28卷第1期油气地质与采收率Vol.28,No.1 2021年1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Jan.2021文章编号:1009-9603(2021)01-0041-06DOI:10.13673/37-1359/te.2021.01.005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小缝洞型储层特征及成因演化杨德彬1,2,杨敏2,李新华2,张娟2,汪彦2,王明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小缝洞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前期相关资料及研究较少。
为给本类型碳酸盐岩缝洞勘探开发提供借鉴,从小缝洞概念着手,通过对成像资料及岩心特征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小缝洞型储层分为裂缝型、孔洞型(含小型溶洞)、裂缝-孔洞型(含洞间溶道)3大类。
通过对“杂乱弱””和“弱小串珠”2类反射特征进行井震综合标定,认为单井测井解释虽以单个体积小的小缝洞为主,但小缝洞数量多,形成了一个相互连通的小缝洞群,整体规模大。
结合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特征及成因演化过程,将小缝洞演化过程划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
其中,裂缝、裂缝伴生孔洞主要形成于幼年期;溶洞间的溶道及小型溶洞主要形成于青年期和壮年期。
各种规模溶洞垮塌体残留的小型溶洞、残余洞间溶道主要形成于老年期。
关键词:小缝洞;储层特征;成因演化;碳酸盐岩;塔河油田中图分类号:TE121.3文献标识码:A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evolution of small-scale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ahe OilfieldYANG Debin1,2,YANG Min2,LI Xinhua2,ZHANG Juan2,WANG Yan2,WANG Ming2(1.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City,100083,China;2.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rthwest Oilfield Company,SINOPEC,Urumqi,Xinjiang,830011,China)Abstract:Small-scale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ahe Oilfield have grea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but there are few related data and poor research in the early stage.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type of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s,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small-scale frac⁃ture-cave and analyzes imaging data and core characteristics.It is considered that small-scale fracture-cavity reservoi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fractured type,vuggy type(including small-scale caves)and fractured-vuggy type(includ⁃ing karst channels between caves).The comprehensive well seismic calibration of two kinds of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orderly weak”and“weak small string beads”is conducted,and it is considered that although the single well logging in⁃terpre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a single small-scale fracture-cave,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small-scale fracture-caves,forming a group of interconnected small-scale fracture-caves,and the overall scale is large.Based on the fracture-cavity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evolution process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ahe Oilfield,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small-scale fracture-caves is divided into topographic infancy,adolescence,maturity and topographic old age.Among them,the fractures and the vugs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s are mainly formed in the topographic infancy stage.The karst channels and small-scale caves are mainly formed in the adolescence and maturity aged.The small-scale residual caves of cave collaps⁃es of various scales and residual karst channels between caves are mainly formed in the topographic old age.Key words:small-scale fracture-cave;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genetic evolution;carbonate rock;Tahe Oilfield自塔里木盆地“串珠状”地震反射理论提出以来[1-4],由大型溶洞及其复合体在地震剖面上形成的串珠状地震反射,已经成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R。
L — — — 一
( -1 W 2 4) n 3 面
.
2r 一( 一4) W H 2 p
。 R。
R
当 裂 缝 倾 角 很 大 时 裂 缝 与 电极 的 底 平 面 相 交 在
电极 半 径 之 内 :
( 3)
2 致 密低 阻层成 因分析 实际 中发现有些储层非常致 密, 电阻率却偏 而 低 。 究发 现此 种情 况一 般 出现 在裂缝 型 储层 段 , 研 裂
探 测深 度之 外 :
() 1
当裂缝倾角很小时裂缝与电极 的底平面相交在 探测深度与电极半径之间:
2i n l
一
2
广
lr、 n
1r一lr n。 I) l )
+ 里
C U OS
2( n H一
lh- lr n - n
J E 0
( ) 2
●
C U OS
R
维普资讯
2O 年第 1 期 O7 1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8 3
碳酸盐 岩裂缝 型储 层致密低阻 成 因分析
刘朝 军h , 兆辉 薛 红 刚 高永 德 张 , ,
(.长江大学 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 点实验 室 ;.长江大学地 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 1 2
个 整 体 , 孔 隙度 为 1o , 水饱 和 度 为 5 , 其 . 含 A o O 在计算时岩石基块 R 电阻率可用阿尔奇公式计算
一
得到。阿尔奇公式中参数由试验得到 。 ‘ 由以上物理模型计算裂缝倾角变化时三种裂缝 全 含水 情况 下岩 石 电阻率 : 当裂缝 倾角 很小 时裂 缝 与 电极 的底平 面相 交 在
且 为 规 则 的 圆 筒 形 , 旦 钻 柱 接 触 到 高 渗 透 性 地 层 一 并 在此 静止 不 动 时 , 压 差作 用 下 , 饼 不 断加 厚 , 在 泥
使之 与 钻柱 之 间的 间 隙逐 渐减 小 , 柱与 井 壁 的一 钻 侧 没 有 钻 井 液 , 受 钻 井 液 液 柱 压 力 作 用 , 另 一 侧 不 而 还 受着 很大 的横 向压 力将 钻 柱推 向泥饼 内 , 钻柱 使
摘
要 : 进 行碳 酸盐 岩测 井解 释 时 , 在 电阻率 曲线 常 常 出现 一些 等 , 给碳 酸 盐岩 油水层 的识别 .饱 和度 的计 算带 来 了很大 的挑 战 。本 文通过 建 立碳 酸 盐 这 和
岩 裂缝 理论 模 型 , 对致 密低 阻 成 因进 行分 析 。
左右。
层 水 电 阻 率 R , 石 基 块 电 阻 率 R , 油 电 阻 率 岩 。原 R。 石模 型 电阻 率 R 。本 文 把 裂缝 之 外 部分 看 作 , 岩
收稿 日期 :O 7 4 4 2 O 一O 一l
维普资讯
8 4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行 了 阐 述 , 出 了事 故 处 理 的 步 骤 , 介 绍 了 解 卡 剂 的 使 用 情 况 。 提 并 关 键 词 : 吸 卡 钻 ; 故 处 理 ; 井 解 卡 粘 事 浴
随着经 济 的高速 增长 国家x f源 的需求 在逐年  ̄ ̄ l - 增加, 因此 钻 井 工 作 的 范 围 迅 速 扩 大 , 前 不 曾 投 入 以 开 发 的 复 杂 区 块 也 相 继 投 入 开 发 , 成 近 年 来 事 故 造 发 生 频 繁 , 别 是 粘 吸 卡 钻 。 统 计 在 塔 里 木 却 勒 和 特 据 迪 那 、 疆 霍 尔 果 、 达 木 的 冷 湖 、 汉 的 荆 沙 等 地 新 柴 江 区 经 常 遭 遇 粘 吸 卡 钻 事 故 ( 占 事 故 总 数 5 % ) 造 约 O , 成 巨大 的 经 济 损 失 。表 1列 出 了 几 例 粘 吸 卡 钻 事 故 情况。 1 粘 吸 卡 钻 事 故 发 生 的 原 因 在 钻 井 过 程 中 , 于 所 钻 井 眼 不 可 能 绝 对 垂 直 由
关键 词 : 酸 盐岩 ; 碳 裂缝 ; 电阻率
碳 酸盐 岩 储层 测 井解释 一 直是 困扰 测井解 释 人
员的一大难题 ,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轮古、 中、 塔 英买 力等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油气的陆续发现、 储 量 的持 续 增长 , 得这 一 问题 日益 突 出 。 使 物 理 实验和 理 论模 拟是 进 行岩 石物 理基础 研 究 的两种基本方法。当一些介质的物理实验测量或对 某 些 参 数 的物 理 观 测 难 以实 现 时 , 论模 拟 研 究 能 理 发 挥其 优 越性 。 本 文 通 过 对 裂缝 型储 层 电阻 率 的理 论 模 拟 , 研 究裂缝型储层的导 电机理并分析异常电阻率储层的 形 成原 因 。 1 裂缝 型 储层 岩石 电阻 率 理论 模拟 图 1为 裂缝 型 、 裂缝 一孔 洞 型 储 层岩 石 电阻率 理论 模 拟物 理模 型 。 型 中裂 缝与 岩 石并联 , 为 井 模 r 眼半径 , 为 探 测 范 围 , 为 电极 柱 高 度 ( 侧 向测 r H 深 井柱 状 主 电流 高度 )w 为 裂 缝 宽 度 ( 上 未 标 ) 0 , 图 , 为裂缝倾角, 为裂缝中薄膜水厚度( t 图上未标) 地 。
缝 较 发 育 , 石 基块 中孔 洞 很 少 。某 油 田 8 2井 在 岩 2
图 1 裂 缝型 储层岩石电阻率理论模拟
58 -5 9m 属于 此 种情况 , 74- 7 5  ̄ 见图 2 此段 测 井计 算 。 孔 隙度 小 于 2 O , 双 侧 向 电 阻率 只 有 2 0 ・r . 而 0D n
20 年第 l 期 07 1
粘吸 卡 钻 的 成 因及 处 理
雷 万 能 朱 忠喜 ,
(.塔里木油 田分公司监督中心 ;.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石 油工程学 院) 1 2
摘
要 : 吸 卡 钻 是 钻 井 过 程 中频 繁 发 生 的 一 种 事 故 , 粘 吸 卡 钻 产 生 的 原 因 , 故 发 生 的 特 征 进 粘 对 事